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一
广东江门开平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更是闻名的碉楼之乡,碉楼的兴起和当时的开平的地理环境社会治安及华侨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碉楼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防涝防匪之用。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初,超多兴建在20世纪30年代,目前尚存1466座。这些碉楼是旧时广东华侨为防御盗匪、海外侨胞筹资回乡兴建的。在鼎盛时期达3300多座,而目前经开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xx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明白为什么在明末清初会出现这么多的碉楼吗这是因为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其所辖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很混乱。因此,明朝末期就有乡民修建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平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构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而开平侨眷、归侨生活比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从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楼,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还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楼三大类。从建筑上呢又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四种,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碉楼主人的意愿与风格各异的国外建筑式样结合在一齐,合成一体。尽管它们在用才风格上都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还顶楼四角还设有“燕子窝”能够对碉楼四周构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楼顶层又多设有望台,并准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从这一特点我们就能够看出碉楼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楼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各位游客请看,这个就是自力村碉楼群,这个碉楼群是开平最精美,最集中的碉楼群!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自然环境优美,荷塘、瓜地、菜园、果树散布其间,与十五座仍保存完好、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碉楼相映成趣,景色美不胜收。村落布局和谐,中有石板铺砌的阡陌小路相通,高大坚固、历经沧桑的碉楼在建筑上配备了钢窗、枪眼等防卫功能,装饰上充分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欧美风格。而在这其中最精美的就是铭石楼,建于1920xx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居楼,楼主是方润文,此楼,楼高5层,顶部有中西合并的望亭,此楼楼身宽大,外形壮观,有厚重的铁门和坚固的铁窗,内部陈设豪华,生活设施齐全。
看过刚才的自立村碉楼群我们来看看赤坎古镇,它是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绵延2公里的骑楼古街临江而建,欧陆风情街是古街上最具特色的一段。纯朴的民风,独特的西洋建筑与石拱桥、骑楼、江上休闲的小舟呈现出岭南集市“小广州”的特色。赤坎镇中的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52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砖木结构。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为关氏家族所建。三门里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选用“迎龙”二字来命名碉楼,是因为这寄托了期望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之意。根据“开平县志”的记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发生大水灾,许多村庄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三门里村人幸亏登上迎龙楼而避过劫难。迎龙楼是全村的制高点。楼顶是硬山顶式建筑,风格古朴,造型简洁,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
而开平最高,最豪华的就要数蚬冈镇的瑞石楼了,楼高9层25米,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居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称号。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后左侧,楼高九层,占地92平方米。瑞石楼的始建人黄璧秀,号瑞石。楼建成后,他以自己的号取名,叫“瑞石楼”。当时广东省有名的大书法家、广州六榕寺主持铁禅大师题写了“瑞石楼”三个大字。
瑞石楼是“开平第一”,不仅仅是高度上第一,外观上也是别的碉楼难以相比的。该楼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资料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由于是家族私楼,各个厅房均有生活用品的摆设,这又是其他碉楼难以比拟的。
瑞石楼是开平市内众多碉楼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楼,堪称开平碉楼之最。
大家能够随我进去看看,首层是客厅,分为大厅和偏听。大厅正面挂的这幅合照是楼主黄壁秀和家人的全家福,2至6层,每层都有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等。甸木做的楼梯,窗户等也用才将就,做工精致,格调高雅,屏风中个还有各种中国书体刻屏联,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
但我们要说到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游览的塘口镇方氏灯楼。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xx年)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先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5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也是附近乡村的景观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这天我们一路穿梭在一道独特的华侨历史文化隧道里,领略到了那震撼的万国建筑艺术长廊气息,相信我们的情绪也放松了不。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二
开平景点已实行联票,包括四个景点:立园60元,自力村碉楼群50元,赤坎影视城20元,马降龙碉楼群50元。联票收费130元,可以去四个景点,两天内有效。除四个经典的联票外,也可以购买马降龙和自力村碉楼群两处的联票,票价90元,但只给开收据,无正式门票。马降龙村落的售票处早9点以前通常无人值班,即无处购买门票。瑞石楼没有正式售票处,要想进楼,需在楼下向当地村民交些钱才可进去。现在要价涨到30元,但可以砍价,砍的多少视个人本事和当日生意好坏而定。
广东开平碉楼旅游景点简介:
开平碉楼的历史
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平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衣锦还乡的人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
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其所辖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
在建造的过程中,开平碉楼有意识、无意识地仿造了国外的各种建筑风格。多数吸收了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也有的采用西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混合式……最能够显示西方古襄建筑神韵的是碉楼的柱饰,开平的雕楼汇集了各种古典柱式而又有所变化。除了古典的柱式,还有欧洲文艺复嫩、巴罗克建筑风格的方柱和壁柱也被充分地运用其中。
在碉楼建造高峰期全市多达3000多幢,后由于诸多原因大量废弃,现存碉楼1466幢,分布于不同的城市和乡镇。其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冈、塘口、蚬岗、百合等镇。
开平碉楼是侨乡开平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群落,始建于明朝后期,完善于20世纪初,现存1833座,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及中国古典的风格,遍布开平城乡,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千米连绵不断,以塘口、赤坎、百合、蚬冈等镇较为集中。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开平碉楼始于清初,为防涝防匪而建。清末,开平一带土匪集中,制造了大量惨案,连县长也被掳去。1920xx年12月土匪们打劫至开平中学,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乡团及时赶去营救,救回校长及学生17人。这件事,使当地人意识到碉楼的作用。海外华侨节衣缩食,存够钱财,回乡建碉楼,逐渐形成了近3000座的规模。现存1 833座碉楼。
碉楼大多相同,只有大小、高低区别,高的多达七层,矮的也有三层,屋顶造型各有不同,有中西结合、古罗马式、美国城堡式或欧美风格等。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但是从外形来看大致是相同的。如果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成:石楼、夯土楼、砖楼和混凝土楼。
我们现在要去的自力村碉楼群到了,请大家拿好自己的行李,排队下车。一眼望去,几座碉楼耸立在平原上。大家看,这座碉楼够碉了吧。它就像碉堡一样。大家来过这座木板桥,注意不要摔下去了。看,桥边停着的秋红蜻蜓轻轻地拍着翅膀,多美呀!小朋友们不要去抓它们哦,它们是益虫。
我们要看的碉楼到了。这座碉楼暂时没有开放,大家可以先拍几张照片再走。
瞧,这是铭石楼,是15栋碉楼里最精美的一栋,它花了三年时间建成。 铭石楼的主人方润文是自力村人,早年的时候在美国谋生,也开过餐馆,有了钱之后,他就像许多的自力村人一样,花巨资回家乡兴建了碉楼。方润文先后娶了3位太太,结发妻子吴氏,妾梁氏、杨氏。现在,铭石楼的首层正中悬挂着方润文同他的3个太太的大幅照片。看,照片用镶着金边的相框包着。相片中,方润文先生戴着眼镜,打着领带,身穿西装,一副洋派头。他的右边为元配吴氏,吴氏右边是二太太梁氏,方润文的左边是三太太杨氏。三太太是欧洲人,当年的村里人都说她长得很漂亮。
铭石楼的外形壮观,高6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中除了青砖是国产的以外,铁枝、铁板、水泥等都是是从外国进口的,水泥是英国进口的,铁门是德国进口的。中下部分结构简洁,刚才大家参观的第一层是厅房,2到4 层是室。
大家请看墙壁上的鹿角,是他们用来当衣帽架的。每层都有鹿角贴在墙上,对面还放了镜子,这样方便换装。
大家注意一下铭石楼的窗户。所有碉楼的窗户都是这种结构。窗户有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是玻璃,能起到提醒主人有土匪来了的作用,土匪从窗户爬进来时,会打碎玻璃;中间的那层是钢架,防止土匪进来;最外面的是一块结实的大铁板,能挡住子弹。
5层以上比较复杂、豪华。第5层是祭祖场的场所。看,他们祖先的灵牌是大理石,中间用玻璃封住,外面用黄金包。大家来看第6层,第6层平台正中间有一个望亭,能看到有没有土匪来到。为了防御土匪劫掠,铭石楼也设有枪眼,这种枪眼,里大外小,有开在墙体上射向院外的,也有开在地板上,射向闯进楼内的土匪。
当时的人们多聪明呀!碉楼,是他们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他们最好的御敌场所。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此刻我们前往游览的目的地是开平碉楼。楼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但是像这样的碉楼群保存完好的却为数不多,这个碉楼群位于我们广东省的江门市。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平这个地名的由来,相传,开平的先民到达那里定居时,刚好见到一群孔雀正在开屏,他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所以便取“开屏”的谐音命名此地。
开平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碉楼的兴起和当时的开平的地理环境社会治安及华侨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碉楼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防涝防匪之用。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中和中西建筑艺术与一体的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初,超多兴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目前尚存1466座。这些碉楼是旧时广东华侨为防御盗匪、海外侨胞筹资回乡兴建的。在鼎盛时期达3300多座,而目前经开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__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透过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明白为什么在明后清初会出现这么多的碉楼吗?这是因为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其所辖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明朝后期就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1840年战争以后,开平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构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而开平侨眷、归侨生活比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开平建筑史上的兴旺时期,全市各地普遍建造碉楼,主要是“籍避社贼之状”,即为“防贼”。各方匪贼把富裕的侨乡当成“生财之地”,经常打家劫舍,此外洪水泛滥。于是海外华侨和故里的乡民联合起来,以数家或以村为单位,集资建造公用碉楼,较为富裕的华侨、归侨则独自兴建碉楼,作为防涝和防盗之需。而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有意识、无意识的仿造了国外的各种建筑风格。碉楼建造高峰期全市多达3000多幢,后由于诸多原因超多废弃,现存1466幢,分布不同城市和乡镇。其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冈、塘口、蚬岗、百合等镇。
碉楼从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楼,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还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楼三大类。从建筑上呢又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四种,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碉楼主人的亿元与风格各异的国外建筑式样结合在一齐,自成一体。尽管它们在用才风格上都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还顶楼四角还设有“燕子窝”能够对碉楼四周构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楼顶层又多设有瞭望台,并准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从这一特点我们就能够看出碉楼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楼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此刻我们最先看到的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自力村碉楼群,这个碉楼群是开平最精美,最集中的碉楼群!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自然环境优美,荷塘、瓜地、菜园、果树散布其间,与十五座仍保存完好、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碉楼相映成趣,景色美不胜收。村落布局和谐,中有石板铺砌的阡陌小路相通,高大坚固、历经沧桑的碉楼在建筑上配备了钢窗、枪眼等防卫功能,装饰上充分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欧美风格。该村20__年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20__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广东最佳旅游景区;20__年6月在联合国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在这其中最精美的就是铭石楼,建于1920__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居楼,楼主是方润文,此楼,楼高5层,顶部有中西合并的瞭望亭,此楼楼身宽大,外形壮观,有厚重的铁门和坚固的铁窗,内部陈设豪华,生活设施齐全。
看过刚才的自立村碉楼群我们来看看赤坎古镇,它是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绵延2公里的骑楼古街临江而建,欧陆风情街是古街上最具特色的一段。纯朴的民风,独特的西洋建筑与石拱桥、骑楼、江上休闲的小舟呈现出岭南集市“小广州”的特色。赤坎镇中的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52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砖木结构。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三门里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选用“迎龙”二字来命名碉楼,是因为这寄托了期望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之意。根据“开平县志”的记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发生大水灾,许多村庄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三门里村人幸亏登上迎龙楼而避过劫难。迎龙楼是全村的制高点。楼顶是硬山顶式建筑,风格古朴,造型简洁,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
而开平最高,最豪华的就要数蚬冈镇的瑞石楼了,楼高9层25米,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居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称号。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后左侧,楼高九层,占地92平方米。
瑞石楼的始建人黄璧秀,号瑞石。他和儿子黄畅兰(长子)、黄赐兰(次子)一齐在香港经营药材铺和钱庄,事业成功。20世纪初,59岁的黄璧秀因父母和妻子在家乡居住,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不惜投入三万多元港币的巨资,于民国十年(1920__年)筹建家居碉楼,民国十二年(1920__年)竣工,历时3年。楼建成后,他以自己的号取名,叫“瑞石楼”。当时广东省有名的大书法家、广州六榕寺主持铁禅大师题写了“瑞石楼”三个大字。
瑞石楼是“开平第一”,不仅仅是高度上第一,外观上也是别的碉楼难以相比的。楼的顶部有3层亭阁,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窿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廷穹窿顶造型最为显著。该楼首层至五层楼体每层都有不同的线脚和柱饰,增加了建筑立面的效果。各层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有别于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循序渐进,向上部自然过渡。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是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小凉亭的穹窿顶,罗马风格浓重。楼名匾额放在七层上部正中的位置,上写“瑞石楼”三个刚劲隽秀的大字。
该楼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资料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由于是家族私楼,各个厅房均有生活用品的摆设,这又是其他碉楼难以比拟的。
瑞石楼是开平市内众多碉楼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楼,堪称开平碉楼之最。
大家能够进到里面去看看,首层是客厅,分为大厅和偏听。大厅正面挂的这幅合照是楼主黄壁秀和家人的全家福,2至6层,每层都有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等。甸木做的楼梯,窗户等也用才将就,做工精致,格调高雅,屏风中个还有各种中国书体刻屏联,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
但我们要说到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游览的塘口镇方氏灯楼。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__年)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先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5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也是附近乡村的景观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这天我们一路穿梭在一道独特的华侨历史文化隧道里,领略到了那震撼的万国建筑艺术长廊气息,相信我们的情绪也放松了不少。各位游客这天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五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立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分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部分,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和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别墅区有泮文、泮立等六幢别墅和碉楼一座,中西合壁,气势恢宏;室内装饰和摆设,丰富豪华,珍宝无数。
马降龙碉楼群距开平市区15公里,隶属开平市百合镇。建村之初,这一带为河滩地,原名“丰岁”,寓意岁岁丰收。1949年后取名“马降龙”。马降龙碉楼群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身临其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令人有置身桃源仙境之感。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锦江里隶属开平市蚬冈镇,是世界文化遗产村落之一,是由黄姓家族组成的典型开平华侨村落,海外乡亲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黄氏从背面的额祖居地长安村分族迁来,在河滩地上规划建设新村,以村前的锦江河命名。20世纪初,为沿河居住,村民和华侨先后在村后兴建升峰、锦江、瑞石等3座古城堡式碉楼。
赤坎影视城四周江水环绕,古榕婆娑,江上舟来楫往。堤西路、中华西路、堤东路、中华东路等600多座骑楼依水而建,串联出一道独特的侨乡景象,游客至此,会不禁惊叹:明明是岭南的乡村,却又像是西洋的古城!在赤坎影视城您会感受到营商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悠闲写意,会看到一个市井生活的天堂。入夜,可在河畔随意找一家食肆,边品尝地道小吃,边欣赏黄灯下的古镇,此时,您会发现赤坎原来就是一个诺大的影视城,赤坎影视城在流金岁月中不断地演绎着迷人的故事。
南楼,其貌不扬,踞江而立,在日寇肆虐的年代,七位英雄在这里谱写了精忠报国的伟大乐章。因抗日七烈士的英勇杀敌事迹而名垂千古,成为后人驻足凭吊的胜景。20xx年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六
开平景点已实行联票,包括四个景点:立园60元,自力村碉楼群50元,赤坎影视城20元,马降龙碉楼群50元。联票收费130元,可以去四个景点,两天内有效。除四个经典的联票外,也可以购买马降龙和自力村碉楼群两处的联票,票价90元,但只给开收据,无正式门票。马降龙村落的售票处早9点以前通常无人值班,即无处购买门票。瑞石楼没有正式售票处,要想进楼,需在楼下向当地村民交些钱才可进去。现在要价涨到30元,但可以砍价,砍的多少视个人本事和当日生意好坏而定。
广东开平碉楼旅游景点简介:
开平碉楼的历史
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平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衣锦还乡的人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
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其所辖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
在建造的过程中,开平碉楼有意识、无意识地仿造了国外的各种建筑风格。多数吸收了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也有的采用西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混合式……最能够显示西方古襄建筑神韵的是碉楼的柱饰,开平的雕楼汇集了各种古典柱式而又有所变化。除了古典的柱式,还有欧洲文艺复嫩、巴罗克建筑风格的方柱和壁柱也被充分地运用其中。
在碉楼建造高峰期全市多达3000多幢,后由于诸多原因大量废弃,现存碉楼1466幢,分布于不同的城市和乡镇。其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冈、塘口、蚬岗、百合等镇。
开平碉楼是侨乡开平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群落,始建于明朝后期,完善于20世纪初,现存1833座,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及中国古典的风格,遍布开平城乡,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千米连绵不断,以塘口、赤坎、百合、蚬冈等镇较为集中。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开平碉楼始于清初,为防涝防匪而建。清末,开平一带土匪集中,制造了大量惨案,连县长也被掳去。1920xx年12月土匪们打劫至开平中学,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乡团及时赶去营救,救回校长及学生17人。这件事,使当地人意识到碉楼的作用。海外华侨节衣缩食,存够钱财,回乡建碉楼,逐渐形成了近3000座的规模。现存1 833座碉楼。
碉楼大多相同,只有大小、高低区别,高的多达七层,矮的也有三层,屋顶造型各有不同,有中西结合、古罗马式、美国城堡式或欧美风格等。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七
“开平碉楼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听到这个喜讯,我不禁欢呼起来。听老师说,它是20xx年全国唯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身为五邑人的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就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那令人神往的地方——开平碉楼,为您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四个提名地之一。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碉楼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自力村有铭石楼、养闲别墅、居安楼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碉楼,是当地侨胞为了保护亲人的生命财产而建,主要用于防匪、防水以及居住的。碉楼里还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是当时华侨文化的历史见证。碉楼内,所有的物品还是当年的摆设,在这里,你会发觉自己与历史的距离原来是如此的贴近。
踏入铭石楼,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大厅正面挂着的四幅大画像,那就是楼主和他的3位太太的照片。大厅两厢的屏风各有9扇,上面镶嵌着深蓝色的玻璃,玻璃上都是出自名家手笔的书法和绘画,整个大厅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楼内的生活用品还是保存得完好无损,似乎岁月根本没有在它们身上留下过痕迹。
漫步乡间,阡陌纵横,野花遍地。碉楼四周的田园景象,如梦般的诗意。
当要离开开平这个美丽、可爱的地方,你或许有着太多的不舍,但是,我们相信,开平碉楼将会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股春风,向世人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以最美丽的面貌展现示在我们世人面前!
开平碉楼导游讲解词 开平碉楼自力村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此刻我们前往游览的目的地是开平碉楼。楼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但是像这样的碉楼群保存完好的却为数不多,这个碉楼群位于我们广东省的江门市。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平这个地名的由来,相传,开平的先民到达那里定居时,刚好见到一群孔雀正在开屏,他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所以便取“开屏”的谐音命名此地。
开平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碉楼的兴起和当时的开平的地理环境社会治安及华侨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碉楼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防涝防匪之用。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中和中西建筑艺术与一体的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初,超多兴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目前尚存1466座。这些碉楼是旧时广东华侨为防御盗匪、海外侨胞筹资回乡兴建的。在鼎盛时期达3300多座,而目前经开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xx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透过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明白为什么在明后清初会出现这么多的碉楼吗?这是因为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其所辖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明朝后期就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平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构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而开平侨眷、归侨生活比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开平建筑史上的兴旺时期,全市各地普遍建造碉楼,主要是“籍避社贼之状”,即为“防贼”。各方匪贼把富裕的侨乡当成“生财之地”,经常打家劫舍,此外洪水泛滥。于是海外华侨和故里的乡民联合起来,以数家或以村为单位,集资建造公用碉楼,较为富裕的华侨、归侨则独自兴建碉楼,作为防涝和防盗之需。而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有意识、无意识的仿造了国外的各种建筑风格。碉楼建造高峰期全市多达3000多幢,后由于诸多原因超多废弃,现存1466幢,分布不同城市和乡镇。其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冈、塘口、蚬岗、百合等镇。
碉楼从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楼,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还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楼三大类。从建筑上呢又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四种,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碉楼主人的亿元与风格各异的国外建筑式样结合在一齐,自成一体。尽管它们在用才风格上都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还顶楼四角还设有“燕子窝”能够对碉楼四周构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楼顶层又多设有瞭望台,并准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从这一特点我们就能够看出碉楼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楼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此刻我们最先看到的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自力村碉楼群,这个碉楼群是开平最精美,最集中的碉楼群!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自然环境优美,荷塘、瓜地、菜园、果树散布其间,与十五座仍保存完好、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碉楼相映成趣,景色美不胜收。村落布局和谐,中有石板铺砌的阡陌小路相通,高大坚固、历经沧桑的碉楼在建筑上配备了钢窗、枪眼等防卫功能,装饰上充分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欧美风格。该村20xx年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20xx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广东最佳旅游景区;20xx年6月在联合国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在这其中最精美的就是铭石楼,建于1920xx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居楼,楼主是方润文,此楼,楼高5层,顶部有中西合并的瞭望亭,此楼楼身宽大,外形壮观,有厚重的铁门和坚固的铁窗,内部陈设豪华,生活设施齐全。
看过刚才的自立村碉楼群我们来看看赤坎古镇,它是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绵延2公里的骑楼古街临江而建,欧陆风情街是古街上最具特色的一段。纯朴的民风,独特的西洋建筑与石拱桥、骑楼、江上休闲的小舟呈现出岭南集市“小广州”的特色。赤坎镇中的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52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砖木结构。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三门里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
选用“迎龙”二字来命名碉楼,是因为这寄托了期望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之意。根据“开平县志”的记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发生大水灾,许多村庄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三门里村人幸亏登上迎龙楼而避过劫难。迎龙楼是全村的制高点。楼顶是硬山顶式建筑,风格古朴,造型简洁,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
而开平最高,最豪华的就要数蚬冈镇的瑞石楼了,楼高9层25米,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居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称号。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后左侧,楼高九层,占地92平方米。
瑞石楼的始建人黄璧秀,号瑞石。他和儿子黄畅兰(长子)、黄赐兰(次子)一齐在香港经营药材铺和钱庄,事业成功。20世纪初,59岁的黄璧秀因父母和妻子在家乡居住,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不惜投入三万多元港币的巨资,于民国十年(1920xx年)筹建家居碉楼,民国十二年(1920xx年)竣工,历时3年。楼建成后,他以自己的号取名,叫“瑞石楼”。当时广东省有名的大书法家、广州六榕寺主持铁禅大师题写了“瑞石楼”三个大字。
瑞石楼是“开平第一”,不仅仅是高度上第一,外观上也是别的碉楼难以相比的。楼的顶部有3层亭阁,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窿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廷穹窿顶造型最为显著。该楼首层至五层楼体每层都有不同的线脚和柱饰,增加了建筑立面的效果。各层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有别于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循序渐进,向上部自然过渡。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是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小凉亭的穹窿顶,罗马风格浓重。楼名匾额放在七层上部正中的位置,上写“瑞石楼”三个刚劲隽秀的大字。
该楼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资料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由于是家族私楼,各个厅房均有生活用品的摆设,这又是其他碉楼难以比拟的。
瑞石楼是开平市内众多碉楼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楼,堪称开平碉楼之最。
大家能够进到里面去看看,首层是客厅,分为大厅和偏听。大厅正面挂的这幅合照是楼主黄壁秀和家人的全家福,2至6层,每层都有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等。甸木做的楼梯,窗户等也用才将就,做工精致,格调高雅,屏风中个还有各种中国书体刻屏联,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
但我们要说到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游览的塘口镇方氏灯楼。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xx年)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先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5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也是附近乡村的景观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这天我们一路穿梭在一道独特的华侨历史文化隧道里,领略到了那震撼的万国建筑艺术长廊气息,相信我们的情绪也放松了不少。各位游客这天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