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一
在县委的关怀下,在组织部门和党校的精心组织下,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能力提高班今天开学了。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对开班仪式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同志们到党校参加学习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搞好这次培训学习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党的事业的发展,党的自身建设的进步,党的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都是同全党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密不可分的。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们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对于党的事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从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新一轮的新发展新跨越的迫切要求看,我们需要加强学习
展望当今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数量、质量的竞争,也是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具体到我们,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始终不一的紧紧围绕县十次党代会既定目标,认真践行市委“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发展理念,保持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责无旁贷的落在了每个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身上。作为新提拔的领导干部更应该主动地适应这种竞争,迎接这种挑战。把学习作为施展抱负,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助推器,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从干部健康成长的一般规律看,我们需要加强学习
应当看到,作为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一般都接受了正规的专业教育,但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学习还不够系统、扎实;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不少了解,但还不够深入、广泛;经受了一定的党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但还不够全面、严格。正因为我们客观上存在这样的不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学习改变这种现状。这几年,县委非常重视青年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关心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把领导干部特别是新提拔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作为县委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尽快适应岗位、职务的变化,完成角色的转换,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促进成长。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尊重自身成长成才的规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勤奋学习的进取心、精益求精的治学方略,争分夺秒,抢时争日,努力完善自我,奉献社会,回报人民。
(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我们要加强学习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首先掌握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贯彻执行的主动性和蔼坚定性。这次把同志们请到党校来,就是要通过培训,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县委提出的任务上来。通过培训,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通过培训,学出新思路,学出新办法,学出新成果。通过培训,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突出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学习是知识之源,进步之梯,成功之基。但部分同志把学习当作一种“虚功”来做,有的迫于某种压力,被动参加学习,图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最终一无所获,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要确保学有所获,同志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好理论。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轻视理论学习的不良倾向,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创工作新局面。同时在理论学习上我们要坚决消除自满情绪。有的同志自认为理论功底扎实,有大学本科,有学士学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与时俱进,掌握了最新时事动态,领悟了新的方针政策。举个简单例子,和谐社会的定义是什么?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可能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是新提拔领导干部培训学习内容的一个重中之重。
(二)增强党性。作为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具有年富力强、知识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和不足。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面临着许多诱惑和考验,如果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群众观念淡薄,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揭露并处理的一些中青年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腐败堕落的案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就必须注重在学习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夯实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思想基础。这也是我们这次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应该达到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是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之后必须修炼和养成的一种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一定要警醒。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参加培训的每一位同志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四)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职务的晋升并不意味着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同步提高,作为一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在学习、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水平,增强能力。当然,短短的二周时间培训,要从根本上提高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希望同志们能够在培训期间通过学习养成发现、研究、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自觉习惯,形成不断锤炼领导艺术的自觉追求。
三、把握关键,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一)“严”字当头,把好管理关。较强的纪律性是搞好培训的前提条件。组织部和党校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选派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作风正派、敢于逗硬的人员参加管理工作。在培训中,选派的管理人员要坚持“四严”,即:严格要求同志们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严格要求同志们认真开展讨论;严格要求同志们认真完成作业;严格要求同志们认真复习。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同志们,把好考核关。只有认真抓好这“四严”,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二)注重质量,把好教学关。党校要紧紧围绕这次培训,开展工作,努力吃透“三情”,提高教学质量。即:吃透同志们,针对同志们特点,组织教学;吃透政策,针对同志们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学;吃透县情,针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一个“本”字(讲清、讲透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是根本);着眼一个“联”字(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一个“活”字(要求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丢掉一个“怕”字(怕涉及热点、疑点问题);发扬一个“敢”字(敢于揭露矛盾,开展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解决热点,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精心组织,把好辅导关。党校和组织部的同志要认真思考,精心组织好每天的辅导,教师讲课后,要安排足够的时间,通过讨论、辅导、解疑答难,切实解决同志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增强学习效果。严禁利用辅导时间在城内闲逛或从事其他活动,浪费学习时间。同志们也要自觉服从党校安排,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向组织部请假,经同意后才能离校。要把参加学习、辅导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组织部门也要把同志们学习期间的表现作为组织考察的重要内容。
(四)严肃考纪,把好考核关。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是督促同志们认真学习、听课、讨论的关键。放松了这一环节,教学纪律就会松驰,教学秩序就得不到维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要向同志们讲清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的意义,要教育同志们提高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消除侥幸心理,刻苦学习。学习结束后,党校和组织部要对同志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记入学习档案,作为今后任用干部的参考。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二
村(居)委会是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关键在两点:一是搞好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打好组织基础;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特别是在刚刚完成换届选举以后,抓紧、抓好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作了精辟的概述。村(居)委会是农村(城市)最基本的组织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没有城乡基层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因此,大力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
通过这次换届选举,村(居)委会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得到了改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基层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对村(居)委会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村(居)委会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换届选举后,村(居)委会都进了不少新人,干部的培训工作更应抓紧,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第三,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搞好市、县、乡三级换届的需要。明年是市的换届年,按照省的有关精神,市、县、乡三级都要进行换届选举。只有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群众看到自己选出了放心、满意的当家人,才会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为圆满完成明年的市、县、乡三级换届选举打下基础,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第四,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实现“”规划的需要。明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是实现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年。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经济市、建设大等一系列奋斗目标,必须夯实基层组织。从现在起再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新的班子对工作情况就会比较熟悉,班子成员之间的磨合就会比较好了,这样就能为“”规划的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明确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思路
书记多次强调,“思路决定出路”。如何围绕全市的工作大局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呢?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两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把握两条主线。就是要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分别把握好农村和城市基层政权基础的主线。就农村而言,今年6月省委书记到调研后,作出了“市要率先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示。书记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向。因此,我们要以“率先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使村“两委”成为率先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就城市而言,今年3月书记在调研社区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建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努力建设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书记提出的这一思路,不仅针对南明区,而且对全市社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以“建设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为主线,切实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使社区“两委”成为建设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的骨干力量。只有把握了这两条主线,农村和城市基层组织才能在农业农村工作和社区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
第二,突出两个重点。就是在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中都要突出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这两个重点。就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而言,在农村,随着近几年中央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文件出台,特别是中央专题部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xx〕17号)下发以来,随着去年以来包括免征农业税在内的各种惠农措施的实施,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不断增强,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构成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头戏。可以说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势就是:中央促,农民推,村民自治在需要中应运而生。在城市,随着社区服务范围的拓宽、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群众参与热情的提高,居务公开、民主管理也提上了日程。因此,我们要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就基层基础工作而言,城乡基层组织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市决定的重要职责,如果基础不牢,势必影响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因此,我们要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
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市委下一步要作出具体部署。但是从现在起,各级各部门就必须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下大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查找基层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思路,拿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三)要着力抓好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以强化培训为手段,进一步提高村(居)委会干部队伍素质。全市绝大多数村(居)委会已经在今年3月份完成换届选举工作。要抓紧时间,突出重点,利用党校这个阵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村(居)委会干部特别是新当选干部的培训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把村(居)干部队伍培养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基层工作者队伍。最近,召开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同志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提出要对全区新当选的村(居)委会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培训。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据了解,其他区(市、县)也对新当选的村(居)委会干部的培训工作作出了安排。
二是以规范“两委”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增强村(居)班子的整体功能。村(居)党支部与村(居)委会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这是很明确的。但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的村(居)“两委”关系不融洽,有的还有较深矛盾。比如,有的村(居)党支部书记把党的领导简单理解为村(居)支部的领导,甚至是支部书记的个人领导,把村(居)委会作为村党支部的一个部门,使村(居)民自治成了党员自治、党支部自治甚至支部书记个人自治;有的村(居)委会产生后,认为自己是村(居)里大多数人选举出来的,有群众基础,腰杆子硬,因此不把党支部放在眼里,重大事情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喜欢自己说了算,背离了村(居)民自治,把村(居)民自治搞成了村(居)委会自治,甚至村(居)主任自治。根据《党章》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居)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城市)的基层组织,按照党的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居)民委员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负责办理本村(辖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有的学者认为,村(居)民自治具有三项功能,一是提供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村(居)民自治来维护治安和调解纠纷;二是提供公共服务,即让村(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三是抑制村(居)组织的不良行为。因此,各基层党组织和村(居)委会都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党支部要切实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尊重村(居)委会的法律地位;村(居)委会要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增强党的观念,同心协力,促进发展。实践证明,实行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任职模式,是破解“两委”矛盾的有效之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这种任职模式。
三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要以“一公开、三民主”(村、居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自治的水平,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目标。一是进一步健全村(居)务公开制度。要完善村(居)务公开内容,规范村(居)务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加强村(居)务公开的硬件建设,及时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特别是村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xx〕17号文件的精神,对计划生育政策、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救济捐赠款物的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及时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是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民主决策和一事一议的程序,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在村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筹资筹劳方案等事项上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三是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村委会换届后的工作移交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规范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四是进一步完善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推进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制约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
四是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的水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近些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基层工作的文件。在社区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创建精品社区等活动;在社区党建方面,市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三优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创建“三优社区”、社区党建示范点等活动。在农村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示范村等活动;在农村党建方面,提出了“双带致富”工程、“双千工程”、创建党建示范村等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提出,都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强城乡基层工作的重要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载体。村(社区)“两委”,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这些活动,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城乡基层的各项工作。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三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xx大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随着我县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业需求和岗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认真抓好。
一要落实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免费服务、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坚决兑现各项承诺,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决不允许出现政策棚架现象。二要认真做好“4050”人员安置。中央和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再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4050”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程度偏低,就业困难,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部分人员安置好。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对“4050”人员安置目标任务,我县制订了“4050”员安置方案,原则上分配到“两属”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保证工作岗位落实,从根本上解决“4050”人员生活困难。三要加大劳务输出。据统计,我县目前有6万余人在外地务工经商,每年收入达2亿多元。
在当前县内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劳务输出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要在继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劳务输出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鼓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要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走出去”,增长见识,学习技术,积累资金,为回乡创业打好基础。劳动部门要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转移培训、跟踪服务、劳务协作、促进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等工作,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和层次,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四要加强宣传教育。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通过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帮助他们树立阶段性就业、临时就业等灵活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多渠道实现再就业。通过各方面努力,逐步建立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新机制。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利于政事职责分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业单位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为核心,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以搞活分配机制为关键,进一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一要严格政策。今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转换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重点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完善和规范操作程序,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人员聘用制度。
二要认真做好未聘人员安置。未聘人员的安置和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探索多种安置办法,为未聘人员创办经济实体或进入企业提供优惠条件。要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农村和非公有制企业,让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施展才干。
三要先行试点。本着积极稳妥、平稳推进的原则,县政府决定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新野宾馆、市政公司、自来水公司等5家单位推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积累经验,稳步推开。上述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克服畏难情绪,尽快制订试点方案,报人劳局审批、县政府同意后试行。人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分类指导,督促检查,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各主管部门要与人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事业单位的改革协调平稳推进。
同志们,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团结协作,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努力,把今年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四
今年以来我省的组织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省委组织部的全体同志非常辛苦和忙碌。可以这样说,这一年是大家紧张工作的一年,是全省组织工作艰苦奋斗的一年,是不断改革创新的一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年初省里成功召开了“两会”。围绕“两会”的召开,除了几大班子的构建之外,还涉及很多厅局领导班子的考察调配。同时,这一年还有若干市州换届,干部考察工作量都非常大,大家为做好基础性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劳动。这些工作总体上讲干部群众是满意的,也给省委当好了参谋和助手。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是在省直机关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全国惟一一个在省直机关进行试点的单位,五个多月来的工作的确相当紧张,也非常出色,在“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两个方面都交了满意的答卷,这是组织部全体同志付出的心血。
在制度建设方面,今年真是迈了大步。很多制度你们主动想到并且已经拿了出来,应该说贡献很大,影响也很大,社会广泛关注,省委也高度肯定。比如,制定实施了地方党委领导班子民主化建设“三项制度”,出台了《省级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决定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试行)》,特别是最近刚制发的《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这些制度虽然还有一个落实以及调整完善的过程,但毕竟我们把基础工作推出去了。
在人才工作方面,也是成果丰硕的一年。围绕中央提出的“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结合四川实际特别是我省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实际,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比如,党管人才管什么?就是要管全局、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完全符合xx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人才开发工作中,要发挥好用人单位和人才本身“两个主体“的作用;要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评判人才,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先富起来,实行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双重激励;要全面开发人才,既要重视抓高精尖人才,也要重视开发实用技术人才;既要大力引进人才,也要盘活省内现有人才存量,等等。同时,还出台了30条《意见》和24个配套文件,这些工作主要都是组织部门牵头做的。由于我们做了这些工作,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定四川作为五个发言单位之一,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方面,组织系统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动了真格,社会反响很好。大家按照省委要求,抓住典型,举一反三,从个别问题看到面上的问题,特别是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开展“三项清理”工作,推动了整顿建设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个过程刚开始可能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通过我们痛下决心,不讳疾忌医,反而提高了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的形象和威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一年来,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不一一列举,只点几个主要的方面。这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非常辛苦所得来的结晶。组织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今后的任务还很繁重,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大家把工作做好了,组织部门的干部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五
同志们: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从20xx年起,用五年时间,将党员干部普遍培训一遍”的要求,市委决定举办全市县级干部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首先,我代表市委向参加第一期培训班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期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必须把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会贯通、自觉运用的前提。同志们要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切实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纷繁变幻的现象中把握规律、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的能力。
第一,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立场。立场就是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根本价值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必须恪守的政治立场。能不能坚持这个本质、这个立场,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立场,就要坚持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要把广大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愿望、符合群众的利益,创新发展思路,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使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就要坚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重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紧紧围绕团结在党的周围;就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刻理解反复强调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特别是要多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团结那里的群众一起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要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上来,通过发展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二,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就是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对事物或问题形成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对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作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着重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理论思考取得的重大成果;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代表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第三,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党的理论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全面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利益,使党的理论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就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审视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发展的历史方向,使党的理论适应时代特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观点来判断形势、观察事物,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既要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有利条件,又要看到我们前进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对事业充满信心,对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瞻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20xx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和明确定位。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领导的迫切需要,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去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时,也开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应当如何认识和怎样领导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更好地推进发展这个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伟大实践。
xx大强调,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些重要论述,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等,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也是对能否真正做到“三个代表”的最好检验。在新世纪形势,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只有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统筹兼顾,周到细致地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xx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xx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这就是中央之所以一再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根本原因。
应当看到,市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尤其是农村小康实现程度20xx年仅为85.1%,低于全国、东部和中部7.9、11.9、4.9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20xx年至20xx年继续巩固提高小康建设成果,20xx年gdp比20xx年翻一番,人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20xx年gdp比20xx年翻两番,总体上建成小康社会;20xx年gdp比20xx年翻三番,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要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我们党的最大责任和最高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群众的利益连着民心。有没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真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我们为群众谋利益的标准更高了、领域更宽了、任务更重了。市委、市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实施建设“大”战略的决定。就是要努力把做大做强做美,加快以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建设,提高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位前移,使成为南贵昆经济区中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大”,是我市经济发展更加长远、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符合中央精神,体现省委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市情民意。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为民的政治立场,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自觉地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寓于发展的全过程,主群众及时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立党才能更加牢固,执政才能更加有力。
三、以良好的作风保证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市委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希望参加培训班的同志们充分认识举办培训班的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一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各位学员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排除干扰、不搞应酬,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潜心钻研、深入思考,心无旁骛地搞好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看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特别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性,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在思想上扎下根来。在学习中各位学员在三个月的学习中,要针对自己理论、知识结构上的欠缺,有计划地读点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集中思考和研究一个或几个理论或现实问题,努力取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各位学员要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共同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二是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在学习中要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如何在各项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希望大家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学以致用,指导实践。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富于鲜明的实践品格的理论。只有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才能实现理论的价值。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取得了实效,既要看通过学习,大家的理论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了,更要看实际行动,看实际效果,看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动用的情况,看本地区本部门同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相脱离的问题解决的情况。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讨论中,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中,转化为促进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志们,本期培训班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希望大家集中精力,认真钻研,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最后,祝同志们学习圆满成功!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六
我坚决拥护省委关于张掖市党政领导班子调整任免的决定,衷心感谢省委对我的关怀信任和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对我的理解和支持,热忱欢迎何振中同志来我市工作。
省委对张掖党政班子调整任命的决定,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张掖工作的肯定、关心和支持,也体现了对张掖干部的关怀和厚爱。这几年,我们在遇到非典、地震和其它灾害的背景下,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最关键的因素是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鞭策,特别是给我们配备了一个好的班子、好的班长。我们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和·透水事故抢险救援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了难关;对事关张掖发展的重大项目,如张掖电厂、黑河治理、水电开发等,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有力的促进了张掖的发展。省委这次决定,派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经历过市县乡多层次、多岗位锻炼、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振中同志来张掖工作,这是对我们班子的加强。同时,省委组织部对我市涌现出的比较优秀的干部做了重点考察。
这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领导在给我谈话的时候,对这些同志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这些都体现了对张掖的发展和张掖干部的关心厚爱。
由于工作需要,李书记另有重任,将要离开张掖。回想李书记来张掖工作的这几年,大家都十分敬佩李书记的领导才能和人格魅力,我作为助手,与李书记共事三年来,有四点切身感受。一是政治上坚定成熟。李书记理论基础扎实,特别是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和省委的部署决策同张掖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同党中央高度一致,在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上,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显示了很强的党性原则。如连续四年完成黑河分水任务,成功的组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既能顾全大局,维护中央的权威,又有效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体现了政治上的成熟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二是组织制定的发展思路切实可行。李书记一到张掖,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针对张掖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的实际,制定了“抢抓三大机遇,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张掖发展”的总体思路,特别是用省委“两高举一加强”、“两抓两放”的方针,指导实施三大战略,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为今后加快发展找到了一个根本途径。三是作风民主。在事关张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上,充分听取班子成员的建议,征求人大、政府、政协的意见,在班子中形成了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民主氛围,既凝聚了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又调动了班子成员落实决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工作充满活力。四是为人坦荡。坦荡是心灵交流的基础,是李书记能力、魅力的个性体现。对同志既讲原则,又讲感情,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时时处处使人感到班长有一股凝聚力、吸引力和亲和力。班子成员之间肝胆相照、风雨与共,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全市上下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局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来,全市经济发展上升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建国以来年的总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利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财政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打破了多年来增幅徘徊在百元以内的局面。去年,我市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方面工作均获全省一等奖。这些都凝聚着李书记的心血和汗水,张掖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省委决定让我担任中共张掖市委书记、人大主任侯选人,由于自己能力水平有限,感到压力很大,深怕辜负了省委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望。面对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班子成员的鼎力支持,按照洪部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和李书记寄予的期望,和大家共同奋斗,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努力把张掖的事情办好。
一是坚持四个不动摇。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不动摇;坚持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大战略不动摇;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张掖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上升到两位数,但不少指标与兄弟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项目建设、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仍然满足不了加快发展的需要;三大战略的实施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才是刚刚起步;“”透水事故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两高举一加强”,“两抓两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加快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实施三大战略的力度,全力把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推向快车道。
二是大力弘扬班子团结创业的精神。目前,全市上下形成的心齐、气顺、劲足的局面,是十分难得的,各级干部必须倍加珍惜,大力弘扬。市委班子成员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珍惜班子团结。大家都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以工作为重、事业为重、大局为重,全力维护班子团结,努力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补台,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的局面。市委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班子内部议事制度和决策机制,努力形成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干实事的氛围。
三是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市委一班人要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份之想,常修为官之德,常存报国之心,常固宗旨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做到干净干事,清白做人,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我作为市委的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欢迎各级干部对我进行监督。
四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和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必须从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入手,坚持按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及时发现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常怀爱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真正以出几把力,流几身汗,掉几斤肉的劲头,干成几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满朝气,坚定信心,负重奋进,顽强拼搏,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实际成效回报全市人民的厚望,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七
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今天召开全市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确立“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把目前干部选拔任用中采用的发扬党内民主、走好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刚性地推广到选拔县及县以下各级党政干部的操作层面中去。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意义
全面加强和做好党的干部工作,最根本、最关键的在于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要从根本上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关键的问题是在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上真正落实群众公认原则。
(一)干部选拔工作本身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在所有的干部工作中,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第一位的,是根本问题,是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工作的关键。而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党的形象,是党得民心或者失民心的关键。选人、用人上一旦发生失误、出现问题,则是难以弥补的大失误、大问题。由于干部选拔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省委多次强调:用人是最大的导向,也是最大的形象。把用人问题解决好了,不仅能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能有力促进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能够极大凝聚人心、征服人心、深得人心。衡量用人“导向”正确不正确,最关键的就是看所用的人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要使选拔出的干部体现正确的导向,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干部选拔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把决定干部“官运”的权利交给群众,真正选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人进班子。只有这样,正确的用人导向也才能够树立起来。
(二)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从根本上说,群众公认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最本质的要求。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党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党的干部就必须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们必须明确,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有权评价、选择和决定他们的公仆。坚持群众公认原则选干部,是党的群众观的必然要求。干部选拔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归根到底是由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地位决定的。在干部选拔中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需要。
(三)防止用人失察失误的现实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央、省、市委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在抓整顿吏治腐败、狠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方面也取得了成效。但是,从全国、全省反映出的一些案例来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问题的确还大量存在。干部工作中的“勾兑风”、“送红包”问题,领导干部个人说了算和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以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我市情况看,虽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并不是没有问题。从去年对县区干部选任工作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有的县区和部门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方面还存在问题。比如:有的民主推荐没有严格执行程序,搞先提名后推荐;有的将民主推荐中得票不高的确定为考察对象;有的推荐范围小,参与人员少;有的甚至有了人选意向再叫组织部去履行程序等等。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要真正选准干部,就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干部从政行为的对象和干部政绩的最终承受者,对干部的感受最直接、了解最真切。他们在与干部的朝夕相处中,能够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是、感其情,干部德才如何、政绩如何,突不突出、真不真实,群众自有公论。在干部选拔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把干部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就能打破干部选拔工作神秘和封闭状态,消除人们对干部选拔的想象空间,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正避免用人上的失察失误。
二、认真贯彻“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切实把群众公认原则落到实处
近年来,省委组织部在选拔干部工作中先后推出了“两次推荐、个人陈述、线型分析、差额考察、票决任用”等“五项措施”,最近,省委组织部又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的核心精神,就是在干部选任的操作层面上贯彻了群众公认的理念,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五项措施”和《五条规定》,确保群众公认原则落到实处。
(一)要坚定地贯彻落实“五项措施”。
省上在推行“五项措施”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中,在确保选准用好干部和防止用人不正之风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被称为是干部工作的“革命性变革”。省委组织部要求其基本精神和具体做法,必须刚性地在选任县及县以下干部中推行。
第一,必须认真领会和切实贯彻“两推一述”的精神。“两推一述”办法已经在全省10多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推行,我市已于今年4月出台了《泸州市民主推荐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两推一述”实施办法》,对通过“两推一述”方式推荐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实践情况看,在选准用好干部、防止用人不正之风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认为,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干部选拔方式的改革,而是党内民主思想在干部任用上的反映,从根本上体现了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它既包含着选举制度的“直选”精神,又有着委任制度的“竞争上岗”精神,还有着考任制度的“考选”精神,融合了几种选人制度体现的价值精神,实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地将“两推一述”的精神延伸到各级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去。需要说明的是,在县一级对乡镇(科)级党政干部的推荐选拔中,要研究合适的办法。因为县级部门一般人数较少,而且乡(镇)科级干部的安排跨度也很大,因此,如何落实“两推一述”精神,要认真研究操作办法。
第二,必须努力创新对干部素质的量化考核。去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在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察、领导班子和个人年度考核等工作中,引入了经济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对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结果进行数量线型分析。这种方法以传统测评方法与现代分析思想结合为依据,以客观的民主测评为基础,以先进的计算机处理为手段,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测评对象的个体素质上的差异,从而可以更好地解释民意,解决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和比较考核等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好数量线型分析这种科学、实用、可靠的测评方法和经验,逐步推广和扩大到干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工作实践中去。
第三,必须坚持实行和努力扩大差额考察、差额上会。实行差额考察、差额上会,可以在全面的比较中选拔干部,为党委酝酿、讨论和决定干部创造更大的民主空间和选择空间。最近,省委明确要求,市、县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实行差额考察和差额上会。从我市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来看,还没有转化成为选拔干部中经常性和制度化的做法。为科学地考察干部、在全面的比较中选择干部,各县区要在选任干部的操作层面上坚持实行并努力扩大差额考察和差额上会。
第四,必须全面推行票决任用干部。关于票决任用干部问题,去年,省委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年,中央出台了《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这些文件对票决的程序作出了具体的规范。各县区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熟悉这些制度,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在常委会讨论干部时要坚决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下一级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要实行全委会表决。
(二)要刚性地贯彻落实好《五条规定》。
经省委同意,省委组织部最近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主要内容是:
一是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考察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民主推荐原则上采取会议投票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人选必须是民主推荐中多数人推荐的。
二是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组织酝酿推荐的交流提拔人选必须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进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的人选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如人选不是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三是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民主推荐范围应在《干部任用条例》要求的推荐范围内进行,重要领导职位应视领导职位情况和干部情况在熟悉了解干部的更大范围内进行,应注意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
四是民主推荐中应推行“两推一述”做法。民主推荐应按规定程序进行,首次推荐不能产生多数人推荐的人选时,则实行“两推一述”办法。即:第一次会议投票推荐后,若推荐人选未得到多数人认可,则由党委根据推荐得票情况按适当多于拟任职人数研究确定第二轮推荐陈述人;陈述人按要求在第一次推荐范围内进行个人情况和履职打算的陈述后,由参会人员进行第二轮投票推荐,党委根据第二轮民主推荐情况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五是全面推行干部的差额考察、定量考察。新提拔进党政领导班子人选,原则上应差额考察,差额考察情况应客观、如实报告。考察方式根据干部情况和考察范围情况决定,应注意综合运用个别谈话、素质测评、数量线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考察。
《五条规定》是检验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一把“标尺”,是需要在干部选任中必须遵循的刚性规定。我们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五条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选拔各级党政干部工作中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刚性地执行《五条规定》。
(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几个关系。
我们强调,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其实就是落实群众“提名权”问题。为了正确领会干部选拔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精神,切实解决好“提名权”归群众问题,我们还要正确把握这样一些思想关系:
一是党委(党组)意见与群众意见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当群众的意愿与组织意图不一致时怎么办。应该说,坚持党管干部与坚持群众公认本身是有机的统一,党组织的意愿与群众的意愿本质也应该是一致的。党委(党组)的意见,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有群众基础,党委(党组)的意见本质上就应该是来自群众。因此,党委提名人选,应该是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人选,党委的意见本质上与群众意见是一致的。如果党委(党组)意见与群众意见不一致时,应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见。
二是尊重民意与不简单地以票取人的关系。群众公认就是要充分尊重民意。《条例》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从尊重民意的角度,我们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并不反对以票取人,正常情况下,就是要通过群众投票的结果确定考察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依票取人,我们反对的只是简单的以票取人。而反对“简单地以票取人”,是强调不能仅仅因为谁票多就选拔谁。从选举制度来说,选任制产生的干部就是要“以票取人”,在提名候选人时就是要根据得票多少作为确定候选人的依据之一,在选举时就是哪个得票多哪个就当选。而委任制的干部由于在授权原则、价值标准上与选任制干部有很大不同,在对他们的选拔任用上主要看有没有群众基础,是不是走了群众路线,是不是群众公认。
三是扩大干部选任民主与防止民意表达失真的关系。在目前干部选任的制度设计中,最常见的民意表达方式就是让群众投推荐票、测评票等,在投票的行为过程中,确实容易伴生出向投票人搞“勾兑”、打招呼、拉选票等影响民意表达真实性的现象。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必然会伴生有争取票的现象,但这并不是问题的主导方面,更不应当成为反对扩大民主的理由。当然,这并不是说拉票行为和现象是正确的,而是说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和看待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完善民主推荐和选举的有关程序、办法,保证推荐和选举结果真正准确地反映多数人的意愿。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努力把隐藏在干部选任背后的无序竞争积极转化为规定范围内的有序竞争,建立有序的、有引导的竞争机制,使“潜规则”彻底失去作用。
四是怎么看待一些敢抓敢管、但得罪了群众掉了票的干部。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敢于负责、大胆管理、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在民主推荐的时候掉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应当说,如果干部本身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负责,绝大多数群众是拥护的。在正常情况下,敢抓敢管的干部民主推荐中得票数应该比较高。但也不排除,由于种种原因,民主推荐时个别敢抓敢管的干部掉票。对待这些干部,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一个领导者要履行好领导职责,除了依靠权力的影响力外,也需要群众信任、拥戴的公信力。如果群众不拥护、不支持,继续让这些同志呆在原职位上,只会贻误工作和影响干部本人的成长。也许换一换环境,帮助他们克服方法上的缺点,或许他们就能有更大作为。而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最终还是能够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的。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八
近几年来,我县经济保持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开放层次领域进一步拓宽,这些既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为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战线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形势变化,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始终是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围绕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形成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按照“理论学习抓深入,理论研究抓加强,理论宣传抓普及,理论队伍抓提高”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改进理论宣传,深化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作为重要内容,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要课题,在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求突破,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上见成效。去年,宣传部门在先教活动开展过程中工作做的较好,特别是抓住了基层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先教活动的开展,不断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
二是把握正确导向。努力营造团结协作、凝聚人心、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氛围,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宣传部门要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确宣传为主的方针,营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宣传主基调,以重大主题宣传引领社会舆论,以改进新闻报道方式为重点,增强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正确宣传典型占领舆论主阵地,加大正确宣传力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及时掌握社会舆情信息和动态,使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体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正气、把好导向。
三是抓好创建活动。当前,我县正处在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化解矛盾、增强团结、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以构建“和谐”为主题,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公民整体文明素质。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深化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巩固提升第一批文明生态村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第二批创建村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的开展,以营造优美环境、建立良好秩序、搞好优质服务为重点,大力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突出提升创建活动的内涵和水平。
四是抓好道德建设。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来自经济社会方面的困难和风险增大,利益格局调整引起的思想观念变化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等特点,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为迫切。要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要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社会公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要以完善机制、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督导进度、注重效果为目标,确保抓好实效。
五是加强对外宣传。加强对外宣传是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要围绕全面提升的对外形象,丰富对外宣传内容,拓展对外宣传渠道,壮大对外宣传实力。要立足于提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重大活动、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市以上主流媒体、互联网新闻宣传等集中力量对外推介。要配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配合我县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全面展开对外宣传工作,同时要抓好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和重要对外文化交流的对外宣传。要坚持外宣与内宣相结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外宣精品。宣传部门要增强大外宣意识,加强与商务、教育、科技、旅游、体育等部门的联系配合,充分发挥工青妇侨办科协等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扩大的对外影响,树立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加强领导,为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就要切实加强领导。一要切实摆上突出位置。把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做为强化保障,提高执政能力,形成发展合力的关键去研究,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抓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尤其是在把握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思想导向方面,要发挥好关键作用。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相应的工作职责,树立全局观念,在重大组织活动和宣传思想活动中,心系大局、团结协作。主要领导要对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多过问、多研究,在政策、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特别是我们在乡镇从事组宣工作的同志,事务多、工作忙,乡镇党委一定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心工作的环境。三要提高组宣干部队伍素质。新形势、新任务对组宣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知识广博,纪律观念严明,工作作风过硬的组宣干部队伍,为做好组宣工作提供组织和人才保证。要进一步巩固先教成果,切实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强化纪律观念,树立过硬作风,展示良好形象,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做好全县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党委和组织、宣传部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全县组织和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为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九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昨天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全市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书记对总结好换届选举经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认真总结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巩固换届选举成果,提高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红生同志代表市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对全市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的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换届选举工作的成果
市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根据省的统一部署进行的。从去年9月召开全市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以来,经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辛勤工作,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我认为,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可以概括为“四条基本经验”和“五个显著特点”:
(一)四条基本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是保证。为了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经市委常委会研究,成立了市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部署、民政实施、相关部门配合的运行机制。各区(市、县)、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指导机构,加强对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市委对换届选举工作非常重视,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书记还专门作出了重要批示:“一是对这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非常重视;二是县、乡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要善于依法办事,依法引导,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公正、有序地进行;三是干部作风要深入,要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掌握动态,努力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换届选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二,宣传发动是基础。在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市、区(市、县)、乡(镇)和村(居)四级,按照选举方案,采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集散互补的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调动了选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参选率。据统计,选民参选率达93.8%,较前几届有所提高。
第三,依法办事是关键。在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村(居)委会《组织法》、《选举办法》和有关《实施方案》的规定进行,把依法进行民主选举贯穿于选举的全过程,在民主推选产生村(居)民选举委员会、选民登记、提名确定候选人、投票选举、委托投票、宣布选举结果、工作交接等七个环节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并纠正个别地方出现的把握政策不严、不按程序办事等问题,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尊重民意是核心。在选举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认真倾听选民的意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耐心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比如,针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市、区(市、县)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运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并先后4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五个显著特点
五个显著特点,也可以归纳为“五个新的提高”:
一是选举成功率有了新的提高。在全市1166个村中共有1157个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占99、2%,比上届提高39%。全市426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
二是新一届村(居)委会班子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新一届村(居)委会成员中,党员3087人,占40.2%,比上届有所提高;高中以上学历2904人,占37.8%,比上届提高2.5%;年龄结构更趋合理,30至50岁之间的占79.3%。
三是换届选举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绝大多数村的选举工作组织严密,操作规范,使村民的推选权、提名权、选举权、投票权得到了落实,绝大部分村的选举是一次成功,村民上访比上届减少。可以说,这是程序不断规范,组织更加严密,工作疏漏减少,选举质量提高的具体体现。
四是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各地普遍以这次换届选举为契机,对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加强了民主法制观念和参政能力的培养教育。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界定选民身份、明确候选人条件、提名确定候选人、正式投票等选举的关键环节,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行使了民主权利,又经受了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实践和锻炼,法律意识和参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五是基层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各地坚持把换届选举工作与促进基层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一大批群众满意、组织满意、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能人选进了村(居)委会班子,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从而促进了村(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目标体系的建设,使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提高。
总体上看,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分不开,同时也与广大选举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次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刚才,红生同志在总结中讲了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再重复。我想,对于选举过程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妥善予以解决。一方面,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好剩下的8个村的补选和1个村的选举工作。对此,我提几点要求:1、和对未完成选举的村,要分别明确一名县级干部作为这些村选举的责任人,负责抓好该村的补选工作,明确选举的具体时间,并在7月30日前将责任人和选举的具体时间报市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办公室,供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阅。2、三个区的相关责任人和区、乡指导机构的同志,要深入到这些村了解情况、开展调研,真正掌握这些村选举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定出选举工作方案,提高选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市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办公室特别是市民政局要加大督促检查,搞好指导工作,对选举时间要提出具体要求,对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要求按时完成。4、未完成选举的三个区要在这次会议结束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这些村的选举工作,对补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必要时,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对这9个村的补选或选举工作进行督查。此外,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部分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对落选的同志要鼓励他们振奋精神,积极支持新当选的领导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系统地总结这次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的经验和典型,探索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工作的规律,提高换届选举和日常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成果。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
同志们:
刚才,同志对去年我县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回顾,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同志代表政府对今年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去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县人劳社保部门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采取得力措施,通过扎实有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委、政府予以充分肯定。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再就业及事业单位改革等重点工作,强调以下三点:
关于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xx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也社保工作的最终归宿。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工作。
一要加大征缴清欠力度。今年,我县社会保障支出预计将达6200万元以上,确保今年社保资金足额征缴,实现全年发放略有盈余,任务相当艰巨。为此,要继续采取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切实加大保险金征缴清欠力度。对财政全供单位,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保险金;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单位,要优先拨付;对能够正常运转的企业,要依法税前列支;对改制企业无力缴纳的,要划出部分资产变现抵交;对已破产企业要尽最大努力抓紧变现资产予以清偿。要加大保险金的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发放职工兑帐单、设置公告栏等手段,促其缴纳。
今年,我们在制定对15家重点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时,把缴纳社会保险金作为重要一条,对养老保险金当年产生新的拖欠以及以往年度欠缴数额较大的,不予评先和表彰奖励。二要强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保扩面工作。近几年,我县以棉纺织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吸纳了部分农民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工业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人队伍和一批得力的技术骨干。鹏升等企业的实践证明,给工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不切实维护了职工权益,而且营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保险金征缴工作,是利企利民的大事。各企业要主动适应形势,强化参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工人缴纳保险金,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社保部门要重点抓好大个棉纺织企业的扩面参保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参保覆盖面。
三要确保完成社保资金征缴任务。今年,县政府对社保部门下达了6336万元的养老、失业金征缴任务。有关单位和企业要树立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依法自觉申报缴纳,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今天在座的都是各企业、各单位的一把手,是社会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宁可多吃点苦,少浪费一点,也要从各方面挤出资金,千方百计确保任务完成。社保部门要加大资金征缴力度,实行内部征缴目标责任制,领导分包企业、单位,科室任务分解到人,上门工作,绩效挂钩。为了调动社保部门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对2700万元的企业养老金征缴任务实行同奖同罚,加快资金积累。四要切实做好社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随着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步伐的加快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大量的劳动保障工作事务将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需要依托社区来完成。要抓住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的机遇,加强社区规划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劳动服务站,打造社会化发放平台。
五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社会保障对于个人来讲,它是一张“安全网”;对于社会来讲,它是一架“稳定器”。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继续推行社会保险资金审计工作,减少跑冒滴漏,防止基金流失,保证年年有节余,年年有积累,决不能“坐吃山空”。要加强对国家社保政策研究,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壮大社保资金实力。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社保支出。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支出渠道和审批程序,确保基金安全。一定要好、用好这笔广大干部职工的养命钱、保命钱,绝不允许挤占挪用,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要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持基金增长的势头,承担起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过程中越来重要的功能。医疗保险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要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切实解决报销比例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第一次“记二等功公务员”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的、得到党和人民充分肯定的、优秀的十一名公务员。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各位公务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号召全市党政机关干部向他们学习!
下面,我就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务员队伍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努力提高新时期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认识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加快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把建设成为四川经济强市、四川文化强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征途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没有一支思想过硬、政治过硬、工作过硬、作风过硬的,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有较强执行能力的公务员队伍,困难和问题就难以克服,蓝图就难以变成现实。我们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我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不仅有利于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夯实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总体上看,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这支队伍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人民群众是基本满意的,市委、市政府对此也是充分肯定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我市公务员队伍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思想作风等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与“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和一些较为突出问题:有的好大喜功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缺乏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有的追求“活得舒适,玩得潇洒,耍得安逸”;有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使人民群众常常感到不舒心、不周到、不实在;有的高高在上,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有的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不负责任;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甚至伤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执法犯法,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却反映出公务员队伍在思想和工作作风上,还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增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感。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加快“三个转变”,关键在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公务员队伍,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当前,我们正处在本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包括公务员在内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把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是确保我市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政府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
二、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温总理指出:“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创造让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要求公务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政府行为日益规范,“管理”职能逐渐弱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广大公务员转变观念,加强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我们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一)努力提高公务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以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为重点,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为主线,全面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以《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根据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特点,不断细化和完善公务员能力标准,既要注重培养通用能力,又要注重特长发挥,做到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二)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既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带头学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要增强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能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做到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等行为,要严查严办。
(三)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今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将于20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第一部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对于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认真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培训和实施准备工作。《公务员法》颁布后,将还有24个与之相配套的具体操作规定,我们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已形成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严把公务员队伍“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严防违规进人。明年1月1日以后,不按编制限额职数录用、调任、转任等就不是违规了,而是违法了,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法制观念,依法管理好公务员队伍。其次,完善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制度。与公务员晋升、转任、调任等制度相衔接,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和公务员交流的办法和程序,特别要规范公务员调任程序,严格调任的范围、条件和标准,防止调任工作的随意性。其三,改进考核、激励制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和工资制度,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激励广大公务员放心、放胆、放手工作,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此外,要完善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畅通“出口”,淘汰低素质人员,不断优化公务员结构。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公务员的作风建设,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把加强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宗旨教育。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公务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倡导求真务实。各级行政机关和广大公务员,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做出让人民满意的业绩。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拓展服务途径,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要增强责任心,办事热情、和气、耐心,不推诿、不拖延、不扯皮,不做表面文章,不应付差事。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要坚持实事求是,提建议、作决定、处理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保持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是国家公务员应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各级行政机关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体系,注意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从政行为。广大公务员要牢记“两个务必”,加强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谋为民之事,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写在我市公务员队伍的旗帜上。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二
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是与干部选拔任用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通过用制度化的方法来解决干部选任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确保群众公认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突出抓好干部选任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干部工作中反复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规律性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必须在制度规范上狠下功夫。下一步,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中央五个法规性文件、省上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定等,下功夫抓制度体系的建设。
二要突出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的监督,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作用。要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必须把好几个关口:一要把好提名关。提名关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为重要的关口,出现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现象往往是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二要把好“考察关”。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考察方法,防止考察失真失实。三要把好“讨论决定关”。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另外,我再谈谈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组织部门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任职时间比较长的党政“一把手”和交通、国土、财政、教育、建设等重要岗位的“一把手”要逐步安排审计。并全面推行审计谈话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要把审计结果真正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来,充分发挥审计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
三要切实抓好干部交流工作。要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有关干部交流的规定,抓好对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交流。同时,对纪检、审判、检察机关和组织、公安、政府分管人财物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加大交流力度。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使“树形象”活动自始至终取得形象和内容的双丰收
在今年6月我部召开的全市深化和拓展“树形象”活动座谈会上,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树形象”活动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按照部署下功夫抓好落实。
一是“树形象”活动既要注重优良传统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更要注重方法教育,着力构建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公道正派的要求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结合起来。
二是既要注重提高素养和加强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更要注重制度建设,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执行好“五条规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干部选任的制度体系。
三是既要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注重研究如何防范问题,特别是加强对干部选任过程的监督管理,落实群众“提名权”,坚决查处违背群众公认原则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选人用人上的各种不正之风。
四是“树形象”活动既要从高处着眼,更要从低处着力、从最具体的环节着手,在每一个细节上体现和落实群众公认原则,树立组织部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总之,在下一阶段的“树形象”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突出抓好自身建设,更要通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和落实群众公认原则,进一步树立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党的组织部门是一个特殊的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从严治部要求,不仅是从严要求,从严处理,更要从严规范,使“树形象”活动自始至终取得形象和内容的双丰收,做到“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同志们!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群众公认原则作为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来追求,作为改革干部选任制度的基本方向来把握。希望各县区要结合实际,把群众公认原则真正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为实现我市跨越发展、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三
同志们: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镇雄县28个乡镇将于20xx年一季度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这次换届后的乡镇党委与省、市、县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与过去相比,乡镇党委的地位更重要,所担负的责任更大了。县委对这次乡镇党委换届十分重视,下发了《镇雄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在组织领导、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工作程序、代表选举、人选确定和选举方式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田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再讲几点补充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搞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乡镇党委班子,对于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党委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xx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现实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乡镇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其政治思想觉悟的高低和带领农民致富能力的强弱,对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实现县委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能够团结、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振兴一方;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政治素质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高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有力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风一方;通过换届选举,真正选出群众拥护、能够代表民心民意的乡镇党委班子,就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一方。因此,各乡镇党委必须把乡镇换届选举作为重点工作,摆上日程,抓实抓好。
第二,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不仅是党委班子成员的更替,也是党内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实现打造和谐镇雄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进行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发扬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整个社会的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没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就不能很好地推动、引导和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召开党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力,是党内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这次选举,使广大党员更加珍惜而且也更加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三,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乡镇的必要保证。当前,我县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较多,特别是农村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稳定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乡镇党委在农村处于核心地位,领导各方面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选出一个群众满意的好班子、强班子、硬班子,直接关系到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做好乡镇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凝聚民心,提升人气,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为镇雄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四
这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与往届相比,具有六大突出特点:一是根据中央部署,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换届,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二是与人大、政府的换届不同步,而且在班子组成上有新要求,乡镇人大主席、副乡镇长和武装部长要尽量进入党委班子,我们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谋划;三是与乡镇撤并工作相交叉,除了召开党代会以外,成建制撤并重新成立新乡镇的泼机镇、坡头镇、罗坎镇还要重新进行选民登记和召开乡人代会选举乡人大主席团和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项工作下午人大分管选联工作的副主任涂向选同志还要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作具体的工作安排布置;四是要进行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以扩大党内民主;五是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六是春耕生产和当前农村各项工作也不容松懈。
(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认真总结部署乡镇党委、纪委工作。在此次换届中,各乡镇要实事求是、科学辩证地认真总结上届工作,正确估价成绩,找出存在的差距,科学地制定好符合本乡镇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切实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
注重把那些政治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精神强,能够并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勤政廉洁,民主作风好,能团结同志,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班子中来,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干部格局。要特别注意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深受干部群众拥护,善于带领干部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善抓机遇,勇于开拓,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1)职数设置。
根据省委组织部[20xx]67号文件,市委20xx[14]号、[22]号文件规定,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乡镇政府要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健康高效的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每个乡镇的领导职数控制在8名以内,规模特别大、经济特别发达的乡镇可以增加1名政府副职,乡镇领导职数主要用于党委正副书记、人大主席、正副乡镇长及纪委书记、武装部长。乡镇领导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实现交叉任职或兼职,一般干部实行1人多岗。县委充分考虑到镇雄干部基数较大的实际,在划分乡镇规模大小时尽量按照有利于镇雄工作的实际来确定,除辖四个村的渔洞乡外,其余27个乡镇均划为大乡镇并按大乡镇的规模来配备干部。按市委文件规定20xx年乡镇党委换届党委委员的职数为7至9人。结合我县实际,县委研究决定,辖5个村及以上的乡镇设党委委员9名,辖4个村及以下的乡镇设党委委员7名。具体职数设置为:乌峰、中屯、泼机、黑树、母享、坡头、花朗、大湾、以勒、林口、塘房、果珠、尖山、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碗厂、杉树、花山、牛场、五德、坪上、以古、场坝27个乡镇设党委委员9名;鱼洞乡设党委委员7名。
乡镇纪委班子的设置。比照上述分类,辖5个村及以上的乡镇设纪委委员5名,辖4个村及以下的乡镇设纪委委员3名。具体职数设置为:乌峰、中屯、泼机、黑树、母享、坡头、花朗、大湾、以勒、林口、塘房、果珠、尖山、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碗厂、杉树、花山、牛场、五德、坪上、以古、场坝27个乡镇设纪委委员5名,其中纪委书记1名,专职委员2名,兼职委员2名。鱼洞乡设纪委委员3名,其中纪委书记1名,专职委员2名。
(2)结构要求。
乡镇党委原则上由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乡镇长、1名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组成。其中,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由副乡镇长兼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由专职纪检委员兼任。研究、推荐乡镇党委的组成人员时,要统筹兼顾,尽量实行兼职和交叉任职。其中,乡镇人大主席、副乡镇长、武装部长应尽量进入党委班子,其他可根据工作需要吸纳派出所长、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参加。
年龄结构上,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和1名女干部(可交叉)。专业结构上,择优考虑熟悉党务、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教育和法律等方面工作的同志,形成优势互补。任职资格上,担任党委书记的,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工龄,在下一职位任职2年以上的经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担任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的,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工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进入党委班子可适当放宽任职资格和相应条件。
(3)差额原则。
各乡镇党委在研究、推荐党委、纪委候选人时,要严格执行差额原则。设9名党委委员的乡镇,差额为2名;设7名党委委员的乡镇,差额为1名。各乡镇纪委委员的差额均为1名。这也是省委对昭通采取特殊优惠政策,放宽公推直选的规定,全省已有临沧、红河等几个地州市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实行公推直选。市委也确定由威信县拿出一个乡镇进行公推直选的试点。所谓公推直选就是参照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一样由全乡党员和全体选民来投票进行直接选举,而不是由代表来进行间接选举。这对乡镇干部德能勤绩廉和群众公认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4)交流原则。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对新提拔的乡镇正职,一般要易地任职;在同一职位上连任两届的乡镇领导干部,一般要实行交流;凡属《条例》规定范围内有亲属关系的,如双方在同一领导班子任职,或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其中一方必须交流。干部交流面一般不超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的三分之一,以保持乡镇领导班子相对稳定。
3、撤并乡镇务必认真做细做好党委换届工作。被撤乡镇的村的党代表选举工作,由并入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实施。并入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新并入村党总支的领导,认真排查不利因素,对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制定应对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尽快予以化解,确保乡镇机构改革和党代表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将选派强有力的换届指导组,指导开好撤并后的党代表大会。
4、认真抓好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作为20xx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试点的乌峰镇、泼机镇、罗坎镇、芒部镇要认真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大胆探索总结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扩大党内民主的途径和形式,积极为我县探索并逐步实现党代表常任制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五
同志们: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在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又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指出“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贺国强同志提出“要把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把组工干部的学习放在首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及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先后作出部署,要在组织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经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大会,就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部长办公会原定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熊承家同志为大家作动员报告,但因市委临时召开紧急会议,他将推迟参加下午的动员会。下面,我受承家同志委托,代表部领导班子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逐步加快,对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解决组织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赋予组织部门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两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展现价值的平台,后者是前者实现目标的基础。
(一)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和多次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部门作为从事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部门。广大组工干部,也应当通过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成为保持和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率。组织部门“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要在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工作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据统计,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的总和。到20xx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90年,目前的知识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了;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人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阶段,它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通过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可以这样说:学习型组织是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而学习型组织又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支撑基石。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团体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部门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正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是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组织部门担负着重大责任。各级组织部门要不辱使命,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赋予组织部门的各项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从目前来看,我市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较高的,但也存着在某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少数组工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还不够强,学习贯彻上级精神不够及时;政策运用的“度”把握的不够准,政策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或畏手畏脚,缺乏创新精神,或按需取舍,缺乏严肃性;对组工业务晓而不精、专而不全,或仅仅停留在粗线条、低层次、平面化的层面上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迫切需要组工干部队伍加强自身学习,而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正是适应新形势,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有效载体。
(四)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是创新组织工作管理实践的重大举措。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是一种社会化的学习形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学而时习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学习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质的区别。后者说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倡的是一种学习精神,前者是一种学习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提倡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以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理论为支撑,使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实现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营造出人人都得学习的生存氛围。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旨在研究各类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环境,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组织的效能,增强竞争能力。建设学习型组织部门就是把这一先进理念运用到融入现代组织工作管理运行体系之中,把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作为现代组织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组工干部全员学习的体系和机制,做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推进组织工作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拓宽发展视野,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努力营造一种不断创新进取的组织工作文化内涵,提高和增强组织工作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组织系统先后开展了“两好”大讨论,“树组工干部形象”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强化实效,创造性地开展机关学习,取得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良好效果,为“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组织部门开展这项活动也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比如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组织部门教育培训机制比较健全;相比来说,组工干部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小,彼此容易接受相同或相近的先进文化熏陶,易于形成共识、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等,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一定能在组织系统深入人心,蓬勃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编制工作会议纪要篇十六
20xx年,全市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目标,按照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要求,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社会救助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一口上下”的救助工作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市县两级都建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成绩显著;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得到很好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推开;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还有慈善救助、住房救助、结对扶贫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广泛开展,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去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0大项,其中有许多与社会救助工作有关,到年底全部圆满完成。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提高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超额完成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年底前,碧浪湖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150套廉租房全部建成;“星光计划”继续扎实推进,26个老年活动室建设圆满完成。三是重点难点工作有突破。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6.9%,提前完成省下达目标。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市共有173.45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筹集资金5452.64万元。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意见,累计救助41807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45.39万元。还有市惠民医院的挂牌成立、各级民间慈善组织开展的大病救助等,都为缓解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低保工作还须进一步完善,如何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建立低保对象红绿卡制度等,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水平还须进一步提高;三是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机构力量和经费还没有完全到位,救助资源整合工作仍须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
社会救助作为大社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为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创新破难,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它的基础就是公平与公正。近几年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但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去年,市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状况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摸底调查,全市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有5万多人,约占总人口的1.95%,说明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困难群体,要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来解决市场化带来的差异和不公平问题。从这个趋势看,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是创新破难为民服务,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一项重要目标。当前,全市正在开展“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大学习、大推进活动,如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破难,深化为民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问题。在社会救助工作的理念上,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把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真正作为各级各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在社会救助工作方法和手段上,如何改变我们以往各部门单兵作战的方法,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政策上的衔接,从简单的零星社会救助,转变到按项目重点推进上,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在社会救助工作的机制上,如何从原来的随意性救助向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制度的长效服务转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不断探索。
三是完善体系建设,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各项制度也已基本到位。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目前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无论在政策制度上,还是工作方法上,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按照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如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上;在搭建基层统一的救助平台,实现救助信息的畅通、共享,建立“一口上下”运行机制的探索上,还需要继续下功夫。二要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内容。在解决困难群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还要帮助解决医疗、教育、司法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从不同方面提供多种救助服务,加固社会“安全网”。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捐助制度。在继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