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一
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文件精神,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
二、培养标准
1、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志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以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为行动指南。
2、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品质之一,它体现了合格的体育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3、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全身心地去研究他们,关心他们成长;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营造民主教育、民主教学的氛围,体现体育教师良好的品行修养和人格力量。
4、专业术科理论知识:掌握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术科基本理论与裁判知识。
5、专业术科实践知识:掌握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术科实践技能与临场裁判能力。
6、应用心理学知识: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心理咨询经验与技能。 言组织教学和正确优美的动作进行示范。
1)善于在体育教学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步骤、设计与计划。
3)能够运用所搜集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结论。
4)能够撰写各种形式的体育学术文章或论文。
运动能力
1)能熟练、正确地掌握各种运动项目、各种身体练习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2)在“多能”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达到“一专多能”。
3)能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思想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六、管理创新
加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
1、进一步健全体育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立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管理工作委员会,集体研究学院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环节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估和调控。
2、制定《体育学院教研室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开展一次教研室评估工作,对优秀教研室给予了一定奖励。
3、从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有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卓越班”,制定《中小学体育教师卓越班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卓越班学生培养目标贯穿于学生评价过程中。
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二
根据《铁东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认真贯彻落实《铁东区“十二五”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铁东区教育局与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协作实施“铁东区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内容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厚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优秀学科教师团队建设为目标,“十二五”期间,历经三年研修活动,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教育教学领军人才,确保我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 研修目标
总体目标:经历三年研修活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学科精品团队。
具体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逐步理解各种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通过独立组织、主持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
3.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学科教育教学示范能力。
4.通过结对子,带团队,逐步提高团队建设意识,提升教学指导能力。
三、 研修对象及选拔要求
参与该项目的研修人员为铁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优秀教师,占其学科总人数的10%。具体遴选条件如下:
①学历:本科以上
②教龄:五年以上
③获得过区级(含区级)以上优秀课荣誉,文笔能力较好(以公开发表论文作为依据)
④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为三个系列: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每个系列课程都延续三年,以模块形式设计实施,各模块之间呈现螺旋递进,总计256学时。(各学科具体课程计划与实施方案详见附件)
五、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对每一模块的培训过程和研修成果进行考核,考评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凡是不合格者,取消后续研修活动资格。
过程要求:
1.确保每次集中研修的质量和实效。
2.每个人至少完成1项研究课题,经历完整科研过程。
3.每人每年在校内上示范课不少于4学时。
4.每人每年在本区上示范课不少于2学时。
5.指导2名本校青年教师。
成果要求:
1.论文:三年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至少2篇。
2.报告:(1)课题研究材料及结题报告(2)不少于15000字以上的结业报告。
3.案例:撰写课堂教学案例4个。
4.视频:录制1-2节课堂教学视频,展示三年来的研修成果。
5.笔记:上交指导2名学科教师听评课笔记。
(二)考核及管理办法
建立由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培训者与铁东区教师之间建立导师制,负责对卓越教师培训内容和相关成果进行评价,占50% 。
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建立档案,加强对教师的过程性考核,占40%。(其中日常学科培训活动的考核占20%;集中培训的考核占10%;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及材料的整理考核占10%。)
3.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师在校情况进行评价占10%。
六、保障措施
(一)责任分工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项目形式分学科进行管理。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研修课程设计、安排实施与评价。
(1)根据铁东区教师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修课程。
(2)根据研修课程选派有影响力的专家与学科教师建立导师制。
(3)每个学科的导师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和现状,围绕整体教学目标,准确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模块教学大纲;根据模块的基本设计意图,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创设促进教师成长的研修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每个学科的导师负责对所带教师的指导与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实践层面的过程跟踪指导,至少一次书面的评改与反馈,如教学设计、论文、专题性反思、课题研究报告等。
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每个模块结束后,由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将三级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学员对所培训内容进行反馈,以便对后续培训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奖励办法
(1)在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各项评优评先中,同等条件下参加“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教师优先。
(2)“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期间,选派考核优秀的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深造研修。
(3)“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结束之后,评选出30%优秀教师命名为“区学科带头人”, 按区级骨干教师赋分;10%优秀教师命名为“区首席教师”,按区级综合荣誉赋分;经考核合格的教师入围“十三五”市骨干教师的评选。
(4)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期间,推选省级以上包括省级优秀课,原则上从卓越教师中选拔。
(三)组织管理
项目总负责人:李铁君(沈阳师范大学 副校长) 金 宝
项目总执行人:景 敏(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院长)
佟文茹 刘亚男
铁东区教育局
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三
为了培养一定数量的在农安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打造我校的名师团队,在总结“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为骨干教师特聘导师”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决定实施“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制订管理条例如下:
第一条 学员和导师的条件
1.学员条件 原则上为上一轮“特聘导师”的学员,同时兼顾农安县“双名工程”名校长、名师后备,农安县学科带头人,农安县骨干教师。(以下简称“学员”)。
2.导师条件 在市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知名学者和研究者。
第二条 聘请导师的步骤
“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登记表”
举行“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受聘仪式”。
第三条 培养周期
三年
第四条 学员和导师享受的待遇
1.学员待遇 学员可优先获得职称晋级、学历提高、外出考察、各类评优、优先获得学校提供的课题经费等机会。并提供学术假、海外课题研究、到大学、科研机构研修等机会。
2.导师待遇 每学期发放导师津贴。
第五条 培养目标
培养教学有特色、科研有特长、农安县内外有影响的农安县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后备、农安县拔尖人才和特级教师。
第六条 导师的指导任务
1.诊断学员专业发展方向、优势和不足,对学员的专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为学员创造机会并指导学员每学期完成一节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
3.指导学员三年内主持完成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
4.第一年结束时,在学员完成“个人专业发展阶段性报告”的基础上,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鉴定。
5.指导学员在培养周期内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6.指导学员在培养结束前出版专著一本。
7.完成“个人专业发展个案研究”(不少于4000字)和“个人教学特色总结”(不少于4000字)。
第七条 学员的任务
1.遵守师德规范,争做师德楷模;积极、主动、自觉完成工作任务。
2.在导师诊断的基础上,两周内完成“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不少于20xx字)。
3.第一年完成一份“个人专业发展阶段性报告”,并递交导师鉴定。
4.每学期至少完成一节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每次展示课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教学课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恰当、三维目标适切、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环节详细、设计思想清晰等)、教学实录、教学软件、专家点评、教学反思等。
5.三年内至少主持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并按时完成该项课题。三年培养周期结束前上交该项课题的课题申请书、课题审批证明、课题开题论证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证明。 6.每年至少在市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并提交能够证明该论文发表的证明材料。
7.在三年培养周期内出版专著一本(或与导师合著)。
8.学员必须带教本校至少两位教师,指导带教对象的教学和科研,带教对象至少执教1节农安县级以上公开课、发表两篇论文、主持或参与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
第八条 具体措施
1.学校和导师团队为学员执教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课创造条件。
2.为学员出版专著提供机会和经费。
3.在审核学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一学期的学术假,学员必须在学术假内完成科研项目。在学术假内,学校提供适当的科研经费。
4.在审核学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一学期的学术休假,学员必须在学术休假期内完成科研项目。在学术期内,学员享受本学科教学满工作量加教研组长津贴的待遇。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四
根据《铁东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认真贯彻落实《铁东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铁东区教育局与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协作实施“铁东区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内容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厚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优秀学科教师团队建设为目标,“”期间,历经三年研修活动,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教育教学领军人才,确保我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 研修目标
总体目标:经历三年研修活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学科精品团队。
具体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逐步理解各种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通过独立组织、主持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
3.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学科教育教学示范能力。
4.通过结对子,带团队,逐步提高团队建设意识,提升教学指导能力。
三、 研修对象及选拔要求
参与该项目的研修人员为铁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优秀教师,占其学科总人数的10%。具体遴选条件如下:
①学历:本科以上
②教龄:五年以上
③获得过区级(含区级)以上优秀课荣誉,文笔能力较好(以公开发表论文作为依据)
④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为三个系列: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每个系列课程都延续三年,以模块形式设计实施,各模块之间呈现螺旋递进,总计256学时。(各学科具体课程计划与实施方案详见附件)
五、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对每一模块的培训过程和研修成果进行考核,考评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凡是不合格者,取消后续研修活动资格。
过程要求:
1.确保每次集中研修的质量和实效。
2.每个人至少完成1项研究课题,经历完整科研过程。
3.每人每年在校内上示范课不少于4学时。
4.每人每年在本区上示范课不少于2学时。
5.指导2名本校青年教师。
成果要求:
1.论文:三年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至少2篇。
2.报告:(1)课题研究材料及结题报告(2)不少于15000字以上的结业报告。
3.案例:撰写课堂教学案例4个。
4.视频:录制1-2节课堂教学视频,展示三年来的研修成果。
5.笔记:上交指导2名学科教师听评课笔记。
(二)考核及管理办法
建立由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培训者与铁东区教师之间建立导师制,负责对卓越教师培训内容和相关成果进行评价,占50% 。
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建立档案,加强对教师的过程性考核,占40%。(其中日常学科培训活动的考核占20%;集中培训的考核占10%;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及材料的整理考核占10%。)
3.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师在校情况进行评价占10%。
六、保障措施
(一)责任分工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项目形式分学科进行管理。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研修课程设计、安排实施与评价。
(1)根据铁东区教师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修课程。
(2)根据研修课程选派有影响力的专家与学科教师建立导师制。
(3)每个学科的导师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和现状,围绕整体教学目标,准确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模块教学大纲;根据模块的基本设计意图,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创设促进教师成长的研修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每个学科的导师负责对所带教师的指导与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实践层面的过程跟踪指导,至少一次书面的评改与反馈,如教学设计、论文、专题性反思、课题研究报告等。
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每个模块结束后,由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将三级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学员对所培训内容进行反馈,以便对后续培训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奖励办法
(1)在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各项评优评先中,同等条件下参加“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教师优先。
(2)“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期间,选派考核优秀的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深造研修。
(3)“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结束之后,评选出30%优秀教师命名为“区学科带头人”, 按区级骨干教师赋分;10%优秀教师命名为“区首席教师”,按区级综合荣誉赋分;经考核合格的教师入围“十三五”市骨干教师的评选。
(4)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期间,推选省级以上包括省级优秀课,原则上从卓越教师中选拔。
(三)组织管理
项目总负责人:李铁君(沈阳师范大学 副校长) 金 宝
项目总执行人:景 敏(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院长)
佟文茹 刘亚男
铁东区教育局
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五
为了培养一定数量的在农安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打造我校的名师团队,在总结“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为骨干教师特聘导师”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决定实施“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制订管理条例如下:
第一条 学员和导师的条件
1.学员条件 原则上为上一轮“特聘导师”的学员,同时兼顾农安县“双名工程”名校长、名师后备,农安县学科带头人,农安县骨干教师。(以下简称“学员”)。
2.导师条件 在市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知名学者和研究者。
第二条 聘请导师的步骤
“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登记表”
举行“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受聘仪式”。
第三条 培养周期
三年
第四条 学员和导师享受的待遇
1.学员待遇 学员可优先获得职称晋级、学历提高、外出考察、各类评优、优先获得学校提供的课题经费等机会。并提供学术假、海外课题研究、到大学、科研机构研修等机会。
2.导师待遇 每学期发放导师津贴。
第五条 培养目标
培养教学有特色、科研有特长、农安县内外有影响的农安县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后备、农安县拔尖人才和特级教师。
第六条 导师的指导任务
1.诊断学员专业发展方向、优势和不足,对学员的专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为学员创造机会并指导学员每学期完成一节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
3.指导学员三年内主持完成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
4.第一年结束时,在学员完成“个人专业发展阶段性报告”的基础上,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鉴定。
5.指导学员在培养周期内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6.指导学员在培养结束前出版专著一本。
7.完成“个人专业发展个案研究”(不少于4000字)和“个人教学特色总结”(不少于4000字)。
第七条 学员的任务
1.遵守师德规范,争做师德楷模;积极、主动、自觉完成工作任务。
2.在导师诊断的基础上,两周内完成“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不少于20__字)。
3.第一年完成一份“个人专业发展阶段性报告”,并递交导师鉴定。
4.每学期至少完成一节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每次展示课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教学课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恰当、三维目标适切、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环节详细、设计思想清晰等)、教学实录、教学软件、专家点评、教学反思等。
5.三年内至少主持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并按时完成该项课题。三年培养周期结束前上交该项课题的课题申请书、课题审批证明、课题开题论证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证明。 6.每年至少在市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并提交能够证明该论文发表的证明材料。
7.在三年培养周期内出版专著一本(或与导师合著)。
8.学员必须带教本校至少两位教师,指导带教对象的教学和科研,带教对象至少执教1节农安县级以上公开课、发表两篇论文、主持或参与一项农安县级及以上课题。
第八条 具体措施
1.学校和导师团队为学员执教农安县级及以上公开课创造条件。
2.为学员出版专著提供机会和经费。
3.在审核学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一学期的学术假,学员必须在学术假内完成科研项目。在学术假内,学校提供适当的科研经费。
4.在审核学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为学员提供一学期的学术休假,学员必须在学术休假期内完成科研项目。在学术期内,学员享受本学科教学满工作量加教研组长津贴的待遇。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