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也能够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机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总结范文的作者经过精心撰写和整理,旨在启发读者写作思路。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一
1、通过情景展示,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2、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建立统一单位的意识以及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掌握用尺子量长度的方法。
1、创设情境。
师:老师有个问题需要问大家,大家猜一猜,在古代,人们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视频,观看视频。
师:两个人同测量一匹布,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学生回答。
师:统一用拃作单位长度,是否就正确了呢?下面先观看小裁缝的烦恼小视频,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提出问题。
师:现在,开启我们智慧的小脑筋,如果让你解决裁缝手小量出物体长度小,这位顾客手大量出的物体长度大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同学们回答的真准确。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现在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
2、介绍尺子。
师:同学们看这个物体你们认识吗?
师: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师:我们手里的尺子和黑板的尺子有什么共同点呢,仔细观察,请同学回答。学生回答。
注意强调:这些物体都比较短,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3、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师:上课之前老师让你们放在铅笔盒下的小纸条拿出来,先估计下是几厘米?到底是几厘米呢?用尺子测量,同桌相互讨论下,如何用尺子测量,并说出方法。学生回答并展示测量方法。
师: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测量小儿歌。大家齐读。师:用这个小儿歌判断下,下面哪种测量方法对。
4、小练习(1)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从()到()还是1厘米。
纸条长()厘米。
5、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作业。
量一量你手掌的宽度,你父母手掌的宽度。
一、统一单位。
二、厘米(cm)。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二
听了刘老师的课,感觉刘老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和语言,和孩子的距离很近,课堂气氛很融洽,整堂课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孩子掌握知识牢固,下面谈谈自己听课之后对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1)我们教授任何知识,都是由于所求,并不是单纯的讲解、传授。就像这节课的知识,孩子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表示长度的单位,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毫米、分米乃至千米这样的单位,是因为生活中有的物体的一些量的表示需要用到这样的计量单位,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所以,在这节课上,刘老师没有中这样的知识冲突,也就是使得学生没有这样的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欲望,这点需要考虑。
(2)记得以前在看一位老师授课《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把这个感知的过程和身体联系起来,知道米是同学伸开胳膊时两臂的长度,但是厘米就是食指的一个小骨节,那么在这一节课中对于分米的感知,就是食指和拇指张开的开度,而毫米的感知更是要通过厘米以及不足一厘米的感知。
(3)知识需要在认知冲突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更需要通过新知的学习建立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点在板书的时候就比较重要。刘老师的板书使得知识点明确但是却没有显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贯串,需要考虑改动一下。
听了刘老师老师的第二次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感觉舒畅多了,整体环节的设计基本上全部实现了教学的目的,感觉到是为了学生的学,来实现的我们的教,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去让孩子去做一些活动,是让学生明白是在原有的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已经解决不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才进行分米和毫米的学习,这点是这次讲课改进最大的地方。
其次,整个环节设计的比较流畅、思路清晰,既达到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又达到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再次,板书比上次清晰明了了许多,便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梳理和回顾整理。
但是,在下午上了两次课,之后也有点小的疑惑,两次的公开课都是在下午第一节上的,孩子的情绪很不高,几乎一节课的时间没有投入学习,那这样的现象是需要老师来进行调控,但是时间又太短?下午来上一些科目的公开课,如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上好课,还是需要我们所有的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最后一次刘老师的讲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特别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并且联系已有知识,通过猜测、观察、操作来认识毫米和分米,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还有应多注意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
刘老师还让学生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分米”,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直观—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逐步区别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在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教师本节课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但有一点就是,整节课课堂的教学前紧后松,最后使得任务完成的不好,有些练习做的不是很透彻。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下面我结合本课的教材、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进行说课。
1、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并通过看、猜、比、量等学习活动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教材紧接着出现的例2,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本课教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课一开始,我首先通过课件演示:小蚂蚁爬过数学书的宽,引出“我爬了多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去量数学书的宽。得出大约有15个小正方体、4个三角形、5个圆片长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了测量工具:尺子。(板书:测量工具——尺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块:感知1厘米。
1、认识尺子
首先,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不难发现尺子上面有数字、长短不一的线、字母cm或者厘米等。我紧接着学生的发现,告诉他们尺子上的数字是刻度、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线,字母cm也就是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从而引出了长度单位:厘米(cm)(板书)以及我们今天的课题:认识厘米(板书)
2、认识1厘米
首先,我会进行课件的演示:这个课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尺子上从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我会让学生观察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长度并指给同桌看。然后我组织学生探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的同时我会用课件显示。接着问学生:“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会发现:每2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每段小棒的长度都是1厘米。通过上面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有了一个切实的认识。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我会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首先,要求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且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接着闭上眼想一想1厘米到底有多长。最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在让学生找之前,我会先用课件出示一些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也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4、认识几厘米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1厘米。进而我就会问:“0~2是多少厘米?为什么是2厘米?你能从尺子上找出5厘米、7厘米和10厘米的长度指给同桌看吗?”并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最后我再请学生上台展示。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交流知道尺子上从0刻度到刻度几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就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变迁,并渗透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学习测量方法。
1、量纸条的长度
这是课本例2的要求,我先让学生拿出教师预先发的纸条,让他们独立尝试测量,量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和启发。接着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是怎么量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思维情景:“你是怎样量这张纸条的?”、“你又是怎样看出纸条长几厘米的?”“你喜欢哪种量法?”用这些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后我再用多媒体演示量的过程。
2、看书质疑
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我会让学生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让学生翻开书本第3页,请他读一读、填一填、说一说,完成例2的教学。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完善课题:用厘米量。
3、量数学书的宽
完成例2的教学后,我会问学生:“现在你能帮小蚂蚁解决问题了吗?”这时我不急于让学生用尺子去测量,而是先让学生估计:“课本大约宽多少厘米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量一量进行验证。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再次巩固测量方法。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2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判断练习。
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次:操作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第3和第8题。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回顾学习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cm)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四
"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学生为本,天经地义;教师引领课堂是为了成就学生成为课堂资源的消费主体。"听了鲍老师的《认识厘米》一课,我觉的对这段话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堂课教师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初步学会用工具量物体的长度。
听了这堂课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个难点,厘米是个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来看看鲍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学生认识1厘米的。教学中,鲍老师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告诉学生,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再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让学生说一说,两指间的距离是多长。接着鲍老师让学生轻轻地抽出小棒,再让学生观察两指间的距离,并相互说一说这是长1厘米。这个充满创意的设计让厘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让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棒后,学生对1厘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厘米这一表象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鲍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动手,用1厘米长的小棒摆出2厘米、3厘米有多长,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
鲍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给照片配相框的情境,由此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量一量照片的边有多长。学生用老师提供的几种不同的学具量过后发现,他们量同一长度的边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由此引发认知冲突,最后得出要量长度,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教师顺势介绍了长度单位厘米。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体会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五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课标目标: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感知厘米、初步认识。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1.感知1厘米。
(1)1厘米有多长呢?看老师手里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请你也在盒里拿出1厘米的小棒,体会一下它有多长吧。
(3)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物体长大约1厘米?
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师边指边说从这儿到这儿)大约1厘米。这就是你随身携带的尺子了,当你忘记1厘米有多长时,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体验1厘米小棒的长度,在脑子中建立对1厘米的感性认识,再比划1厘米,由易到难,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掌握了1厘米的长度后,让他们找找生活中或者是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这样会加深他们对厘米的认识,牢固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
谁知道他摆得是多长?
你怎么知道的?
那我要摆出6厘米长,就得需要几个1厘米?
(2)大家摆得真好,我们来看这根彩条长是几厘米呢?(课件呈现,分别是3厘米,6厘米,18厘米)。
标上数字后,你看它像什么呀?(对,尺子)科学家就是这样发明出尺子。我们天天用到尺子,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智多星交流会,介绍一下尺子的有关知识。小组四人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巩固了读看几厘米的方法,体验到尺子的由来,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更看到了它的实质。
(二)认识尺子、探究测量。
1、认识直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尺子放大了。谁先来交流?
师相机进行板书:0刻度刻度线cm。
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
真不错,还有哪到哪也是1厘米?
他们找到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
设计意图:让新知识在合适时机“闪亮登场”,吸引我们的眼球,是我们焦点关注的对象。让孩子仔细观察,自由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关注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倾听能力”,语调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厘米”的关注。
学生找到:从0-2,从0—3,那从0到4、从0到5呢,你能发现什么?(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谁还能找到不同的几厘米?板书:1——3,3——5,5——8,
2、测量长度。
谁来展示给大家看你是怎样测量的?
同意吗?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辨析:看小军和小刚他们是怎样量的。你看他量的对不对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测量纸条的方法,以及辨析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物体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三)解决问题、目标评价。
1、动手操作:量长方形各边的长。
那你能不能自己量出长方形四条边的长是几厘米呢?拿出作业纸,写在上面。量好了用精神的坐姿告诉老师。
2、断尺。
我们都成功了,可小强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你能用这把尺子量出彩条的长度呢?谁来帮帮他。
(四)认识线段,巩固所学。
1、画线段。
想不想知道你的1拃有多长?感兴趣的同学回家看看。
2、小魔术。
看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注意看。
(1)变——1厘米,估一估这是几厘米?(1厘米)你怎么估的?
(2)再来看——3厘米。你估的真准。
(3)再来一次。10厘米。怎么估的?
(4)这会是多长呢?(20厘米)怎么估计的。
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来变魔术的吗?(卷尺)对,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尺子,用于测量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不同的练习有不同的目标,第一层练习包括判断正确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长方形的边长,巩固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第二层是关于断尺的练习以及画一拃长。在发展性练习中,我还创新的使用“卷尺”设计了一个“长长长”小魔术,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
(五)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其实人们在测量过程中为了方便还发明了软尺来测量衣服,发明了很长的卷尺用于室外的测量等。我们今天认识的厘米只是比较短的一个长度单位,随着今后的学习,会了解更多的长度单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作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与课题的开题首尾呼应,让学生既懂得测量又能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且为下节课学习米的认识作好铺垫。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六
今天有幸听了3节县优质课,题目都是《厘米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节是黄山实验小学的张**老师执教。张老师导入得十分自然,从猜谜语入手,然后导入故事。整节课前半部分十分流畅,各个环节衔接得也很好。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能很好地调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认识几厘米开始,课堂秩序稍微有点混乱,在认识几厘米时,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下尺子,让学生在上面找出不同的几厘米。在自主练习环节,测量练习本的长和宽时,师应稍微点一下课本的长和宽,这样孩子们就不容易混淆了。一堂课总结完后,时间已到,然后再出示拓展练习,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第二节是明集小学的左**老师执教。左老师的导入别出心裁,直接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导入新课。中间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尺子在讲台上展示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个地方次序有点混乱。最后展示各种各样的尺子,可把此环节放到认识尺子这个地方。一堂课下来,几乎没看见教室的笑脸。我觉得,亲切自然的教态对孩子们的互动也起着很好的作用。
第三节课是开发区三小的刘**老师执教。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个难点,厘米是个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来看看刘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学生认识1厘米的。在学生认识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时,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老师再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厘米的?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紧接着,刘老师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告诉学生,这个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再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掐”小棒,让学生说一说,两指间的距离是多长。接着刘老师让学生轻轻地抽出小棒,再让学生观察两指间的距离,并相互说一说这是长1厘米。这个充满创意的设计让厘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让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棒后,学生对1厘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厘米这一表象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刘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动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以上三节课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博采众长,才会有更好的提高。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七
《认识厘米》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借助学生生活经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认识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和一年级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我通过以下教法和学法指导引导孩子学习。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本节课作为“空间与图形”模块学生接触长度单位概念和进行测量的重要开端,我通过操作演示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指导观察法认识直尺、建立一厘米长度的表象。进而通过指导操作法、操作演示法引导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
指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己认为表达的清晰,别人认为听得清楚,达到高效的沟通目的。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根据本节课知识内容多且抽象这一特点,课堂上更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和交流的机会,倾听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在导入环节,通过观察法和操作法感知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个问题时,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建立对“厘米”这个单位本质的认识。通过自主操作法和合作学习法突破测量这一难点。
上课伊始,我通过简单的谈话和微课展示引导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拿着直尺近距离观察,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弄清1厘米的实际长度。接着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的1厘米实物加深认识。最后学习用直尺进行测量,突破测量方法、长度估计这一难点。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总结。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八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首先电脑显示。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习,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行。
第一块: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认识几厘米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学习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
(2)矫正测量方法。
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
师: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准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朋友们当评委。
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20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
完成练习2,3。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断尺量小刀。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
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
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习他们。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文章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九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首先电脑显示。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习,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行。
第一块: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学习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
(2)矫正测量方法。
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
师: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准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朋友们当评委。
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20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
完成练习2、3。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断尺量小刀。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
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
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习他们。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周老师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但费时较多,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只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后面厘米的教学上。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起以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师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培养了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这节课一开始认识1厘米的时候,老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老师让学生找找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找到1-2厘米,3-4厘米都是1厘米。我觉得老师可以问一下:这里的起点还是0刻度线吗?这样一问学生会引起注意,这样对下面的判断很有帮助。因为练习题有一道题目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让学生判断这个测量方法对不对?学生的印象就是从0刻度线开始量,所以我觉得上面问一下很有帮助。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一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如果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尺。
2、学生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许多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开始?(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度线: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人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3、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cm)。
(1)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指出:0到1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问:从1到2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从2到3这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呢?
(2)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说一说: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再记在脑子里。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学生举例)。
师课件展示书上三个例子。
(2)亲身体验:
谈话:刚刚我们都比画了1厘米的长度。那2厘米怎样比画呢?
请学生说一说。(从0刻度开始,到2刻度)学生举给老师看。
师:那5厘米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自己找)。
1名学生演示,并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从0开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师:下面有两个小朋友在量铅笔刀和一条线段的长度,你能帮他们看一看吗?(出示书上例2图)。
提问:铅笔刀有多长?(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讲清楚从0刻度开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线段呢?2-3名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在用尺子量长度的时候都是怎样测量的啊?
(从0刻度开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几厘米)。
这两个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是这样量的(出示想1的两种不正确的方法)。
问:你觉得他们量出来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2、动手测量。
师:刚才看了他们的测量,你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
课件出示蓝和红两条线段。学生自己动手测量。
师提醒:在线段的上面标上长度。(展示2-3名学生的测量结果)。
提问:你觉得在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地方是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总结了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从0刻度开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3、估计和测量。
(1)师:刚才我们量的物体都正好是几厘米,有的时候我们量的物体不是正好几厘米。就像这样的两条线段。(多媒体出示两条线段)。
让学生先看图回答。师指出大约的意思。
(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手掌宽和食指长大约多少厘米。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填空。集体交流核对。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食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中指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吗?(2-3名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物体(铅笔或橡皮)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出它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每组一种)。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比较交流。再汇报。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如果我们用今天学的厘米单位去测量教室的长,你觉得方便吗?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而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学习大的单位才行。
作业设计:用直尺测量家中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学生在测量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动作太慢,二是操作不标准,还要加强练习。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二
【教材分析】。
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解读: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目标解读:
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教学预设〗。
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
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设计思考〗。
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提出“这是为什么呢?”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借助直观、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预设〗。
1、借助模型、建立表象。
师出示1厘米的学具,感受厘米是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1)记忆1厘米的长度。
(2)找生活中的1厘米。
2、认识几厘米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设计思考〗。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标准的1厘米小棒,同桌竞猜记忆1厘米、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认识几厘米等活动,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长度观念,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制直尺,认识几厘米〖教学预设〗。
1、同桌合作、制作直尺。
2、拿出直尺,与自制尺子作比较。
(1)认识尺子上的元素:刻度、数字、单位(厘米cm)(2)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
3、明确不同尺子的1cm的长度一样。
4、认识尺子上的几厘米〖设计思考〗。
引导学生经历“造”尺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测量的本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四、实践运用、学会测量〖教学预设〗。
1、探究测量方法。
思考:你能用直尺量出这张名片的长边是几厘米吗?(1)操作、交流。
(2)呈现各种量法,比较量法的优劣。
(3)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的好处。
在测量长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测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通过交流,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完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积累了实际测量的经验后,将学生的认识延伸到“身体”这把尺子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得到培养。
五、全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尺子:刻度线、数字。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三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的一节概念教学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韩老师为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韩老师在课中直接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看1厘米、用食指和拇指比划1厘米,找身边的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为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提供了直观感知。
韩老师通过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就是1厘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是从从0开始的,0表示起点;尺子上还藏着字母cm,表示厘米;从0到1,1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学生找到“刻度2到刻度3”、“刻度9到刻度10”、“刻度13到刻度14”等,引导学生从直尺上不同的地方找1厘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建议:
1厘米有多长,韩老师一开始:课件出示不完整的尺子,进而来介绍1厘米。能否先出示1厘米的小棒,告诉学生1厘米就是这么长,让学生明确1厘米有多长后,再去找尺上的1厘米。让学生有具体直观上升到抽象、表象。
学生每个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
总之,教师应努力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观察数学现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概念,逐步建立表象,加强体验,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四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的一节概念教学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韩老师为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韩老师在课中直接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看1厘米、用食指和拇指比划1厘米,找身边的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为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提供了直观感知。
韩老师通过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就是1厘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是从从0开始的,0表示起点;尺子上还藏着字母cm,表示厘米;从0到1,1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学生找到“刻度2到刻度3”、“刻度9到刻度10”、“刻度13到刻度14”等,引导学生从直尺上不同的地方找1厘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建议:
1厘米有多长,韩老师一开始:课件出示不完整的尺子,进而来介绍1厘米。能否先出示1厘米的小棒,告诉学生1厘米就是这么长,让学生明确1厘米有多长后,再去找尺上的1厘米。让学生有具体直观上升到抽象、表象。
学生每个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
总之,教师应努力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观察数学现象,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概念,逐步建立表象,加强体验,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五
通过一年级上册“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的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一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长度观念,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学法。
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寻找有关与生活实际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
3、合作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理,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找一找:让学生估测食指的宽度并测量,得出结论: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然后在教师给出的物品中(硬币、回形针、钮扣)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长度接近1厘米。
(4)比一比:让学生判断练习本、新华字典、橡皮的厚度比1厘米短还是比1厘米长。
(5)估一估:让学生用食指的宽度估测文具盒和像皮的长度是多少,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他几厘米。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用厘米量。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1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2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3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8厘米不到或17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7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欣赏),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知识重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2、测量工具——尺子。
3、长度单位——厘米。
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篇十六
1、《认识厘米》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
2、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3、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4、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建立厘米的观念。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新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感知、判断推理、主动地学习新知。通过学生的探究,操作,交流,分析,反思等活动,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
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具体设了四大环节:一、创设情境,统一方法,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统一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测量课桌的长,这一情境,分四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
2、组织活动: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课桌长边的长度,看看结果怎样?
3、质疑:我们测量的是同样大小的课桌,为什么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4、统一:我们选择的工具不同,标准就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为了统一标准,人们就发明了尺,所以用尺量更好些。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分五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
1、认识尺,出示学生尺,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一下尺上有些什么?学生带着问题,交流、讨论、发现、总结得出:直尺上有刻度线、数和长度单位厘米,并了解到:一般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从而揭示课题。
2、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呢?首先教师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到: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说明屏幕上的一厘米是放大的。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接着让在自己的尺上找出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 并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找出身边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从尺上找出1厘米,不局限在0——1,只要是一大格都表示1厘米。
3、认识几厘米,在尺上找1厘米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刻度0到刻度3是几厘米?为什么?刻度0到刻度4呢?你发现了什么?在活动交流中,总结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量一量,首先要结合对直观图的观察,讲清楚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基本方法,即:先把尺放平,然后把0刻度线和物体(或线段)的一端对齐,看物体(或线段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接着利用基本的方法,教师安排一些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可结合51的想想做做中的练习1,进一步形成技能。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完成练习2、3、4、6。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练习的目的。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1、估测:开展活动测量自己,,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想想做做5,先估计,再测量中指的长,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文具盒的长,活动开始前,可以让学生简单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实际测量后要让学生将实际测量结果和估计结果进行比较。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断尺量小刀。利用一把断尺进行物体的测量,然给学生字测量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科学的,合理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总结全课后,教师可设问:如果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这一问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