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书后将个人的情感、思考和感悟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和评价所读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第一篇读后感是关于一本古典名著的,作者在读完这本书后,感受到了深刻的人性呼唤和思考。第二篇读后感是关于一本现代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对书中女主角命运的分析,思考了人生的选择和人与命运的关系。第三篇读后感是关于一本自传体小说的,作者在读完后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思考和表达。这些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一
陆丽华
于漪老师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钦佩的教育大家,敬仰她在耄耋高龄之时还在为上海的语文教育奔走忙碌,更钦佩她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期里,我又一次认真拜读了于漪老师编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目中有人,也就是目中有学生的观念。……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须了然在胸。”
于是,对于老师又产生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她心中对语文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感动于她整个教育生命中浓浓的学生意识。
于漪老师在书中传授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一堂课的起点,应源于学生的需求。
一堂课的过程,要解决学生的困惑。
一堂课的终点,更关注学生的收获。
拥有学生意识的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1
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的起点
一堂课的起点,远不只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和寻找教材切入点的问题,更是对学生的理解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与教材的契合点在哪里,或者说,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个性如何才能共构成为课堂的教学核心。契合点找准了,课的起点就实了,就像穿鞋一样,合脚了;反之,契合点低了或高了,都会影响后面的行走。因此,课开始之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之作为课的起点。
1
建立在语文课程性质基础上的宏观需求
于漪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课程,它在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同时,应融合德育和美育。其中的智育,我将其理解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德育是指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要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牢记学生学习语文的宏观需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综合能力,更要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察与文化判断等各方面,提升他们的境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帮助他们成为健全的人――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使命!
2
流淌在每一个语文课堂上的微观需求
宏观需求的达成,离不开每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有在持续、长久的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美育德育的渗透,才能将语言文字的力量在学生心中汇聚成千斤重量!
但是,每一篇课文都是不同的,都有着独特的文本特点和文本个性,学生都能读懂吗?这就是针对具体课文的微观需求了。教师在课开始的时候,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微观需求,才能将课上出真正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微观需求呢?
我认为,学生的预习反馈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不仅仅只是把课文读两遍,生词抄写两遍这么简单。预习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指导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步骤:
(1)扫清文字障碍。
(2)整体感知内容。
(3)写下独特理解。
(4)提出难点疑点。
这四个步骤中,尤其是第四点,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困难和困惑,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将心中的问号拉成感叹号,这就是学生上课的需求,这也是“以学定教”四个字的真切含义吧。
曾有一次看到步根海老师上《合欢树》的教学实录,课的.伊始,步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看课文后的疑问,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始这堂课。步老师的课,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在明确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他们内心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空间意识。我的导师兰保民老师说过,要行走在文本易忽略处,提升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有些语言,学生知道自己不懂,可以在预习时提出来,在课堂上加以讨论解决;而有些语言,很重要,学生却容易忽略,他们不知道自己不懂。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解读可能,要知晓他们与文本的距离,要预留出学生思考和生成的空间。
2
上课的过程是解疑的过程
课堂上,首先要致力于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如步根海老师那样,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再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讨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些他们容易忽略但其实很重要的部分。于漪老师说,教材对学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大堆问题。它潜藏着需要解释、需要认知、需要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能发现一二,做肤浅的了解,而真正要洞悉底里,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与表现力,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于老师说,教师就是要善于紧扣教材的特点,提出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教材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中,思考、探索,寻求解决的途径。
于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多很好的示范。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诗中的“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一句中的“好”是个非常稀松平常的词,学生不会引起多少注意,更不会去思考,这个“好”字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含义。于老师就抓住这个字,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及平日对周总理的了解,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己的语言,谈这个字的千钧分量。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才真正去思考周总理“好”的深刻含义,有的学生说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学生说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有的学生说出了“文能治国,无能安邦,功盖天地,万古流芳”,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罗列了总理在政治、军事、外交、民生、文化建设等等各方面的丰功伟绩。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帮助学生提出了他们自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更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情感的激荡!
又想起了兰保民老师上《芦花荡》一课,课文的11―13小节三段文字,没有连接上文的情节,而是宕开一笔,介绍起两个小女孩的经历身世以及遭遇,对于这样的文字,学生都没有关注到,只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兰老师却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对于塑造老头子有何作用?对于孙犁小说特点的体现有何作用?兰老师的提问,就像一个撬棒,撬开了通向文本深处的大门,也撬开了学生的心灵。正是两个女孩子悲惨的遭遇、屡遭磨难的经历,激发了老头子对她们心疼、怜惜的,那是老头子内心情感的源头,而这种情感,正体现了孙犁小说的人性美。兰老师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关注文本的细节之处,更是教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解读文本要有整体意识,要关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整体性,并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第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是教师应该及时把握的。很多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有着非常矛盾的态度,期望出现精彩的现场生成,把课堂推向高潮,又惧怕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提问,令课堂失控。没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它,它会成就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忽略甚至无视它,不仅课堂将会陷入平庸乏味的泥淖,对于提问或发言的学生,更得不到学习探究的乐趣。因此,基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认知,教师必须及时郑重且机智地对待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愉悦,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
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上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的精彩生成,以及于漪老师的精彩应对。学生提出疑问:别里科夫逢事必讲“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但是当事情大到差点儿要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结婚,倒反而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似乎不合情理。再说,柯瓦连科、华连科那么活泼、好动,单是骑自行车就够吓死别里科夫了这个提问出乎意料,但于漪老师没有无视或打马虎眼,她先称赞了学生的提问,并给大家介绍,说这篇课文是节选的,只有原作的一半篇幅,并趁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展开想象,有声有色地加以补充。学生的想象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里充满了想象力。在学生们的诉说结束后,于老师把删节的部分告诉给大家:别里科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成,婚姻是终身大事,应当先估量一下马上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免得以后出什么乱子。这件事闹得我六神不安,我现在通宵睡不着觉。老实说,我害怕,她和她弟弟的思想方式有点古怪,她的性情又很活泼。一旦结了婚,以后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学生不仅都煞有兴趣地记录了下来,那个提问的学生眼神中更投射出一种满足感和得意感。可以想见,这个学生在这一刻,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
更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于漪老师在教《花木兰》的过程中,因为有学生质疑花木兰故事的真实性,而导致于漪老师去查阅很多资料,证实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生成,于漪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在读于漪老师的书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感慨:于漪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教学资源,没有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没有鲜艳亮丽的图片,更没有制作精美的所谓ppt。但是,在于老师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学习氛围是那样浓厚,学生学习的欲望是那样强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于漪老师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懂得尊重学生,更懂得如何引领、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探索力。
语文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守护,尊重他们对生活独特和丰富的体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觉,开发他们的潜质、扶助他们个性的成长,让学生在言语生命中张扬生命激情。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引领着学生走在文本中、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把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从而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四,必须要补充的是,上课的过程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零零散散地解决问题,这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打地鼠”式的上课方式是缺乏整体性和规律性的,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学生的困惑来源于哪里,是语文知识的欠缺,还是语言能力的不足,抑或是思维力或想象力的不足,再或者是对生活的认识及体验不够等等。所以,教师还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语文课上,在对一篇篇经典美文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铺设学生思维的阶梯,提供学生思考和发展空间,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深,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自己给自己答案。
3
学生的收获是检验课堂成果的唯一标准
看了于漪老师的书,我知道了,一堂课究竟有没有成果,答案在学生。课堂上,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踊跃参与、是否积极探索;课结束,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是否获得了求知的快乐、是否有继续探索的动力、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等等。而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要进行改革,改革陈旧的不符合全面培养人的低效率做法,须转换立足点,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去‘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学,把学生学有收获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最后,再次用于漪老师的话勉励自己: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提供知识,而且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感谢育人中学陆丽华老师供稿)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二
诗如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饭使人饱,酒令人醉。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珠圆花上露,玉碎草头霜”,虽工不绝。这样说来,必“西班牙”对“东坡肉”,“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才妙。一笑。
韩愈同柳宗元的差别好像建房子,“子厚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别人田地。退之则惟意之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苏轼与黄庭坚的不同“犹丈夫女子之接客”,“丈夫见宾客,信步出将去;如女子,则非涂泽不可”。苏东坡如名家女,大脚步便出;黄山谷缩头拗颈,欲出不出,有许多作态。
李商隐《锦瑟》诗非“悼亡”之意,而是以古瑟自况。“诗冠全集,倘非偶然,则略比自序之开宗明义。”首“锦瑟”两句,言景光虽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开卷历历,“借此中传”;次“庄生”两句,言作诗之法,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中“沧海”两句,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末“此情”两句,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
《谈艺录》一书,博大精深,根据读者自身的学养差异,给予你不同的收益。功底深的,得到便多;像我辈浅薄者,只能学到一点简单的知识,如韩非为什么叫“韩非子”而不称“韩子”之类,读不读意义不大,实在对不起钱先生的大着。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三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一吞半吐撮摩虚空往往并未悟入,已作点头微笑,闭目猛省,出口无从,会心不远之态。故余尝谓渔洋诗病在误解沧浪,而所以误解沧浪,亦正为文饰才薄。
(节选自钱钟书《谈艺录》)
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一吞半吐撮摩虚空往往并未悟入
20.材料中“飞蓬乱首”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哪一部典籍?“误解沧浪”句中,“沧浪”指的是宋代哪一位诗人?(2分)
21.在本段中找出三个词,概括钱钟书所认为的好诗人应该具备的条件。(2分)
参考答案:
21.(2分)天赋、才力、妙悟
译文: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四
其实,说起钱钟书先生,很多人都是第一时间会想起《围城》,但是对其另一部作品《谈艺录》知之甚少。最近在老师的督促之下无意之间接触了本书,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读此书的体会。
《谈艺录》是一部钱钟书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读书心得。全书分91章,重点对唐宋至明清名家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补注,对一些文学流派也作了深刻的点评,其中涉及的大家有30余人之多。
这本书现在我还没有全部的读完,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钱老此书的序言部分。钱钟书在序言中说:“始属稿湘西,甫就其半。养疴返沪,行箧以随。人事丛脞,未遑附益。既而海水群飞,淞滨鱼烂。予侍亲率眷,兵罅偷生。”他又在“引语”中写道:“昔人论文说诗之作,多冠以斋室之美名,以志撰述之得地。赏奇乐志,两美能并。余身丁劫乱,赋命不辰。国破堪依,家亡靡。迷方著处,赁屋以居。”“立锥之地,盖头之茅,皆非吾有。”就是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作者以其认真执着的精神,从事了文学的探究和拷问,这给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大的震撼呀!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
现在的是计算机信息化的大时代,在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的网络上几乎没有找不到的资料,也因此当代的学生甚至到部分老师查找资料以致备课都是在网上轻松完成。网络的快捷和信息传递的发达似乎使得对于学术刨根究底地躬历亲为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吃力而又不一定讨好的蠢事,但是我想说,这是不对的。确实,网络带来了极大的信息量,但是这众多的信息资源其中也有废品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如果不经考证而一味的照搬来用的话,必定会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也是对前辈学术研究者的亵渎。
而我们回头再看此书中,可以见到钱钟书先生对学术的认真程度真可以用细致,《谈艺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多次补助和修订,来直窥作者对文学的态度和近于严苛的责任心。在第二章之中,整整用了60页对天社,青神疏通解释的《山谷内外集》所存在的瑕疵逐一质疑。在以后的章节中,钱老先生也遵循了这种认真的精神,将严肃的探究精神坚持到底。在探究的过程中,他对一些既定事实并没有盲目的认可,遇到怀疑之处,他会举出诸多例证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且对错误的予以修正。有时候旁征的例证,诗人和作品竟达到了几百例之多。
这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今天的“网上查询”,仅仅是靠作者的记忆,便能逐句逐条信手拈来,可见他对典籍已深得精髓,从而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学养和严谨的学术精神。
回望当下,除了对于物质享受是认真的,世人还有多少能在生活飘零,赋命不辰中,会如此认真地读书呢?就拿现在的文学来说,作者推出的都是能适合大众时尚口味作品,读者也都是寻求快餐式的流行文学,对文学的较真劲似乎已杳无踪迹了。这不得不说是我打信息时代的一种悲哀。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阅读到钱先生的《谈艺录》,哪怕只是语言部分,能被那样的精神所感染到,就无疑是给如今日渐消失的严谨的学术态度打上一记强心针了。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五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钱先生论唐诗宋诗的差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所谓唐宋诗是指风格而言,“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一般的说法,师法尚高,“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钱先生比较竟陵与公安两派,“以作诗论,竟陵不如公安;公安取法乎中,尚得其下,竟陵取法乎上,并下不得。”可能是眼高手低吧。
“文贵曲,诗宜淡”,钱先生引古人言证之。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诗。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吾诗长进时。
诗文之累,不由于谤而由于谀。诗文之累学者,不由于其劣处,而由于其佳处。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但花喻女人已流为俗套;好诗被学被尊为xx体,便不怎么新鲜了。
关于剽窃,须严格区分“改”与“袭”: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改则非胜原作不可,袭则常视原作不如。
司空徒《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一个字不写。“不著”者,不多著,不更著也;“著”有注解的意思。好像山水画,无笔墨处与点染处互相烘托,并不是无字天书或圆光之白纸。
关于诗与文的比喻,转引《围炉诗话》说明,非常形象。意喻之米,文如饭,诗如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饭使人饱,酒令人醉。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珠圆花上露,玉碎草头霜”,虽工不绝。这样说来,必“西班牙”对“东坡肉”,“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才妙。一笑。
韩愈同柳宗元的差别好像建房子,“子厚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别人田地。退之则惟意之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苏轼与黄庭坚的不同“犹丈夫女子之接客”,“丈夫见宾客,信步出将去;如女子,则非涂泽不可”。苏东坡如名家女,大脚步便出;黄山谷缩头拗颈,欲出不出,有许多作态。
[谈艺录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六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19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钱先生论唐诗宋诗的差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所谓唐宋诗是指风格而言,“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一般的说法,师法尚高,“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钱先生比较竟陵与公安两派,“以作诗论,竟陵不如公安;公安取法乎中,尚得其下,竟陵取法乎上,并下不得。”可能是眼高手低吧。
“文贵曲,诗宜淡”,钱先生引古人言证之。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诗。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吾诗长进时。
诗文之累,不由于谤而由于谀。诗文之累学者,不由于其劣处,而由于其佳处。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但花喻女人已流为俗套;好诗被学被尊为xx体,便不怎么新鲜了。
关于剽窃,须严格区分“改”与“袭”: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改则非胜原作不可,袭则常视原作不如。
司空徒《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一个字不写。“不著”者,不多著,不更著也;“著”有注解的意思。好像山水画,无笔墨处与点染处互相烘托,并不是无字天书或圆光之白纸。
关于诗与文的比喻,转引《围炉诗话》说明,非常形象。意喻之米,文如饭,诗如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饭使人饱,酒令人醉。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珠圆花上露,玉碎草头霜”,虽工不绝。这样说来,必“西班牙”对“东坡肉”,“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才妙。一笑。
韩愈同柳宗元的差别好像建房子,“子厚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别人田地。退之则惟意之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苏轼与黄庭坚的不同“犹丈夫女子之接客”,“丈夫见宾客,信步出将去;如女子,则非涂泽不可”。苏东坡如名家女,大脚步便出;黄山谷缩头拗颈,欲出不出,有许多作态。
李商隐《锦瑟》诗非“悼亡”之意,而是以古瑟自况。“诗冠全集,倘非偶然,则略比自序之开宗明义。”首“锦瑟”两句,言景光虽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开卷历历,“借此中传”;次“庄生”两句,言作诗之法,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中“沧海”两句,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末“此情”两句,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
《谈艺录》一书,博大精深,根据读者自身的学养差异,给予你不同的收益。功底深的,得到便多;像我辈浅薄者,只能学到一点简单的知识,如韩非为什么叫“韩非子”而不称“韩子”之类,读不读意义不大,实在对不起钱先生的大著。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七
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在病房、家里完成的专著。读罢全书,感触颇多。
于漪老师在后记中写道:“不少教师视语文教学为苦事,认为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却不显著,不像有的学科能立竿见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为考而教,常处于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谈不上教学的情趣,更别说从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既理解与同情语文同行的苦恼与无奈,更觉得应振奋精神跳出这个怪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做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并享受语文教学的“乐”。在她看来,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实用的人文课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则应该是是一门艺术,教与学应是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诱导学生在佳作中寻宝探宝,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精心安排掌控教学节奏,创设出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艺术了,有情趣了,做为教师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艺术呢?方法是多样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主题报告中曾说过,课堂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创设艺术的课堂,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学设计精心了,课堂效率就能提升,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少。
但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于漪老师的建议是“减头绪,削枝强干”,她认为“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要删减枝干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需要修剪枝叶,才能呈现个性的、艺术的状态,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想要呈现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就要以目标为准绳,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毕竟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所以教学中千万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舍得,所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所得。如牛汉的《滹沱河和我》,这篇课文可教授的点很多——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景物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伏笔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间的有机关联,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千头万绪。但教学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课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抓主干,舍枝叶,分步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动于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么在教授此文时,可以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最终目标,抓情感变化的主线,由浅入深,由表象向纵深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梯状的呈现教学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宏观上说,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个全面的安排,并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微观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课文每堂课,学到的东西,必须是集中的、扎实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于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那么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应该怎样去确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课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其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它发表于1883年,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小说清晰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这篇小说被编入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八年级的学生对小说有了一些接触,并且多数学生对小说怀有较浓的兴趣,也能关注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并且有了一些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教师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环节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注文章的叙述视角,理解小说主题和作品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而应向前推动一步,指点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师在重点、难点上点拨到位,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去庞杂,强主干,学生学习时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海无涯学为舟,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带给笔者的思考,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点一滴,需细细品味。希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前行,打造出适时适切、精致优美的语文艺术课堂。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八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九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所谓唐宋诗是指风格而言,“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一般的说法,师法尚高,“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钱先生比较竟陵与公安两派,“以作诗论,竟陵不如公安;公安取法乎中,尚得其下,竟陵取法乎上,并下不得。”可能是眼高手低吧。
“文贵曲,诗宜淡”,钱先生引古人言证之。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诗。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吾诗长进时。
诗文之累,不由于谤而由于谀。诗文之累学者,不由于其劣处,而由于其佳处。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但花喻女人已流为俗套;好诗被学被尊为xx体,便不怎么新鲜了。
关于剽窃,须严格区分“改”与“袭”: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改则非胜原作不可,袭则常视原作不如。
司空徒《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一个字不写。“不著”者,不多著,不更著也;“著”有注解的意思。好像山水画,无笔墨处与点染处互相烘托,并不是无字天书或圆光之白纸。
关于诗与文的比喻,转引《围炉诗话》说明,非常形象。意喻之米,文如饭,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
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一吞半吐撮摩虚空往往并未悟入,已作点头微笑,闭目猛省,出口无从,会心不远之态。故余尝谓渔洋诗病在误解沧浪,而所以误解沧浪,亦正为文饰才薄。
(节选自钱钟书《谈艺录》)
19、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一吞半吐撮摩虚空往往并未悟入
20.材料中飞蓬乱首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哪一部典籍?误解沧浪句中,沧浪指的是宋代哪一位诗人?(2分)
21.在本段中找出三个词,概括钱钟书所认为的'好诗人应该具备的条件。(2分)
参考答案:
21.(2分)天赋、才力、妙悟
【附译文】
王渔洋写诗,善于运用人工技法,然而一不小心,任意下笔的话,作品就好比发如乱草、阔眉狼藉的女子,本来就缺乏美貌,现在更失去了少许流风余韵。渔洋天赋不厚,才华微薄,所以就借助言说诗歌的神韵、诗人的妙悟来逃避这个问题,以便掩饰自己。如此,好比说话吞吞吐吐,用手撮起、摩挲虚无缥缈之物,往往并没有悟出什么,却作出点头微笑、闭目猛然省悟、言语表达不出、心有所悟的神态。所以我说渔洋的诗,毛病在误解了沧浪(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有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之句),而他之所以误解沧浪,正是因为用文字来掩饰才华薄弱。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一
金秀芳呈贡区育才学校小学一级教师。
曾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农民工”,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执着追求我挚爱的教育事业,用心去爱学生,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桃李满园香。
这些天我拜读了《语文教学通讯》这本宝贵的精神财富,虽只读了一半,但依然为这本书的精彩内容所吸引、所折服。“愿语文教学为孩子成长扎下根,为学生腾飞插上翼”的蔡朝霞老师,“观照童心,呵护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的郭磊老师,“为了可爱的孩子,我愿永远做三尺讲台的舞者”的朱家军老师,“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的尤嘉老师……这些语文先锋的`教学探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一篇篇精彩的论文,就像一块块可口的蛋糕,成了我这个饿汉的盘中美食。在这份美食中,周一贯老师的《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的小语教学》这篇论文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周老师站在课改的高度详细介绍了当前小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应对措施。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高耗低效”的历史痼疾。为什么教师的过度讲析会导致语文课堂的弊端丛生而成为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矛盾?怎样才能根除之一痼疾呢。在周老师的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
教师过度讲析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祸莫大矣!对此,我们很有必要作深入的反省和讨论,那么,小学语文课堂由以教师讲析为主,转向于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为主有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正在或已经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并没有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实际出发,探究学习内在规律系统,充分展示儿童真实的学习生活。要解决这一基本问题,就要消解教师主观预设解读的注入式体系,让学生充分自读自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这就必须化教的单向解析为学生的自由议论,把教师的指导隐身于学生的议论之间,体现出“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实践足以说明,这应该是可能的。
记得洪宗礼曾竭力主张语文教师要少讲。他说,老师“懒”一些好,“所谓‘懒’,就是少讲一点,少灌输一点,少告诉一点,并非提倡马而虎之的放羊式教学。教师‘懒’一点,学生便会‘勤’一点,有失方有得,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我对这一看法举双手赞成,因为洪老师很早就发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弊端,即教师对文本的过度阐释。教师少做一些不是偷懒,而是把更多的学习乐趣给学生自己去享受。语文教学必须从教师过度讲析的误区里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
我想这本书给我以后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更进一步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会从细处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会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乐学。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二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但要学习语言文字,还要运用语言文字,它讲究工具型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通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读了《程翔与语文教学》这本书,我的思路豁然开朗。“乱花渐欲迷人眼”,长期以来,我们上优质课只顾自己展示,不敢放手给学生,不敢让学生畅所欲言,唯恐课堂上出现随机事件,自己无法应付。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试了几遍的课,学生已不太感兴趣。课堂上,学生读得不够深入,朗读指导不到位,说话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在备课时,没有深入文本,钻研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的可教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课堂上要多问些为什么,让学生思考、表达;课堂上要思路清晰,明确目标,逐个突破;课堂评价语言要简洁、实用、鼓舞士气;课堂教学环节不能拖泥带水,要有时间观念;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仅仅是指导、点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课内外积累的习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离开了积累就无法学习。总之,课堂上,要注重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失去语文学科的本真。
这本书里,程翔老师毫无保留地写出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非常有价值的思考。在写作教学中,程翔老师说,写作要“解放学生的心灵”,他说:“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是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对此,我深有同感。现在学生的作文越来越令人失望,无话可写,原因是无生活体验,没有真情实感。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生活经历中选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品味生活,把生活细节在脑海中放大,展开想象,写出真实的感受。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写法的训练,只有课内外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好的文章也渗透了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思想境界高了,文风自然好了,作文如做人嘛。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三
曾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农民工”,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执着追求我挚爱的教育事业,用心去爱学生,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桃李满园香。
这些天我拜读了《语文教学通讯》这本宝贵的精神财富,虽只读了一半,但依然为这本书的精彩内容所吸引、所折服。“愿语文教学为孩子成长扎下根,为学生腾飞插上翼”的蔡朝霞老师,“观照童心,呵护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的郭磊老师,“为了可爱的孩子,我愿永远做三尺讲台的舞者”的朱家军老师,“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的尤嘉老师……这些语文先锋的教学探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一篇篇精彩的论文,就像一块块可口的蛋糕,成了我这个饿汉的盘中美食。在这份美食中,周一贯老师的《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的小语教学》这篇论文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周老师站在课改的高度详细介绍了当前小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应对措施。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高耗低效”的历史痼疾。为什么教师的过度讲析会导致语文课堂的弊端丛生而成为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矛盾?怎样才能根除之一痼疾呢。在周老师的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
教师过度讲析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祸莫大矣!对此,我们很有必要作深入的反省和讨论,那么,小学语文课堂由以教师讲析为主,转向于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为主有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正在或已经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并没有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实际出发,探究学习内在规律系统,充分展示儿童真实的学习生活。要解决这一基本问题,就要消解教师主观预设解读的注入式体系,让学生充分自读自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这就必须化教的单向解析为学生的自由议论,把教师的指导隐身于学生的'议论之间,体现出“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实践足以说明,这应该是可能的。
记得洪宗礼曾竭力主张语文教师要少讲。他说,老师“懒”一些好,“所谓‘懒’,就是少讲一点,少灌输一点,少告诉一点,并非提倡马而虎之的放羊式教学。教师‘懒’一点,学生便会‘勤’一点,有失方有得,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我对这一看法举双手赞成,因为洪老师很早就发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弊端,即教师对文本的过度阐释。教师少做一些不是偷懒,而是把更多的学习乐趣给学生自己去享受。语文教学必须从教师过度讲析的误区里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
我想这本书给我以后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更进一步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会从细处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会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乐学。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体现。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中引导的方式,也是在教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思想。小学语文是每个学生上学后最先接触到的学科,其意义重大。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与实践
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应用在教学中。第一,丰富课堂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在我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普遍面临,作业量大,知识点复杂,内容晦涩难懂等问题。如果老师丰富课堂形式,使上课的方式新颖而且多元化,这样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并且吸引学生兴趣。比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东方之珠》这篇课文,东方之珠是指香港是东方的明珠。很多小学生在没有读了文章之后,由于不知道香港在哪,或者不知道东方之珠的意义,会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所以,面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关于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告诉学生香港是东方之珠的意义。并且通过图片等方式,给同学们展示香港的风貌。还可以让去过香港的学生走上讲台,翻转课堂的形式给同学讲关于香港的故事。这些教学方式新颖大胆,可以打破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隔阂,并且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点,在课堂实践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将课本上的知识生动化。在学习上,很多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老师不注重素质教育,一味地追求学生有很好的学习成绩,这就造成了“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基本为零。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且将学习变得不是那么枯燥无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老师仅仅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就变成了一个自主学习,是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两者相比较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老师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学生一定要听老师的这样才可以取得好成绩。老师对于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是不够的。因为单纯地理论,而不从实践中总结规律,是无法满足个别同学的教学需要的。在教学中,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老师不能教出来两个相同的孩子。这也要求了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不能忽视个体。虽然有很多教育学家对于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多的理论总结。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通教师也在不断地总结理论,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一节课的主讲人,学生的思路都是跟着老师走的,很难自己打开思维。要打破这种固定的方式,就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是作家乔羽写的小孩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时光。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结合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到讲台上演唱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课堂不沉闷枯燥。这样一来,创新的是学生,而老师在一旁引导,可以做到“授之以渔”。
三、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一两句话就可以的事情,是教师一直要坚持的理念。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表现,也是老师对自我教学的高要求。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下,尊重个性,了解共性,才可以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国家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学生素质不断提高,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的作用下才能达到的一件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只有老师树立好一个好的榜样,才能教出一个好学生。
参考文献:
[3]阮南.浅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外语文,2014.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五
《谈艺录》初稿完书于1942年,作者钱钟书时年32岁。序首句便称:”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当事时,中国正处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中原大地满目仓夷,华夏子民颠沛流离,民族存亡都或有未可知之揣测。故作者自云这是一本忧患之书,实乃肺腑之言,并无傲娇之态。
1939年,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到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教。蓝田师院偏居湘西山间,条件艰苦,而暇日殊多。钱默存受友人冒景璠的建议,将两年之间每于教书之余撰写的数则诗话文论,汇集成册。两年后返回上海,又补写了部分,于1942年完成《谈艺录》初稿。
然则这究竟是一本纯文艺之书。全书百万字正文里,并无一句忧患之辞。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作者到底是躲进了书斋,探讨中国古代诗歌之艺术特征,古典诗论之话题若干。其谈诗论人,牵引中西,洋洋洒洒;考证论据,巨细糜遗,食不厌精。虽然作者在自序里也提到“以匡鼎之说诗解颐,为赵岐之乱思系志”等话,然而浅薄如我确实只看到就诗论诗,就艺论艺。从《谈艺录》里我没有看出春秋笔法,故而猜想作者虽然自谓“销愁舒偾,述往思来”,却也没有在书里塞进多少借古讽今,针砭时事的硬通货。至少在这本《谈艺录》里,应该或许大概,是没有的。
总而言之,以我一个小人之心看来,本书就是一个过目不忘博闻强记的天才书虫,在那个个人命运飘摇如风中草芥的大时代里,耗时4年,于迁徙断续之间所作的论文说诗的一大本,煌煌笔记。
《谈艺录》首次出版于1948年6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1965年,55岁的钱钟书删润原书,又补订了许多,合为上下编,再次出版。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六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它不仅关乎教学效果的优劣,而且也影响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课堂教学语言要求语音音量适中、语速快慢适度、节奏抑扬顿挫、语流流畅自然、表意准确生动、浅白通俗易懂、形象具体生动、声音清晰悦耳和富有启迪性。这些看似朴素、基础的要求背后实际隐藏着对教师素质的挑战。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口中所讲虽然未必是心中所思,但终究逃离不了主体主观思维的控制。教师外显出的课堂教学语言与其内在的思维品质、文化修养、人格特征以及心理状态都是紧密相关的。语言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内在修养,才能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语言。
对于优秀的老师来说,他或她本身就是所教学科,这其中当然包括教师的语言,这一点在很多卓越的老师身上都有体现。比如诗化语文的践行者周益民老师。
基于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观,周益民老师开启了他的语文学习诗意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周老师的“诗化语文”不是使语文教学诗歌化,也不是说教师的语言像诗歌一样美,而是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层次。
周老师在“给心灵寻找一块栖息地——《小王子》(节选)班级读书会”上,立足纯洁静好的缪斯心性,结合自身深厚的儿童文学修养,带领学生围绕节选部分的核心词语“驯养”展开了一场贴近学生心灵、引发灵魂共鸣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周老师与学生就“小王子说的驯养与我们原先认识中的驯养意思一样吗”、“驯养容易吗”、“在驯养中,到底是狐狸改变了小王子,还是小王子改变了狐狸”三个贴合学生学习需要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展开了对文本的探索,让学生在对重点文段的反复阅读中明了:驯养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爱,驯养需要仪式、沟通、爱、耐心、深刻了解对方和承受痛苦,驯养是双向的,小王子和狐狸相互驯养了对方。在此基础之上,周老师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世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周老师并没有给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引领学生穿越时空,通过阅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等几句古诗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音乐、人与事业等都可以相互驯养,这中间体现的是相互的需要和爱,双方都能收获来自驯养的幸福。教学的最后,周老师鼓励学生从小王子与狐狸中任选一个角色,想想他们的内心,写几句话,然后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核心词语“驯养”的意义有更深刻地把握。
周老师在这节课上所体现出的教育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独到的文本选择上,更体现在他以孩子的天性为基石,通过提出富有引导性、启发性、趣味性、教育性的问题探究文本背后隐藏的人性哲理。这些外显为问题的课堂教学语言,无不体现了周老师准确的主旨把握、灵活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教师唯有做到以内养外、内外兼修,才能气质如兰、口吐珠玑。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篇十七
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面对当前生命异化和教育中生命意识缺乏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生命化”。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生命意识的素材
语文课堂要更好的实现生命主题教育的渗透,就应该深挖文本,对教材中的生命资源进行巧妙利用。就拿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来说,如果只停留在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上,那么蕴涵其中的“诗仙”李白身上的那种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却仍不放弃自我,在山水间寻求人生快意的豪情就难以为学生体会感悟,也错失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孤“独”等古诗中关键字眼的理解体味诗中李白的孤独,联系李白在不同时期所作的诗,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都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同时也借李白消解不得志的消极情绪来告诉学生,我们面对沉重的打击时,可以让自然的景致帮助自己重新获得“战斗”的勇气,回复平和的生活心态。以此来完成一次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学习古人的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培养生命的坚韧。
二、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存在
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在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尊重生命。小动物、植物的生命值得尊重,更何况人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应努力培养他们如何去欣赏生命。积极地审视生命,投入自己的激情,就会发现生命的魅力所在。比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次成功实验》一文,教师在情景导入中,首先设计了谈话:“同学们,你们在学校和家庭做过哪些实验,成功了吗?当你成功之后的感受是什么呢?”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有回答:“做过,成功了!”也有回答:“做过,可是失败了”。这时,教师就要针对两种不同的回答给学生引导。“成功了”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它体现了你的勤奋好学精神。通过这些肯定的赞扬,激励学生学习探寻科学的兴趣。而对那些回答“失败了”的学生,教师一定不能用鄙夷的目光和打击的话语,要用“失败是成功母”,“失败的背后,往往暗藏着成功”之类的格言来教育他们,让他们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在失败中寻找原因。
三、回归人性化教育凸出生命的意义
如今的教育终于开始真正触及教育的本质了。可以说,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指导学生光大生命,发挥学生潜在优势,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在这种大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毫无疑问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一位教师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春天的手》一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字”环节所设计的导学步骤:第一步,师:在我们这首儿歌里住着许多生字宝宝,大家一起到课文中去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吗?生:学生边读课文,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生字作记号。第二步,师:这些生字宝宝,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想办法去认识。下面学习伙伴一起做两件事: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生:四人小组开始合作识字。第三步:指名汇报,共同评议;然后齐读生字,玩“摘星星”游戏。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出发,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识字,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