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反思的结果,更是迎接新起点的砥砺向前。写总结时要注意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加以支撑,提高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一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学会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并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2.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3.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季节。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统计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本课侧重于学生对过程的评价与体验,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表格的过程,在发展统计观念的同时,提高比较、分析、推理、交流的能力。本课设计重在让学生体验,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听一听,说一说,分一分”,寓学于玩。本课的特色在于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生活,学会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在实践性的活动中应用知识。
本校是广东省珠海市市一级小学,电教等教学设备较齐全,学生大部分都为本市生源,也有小部分外地来的插班生,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好。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张生日贺卡,大家猜猜是送给谁的?
(二)玩中学。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吗?知道它在什么季节吗?
(启发学生回忆当时是穿什么衣服,景色如何?来说明自己的生日是什么季节。)。
2.(放一段乐曲,大家听一听)你觉得这段乐曲描绘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4.如果要用四种不同的颜色分别表示一年四季,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5.(用绿、红、黄、白四种颜色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学生向小组长要一张有色的卡片,表示自己生日的季节。
6.要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说说你想怎样调查?(小组先商量出一个好办法,向全班汇报、交流。)。
7.让大家都把象征自己生日季节的卡片分别贴在黑板上春、夏、秋、冬四个字的周围,一起数一数。(老师逐一把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8.根据统计表,请学生在格子里涂色(课本第90页),独立完成统计图。
9.小组讨论,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10.针对(3)(4)两个问题,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三)做中学。
游戏:勤劳的小蜜蜂。
师:假如你们是勤劳的小蜜蜂,盒子里面有黄花、蓝花和红花各一朵。
1.每次摸出一朵花,在下表记录结果后,把花放回盒子。
2.整理上表的数据,涂色,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黄色蓝色红色。
次数123456789101112颜色。
3.说一说。
(1)___拿出的次数最多。
(2)黄花和白花一共摸出来了_________次。
(3)如果再摸一次,你猜它会是_________花。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全过程。)。
(四)课后小调查。
调查你们学习小组同学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劳动)多长时间。
工作时间不到6时6至8时超过8时爸爸人数妈妈人数。
〖案例点评〗。
1.本课创设“生日”“勤劳的小蜜蜂”等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
2.本课侧重于学生对过程的评价与体验,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主,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听一听,说一说,分一分”寓学于玩。
3.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生活,学会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在实践性的活动中应用知识。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二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标准课。
教学环节。
操作流程看+说+做。
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看+讲+想+做。
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做+小动+大动。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1.下课活动。
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看+讲+想+做。
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吗?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做+小动+大动。
1.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2.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
3.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1.下课活动。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作业。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能力目标: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作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
教学难点:
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具准备:
每人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学习。
(一)出示主题图:这是一条线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线段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说一说。
(二)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这条线段长多少厘米?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三)你会画一条线段吗?
1、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画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3、评判学生所画的线段,让学生说说谁画的好,好在哪?是怎样画的?
4、能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试画,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5、小结:画线段时,要注意从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就可以了。
二、巩固练习。
量一量。
()厘米()厘米()厘米。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线段的理解个别学生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对于当线段斜着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也就是学生对于线段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在练习课上教师要加强训练与指导。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四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1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知道“倍”的含义。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看算式编题。
3×8=2428÷4=7。
二、学习新知。
1、摆小棒认识倍。
第一行摆:2根。
第二行摆:3个2根。
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数目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摆:4个圆。
第二行摆:8个圆。
8里面有(2)个4,
第二行的圆片数目是第一行的圆片数目的(2)倍。
8÷4=2。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法?(除法)为什么?
一倍数就是每份有几个,倍数就是就是有几个这样的一倍数。也就是平均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三、练习(46页情景图)。
1、鹅()只松鼠()只孔雀()小猴()小鸟()小鸡()。
2、摆一摆,圈一圈,再填一填。
1)鹅是松鼠的几倍?
2)小鸡的数是松鼠的几倍?
谁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2?
3、说一说。每一题找出总数、一倍数。列式。说明算式的含义。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找准一倍数,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四、巩固练习。
1、老鼠是猫的几倍?(猫是一倍数,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蜻蜓是蝴蝶的几倍?(蝴蝶是一倍数,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2、淘气的身高是机灵够的身高的几倍?
机灵狗的身高是一倍数,就是求9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3、天气调查。
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几倍?(雨天的天数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3)。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五
1、复习计量单位厘米和米,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米和厘米的概念;在某些情景下能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会画线段和量出线段的长度。
2、复习角和直角,熟记角个部分的名称,会用三角板画角和直角,并且会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使用工具的技能。
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米和厘米的概念,让学生熟练掌握画线段、量线段的长度、画角和画直角的技能技巧。
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角和直角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包含关系。
(1)尺
(2)你知道的有哪些尺?学生尺、米尺、皮尺、卷尺、三角尺……
(3)它们有什么作用?
这些尺可以用来量物体的长短,三角尺还可以用来画直角,还可以用三角尺来判断一个叫是不是直角。
(4)举例说说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尺来量。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学生的一个学习目标。本学期学生认识的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样工具,在课前让学生回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工具的意识,引出后面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复习。
(一)这些尺都有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和厘米
1、你能比划出1厘米和1米有多长吗?
2、猜一猜,你的中指有几厘米,再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猜的结果跟实际有多接近。
3、课室的门有几米高?
(二)米和厘米进率
1、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5厘米+65厘米 1米 20厘米
2米
3米 48厘米+43厘米 1米-40厘米 50厘米
米和厘米的复习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建立清晰地关于米和厘米的概念,让学生再次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大概长度,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两者的概念,通过估量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建立明确的单位意识,在估量的过程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认识;再通过简单的大小比较,深化学生对米和厘米之间进率的认识。
复习线段和角
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那些图形?(线段、角、直角)
学生把本学期学到的关于几何方面知识,作简单的归类。
1、下面图形那些是线段?
2、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
3、说说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判断一些图形是不是线段的过程中,线段的概念得到有效地强化;在量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量度的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说说量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加深对量度物体长度这一的技能认识。
4、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找一个角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在判断角和说判断理由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通过说角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记忆。
5、下面的图形共有几个角?再指出哪些是直角。
(1)
(2)你是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可以是目测,也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角和直角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通过这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再次区分角和直角的概念,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角里面包含直角这一关系;让学生判断一个角是否直角,再去总结判断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直角这一概念的认识。
1、还记得线段和角怎么画吗?动手画一条线段,并且标明长度,同桌之间交换,互相量一量长度,情个别同学就怎么画好线段发表看法。
2、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角,其中一个是直角。请个别学生说说一般的角怎样画,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画线段、量线段的长度、画角和画直角是本学期学生要掌握的重要的技能,通过画一画,互相量一量,说一说,熟练掌握画线段、量线段的长度、画角和画直角的技能技巧。
完成书本103页4、5、6题
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总结本课内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适当延伸。
:
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尺:学生尺、米尺、皮尺、卷尺,(量长度或距离、画线段)
三角尺 画直角,判断直角
边
1米 = 100厘米
顶点
边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六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了测量,但少数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熟练。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三、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四、课堂小结。
略。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少个点子”,即课本第16、17页的内容。
1、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进一步巩固简洁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盛情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1、教学重点:会用简洁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点子图、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现在在做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谁来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交流说一说)。
那我们这节课就和淘气、笑笑一起玩一玩吧。(析书课题:有多少个点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图形写出简洁算式。
(1)让学生进一步说一就淘气和笑笑摆的点子图,以及如何根据点子图列出算式的。
(2)师摆一个点子图,让学生根据点子图列出算式。
师:我这里了有一个点子图,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点子吗?应该怎样列式呢?(课件出示点子图)。
a、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b、全班汇报交流:
生1:5+5+5=15。
生2:5×3=15或3×5=15。
师:你能解释下你列出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汇报时适时的进行引导。
2、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图形的不同表示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熟练地帮老师数出了点子图上点子的数量,谢谢你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你们还大愿不愿帮老师这个忙吗?老师这里有一个乘法算式,你们能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这个算式吗?(出示:4×7)那就让我们快开始吧。,线段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1)学生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
3、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1)独立在点子图上圈画。
(2)全班汇报、展示。
2、课后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全班订正。
3、课后练一练第2题。
组内完成,教师巡视。
(四)回顾整理。
1、家有什么收获?
2、在这节课上的表示怎么样呢?组内相互评价一下吧。
有多少个点子。
5+5+5=15。
5×3=15或3×5=15。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八
认识线段(教科书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认识线段的特征,了解线段是有长短的,学会正确地画线段,体会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培养比较、抽象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实际;能积极参与观察、交流等活动。
教学重点。
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根毛线、直尺和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比较曲直。
出示运动场上的直线跑道、曲线跑道,跳绳、拔河的图片。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里的跑道和绳子,比一比两幅跑道线的形状和两根绳子的形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曲的)。
指出:对,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像这样的线,它们的形状有些事直的,有些事弯曲的。
二、观察操作,认识线段。
1、操作、观察。
(1)让学生把一根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观察是什么形状。
提问: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这条线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那你能把这条线拉紧看一看,原来弯曲的线变得怎样了吗?(学生拉紧毛线)。
(2)提问:现在小朋友手里的线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固定在小黑板上的一根线:拉直、两端用图钉固定)。
说明:现在两手拉紧的这条线是直的,(板书:直的)这两端的点(指图钉)叫作端点。(板书:端点)。
提问:这条拉直的线有几个端点?(补充板书成:两个端点)。
请小朋友互相指一指,你手里拉直的线两个端点在哪里,指着说一说端点。
大家看这条拉紧的线,能说出它有什么特点吗?(回答后齐说:直的、两个端点)。
(3)指出:把线拉紧,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
追问: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回答后齐读两遍:线段)。
(4)变式。
教师两手把线拉紧,连续变换方向、长短,每次要求学生思考:现在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直的、两个端点)。
指出:我们把线拉紧,不管它的方向、位置、长短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可以看成是线段。
2、认识线段。
说明: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是直的(教师画直的线),有两个端点(教师在两端点上点)。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追问:你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吗?端点应该怎样表示?(强调两端要点上点表示端点)。
引导:你认识线段了吗?你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画一条线段,记住它是什么样的吗?试试看。(教师描述,让学生想象:我们在脑子里想,一条直的线,有两个端点,这就是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题图形(可以补充增加直线、射线的图形)。
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说说理由。
4、举例反馈。
引导:现在小朋友明白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里,像直尺的边、课本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用实物指边和端点)所以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找一找,找到后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并指出: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都可以看成线段。
三、比长短,画线段。
1、认识线段长短。
(1)师生都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见教材),找出折痕。
提问:对折时的折痕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线段短的呢?(学生折纸,交流折法)。
引导:折出的线段哪条长一些,哪条短一些?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一些,有的线段短一些,也就是说,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线段有长有短)。
2、画线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线段吗?(学生自己画线段)。
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评价学生画法,并示范画线段:我们可以用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两端要画点表示端点。
请小朋友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一些或者短一些的线段,再和同桌说说你画的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
3、学习反馈。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识了线段的哪些特点?怎样画线段?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填写,再交流。
指出: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连点画出三条线段。
提问:画了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说明: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了解题意,并提问:“每两点之间”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就画成几条。
交流:你画了几条?条数最多的小朋友画了几条?
引导:(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部分小朋友画了4条线段。请小朋友观察,还有哪两点间没有连接成线段吗?可以看图先讨论讨论,再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要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凡是两点间就要连接成线段。那怎样可以不遗漏呢?可以按顺序,每次从一点开始连接其他三点,这样可以画成6条线段。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你能说说自己认识线段的过程吗?(把线拉紧知道看成线段——认识表示线段的图形——比较长短知道线段有长有短——学习画线段)。
你还有什么收获或者体会?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分析】。
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解读: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目标解读:
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教学预设〗。
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
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设计思考〗。
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提出“这是为什么呢?”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借助直观、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预设〗。
1、借助模型、建立表象。
师出示1厘米的学具,感受厘米是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1)记忆1厘米的长度。
(2)找生活中的1厘米。
2、认识几厘米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设计思考〗。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标准的1厘米小棒,同桌竞猜记忆1厘米、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认识几厘米等活动,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长度观念,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制直尺,认识几厘米〖教学预设〗。
1、同桌合作、制作直尺。
2、拿出直尺,与自制尺子作比较。
(1)认识尺子上的元素:刻度、数字、单位(厘米cm)(2)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
3、明确不同尺子的1cm的长度一样。
4、认识尺子上的几厘米〖设计思考〗。
引导学生经历“造”尺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测量的本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四、实践运用、学会测量〖教学预设〗。
1、探究测量方法。
思考:你能用直尺量出这张名片的长边是几厘米吗?(1)操作、交流。
(2)呈现各种量法,比较量法的优劣。
(3)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的好处。
在测量长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测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通过交流,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完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积累了实际测量的经验后,将学生的认识延伸到“身体”这把尺子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得到培养。
五、全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尺子:刻度线、数字。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8页《对称》。
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多媒体,图片、剪刀、彩色纸。
一、看一看,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大自然里的童话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故事内容:在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我边解说: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蝴蝶和蜻蜓发生了争执,都认为自己最漂亮,一朵小花给它们出主意:让它们一人分一半,组成的图形也许就是最漂亮的。
2、我让学生观察组合成的图形,发现和原来相比,并不漂亮。
3、师:像蝴蝶、蜻蜓那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就是对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称。(板书课题:对称)。
4、举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对称对象,有的是人们受到这些对称现象的启发设计出的`许多具有对称美的东西。谁愿意来说一说?(红领巾、衣服、裤子、人……)。
二、分一分,自主探索。
1、过渡: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特地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瞧!
(出示:蝴蝶、杯子、青蛙、蜻蜓、钥匙、枫叶、菠萝、桃子图片)。
2、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你们想不想来分一分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3、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
4、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对折)刚才,你们通过折一折,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与同学说一说。
5、学生讨论发现,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三、找一找,提高认识。
1、师: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有折痕)。
2、教师演示,对折一只蝴蝶图形。
3、师:对称的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4、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
四、辨一辨,深化认识。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它们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一会儿,它们出来的时候,如果你们认识它,就大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2、师(慢慢地贴上正方形、长方形、一般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图形)。
3、师:在这么多老朋友里,有没有我们今天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老师也你们准备了这些图形,请大家找一找里面的轴对称图形,折一折它们各自的对称轴,说一说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4、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5、学生汇报结果。
五、剪一剪,实践体验。
1、师:刚才有同学问老师,桌子上的彩色纸和剪刀,有什么用呀?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老师要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师巡视,指导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六、说一说,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这些对称的图形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包括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无论是从导入到探索新知,还是欣赏操作活动,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学以播放录像激趣导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对蜻蜓等对称图形很熟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对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折纸,人人经历剪的过程,发现了只有对折后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折纸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对称”的知识过程中,先让学生试着剪一剪,然后比较、演示,揭示“对称”的秘密,然后又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感悟“两边大小一样”。
巩固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一
1、通过情景展示,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2、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建立统一单位的意识以及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掌握用尺子量长度的方法。
1、创设情境。
师:老师有个问题需要问大家,大家猜一猜,在古代,人们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视频,观看视频。
师:两个人同测量一匹布,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学生回答。
师:统一用拃作单位长度,是否就正确了呢?下面先观看小裁缝的烦恼小视频,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提出问题。
师:现在,开启我们智慧的小脑筋,如果让你解决裁缝手小量出物体长度小,这位顾客手大量出的物体长度大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同学们回答的真准确。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现在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
2、介绍尺子。
师:同学们看这个物体你们认识吗?
师: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师:我们手里的尺子和黑板的尺子有什么共同点呢,仔细观察,请同学回答。学生回答。
注意强调:这些物体都比较短,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3、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师:上课之前老师让你们放在铅笔盒下的小纸条拿出来,先估计下是几厘米?到底是几厘米呢?用尺子测量,同桌相互讨论下,如何用尺子测量,并说出方法。学生回答并展示测量方法。
师: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测量小儿歌。大家齐读。师:用这个小儿歌判断下,下面哪种测量方法对。
4、小练习(1)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从()到()还是1厘米。
纸条长()厘米。
5、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作业。
量一量你手掌的宽度,你父母手掌的宽度。
一、统一单位。
二、厘米(cm)。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二
通过一年级上册“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的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一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长度观念,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学法。
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寻找有关与生活实际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
3、合作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理,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找一找:让学生估测食指的宽度并测量,得出结论: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然后在教师给出的物品中(硬币、回形针、钮扣)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长度接近1厘米。
(4)比一比:让学生判断练习本、新华字典、橡皮的厚度比1厘米短还是比1厘米长。
(5)估一估:让学生用食指的宽度估测文具盒和像皮的长度是多少,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他几厘米。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用厘米量。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1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2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3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8厘米不到或17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7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欣赏),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知识重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2、测量工具——尺子。
3、长度单位——厘米。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下面我结合本课的教材、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进行说课。
1、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并通过看、猜、比、量等学习活动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教材紧接着出现的例2,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本课教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课一开始,我首先通过课件演示:小蚂蚁爬过数学书的宽,引出“我爬了多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去量数学书的宽。得出大约有15个小正方体、4个三角形、5个圆片长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了测量工具:尺子。(板书:测量工具——尺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块:感知1厘米。
1、认识尺子。
首先,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不难发现尺子上面有数字、长短不一的线、字母cm或者厘米等。我紧接着学生的发现,告诉他们尺子上的数字是刻度、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线,字母cm也就是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从而引出了长度单位:厘米(cm)(板书)以及我们今天的课题:认识厘米(板书)。
首先,我会进行课件的演示:这个课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尺子上从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我会让学生观察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长度并指给同桌看。然后我组织学生探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的同时我会用课件显示。接着问学生:“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会发现:每2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每段小棒的长度都是1厘米。通过上面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有了一个切实的认识。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我会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首先,要求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且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接着闭上眼想一想1厘米到底有多长。最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在让学生找之前,我会先用课件出示一些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也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1厘米。进而我就会问:“0~2是多少厘米?为什么是2厘米?你能从尺子上找出5厘米、7厘米和10厘米的长度指给同桌看吗?”并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最后我再请学生上台展示。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交流知道尺子上从0刻度到刻度几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就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变迁,并渗透了测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学习测量方法。
1、量纸条的长度。
这是课本例2的要求,我先让学生拿出教师预先发的纸条,让他们独立尝试测量,量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和启发。接着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是怎么量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思维情景:“你是怎样量这张纸条的?”、“你又是怎样看出纸条长几厘米的?”“你喜欢哪种量法?”用这些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后我再用多媒体演示量的过程。
2、看书质疑。
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我会让学生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让学生翻开书本第3页,请他读一读、填一填、说一说,完成例2的教学。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完善课题:用厘米量。
3、量数学书的宽。
完成例2的教学后,我会问学生:“现在你能帮小蚂蚁解决问题了吗?”这时我不急于让学生用尺子去测量,而是先让学生估计:“课本大约宽多少厘米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量一量进行验证。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再次巩固测量方法。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2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判断练习。
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次:操作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第3和第8题。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回顾学习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cm)。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
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长,从2到3也是1cm长??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如果学生问到1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
议一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学生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cm的物体。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食指的宽大约是是1cm。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cm。订书钉的宽大约是1cm(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cm,之后汇报,投影反馈)。请孩子们再用两根手指比画一下,1cm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出1cm的长度)。
探究二:量一量蜡笔的长度。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cm大约有多长。
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下面回到刚才测量蜡笔的长度。先把蜡笔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从而测量出蜡笔的长度。
(一)问题引入。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米大约有5支铅笔长;1米到我的胸口;课桌大约长1米??)。
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2、教学例。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黑板的长约4米,宽约1米。
3、试一试。
教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多宽呢?学生随意猜。
教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用尺子量一量。
教师:请小组选择测量工具,并在小组内思考,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1)卷尺量。测量时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较准确。
(2)米尺量,测量时要在每次测量完处作好记号。还要注意每次都要对齐0刻度。
(3)绳子量,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
教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请各小组的同学作好分工,然后进行测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再交流测量结果。
教师:虽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不同,但都发现教室的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cm。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cm。
(3)爸爸的身高是170cm。
(4)黑板宽约3cm。
2、介绍数学文化。
3、教学第65页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量。
(2)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3)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回答:你的身高比1米还多多少厘米?量出一庹大约长1米几厘米?
4、教学课堂活动。
量一量一本书有多长,估一估几本书的长时1米。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五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周老师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但费时较多,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只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后面厘米的教学上。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起以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师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培养了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这节课一开始认识1厘米的时候,老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老师让学生找找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找到1-2厘米,3-4厘米都是1厘米。我觉得老师可以问一下:这里的起点还是0刻度线吗?这样一问学生会引起注意,这样对下面的判断很有帮助。因为练习题有一道题目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让学生判断这个测量方法对不对?学生的印象就是从0刻度线开始量,所以我觉得上面问一下很有帮助。
。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六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首先电脑显示。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习,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行。
第一块: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学习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
(2)矫正测量方法。
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
师: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准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朋友们当评委。
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20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
完成练习2、3。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断尺量小刀。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
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
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习他们。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如果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尺。
2、学生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许多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开始?(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度线: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人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3、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cm)。
(1)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指出:0到1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问:从1到2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从2到3这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呢?
(2)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说一说: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再记在脑子里。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学生举例)。
师课件展示书上三个例子。
(2)亲身体验:
谈话:刚刚我们都比画了1厘米的长度。那2厘米怎样比画呢?
请学生说一说。(从0刻度开始,到2刻度)学生举给老师看。
师:那5厘米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自己找)。
1名学生演示,并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从0开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师:下面有两个小朋友在量铅笔刀和一条线段的长度,你能帮他们看一看吗?(出示书上例2图)。
提问:铅笔刀有多长?(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讲清楚从0刻度开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线段呢?2-3名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在用尺子量长度的时候都是怎样测量的啊?
(从0刻度开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几厘米)。
这两个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是这样量的(出示想1的两种不正确的方法)。
问:你觉得他们量出来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2、动手测量。
师:刚才看了他们的测量,你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
课件出示蓝和红两条线段。学生自己动手测量。
师提醒:在线段的上面标上长度。(展示2-3名学生的测量结果)。
提问:你觉得在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地方是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总结了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从0刻度开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3、估计和测量。
(1)师:刚才我们量的物体都正好是几厘米,有的时候我们量的物体不是正好几厘米。就像这样的两条线段。(多媒体出示两条线段)。
让学生先看图回答。师指出大约的意思。
(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手掌宽和食指长大约多少厘米。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填空。集体交流核对。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食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中指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吗?(2-3名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物体(铅笔或橡皮)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出它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每组一种)。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比较交流。再汇报。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如果我们用今天学的厘米单位去测量教室的长,你觉得方便吗?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而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学习大的单位才行。
作业设计:用直尺测量家中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学生在测量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动作太慢,二是操作不标准,还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