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下面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避免陷入思维定势。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各数,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11~20的各数,能正确数数和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尝试发现。
秋天来了,小兔子一家去地里收萝卜,看看兔宝宝收多少?
(课件出示小兔子一家拔萝卜的情景)。
估一估。
兔宝宝拔了一堆萝卜,如果不数,你能猜猜这堆萝卜大概有多少个吗?
同学们都猜有十几个,那看看兔妈妈拔了多少个?
兔爸爸呢?
过渡:看来小兔子一家的萝卜大丰收,他们都拔了10多个萝卜,是这样吗?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的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11。
1、数一数,兔宝宝一家拔的萝卜,都比10个多,都是多少个呢?咱们先来数一数。
兔宝宝:12,
2、自主学习。
动手摆:请数出11根小棒摆成一排。
要求:先想想怎样摆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摆的是12根,再动手摆一摆。
(生独立地边数边摆)师巡视,找不同的摆法,并发纸条让生摆在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的是不是11根小棒。
3、展示方法,先在展台下展示,再贴在黑板上并在纸条上标上号码。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摆在一起)。
教师:他摆的是11根吗?(全班一起数一数)。
(2)((1捆带2根))。
教师: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他摆的是11根吗?怎么知道的?
4、方法优化。
教师:这些摆法都是对的,那种方法最简单,能看的很清楚,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
为什么呀?
师生共同小结:1根小棒表示1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5根小?棒表示几个一。
那么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呢?(板书:10个一)。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11根小棒,我们可以把这十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慢慢地捆小棒)现在10根小棒变成什么了?(一捆小棒)。
这一捆小棒有多少根?
以后小朋友们再看到像这样的一捆小棒,就表示这一捆里有10根,它表示1个十。读“十”
(板书:1个十)(全班齐读10个一是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二)教学12--20。
1、教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2、数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在添加几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十几。11—19各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同桌合作数一数,重点讲解20。
一人数兔妈妈的,一人数兔爸爸的。一边数一边说。够十个用皮筋捆上。让我一眼就能看出是多少个萝卜。
师:谁数的是兔妈妈的,说一说,摆一摆。(师板书:一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兔妈妈真能干一口气拔了这么多。
谁数的是兔爸爸的,说一说,摆一摆。
(2捆)一捆表示的是“1个十”,那2捆表示的是几个十?(2个十)。
(师板书:二个十是20)读作:“二十”。
1、看直尺,教学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出示尺子图。
(1)师:在这把尺子上有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吗?在哪里?(10后面)。
(2)全班从0数到20,在自由读,最后同桌检查。
(3)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从左往右数越大,从右往左数越小)。
(4)从0到10是一个十,从10到20又是一个十,那从0到20就是几个十?
2、在活动中强化对数序的认识。
(1)师:刚才我们看着尺子会数11到20,如果没有尺子,你会从7数到17吗?(男生数)从11数到20呢?(女生数)。
(2)遮住14、18、20这几个数,问:红房子里躲的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17的邻居是几?你还可以怎样问?(指名问)。
(3)18离10近一些还是离20近一些?(指名答)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师:有谁是数出来的?)。
三、游戏巩固。
1、数一数,开头的情境图,每样东西各有多少?
2、比一比,谁翻得快。找出教材8、12、17、20页。数出10页看看有多厚,在数出20页看看有多厚。
教师和剩余的学生提问。
(1)排序,
(2)请你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这个数?
(3)15前面的数请站出来。
(4)12和14中间的数请站出来。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知识呢?鼓励学生交流收获。
11~。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正确的书写11~20各数。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1—20各数。
二、新课教学(例1、3):
1、教学数的读法。
出示例1,你们知道怎么读吗?为什么读十二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左边的10根相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p74做一做3题。
2、教学数位表。
(1)、每个计数器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左边有一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个珠子表示;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因此,对着十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学数的写法。
(1)、出示1捆和7根小棒,并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位的上面,把7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l,有7个一,就在个位上写7。最后,再着重说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7,就表示7个一。
(2)、师说一个20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3)、师范写,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字。(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三、巩固练习:
1、 p75做一做1题。师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生在作业本上写数。
2、 p75做一做第2题、3题。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
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叮当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师:再来看看小叮当有多少根小棒?[电脑出示12根小棒]我们也来帮它数一边。
学生数。
猫: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我有一个摆小棒的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几根小棒。
师:小朋友,小叮当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几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几根小棒。
还没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摆。
学生活动,汇报两人展示。
师:你们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小叮当和他想的一样吗?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教学重点:正确的书写11~20各数。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1—20各数。
二、新课教学(例1、3):
出示例1,你们知道怎么读吗?为什么读十二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左边的10根相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p74做一做3题。
2、教学数位表。
(1)、每个计数器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左边有一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个珠子表示;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因此,对着十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学数的写法。
(1)、出示1捆和7根小棒,并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位的上面,把7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l,有7个一,就在个位上写7。最后,再着重说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7,就表示7个一。
(2)、师说一个20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3)、师范写,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字。(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三、巩固练习:
1、p75做一做1题。师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生在作业本上写数。
2、p75做一做第2题、3题。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每人20根小棒,2根皮筋
一、创设情境,观察情景图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课本,翻到第5页,看这页有什么?翻到第8页,第12页,......同学们请翻到68页,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这一页上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看,这一页上有一幅美丽的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预设1:沙滩上有一些海鸥。
生预设2:岩石上也有海鸥。
生预设3:海里有小帆船。
生预设4:还有很多小朋友。
二、提出问题确立目标
师:根据你们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预设1: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生预设2:海里有多少只帆船?
生预设3: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生预设4: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学生一边提出问题,教师一边把问题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分分类。海里有多少只帆船?
生:3只。
师:这个“3”是我们以前学的。
(把“海里有多少只帆船?”这个问题拿到黑板的一边)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在解决之前,你来猜一猜沙滩上大约有多少只海鸥?天上大约有多少只海鸥?岩石上呢?小朋友大约有多少个?(每个问题2~3个学生来估计)
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师:我们先来看看沙滩上到底有多少只海鸥?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本上数一数。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预设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预设2:我是2个2个数的
……到大屏幕上数一数。老师评价
师:现在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把海鸥换成小棒,对应着摆一摆。
师巡视,找不同的摆法。
师:老师用小棒摆出了11,和老师一起数数吧!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老师把这10根小棒圈了出来,把一个小棒放在一边,同学们看,如果把这一个小棒看作1,那这是个小棒组成了几个十?也就是说:10个一组成了1个十。老师把这十个小棒捆在一起,这是一个十,这是1个一,那他们组成了11,也就是说: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让学生摆出1214根小棒。
师: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现在同桌合作用你们的计数器拨一下11,这两个1一样吗
十位上1表示十位上的1是一个十个位上的一个一
师:再看第二个问题:沙滩上有几个小朋友?
生预设:13个!
师:数得很正确!那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表示一下13吗?
生摆。老师指点,或写、或摆、或拨。
师:看老师使用摆小棒的方法摆的13,再加一根是多少?
再加一根......摆到20,
师:个位上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一,如果够了10个,就必须用十位上的1个珠子来表示它。
师:同学们刚才拨得很认真,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遍,20里面有2个十,那我们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因为20的个位一个也没有,所以在个位上用0补位,这样20就表示出来了。
师:好了现在同学们看一看第三个问题,快数一下是多少个?刚才我们是不是解决了?好!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很棒,我们来唱个儿歌休息一下好不好?
四、设计练习,达成目标
练习一、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练习二、老师拨珠,学生说数1418191220
练习三、猜谜
(1)1个十和5个一。
(2)比16大,比18小的数。
(3)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2
练习四、按顺序写数。
1415()()
201918()()
()19()
练习五、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这些数字?
五、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表现得怎么样?
你认为还有那些同学表现得不错?
执笔人:朱萍程英歌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交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铅笔,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是什么?(铅笔)。
请你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支铅笔?(学生猜想)。
同学们猜的都不一样,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支铅笔怎么办?(数一数)。
师生共同数一数铅笔的支数,得到答案12支。
二、动手操作,经历探究过程。
1、摆一摆:
用数一数的方法同学们知道老师带来了12支铅笔,可是每次都这样数多麻烦呀!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12支铅笔呢!请同学们数出12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学生实践活动)。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逐一出示各种情况)。
你觉得哪种摆法最好,一眼就能看出是12呢?为什么呢?
3、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在数学中,1根小棒就是1个一,2根小棒就是2个一……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
(2)为了便于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在数学中就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小棒有几根呀?(10根)所以在数学上给它一个名字叫十。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
(3)10个一是几根,1个十是几根,所以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4)在数学上只要是10根小棒就把它们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更容易看。
(让学生把10根小棒用皮筋捆起来表示1个十)。
(1)引导学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摆出12,并说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2)出示数字11,12,13,14,15,16,17,18,19,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这个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出示19根小棒。
设疑: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呢?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又满了一个十,只要是1个十就要捆成一捆。)。
现在有几个十了呢?(2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
5、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10个物体在一起的情况呢?(一盒铅笔,一板药片,一包湿巾,一盒巧克力,一套书等)。
出示课本第77页第7题,指导学生完成。
6、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呢?(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三、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读一读:
从直尺上读一读各数。你发现了什么?
2、数一数:
从7数到13;从9数到20;从19数到10;从15数到8。
3、找一找:
比12多1的数是几?10和12的中间是几?与18相邻的数是几?
15在那两个数的中间?
四、实际应用:
1、数一数,画一画:p76,1。
师生共同边数边画,感受先找到10,再接着数比较容易数清楚。
2、数一数:p76,3、4。
启发学生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初步建立起数感。
四、总结收获: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11~20各数呢?
五、作业布置:
在回家的路上,家里,电视里找一找哪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11~20各数,并把它们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会正确地数数、读数、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小数目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动手操作、组织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
教具准备:11~20数字卡片;每生小棒20根、皮筋一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导入新课。
2.学生猜数。(教师用太多了或太少了提醒孩子。)。
3.师:猜对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然后让学生也数出11根小棒。)。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学生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
2.交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介绍给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课件,相应出示以下摆法:
3.比较、优化。
师:小朋友真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摆法,请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种摆法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呢?(10根和1根。)。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的办法跟数学专家想的一样。为了把这10根小棒紧紧地合在一起,看得更清楚,我们就把这10根小棒用皮筋捆在一起。(学生用皮筋捆小棒。)。
4.学习11的组成。
5.学习15的组成。
学生摆小棒15,教师巡视。指名在实物展台上演示,并说说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6.揭题。
(1)师:我们已经会用小棒摆11、15,并知道11是由(生答1个十和1个一组成,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揭题)除了11、15以外,还有哪些数呢?请小朋友数。
(2)老师这里有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能把它们贴出来吗?(指名贴数字卡片。)。
7.学习其他各数的组成。师:请小朋友从这些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1)指名答出我摆了几,它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哪个小朋友能说出你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大家猜猜你摆的是几?(要特别指出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3)游戏:跺脚表示十,拍手表示一,猜猜合起来表示几。
(三)观察直尺,感知数序、大小。
2.观察这把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越来越大,从右往左越来越小。)。
3.猜数游戏。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a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这些数的组成,还知道了它们的大小。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能干。请选题。(题目需点击小猴、小兔等小动物才出示,让学生自己选,再答。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1.13、15、18、20、17。
2.11、13、15、12、14。
3.1个十和6个一组成()。
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
b完成作业本练习题二题。
(五)联系生活,运用新知。
1.师: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这些数在生活中也经常用,经常出现。请看大屏幕,说说图中哪些物体可用今天学的数字来表示。
(出示课本主题图,结合斑马线进行安全教育。)。
2.生活中你在哪儿经常看到这些数字。
(六)总结课堂,延伸新知。
今天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希望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掌握各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搜集生活中客观存在11~20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难点正确地读出、数出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先介绍课件首页最和蔼可亲的老人,叫“智慧爷爷”,他最喜欢聪明听话的小朋友,而且还会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
1、引入。
小朋友,你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你看,铅笔就买了这么多。(教师拿出10枝铅笔)。
猜一猜,有几枝?
到底几枝?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
教师拿出铅笔一支一支带领小朋友数,刚好10支,然后拿出橡皮筋将10支铅笔捆在一起。指着一捆铅笔问:这是几个十?(1个—)几个一?(10个)。
(二)、新知建构。
1、(多媒体课件展示刚才的过程)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这一捆有几根?(10根)也就是10个一,几个十?(1个十)。
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看着这一捆小棒,自己轻声地说,全班齐说。
2、认识12。
让小组进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拿出11根小棒(1捆小棒加1根小棒)。
提问:为什么拿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就知道是12根呢?
强调: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就可以读作十几。
教师范读12(十二),让学生跟读。教师板书:12。
3、摆小棒认识15和19。
(课件切换到小猴子和红花画面)。
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红花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红花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三)、自练反馈,强化新知。
1、师: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8读到15,从20读到13。
2、师:生活中这些数都陪伴着我们,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3、练习:76页1、2、3、4、5题。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内容:青岛版68——70页。
教学目标:
a类:
能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b类: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c类: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本课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每人20根游丝每人2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
先猜一猜有几只?
到底谁猜的对呢?
怎样才能数出准确的数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说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
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板书:11)。
你猜对了吗?恭喜你。
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呢?
(学生汇报数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
3根3根地摆。
5根5根地摆。
10根10根地摆。
(评价学生摆的方法,根据学生摆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引导。如果认为自己摆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继续摆其他的20以内的两位数,在摆的过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数)。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几个十?还有几根?大家看,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师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说明:1就是1一个一。11里面有一个十和1个一。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板书:一个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图)1个一(1根小棒图)。
2、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小棒。
数一数,你摆了几根?
你摆的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吗?说说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还剩3根)。
教师边巡视边反馈。
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我们就说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板书:131个十3个一)。
3、解决:礁石上有几只海鸥?
边数边摆。摆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没有剩下的?
2捆是几个十?
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板书:202个十)。
4、小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没用老师教就知道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两个十就是20。
我们认识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内我们还有哪些数没有学?
5、数数。
正数、倒数11——20。
6、填数练习:有的数字喜欢捉迷藏,悄悄藏了起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7、学习数位。
同学们,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拨11。(一个一个地拨,满10个后说明在计数器上10个可以进到十位上拨1,个位上是0,继续在个位上拨1)。
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写的时候,十位上是1对着十位写1,个位上也是1,我们对着个位写1。
拨13。
拨20。
说明:20的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
师生互动,拨数。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0到10十一个数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0个新朋友。哪10个?(学生齐数,教师板书课题)。
你了解它们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圈“10”练习。
2、写一写,画一画。
3、填空。
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11——到20十个新朋友。以后我们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们相处啊!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
成功之处:
首先,导入比较自然,让学生在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中学会数数,导入本课,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就是本课中设计的一些练习和游戏很大的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并且培养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
最后,就是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摆小棒,如摆十几,并讨论,这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同学们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很轻松。
不足之处:
有成功之处,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课后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有几名同学还是没有掌握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十几这样的题,说明在上课时,我对这部分内容的讲授的方法还是不够恰当没有让同学们都掌握了,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尤其还为下节课教授数位做基础。所以我又单独对几名同学进行了辅导,究其原因,还是在我课前备课时对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没有考虑全面。
另外,在课上,我设计一个摘苹果并让学生计算的游戏环节,在引入这个游戏时,我想说同学们,你们相不想吃苹果啊?可是到了做这个游戏时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同学们,农民伯伯的果园丰收了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可是他们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这样,同学们一下子很高兴,情绪都很激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学会了助人为乐。
如果让我再来重新设计这一课,我一会在备课时把各种在课上出现的状况都想全面了,备课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让同学们学得轻松学得透彻。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浅显的个人反思,作为初为人师又初次教低年级的我来说,还需不断的探索学习。不过,在这将近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了很深刻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教学生知识时,没有什么比爱更好的方式了,你责备他十遍也不如耐心的教他一遍这样收到的效果更好。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正确地读数。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一、创设情境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6棵大树。”乙说:“我已经得了9颗五角星啦。”丙说:“我们小组有8个人。”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1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如果学生知道是10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10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三、认识11~20各数
1、摆一摆,数一数。谈话:你能摆出12根小棒吗?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是12根?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板书:12)小结:我们摆12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1捆,再摆2根。也就是先摆1个十,再摆2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看图说一说。
(1)出示下图。(13本书,17粒珠子,20块积木)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读一读,数一数。
(1)17、14、20、12、15、6、16。(2)从6数到16。
(3)“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按要求练习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人说翻到课本哪一页,另一个人在课本上很快找到相应的页码。
3、估一估。(“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左边的草莓图。
(1)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个草莓?(板书学生估计的数)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个草莓呢?(演示把10个草莓圈起来)
(2)照样子在书上先估一估,再数出有多少把雨伞。
4、抓一抓,数一数。要求: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有多少颗,再数一数。提问:你能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吗?学生操作后反馈,并说一说抓糖果时要注意什么。
6、连一连。用水彩笔把11到20按顺序连起来,看会是什么?
五、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问题?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二
两部分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整体结构与义务教材相同,数数――读数――数的顺序――――写数――通过操作教学不进位加减法。
教科书第84页,从实际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过马路”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数一数有多少人,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数做好准备。同时老师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等的教育。
教科书第85页,例1教学数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而且直观地了解到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
例2教学数的读法。通过操作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1捆就是1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1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3教学数的顺序。通过让学生读出直尺上的数,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科书第86页,例4是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进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对每个数左边的1表示1个十能够理解。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第一次介绍数位,但只是让学生知道,不是正式教学数位,要到百以内数的认识才正式教学数位。这里所强调和突出的是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科书第88页,例5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老师一定都有印象,义务教材是通过看图,一图四式来进行教学的,现在与原来不同的是加强了操作,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计算。
例6,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和在15以内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老师逐渐使用,学生会越来越熟悉。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义务教材相比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加强数感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例如教科书第89页第3题,“你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多少个辣椒吗?”就是一道不用数而是通过观察来估计一堆辣椒有多少个的题目。老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例如遇到数一数有多少的题目都可以先让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完成“做一做”及87第1―――3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主题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0)。
同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1617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连一连,猜一猜(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
(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给大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节课主要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也为下学期100以内乃至更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先通过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10根小棒可以看做10个一,1捆小棒可以看做1个十,进而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接着让孩子摆12根小棒,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最后借助摆小棒的活动数数、读数,初步学会认、读11~19各数,掌握“十几”所表示的含义和顺序。在此基础上完成“19添上1根是多少根”这个问题,解决“2个十是20”这个关键问题。
二、学生分析。
10~20各数学生能数出来,但是对于它们的组成不了解。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的数的简便性,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地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3、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借助学具操作直观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环境。
本课教学使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技术支持。主要运用在学习新知的两个片断的学习中。片断一:在矛盾冲突中揭示记数法。片断二:在迁移学习中建构以新的认识。
片断一中,运用幻灯片的图片展示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展示同学们数笑脸的过程及10个笑脸转换成1个大拇指的动态变化。片断二中,同样运用动画演示功能展示10根小棒变成1捆的过程。还有展示11——19各数的小棒摆法全景图,让学生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幻灯片的运用,用虚拟的图片代替了实物图片,省去了老师制作教具的麻烦,幻灯片的播放功能代替了老师的操作,同时它的灵活性是老师操作无法相比的。既节省了资源和劳动力,又能帮助孩子深刻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片断一。
师:1.3班的教室里有个评比栏,谁表现的好老师就会给他贴一个笑脸,小朋友们天天都要去数。今天咱们一起来帮他们数一数。
1、先看小美的。(课件)。
师:小美的这一栏贴满了。再贴怎么办呢?
他们老师想了个办法,谁有了10个笑脸就可以换一个大拇指。(课件)。
2、再来数小东的。(课件)默数,可以换时提醒老师。
3、接着看小西的。(课件)可以换吗?
4、小波得了多少个?(课件)。
5、小涛得了多少个?(课件)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师:原来小涛跟小波一样都是13个,为什么小涛的笑脸数得没小波快?
师小结:1个大拇指表示10个笑脸,这10个就不用数了。这种方法不但便于记数,还便于数数。(介绍古代的祖先用石子记数,并且用较大的石子代替10个小石子的记数方法)。
生:数小美的笑脸数。(从1,一个一个地数到14。)。
生:数小东的笑脸数。(从1数到18)。
生:数小西的笑脸数。(8个)。
生:数小波的笑脸数。(13个)。
生:数小涛的笑脸数。(13个)。
生:交流数得快的原因。
课件出示小美的笑脸图。
课件10个笑脸圈起来,闪烁,换成大拇指。
课件出示小东的笑脸图。(1到18,数够10个换成1个大拇指)。
课件出示小波的笑脸图。(1个大拇指,3个笑脸)。
课件出示小涛的笑脸图。(13个笑脸)。
讲授:片断二。
师:(出示11根小棒)。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师:有没有办法很快数出11根?
师介绍:数学上我们一般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课件)。
师引导: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
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想一想,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
师:那11根小棒怎么摆,就能很快数出来?
生交流摆法:先摆1捆,再摆1根。
师:拿12根小棒,比比谁快?摆后交流。
师:快速拿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师:(课件)仔细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根一根地数。
生:交流很快数出11根的方法。
生操作:很快数出11根小棒的摆法,并交流。
生操作:快速拿12根,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生:比较观察,感知规律。
课件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
课件出示11、12、14、15、16、18根小棒的摆法图。
七、教学特色。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到20,是有这种能力的。所以在出示笑脸时教师就让学生练习数出20以内的数,渗透自然界数的基本单位“1”的观念。实际生活中10个笑脸换1个大拇指的事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初步直观体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文化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了有机浸润。
让学生尝试将11根小棒摆成1捆带1根是对先前“笑脸”经验的激活和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将10根小棒捆成1捆,是对“10个一是1个十“的强化。在学生明确了11的摆法后,让学生充分感知12、14、15、16、18的摆法,通过对摆法、数的特点的观察,以及与小棒摆法关系的比较,认识到十几里都有1个十。体会摆十几根小棒都是摆一捆带几根,直观感知十几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对十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