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内容引发的反思和启发的总结和表达。写读后感时,可以融入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来增强分析和解读。以下是一些读者对不同类型书籍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一
《天朝的崩溃》,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茅海建。
英国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很大程度提高了英国的生产效率,财富得到极大积累,同时带来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急需出口。
1793年,英国派出团长马科尔给乾隆60年祝贺大寿,同时想进行贸易通商,但乾隆一口回绝了,不得已只能走私。
刚开始走私布匹,骏马,但无法挣钱,因当时清政府处于小农自给自足经济,轻奢品无法给予农名带来足够的生活改变,不得已走私鸦片(又名福寿膏)。
英国是海上海盗起家,故此鸦片都是武装搬运,一方面是防止其他国家抢劫产品,一方面是鸦片属于走私且贵重,需要武器保护。
道光年间,清朝明面上开始执行禁止鸦片,但私底下,鸦片依旧长期流通,且明令禁止,使得鸦片使得物以稀为贵,英国人赚的更多。
1938年,提出“禁止吸烟,一年后不守规则则人头落地”,只是行政成本太高,不长久,且大臣可能抽烟,最后不了了之。
林则徐派往广东,英国人上书企图通过武力炫耀获得贩卖鸦片的权利,但因不懂国内规则及礼数,被大臣及皇帝忽视。
林则徐禁烟初期是禁止流入广东省内的鸦片,此方法费力不讨好,禁烟的整体效果不到中国的鸦片1%,后来直接海上的鸦片需要缴纳。
虎门销烟,273万斤,英国需要对外赔款,亏损严重。
1839年7月,英国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导致中国村名死亡,英方通过和稀泥私下解决了此事件,消息传到林则徐,要求英方主动交出杀人凶手,后续事件进一步扩大,林则徐讲英方在广东人员全部驱除出境,中止贸易,并停止一切补给。
英国远征军7000人,中国常备军80万。英国首相希望寄信给中国首相(不熟悉中国政治),中途因信件的原因打仗,双方在对内结果汇报,都说把对方打败(南辕北辙)。
经过上面战役,加上虎门销烟,英国决定出兵打仗,但中国不敌,战后结果上报到道光皇帝,在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下,所有消息(虎门销烟捷报,中方战败等)与事实刚好颠倒,导致道光皇帝判断受影响,除此之外,因中国翻译特殊要求(语气语境)在汇报时候必须恭敬,导致前面日本首相的控诉信件变成了哭诉信件,进一步影响到道光皇帝判断。
林则徐被外派到新疆,开始谈判,决定给予初步赔偿(香港岛被赔出去)。双方代表进行二次谈判,英方要求继续割让香港相关领土,奇善(道光代表)无法做决定,双方拖而不决,后英方再次发起战争,攻打虎门沙角(关天培壮烈牺牲)(英军无一伤亡,清军五百多人),无法继续拖延,奇善答应伊垏的全部要求,简称穿鼻草约。
奇善被定为“卖国贼”,但奇善实际上只要不签字,就不能成法律文件,但道光罢黜奇善,间接证明了此不平等条约,英军持续攻击以便获得条约承认。杨方接替奇善,对接伊垏,进行谈判,在英军的炮轰下,杨方欺上瞒下,接受了英军的条约。
艺杉接替杨方进行谈判,依旧战败,广州城失陷,赔偿600万白银。1841年英军大举进攻厦门,失守;定海交战,失守;镇海交战,失守。
艺禁接替艺杉进行谈判,1842年,宁波,厦门,镇海三地进行反攻,失败。
南京双方交战,失败后,奇英授权签订《南京条约》,后期奇英更签订了更丧权辱国的《虎门条约》。
鸦片战争之后,美国来袭,战败后签订条约,需要与英国一样的权力,签订《望厦条约》。法国来袭,进一步签订不平等条约。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二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才忽然从梦中惊醒,惊醒之后却还想要睡个回笼觉。
完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三
阅读后的感悟,是指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几句名言、一首音乐,然后把感悟和感悟写进一篇文章,称为阅读后的感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他叫答尔丢夫,是一个假装虔诚的骗子。
他借着对上帝的信仰与对弱者的假情假意欺骗了商人奥尔恭,并欲勾引其妻骗取其才,他出卖与背叛的,却是自己的人格与灵魂;他相对的,是正义与光明;他辜负的,是上帝的宽容与慈爱。
他叫奥尔恭,是一个迷信固执的商人。
他只相信自己的双眼,看到的是善良可敬的答尔丢夫,而不相信自己的亲人女仆所看到的是骗子的真相。他是个家长,只相信自己,他的迷信固执久了,变成了一种愚昧,差点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她叫桃丽娜,是一个正义的女仆。
她眼光锐利,发现答尔丢夫其实是一个骗子,但是不畏强权,敢于当面就揭穿答尔丢夫罪恶的嘴脸。她是一个正义的代表,也是个民主的代表。
《伪君子》的故事,就发生奥尔恭的家里。其实理解深刻一点,奥尔恭的家,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也充满复杂,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我们的社会里,也有虚伪而道貌岸然的骗子,也有固执己见的老顽固,也有正义凛然的“桃丽娜”,也有英明的“王”。社会的复杂与多元,才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有各式各样的人,个人有个人的心思,与性格。我们在这个社会里,从出生,到成长,到成熟。久而久之,我们就有了我们自己的性格,开朗或者固执,我们的心智也会更加成熟,思想也会更加成熟了,我们会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的这些观,决定了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将来是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是,我们依然少不了思考,少不了审视我们自身。多多思考,我们才能整理我们的那些观,不会像答尔丢夫那样人性扭曲,变得虚伪而阴险,做这种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多多思考,我们才不会呗表面的假象所蒙蔽,我们就能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融入自己的思考,来理智地判断一件事情,就不会像奥尔恭那样迷信又偏执了。他的愚昧,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愿意相信。我们在社会里,既要有自己的判断,也要考虑一下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他信任自己的亲人,也就不会引狼入室了。
另外,我们也要像桃丽娜一样敢于维护正义,呼吁正义。她是个不畏强权的正义女仆,而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明哲保身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明白一些事情黑暗的真相,但是怕惹祸上身,都不敢开口。而桃丽娜,她是不不遮不掩有话直说,发现答尔丢夫的罪恶嘴脸正面揭穿的人。即使奥尔恭听不进去,但她依然那么做了,大声地质问伪君子,光明正大地维护正义与光明,不在乎答尔丢夫得到了奥尔恭的多少信任,不会趋炎附势。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信任我们的亲人尊重我们的亲人。不能像奥尔恭那样偏执宁愿相信一个外人,也不信任自己的妻子孩子。他甚至为了答尔丢夫,不在乎女儿的意愿,要把她强行嫁给答尔丢夫,这种愚蠢的行为伤透了女儿的心。
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该摸着自己的良心做事,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相信邪恶力量再大最终也会败给正义。答尔丢夫在虚伪阴险,终究有王来主持正义,而他最后也会接受正义的惩罚。
让我们学会平日里多思考,多一道审视自己的目光,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不在天上,而在人心。
中国近代史避免不了会拿来和日本相比较,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多少才子都想弄清这颗“东方明珠”怎么就沦落到如此地步,就算有了前车之鉴,天朝还是一如既往,难怪鲁迅会弃医学文,思想的病源不根治,那么一切都是虚幻的美好的惊悚的梦。
历史教科书可没有那么详细介绍这段鸦片战争,无非就是起因经过结果,无外乎再加上经验总结教训,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是借着历史来做宣传的,因为留给我们的没有事件背后的思考,需要的是记住那些曾经被欺压过,需要的时候需要展现对立的姿态,仅此而已。前不久看到个对比图,乾隆五十七年,纽交所成立;光绪年间西方工业化发展促成了各大工业企业的诞生…………当天朝还在“十全武功”的时候,西方列强就开始了迈向近代化;1855年鸦片战争后的13年,日本因为黑船事件被迫开国,到1894年甲午战争对天朝取得全面胜利,使得这个汉文化圈内的“兄弟”得以坚定全盘西化……这不是嘲讽天朝,而是想说思想固化不开化,那么昨天会是明天的写照,历史将会一遍又一遍换着戏服再次上演。
作者查阅了鸦片战争后,各大一号人物的处境,能有从战争中吸取教训的,只能算半个,因为无法具体考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化是魏源取自好友林则徐,但他俩道同才相谋,不然只会是萍水相逢,路人甲乙丙丁。林则徐或许得知天朝战败的根源,但他不说不做,这层原因我猜想需要追溯到更上层了,道光帝是一个守旧,满腹祖训的人,就印象来讲是一个没有好奇心的人,更多的是机械式思维的人,新事物新思想到不了他那里,要是这么提出改革就会因言获罪。好在李鸿章在20年之后提倡洋务运动,也算是走出了第一步,举国之力称不上但也是恭亲王牵头,从上而下地,然而到甲午战争一炮打回了原型,这问题恐怕就更复杂了。鸦片战争期间有个叫鄂云的人,旁门左道想尽法子挣得国难财,不仅如此,琦善、杨芳等谎报战情……这些对天朝来讲无需解释就都能明白其道理,那么根源出在了文化上不成?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从被欺压到站队列强,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呢?恐怕这让我联想到了鸦片战争期间的道光帝了。
天朝的惨败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但这是趋势,不是1840年这场战争,就是之后的哪场,天朝的乾隆盛世已经掩盖不了道光体大虚胖,遗憾的是天朝上层谁也没有因为这次惨败而吸收教训,或许谁也没把这当回事,不过添了些茶馆的聊资而已,那么惨败就是注定了的。
俗话说得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其意白见。但碍于《水浒》、《三国》等从牙牙学语起就阅读,再读已无多大好处。无奈之中,捧起那石头硬啃起来,倒别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几条真(天真)知拙(笨拙)见,以供茶余饭后消遣。
有时光再细细思考此问题,作个中国的苏格拉低。
第三,我以为程伟元、高鹗的续写不成功。虽基本贴合上方的曲线原则,没有生搬硬套强加于前文之嫌,但终究是焊接产物。他俩根据原作的暗示,追踪前80回的情节,完成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杯具,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运结局,使《红楼梦》成了一部完整的书,从而推动了《红》在社会的传播,扩大了它的影响。但是,后40回写了宝玉中举和家业复兴,违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述和情节构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笔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离,近来又有人写了后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样样也只能阿里基斯追乌龟,红楼梦的后40回将是一个永远的迷。
第四,也就是《红楼梦》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灵活日理万机,指挥若定。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特意邀请她去主持操办,她一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顿措施。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构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这位王夫人的内侄女争强好胜、追慕虚荣,具有很强的权势欲。贾府这位年轻俊俏,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处处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所不至。
总之,王熙凤是一个集漂亮、聪明。能干、贪婪、狠毒于一身的复杂形象。作者还按照生活的逻辑,表现人物,阐发主题的需要,对众多的辅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个辅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好处,而且能体现出多方面的好处和作用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刘姥姥的一进大观园安排在小说的第六回,当时情节尚未充分展开,作者借刘姥姥这一辅助人物,从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视角,来写贾府的显赫气派。
透过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的穷老婆子的眼睛,写出了凤姐的虚骄、矜持。刘姥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正处在微妙的阶段,贾府在表面上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时期。作者将刘姥姥和贾母这样两个地位悬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比较。贾母趁此机会极大的满足了自我的优越感;刘姥姥则为了讨得一些封赏,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当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笑料。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时,贾府大势已去,刘姥姥救了巧姐。这样,刘姥姥无意中成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见证人。
最后,还是说说它的艺术成就,鲁迅以前指出: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所谓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如实描述,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没有把人物写某种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没有把人物当作说教的工具。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展现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关系为中心线索,同时展开贵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述。在紧紧抓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恋爱、婚姻杯具的同时,展开广阔的社会环境描述,从而写出了产生这一杯具的社会根源。
其实,关于红楼梦中可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才刚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读者》第七期的丫鬟问题,还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碍于自我阅历浅薄,知识贫乏,无奈只得就此搁笔。再不赘述,还恭请学姐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循循善诱,多多指教,吴达自当感激不尽。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少了许多忧愁};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多了许多忧愁}。教育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宽容。当今社会,纷争不断,就是因为很多人心胸都很狭窄,别人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不原谅,换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缺点是不是更多,犯的错误是不是更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一定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伪君子》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莫里哀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天主教的精神统治,他揭露假虔徒的伪善和欺骗手段,嘲讽上当受骗者的糊涂昏庸,因此触怒了圣会组织和支持圣会的贵人们,《伪君子》被禁演。长达五年的禁演,莫里哀不得以将剧本更改,仅保留了答尔丢夫的世俗身份,全剧以答尔丢夫的可耻失败收场,同时歌颂了国王的英明伟大。
不管留传至今的版本与最初的有何出入,它批判伪善的根基是不变的。“伪善”最重要的在于“伪”,伪装。就像答尔丢夫伪装成圣洁的教会骗子,骗得奥尔贡盲目迷信,几乎家破人亡。
“他们拿了自己的彩色硬涂在别人的行为上,然后希望仗着这套把戏,使自己的行为在社会里不再遭到别人的反对。他们妄想仗着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好行为有一点相似之处,便会使自己的阴险龌龊变成了纯洁无暇,或者把自己受了公众指摘所感到的精神痛苦分出一些让别人去挨受。”我不清楚在你们的周围是否有这样的“伪君子”,致力于给所有人冠上他解读的名字。无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他们都要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责他人,以他们的世界为“正义”,为评判所有人所有事的标准。他们伪装成君子来掩盖面具下的龌龊,善用“君子的圣洁”去遮挡他们私以求之的物品的所有人的眼睛,营造出愚蠢的盲目迷信者想要的主的庇佑的美好假想,用“圣洁”的“庇佑”去达到自己无耻的目的。
“伪君子”在我的片面的理解就是表里不一,表面圣洁高尚,内里肮脏虚伪。前段时间,偶然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小视频,对话大致如下:
恶魔:为什么他们都叫我恶魔?
天使:因为你杀人了。
恶魔:可是分明我救人啦。
天使:因为他们没有看见。
恶魔:为什么他们都叫你天使?
天使:因为我救人啦。
恶魔:可是你分明杀人了。
天使:呵,因为他们没有看见啊。
在我们既定的思想中,天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恶魔就是人人唾弃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就是天使不断地在救人的,而恶魔不断在杀人,那要思考的就是眼睛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吗?还是别人选择性的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真相”。我想我们身边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事情的发生,真相不一定是真,假想也不一定是假。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铁齿铜牙纪晓岚》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吧。里面的主角纪晓岚是一个能言善道、两袖清风的廉洁之士,然而历史上的纪晓岚却是一个好吃、好色、烟瘾大的形象。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剧认识的纪晓岚,先入为主的就是他那光线的形象,因为这种形象是编剧主观想给我们植入的,然而事实却与之大相径庭。
其实这种程度上的认知错误还可以接受,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就像有些间谍,把自己的身份包装的高精尖,骗大学生做一些所谓的“保家卫国”的行为来获得情报。对于这类的伪装,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辨别事情的真假,不能他给你画了一个保家卫国的形象,就信以为真。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归《伪君子》这本书上,这里的“伪君子”谋求的是财富享乐,上面大学生遇到“间谍”,他们谋求的是他们国家许诺他们的功名,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伪善的花招和冠冕堂皇的高调,都离不开攫取功名利禄和追求享乐腐化的可耻目的。
莫里哀以犀利的笔触揭穿蛊惑人心的假圣人的画皮,足见其目光之敏锐及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研究之透彻。
就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方面是对答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抨击,另一方面就是上位者的昏庸与不辨是非。在我的认知中,上位者只是一个中性的名词,但它为什么总是被荒淫无耻这些贬义词修饰呢?因为钱,因为权。因为上位而带来的无尽财富与无上的权力使他们狂妄自大,钱和权构建的纸醉金迷的世界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他们自知在欲望的吞噬下,自己变得有多么的肮脏,所以他们追求“圣洁”,沉醉于一个假圣徒给他们的“圣洁”假想,渴望用纯白来掩饰内里的污秽,可是他们忘了,白是染不得一丝的污秽,染上一点污秽,都会被无限放大,无比的刺眼,同样也无比的滑稽。所以,《伪君子》的原版被禁了,因为那些所谓的贵族通过这部戏剧看到了一个肮脏又滑稽无比的自己,所以他们愤怒地掩盖,被戳穿的同时仍慌乱地扯着遮羞布,掩盖了五年之久,直到看不到自己的丑态。(讽刺贵族地部分被删除,歌颂了王室的英明)。
钱与权造成的悲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从小出身“高贵”最后变得狂妄自大,另一种是贫困出身,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变得虚伪。《伪君子》表现的就是前后,而后者的典型代表就是《红与黑》中的于连。
于连从小在家里的地位就是相当低下,备受歧视,因体弱不能干活,常受父兄虐待,但他勤奋好学,形成了他自尊、倔强、反抗的心理。到德瑞那市长家后,他虽然羡慕市长家的奢华,但更多地为自己地屈辱地位而气愤,然而,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往上爬,必须成为市长哇咧诺等人中的一员才行。所以他就慢慢地向社会屈服、妥协,尽量地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暂时地泯灭自我以获取成功。在贝尚松神学院里,于连感到这里地一切都阴森恐怖,处处充满虚伪、奸诈,是一座人间地狱。但他不愿离开这里,因为“背弃了他的幻想,便不会有前途,更不会有事业,那就等于死亡。”所以他终于学会了用答尔丢夫地办法对待答尔丢夫们,即用虚伪对付虚伪。在这样地环境里,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地伪君子,他还梦想:“在未来地神父中,我将是一个主教”。
举个最贴近我们的例子。17年的一部真实改编的的剧,《人民的名义》应该都不陌生,剧中的祁同伟,何尝不是一个为了钱与权的彻头彻尾的伪君子。祁同伟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但他为了加入汉东政法圈,求娶了大自己10岁的老师,为求上位,利用自己所有的关系,人前人后两面派地行事。为追求权力,他可以放弃任何东西,却以为这样是正义,是“胜天半子”地雄举,其实只是伪君子为自己找的华丽地装扮而已。
对于“伪君子”,我们不能成为他,也不能被他欺骗。
今年暑假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我读完第一章就已经爱不释手了。
它主要是以宝黛二人的感情杯具写的,它以生动的描述,写出了那时候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爱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正因我觉得她美丽、聪明,又很好学,还知书达理。但是,她的缺点就是太多愁善感。我最不喜爱的人物就是薛宝钗,正因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没有母亲,还在薛姨妈怀里撒娇,感觉好像是故意的。我不太喜爱《红楼梦》的结尾部分,正因太悲惨了。
读了《红楼梦》,让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还要学习《红楼梦》中人物的优点,从自身找找有没有和里面人物同样的缺点,并把它改正。这是我第一次看《红楼梦》,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以后有时刻我会再好好阅读它,坚信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想。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观眼睛,因此他看到了一个欲望无穷、沽名钓誉、巧取豪夺的泥浊世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诞歌。甄士隐为《好了歌》作了注解。他的解,是对泥浊世界和荒诞人生的解构。原先,这个金玉其外的人群舞台,演的但是是一幕幕荒诞戏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有一首荒诞主题歌,还有一个荒诞象征物,这就是风月宝鉴。
宝鉴的这一面是美色,宝鉴的另一面是骷髅。贾瑞死在美女的毒计之下是惨剧,而追逐骷髅似的幻影幻象则是几乎人人都有的荒诞剧。难道只有贾瑞拥抱骷髅?人世间在仕途经济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个不是生活在幻觉之中的贾瑞?总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诞性,是《红楼梦》极为深刻的另一内涵。
如果说,林黛玉之死是《红楼梦》杯具最深刻的一幕,那么,贾雨村的故事则是《红楼梦》喜剧最典型的一幕。《红楼梦》的大情节刚刚展开,就有贾雨村葫芦僧判葫芦案。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明白贾雨村本来还是想当一名好官的。他出身诗书仕宦之族,当他家道衰落后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卖文为生时,也是志气不凡才会被甄氏所看中并资助他上京赴考中了进士,还当了县太爷。被革职后浪迹天下又当了林黛玉的塾师。聪明的他透过林如海的关联和推荐,便在贾政的帮忙下补授了应天府。但是一下立刻任就碰上薛蟠倚财仗势抢夺英莲、打死冯渊的讼事。
贾雨村开始应对事实时也正气凛然,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并发签差人立刻把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但是,站在桌边上的门子对他使了一个眼色,雨村心中疑怪,只好停了手,来到密室听这个听差叙述讼事的来龙去脉和保乌纱帽的护官符,而讼事中的被告恰恰是护官符中的薛家,又连及同在护官符中的贾家,甚至王家,这可非同小可。最后,他听了门子的鬼主意虽口称不妥,不妥,还是采纳了不妥的处理办法,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乱决定了此案,放走凶手,之后便急忙作书信两封给贾政与王子腾报功,说一声令甥之事已定,不必过虑。为了封锁此事,又把那个给他使眼色、出计谋的门子发配远方充军,以堵其口。
王国维在评说《红楼梦》的杯具价值时,指出关键性的一点,是《红楼梦》不把杯具之因归罪于几个蛇蝎之人,而是共同关联的结果,如林黛玉,她并非死于几个封建主义者之手,而是死于共同关联的共犯结构之中。而结构中人并非坏人,恰恰是一些爱她的人,包括最爱他的贾宝玉与贾母。他们实际上都成了制造林黛玉杯具的共谋,都有一份职责。这种杯具不是偶然性的杯具,而是人处于社会关联结构之中成为结构的人质的杯具。
《红楼梦》的忏悔意识,正是意识到自我乃是共谋而负有一份职责的意识。《红楼梦》正正因有此意识而摆脱了谁是凶手的世俗视角,进入以共负原则为精神支点的超越视角。可惜王国维未能发现《红楼梦》美学价值中的另一半--喜剧价值同样具有它的特殊的深刻性,即同样没有陷入世俗视角之中。
贾雨村在葫芦戏中扮演荒诞主角,表面上是喜剧,内在则是一个士人没有、没有灵魂主体性的深刻杯具。总之,《红楼梦》的内在结构,是杯具与荒诞剧兼备的双重结构。也能够说,《红楼梦》的伟大,是大杯具与大喜剧融合为一、同时呈现出双重意蕴的伟大。一百年来的《红楼梦》研究只重其杯具性,忽略其荒诞性,这天正需要我们做一补充。
王国维说《红楼梦》是哲学的,指的不是《红楼梦》的哲学理念,而是它的生命哲学意味和审美意味,即由《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及其他女子等美丽生命所呈现的生命形上意味。也就是说《红楼梦》的永恒魅力和美感源泉,不在于它与社会形态变动相连接而产生的意识形态,而在于它呈现了一群生命,一群空前精彩的诗意个体生命。这些生命,也带有儿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气息,在你争我夺的功利社会里都在内心持续一种最质朴、最纯正的东西。
《红楼梦》塑造林黛玉等一群至真至美的诗意女子形象,是中国文学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奇观,也是世界文学的奇观。《红楼梦》女性诗意生命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主要形象,如林黛玉、晴雯、鸳鸯等有一共同特点:不仅仅仅外貌极美,而且有奇特的内心,这便是内在诗情。
贾宝玉称她们属于净水世界,这不仅仅仅是概括她们的柔情似水的女性生理特点,而且概述了她们有一种天生的与男子泥浊世界拉开内心距离的极为干净的心理特点。她们的干净,是内心最深处的干净,她们的美丽,是植根于真性情的美丽。因此,曹雪芹给予她们的生命以最高的礼赞。
他透过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礼赞晴雯说: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这一赞辞,既是献给晴雯,也是献给其他所有的诗意女子。《芙蓉女儿诔》出现于《红楼梦》的第七十八回,至此,曹雪芹的眼泪快流尽了。
他借宝玉对所爱女子的最高也是最后的礼赞,包含着绝望,也包含着期望。那个以国贼禄鬼为主体的泥浊世界使他绝望,但是,那个如同星辰日月的净水世界则寄托着他的诗意梦想。《红楼梦》的哲学意味正是,人类的诗意的生命应当生活在泥浊世界的彼岸,不好落入巧取豪夺的深渊之中。
人生只是到人间走一遭的瞬间,最高的诗意应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如林黛玉、晴雯、鸳鸯、尤三姐等,回到宇宙深处的故乡时,不带俗世中浊泥与尘埃,乃是一片身心的明净与明丽。《红楼梦》充满杯具氛围,正是正因它本身就是这样一曲悲绝千古的诗意生命的挽歌。
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攻读,总算是把资本论第一卷给看完了。本来文章标题想用“悲惨世界”来命名,又觉得如果只关注资本论中悲观凄惨的社会现实的描述的话,那必然属于管中窥豹,没有高度了。
综合来说,资本论第一卷包含了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理论、制造业及工业的规模发展理论、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等内容。其核心从个人理解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提出了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延展出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二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历史进步都是基于劳动创造,但劳动能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给劳动也就是与工资和劳动报酬对应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无给劳动,就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享有者是资本家。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来源于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的持续永无止境的剥削。其三提出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劳动价值及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在制造业领域,会出现劳动的相对过剩,同时也会因为剩余价值对资本的贡献日益增大,小资本逐步会转化为大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资本家也会由于竞争的关系导致被大资本家剥削而最终成为无产者,生产的规模效应会日益提高,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会逐步拉大,当无产阶级穷苦到无法维持必要生计时,资产阶级将面临暴动、革命甚至战争等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届时无产阶级将从被剥削者转变为剥削者,而资本家必将消亡。
以上三个内容可以说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最主要的内容,在接近70万字的著作中,马克思可以说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了19世纪及18世纪英格兰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就业人口数量、制造业规模化现象等。而且资本论中,大量引用了包括亚当斯密《国富论》、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等当时研究经济的各类著作及学说,也包括大量登载于报纸上的与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各种经济理论于一体,并引导出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学主张的一本经典著作。
看完资本论,可以说对马克思的认真负责的学术研究精神,学识广博且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无比的尊敬和佩服。而且因为在看《资本论》前,先看了《国富论》,所以在理解上也更有心得,从资本论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本人对亚当斯密的许多经济学观点还是认同的,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包括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理论,包括分工可以实现生产力提高等。除亚当斯密外,他对其余经济学家,都表达了明显的批评和不认可。
如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资本论第一卷可以认真研读并可以重复研读,但也必须客观指出,《资本论》在经济学领域所犯的三个明显错误。
其一是马克思讲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集中于商品生产这一环节,并没有关注非商品生产的服务业和其余产业,并且在第一卷中,故意弱化了国家及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单纯的将生产关系归纳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马克思没有认真研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人的需求演变,没有思考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生产,而是单方面的从生产端研究经济,这是不全面的。
其二是在生产研究领域,由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理论缺陷,也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不可获得和无法计量性,导致马克思在延展剩余价值理论时,总让人感觉有自圆其说之感,而且马克思自己也承认,伴随生产力的提高,凝集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会有差异和变化的,读后感这就导致价值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剩余价值的理论贡献。同时更为严重的时,由于马克思将价值贡献只集中在人类劳动这一个单一因素上,对于资源贡献、资本贡献等,都用剩余价值来归纳和阐述,导致《资本论》在对社会进步及生产进步的表述上,与现实出现脱节和变化,这是资本论的第二个不足之处。
其三是治学态度上,《资本论》第一卷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描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者所面临的苦痛、恶劣环境、高强度工作压力、非人道的劳动环境、悲惨的生活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资本论更像是一本社会学著作而非经济学著作,而且马克思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资本家的抵触和排斥,也让资本论在分析社会现实时,会有缺乏冷静和理智的感觉,对于研究经济而言,带有浓厚个人情感的学术论著是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的,这是资本论的第三个不足之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发现问题总是容易的,但如何解决问题,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结合我们所处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我们拿出马克思的治学之精神,拿出类似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那种认真、负责、严谨、科学的写作态度,对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及社会问题提出有解决路劲的方案和建议,这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
资本论还有第二卷和第三卷,希望再用两个月时间,把第二卷和第三卷研读完毕,届时再认真总结梳理这一本经典的,涵盖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著作。
最后给一个提示,由于资本论里面有许多基础的经济学范畴的名词和文字,建议在看完《国富论》、《经济学原理》这两本书后,再看《资本论》,会更容易领会《资本论》中的经济理念。
《论持久战》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始终,用以说明中日战争过程和结局。《论持久战》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和“消灭敌人”是同样重要的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有,用“战争的目的,防御中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阐述了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等等。此外,《论持久战》还引用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带有中国传统哲学特色的名句,来说明全面看待中日战争和采取合理的战略战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是“亡国论”和“速胜论”喧嚣尘上、四处弥漫的情况下,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说一顿;或者是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他强调指出:“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那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科学地预见到战争中敌我力量互为消长的总趋势,中国由劣势、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保守到退却。这样,毛泽东就得出了抗日战争必然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和战争态势,正确地预见了战争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岁月中,“以民为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中,毛泽东的贡献和作用是最重要的。他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只有团结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实行“军民一致”,才能瓦解敌军、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实事求是,从而预言了战争趋势。
。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四
百忙之中,抽空读完了这本关于近代史的著作,倍感受益。
我首先对书中清军和英军的战争很感兴趣。
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犹如一盘散沙,尽管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大家想,如果军人走到街头上管治安了,那这个国家肯定面临以下情景二者之一:1.军人发动政变,企图用军事力量占领整个国家。2.军人们没有集中精力去搞训练,反而变成一群闲兵,在空闲之际上街逛逛。既然军人仍然是清朝的军人,自然不会是前一种情况。而且当时的清军不论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都已经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这种战斗力的对比有点像当年赤壁之战,号称80万大军的曹军和至多几万人的孙刘联盟军相比,曹军内部疑人不用,俘虏不用,其实能用的人的数量也大打折扣。
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这已经算是比较有利的热兵器了,但是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说到武器,乾隆皇帝时期有一件事,一个发明了新式火枪的人像皇帝推荐他的心发明,他一心想为国防献出一片丹心,但是遭到乾隆王的厉声批评:“骑射乃满清之根本!”光是观念上的落后和刚愎自用,就足以导致中国武器水平停滞不前。
事实上,虽然在多次战斗中清军官兵抵抗到底,英勇不屈,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触即溃,或有主帅带头逃跑。更有甚者如琦善,第一章就骂他是卖国贼。可见,内忧比外患更严重啊。
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即使林则徐主持战局,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抛开一些客观因素,战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在这种不知彼的情况下自然是一败涂地,其实英军在各地进攻形式也比较单一,经常是利用己方炮火射程远,由军舰在清军炮台射程之外轰击,然后陆军避开炮台的正面攻击,绕到炮台的侧后方登陆(清军大炮均无法转向),占领至高点居高临下开炮。而清军却从未采取相应措施,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组织防御,并且盲目自信,等敌军轻易攻破防线又仓皇逃窜,厦门、镇海、乍浦等地的战斗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失败。
在这场战争中,清朝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大,但是最根本的错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及时认识到战败的根本原因所在——天朝的骄傲。学习了好几年的“闭关锁国”,这回从书上就不难发现,清朝在旧中国的角色相当于好大喜功、自认为年轻力壮的长者,别人的成长在他看来都是乳臭未干的,别人的进步在他看来都不如他以前积累下来的妖娆江山。好狂妄!好一个天朝!
接下来,我们着重谈谈,我们身为现代中国人,从天朝的崩溃中汲取的教训和如今应该做的事情。鸦片战争把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了,中国人必须做出抉择。然而鸦片战争中的中国人是惊且醒着的,但是签订“和平”条约之后,他们似乎又睡着了。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的大国,同时也注定有着巨大的历史惰性。大家都知道,睡觉可以养精蓄锐,前提是你还想着以后要干活要上班。问题是那时候的中国正是处于睡觉做美梦,不愿醒过来的状态,别人来敲门,我们说:“我不和你玩了,我要休息!”接着继续躺在由五千年文化铺成的功劳簿。一个朝代尚且有啃老本,拼祖宗的劣根性,一个人呢?我们现在的啃老族和拼爹族,是不是和历史上的天朝很像呢?关键是,从出生那一刻就不要认为,你已经有的地位和生活是自己的,因为你没有努力争取,不思奋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你注定是被大浪冲掉的泥沙。人要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五
天朝的崩溃,光看其题目,就大致揣测出这是一本讲述清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书,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专制主义时代是如何终结的。
其中的“天朝”,“崩溃”用得恰到好处而别有深意。“天朝”直接指出了清政府的自大,“崩溃”却正表现出清政府无法避免的灭亡,暗含对于清政府腐败的讽刺。
书首先对鸦pian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方的实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从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清政府无论从哪方面都弱于实力强大的英军。我曾经思考过:就是因为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军签署了《南京条约》,才使中国现在人对于耆英的印象变成懦弱。可是如果耆英不投降,带来的只会是更惨重的.损失,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清政府而言,只是面子上的过不去,可是对老百姓而言,却是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但现在看来,作者的想法更符合当时的国情,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理性地分析比较,避免这场血的战役。我们可以直接投降,像日本一样走上自强之路。虽然如今想来,这不失为正确的策略,但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倒退与逆转,而清政府自认为的“天朝”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峰,又怎肯做个缩头乌龟主动屈服呢?但试想如果当时没有打这场战役,中国走向的是像日本一样的道路,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当然作者的观点虽然只是假设,但仍是相当成熟的。从文中的这一段话便可以看出:“这里面有两个需要分清的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该抵抗?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德层面的,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
其次,它围绕一些晚清时期我们所认为的汉奸及英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最大的亮点就是它阐述了真相,将教科书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还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对于林则徐的了解仅限于虎门硝烟这一事件,认为像林则徐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不走极端,给英军提供了鸦pian战争的导火索。自大腐败的清政府不知道自己的实力,难道林则徐也不知道吗?明明知道自己敌不过强大的英军,还要用这样的行径去惹怒对方,不光清政府不会赞颂你,老百姓之后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难道你可以补偿吗?书中却进一步写出了林则徐的真实人物性格,他只不过又是一个被清政府官场蒙蔽的普通官员,发配出去后仍然败在“官场”二字上,复出无力,阻挡不了英军的入侵,这“天朝”连最后的精良指挥都敌不过英军,大局又如何稳得住?第二次鸦pian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将不堪一击的清政府逼向了绝路。辛亥革命的一发动,“天朝”就此崩溃瓦解。真相与记录总有一点偏差。
其实到了最后,慈禧太后也不似当年嚣张跋扈,倒是想改变这千年世袭的帝制。可惜孙中山等人没有给清朝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是在改革几天后直接将其推翻。不然今天的中国可能和日本走的就是同一条道路:仍然保留皇帝这样的称号,但皇帝不掌握实权,只是类似于国家的象征。世事难料,中国曾经有那么多条路可走,一步之差,也许今天的中国就完全不同。
之所以这么多年的帝制时代终结在清朝,细想也可以发现:是因为清政府的“天朝”之感,是因为井底之蛙的愚昧,还是因为外国的侵略?其实都不是,是历史的潮流在前进,而鸦pian战争,《南京条约》……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清政府一夜间崩溃的铺垫。我们不会再回到帝制时代,还有那些愚昧的时代。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六
中华文明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东方的中心,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的天朝上国,2000年的世界中心,让我们极其自信,慢慢的就演变成了极其骄傲。再加上游牧民族的衰落对我们的威胁大大降低,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能力极大削弱,固守传统,骄傲自满,蔑视其它所有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进步不屑一顾,满足于现状,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文明,和西方的发奋进取简直犹如天壤之别。
然而,正如上面所说中华文明此时已经落后了,军事上已经几乎不可能取胜。即使重用林则徐、裕谦、颜伯焘等人坚决抵抗,最终也只有一条路__妥协。为了维护大清王朝的自身统治,为了维护自身的性命与官位,不管换做谁来指挥抵抗,最终也只能走到谈判桌上,乖乖地签订合约。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主张办法都是雕虫小技,毫无用处。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似乎让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也重新认识了中国近代史:对比鸦片战争时的东西方文明,西强而我们弱。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满朝文武,整个国家的精英士大夫群体对此一无所知,并不知道自己落后了。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则给他们敲响了警钟,随后接踵而至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一次又一次用铁与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必须要更新了。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觉醒,或者说是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华文明,为我们中华文明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也要感激近代史,屈辱与挫折最能令人奋进,中日战争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点。
春秋战国之后有秦汉,五胡乱华之后有隋唐,辽、金、元之后有明清,同样的我坚信近代史之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必将重新走向另一个高峰。400年一个轮回,变的是王朝将相,历史人物;不变的是其中蕴涵着的厚重的中华文明。它源远流长、厚重坚实,让人自豪,令人骄傲。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七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今天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气愤,因为颠地把英国,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奉道光皇上指令: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所以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对我们的危害,它会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喜有忧、有悲有痛。而最让我难过、让我触动最深的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疤、是中国人的一场恶梦。那时,中国封建社会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清王朝停滞不前、国势日下、萎靡不振,变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远隔重洋的西方列强看上了嘴边这块肥肉,通过各种手段向中国人倾销害人的鸦片,蚕食国人的身体和斗志,为武力征服做好准备。后来,果不其然的发动了鸦片战争,和无能的清zf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赔钱又割地,我心情非常沉痛!
国土面积还不到我国十分之一的小日本,在1937年侵略我国,想把太阳旗插在我国的领土上。经过先辈英烈的英勇顽强抗战,小日本投降了。现在小日本又想侵略我国,痴心妄想地想把我国的钓鱼岛纳入他们的版图。我想:连我都不答应,全国人民能答应吗?现在的中国在gcd的领导下,无论是经济、军事,都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已经由羔羊变成了一头威武的雄狮。我不由开心地笑了!
我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本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先烈的英勇斗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纵观鸦片战争,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清帝国,为何如此惨败?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全面分析了鸦片战争时期在遭到欧洲经济、军事和外交冲击时,中国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并从史学家角度,以冷眼旁观的心态,介绍了清政府体系化的缺陷。
天朝的崩溃,以历史事实再次揭开失败的伤疤,引人深思。天朝之所以溃败,并不是某几个历史人物的责任,也不是领导者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器不如人、民心不齐、朝政腐败,也都不过是表象。真正溃败的原因,是一个代表着相对落后生产力的农业文明对抗一个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工业文明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时的清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是一个从文化、军事、制度、思想都停留在数百年延续的农耕文化模式里。面对外敌铁甲战舰,清军战略战术仍停留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列强入侵,百姓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意识保留在皇帝家天下的时代;面对工业文明,从皇帝到百官,思想里仍自高自大,重文理而轻科技,鄙视蛮夷之奇技淫巧。
科技与意识形态共同进步,才能造就新时代文明。思想上的落后,不接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文明,排斥新兴科技,导致了清朝军事、文化、制度脱离了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即使清军抛弃冷兵器,使用了火炮;即使清军将士奋勇抵抗,以身殉国,面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意识武装的外敌,清军面对的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惨败,经历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悲怆。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种新的文明面前,无论上一种文明多么庞大(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的大清帝国的gdp占世界三分之一,是英国的8倍、日本的9倍),也会瞬间土崩瓦解。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下一个知识文明的脚步声也已时隐时现。只有思想上积极准备,充分重视,及早跟上知识文明的脚步,才是中国复兴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给我的最深切体会。
1842年的中国,仍处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面对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英国,清朝统治者竟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及外交策略与当时已纵横四海的英国进行对抗,鸦片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这场战争,清朝不仅输在了科技与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统治者傲视“四夷”的“天下”观,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从为琦善卖国贼的平反到打破林则徐神话,从介绍清朝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到介绍英国的当时的船坚炮利,从战争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沦陷过程,是天朝崩溃的根本所在。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却完全没有觉醒,依旧沉沦于“天朝”的美梦,朝臣们关注自身利益,本来该为中国朝阳的年轻一代,也在延续着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昏暗时代,即便现在看来,我也止不住的颤栗。
仅仅到此,我已感慨万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犹记得高中时候历史课本中介绍的中国近现代史,我曾片面的认为林则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恶劣的卖国败类,我曾“认真”的思考,如果当时的中国多出几个林则徐,关天培,斩尽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则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挤,一心一意抗击英军,那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之中的胜算有多大??当时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们的熏陶之中,将战争之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抛诸脑后。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是多出几个林则徐,少几个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厄运。天朝的崩溃,实质上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面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时的整体的崩盘。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家被瓜分之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进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从落后的德川幕府时代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时代,最后到达了可以参与直至主导侵华战争的列强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我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日本没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缺少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没有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亚洲国家由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达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或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接受历史,以史为鉴,做出我国当代社会应有的改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阅读完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永远没那么简单,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将历史的优秀描述成神话,把错误粉饰得壮烈,那么这样,将会使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民族想要获得不断前行进步的力量与动力,必须正视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可能无比的沉重。而我在书中的收获除了更全面更辩证的了解的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认清历史之中“爱国”与“卖国”的道德评判标准,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才忽然从梦中惊醒,惊醒之后却还想要睡个回笼觉。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八
琦善、奕山、牛鉴是著名的卖国贼,如果把鸦片战争搬上京戏的戏台,他们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脸。而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则是一个个正气凛然的名字,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架势。从现在的历史书里,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会失败,败在昏聩的皇帝、腐朽的社会制度、无耻的卖国贼。
但是这本书却有不同的观点:关天培、林则徐的红脸,奕山、琦善的白脸,其实是经过后人的描画,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而特别实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种。关天培自己未必以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更多的可能是坚守了职位的本份;林则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势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敌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为官操守维护天朝体统;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战派,惜命、爱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说他们都为一己之私欲卖国求荣恐怕有失公允;连道光这个老皇帝,他当不好这个皇帝、眼界不高、谋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国是他自己的,总谈不上自己出卖自己。作者通过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提出假设,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
《天朝的崩溃》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文中关于中英双方使用武器、舰船、军队的编制以及作战方法,都有很细致的描述。例如对英国军舰的载炮门数,更是不厌其繁一一例举;对英军采用的战术,即战舰攻击正面陆军抄袭背后的近代军事学术,也是做了具体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战斗力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而且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其次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最后制海权的丧失,我觉得是清军战败的另一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的海军力量一直称雄世界,而在近代的战争中,谁取得了制海权,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这就是在5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首先要歼灭北洋舰队的根本原因。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侵略者大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
在作者看来,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对此我不赞同,我认为当时,中国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签订合约后的安逸并不适合中国,抵抗、牺牲是一个必然付出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虽然这样一定充满了鲜血,但也只有鲜血,才能激励国人的觉醒;只有鲜血,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中国发展到这个样子,应该说被列强的炮火打开国门是一个必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似乎也是无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战败后的中国没有能够及时走上自强的道路。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正确的看待历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我们要吸取教训,不断地鞭策自己,不在重复那些错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九
《大崩溃》这本书是都梁继《家国四部曲》后的又一力作,整体格局较大,主要以豫湘桂战役为大的历史背景,将国名党少将蔡继刚,飞行员蔡继恒,士兵佟满堂兄弟等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文章沿袭了都梁抒写人物的一贯作风,永远维持着那个稳定的三角架构,佟氏兄弟应该出生在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泛区,是普普通通的传统农民形象,自始自终他们可能都没弄懂国家是怎样一个概念,他们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时候劫持国名党高级将领,也可以在日本人给他们发粮食之后点头哈腰,处于有奶就是娘的一种状态,就算在日本人扫荡之后,他们想的更多也是报仇,而不是为国效力。文中提到“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却派遣不停”,明显是作者对于传统帝制剖析。佟氏兄弟类似《狼烟北平》的文三,国家的概念,自始至终都未清晰,他们能理解到的,更多的事水浒中的那种义气。
蔡氏兄弟皆为高材生,蔡继刚美国知名军校毕业,比黄埔还要黄埔,军事理论素养扎实,可能是文中综合素养最高的将官了,他在豫中会战失败后对战略格局的剖析,以及衡阳保卫战之前的预判,都可证明他的理论素养,从他不可为而为之,可以与守城将士共存亡,家国情怀显露无疑。蔡继恒曾是西南联大学生,就像无问西东中的力宏一般,风流倜傥,因俊潇洒,撩妹系数爆表,但作为飞行员,每次出机,可能都是永别,他也曾克制,营养师沈星云一曲《梅娘》将其拿下。。
文章在描写战争场面惨烈的同时,也在不断分析着战争,从日本人山田圭一,蔡继刚,蔡继恒,沈星云……多角度描写,刻画人物有血有肉,日本也有好人,中国也有坏人,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我们要学的还有好多。文中也提到驼峰,陈纳德,缅甸,等词,有空再说。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
这诸多疑惑,在阅读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后大都得到了解答。本书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与之前所读文献不同,茅先生除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海量史实外,更致力于站在当时的情景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解读历史,使得许多在今人看来荒谬的行为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鸦片战争中决策的皇帝与诸位官员构建书的脉络,在官员们的决策做法中窥探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环境,评价清王朝在此历史转折点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可谓推陈出新,别树一帜。
“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会说谎。”本书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对待历史极为认真的态度,这从书中丰富详尽的引用和注释便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其坚持事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认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汉奸”、“卖国贼”,林则徐则是能救国于危亡却被构陷而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书中,作者通过严格分析,将有关琦善“卖国”的证据一条条驳倒,告诉我们是琦善而非林则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鸦片”的决定,琦善“卖国说”的根由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是去企图用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于是,“妥协”便被视为“投降”,“投降”又被提升为“卖国”,帽子便这样一顶一顶加在了琦善头上。他同样告诉我们,林则徐固然有着值得称颂的业绩与精神,却绝不是大厦将倾时可支的那根“独木”,与同时期其他官员相比,他肯致力于新知的努力,了解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做着当时官僚士子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实为难能可贵。但他的见识水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使他未能准确了解对手的实力、战术,亦未能对战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寻求进步的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个人,总是无法彻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时人们对林则徐的盛赞和期许,更多是因为那是当时他们所能抓住的难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林公的敬仰与怀念,多的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侥幸与不甘。
历史学家与我们普通大众一样,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分析错误,从而避免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中华民族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但我们不能忽视几千年历史沉淀所积累的民族缺陷,正视缺陷是消除缺陷的必要条件。这便是历史应当给予我们的价值。
回到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合时宜的想起了另一本似乎毫无关联的书——《三体》,脑海中总会浮现“歌者文明”对太阳系文明实行的“降维打击”。鸦片战争中的英国与中国似乎就可以贴切的对应这两个文明。就像《三体》中面对“黑暗森林”法则自以为已做好准备沾沾自喜的太阳系文明一样,当时的清王朝也仍然沉浸在“天朝”的美梦里,以为泱泱中华根本不必将区区“岛夷”放在眼里。于是,英国的“坚船利炮”和先进的军事理念就如一块二相箔,使得清王朝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这不是两个国家的交战,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旧时代无情的全面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忠臣良将、义理仁心都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更何况这个旧时代已是千疮百孔、根枯叶烂。
在长期领先于世界背景下,“天朝上国”成为了我们的定位,清王朝的强盛也使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至于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国,清王朝一般皆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在他们的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于“蛮夷”的一种恩惠,是“怀柔远人”的一种策略。因此,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自以为是居于他国之上的“天朝”,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天朝”的对外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茅先生所说,“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而当这个梦被强行打破时,我们才恍然发现自己的落后与无能为力。
茅海建先生从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和军官三个方面将中英军事力量进行了对比,使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和清军当时的种种乱象。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执法者犯法的罪恶足以致命。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但当下流行的各种鸦片战争的论著中,一方面承认清军已经腐败,一方面却又只是利用一小部分在抵抗中牺牲的将士讲述“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云云。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调,难免让人觉得有“阿q精神”的味道。
除去军事上的种种问题,鸦片战争暴露出的君臣关系问题更令人深思。天朝的落败,打破了当时的史料作者和著作家们固有的“天朝不可战胜,岛夷不自量力”的思想,他们虽然疑惑,却并不能从世界大趋势和中国社会本身去看问题,因而不可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正在他们津津乐道的天朝文物制度上。他们认为剿灭才是天朝对待这些蛮夷之邦唯一正确的方法,而以此类推,败仗的责任自然不能推给皇上,就只能由不主战的大臣承担,而给他们带上“奸臣”的帽子,并且逐渐由“奸臣”变为“卖国贼”。对于在文化专制主义和儒家学说千年的影响之中形成的“君臣是非善恶忠奸”的理念,著作家和史料研究者们的行为不仅不是对当时社会忠奸理论的反思和改变,反而是为了使其更加稳固。于是我们看到:皇帝独断专制却又漫不经心,大臣战战兢兢却又谎话连篇。“知识给人力量,愚昧也给人力量,甚至是更大的力量。”在战争开始相当长时间之后,清朝自道光皇帝至各位大臣对英军的实力仍然模糊不清,以至于多次战争后清军的防御和战法都无创新。这又如何能不败呢?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本应看到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抵抗侵略,实际上却是上下欺瞒得过且过,实在令人扼腕。
其实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就有完成军事现代化的组织,也就是全面进入热武器时代。但没有成功,因为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支持。而皇帝和大臣互相不信任就更是自古以来的问题了。这倒可以解释另一个我本不理解的问题:在当时的文献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汉奸”的指责?结合后来的“三元里抗英”中劝解三元里民众的余保纯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汉奸”一事,我想,在鸦片战争时期,“汉奸”可算是一个最不确定的称谓,一切不便解释、难以解释的是由、责任、后果,便可以被转移到“汉奸”身上。
在本书的最后,茅先生将清王朝与当时同样遭受列强侵略的日本做了对比,我们看到“黑船事件”之后的日本,是如何以与清王朝截然不同的态度开始奋斗与发展,终在“明治维新”后突飞猛进,甚至在鸦片战争结束52年后由当初的被侵略者成为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的苦难。我思考着与作者相同的问题: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血如何才算没有白流?以鲜血换来的成功是荣耀的,而以鲜血换来的失败更应当被重视。唯有牢记“血的教训”,认真思过,直至奋发图强重振辉煌,方可称作不辜负。一百余年前是如此,一百余年后更是如此。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当如此吧。
鸦片战争,这是一段伤痛而屈辱的历史,但也正因为经历过这落后、蒙昧、痛苦的历史,我们才更能体会到,五十年后这个民族的觉醒,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伟大。世界仍是百年前那个世界,幸而中国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中国。茅海建先生在全书最末问道:“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中国人的世纪?”我想,百年屈辱过后,重新在世界舞台上显现自己无可阻挡的实力的中国,定不会令我们每一个国人失望,不会令百年前在一片黑暗中仍能以血为烛的先辈们失望。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一
关于经验的书籍,比如创业经验、人生经验等,我总是很乐意看,写得越真实就越有价值,这本书就是一本真实的关于俞敏洪创业经历的书籍。我不仅学习了如何创办一家公司,也理解了目前新东方的发展和问题的原因。
他最开始是通过免费上课的方式来做广告,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付了学费,中途会有旁听生,他不会赶走他们,而是让他们蹭课,这些学生蹭课久了不好意思就也付了学费。这是第一批学生,由于教学好,这些学员成了他的品牌宣传员。口口相传,新东方就办起来了。实际上,学而思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家的,最初,学而思创始人教奥数,家长看孩子学的好,就给他推荐了学生,口口相传,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才有了如今的上市公司。
在办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一件事你做不了,那么一定要找几个人同时帮你做,让他们在获利的同时互相制衡,如果只是让一个人做,这就相当于开饭馆的老板不会做饭,找了一个大厨,这是很危险的,除非你给足利益,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你不能确保你给的利益是否可以永远满足他。
创业路上,利益分配是随着阶段而变化的,最初俞敏洪是给老师固定工资+奖金;后来徐小平、王强来了以后,采取合伙人机制;2000年后有了长久合作伙伴,变成股份制;上市后是利益分配机制。
和同学朋友创业,一定要注意:1.利益结构一定要清晰分明,明确每个人占多少股份;2.利益分配结构一定要是动态的,因为未来发展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是不确定的;3.要有清晰的上下级结构,得有最终决策权机制。
一个坦诚、让人不需要防范的人,他获得资源的效率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一个人只要拥有诚信、坦诚和信任,那么别人就会对你非常放心。当然,要讲究技巧,如果做事不给别人留情面,那么就算你诚信、坦诚、l可信,别人以后做事情也不会给你留情面。
聊聊天,只要不过分奢侈。很多官员本身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人,有很好的品格的人,跟他们打交道,让他们对你的人品人格予以认可,这种事情叫作友情相交,最后对方把你视为朋友。但这绝对不是利益相交,比如遇到事情拎一大捆钱跑到官员家里说,你帮我把这个事干了。即使官员帮你干了,这种事最后也会带来比较大的后遗症。如果遇到就是要钱的官员,不给就不办的官员,那么宁可放弃利益,也不要走这条路,因为风险很大,因为越是这样的人,越有可能被抓起来,遇到这样的人你就避开。跟好的官员打交道,这样既有了友情,又有了交情,互相之间还能学到东西,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业务放在一个非常安全的范围之内。。
好书带给人成长,拓宽你认识世界的边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确实是本真诚的好书。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二
读研之后,你会发现连玩耍都会有很大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在研一的时候最为强烈。前天我和室友一起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关于经济和政治的书籍,今天才有机会打开来看一下。
在我借阅的四本书中,我首先打开的便是这本安德鲁·j·希夫和彼得·d·希夫所撰写的《经济为什么会崩溃》,除去我本身对经济原本的兴趣外,这本书所用的以讲故事的文风说经济也使得我想要最先阅读它。我的确很好奇要怎么用一个连贯而且又寓意深远的故事讲述经济这么一个复杂的概念,当然,这本书也的确做到了,用了一个我意想不到的故事。
这本书也使我了解到我以前不曾了解的经济,毕竟我只是个经济的爱好者,而不是专研者。看完这本书我也了解到,其实储蓄是一切资本开始的源头,虽然现在政府都大力倡导消费甚至超前消费,但我们所消费的东西都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属于享受型消费,这样的消费除了能增加一点好看的gdp外,没有增加任何的生产力。消费拉动经济,指的是我们的需求被生产者更好的满足,生产者制作出了更多更有利于人类自身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原有产品的无限循环。储蓄除了可以产生资本,还可以作为应急使用,我们每个人乃至每个国家都无法保证不会受到灾害,当灾害降临,你所拥有的储蓄便会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会再次崛起。
而且,一旦储蓄减少,银行所可以借贷出去的款项就会减少,会有更多应该发展的企业死在创业途中,虽然这也属于大自然优胜劣汰的一种,但我们也要明白,过度的消费并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它只会给我们一个好看的数据,事实上,是我们口袋里的钱没了,甚至负债累累,这种超期消费是透支我们未来的收入,把经济危机的风险转移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好像搞错了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消费带动了经济增长,而是因为经济增长带动了消费。
这些好像都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的金融泡沫,而且作者写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凭借其世界货币的地位都可以让美国即使不生产几年仍旧不破产。这是美国独特的优势,但其他国家不会这么幸运,它们在发展经济时需要比美国更谨慎也更如履薄冰,毕竟很少有国家能够有美国那样的支持力。。
是不是资本主义一定为爆发经济危机,目前来说是的,只是经济危机的周期会随着人为而延长或缩短。社会主义是否不会有经济危机,谁也说不清楚,这是关于经济的实验,我们只能一路走一路摸索。
世界经济最终会如何,我想谁也预想不到,不过也正如书中所说,经济泡沫亟待解决,如果再用通货膨胀的手段,整个国家可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
读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三
1、创造真实物质的生产力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基。
2、满足人们需求的新产品的出现,才能增加总体社会的消费。
结论很有价值:美国目前的经济和货币政策,被政客绑架,走在毁灭的路上,目前还看不到停止的迹象====最终会有美元的崩溃,金银大涨。
中国目前也一样,就看谁拖的更久,美元先崩溃,中国就没事。
人类社会一直在向文明程度更高的层次发展。我们用更加宏观的思维===自生长的自组织体系,人类社会也是自然产物,一定会有分形几何式的结构,也一定会有阴阳的转换。我们个人活在世界上,其实只需要做好每时每刻需要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ps:对于我们操作者来说,使用最高思维的`操作体系,是最终获利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