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注意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案范文,大家可以一起学习和借鉴。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一
认识“》”“》”“=”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理解“》”“》”“=”的意义。
分清“》”“》”的方向。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
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
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
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学生记一记》。
》练习》。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练习》。
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2》6,4=4。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二
电脑课件、饭盒、幼儿操作材料。
通过操作游戏,感知搭配活动中的规律性和次序性。
学习看懂图意,,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丁丁旅行"引出课题。
提问1:孩子们,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问2: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
二、幼儿操作图片,教师运用课件验证。
(一)幼儿操作。
1、提供给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3、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
1、要搭配4套衣服。
2、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3、比比谁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提问:这些菜你们吃过吗?它们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呢?
请你看看今天的菜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儿每人一个饭盒,自由走动搭配荤菜和素菜。
2、教师利用课件验证。
四、活动结束。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三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使用筷子。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mp3/儿歌)。
五、水果大餐。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文档为doc格式。
。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四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ppt、幼儿画册、雪花片。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陆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2、实物图与数字匹配。
师:看,我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一起来数数,这里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依次数数、配上相应的数字)。
3、初步理解单双数。
师:你们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陆老师要为你们变魔术,看好了,陆老师要把每一竖行能够两两一起的苹果圈起来。
提问:看,是不是每一组苹果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不是的)。
哪几组苹果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
哪几组苹果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
4、师小结。
师:这些两个两个全部圈完的2、4、6、8、10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没有两个两个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
5、根据实物认识理解单双数(ppt)。
6、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雪花片。
找一找。
抱一抱。
7、巩固练习。
幼儿画册1p7。
文档为doc格式。
。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五
1.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基础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楼房图人手1份、便利贴(门牌号)、ppt、水彩笔。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乐乐,他最近搬家了,他们小区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乐乐今天就忍不住一个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乐乐想回去吃饭,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层楼哪一个房间了,这下可把乐乐急坏了,这时乐乐开动脑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认识门牌号码。
1.(1)师:这就是乐乐家的门牌号码(702),总共有几个数字?谁知道乐乐住在几楼第几个房间?(出示ppt)。
(3)小结: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后面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3.天天说:我今天出来旅游了,晚上要在宾馆住,可是宾馆的房间好多啊,我只知道门牌号是218,到底是哪一层哪一间呢?请小朋友们助我想想办法啊!
师问:这个楼层中房子特别多,都超过10间以上,哪些地方一个楼层的房子会超过10间以上?(宾馆、医院)。
师结:现在乐乐他们在小朋友们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开心了,对小朋友们说谢谢!谢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温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1.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有许多小动物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们还没有楼房住呢,怎么办呀?动物们团结起来建造了一个动物新村,里面有一个个漂亮的房子。(发房子)。
2.看一看这栋房子有几层楼?(贴上楼层)每个楼层有几个房间?(从左往右数)这栋房子有三层楼,每一层楼有8间房。
(1)鸭妈妈先来住房了,鸭妈妈想我这段时间要孵蛋,我就选间房子孵蛋轻松一点,我就住一楼的第三间房。鸭妈妈应该住在哪?鸭妈妈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让你们的鸭妈妈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说他喜欢住205,谁来助它。对吗?你们的小刺猬有没有住进去?那它的房间号是多少?(画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来了。梅花鹿说,我要住在三楼的最右边那间房。三楼最右边那间房是几零几啊?(提示幼儿从左数到右)让你们的梅花鹿住进去吧。谁来老师的梅花鹿住进去?检查对错。
(4)小狗来了,小狗说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楼上。是几零几?请幼儿自己找一找(幼儿先操作,再检查。)。
3.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也想来这里住宿呢!他们和小朋友们说:请小朋友们助我们把剩余的门牌号码编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间了!(请两幼儿上前贴门牌号码,准别好便利贴纸,彩笔)。
四、延伸扩展。
编好了要给小动物送信了,它们要来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门牌号码够不够?信封上写了什么?41305,前面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信交给邮递员老师,老师要去送信喽!
思:这节课体现了我们数学组的研究点:生活化、情境性,旨在让幼儿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上幼儿积极性很高,操作常规不错,能够跟着老师的步法走,教师上课层次性明显,并且有提升。但是有几点不足之处:
1.幼儿在讲到鸭妈妈家住的103时,教师应直接出示103的门牌号码,而不是在后面出示。
2.在摆放动物和贴门牌号码上,要多样性,不能总是幼儿先上前操作,再集体操作,可让幼儿先自己操作,再检验。
3.在讲到三楼最右边的房间时,老师应先略微讲一下左右,让幼儿了解从左数到右。
4.楼房出示后应先讲一下楼层,可以标上楼层号。
本节活动中,第三环节是边让幼儿自己操作边讲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设计实际操作性不强,当将准备的教具发下去之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就随之分散了,场面会难以控制,会很浪费时间。另外,让幼儿自己操作,写画设计门牌号码,也非常费时间。整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一些内容没有讲述,值得思。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使用筷子。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mp3/儿歌)。
五、水果大餐。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小百科: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文档为doc格式。
。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七
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八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一、教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4、操作练习: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九
1.根据生日的年月日比较年龄的大小,按出生日期排序。
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生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年龄差异。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1.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生日卡,上面贴着幼儿的照片,记录着生日的年月日。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生日卡》。
一、大一岁了。
1.过新年,大家都大一岁了。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今年几岁了。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七岁,有的是六岁呢?
3.要想知道班里哪位小朋友的年龄最大,哪位最小,有什么办法?
4.幼儿交流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二、给生日卡分类。
1.请不同年龄的两位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卡:我是何年何月何日生的。
2.帮助幼儿了解前一年出生的就大一岁。
三、为生日卡排序。
1.根据出生月份的分类结果,数一数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依据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
2.让孩子能掌算数的基本能力。
师;喔噢,小朋友真聪明,想不想跟我进羊村看看啊?幼;想。
幼;哈喽喽喽喽(图片翻开给他们看)。
师;好了,小宝贝们看看图片上面有什么啊?幼;房子。
师;宝贝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房子吗幼;不知道。
师;它们分别是喜洋洋,懒洋洋,美羊羊的家,它们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幼;是。
师;那我们来看看数字和数字之间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们来看看1的邻居是谁啊?(举手回答老师哦)(答对了就给一个神秘礼物)。
幼;二。
师;这么难的都没有难到你们,哼,邓老师太不甘心啦,老师这次要考你们一个难的。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一
1、学习4的加减法,体验减法运算的乐趣。
2、能熟练地完成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蘑菇小卡片、数字卡、小动物图片、食物算式卡。
1、采蘑菇。
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歌曲,请小朋友玩采蘑菇游戏,每个篮子只装4只蘑菇。
2、给小动物分蘑菇。
(1)师:有一只小兔子过来了,请你把一只蘑菇给小兔子,你还有几只蘑菇呢?
(2)列出算式4-1=3,请幼儿说出4、1、3的含义。
(3)继续给小兔子分蘑菇,并用算式4—2=2、4—3=1表示,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
3、游戏“给动物喂食”,复习4以内的减法运算。
玩法:根据动物要吃的`食物,给动物喂食,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只要把算式题算出来,就可以需喂给小动物了。
1、数学区提供看图列减法算式活动。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讲述图画的含义,并把算式填写完整。
2、阅读幼儿园书p21“数云彩”任务。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二
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这节图形游戏课。目的是培养幼儿图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拼图,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很好的训练。
1、通过游戏,加深对图形的认知。
2、培养幼儿图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通过游戏,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培养幼儿图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若干。
一、认一认:
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请幼儿分别说出图形名称。
二、想一想:
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请幼儿分别说说图形像什么?(教师小结:当小朋友看到一个图形时,就会想到很多物体。比如看到圆形,就会想到西瓜、乒乓球、太阳、皮球等,我们经常用这种方法,以后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三、拼一拼:
1、相同图形拼搭。
教师让幼儿取出任一种图形进行尝试性的拼搭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用其中的一种图形变成不同的图形,例如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正方形等。)。
2、不同图形的拼搭。
教师在引导幼儿拼图时不要一下子把拼好的图样给幼儿看,可以先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启发:比如拼帆船时,可以告诉幼儿用两个大的三角形做它的帆,另外的图形拼成一艘船。
建议:教师巡回时可给予个别指导,并将幼儿的有趣拼搭介绍给大家。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了图形游戏,发现了很多个图形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样。只要我们多动手多动脑,就会拼出越来越多的图案。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三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2)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四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拼图,说一说拼图的拼法及组成,再通过幼儿示范拼图激起其他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兴趣,最后自己尝试剪出各种图形,利用图形进行拼搭出有主题、有情节的画面,共同欣赏,体验成功。
1.能够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拓展幼儿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是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难点是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拼搭图若干布置成展览区,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范例一幅。
一.组织小朋友进入教室欣赏拼图并仔细观察这些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放轻音乐)。
二.出示范例《小兔晒太阳》拼图,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的拼法及组成。
1.太阳:一个红色的圆形作脸,许多黄色的三角形作太阳光芒。
2.树:三个绿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作树叶,一个细长的紫色的长方形作树干。
3.花:一个黄色的圆形作花心,五个桃红色的梯形作花瓣,一个蓝色长方形作花茎,两个绿色的半圆形作叶子,一个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盘。
4.两个红色的椭圆形作长耳朵,一个黄色的大圆作头部,三个小圆分别作眼睛、鼻子,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个浅蓝色的扇形作身子,一个紫色的半圆形作口袋,两个深蓝色的半圆形作腿。
小结: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图形都是好朋友,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画。
三.请幼儿示范拼图。
1.拼房子(几种不同的房子)。
2.让幼儿知道同一种东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四.提供2—3张卡纸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尝试剪出各种图形,然后进行自由组合拼图,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拼出有情节的画面。(播放音乐)。
五.欣赏及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样拼的。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五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多种间隔。于是便设计了“找一找、排一排、说一说、摆一摆”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整合日常活动经验,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1、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4、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一、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aabbaabb”“aabaabaab”“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四、摆一摆。
1、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六
1、复习已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
2、尝试运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出各种图案,并说出自己操作过程中用到哪些图形,通过图形拼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
4、感受拼图游戏的奇妙之处,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重点:尝试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出不同图案,并说出操作过程;
活动难点: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一种图形与其他图形的多种组合来进行多元化的操作,支持幼儿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各种颜色的几何图形双面胶剪刀白色纸由几何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火箭。
一、游戏导入:过河。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游戏。在地面上放上提前准备好的几何图形作为河里的石头,并把它们摆成两条长河,让幼儿一个挨着一个慢慢往过走,在走的过程中,要求脚不能落到地面上,一定要踩到图形上,而且在过河时要看清楚你踩了哪些形状的石头,等游戏结束后老师要提问。
二、出示由刚才在游戏中出现的几何图形拼成的机器人,让幼儿观察,画的是什么,都由哪些图形拼成的,这些不同的图形各有几个呢?先让幼儿自己回答,完了后老师领小朋友一起数,从局部到整体,点数各种几何图形。
随后再出示用几何图形拼成的火箭,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活动。
四、作品展示。
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贴到展示区供大家欣赏,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奖励。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看看他们家中什么物品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是圆形的。再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卡纸剪出各种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一幅画。第二天来到幼儿园后要给其他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怎样做的,用到了哪些图形,从而使这一活动进一步深化。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七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
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本特征,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习过图形等分。
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直接进入主题。
看一看:这是两个什么图形?他们一样大吗?
幼儿进行比较,回答提问。
出示相应图形。
初步感知面积守恒(分一分、摆一摆、合一合)。
教师提问:
1、请你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一样相等的四份?
2、你们是怎么分的,分成了什么形状?
3、请你用分好的一个图形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那个大啊?
4、那现在把分好的四个图形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哪个大?
5、现在请你用分好的图形,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6、你用原来的正方形分成了什么形状,摆成了什么图案?
7、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把摆好的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谁大?
8、快试一试?
幼儿操作。
幼儿回答问题。
幼儿操作,比较。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再次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请你把正方形任意分成四份,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2、你摆的是什么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一样大吗?
1、幼儿操作拼摆。
2、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拍照,展示照片。
引导幼儿总结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哪个形状做游戏了啊?
2、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不知到你们发现了没有?
3、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份,合回去之后,和原来比,它怎么样呢?
1、回答问题。
2、总结规律。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2、那我们下次活动的时候可以试一试,到底一样不一样?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八
1.学习用统计表按图形的两个特征统计图形数量。
2.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各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
2.大象、小鸟、鱼、乌龟、图片。
3.统计表图一、图二、铅笔。
一、出示用图形拼搭的小动物,激发兴趣。
二、学习用统计表统计几何图形数量。
1.出示乌龟图片,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按形状记录每一种图形数量。
2.出示统计表(图一),指导幼儿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和方法,学习按形状统计出乌龟图案中每一种图形的数量。
3.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按形状、颜色记录乌龟每一种图形数量。
4.出示统计表(图二),学习按形状、颜色统计乌龟图案中的图形数量。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统计乌龟的图形数量,统计时要仔细观察,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顺序统计,不容易出错。
三、幼儿操作,能用统计表按图形的形状、颜色统计图形数量。为每组幼儿提供小动物图片3幅及统计表(图二),幼儿自选图片进行统计。
四、师幼一起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五、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按形状、颜色对图形进行统计,而且小眼睛观察的仔细认真,学会了有序地观察。老师还有一些图形图片,小朋友可以自己进行拼搭,并用统计表统计。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篇十九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学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习,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