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范文(20篇)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2 19:22:56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范文(20篇)
    小编:ZS文王

总结是一种有效地整理和概括信息的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符合读者的理解习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已经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认识毫米和分米。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估测的能力,建立起正确的长度观念,以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的经验”作为一个基本理念提了出来,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标准》用“出发”和“基础”来表述“经验”的作用,强调学生的“经验”是其数学学习的起点。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展示其已有的经验认知水平,然后把“经验”作为其认知发展的起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再发展。在教学1毫米的认识时,因学生已有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基础,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的环节:“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基础,用手比划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这么长,有的认为那么长,学生的想法不同,自己认为的1毫米的长度也不同。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再进行1毫米长度的认识,学生就便于接受。在后面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里面有这样一个题目:兔子尾巴长约7(),这时学生出现的答案不同,有的说厘米,有的说毫米。到底哪个单位合适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用手比划出长度,在比划中感受哪个单位最合适。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这种体验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所以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展示丰富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学生的过程。

毫米是学生现在所能认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每人的直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对于毫米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说有了一些基本的感性认识。我就在学生猜测1毫米有多长后,直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测量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观察1厘米里面有什么发现,借助多媒体把直尺放大,使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这时虽然学生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学生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要用手画一画、比一比,通过学生动手,加深学生对毫米的印象。经过上面的观察与操作,学生脑中1毫米的表象是否已经正确建立了呢?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借助课前准备地一些物品,如一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用尺子量一量,进行确认。我让学生用会员卡当小助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再轻轻地、轻轻地抽出来,现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长度。在认识1分米有多长时,我借助学具中的金箍棒,让学生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和感受1分米的长度。接下来设计的找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直接的体验1分米有多长。在巩固练习的部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如:填写单位名称、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物体的估计和测量等。

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二

《分米和毫米》这节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继续测量,积累了一定的长度单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xx幼师学校就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

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用手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复习进率:1米=100厘米,重新认识尺子,知道0刻度线的作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接着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大约大约18厘米,激活学生测量经验。再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发现新的问题---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在直尺上施6个小格。引入对毫米的认识,体会到表示比1厘米短的长度,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通过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分米的认识时,让学生找到10厘米的长度,告诉学生,这样的长度就是1分米,用手势表示出。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并举出实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就加深了。

2、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建立长度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帮助孩子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在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活动获得对单位长度的丰富体验。在认识毫米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认一认,在电脑上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指一指,组织学生用铅笔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找一找,通过准备的丰富材料:角硬币、电话(公交)磁卡,让学生感受1毫米的具体长度,形成表现;比一比,要求学生用手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说一说,说说你觉得1毫米怎么样?你对1毫米的长有什么感觉?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感受到1毫米的实际长度,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三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课的开始,我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在教学分米时,我通过例题里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直接告诉学生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样是引入了1分米,但是我感觉没有让学生产生学习分米的需要。接下来我通过认一认、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概念。在认一认时,我通过让孩子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以完善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新课改强调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所以在让学生比划1分米时,我通过让学生在直尺上比划,试估等过程让学生反复操作以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概念。课前我没有准备什么长度是1分米的物品,但是孩子还是找出了不少,比如:手机的长度、两只眼睛眼角之间的距离、粉笔、卡片、铅笔的长度、手掌的宽度等等。关于米与分米的关系,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说的非常好,然后再让学生在米尺上验证。

在教学毫米时,我是通过让孩子估测数学书的厚度,然后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用厘米已经不能直接准确地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但是,这些都是我告诉孩子的,他们没有亲身体会毫米的小、短、薄,没有产生学习毫米的需要。在引入毫米时,我可以让孩子测量带的卡的厚度,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毫米这一长度单位,这样孩子理解会更深刻。然后我通过一些操作让学生感受1毫米有多长:量1分硬币的厚度,比划1毫米的长度,捏10张的厚度,但是我没有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而是我自己在感慨1毫米的短。

这节课基本算是成功的,孩子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细致地考虑孩子的情感目标,不是我在教,而是他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四

本节课属于概念认识类课节。难度较小,适合操作,容易落到实处。所以在整合课本后,将两节内容合并来讲。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自学,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为主。教师讲解主要放在归纳总结上,辅助大量的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生去体会作用毫米和分米的知识。

优点:学生的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自觉提取知识点的能力。

缺点:部分学生操作不标准,小组讨论效果一般。前后知识的贯通上还比较差。

改进:本节课注重联系实际,举例子使学生理解真实的毫米和分米的大小,以便应用。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五

《毫米、分米的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上,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估测的能力。

1、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我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硬币、硬卡和手机。让学生在用手夹或捏的动手操作中,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从而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本课中,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借助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让学生测量自己喜欢的物体长度,学生非常愿意去做,学习积极性很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到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数学就在身边。

3、“动中学,乐中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这堂课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成了“做数学”。从学生量身高产生的不同单位的实际应用引出新知,到学生用厘米单位量课桌的长以及用分米单位量各种学习用具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的实际含义。老师在课堂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在这堂课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4、重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六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准备。被借壳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就是: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并合理地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课前通过简单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为学习心得长度单位做好铺垫,在用这些长度单位过程中是学生感受到认知上的冲突,用厘米作单位不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使学生产生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要和必要性。这样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不是为给学生知识而教,而是把知识建立在他们需要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解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新知的学习直接导入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然后通过测量、在学生尺上只1分米、画1分米长的线段、用手势比划、闭眼想1分米长的、折1分米长的纸条、进而找生活中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里牢固的长度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1分米以后,构建新旧知识,使学生明确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回应刀客是提出的问题,估计课桌的高让学生在此找到答案。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比划1毫米,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小了,只有一张电话卡那么厚这些感觉就说明了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同事,也体验到毫米的作用,在测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度、还当不是整厘米时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另外,被借壳我还为孩子们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组织探索的机会。学生动手亮数学课本方面的长和宽,还有厚度,亮所带纸条和毛线的长度,以及动手画1分米、几毫米的线段,目的都是让孩子们经历了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过程。

在练习设计中、我注重新旧知识的练习和发展,设计了将所学长度单位在楼梯上排队的练习,在南郊、整理中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也增强了长度单位之间的练习。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有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怀。

回想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效果也还不错。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由于是星期一,孩子们的纪律意识比较弱,虽然有客人老师在听课,又是需要大量动手的课,孩子们活跃的个个想一试身手,收也收不住。由此可见我的课堂组织和调控方法上还需不断努力学习。另外,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如果能把多媒体课件用上,直观形象的演示会让这节课更别样了!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七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小而具体,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但细细思考还是觉得所设计的问题过细、过碎,有老师领着走之感,学生的思考空间较小,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有效建构。

在上面认识毫米这一环节中,不到1厘米,到底是多少?要想精确地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方法吗?只用厘米这个单位还能不能精确地表示出它的长度?那怎么办?比厘米小的单位是什么呢?有知道的吗?毫米藏在哪儿?这把尺子上怎么没见到?如果想把毫米从这每个厘米间表示出来,你想用什么办法?你能不能按你的想法在尺子上01之间把毫米给表示出来?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通过刚才我们真正地接触这1毫米,你有什么感受?课后我思考是否可以把上面的这些问题适当整合一下,拓宽学生的思考活动空间,课堂上可能会有更多的生生互动,学生可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也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节课的新知,而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并为他们提供探究的空间,激发他们探究欲望,培养他们获取新知的能力,这样就为学生创新意识的称张提供了一个无比辽阔的空间,我觉得这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宝贵的。

在教学毫米的学习时,结构清楚,先产生毫米的需求,再通过找1毫米,认识1毫米,再找生活中的1毫米,然后再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深化好摸的认识,整个层次是鲜明的。在分米的设计过程上也和毫米是类似的,我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调整:在毫米的认识学习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我们是如何学习毫米,说出刚才我们学习毫米使我们都使用了哪些策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学习的。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再放手由学生自己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分米的学习,这样可能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学的主动,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也许会更好。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八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画,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课件演示,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先估计,再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动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长度是1分米的物体。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我参考了以前看的一个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把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写成了这样一段话,用电脑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20xx年3月28日(星期二)天气:小雨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我先让学生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小明日记中出现的错误。再用课件演示正确和错误的对比,非常直观,一目了然,既体现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回想整节课,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和空间观念。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九

这节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矛盾冲突中激发起探索新知的欲望。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剧情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这种矛盾冲突能激发思想上的变革,能够引起“头脑风暴”,矛盾的最终解决也预示着自主构建知识过程的完成。本节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一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的长度单位的愿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培养目标。

2、创造大量实践操作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本节课中,我提供了大量的测量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测量的也比较认真,一些需要学生观察判断的题目,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思考,围绕探索的问题,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析、交流。由于这节课学生动手操作的多,因此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恐惧心理,有一定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3、注重实践运用。

课堂中注重将学习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去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学生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

4、估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课中有两个环节安排了估测:一是在课始,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二是在练习环节,在学习了毫米分米后,在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

本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课堂中,我力求能体现以下几点: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我就从我们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入手,先让学生回顾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然后提出如果要量一枚硬币的厚度,还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么?在学生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毫米,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毫米与已认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在最初设计这节课时,我认为学生其实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具备了一些测量的基本芳法。这节课是否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学习新的单位。教材是是先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我觉得相对于分米,毫米可能学生接触地更多,因此我从毫米入手,先认识毫米,通过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这一系列的活动,形成结构。再迁移到分米,让学生经历一个用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对分米、毫米地初步认识。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用手势比划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形成了概念。先提供一定的参照物分米管和硬币来具体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接着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另外,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让学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目测手表、锻带的长度等,从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在上课过程中,思绪比较混乱。丢了很多地方,有些次序也颠倒了。课堂组织教学不足,学生在底下做自己的事。教材不够熟悉,教学时间把握不好。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一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堂课中,我创设了填合适长度单位,吸管长1,用直观简易的教具,让学生先看、再猜,引起争议,使学生发现原有的长度单位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引起认知上的冲突,最后得出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引出今天这节课要学的新长度单位,接着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10厘米变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分米,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让学生找一找直尺上的'1分米,再次感受10厘米就是1分米。

在引进“毫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数学书,发现不到1厘米,于是试图找到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使毫米概念的引入显得迫在眉睫,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毫米的意义;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渴求,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节课我安排了多次观察、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对这些进率混淆了,看来要多练习了,毕竟学生刚学习了这些进率。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二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并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根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玩孙悟空耍金箍棒的情境,充满童趣,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立刻就有了既新鲜又亲切的'感觉,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

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没有枯燥地讲授1分米有多长,而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分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拿学具小棒,放手让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一认、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数一数的活动,亲历对分米的认识和操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分米的认识更深刻,运用更灵活,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课堂上更多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并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设计中,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尽情表达,也能顺利完成,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学数学目的。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经历,更需要提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适时的拓展,意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回想整节课,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和空间观念。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三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在这堂课中,教学分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盒的长,(大约20厘米)然后就直接让学生来观察自己的直尺上的刻度,告诉学生:由于人们经常要以10厘米作标准去估计、度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所以把10厘米换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来引入其中10厘米就是1分米,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来让学生说说刚才测量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几分米,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一下1分米是多长,建立1分米的表象。

在教学毫米时,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钥匙等等。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接着我就介绍了毫米,然后让学生用毫米来测量两枝铅笔分别有多长,再来比一比到底是谁长谁短。让学生感到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引入显得十分需要,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学生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在完成书上的第5题时,题目中数字比较小,而且都是2,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问题还不大。但是在补充习题还有其它的练习中,由于数据变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各有不同,所以练习中问题就比较多了,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填写单位名称时错误百出。例如:铁钉长2毫米,课桌高65分米,文具盒长23毫米等。学生头脑中已有了长度单位的表象,可有时和实物却对不上号,闹出了一些笑话。

看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主动思考,正确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四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学生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课拾,我和学生一起回忆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通过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引发学生对原有经验的记忆。通过随意的谈话式问题引出1分米的概念,我问:测量一支铅笔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再问:(手里拿一张纸条)如果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学生自然会说用厘米,这时我就让学生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当学生剪完后举起来给我看时,我就说:“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用已有知识10厘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物体长度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剪出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接近1分米长的铅笔,借助银行卡的厚度让学生体验1毫米等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像这种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但同时还需要静下来心来思考,有些学生忙了一节课似懂非懂的,练习中却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课末我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做题之前要思考,拿不定主意先比划,看看哪个更合适,再下手来把它填。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五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在这堂课中,教学分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盒的长,(大约20厘米)然后就直接让学生来观察自己的直尺上的刻度,告诉学生:由于人们经常要以10厘米作标准去估计、度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所以把10厘米换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来引入其中10厘米就是1分米,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来让学生说说刚才测量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几分米,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一下1分米是多长,建立1分米的表象。

在教学毫米时,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钥匙等等。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接着我就介绍了毫米,然后让学生用毫米来测量两枝铅笔分别有多长,再来比一比到底是谁长谁短。让学生感到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引入显得十分需要,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学生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在完成书上的第5题时,题目中数字比较小,而且都是2,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问题还不大。但是在补充习题还有其它的练习中,由于数据变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各有不同,所以练习中问题就比较多了,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填写单位名称时错误百出。例如:铁钉长2毫米,课桌高65分米,文具盒长23毫米等。学生头脑中已有了长度单位的表象,可有时和实物却对不上号,闹出了一些笑话。

看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主动思考,正确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六

“认识分米和毫米”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在课堂中,我力求能体现以下几点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我就从我们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入手,先让学生回顾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然后提出如果要量一枚硬币的厚度,还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吗?在学生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毫米,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毫米与已认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在最初设计这节课时,我认为学生其实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具备了一些测量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是否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学习新的单位。教材是是先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我觉得相对于分米,毫米可能学生接触地更多,因此我从毫米入手,先认识毫米,通过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这一系列的活动,形成结构。再迁移到分米,让学生经历一个用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对分米、毫米地初步认识。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用手势比划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形成了概念。先提供一定的参照物分米管和硬币来具体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接着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另外,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让学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目测手表、锻带的长度等,从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七

“分米和毫米认识”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悟。在实际活动中感知分米和毫米并提高估测能力;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加深对分米、毫米的理解和应用;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因此,我在选取学习素材方面,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

上课伊始,通过几个问题“同学们晚上睡觉时做过梦吗?都做过什么有趣的梦?跟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们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分享了几个有趣的梦后,我顺势一转,甜甜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他梦到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老师做个他的招牌动作你们猜猜是谁?孩子们蠢蠢欲动先怕猜在后面最后不约而同喊出“孙悟空”,然后引出他神奇的兵器——金箍棒,孩子们畅所欲言的说着金箍棒的神奇之处。然后出示我带来的不同的金箍棒,整节课围绕着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展开,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为整节课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在一声“变”后我拿出准备好的金箍棒,让孩子们估,然后变短再估一估。从而引出以前学过的米和厘米,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稍做复习后,金箍棒继续变短再估一估,然后小组合作测量,结果用厘米没法测量了,就这样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毫米,使学生们意识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并初步感受到了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尺子,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发现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一厘米就是十毫米。我赶紧把这一重大发现记在黑板上,为下面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埋下伏笔。有的同学发现五毫米的那条竖线很长,这为快速测量奠定基础。

在认识分米时,刚认识了一分米有的同学就发现了十分米就是一米,我顺势引导他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当老师去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的教学中,都用到了估测。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估测意识,我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难度从刚开始估测一米到30厘米再到1厘米最后到6毫米,从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用手势比划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在认识了一毫米后,先让学生们用铅笔在尺子上指一指,然后摸一摸(1毫米的银行卡)感受一毫米。接着经历“比划——验证——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认识分米的时候,也是经历比划——在尺子上验证——修正比划——在验证。在不断的比划中,学生们对毫米和分米的大小已经有了准确的认识。

上课过程中语速有点快,导致重复。教学环节上丢了很多地方,有的准备好的材料没有及时展示。另外就是板书有些潦草。

总之,本节课还算比较成功,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学的很扎实。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八

一、在复习回顾中自然引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回顾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米、厘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的长度。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

板书课题:毫米(mm)。

二、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建构学习的平台。

(一)认识毫米。

1.指认。

师: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说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教师则让学生都拿出各自的直尺,在直尺上看一看、找一找“1小格”,长1毫米。

学生可能说“1厘米=10毫米”。教师则让学生拿出各自的直尺,找一找、指一指直尺上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学生用“手”指“不清楚”时,教师指导:用铅笔的笔尖指。

组织学生用铅笔笔尖指着直尺,从刻度线0开始,一毫米一毫米地数,“发现”或“验证”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如果先前学生的发言未说及“1厘米=10毫米”,则为“发现”;如果先前学生的发言说及“1厘米=10毫米”,则为“验证”)。先数0~1厘米之间有10个1毫米,再数1~2厘米之间有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追问:刚才在直尺上指1毫米的时候为什么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笔尖才行呢?(因。

为1毫米很短)。

2.比划。

师:1毫米究竟有多短,你能用手比划给大家看一看吗?

学生比划。教师指导:课前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电话卡,拿出来看一看,这张卡的厚度是--1毫米。用手捏一捏这张卡,你有什么感觉?(很薄)用手捏住,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电话卡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学生完成操作后,接着,不借助电话卡,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组织操作:翻开数学书,数出1张纸,观察:这张纸的厚度有1毫米吗?(没有)2张呢?(没有)3张呢?(没有)继续“添纸”,并用两只手指捏一捏,看看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你觉得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3.例举。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学生举例。教师参与交流,出示实物光盘、1分硬币,并指出: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4.测量。

师: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时,谈到量数学书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数学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呢?请小朋友动手量一量。

5.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认识了毫米这个新朋友?--在直尺上指认(板书:指),用手比划(板书:比),在生活中找、举例(板书:找)。

(二)认识分米。

1.引入。

师:我们通过指、比、找,认识了“毫米”。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呢?(米、毫米、厘米)如果让它们在楼梯上排排队,“毫米”站在最下面,第二层应该站谁呢?(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厘米=10毫米)。

先出示如下楼梯图,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楼梯图上板书:毫米、厘米。

师:“米”应该站在哪个台阶上呢?

学生回答第3层应站“分米”之后,教师先在楼梯图上板书“米”、“分米”,再指出:大家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1米里有几个1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dm”来表示。

完成课题板书:分米(dm)。

2.认识。

师:你怎么知道“1米=10分米”的?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刚才我们在认识毫米的时候,是先在直尺上指出了1毫米的长度,现在你能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吗?找到的同学就利用手中的直尺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操作,交流:怎样画1分米长的线段?

同桌交换,测量检查所画的线段是否是1分米。指导学生用手比划1分米长的线段--先是用两只手指在各自画的1分米长的线段上比划,然后将两只手指离开纸面,观察两只手指之间的距离。两只手指并拢,再张开至1分米,并放置于直尺上检验两手指张开距离是否是1分米。

学生拿出课前发的纸条,凭对1分米的印象,折出1分米长。拿出直尺,检验所折的纸条长度,并进行调整。

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出示一次性饮水杯、磁带:饮水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磁带的长度是1分米。

3.练习。

辨一辨,填一填。

三、在总结提升中建立前后联系。

1.交流。

学生发言时,教师让学生再次用手势逐个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教师指着“楼梯图”指出:毫米、厘米、分米、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挑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9()。

设计意图:在教材中,先是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而本课教学,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教者基于以下的思考:从生活应用的角度看,当度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或度量结果要求比较精确时,用毫米做单位。而在生活中用分米作单位表述物体的长度,相对较少。分米的产生,更多的是构建一个有规律的长度单位的结构,即:将“米”一分为十,得到“分米”;将“分米”一分为十,得到“厘米”;将“厘米”一分为十,得到“毫米”。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先教学“毫米”,再让学生由“十进制”的知识基础生成“分米”的教学,也就更符合知识形成的规律。认识分米,教师设计了指、画、量、比、折、找等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表象。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十九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堂课中,我用直观简易的教具,让学生先看、再猜,引起争议,使学生发现原有的长度单位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引起认知上的冲突,最后得出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引出今天这节课要学的新长度单位,接着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10厘米变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分米,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让学生找一找直尺上的1分米,再次感受10厘米就是1分米。

在引进“毫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数学书,发现不到1厘米,于是试图找到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使毫米概念的引入显得迫在眉睫,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毫米的意义;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渴求,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节课我安排了多次观察、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对这些进率混淆了,看来要多练习了,毕竟学生刚学习了这些进率。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后反思篇二十

“认识分米和毫米”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旨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本节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对分米长度单位的认识,没有像前面讲毫米时学生就觉得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感觉分米就像是告诉学生,强求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课桌面的长。

2.学生在生活中找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和1分米的物体时,找到的物体太少,学生的思维太窄,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渗透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意识。

3.教师语言不够准确,如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和1分米,自己少说了大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报告通常包括问题陈述、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和结论等要素。在报告中,我们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等可视化手段来更好地展示和说明数据和结果。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将展示如何通
在工作或学习中,方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进行计划和实施。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国内外著名专家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
通过天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增加对宇宙的敬畏之心。总结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要只是机械地堆砌素材。感兴趣的话题,如总结的重要性
了解并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制定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问题的实质。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方案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灵感和启示。法治宣
报告需要准备充分,内容要简明扼要,同时切中要点。报告的撰写需要尽量避免主观情感色彩,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好的报告范文通常能够提供合适的范例,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总结是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一个回顾和概括,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同时也要注意逻辑严密和语言简练。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写心得体会时,可以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进行评述和总结。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有很多,下面是一些经
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总结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重要途径。发现问题和不足是总结的重要内容,不能回避和掩饰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分享,希望
总结是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写总结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要思考和提炼。以下是大师总结的时间管理技巧,帮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有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
报告是一种用来陈述事实、说明问题或提出建议的书面材料。那么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报告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这有助于确定所需的信息和内容框架。其次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概括出规律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采用分项、层次和逻辑的结构,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阅读优秀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
演讲稿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行话和术语。在写演讲稿之前,可以进行一些背景调研和主题的深入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演讲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我喜
计划是一种有条理、有目标性的安排,用来指导个人或组织的行动和发展。它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现在是时候进行计划了吧?计划的好处不
报告可以起到交流和共享知识的作用,帮助他人了解研究过程和成果。撰写报告需要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持,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报告标题3]幼儿园师德述职报告篇一尊
8.制定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制定计划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制定计划时常用
心得体会是思考与总结的重要方式,它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反思能力。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逻辑和结构,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小编为大家整理
总结是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总结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文体,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新
计划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制定的目标和行动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和管理时间。计划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
报告常用于学术、商业和行政领域,用以传达重要的研究、业务或决策结果。写报告需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任务的安排,不能拖延到最后一刻。报告范文的分类包括学术报告、商业报
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资源、时间和预算等。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权衡各种利弊并做出权威决策。希望以下的方案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
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总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在总结时,可以借鉴一些专业工具或模板,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自己的思路。这里有
通过报告,我们可以向他人传达重要信息和调查研究结果。在撰写报告时,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图表、数据和案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结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人更好地备忘、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写心得体会要注重文字的整洁和简练,言之有物,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些心得体会或许能激发大家写心得体会的
报告的目的是向特定的受众传达信息,提供给他们决策、评估和行动的依据。%20在写报告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充分的背景调研和资料收集,以保证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以下是
总结是一种追溯和归纳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全面地概括和归纳我们的经历和收获。具有参考价值的写作文集。教师读书活动倡
方案的制定应该是系统化和有条理的。制定方案时要充分的调研和收集信息,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些范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法。庆国庆歌
合同是商业活动中的法律框架,通过明确约定各方的权益,推动合作的顺利进行。撰写合同时要清晰明确地表达双方意愿,并确保所有相关事项都得到妥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教案的更新与改进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通过阅读和分析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人生短暂而宝贵,我想我们需要珍惜每一天,努力过上精彩的生活。在总结中,要突出成果和收获,同时也要诚实面对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合同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法律文书,有助于明确双方的责任和约定。双方应当就合同的违约责任进行明确约定,以减少后续争议。合同的解除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及时通知对
创新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改变生活的重要力量,我认为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首先梳理好自己的思路。以下是一些总结写作的范例,希望对大家写好总结有所帮
总结是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成就、不足之处等的客观反思和记录,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写总结时,可以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更多的反馈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性过强,要客观中肯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和成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暂停营
在学术界,报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的传播。报告中的数据和图表要有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理解。在以下报告实例中,你可以了解到不同
演讲稿是一种口头表达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向他人传递信息。演讲稿的过渡部分应该流畅自然,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连接各个段落。请大家注意,这些范文仅供参考,具体的演讲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就某项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书面协议。在起草合同时,应特别关注条款的明确性和可执行性。在合同的解除、变更和终止时,应当根据合同的约定和法
总结通常涉及回顾过去的经验、总结关键问题以及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总结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在下面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
报告的写作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以确保提供可靠和可信的内容。报告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信息。这是一份关于市场调研的报告,对于该行业
总结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重要一步。写总结时,先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目的,确定准确的范围。希望以下总结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语文五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何参与政治并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呢?抱着学习借鉴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他人的总结范文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提升写
募捐信是为了呼吁他人积极参与某项公益事业而发出的一种书面形式。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小
足球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总结要体现自身的思考和思想,不仅要简单地陈述事实,还要表达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和解决办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
教案可以提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编写教案之前,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情进行充分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不同领域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到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序地进行工作和学习,提高效率和质量。"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应该明确目标,并根据目标
总结是对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事情的一个梳理和总结,是我们进步的一种方式。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和心得。大学新学
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等内容。报告的结构要合理,主体部分的内容要与引言和结论相呼应,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报告范文,能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总结的文字要通顺、流畅,避免冗长和重复。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经验和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签订各种类型的合同。双方在签署合同之前,可以委托专业人士对合同内容进行法律评估和审查。合同是商业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
一个好的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方案的完美性需要具备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如何使方案更加完美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方案,下面的范文可
通过总结可以梳理思绪,把握重点,为下一步的工作或学习提供指导。写总结时要注重客观性和实事求是,不夸大和美化,也不贬低和歪曲。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进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是教师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依据。编写教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面是一些编写教案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提
计划是一个有组织、有目标的行动方案,它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并实现目标。写一份完美的计划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特殊教育学
总结不仅是一种书面材料,更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成长的机会。总结需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叙述。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和心得,共同提升写作水平。行政管理专业毕
方案的制定应考虑现实条件和可行性。在制定方案时,应该尽量避免冗余和浪费,做到高效利用资源。请大家对以下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防控物资
报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在写报告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读者群体,以便于确定写作的内容和风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梳理逻辑,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写总结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和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总结范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本质和目的,为我们的写作提供
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开阔思维。一个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结构。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明了,条理清晰,易于阅读理解。总结是思考的结晶,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
计划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避免拖延和无效的时间浪费。写计划时,我们应该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变化和发展,以便在计划中留有弹性和适应性。如果你正在制定计
报告的写作过程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等环节,需要经过严谨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并且在每个部分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重点。这些报告范文涵
总结可以使我们从复杂的事物中抽丝剥茧,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如何避免拖延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和改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
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无限的想象力。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便在未来改进和提升自己。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
系统总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教师工作调动申请书格式篇一尊敬的xx县教育局各位
报告不仅是向别人汇报工作成果的方式,也是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机会。报告中的论据和结论应该有据可依,遵循事实、逻辑和专业常识。在报告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客观中立的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写总结之前,需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全面准确的回顾和梳理。借鉴一些成功的总结实例,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
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具体的案例或个人经历来丰富内容,增加可读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精选心得体
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以确保计划的实施。计划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和纪律,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执行力。通过阅读以下计划范文,你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个优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思。写总结时,要注意避免重复和啰嗦,突出重点。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对总结的写作风格和
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合同写作的范例,供您参考和借鉴,希望能
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时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手段。写完总结后,务必进行反复的审阅和修改,确保整体质量和准确性。通过阅读下面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进度和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教案的设计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以下是一些编写教案的步骤和
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是成功的关键。在制定方案时,我们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克服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您对方案制定的创新
在商业或法律交易中,合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同中应该包含详细的责任和违约条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你需要一份完整的合同范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红木购买合同
兄弟姐妹间的相互关爱和相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学习如何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参考下面提供的相关资源和
高效沟通是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它可以减少误解和提高效率。完美的总结要有条理地分类,将问题和解决方案相对应。推荐以下几篇阅读材料,希望能给大家的总结提供一
方案设计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找出最合适解决方案的过程。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以调整和优化方案。小编精选了一些有关方案制定和实施
总结有助于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准总结的重点和关键,避免过于笼统或局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参考。婚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写总结时也要注意细节,注意逻辑通顺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总结范文中的精彩表达和独特观点可以给我们提供
报告的撰写应该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以保证整个文档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在写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使用简明的语言和逻辑的组织来传递信息。希望下面的报告范文能够激发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写总结时,可以适当引用相关数据和案例,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比自己的
总结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和梳理,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将总结结构分明,逻辑清楚,避免太过琐碎和冗长。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典型例子,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
通过总结,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为进一步的发展做出规划。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所要总结的时期或事件,整理相关的资料和笔记。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分享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实效性。在总结中,我们应该突出主要的内容和亮点,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
总结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找到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总结可以适当地使用图表、数据等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总结的范文,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应该学会慎重考虑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发挥自
方案是根据目标和需求,经过调研和评估后,确定的一种可行的工作方向。为了编写较为完美的方案,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核心目标和关键要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范文,
总结需要客观真实,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总结需要对重要的事物进行筛选和归纳,保持简练和精准。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医院普
教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编写。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一些教学研究成果和教育理论。小学语文爷爷和小树教案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在写总结之前,先梳理出需要总结的内容和关键点。以下是一篇范文,供大家参考。元旦联欢主持词幽默篇
情感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写作时,我们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文章表达清楚明确。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大
诗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文字的美。写作需要锻炼,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进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总结范文,来学习一下别人是如何进行总结的,从而提
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反思过去的经历和表现,从中找到不足并及时改进。写总结时应该注意突出重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范文的分享,能
一个明晰的计划能够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和方向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高效的计划呢?首先,明确目标,确保计划的方向明确。其次,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项任务能够在规定时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书中的角色塑造、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
有效的计划需要我们对任务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障碍和挑战。在制定计划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掌握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计划制
一段时间过去了,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了。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说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森林防火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一
总结是沉淀思考,提升自我,开启新征程的必经之路。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和分析两种方式,来呈现出全面和深入的评价。在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些值得一读的总结范文,希望
总结是一个整理思绪、归纳经验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写总结时,要积极评价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同时也要指出不足和改进的地方。看看以下这些总结范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活进行系统性概括与总结的重要手段。总结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掩盖事实。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