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者节采访稿篇一
小记者:
很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
大学生:
不要这么客气,我很高兴也很乐意配合你的采访。
小记者:
我此次主要想了解一下你在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让大家也能有一个学习的目标,让更多的人也能象您一样取得成功。
大学生:
你过奖了,其实我并没有多大的成功,更谈不上什么成功的经验。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什么样的成功都是离不开辛苦和用心这两个基矗不辛苦,不努力,不拼搏,不奋斗就没有成功的基础,不用心,不专心,不精心,不恒心就没有成功的保证。
小记者:
大学生:
我跟广大同学都是一样的,无非是把别人逛街和上网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再有就是把休息的时间每天都挤出两个小时来。当然,体育锻炼的'时间是不会被占用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尤其长期的做起来,很困难了。为了成功,我必须坚持!
大学生:
关于用心这个问题,也就是要吃透,彻底的搞明白,还要解决它。不能放过摸棱两可和一知半解的问题。在学习的时间内,就是要把心都放在学习上,夸张一点说:在这个问题没有搞明白之前,天塌下来也不会有什么感觉,整个身心全在学习的问题当中。
小记者:
我明白了,您说的是既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又要把心用到实用之处,既不能盲目,有不能心不在焉。这样,距离成功就又进了一步。
成功冲击!
小记者:很好,今天真是受益匪浅,我知道您的时间很紧,这次采访就到这里,今后有机会我还会来向您学习和取经的。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大学生:不客气,如果我的做法能对大家有所益处,我将感到很欣慰,如果能抛砖引玉,使更多更好的经验能因此而得以传播,我更会感到非常高兴。
小记者:您太谦虚了,好的,今天就到这里,祝你取得更大的成功,再见!
大学生:再见!
记者节采访稿篇二
主题活动:妈妈(爸爸),您辛苦了!(3月感恩教育主题)
活动目的: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了解父母,体会到爸爸、妈妈的不易,真正从内心感到父母为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培养孩子尊敬长辈、感恩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活动时间:2012年3月份
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
1、提前两周告知学生会开展一个小记者采访活动,把活动的目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留意电视上的记者是如何做的,并尝试设计好问题。
2、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密切配合孩子。
二、开展采访活动。
利用周六、日采访妈妈(爸爸),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采访活动记录表》。
三、汇报交流活动。
收回《采访活动记录表》后,利用品德课,让孩子们在班里分享采访过程,说说感受和讲讲心里话。
四、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1、利用手工课,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为父母制作一张感恩卡,并写上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2、利用手工课,做一朵漂亮的康乃馨送给妈妈(爸爸),并对妈妈(爸爸)说:“妈妈(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
3、学会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从此少为自己操心。要求孩子们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叠被子、捶捶背等等。
花都区富力实验小学
2012年3月1日
记者节采访稿篇三
我从小就喜爱收藏。在我的房中,摆满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车,我也收集邮票,还做剪贴,对收藏橡皮擦更是情有独钟。我常常把玩收集到的橡皮擦,还把它们进行分类,装在几个精美的大盒子中。
上周末的晚上,我正饶有兴趣地坐在电视机旁看着动画片。九点左右,门铃声响,传来的是年轻人的声音,爷爷告诉我,是他新认识的一位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一会儿,进来了两位帅小伙子,其中一位做了自我介绍。原来他是福州晚报社的张剑锋记者。爷爷和他愉快地聊着,当他知道我收藏了近两百件品种、图案不同的橡皮擦时,很感兴趣地说,要采访采访我。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第一次与报社记者面对面交谈,显得有点紧张。爷爷在一旁鼓励着我,张记者年轻又热情,我就把他当成了大哥哥,谈话也就慢慢地自然、融洽了。他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收藏橡皮擦的,为什么要收藏等问题,我一一做了回答。我告诉他,从上幼儿园起,我就开始收集橡皮擦,因为我从小就跟爷爷学画画,橡皮擦上的图案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先是在本地收集,而且还把好看的图案临摹下来。后来,到了外地旅游都不忘这件事。就这样越收集越多了,品种、图案也丰富起来。有动物的,有生活用品的,有劳动工具等等造型,还有许多卡通图案的。我就这样乐此不疲,一发而不可收,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
张记者问我:“你收集这么多的橡皮擦的`钱是哪来呢?”我说:“是把长辈给我的零花钱积攒下来的。”采访之后,张记者给我和我收藏的橡皮擦拍了好多照片。他还夸奖我,并希望我在学好功课的同时,把好的兴趣爱好坚持下来。
一个小小的收藏,竟然引起报社记者的浓厚兴趣,还受到表扬,我心里乐开了花!
(点评:这是很有意义的收藏,小作者不仅从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绘画技巧,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收获了快乐,一举多得,不亦乐乎!)
记者节采访稿篇四
经过同学们近十天的努力,《做一回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活动终于结束了。看着同学们那种或兴奋,或自信,或遗憾,或期待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一个小记者正成长起来。新教材确实编的不错,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 同学们至少锻炼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等,更不用说在活动中他们所经历的兴奋,激动,第一次采访时的胆怯,惊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等等一些成长所必须的,而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东西了。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细处来看,有喜有忧。
首先是活动前的动员和指导。在这一环节,我没有向以往那样就课文上提供的一点东西反复的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简略的了解课文内容后,用一些优秀记者采访中的传奇经历来激起学生对记者行业的兴趣,同时了解它所要面临的挑战,组织学生重看国内一些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大家风范等。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自然明白了记者采访人物的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每一次采访对于自己都是一个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这些关于职业品质的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但却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学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我没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主要是学生自己准备采访的工具,尤其是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其次就是准备一些采访的问题了。但显然学生激动,好奇的情绪占了上风,使得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大多数小组对采访对象了解的不够全面和详尽,而对问题的设计更是了草,不符合采访的要求。当学生把自己的采访成果放在我面前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对于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不一定“全陪”,但一定要全程关注,否则很难达到训练的效果。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质的采访过程了。我从学校内不少接受了学生采访的教师那里得知,整个的过程还算不错,虽然学生都有些紧张,但说话还算流利,往往是直接入题,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些不适应,也许是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有些不够大方和自然吧,这个错应该有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的一份儿。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对于这个方面一定要重视。第二个大问题就是问题的肤浅、死板和缺乏系统性,主要原因还是采访前准备不足所致。
最后的整理过程出现了许多事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首先是态度,好多组同学认为一离开采访对象,采访就算结束了,对整理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其次是采访记录,有近三分之二的小组使用了录音机,但由于不熟悉操作,紧张等原因,倒有80%的录音听不清,或者不能用,这其中有录音机的录音质量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紧张,不敢将录音话筒靠近采访对象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学生采用了笔记记录,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的速记能力差,不能抓住谈话的要点进行记录。这个方面可以在平常的课堂上加强训练,以确保听写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