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回顾和融汇,在工作和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来增强表达力和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精彩摘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话题的思考和关注。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4月8日的“云端教研”会议上,刘琼老师就“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的相关培训,培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个人品质的养成、教师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以及理想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特征。通过他讲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收益颇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琼老师在培训中提到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听了刘老师的介绍,我对这部影片有了很大的兴趣。让我知道作为一个老师应该要做到以爱心与宽容去感染孩子们。
这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一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不赞美马修作为一名老师有多好,也不批评那些冷酷的老师有多差劲,就目前谈谈的我看法。
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特征的幼儿,他们独一无二,有这自己的个性,有时会犯错误。但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对孩子的态度有所改观,他们还在成长需要我们的关系与爱护,用一种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宽容是一个强大的教育力量,他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于他的期待与鼓励,你是在肯定他。当然仅仅有一个宽容的心还是不足够的,还要找到合适的途径去引领幼儿成长。幼儿园的孩子就如洛克说的“白板”,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二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有效的开展职业道德建设。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职业道德修养。
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一位教师说过:“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只有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当前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跳槽等现象,使很多人不敢说:“我喜欢教书。”而我却理直气壮的说:“教书真好!”或许我的个性很适合教书,但我更觉得我的理想就是教书。理由有三:首先经济上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稳。目前我的收入能解决温饱,我知足常乐。其次精神上,我觉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名利场上多险恶,而在学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纯正。再次,从教多年,挂念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以不同的方式对我表示关心。所以放眼将来,众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坚信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给教育创造一片蓝天。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谭世明,陈善知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为保护近万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创造了学生无一人丢失,无一人伤亡的奇迹,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现在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21世纪已经来到,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发展教育事业,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时时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为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将转化成为他(她)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刻苦掌握文化知识的强大内在动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得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素质。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实践推进教育的关键,作为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想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能发出光来。这就是说,自己心中要有作火种的思想准备和精神。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直接影响学生,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受益的,并可影响着好几代人。高尚师德的表现,人认为是行为,榜样是最好的教员,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给人在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而行动却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鞭策人。
行动就是力量。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一代人,鼓舞着一个人,一代人。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来说,眼睛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与他们身边的教师的行为模式越来越近了。在此,教师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一些细小的言行,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品性的好坏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却仍然存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师德修养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鲜明的职业特征:它是理想人格的塑造者,是传统道德的汇聚者和弘扬者,是社会道德的创导者,是未来道德的启迪者。作为教师来讲,学习,掌握教师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以及其中的修养,既有利于我们认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热爱自己的职业,又有利于教师在道德上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做为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教师的职业劳动,涉及多方面的关系,与社会,学生,员工,家长各方面都要发生联系,大量地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有着其他职业道德无与伦比的特点。
(一)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
由于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社会的高期望值,从总体上说,教师道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层次上。首先,是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期望和要求的高层次性。教师的劳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哪个职业比它更受社会众多对象的关注。汉代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我国封建社会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共排次第。英国最近把社会分成十七个阶层,而教师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此等等,都说明了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工作的特殊的社会作用,将它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因此成为普遍受到人们爱戴和尊敬的职业。因此,在道德要求上,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其次,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导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教师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时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影响着学生。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不仅要具有一般公民应有的道德意识,体现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要求,又要体现先进分子的道德建设要求,要把道德建设的广泛要求和先进要求统一于一身。
(二)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道德意识与其他职业道德意识相比具有更强的自觉性。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劳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从教师劳动的时空看,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教师备一节课,可能花几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也可以花5分钟,10分钟草率了事。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备课,改作,家访,进修,做学生思想工作,也可在上班时间闲聊,自由外出。教师在教育中抱怎样的劳动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内心的自我监督,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意识上有高度的自觉性,时时处处都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三)道德情感的丰富性。
教师不象法官,法官的道德是执法的公正;也不象工人,工人的劳动是对操作程式的不断重复。而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有人说教育没有情感,就象磨坊没有水。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爱,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爱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获得教师的爱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教师爱的投入会在学生身上得到爱的回流。教师教之勤,爱之切,都源于教师道德情感的丰富性。其丰富性,具体表现为:(1)情感胸怀要博大,(2)情感体验要细微,(3)情感调控要自觉,(4)以情化人要灵活。
(四)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教育劳动的效果是非速效的,是滞后的,间接的,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教师道德影响的"深",表现在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美好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道德影响的"远",表现在教师道德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是影响其终身。"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学生在校时,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领悟不透。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教师的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且扩而大之,绵延不断。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师,或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如鲁迅之对于藤野,毛泽东之对于徐特立。
热爱教育,就是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执着追求。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而无私的献身精神。显然,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教师的责任感能使教师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看作是对社会,对他人不可推卸的一种道德责任,而不会把它当作一种外在的强制,从而促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高度自觉地实践正确的道德行为,以保证教师育人目标的实现。
。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三
新教师职业道德和旧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贴近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语言平实。只求真求实,不大扣帽子,切合实际,恰到好处。
分别从思想政治、职业特点及工作性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应对对教师这一职业就应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做的好,做的出色给教师这一职业一个很详尽的定位!作为教师务必尽快的转变观念,要时刻提醒自我,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职责,即岗位职责、社会职责、国家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一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学校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让社会放心、让国家放心,当你每一天忠实的履行着自我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我负责。对于教师而言,尽自我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为高度的职责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教师的劳动,用严格的时光、具体的标准很难度量。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我的职责,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我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我、鞭策自我,构成强烈的职责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务必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总结反思,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能手,而是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标准;不仅仅仅是一位引领者,更是一面没有瑕疵镜子,只有这样的教师,只有严格履行自我的职责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才能对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新的《规范》与原《规范》相比,在条目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资料上得到了充实,并在很多提法上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势、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我认为新《规范》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新《规范》对教师既有底线要求,又有较高标准。前者反映在前五条上,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到达的基本标准;后者则反映在最后一条“终身学习”上。
另外,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其实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潜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新的《规范》从六个方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这是首次将“保护学生安全”纳入了《规范》中,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对的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必需的潜力,教师就应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安全就应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时,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保护他们的职责和义务。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灾区的老师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新《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体现。
新《规范》第六条提出的“终身学习”,对办好教育很有现实好处。中国要建设成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我们此刻要培养的是既全面发展、又有创新精神,同时品德高尚的学生。以此为目标,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就应、而且务必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学习,其所教授的资料、教学的手段、自身的内涵和修养,就会在很短的时光里落后、老化。终身学习这一条的提出,适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好处。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学校务必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专业发展的外部助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说我对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有体会,我深深地认识到,新《规范》六条,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职责”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将会始终不渝地学习它、贯彻它,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将《规范》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要求,时时刻刻用新《规范》对照自我,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为教育发展作出自我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四
德是中华文化之宝,德是中华社稷之基,德是民族精神之魂,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根。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教育肩负的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学校重德育、班子求德政、教师讲师德、学生修德行,探索着,在 “以德治校”的育人之路上,撑起了一片蔚蓝的教育天空,滋润着成长中的生命。
作为校长、作为德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多年的育人工作,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使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在共同的育人实践中,有了深刻的感悟、感受和感慨,让我们走进这些可敬的人、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支撑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让学生从中感受体验成长中的快乐,这是一种 氛 围、一种依托、一种需要、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与口头,需要做实、做细、做生动。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德育从小事入手,渗透在每个细节之中,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因此而生动、因此而精彩。
这些来自心灵的感悟,来自育人工作的体会,来自于生命成长给我们的启迪,使我们更感受到德育的魅力。下面我就以“德育——让学生在的阳光雨露下更茁壮”为题,请大家走进由84名教职工、1347名学生组成的群体之中,共同体慰德育,共同探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共同解决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增强师德修养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陶冶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乏内在动力。应该说,师德修养的增强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
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同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保证。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顽强道德意志的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引诱,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意志,即使有了道德行动,也不可能持久。此外,道德信念是教师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合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媒介和内驱力,它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五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从原来的8条缩为6条,并在保存原来根本内容的根底上,新增了一些可操作性强、描述更为具体的条目,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根本内容,并将自觉用新『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
只有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教育的执着、认真,你的这份热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让他们多对学习投入一份认真,同时老师也会多赢得学生的一份尊重。在“爱岗敬业”一条中,倡导教师“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这在旧『标准』中是没有的『标准』第二条“敬业奉献”,只有当教师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才可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新『标准』第三条“热爱学生”中,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另外,新『标准』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表达。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第六条中提出“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这个条目的提出,我觉得更有利于当前教师的开展和教育的开展。在任何教育体制下,教师总是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教师的品行、内涵,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六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只只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象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去。
到底思想道德可我有学了些什么,又有什么感想呢,我在这里总结下。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
学了《思想道德修养》后觉悟,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绝对的要求,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七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支撑。通过长期的自我反思和积极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我收获颇多,也积累了一定的体会和感触。
首先,道德修养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石。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合作。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何对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是我在道德修养中颇有体会的一点。与人为善,以诚相待,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在与他人交往中,我始终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待人的细节,尊重他人的权益,能够取得更好的人际关系,为实现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其次,道德修养是人性的修正与约束。每个人天生都有自私和贪婪的一面,道德修养可以约束我们的欲望和冲动,引导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面临一些诱惑的时候,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例如,在购物时,我会理性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盲目追求奢侈品牌。此外,当我遇到冲突和困难的时候,我会用理性和善意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不轻易用冲动和暴力来解决。通过道德修养,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逐渐改正和提高。
此外,道德修养也是人格的塑造。在人的一生中,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密切相关,是一个人品质和信仰的体现。一个有修养的人会积极向上,品德高尚。在工作和学习中,我始终坚持以诚信为基础的原则。对待他人的工作和成果,我会给予尊重和赞赏。同时,我也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塑造了我的人格,并且让我拥有良好的社会评价。
最后,道德修养使人生更有意义。生命只有一次,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最高追求。通过道德修养,我明白了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的重要性。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我也努力尽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关心和照顾老人和孩子。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理想和目标一定会因为道德修养而得到实现。
总之,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道德修养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石,也是人性的修正与约束。它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塑造有价值的个人形象。最终,通过道德修养,每个人都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与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美好,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幸福。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八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我记得有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齐聚在巴黎,有人问他们最难忘的`是什么?他们的答复几乎是幼儿园教师和生活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和启迪。“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校组织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学习,标准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标准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标准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反复学习,我觉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
首先是要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其次是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幼儿。最后是爱幼儿。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幼儿的“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幼儿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爱教育、爱自己、爱幼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根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荣耀称号,就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最好诠释。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九
教师道德修养心得体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师道德修养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上必然应高于社会的人群。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我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
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
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
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
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
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
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
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
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
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
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
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
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
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
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
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
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
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阻碍这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弊端。
处在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队伍我认为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三,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第四,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方法;第五,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上必然应高于社会的人群。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我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
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
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
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
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
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
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
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
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
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
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
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
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
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
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
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
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
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阻碍这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弊端。
处在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认为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三,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第四,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方法;第五,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本周一学习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后,心里颇受震动,真正的好教师不是把学生教好管好就行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的教师,以前总是抱怨教师工作是多么的艰辛而教师的待遇却是多么的低,全身都充满了铜臭的味道,还经常抱怨教学工作的繁琐和费心于是就有了一丝敷衍,在教学上也不求上进,教学方法不求改进和实效,以至于自己的教学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的境地,自己的课堂的吸引力和对学生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显得弱了些,现在我通过这次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认识到,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甘愿清贫,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乐于奉献,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把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放到自己工作的最高位置。
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像是醍醐灌顶,茅舍顿开,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这一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为教师,更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在危险到来时我一定会选择做学生平安的坚强后盾,“范跑跑”的行为成了我心中最可恨可耻的不道德行为,谭千秋为了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绝情留给了自己,成了我心中学习的榜样,这次灾难我们有幸劫后余生,我从中看到了那些高大的灵魂,我想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定时时刻刻鞭策自己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作为教师,还应具有良好文明得体大方的衣着穿戴,不穿奇装异服,作为男教师,我一把自己青春靓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以追求卓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在教学上端正教风以努力踏实的工作来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对于这一点我可以做的更好,因为我一直以严格的作风要求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家长对学生的厚望。
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工作上严谨的工作作风。
作为教师,就应该关爱学生,把每个学生放在自己心中博爱的阳光下,让自己关爱的阳光照耀他们美丽的心灵。
作为教师就应该终身学习不断的拔高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的那一桶水,让自己的那一桶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变成源源不断的知识传承的活水。
作为教师我谨尊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忠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的青春和汗水,无怨无悔的洒在祖国勃勃生机的绿色花园里。
在祖国蔚蓝色的天空下守望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十
通过对此书的进一步学习、解读,我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应该包括先进性、示范性、继承性、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它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之下,教师则更需要有以无私奉献精神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呢?我认为:
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觉悟水准,加强自我思想、品德、素质的磨练。
其次,是要自觉地、严格地贯彻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份法律、法规文件。每一位教师都要懂得自己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和义务,这是增强师德建设中的刚性因素,这部分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属于强制性的。
第三,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要时时刻刻以教师的师德为准绳,检查、督促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师德修养还重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修炼。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是人格魅力的光辉闪现的过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整个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在我市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地领会、贯彻市教育局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各项要求。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忠实于自己的选择,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忠诚,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将以毕生之精力为之不懈努力追求、奋斗的目标。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十一
作为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本周一学习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后,心里颇受震动,真正的好教师不是把学生教好管好就行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的教师,以前总是抱怨教师工作是多么的艰辛而教师的待遇却是多么的低,全身都充满了铜臭的味道,还经常抱怨教学工作的繁琐和费心于是就有了一丝敷衍,在教学上也不求上进,教学方法不求改进和实效,以至于自己的教学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的境地,自己的课堂的吸引力和对学生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显得弱了些,现在我通过这次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认识到,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甘愿清贫,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乐于奉献,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把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放到自己工作的最高位置。
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像是醍醐灌顶,茅舍顿开,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这一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为教师,更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在危险到来时我一定会选择做学生平安的坚强后盾,“范跑跑”的行为成了我心中最可恨可耻的不道德行为,谭千秋为了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绝情留给了自己,成了我心中学习的榜样,这次灾难我们有幸劫后余生,我从中看到了那些高大的灵魂,我想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定时时刻刻鞭策自己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作为教师,还应具有良好文明得体大方的衣着穿戴,不穿奇装异服,作为男教师,我一把自己青春靓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以追求卓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在教学上端正教风以努力踏实的工作来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对于这一点我可以做的更好,因为我一直以严格的作风要求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家长对学生的厚望。
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工作上严谨的工作作风。
作为教师,就应该关爱学生,把每个学生放在自己心中博爱的阳光下,让自己关爱的阳光照耀他们美丽的心灵。
作为教师就应该终身学习不断的拔高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的那一桶水,让自己的那一桶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变成源源不断的知识传承的活水。
作为教师我谨尊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忠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的青春和汗水,无怨无悔的洒在祖国勃勃生机的绿色花园里。
在祖国蔚蓝色的天空下守望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道德修养的个人心得体会篇十二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必须同举并重。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少年儿童都有对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已经不仅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而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需要。班主任的工作也证明:师爱,对儿童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了赞许,表扬和奖励。这种爱会进入学生的心灵。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沐浴在春风中,他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甚至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时侯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自身的缺点,愿意积极上进。清晨,当我走出住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楼间走廊上“尊师爱生”四个大字。我每想到,师生关系是一个心灵与心灵相接触的微妙过程,教师爱的流动,不是单向的,它必然要激起学生爱的反馈,形成尊师的爱的回流。心灵与心灵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爱你——”,那么对面的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爱你——”。因此,自我参加到教师这一行业,便坚定一个信念:热爱学生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教师。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颗爱心,用真挚的爱去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 一次,班上一名同学不慎把脚烫伤,不能到校上课。我听说后马上到家中看望她。
当时正是二年级下期,这名同学学习一般,又面临期末考试,怎么办?我决定为她设立“家庭课堂”,每晚到家中给她补课。很晚才回到家中,做饭,批改作业,备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我努力克服自己时间紧难题,以爱心换来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为减轻我的负担,学生刚能下床,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不用晚上给她补课了,但学生脚伤未好,生活还不能自理。课间,我要为她换药;上厕所,我就背她去。
一个半月后,学生家长写了感谢信送到学校。这名同学的烫伤痊愈了,她和全班同学一道升入了三年级。 在我所教的班中,一名九岁的孩子失去母亲。正常的孩子需要爱么!一有空我就去看望他,家里没人,我便留他在校一起吃饭,渐渐的在我和同学们共同帮助下,在他那痛苦的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活泼的笑容。由此,我爱到了许多家长的称赞。但我觉得,我只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通过这件事,全班同学行动起来,掀起献爱心活动的高潮,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激励着学生的进步成长。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教师和家长应承担的义务应尽职责的内心体验。它是个人对他人和集体,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具有明显认识基础上,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这种责任心是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爱心是基础,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做为一个教师,当你站到讲台上,望着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种责任心在心头油然升起。
教书育人,你会感到肩上担子不轻啊。而对于“差生”,这种责任感越发地深重了。记得去年我接新班,一名被称为“老大难”的留级生分到我班上。我想,关心爱护“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这是我的责任。我没有嫌弃他,更没有放弃他。开学后,我主动接近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觉得他日常少言寡语,课间也不参加活动,有自卑感。于是,我试探着和他谈心,了解到在开学前,他妈说他“你学习不好,脑袋瓜笨,别的孩子玩,你就别玩了,再贪玩老师就不要你了。”得知这一信息,又发现他自尊心很强,我就因势利导,把底交给他:“老师不会嫌弃你,更不会不要你,你好好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
从此,班里的每项活动他都参加,同时,在活动中对他的每一点成绩,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课余时间我耐心地辅导他学习,帮助他进步;另一方面,与他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情况。这样,至现在这名同学再也没有掉队,并且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正是责任心驱使我诲人不倦。
葳言,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所具有的爱心、责任心,都应归于事业心之下。如果说爱心是做受学生欢迎教师的基础,责任心是做受学生欢迎教师动力,那么事业心则是其宗旨。 人类对教育事业的称颂旷古达今。孔子被尊为“万事师表”,夸美纽斯称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做为一名教师,怎样才是具有了事业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受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你有一颗事业心,怀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把自己的青春、精力、汗水、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才会赢得社会、学生、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以前,我身体不算好,常患感冒。有时白天上课,晚上点滴治疗。又因吃饭无规律,患了胃病,医生让我住院,想想班里的同学们,想想我的事业,把诊断书放进办公桌,我又走上了讲台。
一次,我真的住了院,虽然人在医院,可心却还在班上。我同代课教师保持着联系,随时掌握班里的情况。在我住院的几天,我的一名学生也因病住了院,我拜托护士,把她领到我的病房,师生躺在一张病床上,我一边打点滴,一边腾出另一只手给她补课,这件事在医院一时传为佳话。这位家长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用信封装了200元人民币给我表示感谢。我认真地复了信,并把钱还给了家长,复信中我写道:“待得桃李满天下,自有佳音慰师心。” 综上所述,做了我教师,尢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爱心、责任心、事业心缺一不可。它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事业心,就难有责任感;而事业心恰恰表现在教师的爱心上。可见,它们之间是难解难分的,正因为这三者同举并得,才铸造了一个教师的灵魂——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