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一
纯阳宫:是山西省博物馆专题陈列部,简称省博物馆二部,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该部利用道教建筑纯阳宫展出历史文物。纯阳宫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清代做过整修,宫宇建筑精巧,布局独特,雕饰富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馆内展出陶瓷、铜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书法、绘画、碑帖、刺绣、珐琅、漆器等10多个专题。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字学、工艺美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做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堂:位于解放路367号,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占地约13.3万平方米,现存4300平方米。主建筑为礼拜堂,旁有两座西式尖顶钟楼。天主堂是太原市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友活动场所,也是省市天主教爱委会的所在地。
古清真寺:古清真寺,位于太原市内解放路南段东侧,在群楼耸立中独居街畔。门前牌楼雕镂精致,装饰精美。横匾“清真古寺”四个镀金大字,笔力雄健,分外醒目,引人观瞻。寺为唐代贞元年间创建,去又经宋代重修。现存寺字,是明代重建后的遗物。寺内大殿为砖木混合结构,殿内为阿拉伯式古典装饰,富丽典雅。柱周木壁,刻有阿拉伯文《估兰经》,经文雕刻工整、清晰、精细、优美。整个大殿,宽大疏朗,布局严谨。进入院内,装点颇觉雅致,布局合理、紧凑。院中央有明代建筑省心楼,外形美观,重檐歇山顶,楼角、飞檐挑起,彩色熠熠,颇为壮观。省心楼两侧,左右碑亭对峙,亭阁风雅秀丽,气度不凡。亭内,有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碑刻草书,元代赵子昂、清初傅山观后题铭碑刻,字迹劲秀,笔力挺拔,给古寺添色不少。院内,多处坚有书法榜题,这愈益加重了清真寺古朴、苍老的气氛。
南十方院:在太原市南,原名白云寺,建于明初,万历年间增修,清康熙年间建藏经阁。因临近狄村“白云飞处”古碑,巡抚图纳改名白云寺。又因太原城北门外有禅院曰十方院,故通称此寺为南十方院。寺院宏敞,风景清幽。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傅山书法碑林公园:傅山书法碑林公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迎泽桥东南,汾水之滨。公园占地二万二千多平方米,建有一进四院仿明清建筑。园内回廊、池水、石山、亭阁,一派古色古香。各种建筑多以傅山书写的条幅题名,如园内人工湖池,按傅山题写的“得造花香”命名为“得香池”。另有承颜堂、鼎臣殿等大型殿堂建筑。傅山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者,而且也是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师。他的书法从晋唐入手,上溯篆籀,博采诸家之长熔于一炉,真草隶篆行各体无所不精。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山西傅山书法研究会广泛收集整理了傅山书法中的大部巨帧墨迹,并摹勒石上,在碑林公园室内外竖起一百八十四块书法石碑。现在还在继续收集刊刻中。整个傅山书法碑林公园气势宏大阔广,古朴典雅,是繁华城市中难得的一处“山林野趣”之地。
晋阳湖:在太原市董菇村一带,距市区三公里,湖水面积4.8平方公里,为太原热电厂冷却循环水。晋阳湖水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水深平均四米,最深处八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度,冬季为8至15度。常年不结冰。太原市政府已经决定兴建晋阳湖公园。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公园规划为环湖绿带、水上乐园、垂钓区、文化娱乐区、植物公园、度假村、野营区、狩猎场、生活服务区等九大区域。第一期工程是填筑沿湖堤坝,植树造林,修筑沿湖公路。同时配备游艇、钓鱼等游乐设施。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华北面积最大的湖水公园。
张氏祖祠台骀庙:张氏祖祠台骀庙,晋祠圣母殿南侧和晋祠东南一公里许王郭村之东北各有一座。
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
晋祠台骀由明代东庄高汝行所建,据说原因有二:一、高氏东庄地处台骀泽之西畔,东庄百姓首获其利;二、高汝行任浙江按察副使赴浙拒倭,途中涉江遇风浪,而救其脱险者,自称叫台骀。为感神恩,修建了台骀庙。
王郭村台骀神庙始建无考,据史、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 852――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39米,南北37米,总面积1248平方米。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张孟谈相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主要公园:迎泽公园是太原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全园总面积70余公顷,其中迎泽湖约占三分之一。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动物园位于新建北路中段东侧,占地面积50多公顷,公园中心为龙潭湖,它是山西惟一的专业性动物园,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儿童公园位于市中心的海子边,旧称文瀛湖,是太原最早的公园。森林公园位于尖草坪区大同路南段,是太原目前面积最大的公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汾河公园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通过四道橡胶坝及复式河槽实现三级蓄水,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
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
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
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
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
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
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
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
到公元前4__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
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
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__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
从此太原又称并州。
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
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
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
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
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
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
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
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
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
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
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
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
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
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
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
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
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
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
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
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
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
朱?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
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
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
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
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
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让我们逐一加以品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
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
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
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
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
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
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
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
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
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
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绿荫满目、鸟飞鱼跃的景观是人类共同思念的、向往的、也是梦寐已久的。
在汾河景区的林荫小路上,当您看见仙鹤翩翩起舞在湖中,野鸭双双戏水于水面,我相信,您的目光是欣喜而湿润的,您的呼唤是感激而虔诚的--
汾河景区建成后,太原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特别邀请并大力支持胡少荣先生对汾河景区的鸟类生存、繁衍情况进行研究,他在20__年3月初至9月底短短7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汾河景区的拍摄到48种鸟,其中有濒临绝迹的紫背苇。
建国初期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灰头麦鸡、黄斑苇(chinese littlebittern)、花凫、高跷?、紫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
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夜晚,走进公园,仿佛徜徉在银河里,那盏盏灯,倒映在河里,五光十色的河面,波光闪烁。
那被镁钠灯勾勒出其轮廓的大桥,就像玉带缠在太原的腰际,闪着柔光,把人带进了水晶宫……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
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三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
太原(英语:municipality oftaiyuan)简称并,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九朝之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7°54′,东经112°33′。太原市共辖6个市辖区、3个县、1个县级市。太原市政府位于杏花岭区新建路。
全市面积6988平方千米(中国地级行政区第207名)。其中市区面积14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0__年)438平方千米。
太原有着4770余年的建城史。自商周以来太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中心,被称为唐、晋、晋阳、并州、北京、北都、龙城、太原等。方言为太原话(taiyuandialect)。有着四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太原是龙潜之地。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大禹曾建都在晋阳。周成王桐叶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三家分晋赵国定都于晋阳。前秦、东魏、北齐、北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曾定都于太原(晋阳)或以太原为政治中心。隋朝太原是北都,也称北京。晋朝,唐朝起源于晋阳。从商周至今太原和北平一直华北最大两座城市。
根据太原市规划,太原市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文化休闲之都、副省级城市、华北第一大城市。到20__年,太原市常住人口将达到8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同时全面实现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四
山西省会太原市,是一座“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人的先辈从很早的古代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历朝历代的兴亡,太原建置名称多有变化,治所几经迁徙,辖区屡有伸缩,沿革颇为繁杂。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治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
太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太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代,据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古称晋阳、并州,简称并,曾为唐王朝的“北都”,后唐、后晋、北汉的国都或陪都,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太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考古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生活在境内汾河流域。春秋末期,晋国北扩,太原地区归入晋国版图。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修筑了太原第一座古城——晋阳,成为赵国初期的都城,从此奠定了太原作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此后,从战国至北宋之前,先后有十二个朝代或历史时期十六次以晋阳城为诸侯国都、国都、陪都。尤其在唐朝,晋阳城达到鼎盛,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为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统治者将晋阳城付之一炬,存世近十五个世纪的古城毁于一旦。公元979年至982年,潘美在汾河东岸唐明镇基础上修建了新太原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晋王朱帝扩建太原城。明朝把太原定为“九边”重镇之一。清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太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五
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上官巷东,原是文庙。博物馆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组成。棂星门内东西厢房、大成殿及东西庑均为陈列室。馆内藏品丰富,省内出土的古代珍贵文物甚多,有殷代铜觥、春秋时吴王称王前所用的铜戈、北魏木板漆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明代名将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
纯阳宫:是山西省博物馆专题陈列部,简称省博物馆二部,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该部利用道教建筑纯阳宫展出历史文物。纯阳宫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清代做过整修,宫宇建筑精巧,布局独特,雕饰富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馆内展出陶瓷、铜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书法、绘画、碑帖、刺绣、珐琅、漆器等10多个专题。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字学、工艺美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 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做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堂:位于解放路 367号,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占地约13.3万平方米,现存4300平方米。主建筑为礼拜堂,旁有两座西式尖顶钟楼。天主堂是太原市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友活动场所,也是省市天主教爱委会的所在地。
古清真寺:古清真寺,位于太原市内解放路南段东侧,在群楼耸立中独居街畔。门前牌楼雕镂精致,装饰精美。横匾“清真古寺”四个镀金大字,笔力雄健,分外醒目,引人观瞻。寺为唐代贞元年间创建,去又经宋代重修。现存寺字,是明代重建后的遗物。寺内大殿为砖木混合结构,殿内为阿拉伯式古典装饰,富丽典雅。柱周木壁,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雕刻工整、清晰、精细、优美。整个大殿,宽大疏朗,布局严谨。进入院内,装点颇觉雅致,布局合理、紧凑。院中央有明代建筑省心楼,外形美观,重檐歇山顶,楼角、飞檐挑起,彩色熠熠,颇为壮观。省心楼两侧,左右碑亭对峙,亭阁风雅秀丽,气度不凡。亭内,有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碑刻草书,元代赵子昂、清初傅山观后题铭碑刻,字迹劲秀,笔力挺拔,给古寺添色不少。院内,多处坚有书法榜题,这愈益加重了清真寺古朴、苍老的气氛。
南十方院:在太原市南,原名白云寺,建于明初,万历年间增修,清康熙年间建藏经阁。因临近狄村“白云飞处”古碑,巡抚图纳改名白云寺。又因太原城北门外有禅院曰十方院,故通称此寺为南十方院。寺院宏敞,风景清幽。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傅山书法碑林公园:傅山书法碑林公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迎泽桥东南,汾水之滨。公园占地二万二千多平方米,建有一进四院仿明清建筑。园内回廊、池水、石山、亭阁,一派古色古香。各种建筑多以傅山书写的条幅题名,如园内人工湖池,按傅山题写的“得造花香”命名为“得香池”。另有承颜堂、鼎臣殿等大型殿堂建筑。傅山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者,而且也是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师。他的书法从晋唐入手,上溯篆籀,博采诸家之长熔于一炉,真草隶篆行各体无所不精。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山西傅山书法研究会广泛收集整理了傅山书法中的大部巨帧墨迹,并摹勒石上,在碑林公园室内外竖起一百八十四块书法石碑。现在还在继续收集刊刻中。整个傅山书法碑林公园气势宏大阔广,古朴典雅,是繁华城市中难得的一处“山林野趣”之地。
晋阳湖:在太原市董菇村一带,距市区三公里,湖水面积4.8平方公里,为太原热电厂冷却循环水。晋阳湖水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水深平均四米,最深处八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度,冬季为 8至15度。常年不结冰。太原市政府已经决定兴建晋阳湖公园。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公园规划为环湖绿带、水上乐园、垂钓区、文化娱乐区、植物公园、度假村、野营区、狩猎场、生活服务区等九大区域。第一期工程是填筑沿湖堤坝,植树造林,修筑沿湖公路。同时配备游艇、钓鱼等游乐设施。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华北面积最大的湖水公园。
张氏祖祠台骀庙:张氏祖祠台骀庙,晋祠圣母殿南侧和晋祠东南一公里许王郭村之东北各有一座。
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
晋祠台骀由明代东庄高汝行所建,据说原因有二:一、高氏东庄地处台骀泽之西畔,东庄百姓首获其利;二、高汝行任浙江按察副使赴浙拒倭,途中涉江遇风浪,而救其脱险者,自称叫台骀。为感神恩,修建了台骀庙。
王郭村台骀神庙始建无考,据史、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 852—— 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39米,南北37米,总面积1248平方米。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张孟谈相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主要公园:迎泽公园是太原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全园总面积70余公顷,其中迎泽湖约占三分之一。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动物园位于新建北路中段东侧,占地面积50多公顷,公园中心为龙潭湖,它是山西惟一的专业性动物园,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儿童公园位于市中心的海子边,旧称文瀛湖,是太原最早的公园。森林公园位于尖草坪区大同路南段,是太原目前面积最大的公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汾河公园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通过四道橡胶坝及复式河槽实现三级蓄水,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太原。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大家介绍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 · · ·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让我们逐一加以品味。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七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
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
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
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
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
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
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
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
到公元前4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
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
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
从此太原又称并州。
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
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
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
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
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
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
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
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
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
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
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
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
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
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
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
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
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
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
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
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
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
朱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
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
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
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
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
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让我们逐一加以品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
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
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
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
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
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
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
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
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
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
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绿荫满目、鸟飞鱼跃的景观是人类共同思念的、向往的、也是梦寐已久的。
在汾河景区的林荫小路上,当您看见仙鹤翩翩起舞在湖中,野鸭双双戏水于水面,我相信,您的目光是欣喜而湿润的,您的呼唤是感激而虔诚的--
汾河景区建成后,太原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特别邀请并大力支持胡少荣先生对汾河景区的鸟类生存、繁衍情况进行研究,他在20xx年3月初至9月底短短7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汾河景区的拍摄到48种鸟,其中有濒临绝迹的紫背苇。
建国初期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灰头麦鸡、黄斑苇(chinese little bittern)、花凫、高跷鸻、紫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
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夜晚,走进公园,仿佛徜徉在银河里,那盏盏灯,倒映在河里,五光十色的河面,波光闪烁。
那被镁钠灯勾勒出其轮廓的大桥,就像玉带缠在太原的腰际,闪着柔光,把人带进了水晶宫……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
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八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太原已经变成了一座繁华、热闹、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美丽的街道上,宽阔的马路,高耸林立的幢幢楼房。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十大建筑扮靓我们的省城太原,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太原煤炭中心、山西大医院、山西科技馆、太原美术馆、山西博物馆……放眼望去,一个个被赋予了使命和生命的建筑拔地而起。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太原铁路客运南站,这些昔日的蓝图构想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中博会召开之际,备受瞩目的太原,十大建筑整装待命,这些代表着龙城现代新形象的建筑群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盛情绽放,展示着古城太原迷人的魅力!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十大建筑笼罩在灯的海洋中,无比壮观、无限美好!
夜晚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路灯亮了起来,河水亮了起来,小桥亮了起来,人的心情也亮了起来。迎泽桥、漪汾桥、火炬桥、祥云桥、胜利桥、南内环桥……映着汾河的美丽妖娆。这些桥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假如,你站到高处去看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你就会发现在桥下行驶的汽车像奔流不息的银河一样在流淌,每一辆车灯串起来就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在路中摇摆。你看那火炬桥,看上去就像一把在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汾河两岸风景如画,百花盛开,游人置身其中,如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
啊!美丽的太原城,是我可爱的家乡,一座座大桥,一条条街道,把太原装饰的那么秀美!请大家都来太原游玩,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太原城这美丽而繁华的都市!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九
山西省会太原市,是一座“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人的先辈从很早的古代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历朝历代的兴亡,太原建置名称多有变化,治所几经迁徙,辖区屡有伸缩,沿革颇为繁杂。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治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
太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太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代,据今已有2520xx年的历史,古称晋阳、并州,简称并,曾为唐王朝的“北都”,后唐、后晋、北汉的国都或陪都,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太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考古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生活在境内汾河流域。春秋末期,晋国北扩,太原地区归入晋国版图。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修筑了太原第一座古城——晋阳,成为赵国初期的都城,从此奠定了太原作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此后,从战国至北宋之前,先后有十二个朝代或历史时期十六次以晋阳城为诸侯国都、国都、陪都。尤其在唐朝,晋阳城达到鼎盛,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为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统治者将晋阳城付之一炬,存世近十五个世纪的古城毁于一旦。公元979年至982年,潘美在汾河东岸唐明镇基础上修建了新太原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晋王朱帝扩建太原城。明朝把太原定为“九边”重镇之一。清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太原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十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八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绿荫满目、鸟飞鱼跃的景观是人类共同思念的、向往的、也是梦寐已久的`。在汾河景区的林荫小路上,当您看见仙鹤翩翩起舞在湖中,野鸭双双戏水于水面,我相信,您的目光是欣喜而湿润的,您的呼唤是感激而虔诚的
汾河景区建成后,太原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特别邀请并大力支持胡少荣先生对汾河景区的鸟类生存、繁衍情况进行研究,他在20__年3月初至9月底短短7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汾河景区的拍摄到48种鸟,其中有濒临绝迹的紫背苇。建国初期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灰头麦鸡、黄斑苇(chineselittle bittern)、花凫、高跷鸻、紫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夜晚,走进公园,仿佛徜徉在银河里,那盏盏灯,倒映在河里,五光十色的河面,波光闪烁。那被镁钠灯勾勒出其轮廓的大桥,就像玉带缠在太原的腰际,闪着柔光,把人带进了水晶宫……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十一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
太原(英语:municipalityoftaiyuan)简称并,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九朝之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7°54′,东经112°33′。太原市共辖6个市辖区、3个县、1个县级市。太原市政府位于杏花岭区新建路。
全市面积6988平方千米(中国地级行政区第207名)。其中市区面积14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0xx年)438平方千米。
太原有着4770余年的建城史。自商周以来太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中心,被称为唐、晋、晋阳、并州、北京、北都、龙城、太原等。方言为太原话(taiyuandialect)。有着四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太原是龙潜之地。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大禹曾建都在晋阳。周成王桐叶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三家分晋赵国定都于晋阳。前秦、东魏、北齐、北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曾定都于太原(晋阳)或以太原为政治中心。隋朝太原是北都,也称北京。晋朝,唐朝起源于晋阳。从商周至今太原和北平一直华北最大两座城市。
根据太原市规划,太原市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文化休闲之都、副省级城市、华北第一大城市。到20xx年,太原市常住人口将达到8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同时全面实现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太原旅游宣传词 太原市概况导游词篇十二
今天我带大家游览阳春凌霄岩。凌霄岩位于阳春市西北部的河土朗镇罗阳峰林之中,有南国第一洞府之称,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也是省级的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凌霄岩是以格斯特岩溶地貌为特征,自然山水溶洞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岩洞分3层,可游览的的面积有三万平方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四大奇景吉星高照一线天水底映月水滴明珠世间罕见。
凌霄岩于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但在此之前,其已远近闻名,不少文人墨客也来此游览。1945年,原国民大学校长吴鼎新到此游览,因见气宇宏敞,胜景天开,便欣然题下凌霄志汉,从此,这个岩洞就叫做凌霄岩,凌霄岩首层的志汉大厅也因为此而得名。在1984年和1987年,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和叶选平先后到此地视察。并且留下了宝贵的墨迹。
凌霄岩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在2.8亿年前是一片汪_大海,当时海底中沉淀了3000米厚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类岩层。在7000万年前,这里发生大的地壳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就是海洋变成陆地,石灰岩在上升为陆地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皱褶和断层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强烈冲刷下便形成了岩洞和周边的石山,这种地貌叫岩溶地貌,也叫格斯特地形。岩洞形成后,石灰石(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生成一种可溶性碳酸氢钙,即岩溶水,但是岩洞里的岩溶水很多。岩溶水受热后,二氧化碳挥发了,又形成新的石灰石(碳酸钙),在这些新的石灰石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各种景物。
百步云梯
个位游客,这是百步云梯。凌霄志汉上凌霄,人间九天尽逍遥。现在我们已经征服了百步云梯的一半,请在此欣赏南国第一洞第一层的雄姿。志汉大厅长有105米,宽有35米,高有60米。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岩洞,可谓岩看千曲水,洞藏九重天。
凌霄宝殿
直上凌霄气势宏,迎门喜见寿星公。大家请看,刚进凌霄宝殿,寿星公就满脸笑容的欢迎我们的到来。他祝福我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左边有一个宝座,上面有玉皇大帝的罗伞,我们可以趁玉皇大帝不在的时候坐一会他的宝座。
各位游客,请看左上角,这里有群狮子在欢迎我们,有一只还特别高兴,张开嘴,翘起尾巴,还有一只走到我们旁边,这叫瑞狮起舞。请往后面看,这里有一个仙女刚起床,在一面青铜大镜前梳妆打扮,美人照镜,越照越靓。我们离青铜大镜较远,但是可以到上面以水为镜。这里的倒影,看似万丈深渊,殿内的景物在池水中相交辉映,美轮美奂。看右边,一朵朵巨大的灵芝环柱而生,形成灵芝山。各位,《白蛇传》中白娘子用来就许仙的灵芝是不是从这里摘的呢?我们问问守护灵芝山的两位仙童就知道了。
请看下面,这只万年龟,已有一万岁。在石柱上,有一个酒杯,已经放了很长时间,是谁忘记拿了呢?我们一边游览一边寻找他的主人。在旁边有一条青龙,正努力的爬上灵霄殿,由于这条青龙未修成正果,在过龙门的时候龙鳞脱落了,变成斑龙。在左边,这里有还有几条灵芝柱。看前面,有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日日夜夜的往东方朝拜。称为和尚拜东门,但因为和尚拜错了方向,至今仍未成佛。各位提醒他吧,想要成佛需往西方朝拜。
各位,前面有一位仙女在等待着我们,她在倚栏沉思,称为仙女思凡。仙女也思恋凡间,她是谁呢?嫦娥应悔头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是嫦娥。嫦娥当初在凡间的时候,生活非常苦闷,后来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仙丹升天。现在,凡间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丰衣足食,她倒是想念凡间了。正是仙路已尽头,谁引凡间去。
观景琼台
现在,我们已进入了凌霄岩的第三层观景台,顾名思义,这里将会有很多美景等待着我们去观赏。看后面,这里是梨园阁。晚上,这里热闹非凡,凌霄洞府的神仙都在这里唱歌跳舞。左下方有天姬送子。看下面,可观赏到雄伟壮观、瑰丽神奇的凌霄宝殿全景,一条擎天巨柱、一簇玉树琼花。看前面,有一个炯炯有神的黑色神猫镇守整个宝殿,称为神猫守殿。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很多老鼠,真是叫鼠连天,后来玉皇大帝派来一只神猫,从此这里的老鼠就销声匿迹了。
俗语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前面数来数去只有曹国舅、韩湘子、张国老、蓝采和、铁拐李和汉钟离六位仙人,还差两位去哪里了呢?原来何仙姑在这边睡觉,吕洞宾因喝得太多在下面迷迷糊糊,连刚才我们看到的忘记拿了。是谁把吕洞宾灌醉?过一会儿我们就明白了。
各位都知道,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是银河,因为今天不是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织女若有所思,而对岸是我牛郎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抱着一个呢!
这里有一只大的公鸡,头向东方,伸直脖子,发出清脆的啼声,称为雄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然而在旁边,却有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正照着我们,真是吉星高照。观赏吉星高照要站在最佳的位置,请你们都来观赏吉星吧,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好运。
各位请继续向前,抬头看,可见一条名副其实的日光灯管。它在白天才可发光,才可看到,但是在晚上既是接上电源也是黑漆漆的,正是一线天开见九重,这是凌霄岩的第二奇景一线天。传说,这是孙悟空的杰作,它在大闹天宫的时用它的金箍棒打出来的,确实,它很像金箍棒的样子,而且孙悟空至今还在下面得意洋洋的欣赏着他当年的杰作呢。这是孙悟空,我们和他交个朋友吧,摸摸猴子的头,一生无忧愁。
这是凌霄三黄鸡,是凌霄名菜之一,还有凌霄猪手、凌霄白雪、紫苏田螺、春砂排骨等名菜,色香味俱全,很有特色,在凌霄餐厅便可品尝。
各位请看,前面有福、寿、禄三位仙人向我们敬酒,称为三仙敬酒。他们祝愿我们一生福寿禄齐全。吕洞宾正因为贪杯而醉成那个样子。
前面有凌霄瀑布,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四九天的气势,但是也惟妙惟肖。在凌霄岩洞府,还有很多金银珠宝,上面有金山银山。旁边有一个财神爷正在看守,以前有一个小偷在这里偷了金银珠宝,后来被财神爷捉着,财神爷斩了他一个手指头放在这里,告诫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凌霄极顶
在这里,我们可以观赏到凌霄宝殿和观景台的全景,正是凌霄漫步似千层迷幻,江山锦绣在此阳春。在前面上方,有一个仙女舞台,在晚上,王母娘娘请刘三姐在此做山歌表演。各位今天晚上可以在优雅舒适的凌霄山庄住宿,在这里观赏刘三姐的山歌表演。如果各位愿意我也在这里唱一段刘三姐的山歌。
各位游客,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凌霄岩我们也要讲究礼仪,这是礼貌门,请各位先鞠躬在过去,这是清风洞,清风阵阵,凉而不冷,使人有疲劳顿消的感觉,真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这里有一张渔网,渔网上面有很多灰尘,渔翁已不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他去了哪里呢?原来他听说玉溪三洞哪里有很多鲤鱼,所以跑去那里钓鲤鱼了,如果你们到玉溪三洞里面去游览,就能看到渔翁钓鱼的憨态了。
下面是岩底河,可坐船游览。
各位请往前面看,有一个猴子正倒挂双腿,伸手正在拼命的捞着什么,在捞月亮吧,但是什么都没有捞到。各位游客,请跟着我走,很快我们可以看到凌霄岩的第三奇景水底印月。请看,下面有关人员的考究,这主要是外面的自然光经过水折射形成的,但是为什么会形成一轮弯弯的明月呢?至今还是一个谜。
丽城碧水
这是丽城碧水。由一条条弯曲的石坎逶迤圈着一盆盆清澈的岩溶水而成。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石坎呢?主要是这些岩溶水含有大量的碳酸氢钙,留到这里遇到障碍物便停滞不前。致使岩溶水析出石灰石沉积凝结,越积越高,形成石坎。到一定高度岩溶水漫过石坎继续往下流,但是又遇到新的障碍物,岩溶水析的石灰石又沉积凝结,又形成新的石坎,这样就形成了丽池碧水。在右边,有万里长城的缩影。
各位游客,俗话说水滴石穿,而这里却水滴成珠,这也算神奇吧。下面有一颗闪闪发亮、晶莹剔透的明珠,这是凌霄岩的第四奇景滴水明珠。
银河飘渡
右边是银河飘渡,全程500米,里面有倒挂莲花千层石佛手群龙戏水等美景,欢迎各位坐船游览。
各位游客,凌霄岩游览到此告一段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