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所读的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等进行个人评述和总结的一种文体形式。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拓宽视野,同时也是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的途径。现在是不是应该写一篇读后感呢?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所读书籍与其他书籍或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更深入的结论。读完这些读后感后,我们或许能对这本书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一
看了这部影片,我印象最深的的是开学的一些场面和基廷老师讲的三节课。开学尹始,学校校长向新生说出学校的四大信念: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在这种信念驱使下,学校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卓越学子。所以以后当老师的话,特别是当班主任,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理想信念,并督促学生积极力行,如果有幸当上校长的话,要努力营造一种学校氛围,努力营造一个尚学崇学的学风,这样在应试体系下才有可能取得卓越成绩,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人活在世上,总得有自己的信念,用信念支撑生活,所以当老师的话,无关学生成绩,给学生一种信念,能让学生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第一堂课,英文老师基廷叫大家撕去了教科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并努力告诉他们青春的激情和诗句的甜蜜,并引导学生告诫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告诉他们这样将学会品尝文字与语言。当今应试教育体系下,能够出高分人才,但鲜有做出积极创新之才,关键还是缺乏独立思考,以后作为老师的话,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积极思考能让自己诗意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另外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这也是一种独立思考,这样对学生才公平。
第二堂课,基廷站在讲台桌让大家上讲台来换一个眼光看这个世界,让他们朗诵自己的诗歌,让他们用诗句唱出心底的感受。,并告诉学生我们是人类中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这些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须条件,而诗、美、浪漫、爱,这些是我们生存的原因,所以以后当老师的话,不光要给学生知识,还要给学生积极阳光,让他们明确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引导他们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诗意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堂课,基廷耐心的告戒大家,理想是不能对抗现实的,他们必须在现实的天空下放飞自己的理想,他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理想,又着实为他们的现实担忧。尼尔爱好戏剧,可他父亲并不希望儿子和戏剧沾上边,基廷不止一次的鼓励尼尔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亲听,尼尔办不到。尼尔瞒着父亲参加了学校戏剧团的演出,父亲意外出现,冰冷的拽走了尼尔,还严肃的说。
总之,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及时行乐”,莫负好时光。另外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如果要当老师的话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好老师。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后的感受。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二
看完了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对于山崎丰子最初知道她的就是关于白色巨塔的日剧很有名,但是无论是书还是日剧,我都没有看过,后来反而先看了《命运的人》和《不毛之地》,但是我却对山崎丰子的感情观有质疑和不认同。
或许是因为自己过于传统,但是爱情和婚姻却是不相同的,无论是《不毛之地》里面的壹岐正还是白色巨塔中的里见裕二,都算是书中的正面形象,但是两个人却都在家庭之外,遇到更爱或者说是“命运之人”,但是我却并不觉得这就是伟大的爱情或是动人的爱情,只不过是打着爱情的幌子的一己私欲,妻子总是在默默的付出,任劳任怨,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生活的平静反而让他们越发的忽略了妻子的.重要性和美好,如果说里见真的和东佐知子在一起了,他的生活质量真的是会下降吧,又怎么会全心全意的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喜欢的科研上,而东佐知子我实在是不怎么喜欢,自以为自己多么的高洁,但是做出的事情实在是龌龊,看上自己好友的老公,已是不对,没有控制自己的感情,还放而任之,更是有勾引之实,或许这种女人也就是男人所喜欢的,而我身为女性,却真心无法认同。
对于山崎丰子的文章,最不愿意看的就是其中的感情戏,她跟多的精彩是在于男人之间的斗争,本书的主角财前五郎,对于他在书中的表达是技术高超但人品不佳的医生,但是对于这样一位人品不佳的医生,却没有太多的反感(相对于人品好的里见医生而言),上册中教授的评选活动,东教授其实算是因为不爽一位比自己更张扬更出色的学生的继任才会生出许多的事情来,表面上说是因为对于财前人品,医德的否认,其实他的内心只不过就是担心财前的上任对于自己的影响,同时对于高于自己才能的一种嫉恨。
如果说本书结束在前册就好,但是作者自己也说了,因为大众的道德,不允许这样的结局,所有才有了下册,而最终的结局于财前是一种讽刺的过世。下册中财前更像是鹈饲院长的棋子,即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却在这样的医院政治的欲望中沦陷的更深,得不到救赎最终也走的越来越远,越来越偏激,而过晚的发现病情,过早的去世。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三
第一次看《死亡诗社》是在南师学习期间,当时边做功课边看,不是很专心,加上是纯英文版的,看得半懂不懂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师约翰・基丁与众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比如让学生撕掉书上枯燥的对于诗歌的割裂开的数字化的评价方法,运用充分调动起学生感官和激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进而创作诗歌,充分尊重了诗歌的本质和学习的本质。再比如:他让学生站到讲台,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正如站的越高,看的更远,更客观。他提倡他们要坚持自己的脚步,走自己的路,正象他所朗诵的诗句那样:“两条路在森林分叉,我选择人少的那条。”
这次再看《死亡诗社》,除了对基丁教授的崇敬(崇敬他敢于冲破传统,崇敬他能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崇敬他的智慧和干练……)更多的是对现实残酷的一种感怀。尼尔是一个有梦想但却完全屈服与父亲威严的孩子,他在基廷老师的课堂上被点燃寻觅生命意义的激情,重组了死亡诗社,他背着父母去演出话剧,他年轻的生命借着“仲夏夜之梦”的精灵飞扬。然而当帷幕落下,他还得回到现实,面对父亲严厉冰冷的目光。终于,不幸的事发生了,在一个飞雪的寒夜,他最后一次带上精灵的荆冠,踏着冰凉如水的夜色,向着天堂去寻觅自己的梦想……这让人感到颤栗和无奈,现实就是这样强力地阻挠着有梦想的人,最后基丁被以灌输给学生消极思想而撤职,他的教育梦想也许和尼尔一样。人的梦想和激情就是这样被现实击碎的。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尤其是孩子们,为什么天真烂漫、活泼快乐、满怀希翼地来到世界,来到校园,最后大多沉闷、古板、麻木空虚地离开。没有梦想和激情就没有生活,不要太多的禁锢,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这才是健康的教育和生活状态。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四
众人:其他人嘛,东教授一直都是个好人,有点小私欲但一直记得自己是个医生的好人,东教授领着中医生查房的场景很气派。内河教授是神人,威严正直。女人中,蔷薇会刻画的女人的虚伪与丑恶太生动了。枝子姑娘很单纯,护士很勇敢,最耐人寻味的应该是财前的妻子杏子和爱人花森了,一个可以不爱但不会放弃,一个一定要爱但不会争取,这样的局面,也只有女人可以营造的出,但是,这样的财前与拥有宁静家庭的里见相比,还是后者要幸福温暖的多吧。
无法忘记,财前迎着朝阳模拟手术的样子。夕阳照勾着刚毅的轮廓,伴着宁静的曲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走向心中的白色巨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五
我以前很少看且不爱看日本文学作品,但自此后,我很佩服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文学界就有这样的人为了文学这么深入学习研究某个专业领域并且成就这样一本书。她不仅研究了这个专业里的知识和理论,还相当深入了解和披露了那里的行规。换言之,就是这个行当里的潜规则和行业文化。我想起有一天老佛爷闲聊里说起公司的企业文化,很意味深长的说:我们公司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要在这里浸淫足够久的人才能体会和领会的。
这本书颇直白,对于人物的勾心斗角和利益关系都直接点破,远没有红楼梦那么的隐晦,甚至也没有张爱玲书里的那么指桑骂槐指东打西,在这一点和其他角度上,()我始终觉得张爱真正继承了红楼梦。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张爱,于是那时不知第几次的重读又重读她的作品,赫然发现看懂了许多以前没有领会到的深层关系和语言中隐射的含义。张爱就像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太年轻的时候,其实看不懂。至少我认为我20岁之前没真的看懂,20岁之后就开始懂了。而现在,我和卷卷一样,我不敢再看东邪西毒。张爱是敢看的,但是不想看。
白色巨塔还是值得看的。这说的是原著,不是连续剧。我没有看连续剧,虽然这五十多年来日本已经反复拍四五个版本,更别说台湾版的了。小说做成影音作品可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不过要论字里行间的想象空间和张力,还是看书的好。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六
现在回想本学期的第一堂课,悄然走进我们视野的就是这部名为“死亡诗社”的电影,安静地看完,可是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为基廷老师的与众不同而充满兴趣,因为老师告诉同学们撕下教科书的一页而惊奇,看到老师带着学生们在教室外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而兴奋,在看到基廷老师在课堂上对安德森的奇妙指导,即让他闭上眼睛,然后一连串的追问使安德森毫不畏惧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时,我很激动。当看到学生们重新恢复了“死亡诗社”,我很向往。当看到尼尔的死亡时,我为此深深的遗憾。
当我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三节课的时间,一直看到了小说的结尾,忽然觉得眼眶发热,有一种想要流泪却又不是悲伤地感觉,脑海中回荡的是基廷老师的话,是最后学生们站上桌子,用认真地充满思想光华的眼神看着即将离开的基廷老师所说的那句“captain!mycaptain!”
我从中看到了认同,看到了坚持,看到了精神的虔诚,看到了基廷老师的教育带来的结果――教出了一些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个性和追求,有正直的坚持和执着,眼中充满光芒的学生。
我对教育有了一些思考,我觉得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教育是一种传达思想的过程,是充满和创新和热情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要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坚持不懈,永远保持正直,不循规蹈矩,强调自身的独立,强调灵魂的追求。我非常喜欢基廷老师,非常喜欢看基廷老师给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和学生们对话时的气氛。
在深深的敬仰基廷老师的同时,我非常渴望自己也能遇见一位这样的老师,因为当看到安德森对发言的畏惧时,我想到了自己,自己也是从前就不能大方地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慢慢发展,觉得面对问题自己似乎已经没有了想法,大脑和心灵同时呆滞了,我觉得这样很可怕,很悲哀。找不到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我――一个有生命的实体,也变得千篇一律了,这样的生命真的得不够灿烂和有意义。想到,如果也有这样一位老师,引导我找到自信,找到不顾一切表达自己的思想的那种感觉,那该有多好啊,尤其记忆深刻的就是基廷老师对安德森说的“记住你现在的感觉”。
我也明白了那样的感觉,是勇敢的自信的感觉。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七
《死亡诗社》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喜欢数学远多过语文,被数学老师像疼女儿一样关爱着。此外,我还喜欢读故事——当然不是课本上的那一点点。
看《死亡诗社》这个电影是在大学的时候。说实话当时心里并没有多激动,就是觉得温馨,觉得画面的颜色非常好,人物很好看很萌,基丁老师很可爱。
人的一生,总会发生一些我们自己无法预料的改变,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因为某个人而起。
让我又把时光拉回去一点点。回到我的初二下学期,班里来了一位很年轻的语文老师x。彼时他刚大学毕业,对,中文系。对生活乃至对工作充满了年轻人纯真美好的理想。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三毛讲席慕容,用孟庭苇和苏芮还有齐家姐弟的歌名给我们布置作文题,用王国维况周颐的话点评我们的作文。他教我们收听中广流行网(这里能听到第一手的台湾流行音乐,比它们被介绍到大陆来要早起码三个月),鼓励我们到户外去。他让我们每节课前轮流上台去宣讲新闻,于是我第一时间向大家宣布小虎队即将解散的消息(当时大家都惊呆了)。他从不轻易否定班上出现的早恋,只是告诉我们孩子的爱如何能成长为大人的爱。在三毛死的那一天,他给我们放《滚滚红尘》,然后让我们去雪地里静静待一会儿,去想念一下这个人。
后来我到了高中,接触到的语文老师全是应试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再也没有人像x那样让我们觉得语文课可以如此有趣,而文学又是多么的让人狂喜且幸福。虽然x老师很瘦,很情绪化,甚至有点娘娘腔,但我还是认为,他比我高中经历的所有语文老师(我高中有五任语文老师)要可亲可敬得多。
整个高中的语文课我都没有听下去的耐心,我都在自学。我同时还看大量的古文。我曾经引以为傲的数学渐渐荒疏,以至于数学月考居然有几次才刚及格。我坚决要为文学拼上一生,因为我真的在其中体会到了极乐和大爱。
x老师,那么像《死亡诗社》中的基丁。
《死》中那几个年轻人,在没有遇见基丁之前,一直活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平静里,顺水推舟地成长,会在别人的安排下长成也许自己并不期望能为的那种大人。终将有一天,这种不动声色的平静会变成一种绝望。
还好有基丁,这个在他们生命中燃起诗意,而且比他们燃烧得更旺盛更持久的人。
即使基丁后来被处罚,即使男孩们的生活会恢复如前,但他们的`心会从此不一样,梦想和信仰会从此不一样,品格和胸怀也会从此不一样。
他们会朝着自己期望的大人成长,会活出一种激动壮阔的人生。
基丁教会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绽放。
而我的x老师——他深深地影响了我那么多年;在高三报志愿时,我是全班唯一一个坚持报中文系的(而且在所有学校中都填了中文系);当我进入全国最好的中文系,却发现这里的老师居然也和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们一样,刻板残忍地条分缕析着片段字词、幽微大义,我真的很失落。而更神奇的是:有一天,在这个全国最好的中文系的办公院落里,居然碰见了x老师,他说他想考研究生了,希望跟我做校友;再后来,听说他落榜了,依然在原中学教书,但是换到了高中部,成为了一名纯粹的应试教育者。他再也不给学生们读课本以外的闲书,再也不教他们收听境外广播,不会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创意写作(倒是总结了起承转合的高考作文八股式写作了),更是禁绝早恋和一切课余活动了。
嗯,是我错了,我曾经以为他和基丁是一样的,结果终究不是。
离题了,说了太多回忆的事。《死亡诗社》讲的就是一个跟梦想有关的故事,跟诗情和激情有关。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平静的绝望中,诗意的栖居在我们看来总是别人的事,是不可能的事,是需要很大勇气来实现的事,是实现了也没有多大意义的事。——可是,它让我们那么那么向往啊!!!
你的过去可曾遇见什么人,从此改变你的一生?
我相信《死亡诗社》会提醒每一个读它的人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某个时刻,彼时我们懵懂澄澈,善良脆弱,某种盛大的遇见就要发生。
一期一会,有生之年,终得相逢。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八
我沐浴在一片春光明媚之中,眼前的生机盎然传递出一派生的喜悦。我看着那一个个正在萌发的生命,回忆却不知不觉来到了那个落叶漫天的季节。秋风扫过每一个角落,扬起一片片金黄。不知为什么如此灿烂的颜色却传递出阵阵凄凉。也许因为那时的我正置身于一种生命的震撼之中。而带给我这种震撼的正是一本名为《死亡日记》的书。
它是一本书,更是一本日记,也许这本日记按在你我的身上并没有多大意义。它精彩的地方莫过于它的作者。那是一个癌症患者。当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时,他并没有因为死亡的逼近而去奢侈地挥霍生命或自暴自弃,而是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延续。这一本书将记载着他的灵魂长留于世上。
这本书记载的是他最后三个月的所思所想。令人再一次感到惊讶的是,它的色彩居然是那么的明朗,语言是那么的诙谐幽默。它没有只字片语的抱怨,没有一丝一毫的悲哀,但是却让人读后悄然流泪。原来在这幽默而看似轻松的口吻后面,却始终藏不住作者的痛苦——那不是绝望,那是对生命的留恋,谁也无法阻止的留恋:是牵挂,是向往,是一颗不愿离去的心。
这种思绪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因为作者留给我们的始终是愉快地文字。这本书就这样成了——在悲哀中站立的快乐。
读完这本书,每一个人都会像写后序一样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白岩松说,他觉得这本书是金黄的,像是向日葵;淡蓝的,像是无法掩饰的忧郁;大红的,像是一股正在燃烧的力量。而我认为这本是透明的,是毫无杂质的灵魂的展露。它毫不吝啬、毫不掩饰把一个完整的生命展示给大家。透明是它脱去华丽的衣裳后最美的底色,它可以融化成水、凝结成冰、升华为清澈的力量,悄悄潜入人们的内心深处,给予他们生命的触动。
走出书本、走出回忆、走出思绪,眼前的一片绿色让人再一次闻到生的气息。带着这种气息。我感悟到书的魅力。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九
《预约死亡》,在这本书中,毕淑敏到临终关怀医院,体验即将死亡者的生活。毕淑敏这种特殊的想法着实让人咂舌。看着本书的时候,我真真切切地想着奶奶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等她的精神突然好起来。眼睛会象涂了油似的发亮,说话充满感情。假如你的母亲是个文化人,还会有诗意。她会突然说她想吃某种东西,嗅觉突出得好,会听见很遥远的声音……到这种时候,就快了。依我们无数次的经验,从那时候起,大约还有一天的时间。”所以民间传说有时候和医学道理也是不谋而合,老祖宗留下来的传说也有其可鉴之处。然而不同的是,没有诗意,没有很遥远的声音,只是很简单地握着手,和她说:“不要怕”。
临终的人并不是恐惧死亡,他们只是恐惧疼痛!死亡不可避免,疼痛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时候我们单方面想要执意去延长一个人的生命,用尽一切所谓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天真想法,现在看来还不如真切考虑病人是不是感到舒服。
嗯,或许明天她就好了呢?就能喝粥了呢?就能自己走路了呢?
死亡其实没想象那样玄。中国有句成语叫垂死挣扎,好象死前痛苦万分。根据最新研究,肌体在死亡之前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神志模糊,感觉迟钝,阈值提高到极限。你不能用正常人的感受看待死亡。
每天的问候,连抬一下眼皮,应你一声都会耗尽好多好多的力气,多让人可怜。在那个时候,世界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上路。到远方去。
临终关怀医院的医生在挑选医护人员的时候是有一定美的标准的。这里的美,并不是平常讲的漂亮。美就是面善。
所以护士小姐在里面生活了这么多年,照顾了那么多即将死亡的老人,她都不害怕。
我问:“你害怕吗?”
她说:“不。我从见第一个死人就不害怕。我没觉得死与不死有什么大变化。还是那个人,不过是从我这儿到我奶奶那儿去了。”她的语调苍凉。
生命象一只旧钩子,悬挂着我们的躯体。从我们降生的那一瞬起,钩子就在时间的峭壁上承受重量。你的钩子结实不结实?不知道。随着我们身心的渐渐膨胀,那个钩子象受了热的塑料渐渐抻长。当然,一般说来它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不会戛然断裂。但它的韧度被岁月磨损,当灰尘的重量越积越多的时候,终有一天,那钩子象水龙头口一粒将滴未滴的水珠,缩出颈子般的窄处。
既然死亡无法避免,就好好珍惜活着的时光吧。生命本来就是一次单程的旅行,走走停停,去经历更多的美好,到走不动的那天到来,才有回忆可忆。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十
陆幼青,一个以去世多年的人,看了他的〈〈死亡日记〉〉,我有许多许多的感触,是什么在支撑他在生命的末班车给他的女儿留下生命的留言,是出于一个父亲的责任?是出于自己的遗憾?或是出于自己对世间的眷恋?不管出于何种感情,他的留言却是他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遗留下来的话。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相信陆幼青的感情是真挚的,永恒的,诚恳的。
我不敢相信一个得了癌症的人,在身体被癌症折磨,精神受锤击的情况下,有如此的坚强毅力去完成生命的留言,而且写的内容,却出乎我的意料。起初在拿到那本书时,看到“生命留言之死亡日记”几个字,引起了我对一个即将死亡的人将给世间留下什么样的话的好奇心,同时我猜测他写的内容肯定很伤感消极,但看完了以后,我的猜测是不成立的,滑稽的`,可鄙的。
看完了了他的留言,我对这位将死之人敬佩不已,在他的〈〈死亡日记〉〉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种坚毅,一种崇敬,一种力量。陆幼青在生命的最后,还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沉稳,那么的自若。他的文字没多带着像一个垂死之人的哀伤悲痛的情感,反之他的文字却是那么的和蔼,那么的幽默风趣,那么的通俗易明。有如诸葛孔明在兵临城下,还那么的沉稳自若,城门敞开,拉弦弹奏,演绎的空城计。
陆幼青,平凡之人,大智之人。他的留言朴实无华,平常而无做作,风趣幽默而无消极。在临死之前,还如此坦然处之,无不折射出他的为人啊。
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们何不洒脱来人间走一回!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十一
被学生称呼为“船长”的基丁老师要走时,非常喜欢他别样教学的学生们,纷纷站在桌子,为基丁老师的离开而惋惜,老师露出无奈却又欣慰的微笑说道:“谢谢,孩子们。谢谢你们。”因为他知道,有那么一群学生已经开始自己思考看完那一幕,不禁自泪流满面。
影片的结尾,基丁老师最终被辞退,孩子们继续从前的生活。孩子们纷纷站在桌子上,那是因为基丁老师已将学习的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田。“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人生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是基丁老师带着孩子们寻找人生意义时朗诵的梭罗的诗。这群孩子们会记得,并肯定基丁老师的教学。
这部电影整一个灰色基调。但基丁老师教孩子们却是彩色的。讲述的是1959年,以凝重的风格及传统的教学理念著称的威尔顿预备学校迎来了一位新的诗歌教学老师基丁及一群虽年轻却早已被规划好人生道路的新学生。
影片中的基丁老师是个与众不同的老师,“及时行乐”是他的教学风格,并非是那种循规蹈矩按着教科书进行教学,而是突破传统,教给孩子换种角度思考问题。对于教学了解诗歌时,让孩子们撕掉前面的定义性的.讲述。他的用心是让孩子们要有自己的思想;让孩子有勇气站在桌子上,教给孩子能换种角度去思考,写自己的诗歌;闭眼聆听,教给孩子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天性;在院子中学会走路,教会孩子不要顺从,要有自己的主见……他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同学们在他的课堂上不仅轻松而且学到很多的东西。让学生仿佛重生,这也是电影的前半部分。
电影的后半场,讲诉最好的学生尼尔因自己热爱演戏,却因违背了父母意愿,没有按着父母既定的目标去走,最终选择了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本该绽放的青春,却因父母的不理解不支持而早早凋谢了。
很明显他的父亲是专制型的父亲,我们可以去责怪他的父亲,但他父亲只是想他的梦理在他的儿子可以实现,而且认为那才是对他最好的,进入这所学校也是花了他很大的牺牲才进去的,他只希望他的儿子在这所学校里面学习,然后上大学,对于儿子的兴趣,却一无所知,每一次尼尔想知诉父亲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当看到父亲的冷漠的眼神,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又吐下去,因为他自己讲了也白讲,他还是演绎他的孝顺儿子,正如这样,才导致后面的悲剧的发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人和自己孩子的沟通显得尤其重要,尊重孩子的爱好,了解孩子,并且发展孩子的爱好,让其他们健康的成长。这方面我们要进行反思,不然下一个尼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重视家庭教育,呵护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让你的孩子在自己的爱好上发展。这样他才会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
这种现象在我们当今社会上也都存在着,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根本就没考虑到孩子的爱好,从小让他们学习钢琴,画画,星期天都不放过,让他们从小就成为小大人,他们没了童年,没了乐趣,只会成为生活的奴隶。而他们并不开心,而家长往往以爱的名义来作为理由,其实他们是在以爱的名义来伤害着他们的孩子。尊重孩子才是对你孩子最好的方式,也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比整天学习还重要。这是做家长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要考虑的。
让我们做一名创新的老师!做一个开明的家长!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十二
夜幕倾临。微黄的灯光下,我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眼前的物体也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那一行行清冷的字,那一个个简单却意义深远的词,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死寂般阴沉却充满纯色充满关怀的世界—这个世界,属于毕淑敏的《预约死亡》,是它,使我泪流满面,悲慨万千。
临终关怀医院,乍一看,倒有几分诗意,可转念一想,似乎添上了几分凄凉。临终关怀,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个垂死的老人,瘦弱体薄,却个个耍着小孩般的脾气—要人疼,要人帮换衣服,要人喂饭,甚至还要天使们在他们吃饭前唱歌。这个世界,充满臭气,贴满污垢,但是,它是出奇的单纯,虽然老人们的思想有时候过于幼稚,譬如变仙升天类的。《预约死亡》里说,中国的老人像外国老人似的不谈年龄,好象阎王爷是多情的骑士,而且弱智,极好糊弄。
临终医院里的老人们是不怕死的,反而他们想死,我不知道他们是耍脾气,还是真的想死。也许人在世上生活了几十年,真的会看透一切,继而他的思想开始模糊,开始麻木,开始不想认识世界,开始用小孩子的心去看待一切。人会返老还童,大概就因为人到中年会特别欣赏小孩的眼睛—那双特别清澈,特别晶莹的带着渴望的眼睛。
毕淑敏的语言过于清冷,让人读起来会恍如隔世,于是人们习惯到冰冷的世界去寻找温暖。《预约死亡》就是这样,它冰冷的字宇间带着希望,渗有真、善、美,它带我们走进那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去发现并理解世界外的东西,我们总会在那里找到一丝共鸣。在冰晶的雪地里,在寂寞的荒原上,我们总会找到一团可以给我们温暖的火。
生命像大海,平静中偶有翻腾的巨浪。死亡其实跟生命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不同罢了。书里说:“死亡像轻飘飘软绵绵的羽毛一般。那个瞬间是飞翔的感觉,一切痛苦都不复存在了,极为舒服。”从来只听过死亡是极其痛苦的,可《预约死亡》却说它极为舒服。细想一下,又似乎真的不痛。可毕竟还不够到那时侯,谁也无法预料。对于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世界观不同,有些人看它痛,有些人看它舒服—这是思想境界的另一种升华。
有些人去了极乐世界,有些人下了十八层地狱,但这谁也不清楚。我们知道的是,死亡是生命的新一轮轮回。
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延续,像枯叶陨落一般,为的是新生命的诞生。
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一个个去了。可大部分老人临终前子女却没有坚持陪在身边,虽然是临终关怀医院,但也有许多东西是它所不能及的。
枯叶陨落,直至深埋土沫,这是风的无情,树的不挽留,还是—枯叶自己想走?
《预约死亡》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许多可爱且任性的老人,每天都有人去以外,就是那不辞劳累的白衣天使,还有那个尝试死亡的“我”。我觉得,无论怎样尝试,终究体会不到逝者当时的心情。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十三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通知,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通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亡通知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死亡通知单》用来消磨时间的书,十分给个六分吧,故事逻辑牵强,但还算完整。故事讲的是,十八年前,一个爆炸案两死一伤,还有公安局长被杀,凶手留下自称eumenides替天行道的死亡通知单。
十八年后,凶手再次作案,并发出死亡通知单,要与警方展开对决。第一次对决在广场,警察像铁桶一样围绕保护着目标,凶手利用他人分散警方的注意力,自己伪装成警方杀死了目标;第二次,凶手利用自己掌握案件负责人韩灏罪证,让其杀死了目标;第三次在机场,警卫密不透风,但凶手还是利用了警察韩灏,让其误认凶手是某一保镖,其实那保镖是擅自主张伪装的保护目标,警察韩灏为了掩盖罪证,误杀了目标。事后凶手留下背影扬长而去。总的来说,故事完整,能看,但没有惊喜。
首先是人物方面,十几年的老刑警定力那么差,动不动表情痛苦崩溃?还有凶手的目,为了惩戒法律之外的坏人,为此忍受非人的折磨,这显然不合理,要知道任何犯罪背后都有其心理支撑,并不会仅仅因为一个目的。其次在情节上,警察侦查案子的方法过于简单,故事里的警察就像被带着绕圈的小羊,基本的侦查手段像相关人等的背景筛查都没有,更没有人物线索线的整理。
死亡医生读后感篇十四
完整体系的契约法产生于十九世纪。在此之前,买卖法、运输法、票据法等商事法律发展起来,此时已经有了契约案件,但是还没有专门的契约法部门。此后,法学家们从经典案例中提炼、整理出抽象的契约一般原则和规则,契约法才作为一项专门的法律部门产生,因此,在契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理论家们功不可没。与十九世纪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契约法最初从商事领域中产生,关注并为放任的市场经济行为成果提供保障。后来,契约逐步超越商事关系的领域,进入了明显的非商业环境,如慈善募捐、婚约、转让家庭农场等。
1837年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瑟夫・斯托里(josephstory)代表一个委员会向马塞诸塞州政府提出一份关于普通法的法典化报告,提议制定普通法法典,此时他们尚未对买卖关系做出论述。之后,1848年斯托里法官的儿子威廉・怀特姆・斯托里(williamwetmore・story)在美国发表了第一篇论述买卖关系的论文。此时,契约法已经呼之欲出。但是真正对契约产生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all),他真正地发现了契约。在兰代尔发现契约之前,契约虽然已经作为一种事实存在,但是却没有出现在法律思想中。兰代尔于1871年出版了《契约案例》,此书共分为三个章节:合意、约因和附条件的契约,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契约的理论规则。兰代尔的后继者们发展了契约理论,霍姆斯(holmes)和威灵斯顿(williston)是影响伟大的两个继承者。霍姆斯(holmes)于1881年出版《普通法》广泛探讨了契约理论的哲学基础。威灵斯顿(williston)于19出版《威灵斯顿论契约》致力于研究契约理论的细节问题。但是在后继者柯宾伟大的论集里,契约理论的衰落和分裂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二、从“获益――受损”规则到“互惠约因理论”
在契约的产生中,约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约因理论认为只有存在约因时契约才能成立,缺乏约因的契约不能被强制执行。在约因理论下,许多当事人的承诺都因为缺乏约因而不能成为契约,承诺人经常可以通过否认约因的存在而逃避契约义务。虽然十八世纪末,曼菲尔德爵士(lordmansfield)曾经建议:严肃做出的允诺都应该具有法律拘束力,并受制于广泛适用的欺诈、情势变更等“无效原因”理论。但是他的提议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后来英国法庭也开始对约因理论做出解释,此时出现了“获益――受损”原则。它是指如果要约人从交易中受益,那么这种获益就是其做出允诺的充分约因。另一方面,如果承诺人因立约而受损,那么这种损失也是其做出允诺的充分约因。获益与受损均为允诺之约因。一个有价值的约因从法律的角度看,大致包括对一方当事人所产生的某种权利、利益、利润或者好处,以及另一方当事人所承受的容忍、所遭受的损害或者所承担的损失和责任。
“获益――受损”规则有很多缺陷。赠与允诺就缺乏约因。霍姆斯认为损害就是损害、获益就是获益,受损或者获益并不必然提供一个约因。有时候受损只是当事人履行契约的一个条件。约因只是为了使一个承诺有效。为此,他提出了“互惠约因理论”,认为对于双方当事人而言,约因与承诺之间的互惠诱因关系才是契约的根本。“互惠约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即使被明示不可取消的要约,如附承诺期限的要约,在被要约人承诺之前,要约人仍然可以随时撤销。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效契约的变更,如a允诺若b同意变更契约,那么他愿意支付给b超过最初约定的价格,对a并没有约束力。还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债权人答应免除债务人部分债务的允诺并不对债权人有约束力。但是在“互惠约因理论”下,约因的确定仍然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对于同一个案件是否存在约因,不同的法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
同时,霍姆斯在兰代尔的基础上对契约责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从英国的许多案例中抽象出契约的一般规则,比较了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认为应该将契约责任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一个法定允诺的一般后果仅仅是,当允诺的标的未被履行时,法律才责令允诺者对造成的损失负责。无论如何,违约者的主观动机不能带来不同的法律后果,这与侵权责任过错原则形成了对比。此时的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呈现分离趋势,法学家们竭力地将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相区分。
三、从主观主义到客观主义。
十九世纪中叶,与自由放任的经济社会相适应,法律也十分注重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法院在审理契约案件时一直采取主观主义的立场,注重要约人和被要约人内心的真实意志,如果双方内心意思所指不同,法官会认定双方没有达成合意,契约没有成立。这种判决往往对卖方十分不利,因为即使他已经交货,买方也实际使用,但是却不能依据契约请求买方支付价款。
霍姆斯认为应当对当事人的意思进行客观解释,将案件事实限于当事人的“外部行为”。这与大陆法系“客观主义”原则一致。在客观主义原则之下,误解的.适用范围大大缩小,除非当事人能够证明误解是有道理的、可宽恕的,否则他不能以此作为抗辩,试图免除契约责任。
客观主义的出现也使得契约责任向绝对责任的思想近一步靠近。绝对责任思想是客观契约理论的基本思想之一,它主张将契约责任限制低限度内,损害赔偿必须与侵权的损害赔偿区别开来,以避免责任的泛滥。在绝对责任的思想下,因合同履行可获得的期待利益将不被保护。同时为了维持绝对责任的正统地位,抽象出绝对责任的案例是有选择性的,有关保护信赖利益的案例和前契约义务案例被排除在抽象出契约理论原则的判例之外。
自此,以约因和绝对责任为核心的古典契约理论的大厦已经基本构建完毕。此后,这栋大厦遭遇了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前所未有的攻击,并在短时间内坍塌。
四、从契约到侵权。
在抨击契约理论的队伍中,卡窦佐(cardozo)和柯宾(corbin)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随着法律现实主义兴起,判例法体系遭受了抨击,要求创设成文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种妥协,美国进行了契约法重述,重述从诸多案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则以供法官们使用,既避免了成文法的严格形式,又避免了判例体系的混乱。在进行第一次契约法重述时,“互惠约因理论”仍然占据主要的位置。但是有许多契约案例实际上并不存在约因,如果任由被告利用不存在契约的理由逃避责任会导致不公平,因此法官往往仍然在这些案例中加入了契约责任,只是“互惠约因理论”再也无法解释这些案例。此时,法官们用“允诺不得反悔”规则作为一种解决办法,此后,这一办法逐渐发展为“衡平法上的禁止翻供”和“允诺之后不得否认”原则。“允诺不得反悔”(或者称之为“禁反言”规则)替代了“互惠约因理论”,可以说它证明了约因是否存在并不影响契约的存在。
由于负责契约法重述的威灵斯顿和柯宾分别处于两个阵营,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契约法重述》在许多内容上是互相矛盾的,吉莫尔将其称之为“重述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点在有关约因的规定上尤其突出,重述第75节(由威灵斯顿起草)对约因进行了界定,认为契约只在具有约因时才具有约束力,而第90节(由柯宾起草)却认为允诺即有约束力。最初重述第90节被限制在非商业环境中使用,如赠与、捐赠等环境,弥补了“互惠约因理论”无法解释部分类型契约约束力的缺陷,但是后来90节的规定逐步突破非商业环境,在商事契约案件中也得以适用。虽然约因有了第90节的缺口,但是在这一时期,第75节仍然作为原则使用,法官们对90节的使用十分谨慎,也有不少人批判第90节的规定。
但是在《契约法重述》第二版中,约因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契约成立的要件。先前被《契约法重述》所忽略的信赖原则成为契约法第二次重述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信赖原则历史性地成为“损害赔偿之诉中非正式契约强制执行”的基础。“信赖利益原则”是“允诺不得反悔原则”的基础,“互惠约因理论”(第75节)此时已经完全被第90节(允诺不得反悔)吞并。信赖之可能性成为契约强制执行的充足理由而无需探寻是否有约因,也不用探讨是否为非商业环境。
与此同时,绝对责任理论也发生了变化,在古典契约理论之下,契约责任是绝对的,不可被免除,即使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事人仍然应该承担契约责任。但是这一规则逐渐发生变化,最开始法院成功地为美国建筑业组织创设了例外,即修缮理论,在修缮理论下,建筑商的责任可以被免除。此后,买卖法领域也发生了变化,在货物交付给买受人之前,货物发生毁损,如果销售者没有过错,则可以免除责任。这最初出现在特定物的买卖之中,因为特定物一旦毁损契约就无法继续履行。后来“履行不能”作为一种常见的免除责任的事由出现。人们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义务人履行不能,责任可以免除。后来,“契约落空”开始取代“履行不能”。“契约落空”是一种双向免责(类似于大陆法系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契约落空”与“履行不能”不同,契约落空是一种双向免责,而且是任何一方因期望“落空”而免除责任,而“履行不能”只是出卖人一方因客观原因无法履行。
同时,随着免责事由的发展,契约责任的其他方面也得到发展。古典契约理论严格限制违约赔偿范围,对因违约造成的可期待利益损失不予赔偿。但在新的理论下,对契约造成的间接损失进行赔偿已然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