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种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文件,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案是教师的思考结果,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我想我们需要编写一份教案了吧。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教案的编写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课堂管理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一
设计意图:
长期以来,我们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几乎是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的格局一统天下。但随着我园美术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深深地认识到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纲要》中也指出:“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这与我园的美术课题总目标的第一点“感受生活”不谋而合,而这个“艺术”,我想也包括名画作品。因此,在上学期,我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米罗、毕加索、马蒂斯的作品张贴在绘画活动室,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但我们小朋友看了都说是鬼画鬼脸,成效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本学期,我就有目的地组织了幼儿进行名画欣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敏锐,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这次欣赏活动我选择了画家米罗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米罗是一位“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洋溢着孩子式的快乐气氛,具有稚气的想象和天真的幽默感。这与孩子们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心灵十分贴近。而《狂欢节》这幅作品描写了动物唱歌、跳舞、游戏,很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夸张有趣的形象和喜庆热烈的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教学准备:
教具:名画《小丑的狂欢》,磁带一盘。
学具:黑笔,纸。
教学过程:
(一)介绍米罗,引发兴趣。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告诉老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梯子上长出了耳朵,木头上长出了眼睛,真有趣!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3、米罗爷爷画的小动物、线条都很有趣,他选的颜色也很漂亮,他用了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幼儿说出自己对不同颜色的理解)。
4、米罗爷爷在这幅画里藏了好多的故事,你能把它讲出来吗?
5、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想做些什么事情?
6、小朋友讲得真好,原来米罗爷爷的这幅画说的就是小动物在唱歌、跳舞、做游戏,开联欢会呢。
7、你为这幅画起个名字好吗?
(三)听音乐、感受。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自己变成画中的小动物,听着欢乐的音乐去想象开联欢会的情景吧。
(四)教师提出要求,幼儿绘画。
1、画上你最喜欢哪个形象或小动物,请把它画下来。
2、再根据自己画的形象进行分割、重组。
(五)展示幼儿作品并讲评。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二
活动思路: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品质,尊敬老人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特别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品质方面的培养,本活动穿插了故事,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幼儿知道了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以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幼儿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题。
1、出谜面:一座七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觉得哪些东西像彩虹?
二、听故事、理解内容。
1、倾听一遍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些什么?
2、再次倾听故事。
3、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说的?小青鱼怎么回答的?
4、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七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
5、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地样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6、小青鱼帮助别人后心里会怎么样呢?(很开心、很快乐……)。
三、讨论。
1、组织讨论:你认为小青鱼这样做好吗?
2、听配乐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3、平时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4、在平时的生活中,让我们更多的去帮助别人。
活动反思:
谜语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利用生活经验,知道彩虹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哪些东西更像彩虹。更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思维。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感受小青鱼助人为乐的快乐。通过讨论,幼儿们知道了虾公公为什么会把彩虹当作是“七彩虾”,体验了同伴互动的作用,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大家一起动脑筋,很快就能想明白。知道了助人为乐是一件很快乐的情。听配乐故事,再次巩固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再次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结合实际,分享自己的快乐,鼓励幼儿助人为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三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欣赏作品中感受京剧脸谱色彩的鲜艳、图案的对称和造型的夸张。
2.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京剧,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2.(物质准备):音乐《戏说脸谱》、脸谱ppt、无颜色脸谱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引出脸谱。
1、师:小朋友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2、幼儿唱歌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刚刚唱的是什么吗?(京剧)。
3、教师小结:对啦!就是京剧。京剧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很多人都喜欢京剧,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还因为可以欣赏到美丽独特的脸谱。
4、刚刚小朋友唱的歌词中就有说到蓝脸、红脸、花脸、黑脸,这些脸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幼儿初步欣赏脸谱的特点。
出示京剧脸谱与人脸图片,幼儿交流讨论,感知脸谱在色彩、五官造型、图案上的特点。
教师提问:脸谱与普通人脸对比,颜色有什么不同?(颜色更丰富)除了脸谱的颜色更多以外,五官有什么变化吗?(五官夸张)脸谱比人脸还多了什么?(花纹图案)。
(三)、介绍京剧脸谱。
为什么脸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呢?小朋友猜猜为什么?(好看、显眼)小朋友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其实答案都藏在图片里,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1、观察脸谱丰富颜色教师小结:红色代表个性忠诚;黑色代表勇猛有智慧;金色银色代表神魔妖怪;蓝色代表勇士;白色代表坏人。所以脸谱丰富多彩的颜色是为了反映角色的性格。
2、观察脸谱夸张造型教师小结: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大,这样画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台上的是谁。
3、观察脸谱图案对称教师小结: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四)、幼儿自由创作脸谱。
1、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适合自己的脸谱吧。(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设计一张符合自己性格的脸谱!)。
2、小朋友在设计时要注意像我们欣赏的脸谱那样颜色要丰富,五官要夸张,左右图案要对称。
(五)、欣赏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听创作者说出自己制作的脸谱用色和造型特点,以及作品的含义。)。
(六)、戴面具表演幼儿戴面具边表演《戏说脸谱》边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四
大班的孩子即将幼儿园毕业,他们将无可选择的面临人生的下一站,走进一个更加独立自主、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如何让孩子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的生活?是老师和家长们都在共同关注的话题。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相对欠缺。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及时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去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只要与幼儿生活有关,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和解决的,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中去。在我们幼儿园小区附近有一家购物超市,平时孩子们都是跟父母一起去购物,却从来没有独立购物的机会,对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购物活动充满了期待,为此我们设计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为别人购买物品,培养幼儿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之情。
2、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所需物品的差异,学会看物品的价格标签。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超市做好联系工作。
2、购物袋、手表、每人准备十元钱、水壶。
活动过程。
一、了解父母与自己所需物品的不同。
谈话活动:
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你的爸爸妈妈都需要哪些物品?
你想给你的爸爸妈妈买什么?
你和爸爸、妈妈喜欢的物品都一样吗?
小结:此处主要是帮幼儿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知道自己与父母所需物品的差别,培养幼儿对父母的关爱之情。从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化为关爱他人。
二、讲解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活动规则:
1、每位小朋友不论买什么,最后都要留出一元钱来坐车。
2、每位小朋友只有半小时的购物时间。
小结: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明确此行的目的,而且不论买什么物品,最后一定要留出坐车的钱来,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同时又要求必须在半小时之内买够三件物品,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三、所有小朋友进入超市进行独立购物活动(教师进入超市监控室,从监控录像中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超市里,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不停地从一个购物区转到另一个购物区,选择合适的商品,完全没有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有的`孩子能够认真查看商品的价格标签和生产日期;有的一会拿起这件物品,一会拿起那件,权衡一下又放下了,一看就知道是在慎重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还参加到了超市的食品制作活动当中去。
蒙蒙:一边认真地选择物品边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但是当她买了两件物品之后,却计算不出再买一件多少钱的物品才能让自己剩下一块钱。于是,蒙蒙找到了超市的工作人员,请她们帮忙找一件,(她从所有的钱中扣除一块钱来,然后把剩下的钱拿给阿姨看,请阿姨帮忙找一件同价位的物品。)。
小结:孩子们在超市中的表现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本以为老师们跟着进超市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对老师的产生依赖心理。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他们完全没有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甚至是老师从超市监控室进入超市,孩子们都视若无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老师们的介入,完全沉浸在购物的过程当中。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小朋友在参加超市的食品制作—“做汉堡赢奖品”活动时,完全沉浸在了操作的快乐中,而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幸好有其他“顾客”的提醒,他们才记起来。
四、结帐。
大部分孩子选到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之后,开始陆续结帐。有的结完帐后,常常的吁了一口气说:“我有钱坐车了”。这时问题又出现了:
寒寒:第一次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选择的物品,没有考虑价格问题。等到结账的时候,超市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共十一块二”。他拿出钱来一看,发现钱不够,立即就跟收银员说:“阿姨,我的钱不够,月饼太贵了,我需要调换一下”。然后就拿着月饼去换了一件相对便宜一些的食品。再去结账,结果发现自己剩了两块钱。
鑫鑫:他结完帐之后,发现自己的钱是剩下了,但却不够坐车的。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跟超市的工作人员商量一下,看能否换一件便宜点的物品。但是根据超市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以退换的。小鑫鑫难过的哭出了声,这时老师的协调之下,超市的工作人员决定“借”给他坐车的钱。
小结: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增强了,所有小朋友都是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的购物活动,没有出现拖拉的现象。但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遇到问题时需要在成人的引导及帮助下,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五、坐车。
所有购物的小朋友都陆续到了站牌前,拿出钱来准备坐车回幼儿园,这时有幼儿发现子涵小朋友的钱不够坐车的。
子涵(很坚定地):“自己走回去”。
这时寒寒决定陪子涵一起走回幼儿园。
师:“你为什么决定陪她一起走回幼儿园呢?”
寒寒:“我想省钱!”
师:“你不怕热吗?”
寒寒:“怕!那我还是坐车走吧!”
车来了,寒寒要走。但是又犹豫了,他决定借钱给子涵,大家一起坐车回幼儿园。可是子涵却坚决不借,坚持要自己走回幼儿园。眼看着一辆辆公交车开过去了,寒寒特别着急。
于是他跟子涵说:“你再考虑考虑吧!我给你五十秒的时间”(寒寒开始数数)。
子涵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寒寒又说:“我再给你五分钟的时间,你再考虑考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寒寒和子涵的脸上都渗出了汗珠。但是子涵坚持自己走。
无奈之下,寒寒把钱扔在了地上,嘴里喊着:“捡钱了,捡钱了…”可是子涵依然不为所动。
最后,寒寒坐车离去。子涵自己步行回幼儿园(老师悄悄跟在后面),路上显得有些紧张。
回来后,子涵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小朋友,立即哭出了声音。
小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善良与固执,特别是寒寒小朋友,他的心理波动很大,从一开始为了省钱陪子涵走,到后来因为怕热,想让子涵一起坐车走。遭到子涵拒绝后,为了能让子涵和他一起坐车走,更是想了各种办法。但是不论寒寒怎样劝说,子涵却又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遇到问题能够千方百计的寻求办法帮小朋友去解决,但是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经验。
交流讨论购物成果。
师:“你买了几件物品?你为你的爸爸、妈妈买了什么?”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此次购物的成果,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或者生活需要来买物品。只有极少数幼儿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给所有家庭成员买的物品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食品。
浩浩:给妈妈买的是肥皂,他的理由是妈妈不喜欢那些“垃圾”食品,买肥皂可以让妈妈拿来洗衣服。给爸爸买的是雪碧,而自己的则是糖果。
天宏: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买的都是糖果,只是不同种类而已。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注重课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带领孩子们真实的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了经验。此次活动教师只是孩子们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孩子们真正的成为了活动的主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应变能力更是出乎老师的预料。
1、时间观念增强。
平时孩子们在班级里活动时,总是拖拖拉拉,但是这次却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购物活动,时间观念明显地增强了。
2、计算能力,
孩子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不论想买什么,都会先权衡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买了这个还能再买点什么?剩下的钱还够坐车吗?孩子们每买一件东西,都要进行一次“精确”的计算。
3、快速应变能力。
当出现的费用超额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时,孩子们能够进行快速调整,而且能够快速估出是因为哪件物品太贵了,以便及时进行调换,这对孩子们来说既是能力的锻炼又是很好的挑战。
4、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遇到问题时的表现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能够主动找超市的服务人员,请求超市人员的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是别人遇到问题时,自己能够千方百计的寻求办法帮别人去解决,这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
5、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家人的关怀与了解,也划分为两种情况。在问及孩子给家人买的物品以及原因时,大部分孩子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只有少数孩子依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对家人的了解比较模糊。孩子们能够设身处地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的物品,这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换位思考”锻炼。
6、具备了初步的节约意识:
在购物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到超市的活动中去,通过劳动为自己赢得一份奖品。既省钱,自己又有了礼物,对节约花钱有了初步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五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树枝抹、压后的独特美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尝试运用不同树枝大胆印画,添画,体验树枝添画活动的快乐。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树枝,棉签、水粉颜料、调色盘、卡纸、白纸若干。
2、教师制作的树枝添画成品若干幅。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幅画,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示范画若干幅。)。
幼:“哇,真漂亮!”
师:“画上都有什么呀!”
幼:“有太阳、小鸟、小老鼠、树……”
师:“还有什么?”
幼:“树。”
师:“这些树长得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边指树,边提问。)。
幼:“有的树干粗,有的.树干细。”
幼:“有的树干很多,有的很少。”
师:“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
幼:“我感觉很美。”
幼:“我感觉很漂亮!”
2、根据画面内容,猜想所用的工具及方法。
师:“这么美的画,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和工具画出来的?”
幼:“用颜料。”
幼:“用油画棒。”
师:“今天,我把绘画的材料和工具也带来了,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树枝。)。
师:“这是什么?”“认识吗?”
幼:“树枝。”
师:“它叫侧柏,是柏树的一种。大家看,这个树枝和哪幅画上的树一样呢?”
幼:“老师,和这一幅?”
师:(手拿石榴树枝)“看,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找到这个树枝的吗?是在我们幼儿园的石榴树下捡到的。看看它和哪幅画上的树一样。”
幼:“老师,和这幅一样。”
师:“除了树枝,还有颜料、盘子……”
师:“现在再来猜猜看,怎样用这些材料和工具画出这么美丽的画来?”
幼:“用树枝照着画。”
幼:“把树枝放好,再用颜料比着画。”
幼:“给树枝刷上颜料,再印在画上……”
幼:“把树枝粘在纸上再涂颜色。”
3、教炳与幼儿共同探讨树枝添画的方法。
师:“想一想,老师是怎样用这些工具画出这些作品的?”
幼:专心想。
师:“首先,我选一张纸做好准备。想一想第一步,我首先做什么?”(老师手拿树枝来引导幼儿。)。
幼:“涂上颜色。”
师:“怎样涂?”
幼:“用刷子涂上。”
幼:“用树枝,往颜料上涂一涂。”
师: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做。
幼:开始印。
师:“怎样印?”。
幼:“用小手印。”
幼:“不行,这样手会脏的。”
幼:“找一张纸来。”
幼:“用废纸……”(孩子与孩子之间因为“用什么来印”相互讨论,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是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
师:“看看我们请报纸来帮忙可以吗?”
师:“印出树枝后,我们把报纸合起来,放到一边。再印时,再请报纸来帮忙。”
师:“然后,我们用棉签帮忙,点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我喜欢香蕉。”
幼:“我喜欢苹果。”
师:“好,我们点上。”
(就这样,在讨论、探讨中,幼儿掌握了树枝添画的基本步骤。)。
4、幼儿绘画。
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选择工具进行树枝添画,体会作画带来的乐趣。
5、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合影留念。
倾听幼儿介绍,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讲给老师或小朋友听,最后,请小朋友高举作品合影留念。
(这个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就这样整个教学活动在探索中快乐地结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性高;环节设计中,猜想dd验证的过程大大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
活动中不足之处:在让幼儿猜想用什么工具、材料绘画出这些作品时,我只是简单地重复幼儿的语言,没有提升幼儿的思维朝自己的活动目标进行,这说明我的教学机智需进一步提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六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七
1、在尝试用语言描述物体主要特征的过程中体验猜谜的乐趣。
2、学习在倾听别人的回答后进行补充,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
在观察、思考、整合、表达、倾听、补充表达、整合猜想中发展幼儿看、想、听、说的能力。
要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
图片若干幅(熊猫、钥匙、扫把、蘑菇、自行车等等)、记分牌。
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能大胆用语言与人交流,注意倾听。同时指出5-6岁幼儿年龄特点之一就是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他们看图讲述能力已明显提高,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在合作意识上逐渐增强,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
本次活动通过多人看图,一人猜图到分组竞赛,两组看图,两组代表竞争猜图的过程,既发展了幼儿观察、思考、整合、表达、倾听、补充表达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间的合作、竞争意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强调感恩,感谢提供准确信息的孩子,这一点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成功是离不开周围同伴的帮助的,要学会感恩感谢,这有益于孩子的终生发展。
(一)了解游戏:
1.孩子们,你们知道心有灵犀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就叫"心有灵犀"。
2.宣布游戏规则。
(1)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猜谜,猜谜者不能看图片。
(2)下面的小朋友要仔细看老师手里的图片,千万不能说出图片的名字,但可以告诉猜谜者看到的物体是怎么样的,比如颜色、形状、用途等。
(3)猜谜者猜出答案后要和那些提供信息的小朋友握握手或是拥抱一下,我们要学会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
3.听懂规则了吗?还记得有哪些规则?
(二)试玩游戏:
1.提供一些比较简单的图片,如熊猫等,请个别幼儿试猜,其余幼儿尝试说说图片内容的特征。
2.每次猜谜者猜对后,教师均给予提示:还记得刚才哪几个朋友为你提供了信息?和他们一一握手拥抱吧,感谢他们给了你这么重要的信息。
(三)分组抢猜:
1、教师宣布竞赛规则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x人。教师宣布竞赛规则:
(1)每次比赛时每组依次派出一位代表参加抢猜。
(2)猜谜者不能看图片,其他幼儿根据图片提供信息,哪队先猜出答案就为哪队加x分。
(3)比赛过程中若有人透露答案,就给对方队加x分。
(4)先拿到x分的获胜。
2、幼儿游戏(过程中如出现气馁、责怪的情绪语言,教师要及时回应)。
(四)小结游戏:
1.观察两队记分牌上的成绩,宣布游戏结果。
3.今天的游戏告诉我们:不仅要会说话,还要学说准确的话,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明白白。在猜谜的时候你们也应该发现了,你能成功是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的对吗,我们要学会感谢帮助我们过我们的人。
1、教学目标具体清晰,定位准确,找准了幼儿最近发展区。
2、教学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让幼儿从小接触外国的艺术出发点好。
3、教学环节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提问设计能贴近幼儿的经验和兴趣,促进有效互动,教学手段服务于目标完成和内容的落实。
4、教具学具准备充分。
5、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与材料互动紧密。
6、教师的语言推进性强,有效推进了幼儿的禁言、语言、情感、技能、习惯。
7、教师应对机制灵活,有效回应出彩。
8、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过程紧凑,幼儿积极投入,有不同程度发展。
1、教学目标具体清晰,定位准确,找准了幼儿最近发展区。
2、教学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让幼儿从小接触外国的艺术出发点好。
3、教学环节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提问设计能贴近幼儿的经验和兴趣,促进有效互动,教学手段服务于目标完成和内容的落实。
4、教具学具准备充分。
5、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与材料互动紧密。
6、教师的语言推进性强,有效推进了幼儿的禁言、语言、情感、技能、习惯。
7、教师应对机制灵活,有效回应出彩。
8、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过程紧凑,幼儿积极投入,有不同程度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案篇八
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如: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等。)。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鸟的世界》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
4、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5、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6、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教学反思。
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参观“百鸟园”,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并结合幻灯片演示《鸟的世界》,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快思小学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送小鸟回家”的学习。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