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一
1、理解小说折射一出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一课时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香雪在一个怎样的姑娘?题目怎样理解?
明确:标题中的“哦”:
(1)哦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2)哦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以写女性*题材见长的女性*作家,她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系列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坛女性*人物画廊。
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 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 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大山——宁静——火车——打破宁静——带来新的气息、生机与希望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生活;“火车”象征开放、现代文明
2.提问:她们的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1、凤娇
泼辣、大方、直率、执着:对“北京话”的情感,大胆向往朦胧的爱情
2、香雪
腼腆、纯朴、自尊、执著:追求现代文明,注重皮书包、铅笔盒等用品,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共同特征:向往现代文明、憧憬美好生活,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
1、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什么?
重点描写了香雪的历险经历:
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与其他姑娘迥然不同,执着的精神追求使胆小的她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冲出这个封闭的小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2、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的心理活动,体现怎样的人性*美?
模仿文本的创作方式,以你周围的同学或朋友为原型,编一个故事,表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追求,要写出青年人的个性*与真实的生活情趣。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二
1、教学目标
(一)品析香雪的形象,感受香雪身上的美;
(二)通过比较阅读完善主题理解,自我心灵觉醒;
(三)联系现实生活,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完善主题理解,感悟香雪的自我心灵觉醒。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作为载体,千变万化内涵丰富,每一个读音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请同学们读小说标题《哦,香雪》,品出感情韵味。
哦,读三声,表惊讶;哦,读四声,表赞美。
2、写作背景
在20世纪的中国,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的普遍而敏感的话题,“人的觉醒”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带来了普遍的人道主义,也开成了新文学的创作的强烈的文体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新文学在以后的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并且在历次政治的运动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被不加区别地斥之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理论”,作家的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都不得被否定,他们必须在政治的斗争中被各种大一统的思想与思想模式所改造和取代。到了文化的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惟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惟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盛行。而作为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也必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的关注。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也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初整个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艰难与坎坷。她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她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内心的活动,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3、作者介绍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1975年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曾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后调人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日篇小说《麦秸垛》,长篇小说《玫瑰门》等。
4、题目解说
“哦”字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有勇气踏上火车,走出封闭的农村,追求文明社会的新生活表示惊喜与由衷的欢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香雪这种勇气与胆量的敬佩与赞美之情。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
5、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火车开到台儿沟。
第二部分(5—47段):姑娘们的欢乐时刻。
第三部分(48—63段):香雪渴望铅笔盒。
第四部分(64—72段):香雪换来铅笔盒。
第五部分(73—83段):香雪深夜归来。
6、全文分析
(一)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二)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三)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7、写作特点
(1)写人,集中笔墨开掘内心世界的细微隐秘,着力于表现人之品德情操的高尚美好,准确把握并生动显示其精神素质的主要特征。
(2)叙事,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表面平淡琐碎,内里深厚新奇的细节,不追求情节的离奇,而要充分发挥感官知觉的渲染、烘托作用。
(3)表理,特别讲求含蓄蕴藉,委婉凝重,常采用象征,力求强烈而悠远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三
1.理解小 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重点:从语言描写 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2课时
第1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 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 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 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 和追求。所不同的是 ,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 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 和物 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第2课时
一、读赏人物形象
明确: 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 ?”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 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明确:其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3.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 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 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完成练习题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 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 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故意磨 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 ”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三、小结
四、板书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四
一、指导学生从封闭的环境和外界文明的接触、碰撞的角度来阅读小说,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纯朴、优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设想
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扩展阅读深度。如台儿沟从封闭走向开放,善良、纯朴的山里人的性格会不会发生改变,香雪等少女们的人生选择会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既能拉近小说和学生的距离,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淀派”是现当代文学中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它带动了当代文学中的一个河北作家群。不少作家学习继承了孙犁的创作风格,使得“荷花淀派”在新时期文学中焕发出了光彩,著名作家铁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篇《哦,香雪》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
现在就让我们拜读一下小说名篇《哦,香雪》。(板书)
二、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小说,大多描写中国北方大平原上的人物活动。她总结自己创作说:“对我来说,不变的是对人的生存、心灵的关注,是对生活不疲倦的体贴和更深刻的理解。”“女性是我永远的主题。”短篇小说《哦,香雪》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六月的话题》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孕妇和牛》获《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玫瑰门》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学奖、河北省振兴文艺奖。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中篇小说《棉花垛》《对面》,中短篇小说集《午后悬崖》,散文集《草戒指》。有《铁凝文集》5卷。
三、研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
火车鸣叫着开进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仅停留一分钟。这短短的一分钟,给沉睡千年的山村带来的冲击,却不能和时间成正比。清纯如玉的山里姑娘,接触到山外的世界,封闭的心开始喧哗、骚动,虽然略带羞涩,却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这篇小说,以台儿沟通火车的前后变化为背景,刻画了香雪等一群活泼可爱、纯朴善良、热切向往新生活的农村姑娘。反映了人们走出封闭、寻求现代文明生活的普遍愿望。
(二)关于“台儿沟”的象征意义
台儿沟深居大山之中,偏僻封闭,只有十几户人家,仿佛与世隔绝。这儿没有“石油储存”,没有“金矿埋藏”,现代文明仿佛离这儿很远很远。后来通了火车,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代表现代文明的火车开进了闭塞的山村,“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尤其是对台儿沟的姑娘们来说,更是骚动不已,“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把头发梳得乌亮”,“穿出最好的衣裳”,“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现代文明已经扰动了她们年轻好奇的心。她们之所以喜欢那位男乘务员,因为他长得“白白净净”(“他的脸多白呀”),“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这些都代表着她们心目中的山外的那个神奇的世界;而香雪关心的是“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的人”,“什么叫‘配乐诗朗诵’”,从更高的层次表现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三)关于香雪的形象
香雪是一个善良、纯洁、质朴、诚实的山村姑娘,就像封闭的大山,清静淳朴,还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同伴们说男乘务员的脸是“捂白”的,不如香雪的皮肤,惹恼了凤娇,香雪“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香雪的善良可见一斑;香雪的纯洁连陌生的顾客都为之感动,“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香雪和女学生换铅笔盒,无论对方怎样坚持,她都要把鸡蛋留在车上,因为“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用一篮鸡蛋换了铅笔盒,香雪有些担心母亲会责怪,但她还是要向母亲实话实说,“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香雪是一个腼腆的少女,看火车她总是缩在后面。但当她看到一只喜爱的铅笔盒,就果断地去敲车窗,要用鸡蛋与拥有铅笔盒的女学生交换;为了换到铅笔盒,她又勇敢地登上了火车,她大概是台儿沟第一个登上火车的人。
铅笔盒对香雪来说,是文明的象征,是希望的寄托,她的行为,表现了一个农村少女追求的执著;随后她又谢绝了“北京话”的好意,独自一人走三十里夜路回家,又表现了她做事果敢的性格。虽然在回家的路上她害怕了,看到同伴时大哭了起来,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相反更证明了她执著、果敢的性格特点。
(四)探究分析
1.现代文明给台儿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厂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2.香雪为什么要换铅笔盒,铅笔盒对她意味着什么?
明确:香雪从前用的是木制的铅笔盒,受到同学嘲笑。由此她才意识到自己家乡的贫穷,“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香雪开始琢磨同学的自动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钱肯定非同寻常”。香雪由铅笔盒将山村的贫穷、封闭与山外的世界联系对比起来,产生了向往之心。香雪终于得到了向往已久的铅笔盒,“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铅笔盒已经成为文明的象征,代表了香雪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渴望。
3.香雪的人物形象和其他姑娘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台儿沟少女中间,香雪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她是台儿沟惟一上初中的人;看火车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别的姑娘注意的是旅客的穿戴,她却关注学生的书包;同伴们以列车员为话题相互戏谑,她却从不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姑娘们用土特产换的是发卡、纱巾和尼龙丝袜,而她却向往一只自动铅笔盒。这些都表现了香雪的与众不同,小说借此刻画出一个清纯可爱、有追求、有理想的农村少女的形象。
明确:首先,小说写到台儿沟的少女们,她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目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飘荡的天真烂漫的笑声,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真诚的情感,这些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其次,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尤其香雪夜行三十里山路,其间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样,动人心弦。
其三,小说的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浑然一体,使人读起来,毫无滞涩之感,却有清新之美。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附:备课资料
一、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小说,大多描写中国北方大平原上的人物活动。她总结自己创作说:“对我来说,不变的是对人的生存、心灵的关注,是对生活不疲倦的体贴和更深刻的理解。”“女性是我永远的主题。”短篇小说《哦,香雪》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六月的话题》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孕妇和牛》获《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玫瑰门》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学奖、19河北省振兴文艺奖。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中篇小说《棉花垛》《对面》,中短篇小说集《午后悬崖》,散文集《草戒指》。有《铁凝文集》5卷。
二、谈铁凝的《哦,香雪》(孙犁)
收到你的信和寄来的《青年文学》。国庆节以后,我先是闹了几天肠炎,紧接着又感冒,咳嗽很厉害,夜晚不能安睡。去年这时,好像也这样闹过一次。人到老年,抵抗力太差了。
刊物一直放在案头上,惟恐叫孩子们拿走。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读完以后,我就退到一个角落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一次阅读的愉快,我忘记了咳嗽,抽了一支烟。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
我也算读过你的一些作品了。我总感觉,你写农村最合适,一写到农村,你的才力便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写到那些女孩子们,你的高尚的纯洁的想象,便如同加上翅膀一样,能往更高处、更远处飞翔。
是的,我也写过一些女孩子,我哪里有你写得好!在农村工作时,我确实以很大的注意力,观察了她们,并不惜低声下气地接近她们,结交她们。二十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这些美好的东西,随着她们的年龄增长,随着她们的为生活操劳,随着人生的不可避免的达尔文规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我,直到晚年,才深深感到其中的酸苦滋味。
在农村,是文学,是作家的想象力,最能够自由驰骋的地方。我始终这样相信:在接近自然的地方,在空气清新的地方,人的想象才能发生,才能纯净。大城市,因为人口太密,互相碰撞,这种想象难以产生,即使偶然产生,也容易夭折。
你如果居住在一个中小城市,每年有几次机会,到偏远的农村去跑跑,对你的创作,将是很有利的。我希望能经常读到你这种纯净的歌!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五
一、指导学生从封闭的环境和外界文明的接触、碰撞的角度来阅读小说,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纯朴、优美的语言风格。
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扩展阅读深度。如台儿沟从封闭走向开放,善良、纯朴的山里人的性格会不会发生改变,香雪等少女们的人生选择会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既能拉近小说和学生的距离,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荷花淀派”是现当代文学中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它带动了当代文学中的一个河北作家群。不少作家学习继承了孙犁的创作风格,使得“荷花淀派”在新时期文学中焕发出了光彩,著名作家铁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篇《哦,香雪》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
现在就让我们拜读一下小说名篇《哦,香雪》。(板书)
二、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小说,大多描写中国北方大平原上的人物活动。她总结自己创作说:“对我来说,不变的是对人的生存、心灵的关注,是对生活不疲倦的体贴和更深刻的理解。”“女性是我永远的主题。”短篇小说《哦,香雪》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六月的话题》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孕妇和牛》获《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玫瑰门》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学奖、1997年河北省振兴文艺奖。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中篇小说《棉花垛》《对面》,中短篇小说集《午后悬崖》,散文集《草戒指》。有《铁凝文集》5卷。
三、研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
火车鸣叫着开进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仅停留一分钟。这短短的一分钟,给沉睡千年的山村带来的冲击,却不能和时间成正比。清纯如玉的山里姑娘,接触到山外的世界,封闭的心开始喧哗、骚动,虽然略带羞涩,却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这篇小说,以台儿沟通火车的前后变化为背景,刻画了香雪等一群活泼可爱、纯朴善良、热切向往新生活的农村姑娘。反映了人们走出封闭、寻求现代文明生活的普遍愿望。
(二)关于“台儿沟”的象征意义
台儿沟深居大山之中,偏僻封闭,只有十几户人家,仿佛与世隔绝。这儿没有“石油储存”,没有“金矿埋藏”,现代文明仿佛离这儿很远很远。后来通了火车,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代表现代文明的火车开进了闭塞的山村,“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尤其是对台儿沟的姑娘们来说,更是骚动不已,“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把头发梳得乌亮”,“穿出最好的衣裳”,“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现代文明已经扰动了她们年轻好奇的心。她们之所以喜欢那位男乘务员,因为他长得“白白净净”(“他的脸多白呀”),“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这些都代表着她们心目中的山外的那个神奇的世界;而香雪关心的是“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的人”,“什么叫‘配乐诗朗诵’”,从更高的层次表现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三)关于香雪的形象
香雪是一个善良、纯洁、质朴、诚实的山村姑娘,就像封闭的大山,清静淳朴,还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同伴们说男乘务员的脸是“捂白”的,不如香雪的皮肤,惹恼了凤娇,香雪“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香雪的善良可见一斑;香雪的纯洁连陌生的顾客都为之感动,“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香雪和女学生换铅笔盒,无论对方怎样坚持,她都要把鸡蛋留在车上,因为“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用一篮鸡蛋换了铅笔盒,香雪有些担心母亲会责怪,但她还是要向母亲实话实说,“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香雪是一个腼腆的少女,看火车她总是缩在后面。但当她看到一只喜爱的铅笔盒,就果断地去敲车窗,要用鸡蛋与拥有铅笔盒的女学生交换;为了换到铅笔盒,她又勇敢地登上了火车,她大概是台儿沟第一个登上火车的人。
铅笔盒对香雪来说,是文明的象征,是希望的寄托,她的行为,表现了一个农村少女追求的执著;随后她又谢绝了“北京话”的好意,独自一人走三十里夜路回家,又表现了她做事果敢的性格。虽然在回家的路上她害怕了,看到同伴时大哭了起来,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相反更证明了她执著、果敢的性格特点。
(四)探究分析
1.现代文明给台儿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厂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2.香雪为什么要换铅笔盒,铅笔盒对她意味着什么?
明确:香雪从前用的是木制的铅笔盒,受到同学嘲笑。由此她才意识到自己家乡的贫穷,“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香雪开始琢磨同学的自动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钱肯定非同寻常”。香雪由铅笔盒将山村的贫穷、封闭与山外的世界联系对比起来,产生了向往之心。香雪终于得到了向往已久的铅笔盒,“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铅笔盒已经成为文明的象征,代表了香雪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渴望。
3.香雪的人物形象和其他姑娘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台儿沟少女中间,香雪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她是台儿沟惟一上初中的人;看火车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别的姑娘注意的是旅客的穿戴,她却关注学生的书包;同伴们以列车员为话题相互戏谑,她却从不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姑娘们用土特产换的是发卡、纱巾和尼龙丝袜,而她却向往一只自动铅笔盒。这些都表现了香雪的与众不同,小说借此刻画出一个清纯可爱、有追求、有理想的农村少女的形象。
明确:首先,小说写到台儿沟的少女们,她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目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飘荡的天真烂漫的笑声,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真诚的情感,这些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其次,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尤其香雪夜行三十里山路,其间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样,动人心弦。
其三,小说的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浑然一体,使人读起来,毫无滞涩之感,却有清新之美。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附:备课资料
一、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小说,大多描写中国北方大平原上的人物活动。她总结自己创作说:“对我来说,不变的是对人的生存、心灵的关注,是对生活不疲倦的体贴和更深刻的理解。”“女性是我永远的主题。”短篇小说《哦,香雪》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六月的话题》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孕妇和牛》获《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玫瑰门》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学奖、1997年河北省振兴文艺奖。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中篇小说《棉花垛》《对面》,中短篇小说集《午后悬崖》,散文集《草戒指》。有《铁凝文集》5卷。
二、谈铁凝的《哦,香雪》(孙犁)
收到你的信和寄来的《青年文学》。国庆节以后,我先是闹了几天肠炎,紧接着又感冒,咳嗽很厉害,夜晚不能安睡。去年这时,好像也这样闹过一次。人到老年,抵抗力太差了。
刊物一直放在案头上,惟恐叫孩子们拿走。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读完以后,我就退到一个角落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一次阅读的愉快,我忘记了咳嗽,抽了一支烟。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
我也算读过你的一些作品了。我总感觉,你写农村最合适,一写到农村,你的才力便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写到那些女孩子们,你的高尚的纯洁的想象,便如同加上翅膀一样,能往更高处、更远处飞翔。
是的,我也写过一些女孩子,我哪里有你写得好!在农村工作时,我确实以很大的注意力,观察了她们,并不惜低声下气地接近她们,结交她们。二十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这些美好的东西,随着她们的年龄增长,随着她们的为生活操劳,随着人生的不可避免的达尔文规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我,直到晚年,才深深感到其中的酸苦滋味。
在农村,是文学,是作家的想象力,最能够自由驰骋的地方。我始终这样相信:在接近自然的地方,在空气清新的地方,人的想象才能发生,才能纯净。大城市,因为人口太密,互相碰撞,这种想象难以产生,即使偶然产生,也容易夭折。
你如果居住在一个中小城市,每年有几次机会,到偏远的农村去跑跑,对你的创作,将是很有利的。我希望能经常读到你这种纯净的歌!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六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2 ,难点:目的之3。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 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 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 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3、 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 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第二课时
一、 读赏人物形象: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明确:其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3、 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象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完成练习题
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 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3、 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4、 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七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1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第2课时
一、读赏人物形象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明确:其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3.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完成练习题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三、小结
四、板书
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八
二、分析课文
1.概述小说情节
2.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概述,请学生提取小说的第一个核心意象:火车。
3.提问:台尔沟姑娘们对火车的态度是怎样的?
满怀期待,盛装相迎,欢欣鼓舞。
4.提问:现在的你,看见火车还会有这样的态度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生活的环境、时代不同。猜测一下,这篇小说创作于什么时候?1982年初刊于《青年文学》。那么,火车对于当时的台儿沟人而言,它象征着什么呢?大山外部现代化的生活。
5.由此可见,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以香雪和凤娇为代表的台儿沟人对于闭塞的山村以外的世界的憧憬,更是对现代文明世界的憧憬。
6.重点分析香雪与凤娇这两个人物形象
(1)面对火车,她们各自的关注点是什么?
书包、铅笔盒、配乐诗朗诵;金圈圈、手表、发卡、纱巾
(2)这些关注点各自有什么特征?
和学习、文化、精神世界相关;和物质、现实生活相关。
(3)请学生分别用一些词汇对这两个人物的形象进行描绘。好学、深思;俗气、物质等等。
7.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后半部分,提取第二个核心意象:铅笔盒。
讨论:香雪换取铅笔盒的实质。
8.提问:作者对于这一行为持什么样的态度?香雪和凤娇,她更偏爱谁?
9.阶段性总结:大家都能认同作者对香雪的偏爱,也认同强调“铅笔盒”的重要意义在于作者认为追求现代文明应当知识、文化等更偏重于精神性的东西,而它也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
10.提问:真是如此吗?香雪获得铅笔盒的代价是什么?四十只鸡蛋,第一次对娘撒谎。她对于铅笔盒的渴望从何而来?对自身身份转换的渴望。铅笔盒对于香雪是否是必需品?不是,而且代价巨大,为的只是实现自身身份的转换。
11.引导学生反思:香雪和凤娇是否真的有区别?尊香雪贬凤娇的立场是否真能成立?
三、讨论原因,提出关键词“自我意识”。
13.关于香雪的三个设想:设想,如果公社中学的女同学们拿出了更高级的铅笔盒或其它高级文具的时候,香雪又当如何自处?刚才那些支持香雪的同学还会支持她吗?又设想,那些公社中学的女同学们在面对真正的大城市生活时,比如,北京,她们又会如何?还会不会像对香雪那样盛气凌人,对自己的身份充满认同呢?她们会不会像香雪一样地感到焦虑?进一步设想,如果香雪最终成功地走出了大山,进入了大城市生活,成为了我们一般意义下的励志典型,她最终完全拥抱了现代文明,她有没有可能就此摆脱了焦虑,而获得平静,获得她预想中的幸福呢?视课堂时间确定是否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或作为课后思考。
14.总结:从小说中我们能够读出铁凝在1980年代初对于现代文明的态度,基本上还是带着热烈的期待和盼望的。
而身处三十多年后的我们再读这篇小说,能够看出现代文明在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内心带来焦虑与不安,而这种焦虑与不安很可能是永无止境的,并不会因为到达某一个阶段就自动消失,这恐怕才是现代文明的复杂性所在。当然,这不能苛责身处当时的环境下、只有25岁的铁凝,而且在这篇小说发表后的6年,1988年她就发表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这部小说里,她已经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所以,作为今天的读者,而不是三十多年前的读者,再来读这篇小说《哦,香雪》,我们也应该带着对现代文明的各种体会和感受去读,从而丰富对一篇小说的解读空间。
四、作业与拓展
随笔:《今天,我们怎样读香雪》。作为课堂讨论的延伸,可进一步讨论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可提出自己的角度加以阐释。可参考作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本相关著作。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九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也许他们从小就有一个疑问:山外是什么?也许祖祖辈辈有着同样的回答,山外还是山。然而幸运地是小山村台儿沟人们的生活因为一列火车而发生了变化,从那以后,他们知道了山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铁凝将为我们展现这一划时代的变化。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在小说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突现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小说和一群美丽的姑娘。
三、复述故事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火车来之前……火车来之后……)
1引子:火车开进小山村。
2开端: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 。
3发展:准备鸡蛋,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4高潮:愿望实现,换取铅笔盒,徒步返回。
5结局:深夜归来,姊妹相遇,共同欢呼。
这位同学复述得很好,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四、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2、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
赏析人物形象
1、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
不同点: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2.提问: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直接原因:因为香雪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的同学有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而她只有一只“小木盒”,她们常常取笑她。因此香雪非常地希望能拥有和她一样的铅笔盒。所以当她看到火车上的学生有这样的铅笔盒时她就更加注意了。
3、提问:香雪的木制铅笔盒是怎么得来的?
明确:那是她“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呢。”
4、提问:那她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
明确:因为她的镇上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也想学着同桌那样,把铅笔盒“啪”地合得严严实实。
5、提问:那么香雪所追求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又代表着什么呢?
明确: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正因为如此香雪才会成为第一个走出台儿沟的人,登上火车换取她渴望得到的铅笔盒,
集体朗读小说结尾香雪回家这部分,体会香雪的情绪变化和她眼中景物的变化,并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香雪情绪的变化:怕——不怕——犹豫——坚定
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变化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它使香雪完成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变化,这一变化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
明确:这并不是因为她爱慕虚荣。
首先那个铅笔盒主人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她,怎么也不要她的鸡蛋,但是,香雪在临下车的时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的香雪。
其次,香雪觉得学生是在哄她……“台儿沟再穷,也没有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当她知道“北京话”有爱人时“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 ……“赶快下去,赶快回家,第二天赶快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在镇上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她不要别人看不起她,她要从台儿沟带去和同学一样的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挣回属于台儿沟的尊严。
7提问:你认为香雪身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她文静、腼腆、清纯、朴实(纯朴)、诚实、自尊、执著、向往现代文明、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作者展示人物这种个性特点,不仅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红花应由绿叶衬,作者首先为我们展现香雪的同伴——以凤娇为代表的一群山里姑娘,是为了衬托香雪的清纯。香雪既是这群姑娘中普通的一员,又有许多和她们不同的地方。她们的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她们的目的都一样,就是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只不过换的东西不同中学。
明确:因为小孩少不更事,他们的思想还很稚嫩;老者们已近垂暮,他们已经不再能担负起台儿沟的发展和兴盛;而青年男人们虽然有年轻的思想,可以很快接受新兴的事物,也有开创新气象的勇气。但男人一般比较独立,他们很少成群结对地出门。但是从小说的创作需要来看,小说是通过一群女孩子来衬托香雪这个主人公,展示出这里的变化。其次,那些拿鸡蛋换东西做买卖的事情一般只有女孩子才能做得来,小伙子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另外,女孩子们的穿着打扮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充满朝气的感受,乘客在心理上更容易接纳她们。
五、小结: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展现了山里姑娘淳朴自爱的心灵以及摆脱山村封闭、落后、贫穷状况的迫切心情。
一、 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 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 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3、 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 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十
1、理解小说折射一出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一课时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香雪在一个怎样的姑娘?题目怎样理解?
明确:标题中的“哦”:
(1)哦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2)哦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以写女性的题材见长的女性的作家,她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系列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坛女性人物画廊。
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 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 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大山——宁静——火车——打破宁静——带来新的气息、生机与希望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生活;“火车”象征开放、现代文明
2.提问:她们的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1、凤娇
泼辣、大方、直率、执着:对“北京话”的情感,大胆向往朦胧的爱情
2、香雪
腼腆、纯朴、自尊、执著:追求现代文明,注重皮书包、铅笔盒等用品,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共同特征:向往现代文明、憧憬美好生活,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
1、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什么?
重点描写了香雪的历险经历:
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与其他姑娘迥然不同,执着的精神追求使胆小的她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冲出这个封闭的小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2、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的心理活动,体现怎样的人性的美?
模仿文本的创作方式,以你周围的同学或朋友为原型,编一个故事,表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追求,要写出青年人的个性与真实的生活情趣。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十一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哦香雪教案一等奖篇十二
一、简介并导入:
1.作者简介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女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至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分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种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的较量与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和一面。
2.写作背景
在20世纪的中国,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的普遍而敏感的话题,“人的觉醒”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带来了普遍的人道主义,也开成了新文学的创作的强烈的文体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新文学在以后的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并且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被不加区别地斥之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理论”,作家的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都不得被否定,他们必须在政治斗争中被各种大一统的思想与思想模式所改造和取代。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惟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惟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盛行。而作为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也必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的关注。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也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初整个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艰难与坎坷。她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她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内心的活动,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二、初步感知,把握情节
引子火车开进了小山村
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文明
发展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脱贫
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
结局香雪深夜归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做生意换一些发卡、纱巾之类的装饰品,再后来想换一个铅笔盒,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香雪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发生了有过程的变化。
让学生试读课题《哦,香雪》,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感觉和声音表达出来。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所不同的是,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第二课时
一、读赏人物形象: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明确:其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3、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象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完成练习题
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