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是一种在公众场合进行口头陈述的文稿,它是传递信息、阐述观点、表达情感以及影响观众的重要工具,我觉得我们可以准备一份演讲稿了吧。演讲稿的效果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幽默和情感来增强。如果您还在苦恼如何写一篇成功的演讲稿,下面的范文或许能帮到您。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一
在开县北部山区,有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叫大进,在群山环抱的山脚下有个红旗飘扬的小学——大进镇中心小学,是开县北部山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以琼老师就是这个学校的一名普通的教师。1988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教以来,她担任语文等学科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20__年以来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曾多次获县、乡“师德先进个人”、“模范、优秀教师”称号,优质课和论文多次获县、市级奖项。目前是学校五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从事教育工作的27年中,她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他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
一、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一个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她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研论坛》、《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课时,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她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上,她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她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她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中得到了许多……在日记中,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本人所教学科的成绩在学区统考中也名列前茅。
二、三等奖;积极参加学校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获得好评。__年9月以来,协同本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做好新上岗教师的帮扶的工作,肩头的责任是重大的,而这项工作对她来说是全新的,所以工作中经常虚心请教,耐心指导。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及课后评课的工作,促进新上岗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她把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的先进理念在科组中交流学习,认真组织教师们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抓教学的好势头,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其他事务,均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经她指导过的唐敏、黄兰、程燕等新教师在参加县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这些教师也很快成为我镇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向以琼老师真是我校“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二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滔滔舂陵,涌动着一朵朵璀璨绚丽的浪花;。
古郡热土,哺育了一代代可歌可颂的英模。
这些先进模范人物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今天我要向大家讲的人物就是我县卫生局局长。他从湖南衡阳医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过外科医生、乡卫生院院长、副乡长、县卫生局副局长、局长。他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一个勤政为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楷模的光辉形象。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视之为天职。刚当上医生的,目睹农村一些小孩因患病缺医少药而夭折,震憾之余,心中扎下誓愿,要为农村的医疗保健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在正和卫生院和莲塘中心医院任职期间,他亲力亲为,带上诊箱、草帽,走村串户,为农民预防保健奔忙。先后探索出了一条“乡村一体化防保网络管理”和“预防保健保偿制”这一新的防保模式。他担任卫生局副局长后,为了编织农村这张预防保健网,爬山涉水,风雨兼程,踏遍了全县39个乡镇的502个行政村。
白水,是我县最西北的偏僻乡,山高路远,瑶汉杂居。乡卫生院当年曾是战备医院,来到白水,只见医院风光不再,枯草临风,门庭冷落,只有一名会计留守。惊叹之余,一年间六进白水,派去了年轻院长,调进了技术过硬的妇幼专干,从局里拿出资金维修了院落,白水卫生院又重现活力。“哇——”,一声新生儿的啼哭划破长空,白水卫生院又能接生了,山民们奔走相告,脸上腚开了笑容。预防保健在这块被遗忘的角落又显现出生机。
时时想着群众,当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他总是临危不惧,战斗在最前沿,表现出一名普通党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1982年12月,荷叶乡新塘村发生霍乱,疫情如火,人命关天。他得知正和乡芦村李祖根从荷叶染霍乱已逃回正和,他立即与同事背上药箱赶往芦村,谁知李祖根已转往郴县保和乡卫生院,他连夜又奔赴10里之外的保和。在询问李祖根时,听说李祖根在正和罗坦坪狮子石小坡上拉过肚子,立刻意识到,这是严重的传染源!当晚,他立即又与同事折回正和,经过4个小时的寻找与辩认,终于找到了李祖根拉肚子时留下的粪便,进行消毒深埋,消除了隐患。
xx年6月,我县一些乡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水灾,洪水无情,损失惨重。19日,下到浩塘乡抗洪救灾,正从半路打转的乡卫生院人员对他说:李局长,别去了,前面的路淹了,很危险。没有停下来,他深知,哪里最有危险,哪里就最需要我们。他来到鲤鱼村边,四周一边汪洋,他与同事一道,在多达半米深的洪水中为村民发放预防药。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紧紧拉住手说:“最需要的时候,你们就来了,要不,这大涝之年得起病来就制不住啊,民国三十四年,我们咯里就出了霍乱哩”。
xx年以来,非典如同一个阴险恶毒的幽灵,悄然降临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始终战半在最前沿。多少个不眠这夜在办公室度过,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困了,就在办公桌上打个盹。他远在农村的父母,已过八十高龄,数月未见儿子回家,从农村家中来城探望儿子,他却一个多星期都顾不上回家见父母。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抗非工作有条不紊,桂阳在广东、北京等地打工的有10多万人,没有一例输入性病例,没有出现一例疑似病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设备简陋,负债经营,有的形同虚实,名存实亡。时间已进入21世纪,许多卫生院看病却依然是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老三件。身为局长的,面对农村卫生院如此破败的现状和种种弊端,心潮起伏,深感责任重大。他深层思考,运筹帷幄,唱响了改革“三部曲”。第一步,“保防保,放医疗”;第二步,实行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第三步,“动产融资,不动产有偿使用”。改革的路上布满荆棘。为改革,挨过骂,遭过打,受过委屈,掉过泪。然而,这一切都动摇不了他改革的决心。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xx年4月,持续一年多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成。全县39个乡镇卫生院共盘活资产512万元,减债500万元。改革的成功,被省卫生厅、人事厅誉为“桂阳模式”在全省推介,在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交流。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桂阳农村卫生院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报道。
在卫生战线辛勤耕耘26个春秋,角色变了多次,但不管岗位怎样变,有一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不忘公仆本色,甘于奉献守清贫。多年来,他处处以身作则,在局里规定:下乡不进馆子,用餐不端杯子,平日不钻桌子(打牌),他身体力行,带头做到。在领导岗位多年,他经手办理招干招工不少人,而他一家四姐妹,姐姐、弟弟、妹妹都在农村。他最疼爱的小妹李六秀完全有条件象别人那样,想办法招工进卫生系统工作,可他没有那样做,他说他没有那个权力!
常听人谈起一些为官者的“灰色收入”,用世俗的眼光看,身为卫生局长,如不自律,完全可以成为工薪族里的富翁。然而,他固守操守,甘于清贫。一次,与夫妻多年要好的一位大姐,女儿从大学毕业,想分个效益好点的单位,提着水果袋,内装8000元红包,要求局长帮忙。妻子要湘俐收下了水果,另换了两瓶酒,把红包放进礼品中,以回礼的方式把红包退给了这位大姐。几年来,让办公室处理或送回的礼物达50多次。他始终把手中的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从不用来为个人牟取私利。xx年5月16日,他下乡调研,绕路10公里,回老家樟木乡板溪村探望年迈的父母,回到局里按规定交了4元油费,在一些人看来,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这一切真实地发生在这个公仆的身上。
有人说,他和焦裕禄一样对党忠诚;有人说,他像孔繁森那样甘于奉献。我们说,更富于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更具有新形势下的清廉品格。正像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向学习的决定》所指出的:是我县学习实践‘’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是新时期优秀基层干部的突出代表,是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是全县每一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要以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促进桂阳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班的学生~~~,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雷锋精神美化校园”。
大家都知道,时至今日,“雷锋”不再仅仅指那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可爱的人,在更大意义上“雷锋”成为了一种爱的象征,所以可以说社会上有无数的雷锋。也许有人会说雷锋精神是革命年代的产物,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发扬雷锋精神吗?当然要发扬!任何一个社会向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除旧迎新,就是在改革自己的命运,就是在革命,所以任何一个年代都是革命年代!更重要的原因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爱!
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雷锋的许多优秀品格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品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他人?在准备这份稿件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自己的一些答案:帮助别人是一种客观需要,比如在工作和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忙,这样才更有效率,通过帮助别人我们维持了一份和谐的关系,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幸福感的追寻,因为帮助别人我们会收获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余香就是别人的笑脸,就是快乐,而快乐比玫瑰重要,所以我们才把玫瑰送出去啊。
前段时间“彭宇案”给人们的启示是“好心人不一定有好报”,于是后来人再看到摔倒的老人都选择了围观,都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惜泯灭自己的爱心来明哲保身,害怕付出代价,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世上有坏人,但更多的是好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拒绝所有遇到困难的人。另外,还要知道一颗爱心是无价的!付出爱的行为更是无价的!
雷锋精神还代表着言行一致的行事品格,而我们的`校训就是“诚信、勤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对没把握的事不轻易许诺,而许下的诺言就要履行!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诚信的人。
雷锋同志心系祖国,我们最起码要心系校园吧!爱护我们的卫生环境,爱护我们的公共设施,维护学校的名誉,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当别人问我在哪个学校读书,我不说自己是财院的,也不说自己是水院的,我会不紧不慢地告诉他:我是~~学院的!我觉得我们校园很不错,领导和老师们对学生很负责,我们的学风和校风都很好!
到那时,我们的校园会因为我们的心灵之美而更加美丽,而且这才是真的美丽!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四
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14岁的6年级学生童世强成了学校里的“小英雄”,在“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学前班的教室,勇敢地救出了7个孩子。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陇南市成为甘肃省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礼县祁山乡也不例外。
当时,在中王小学前院六年级的教室里,童世强和另外49名同学一起,正在上下午的第一堂语文课。穿过一道院门,就是学校的后院,由于学校教室紧张,后院的党员活动室成为30名学前班孩子的教室,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们还趴在桌子上沉沉地午睡。
“玻璃窗户像是被人不停地摇着响,地底下发出像一群乱飞的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这声音越来越大,我才意识到是地震了。”童世强的班主任,也是他本家叔叔的童双喜老师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赶紧往外跑!”老师的一声大吼过后,包括童世强在内的50名学生很快跑到前面的院子。童双喜急忙向后院的学前班跑去,因为这里的孩子还在午睡。
这些小朋友们,除了两三个跑到院子里,其余的二十几个,有的吓哭了,有的吓呆了,乱成一团。童双喜大喝一声,“别哭了”,并用双手各提起一个小孩子跑着拎到教室门口,然后让他们赶紧往前院跑,转身又去抱别的孩子。
“这时候我才知道地震的厉害,才知道害怕了。”这位勇敢的少年说,刚开始往里冲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只是想进房子里拉几个小弟弟、小妹妹出来。
在人多地少的礼县山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童世强的爸爸妈妈也常年在省城兰州打工。他一度跟着父母在城里上学,但因为家庭负担不起,只能重新回到乡村里面。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童世强,除了完成每天的学业之外,还要帮助家里人铡草、喂牲口。
我们要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谓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的拼搏风险精神;学习他们大灾面前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不屈不挠,迅速投身重建校园,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自强不息精神。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五
魏德友同志的先进事迹,没有轰轰烈烈,虽然细小平常,但平凡中见伟大,生动体现了当代兵团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乌鲁克司法局党支部高度重视此次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程,立即着手安排此项学习,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经过一周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后,干警反响强烈,对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坚定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形成了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要求局机关各科室、各司法所干警认真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是通读魏德友先进事迹全文。通过会议领学、干警自学的方式通读魏德友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加深干警对魏德友同志的认识。二是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召开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专题讨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的理解,形成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的浓厚氛围。三是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全体干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加深印象,进一步提升干警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的成效。
同时,利用这次学习先进事迹为契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深入挖掘、积极选树、广泛宣传身边典型,教育和激励广大干部特别是我们年轻一代干警,要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样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责任担当、坚持艰苦创业、矢志戍边的兵团人,为推进团场事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六
7月26日,二师三十三团下发《关于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号召全团所有党员干部以魏德友同志为榜样,学习魏德友同志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吃亏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坚韧执着、脚踏实地、认真较真的崇高境界,热爱家乡、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该团以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学”与“做”的标杆,该团各党支部多举措掀起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积极开展学习交流、专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全体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对照魏德友同志的优秀品质找出问题,做出整改措施。切实做到了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了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同时,该团通过各类形式广泛开展关爱帮扶老军垦,为老军垦排忧解难活动,深入挖掘、积极选树、广泛宣传身边典型,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像魏德友同志的合格党员,展现当代兵团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七
纪检监察机关党支部根据师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向魏德友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积极深入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以魏德友同志为榜样,结合““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魏德友同志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吃亏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坚韧执着、脚踏实地、认真较真的崇高境界,热爱家乡、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
为掀起学习热潮,纪检监察机关党支部要求支部每名党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组织召开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专题讨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的理解,形成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同时,利用这次学习先进事迹为契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深入挖掘、积极选树、广泛宣传身边典型,教育和激励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样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责任担当、坚持艰苦创业、矢志戍边的兵团人,为推进团场事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八
魏德友,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没有特殊的身世背景和优越的条件。然而,正是在贫穷和困境中,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品质和伟大的魅力。199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2010年承担起支部书记的重任。在魏德友的带领下,支部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党员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了全县的党组织榜样。
2.1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
作为一个农村支部书记,魏德友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对于农村的重要性。他积极引导支部成员探索农村经济的新路子,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发展农村合作社,并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通过他的努力,支部在几年时间里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2.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村民素质。
魏德友深知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他鼓励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农村文艺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他还亲自参与到了村民识字教育中,帮助一些老年人学习读写。通过这些努力,支部成功打造了一个文明、勤劳、有活力的乡村文化生态。
2.3做好党员引领作用,提高党员队伍质量。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支部的党员队伍是党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魏德友十分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他注重培养党员的思想修养,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的业务能力。通过他的努力,支部的党员队伍质量显著提高,成为了全县党组织的楷模和示范。
3.1平凡中追求卓越。
身处农村的魏德友没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自己的要求。相反,他秉持着一颗追求卓越的心,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共产党员。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并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团结合作的力量。
魏德友懂得团结合作的力量,他将支部成员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农村的发展而奋斗。他不仅发挥了自己的领导才能,还注重发挥每个支部成员的优势,使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支部的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充分展现出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4.1做一个有担当的共产党员。
魏德友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担当。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都要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贡献。
4.2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
魏德友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这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水平。
五、结语。
通过对魏德友事迹的了解,我从中深刻领悟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要向魏德友学习,热爱党、热爱人民,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和行动,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九
苍茫大山中,深藏功与名。“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感人事迹,犹如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激励我们在逐梦之路上砥砺前行。
看了95岁的老党员、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不由让我们心生无限敬意。老英雄在解放战争中枪林弹雨中战功赫赫,但退役转业时,却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面对几个人生关键期的选择,老党员张富清让我们更加懂得什么才是不忘初心。
革命岁月里,老党员张富清选择了枪林弹雨、不怕牺牲。入伍后4个月,张富清因接连执行突击任务作战勇猛,获得全连各党小组一致推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信仰的种子从此埋进了他的心中,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信仰的力量激发英勇的壮举,砥砺朴实的初心,让老英雄历经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枪林弹雨中的洗礼,让张富清初心无畏。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党员张富清选择了去湖北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县。“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张富清平实的话语中,饱含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赤子情怀。在艰苦的来凤县,张富清再次扛起了炸药,这次却是带头帮山区群众炸山修路,群众也把对他的信赖与认可都包进了一只只粑粑,修进了一条条路。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在来凤的穷乡僻壤,任劳任怨、夙夜在公、在公明明的张富清将初心一次次擦拭得闪光。
建行任上调休后,老党员张富清选择了恪尽职守奋进不息。老英雄张富清本可躺在功劳簿上为儿女争取利益,但他选择了珍藏起军功章,即便是白内障手术,也选择最便宜的一款晶体。他从不占公家便宜,不让家人用自己报销的药,不给儿女工作谋任何私利,甚至在关键时期,让妻子下岗,让儿子去林场当了知青。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初心本色,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莫道无名,人心是名。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十
自20xx年3月入校,工作积极肯干,善于钻研、作风踏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严以律已,自觉加强厉炼,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不断的学习中,使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政治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鲜明,在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工作中,主要负责学校各项活动的照相、摄像、编辑、网上宣传、示范校精品课录制、编辑工作和宣传部的日常工作。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积极主动,不分份内份外,全力以赴,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先后参与了学校春季越野赛、学生综合能力大赛、迎美、就业招聘会、迎新、教师节、海外学子视频会等多次大中小型活动,并进行了相应的宣传报道工作,均能做到报道及时,内容详实、准确。及时对学校校园网站上的内容进行更新,整理、归类。
业务能力提升很快,并激发出了热爱岗位、热爱学校的热情。一年来,在省级媒体发表文章6篇、市级媒体发表文章2篇,撰写校园网站稿件42篇;制作20xx年党建工作汇报专题片1部;参与录制、编辑示范校精品课58学时。
注重学习宣传工作业务,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业余时间继续加强学习抓住重点,结合自己在文章写作、照相、摄像、电脑知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较熟练掌握了照相、摄像及视频编辑等专业技术,参与录制、编辑的示范校精品课,得到了省级专家的赞誉。在申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中,整理、分类的内业材料得到了省文明办领导的好评。
除了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她还肩负了示范校建设中的精品课的录制和剪辑工作。由于精品课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她经常把工作带回家,利用周日和节假日来做。牺牲了个人大量休息时间,经常起早贪晚,奔波于学校四个校区。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
生活中作风踏实,待人真诚,在生活中热情、开朗、乐观向上,与周围同事的关系融洽,并能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人,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待人真诚,与人为善,人际关系处理的较妥当。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从学校大局利益出发,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完成学校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十一
我叫刘秀锦,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11月出生于一个乡村教师之家。1994年8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热爱自己的职业,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用辛勤的汗水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又不失时机地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所教班级在全镇综合评比中一直位居前两名。
20xx年10月被评审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20xx年5月被评为“舞钢市优秀班主任”;20xx年所写论文《新课程改革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获平顶山市一等奖;20xx年11月被评为“舞钢市优质课教师”;20xx年4月在舞钢市科技创新展示活动中获优秀辅导奖;20xx年11月被评为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20xx年9月被评为舞钢市教育质量先进个人。我深受领导的称赞学生的爱戴,学生家长说:把孩子送给这样的老师俺放心!
一、我是坚强的。
1994年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尚店镇马庄小学。无论天气多恶劣,无论自己的身体有多的不适,我都能坚持上班,大雨滂沱,大雪狂飞,都没能让我耽误学生一节课。1994年秋天,天气特别不好,经常刮风下雨。一天早上七点钟我拿着伞出门,没多久天开始黑,走到半路上已经伸手不见五指,然后是狂风暴雨,伞也打不开,雨水夹着泪水顺脸淌,等我到学校时身上的衣服没有一点是干的,浑身冰冷嘴唇乌紫,就这样我坚持着给学生上课。
二十年来,我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我没有因为天气或疾病请过一天假或耽误过一天工。无论工作在哪个单位,无论怎样的天气,那里的领导放心,那个班的学生不担心,那个班的学生家长不操心,因为这个班主任的工作日程表上不存在“空格键”!
20xx年春天,我做了一个小手术,不舍得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没请假住院治疗。做完手术的当天我就走上了三尺讲台,刚好赶上中心校领导听课,当领导通知我时,我二话没说,就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我仍然坚持把这节课讲了下来,并且这节课深受领导一致好评!由于只吃药没有输液消炎,伤口感染了,每站着讲一节课疼得我汗珠子往下掉。于是,我白天上课,晚上输液治疗,就这样我没休息一天,因为我心中有我们班这些孩子呀!他们需要我!
二、我是执著的。
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使自己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我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以常人少有的执著孜孜以求了这二十年。
我,并没有满足于现状,我深深知道,我还需要充电,来提高自己。下班之后,干完家务,改完作业之后,我就坐在灯下认真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连续取得了专科、本科文凭。在我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参加工作到本科毕业的不间断的学习生涯:20xx年——20xx年,专科函授学习;20xx年——20xx年,本科函授学习。为了能够为人师表,为了能够堪称典范,我以一个农民女儿所特有的坚定,执著的追求。
我,以常人少有的毅力坚持三次超课。即:超周第一次备课、超日的第二次备课、上课前的第三次备课,多少年来我一直坚持着。
我,以常人少有的心态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从我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就一心扑在教科研工作上,把教育和研究、把育人与自己成长置于同频的发展轨道,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新课改伊始,我勇于担当,任尚店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努力学习领会新课改精髓,身体力行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摸索并逐步完善一条全新的新课程教学方案。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没有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不论他有多差。
20xx年春天,二年级转来一名新生——李东科,当时听同事说这孩子学习很差,智力有问题,我也没太在意。20xx年秋天,我接了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面对这个孩子。在我心里,我同情这个孩子,总希望他快乐成长,所以对他的关注多一点。
他所有的作业都不交,在我的数学课上,他桌子上总是放着语文书,我就过去帮他把数学书拿出来,可是过不多久,他就会把书放回书包里。我想:这样一个孩子,不要和他过不去了,让他开心的玩吧。可是我发现他慢慢地开始做小动作,开始拿着书胡乱地读,我提醒他:上数学课,不要去读别的书,注意听讲。由于我没批评过他,他开始越来越过分,开始和别的同学说话。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也有表现出他真实面孔的时候。有一次练习课上,我口述了一道判断题,我话音刚落,他第一个回答:对。我很惊奇,心想:这孩子怎么蒙对了。原来我错了,他并不是蒙的,因为我又一次证实了他。我讲笔算乘法时,他趴在桌子上和前边的同学说话,我忍无可忍,把他叫到讲桌旁,对他说:你就站在这里听吧。我讲完例题让学生练习时,我对他说:回到你座位上把这道题做做。我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做题的情况,我走到他身边一看,他做对了。这时我才知道我上当了,被这孩子给骗了。我在想呀,这个孩子骗了多少人,他的父母,他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如果能早发现孩子是在偷懒,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他有很多字不认识不会写,数学不会读题,只会计算,语文会分析,却不会写字。
从此以后每天下午放学我只要有空,就去这个孩子家里辅导他语文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他的数学从五分上升到七十多分。20xx年来,我把满腔的爱都给了我的学生,可我却愧对了我的家人。我是女儿,我是妻子,我是母亲,但我做得都不成功。20xx年冬天,我为了给学生上课,就把2岁的儿子郭世宠独自留在住室,孩子睡觉醒来后,就光着身子站在雪窝里哭着找妈妈。当我下课后看到浑身冻得冰凉的可怜的儿子,我们母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
三、我是细心的。
还记得在我20xx年我带的一(2),刚开学没几天,快放学的时候,门卫处打电话让我通知卢淑荟,说是她妈妈要见孩子。我赶忙跑教室告诉她,谁知道孩子不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妈妈又结婚了,这时我才知道这孩子父母离异。我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离婚,那是他们之间有矛盾了,虽然妈妈又结婚,可是她一样很爱你,走吧,我和你一起过去见你妈妈。走到大门口,隔着大门,她妈妈看见孩子眼泪就躺下来了。我和她聊了几句,才知道他们离婚后孩子的爸爸及爷爷奶奶一直不让她见孩子,而且还对孩子说他妈妈怎么不好。正说着,孩子的爷爷来接孩子,他们碰面了,在我的劝说之下他爷爷让卢淑荟跟她妈妈一起去街上吃饭。下午孩子穿了一身新衣服,连鞋子也换成了新的,孩子很高兴。我决定先对卢淑荟进行家访,晚上我去她们家和她爸爸及爷爷奶奶谈了很久。我告诉他们,不论我们大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样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也不要用不让见孩子要挟对方,多一些人疼爱孩子多好呀。经过我多次走访调解,他们达成共识,允许卢淑荟她妈妈星期天把孩子接她姥姥家去住。看着孩子开心我也跟着开心。
这个班的李秋红同学,爸妈都在外地打工,跟着他太爷爷一起生活,一天,她不小心开水把脚烫伤了,为了不耽误她的学习,她伤还没好我就让她来学校了。由于她太爷爷还有小生意要做,不能留到学校照顾她,我主动担当起照顾她的责任,每次去厕所都是我把她背过去,然后再背回来,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爱,是冬天里的暖流;是春天里的阳光。爱,是夏天里的清风;是秋天里的金黄。爱,是优雅美丽的歌,是忠义,是仁勇,是永恒的诗,是永远写不完,读不尽的耀世篇章!
四、我是创新的。
创新才叫生命,创新才有价值!我二十年的工作没有一丝的懈怠与重复。
我潜心于教学方法研究。我自毕业以来一直担任数学课,同时还要负责学校教研组工作、图书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工作负荷可想而知,但是我并没有顾此失彼,在认真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余,我仍然抽出时间研究教法,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正是我的不懈努力,我所带的班在历年来中心校统考、抽考中次次名列全镇前两名。
教学中,我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勇于创新,立志做学者型教师。我经常说: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我们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就必须进行教育科研”。20xx年秋天起,我先后承担了“创新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为主”等教改课题,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十分注重优生培养和差生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0xx年,指导学生参加市创新能力竞赛分别获市辅导教师一、二等奖。正如一个学生写的那样: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
这,只是我教育生活的缩影;。
这,仅是我精彩人生的几个片断;。
这,仅是我二十年教学中的几个掠影。
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十二
魏德友脖子上总挂着1台黑色收音机。这是两年前赶集的时候花80块钱买的。收音机掉漆的地方锈迹斑斑,坑坑洼洼的摔打痕迹记录着岁月的磨砺。
对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老人来说,收音机是除妻子刘京好之外的另一个“老婆”——放羊的时候,巡边的时候,种菜的时候,机子不会离身。
“除了睡觉,其他时候都开着。”草原上信号不稳定,只能搜到4个台,但有新闻、能听歌,魏德友已经知足了。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年代不同的50台收音机,是魏德友52年守边历史的见证。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30多名战友远赴万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垦戍边。
紧接着,他从老家接来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一茬接着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却选择留下来,独自生活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几十年来,老两口很少外出,想孙子孙女了,就让他们过来住上几天。
魏德友事迹演讲稿篇十三
“进厂32年来,我最高兴的是当一名优秀车工!”这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昆明重工)的车工耿家盛的心声,也是他32年来的不懈追求。
耿家盛,瘦高个子,脸上总带着笑容。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他以自己32年对车工职业的坚守和打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一个技能大师的风范。
昆明市北郊黑龙潭公园附近的龙泉路边,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陈旧的厂房,这就是昆明重工厂区。耿家盛在这里成长、生活、工作了53年。
耿家盛的父亲耿鼎和弟弟耿家华也先后在昆明重工当车工,两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总工艺师、全国劳模,耿家华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这就是著名的“父子劳模,兄弟名匠”。
“如果没有父亲的教育,就不会有我们兄弟今天的成长!”耿家盛说,父亲的三句话影响了他们一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做人要踏实”“做事要认真”。
1984年,耿家盛进昆明重机厂(昆明重工的前身)当车工。当车工第一件事是学磨刀。“车刀是车工的灵魂,在我眼里,车刀、产品都是一种艺术品,一定要认真打磨。”耿家盛说。
技校毕业的耿家盛对车间里的车、镗、铣、刨、磨,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机床工,还是个发明创造能手。
1993年,耿家盛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原加工工艺效率低,费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究创新技术用t68镗床加工,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xx年以后,耿家盛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年平均为公司节约创效100余万元。耿家盛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个人的技术发明创新有近200项。
耿家盛多年来获得了许多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一直都没有变。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连续亏损,耿家盛选择与企业同甘共苦。其实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家盛,但都被他拒绝了。“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认为,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该是耿家盛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最近,耿家盛的工作室里又多了几张草图,这是他们研制的智能厕所,已经做出两台样机,将在今年南博会上展示。耿家盛常说:“我是在把图纸变成现实。”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家盛来说,他的工作往简单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我只是坚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初见耿家盛,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刀”,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宝贵的两件藏品。
两把刀其貌不扬,外行人很难看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当年师父示范了一遍要领,磨好一头后,就拿一大筐废刀让我练,每天磨五六个小时。”耿家盛说,出师的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个星期。
对耿家盛而言,这两把刀,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志着认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每当困惑时他都会拿出来看看。
出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零基础的他,从最基本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就问同为车工的父亲。勤学苦练的耿家盛很快成为骨干。
“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否则就算不上合格。”耿家盛从工具箱里又翻出几把车刀说。如果掌握不好磨刀要领,车刀用起来就容易报废,尤其是特殊材料,就会造成浪费。
工作30多年,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耿家盛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车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多的时候一个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个工件最多时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双手经常磨起血泡,渐渐结成厚厚的老茧。
耐磨的“工匠”技术刀。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铮亮锋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这种热情直到今天仍没有变。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没差异,但其实刀的角度、材质区别很大。加工轧辊时连续切削11个小时不用换,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xx年,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这活需要经验积累,多年之后我才懂得老一辈强调的‘一把刀’,不仅要磨好刀,还要‘因材施刀’。”耿家盛说,针对特殊工件,常规的刀用不上,就必须琢磨专用车刀。
“同一台机器,他做出来的和我们做的天壤之别,他的精度可以到一两丝,我们的误差会有十丝。”同事马自辉说。
耿家盛从骨子里喜欢对技术精益求精。一谈技术,他有说不完的话,技术之外,他内敛拘谨。这些年,耿家盛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
当好一把“师匠”的传承刀。
利用休息时间,耿家盛又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还自学cad制图,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车间大量的“硬骨头”加工任务。
“干这行,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除了车间,现在耿家盛多了一个去处——“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靠着老一辈经验成长起来的他,知道“传帮带”的重要性,20xx年以来,他带了20多个徒弟,昆明重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
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家盛,都被他拒绝。“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说。也许,有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重复劳动。其实,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该是耿家盛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有人觉得车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复磨刀,但在耿家盛看来,当一块块粗糙的金属通过车刀打造成一个亮堂堂、有价值的“艺术品”,是很快乐的。
耿家盛说,“中国制造20xx”、产业转型升级……要将这些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技术工人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问及他心中的中国制造是什么时,耿家盛坚定地说,就是磨好手中的这把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