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工具,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育的方向和要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教案范文的分享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提高教学质量。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一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那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二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3、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些什么?(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4、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没有迟到。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三
宁宁有段时间没上幼儿园了,与她的妈妈通话中了解到是因为要去继续对牙齿进行治疗。即使宁宁上幼儿园也是经常的迟到。自从幼儿园制定了新的方案,要求孩子在8:30之前都要到幼儿园,班上很多经常迟到的孩子也都能够抓紧时间,早晨起床不再磨磨蹭蹭,而是听到妈妈的召唤,马上穿衣服、刷牙、洗脸、吃饭。
周三的早晨,我去香坊区政府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回到班里,听说宁宁早晨又迟到了。这次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总是迟到的宁宁不再迟到呢?这样她自己也是耽误了很多学习内容的啊?下午起床后,孩子们都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去游戏,宁宁也不例外,她在操作区《布口袋连起来》这里停下来,插好进区卡,开始投入地探索。看到她这样喜欢这个区域,我想:如果宁宁上幼儿园不迟到,可以让她担任操作区的管理员,那何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呢?晚上离园前,我就对宁宁说:“宁宁,如果过明天上幼儿园你不迟到,老师就让你做操作区的管理员,好吗?”宁宁听后开心地点点头。
今天早晨,还不到8点就看到宁宁站在班级的门口向我问好。看来我的办法很见效。宁宁说:“老师,今天上幼儿园我没迟到!”说完很自豪地走进操作区做起她的管理员。
看来我的这个办法很见效,自从实行迟到管理制度后,很多班级基本上已经没有迟到的孩子了。希望自己班的小朋友也都能够早早的来幼儿园。上幼儿园多好,吃完早餐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去游戏了。区域活动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希望宁宁这个小管理员能够把她所负责的区域管理好,上幼儿园再也不迟到了。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四
1、读写结合,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对比“打”与“送”,升华父爱。
课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迟到》,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不急,老师有个建议,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来概括。
“我”上学迟到了,父亲打了我,帮助我改正了错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70多岁时仍然记忆犹新。(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能影响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吗?(严厉、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慈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父亲的严和慈。
感受“严”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感叹号不仅可以表示赞叹还可以表示气愤,三个叹号足以说明父亲气极了。从语气上我们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分角色朗读对话)。
b、“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我挨打了!”
怎样才能读出严厉呢?自己试试。(指名)。
c、“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外面的雨声有多大,我的哭号就有多响,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父亲下手狠,鞭痕让人有钻心的疼痛,怎么不严厉呢!
3、一次迟到,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时,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联系前文。
小结过渡:
父亲恨铁不成钢,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同学们还读出了他的慈祥。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1、指名回答。
2、送来的仅仅是夹袄和铜钱吗?送来的还是什么?同学们,这简单的两句话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请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
(虽然打在我身上,却痛在父亲心里,他懊悔不已。父爱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过行动来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
b、每一动作后都承载着父亲沉甸甸的爱。同学们,用心用情去读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读——指名(朗读中注意方法点拨,情感渲染)。
教师小结:我们看不见父亲的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关爱的眼神,触摸到父亲那份厚重的爱!
父亲打了我,又送东西给我,作为女儿,“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变化?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挨打时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伤心、不解、难过、委屈……)。
送东西时的心情:
小结过渡:
(感动、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气,我不解甚至怨恨,因为那时我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亲追到学校送东西给我,看着他关爱的眼神,“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学们看啊,“我”在接过父亲送夹袄和铜钱时,眼里分明闪着泪光。
爱之深,责之切。听着我惨烈的哭喊,看着我狼狈的样子,想起我红肿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打的严厉,有时又是爱的深沉。
1、现在你觉得“打”和“送”,哪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声讨论。
2、指名回答。
补充资料:
其实《迟到》这篇课文选自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她在写这篇文章时,父亲早已经去世了。她是带着对父亲的怀念来完成这本书的。读书时,我们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时的皮肉之苦是短暂的,就像过眼烟云,一吹就散了;而送东西时的感动却是永久的,就如一块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记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浓浓的父爱!
3、严而有情的父爱有效果吗?读课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指名交流。
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林海音。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她70多岁时所说的话。生齐读。
林海音的故事影响了我,要是这个故事也能影响同学们那该多好啊!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五
1、情感与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行为与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守时,惜时,上学不迟到,做事有条理的重要性,体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好处,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3、知识与技能:知道上学不迟到,应该提前做好上学的准备,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4、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体验到有序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六
出示情景图片图片“脸红的奇奇”,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奇奇脸红的原因。
奇奇最近上一年级了。呀,奇奇的脸可真红,小朋友猜猜奇奇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啊。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不是我的错》。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不是我的错》第一、二、三段,引导幼儿讨论奇奇迟到的原因。
老师说奇奇怎么又迟到了,这里“又”说明什么呢?
奇奇都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呢?
奇奇迟到,你认为是谁的错?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不是我的错》第四、五段,引导幼儿理解怎样才不会迟到。
奇奇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之后有没有再迟到?
奇奇是怎样做的?
播放故事视频《不是我的错》,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怎样才能不迟到。
你们也快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
小结:要想不迟到,要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每天做到早睡早起,按时上学。
出示图片“作息时间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早晨的时间安排。
小学生早上几点起床?
起床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有哪些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更早起床、戴红领巾等)。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尤其要关注有关作者成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
1、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汇报读书情况。
3、预习了,刚才我们又进行了再次阅读,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评价,那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吗?(注意归纳)。
第二课时。
三、个性阅读,解疑品赏。
1、读书贵在有疑。刚才有同学问: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吗?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
a打的动作:
b打的声音:咻咻。
c打的过程:
d作者的伤痕: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父亲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2、就这样,体会着作者挨打时的心情,先读出这句话,再把她没有说出口的话讲出来。
3、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4、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该不该打,不打不行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可能关注的内容有:
a不该打:
(1、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像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对呀,多难为情的事啊,让同学们当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4、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者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1、每天早晨醒来,看到眼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2、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过分。
(4、①师:不就这一天不去上学吗?没什么关系吧?--生:学不到知识,养成坏习惯,就什么也学不到了。
5、过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没什么吧?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打我,才会这样狠狠的打我,我们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老师读所有些父母的话,你们读所有写我的话,用心地读,一边读一边体会。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2、看来,由此改变的还有林海音的未来和人生。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课前大家说出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从迟到的故事里,从林海音身上,我们读懂得已经不仅仅是敢于面对错误,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错误面前会做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大家去搜集林海音的作品,好好地读一读。
在校园网上,有几篇关于名人面对错误的文章,请大家去读一读。
《迟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八
二、品读文本。
1、回顾课文,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父亲既疼我又管教我很严很严。指名读。去掉很严很严,再读。
3、去掉很严很严,语言既简洁,句子又整齐,为什么课文要如此啰嗦,这个很严很严在句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强调父亲的严厉)。
4、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
5、文章中哪几段表现了父亲的严,请同学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做好旁批。
6、你从哪些具体的词语或句子中感悟到父亲很严?cai出示段落。
词:拖起来。
抄起。
倒转来拿。
一抡。
咻咻悟: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怎样把父亲的严读出来?自己先试一试,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指名读。
过渡: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
7、课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师: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8、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当时小海音怎么想?
过渡: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她呢?体会: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的打“我”。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9、师: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气、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该不该挨打呢?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你们的观点。
9、学习爸爸慈爱的一部分。cai出示。
(1)生读,交流。
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
请这边的同学拿起笔,写一写:爸爸,我错了„„。
(3)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朗读体悟父女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二、配乐朗读,升华主题。
1、作者后来怎么样了,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师: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文字。
3.师生合作感情朗读课文。读4——11段,男生——父。
女生——海音。
4.师:学完课文,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可以用一句比喻句来形容父亲的爱吗?(父爱如山,如阳光,如雨露„„)。
三、联系现实,拓展学习。
2、cai展示搜集到的林海音成就的资料。
《迟到》这篇课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名著《城南旧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林海音这本小说读一读,找来这部电影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明白更多,更多„„4.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老师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对错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板书:
迟到。
“我”
迟到。
懒严有中爱。
爸
打
(严狠)。
早到。
送(沉默)。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九
故事是人皆喜欢的,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故事让幼儿逐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不对的。
1.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大胆想象,编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大胆发言。
3.懂得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1、故事图片一幅。
2、录音磁带。
1、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小树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谁的家?(小兔的家)今天是兔妈妈的生日,邀请了许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她对小兔说:‘孩子,帮妈妈去买生日蛋糕,好吗?’小兔子高兴地说:‘好的。’说着,拿过钱飞快地跑出了家门。
一会儿,兔妈妈请的客人都到齐了,大家一块等着小兔回家。可是大家左等右等,还是没见小兔回来。呀,小兔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兔妈妈可着急了。”
2、讨论、构思故事的中间部分。
请小朋友帮兔妈妈想一想,小兔在路上发生什么事?
提示:想一想,小兔在路上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可能是危险的事,也可能是有趣的事)。
小兔是怎么做的?(谁帮助了小兔子或小兔子帮助了谁?)幼儿讨论。
3、幼儿讲述。
让幼儿四个人为一组进行讲述,在小组讲的基础上推一名代表进行在集体面前的讲述。
4、教师讲述故事部分。
“刚才,小朋友帮兔妈妈想出了许多小兔在路上发生的事情,过了很久,小兔子终于拎着蛋糕气川吁吁地回家了。兔妈妈又生气又心疼地问:“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那么晚才回来?”小兔子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你们想知道小兔在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听小兔自己是怎么说的。”听录音。
5、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兔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她会责怪小兔子吗?
兔妈妈和客人都夸奖小兔子能为别人着想,是个好孩子。”
6、请幼儿给故事取题目。简单评价。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每天坚持上幼儿园的愿望。
2、能够做到每天早起床,早入园,不迟到。
3、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
4、培养幼儿团结精神的观念。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2、图片2张,图一幼儿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图二幼儿睡懒觉不起床,到医院看病。
3、表格:
说明:如果做到在相应的格内为自己贴上小贴画。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观看录像,引出主题。
二、关键步骤。
1、通过观看录像与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上幼儿园经常迟到的危害。
2、教师出示图片一和图片二请幼儿观察。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图片一和图片二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早睡早起身体好。
3、与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每天上幼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4、评比“上幼儿园,我不迟到”
教师出示表格,向幼儿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
三、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明天来幼儿园时应该怎么做?
活动延伸:
2、家庭活动:
2)家长也可以利用评比表格进行鼓励。
活动反思:
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为什么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一
1、理解故事内容《迟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儿懂得每天要按时上学,做到不迟到。
3、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连贯讲述故事。
难点:请幼儿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表,并帮助自己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迟到的茗茗》的图片、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我的作息表》。
一、激趣引入——我用谈话形式来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
二、出示教学图片,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1、分段讲故事。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方法和提问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先通过观察后,再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这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听觉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完整欣赏故事,使幼儿懂得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不要依赖别人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看幼儿用书的形式让幼儿完成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能大胆讲述故事简单的对白,我利用幼儿用书让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
3、通过交流讨论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上学为什么不能迟到?你们也要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等等,并引导幼儿深入分析故事帮助幼儿领悟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三、操作法: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我的作息表》。
在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的作息表能更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时间的观念,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幼儿先观察图片,再听讲故事,幼儿知道故事的内容。交流讨论环节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在制作《我的作息表》这一环节,教师如果先引导幼儿在自己的作息表的时钟上写上数字点数。幼儿会更容易看懂。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二
1、能够根据故事线索大胆地想象、连贯地表达。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编讲。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1、教学图片。
2、绘画材料:纸、笔。
1、设置悬念,导入教学。
2、出示图片,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让幼儿感知前半部分内容。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兔为什么回来晚了?它的蘑菇到哪里去了?(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自由表达)。
3、引导幼儿想象,续编故事后半段。
(1)引导幼儿按线索思考,想象并发展故事情节。
为什么小白兔的篮子是空的呢?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说清楚小白兔在什么地方,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是怎么做的。每个人编的故事最好和别人不一样。
(2)绘画续编故事。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画出来,并与同伴自由分享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使用恰当的词语完整地讲述故事)。
(3)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续编故事。(指导幼儿注意讲述的逻辑性,要求说清楚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4、拓展谈话:你们有过迟到的时候吗?是什么事情使你迟到的。
这个活动,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设计,我想设计得更适合我班的幼儿,我知道他们大部分生性活泼,勇于表现。如果采取传统教学法,没有充分让他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幼儿思维得不到扩散,势必会受到压抑,难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我试着采取另一种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只给幼儿讲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幼儿自由讨论交流,并把自己想的情节画下来,保证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
想不到的是,孩子在原本自己的.想法上又生成了各种有趣的情节与结尾,串成了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如:小兔看到乌龟婆婆肚子饿了就把蘑菇送她吃才迟到的;小兔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遇到了小河,她用蘑菇做为过桥的工具等等情节。实践证明,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说出了许多让成人都无法想到的答案与创作的故事,许多孩子是那么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本活动,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释放,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精神淋漓尽致得到了发挥,经过这次大胆尝试,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
在活动中,我也有一点困惑:如何更好地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提高?有三四个幼儿生性内向,不敢尝试表达,任老师怎么鼓励也一声不吭,针对这类幼儿,我会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培养他们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三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着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在阅读实践中,应坚持以“读”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的设计特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读文音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着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汇报读文、自学情况。
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
师: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体会。
(1)课件出示:“爸气急了……我挨打了”
a.生读,标出表示打的动作、声音的词语: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咻咻,体会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b.师: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a.师: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1)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a.生读,体会以前小海音就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
b.生再读,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
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
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3)师: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她呢?体会: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的打“我”。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4)师: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气、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该不该挨打呢?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你们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可能有两种:
a.不该打。
――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小海音会多么害羞呀,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
――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一点也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该打。
――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她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该打。……。
3.解决第三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2)生读,交流。
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
(4)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二、配乐朗读,升华主题。
1.师: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
2.师生合作感情朗读课文。
3.师:学完课文,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三、联系现实,拓展学习。
1.师:这篇课文是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节选,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原文。发放材料《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阅读。
2.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师补充叙述林海音的文学成就,课件出示:
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1)体会林海音后来能取得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与父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2)训练语言表达:能不能用比喻的方式说说你对父爱的认识?
父爱如山,父爱如大海,如阳光、月光、春风、春雨……。
3.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老师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对错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读写结合,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1、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对比“打”与“送”,升华父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角度切换,建立父亲形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迟到》,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不急,老师有个建议,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来概括。
“我”上学迟到了,父亲打了我,帮助我改正了错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70多岁时仍然记忆犹新。(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能影响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吗?(严厉、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慈祥……)。
二、感情诵读,品析“严慈并济”的.父亲形象。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父亲的严和慈。
感受“严”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感叹号不仅可以表示赞叹还可以表示气愤,三个叹号足以说明父亲气极了。从语气上我们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分角色朗读对话)。
b、“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我挨打了!”
怎样才能读出严厉呢?自己试试。(指名)。
c、“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外面的雨声有多大,我的哭号就有多响,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父亲下手狠,鞭痕让人有钻心的疼痛,怎么不严厉呢!
3、一次迟到,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时,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联系前文。
小结过渡:
父亲恨铁不成钢,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同学们还读出了他的慈祥。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1、指名回答。
2、送来的仅仅是夹袄和铜钱吗?送来的还是什么?同学们,这简单的两句话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请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
(虽然打在我身上,却痛在父亲心里,他懊悔不已。父爱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过行动来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
b、每一动作后都承载着父亲沉甸甸的爱。同学们,用心用情去读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读——指名(朗读中注意方法点拨,情感渲染)。
教师小结:我们看不见父亲的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关爱的眼神,触摸到父亲那份厚重的爱!
三、入情入境,体味“我”的内心世界。
父亲打了我,又送东西给我,作为女儿,“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变化?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挨打时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伤心、不解、难过、委屈……)。
送东西时的心情:
小结过渡:
(感动、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气,我不解甚至怨恨,因为那时我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亲追到学校送东西给我,看着他关爱的眼神,“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学们看啊,“我”在接过父亲送夹袄和铜钱时,眼里分明闪着泪光。
爱之深,责之切。听着我惨烈的哭喊,看着我狼狈的样子,想起我红肿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打的严厉,有时又是爱的深沉。
四、对比中升华父爱的高度。
1、现在你觉得“打”和“送”,哪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声讨论。
2、指名回答。
补充资料:
其实《迟到》这篇课文选自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她在写这篇文章时,父亲早已经去世了。她是带着对父亲的怀念来完成这本书的。读书时,我们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时的皮肉之苦是短暂的,就像过眼烟云,一吹就散了;而送东西时的感动却是永久的,就如一块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记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浓浓的父爱!
3、严而有情的父爱有效果吗?读课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指名交流。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林海音。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她70多岁时所说的话。生齐读。
林海音的故事影响了我,要是这个故事也能影响同学们那该多好啊!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读写结合,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1、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对比“打”与“送”,升华父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角度切换,建立父亲形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迟到》,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不急,老师有个建议,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来概括。
“我”上学迟到了,父亲打了我,帮助我改正了错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70多岁时仍然记忆犹新。(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能影响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吗?(严厉、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慈祥…)。
二、感情诵读,品析“严慈并济”的父亲形象。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父亲的严和慈。
感受“严”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感叹号不仅可以表示赞叹还可以表示气愤,三个叹号足以说明父亲气极了。从语气上我们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分角色朗读对话)。
b、“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我挨打了!”
怎样才能读出严厉呢?自己试试。(指名)。
c、“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外面的雨声有多大,我的哭号就有多响,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父亲下手狠,鞭痕让人有钻心的疼痛,怎么不严厉呢!
3、一次迟到,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时,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联系前文。
小结过渡:
父亲恨铁不成钢,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同学们还读出了他的慈祥。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1、指名回答。
2、送来的仅仅是夹袄和铜钱吗?送来的还是什么?同学们,这简单的两句话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请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
(虽然打在我身上,却痛在父亲心里,他懊悔不已。父爱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过行动来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
b、每一动作后都承载着父亲沉甸甸的爱。同学们,用心用情去读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读--指名(朗读中注意方法点拨,情感渲染)。
教师小结:我们看不见父亲的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关爱的眼神,触摸到父亲那份厚重的爱!
三、入情入境,体味“我”的内心世界。
父亲打了我,又送东西给我,作为女儿,“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变化?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挨打时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伤心、不解、难过、委屈…)。
送东西时的心情:
小结过渡:
(感动、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气,我不解甚至怨恨,因为那时我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亲追到学校送东西给我,看着他关爱的眼神,“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学们看啊,“我”在接过父亲送夹袄和铜钱时,眼里分明闪着泪光。
爱之深,责之切。听着我惨烈的哭喊,看着我狼狈的样子,想起我红肿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打的严厉,有时又是爱的深沉。
四、对比中升华父爱的高度。
1、现在你觉得“打”和“送”,哪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声讨论。
2、指名回答。
补充资料:
其实《迟到》这篇课文选自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她在写这篇文章时,父亲早已经去世了。她是带着对父亲的怀念来完成这本书的。读书时,我们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时的皮肉之苦是短暂的,就像过眼烟云,一吹就散了;而送东西时的感动却是永久的,就如一块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记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浓浓的父爱!
3、严而有情的父爱有效果吗?读课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指名交流。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林海音。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她70多岁时所说的话。生齐读。
林海音的故事影响了我,要是这个故事也能影响同学们那该多好啊!
msn(中国大学网)。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六
设计思路:
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生的生活,但对上小学需要独立整理和保管好物品等生活自理经验不足,想通过一系列家园游戏活动进一步梳理,归纳和提升幼儿这方面的经验,满足幼儿想做小学生的愿望,为孩子们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目标:
1.通过系列活动,积累一些整理和保管学习用品等生活经验。
2.了解一些小学生的生活,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学生的生活,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
难点:通过活动,积累一些整理和保管学习用品等生活经验。
材料和环境创设:
1.家园相互沟通,共同收集有关小学的生活经验,积累相关经验。
2.笔,橡皮,尺等;各种小学一年级的书,本子,玩具,铅笔盒,书包等;。
3.情景表演;。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游戏发奖活动延伸。
(一)导入活动:
听《读书郎》的音乐,幼儿唱唱跳跳,激发兴趣。
(二)游戏《想一想,做一做》:
老师引出话题:你们马上要做小学生了,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想一想,做一做》。
游戏一:笔答题(每队轮流回答,答对得一分)。
1.你们将于什么时候进入小学?
2.上学时应带些什么物品?
3.请幼儿做出正确的握笔姿势?
4.请幼儿做出正确的看书姿势?
游戏二:抢答题——情景表演找错(每一组看一段表演,找错一个得一分)。
1.表演一:早上起床,闹钟不停地响,小明迟迟不肯起床,在妈妈的催促下,急急忙忙起了床,抓起写字台上的书往书包一塞,没吃早餐就上学了。
2.表演二:在课堂上,小明不专心学习,东张西望,看书时,脸贴着书,写字时趴在桌子上。
3.表演三:放学了,小明回到家,打开书包,书本乱到一桌,刚想做作业,忽然起身打开电视机,拿出零食,边看边吃边做作业。
游戏三:操作题(快速又正确的小组得三分)。
1.学习整理铅笔盒。看看哪些需要放入铅笔盒。
(提供:铅笔盒,大小笔,橡皮,尺,玩具等)。
讲一讲,铅笔盒内应该放什么,怎么放?并请幼儿尝试操作。
2.学习整理书包。看看哪些物品需要放入书包内。
(提供:各种类型大小的书,本子,玩具等)。
讲一讲,书包应放什么,怎么放?哪些东西不该放?并请幼儿尝试操作。
小结学习用品的摆放。
(三)发奖。
(四)活动延伸:
1。家长为幼儿创设条件,支持幼儿学习整理,提供小书包,铅笔盒等,放手让幼儿自己做。
2.教师和家庭督促幼儿养成不迟到的习惯。
迟到的礼仪教案篇十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懂得要正确对待错误,改正错误。学习小“金钥匙”。
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写出我改正错误的过程,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3、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ppt课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生(齐答):有(或没有)。
师:有迟到过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有赖过床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有逃过学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
生:(举手)。
师:现在改过来了吗?
生:改过来了。
师:真好。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63页,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音读正确、读流利。
生:读课文,划词语。师巡视。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有一天下雨了,她不想去上学,爸爸叫她也不起,就打了她,后来上学就没迟到过。
师:你很认真在读课文,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作者小时候有赖床的坏习惯,有一天下雨了,她想逃学。
师:是的,经过呢?
生:爸爸打了她。
师:说得很准确,后来呢?
生:爸爸到学校为我送来了花夹袄和两个铜板。
师:结果呢?
生:作者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师:在老师的提示下,我们把这件事概括了下来。爸爸究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中有那么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到以后,勾画下来。
生:“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好!找到这句话的孩子,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哪位同学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
生:严。
师:(板书)还有怎样的印象?
生:疼。
师:好,(板书)很会概括,我们看一看“疼”给它换一个说法,什么意思?
生(齐答):爱。
师:那么“严”我们可以组成哪些词语来理解他在句子中的意思,可以说?
生:严厉。
师:还可以说?
生:严肃。
师:一般严肃我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表情,除了严厉还可以组成?
生:严格。
师:非常好。来让我们把两个词语读一读。
生:疼、严。
师:放到句子当中去,想想看又该怎么读了。来“我的父亲……”一、二。
生(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味。
(一)、体会父亲的严。
师:父亲管教我有多严呢?继续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地方具体写呢?找出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出示阅读提示)。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完成的同学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交流。
师:谁能把你在学习中的发现告诉我们?
生: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我挨打了。”
师:你找到了这部分,你从哪些词语或哪些话最能表现出父亲对我很严呢?
生:瞪着。
师:一个眼神“瞪”,让你感受到父亲很严厉,非常好。他留意到了父亲的眼神——瞪,我们看看父亲就这样瞪着我说了什么,你来读。
生: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怎么可以逃学?起!
生: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怎么可以逃学?起!
师:你读出了文字,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人物的神情,非常好。请全班的男同学,带着这样瞪大了眼睛的神情,读一读爸爸说的话。
生(齐读):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怎么可以逃学?起!
师:爸爸的一个眼神,一番训斥都是在告诉我们,他对我的管教?
生(齐答):很严,很严很严。
师:很严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表现爸爸的管教严?
生:爸气极了,……,我挨打了。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父亲管得很严的?
生:拖起来。
师:你为什么特意留意到这个“拖”字?
生:因为“拖”字表现了爸爸的动作非常的大,力量也大。
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生:抄起。
师:你是怎么想的,“抄”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爸爸气急败坏的样子。
生:还有“左看右看”
生:我从“左看右看”知道了爸爸非常的生气,急着想让我去上学。
师:非常好,注意到了爸爸的眼神。
生:一抡。
师:你能把“抡”这个动作比划比划吗?怎么做的?(师示范动作)。
师:就这样,就这么一抡,抡得越?生(齐答):高。
师:打得就越?生(齐答):痛。
师:就会发出?生(齐答):咻咻的声音。
生自由读后,请一生示范读,并点评,另一生再读,生齐读。
师:爸爸打得多狠啊,(出示)爸把我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生齐读。
师:我感到多疼啊,(出示)那一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生齐读。
生(齐答):很严,很严很严。
师:严中透着……。
生齐答:爱师板书。
(二)、感受父亲的爱。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听了老师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生:我此时感到非常的内疚,因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我想逃学,爸爸才打我的,我却让爸爸伤心了。
师:你刚才有一个形容“你”心情的词语用得特别好,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内疚。
师:谁能像她这样用一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生:懊悔。
生:难受。
生:自责。
生:遗憾。
师:现在,“我”的'心里就充满着自责、懊悔、遗憾,让我们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读一读第15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听到这……”
生(齐读)。
师:就在这个时候,爸爸那瘦高的身影又出现了,爸爸来送什么?谁来读一读?
生:我走出了教室……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师:爸来到学校,说什么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做了什么?读一读。
生:打开了手中的包袱……给我。
师:“递给我”不算,还得亲眼“看着我穿上”,怎么理解?
生:“爸爸”有点不放心,怕“我”赌气不肯穿上。
师:那“两个铜板”又有什么含义呢?
生:给铜板是让我买早点,或者放学后坐车回家,或者买药搽伤口。
师:(背景音乐起)爸爸想得多周到啊!但此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打开包袱,拿出了我的花夹袄,看着我穿上,爸爸多么想对我说?__________;此时我接过爸爸手中的夹袄穿在身上,拿着手中沉甸甸的两个铜板,望着父亲,我多么想跟父亲说,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父亲和我此时的心情和想法,就写在插图边上。
生写想法,师巡视。
生:爸爸会说,女儿,对不起,我早上是因为你不想起来,我气极了,所以才打了你。
师:你说明了来意,他还特意带来了花夹袄啊,是想说什么?
生:女儿对不起,我早上不该打你,其实我是很疼你的,我得对你管教严一点,因为我是你的爸爸。
生:你要小心点,不要着凉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因为今天早上下了大雨,爸爸又打了我。
师:说得非常好,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种方法真棒!
生:很疼我的。
生:爸爸是我不好,我不应该不听你的话。
生:爸爸,我知道你很爱我,又想让我长大后有出息,所以管教我非常严厉,我想对你说,我也非常爱你。
师:我想爸爸听到你的这番话,脸上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多么懂事的女儿啊!
生:爸爸,对不起,我错了,你不要再伤心了,女儿不怪您,女儿爱您,永远爱您。
师:虽然他们什么话也没有说,但父女二人的心已经紧紧地贴在一起了,让我们用朗读来记住这一温馨的画面。
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我走出了教室……”
生:因为他很疼我,他打了我,让我知道这次的教训。
师:只有这一次赖床,仅仅因为这一次,他就狠狠地打我吗?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是我不想上学。
师:一次不想上学就会打得这么狠吗?
生:她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有赖床的习惯。
师:看来赖床这个习惯已经?
生(齐答):很久了。
师:爸爸这么做,也是?
生(齐答):为了我好。
师:难怪我会说,我的父亲?
生(齐答):很疼我。
师:有了这样的经历,后来的我怎么样了?让我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作者有什么变化?
生:作者的变化是没有迟到过,并且每天早上都等着校工开大铁栅门。
师:不仅没有迟到,而且还——。
生(齐答):早到。(板书)。
师:正因为有了父亲这样的疼和这样的严,作者才从迟到变成早到,其实,她改变的何止是上学路上的迟到,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再也没有迟到过,时时早,事事早,经过不懈努力,她的一生为我们奉献了许多好的作品。(出示林海音作品)。
师:父亲的爱让林海音从不能面对错误到正确面对错误,并改正错误,更改正了不良的习惯。疼里含着爱,严里透着爱,这就是父爱。(出示图片,感受父爱)。
师:有人说,父亲的爱是——。
生(齐读):关切的眼神和无声的叮咛。
师:有人说,父亲的爱是——。
生(齐读):宽厚的肩膀,承载我的一生。
师:还有人说,父亲的爱是——。
生(齐读):温暖的大手,牵着我走好人生之路。
师:在人生旅途中,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就是在不断犯错,勇于认错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