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改进。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每个人追求内心平静的课题。总结是一种积累和沉淀,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习作教学心得篇一
本周三上午有幸听了两节习作研讨课,这次研讨课分别是中年级和高年级的两节课。通过老师们的年级组研讨准备,以及自己课前的构思、视频准备工作,给我们全校语文老师集体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听了这两位老师的习作教学课感受颇多。结合这两节课的听课情况我来谈谈对这两节课的感悟。
一、课前有心准备。
第一节课是何秋玲老师的三年级统编教材《我的心儿怦怦跳》,第二节课是高小秀老师的苏教版五年级《我崇拜的人》。这两位老师在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何老师在教学ppt方面做了很充分的资源准备,如: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典型的范文,给学生提供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短句宝箱;高小秀老师为了让孩子选取典型的事例,录取一段关于崇拜人物的一段视频。两位老师都采用星级评选的方法对习作进行点评。从课前准备方面,两位老师都做到了上作文课,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一节成功的作文课,就是要做到精心准备,两位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二、对照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要求。
新课标在高年级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两位老师为学生们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两位老师选取的事例都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事例。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贴近学生的生活,我想你。我们让孩子们去写作,就是要留心生活中的普通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只两位老师都做到了,这点也让我想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自己所看到的事例去写,我手写我身边的人,写我身边的事。
三、课中让学生先说再写。
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两位老师都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表达,在班里表达。大胆的去说心中所想,眼中所看。让孩子在说后,用笔记录下所说的内容,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口头语言,最终所说的事例和人物的品质跃然纸上。听了这两节课,感觉到这两位老师的出发点点都是充分让学生先口头表达出仔细观察到的情景,再是我手写我心,只让学生直接去写降低了难度,也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了我很好的指引。
四、在写作后的多元评价。
在这两节课的结尾处,学生在写完习作片段后,两位老师都展示了学生的习作成果,进行当堂点评,。第一节何老师的《我的心儿怦怦跳》采用了圈画、勾出错别字、修改病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点评,。采用是否有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进行加星评价,对学生进行描写方法的点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鼓励,刺激学生仔细观察,细致刻画人物。描写中恰当的通过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怦怦跳的心理。第二节高老师的点评中比较多元化,在习作后游老师的。示范店评。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推荐好文章的分享评价,说出你分享这篇文章的理由。让学生在点评中逐层逐步提高。在点评过程中提高学生赏析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这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不仅是习作的点评,更是语言表达方面的锻炼。这样的多元评价是我在以后习作教学中应该要学习的。
听了这两节课学到了很多的优点,同时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1、语言训练点再突出一点。
这两节课从描写方法来看他,都是通过描写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环境等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心情和品质的习作。这两篇习作有相同之处,同时也有不同,。在习作教学中,我想一节课里让学生训练的语言训练点太多,并不能面面俱到。对孩子们来讲实在是难度很大。我想在一节课之中可以降低难度,通过某一个训练点的设计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一课一得”。如第一节习作课。主要描写表现怦怦跳的心理,那么这节课就可以。把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这一语言训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指导学生把心理描写写的细致入微,如“不知所措”,“魂飞魄散,“心里像揣了只兔子”,“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用上这些描写心理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到恰到好处,不重复而又不嫌啰嗦,以后学生在写类似的习作时就掌握了这一描写手法。第二节课可突出某一个描写方法,如: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在观察中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用上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等。。我想在一节课当中,抓住某一点学生通过整节课的训练,定会在某一语言训练方面有所提高,让孩子们“一课一得”。
2、课前准备的资料可再精炼一点。
如第一节何老师的故事导入,老师可采用提前录制录音的方式,伴随紧张的故事情节,把故事精炼的借助音频方式播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听故事的注意力,又节省了大量的故事时间,同时营造了“心儿怦怦跳”的课前紧张氛围。高老师的课前视频拍摄工作,可拉近镜头把视频中的人物动作或神态方面等再放大拍摄,刻画的再细致一点,摄像镜头对人物进行特写,突出本节课要训练的语言训练点,这样才能达到课前预知的效果。
3、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点评中再提高一点。
我想在习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评价的能力在点评过程中,要适时地通过评价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习作片段后,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可以通过学生朗读。仔细听,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在点评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口头语言来鉴赏你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在平谷学生德兴的同时,可让学生通过。得到几颗星来。表示遗憾,如“如果能把字写好,那么老师就会给你再多一颗星了,希望下一次在书写方面再认真一些。”,“如果能把清洁工的动作写的再细致一些,相信你得的星会更多,语言也会更加的丰富,文章也会更加的生动,人物品质也会更加的鲜明。”我想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定会在听、说、读、写、评方面,通过有“期待式”的评价,学生也会在某一方面提高更多。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在听课后感悟并收获着,对我以前的习作教学也反思一番。以后的习作教学课前要多思考和预设,课中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变通,课后更要反思。习作教学道路是一条漫长崎岖的道路,思考并不畏惧,反思不断潜行。
习作教学心得篇二
2017年5月,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宁波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小学语文习作的培训学习。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既聆听了特级教师与名师的讲座,又观摩了宁海县名师的教学实践,还参观了环境优美的下应中心小学。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感觉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获得了很大的成长与提高。对于这次的培训我听得比较用心,一是我个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语文老师理应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同时本人在习作教学中也有纠结之处,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习作,善于习作,确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想从名师那受到启迪,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近。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分享与发表。
每次布置作业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是唉声叹气,多数学生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文,只要一听到说这次测验不写作文,学生边欢声雀跃。面对这一情况,我觉得刘充老师和陈逸凤老师的方法都很不错。刘老师每次都不辞辛苦地把学生的习作制作成报刊版面并发表。陈老师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同学分享,若同学觉得写得不错就把自己的姓名签上,签名越多说明作文的质量越高。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培训后,我借用陈老师的方法在自己班里做了试验,效果真的不错。课后总有学生兴致勃勃地跑来和我说自己的作文得到了多少个签名。这一措施今后教学中我要继续沿用,给学生多创造写话的机会,鼓励孩子积极投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都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以后教学我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引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其次由简入难,慢慢提升,不能急功近利,那样只能让学生丧失阅读兴趣。还要引导他们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描写能力。
学生不会观察,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描写不出特征来。针对这些重大弱点,教师要下力气,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愿意写作,乐意写作,而不是一听到写作就愁眉苦脸。中那些奇特的创新,往往只是生活中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小学生的习作教学也要求老师引导孩子这么做,创造生活才会生活,快乐作文才会作文,关注孩子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沟通,激发孩子习作的原动力,孩子才会将外在的发现、内在的语言化作跳动的字符,成为心灵的物语,表达的天使。只有这样,写作的课堂就会充满欢声笑语。
习作教学心得篇三
20xx年4月23日至25日,宁德市小学语文习作(写话)观摩评选活动在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此项活动由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桐北中心小学共同承办。宁德市小学教研室苏丽萱主任、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林开文校长、宁德各县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及教师等共260多人参加观摩评选活动。
各县市区十三名参赛选手和桐北中心小学十三个班级的小学生先后为与会教师共同呈现了十三节精彩的课堂。比赛之后,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面向全国的推广部主任、广西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教学特约研究员、特级教师孙景华老师为与会教师开设题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要求及建议》的讲座。宁德市小学教研室苏丽萱主任对十三节课做了简要的点评,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热诚地激励老师们进一步做好小学习作(写话)的教学研究,争创更好的成绩。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目睹了老师们别具一格的风采,各位老师用他们的智慧诠释着对课堂的理解,他们精心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短短两天的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触动了我的心灵,课堂中的许多亮点让我感想颇多。
体会一:注重激趣,创设良好的写话环境。《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因素的优化,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的情趣,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升华与过渡。有了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写话激情,最终迸撞出思维的火花。古田一小程晓梅老师指导孩子写一次体验活动时,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爸爸去哪儿》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表达。福鼎铜北中心小学的黄老师更是构思精巧,课前互动时,黄老师凭借自身全面才艺素养和阳光、活泼的大男孩形象,借助表演、书法、吉他弹唱,让学生对老师从外貌、性格、特长等方面有了直观而又深刻的印象,不仅承接了课前的交流,有为后续的习作《我身边的小能人》做了一个不露痕迹的铺垫。
体会二:上实实在在的作文指导课。在课程改革的初期阶段,公开课的表演成分,追求热闹课堂的形式主义是普遍存在的。而今天的课堂,表演的成分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老师在把一堂堂实实在在的作文课展示给我们看。李华老师的课堂,没有过多的表演,“出示征文,明确要求”、“示范引领,巧列提纲”“尝试习作,讲评修改”这堂作文指导课环环相扣,老师上得非常沉稳,没有一丝形式的浮华,是一堂非常常规的朴实而规范的作文指导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课堂作文知道模式。
体会三:大胆想像,创新自我。苏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她从“卡通国王出新招、三言两语说新事、妙笔生花写清楚、七嘴八舌赏故事、各显神通展风采”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很好地凸显学段目标、激发想象与创新、发展语言和能力,课堂扎实、灵动、高效,获得与会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赞赏。
体会四:提高自主,培养修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学生习作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次老师们都能舍得留下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评赏。比如:二小的李老师在指导孩子修改时先让孩子自评找优点,再同桌互改,让同桌帮忙捉掉小虫子,帮忙用上好词好句,使内容更优美,最后再全班推荐评改,这样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评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习作教学心得篇四
习作源于生活,是学生对生活的体悟和理解的自然流淌。学生成长了、进步了,他们对集体有着强烈的爱,这种情感是由内而外的。在习作赏评中在极力的把学生推到课堂的最前沿,以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内容、方法、情感和表达上能够有所得。
这节课我以“小组推荐——全班推荐——个人自荐——教师推荐”这种方式贯穿整节课。目的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力争体现“真”课堂“真”学生。这几种推荐完全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小组推荐中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了彼此的优点,并且能够说出自己的推荐理由;全班推荐时学生一定会推荐平时作文写的非常好的学生,因为通过欣赏他们的作文可以让自己有所收获;个人自荐,给那些有强烈欲望展示的同学一个机会,学生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教师推荐,就是要鼓励和维护后进生的发展,让他们能够树立信心。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以上目标。
在交流赏评的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权利大胆的交给了学生,让生间相互交流,教师要勇于退位,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学生开始自由的交流,他们各抒己见。此时,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真正实现了生生交流,学生去除了恐惧,他们发现了彼此的优点,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二、尊重弱小,唤醒孩子的心灵。
习作赏评课,往往是那些好学生的天下,因为他们好说,而且说的又好,作文写的也好,他们在课上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而那些后进生往往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作文写的不好,也评价不好别人的作文,他们很自卑没有勇气展示自己,一来二去在习作赏评课上就成了听众。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对他们的帮助,给他们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
三、去除恐惧,要追根溯源。
虽然这节课学生在不断的举手发言,但是仔细观察总是那几个好学生,不如平时回答问题的人多。我也有点不解,之前我们在上赏评课的时候,多数学生都特别积极,不让他们说他们都着急,今天是怎么回事?通过课下调查我才知道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原来是紧张了,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以为就是他们最喜欢的康老师来,没想到有这么多老师和领导都来听课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他们怕说错了给班里抹黑,孩子的出发点是好意,也能够看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再仔细想想其实这都怪我,之前没有告诉学生们都谁来听课,如果告诉他们,他们就会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那么紧张。第二,最开始交流的时候在前边展示的同学就是叫的那些平时能说会道的人来评价,平时他们说话就一套一套的别的同学对他们就有点畏惧感,总是说不过他们,在加上他们的评价又是比较深刻,这几个人把大多数同学想说的话都给说了,弄得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去除学生的恐惧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我觉得就我班学生而言要在大的场合不紧张,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要性,以及听课的都有哪些人,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冷不防的让他们看到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还是会有些紧张,虽然孩子经历了很多次公开课但他们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次,回答问题的同学要由低到高,尽量先让那些平时不爱举手的、说话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来说,然后再叫那些善于表达的学生,这样一来让学生有一个慢慢升起的过程,学生内心的恐惧就会降低很多。
四、发现不足,积极探索改进办法。
虽然整节课下来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首先,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发言的语速太快,很多话没有听清楚就过去了,今后应让学生把说话的语速放慢,让别人都能听清楚自己的发言。有学生发言时说的套话比较多,而针对某一点说出自己的感悟的人少。有些学生说的话比较多,但是仔细听听重点体现的不明显,不能够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加强练习。其次,从教师层面来讲,板书设计缺乏科学性,学生都做到了写真人真事,而且也写出了自己感受,板书就不用写“再现生活,表达真情”了,这完全没有意义,对学生没有任何提示作用。在赏评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在写事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感悟,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希望,这些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升的地方,而本节课在这方面没有做到位。也就说教师在读学生的预作时发现的问题不够准确,导致课堂提升不足。研读学生预作,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今后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在赏评课中要以生为本,要立足于学生,不要只看重学生对习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要重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习作教学心得篇五
“阅读”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的位置;写作更是学生课内外的一项重要任务。二者之间既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又存在相互依赖的的关系。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只要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因此在“阅读”与“写作”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素质,使教改工作取得进展。我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他们是怎样上好语文课的?”“有什么规律?”等问题,通过课堂实际考察,我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讲解,繁琐的问答式代替了学生的读书实践活动,占用了有效的读书时间,使“学堂”变为“讲堂”,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读书”,而是“听书”。
2、学生在读书中缺乏独立思考,他们常处在只“读”不思的境界中,所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乱蒙一气”。而教师又用自己或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思维。
3、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上这些情况,明显突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没有读书的机会,也没有多读多思的习惯,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学到读书的方法。目前,对这种教学质量不高的症结所在。说明小学阅读教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实,中国有很多的传统经验,“熟读精思”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我们在教改中,应将传统的教学经验同现代的教学思想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从阅读中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正确的读书方法。明确教改方向后,我经过潜心研究,制定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案。即:课内导读,课外自读,在阅读教学中讲规律,教给学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既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针对学生“读书难”这一问题,我教给学生“一问四读”的读书方法,学生掌握了读书顺序,一步步把课文读懂。这种方法是:
1、课内阅读,创建新体系。
对课题发问,寻找作者成文的思路。“课题”也是文章的“标题”写文章拟标题,可以提示暗示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提示写作目的等。总之,标题与文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通过对标题的发问,就能揣摩作者成文的思路,例如:在学课文《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时,通过提示课题,学生对西湖的印象是“碧绿的湖水”或西湖周围是一片绿的景象。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要素。
细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路。
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之后,围绕着“怎样写”的问题边读边思。逐步给课文化分段落,加深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细读,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在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教师要再导,学生再读,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精读课文,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在精读的基础上,围绕着“为什么这样写?”放手让学生自读,通过词、句、段的重点训练,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评读课文,自行总结学习方法。
这种读法是衡量阅读水平的标志。通过学习可以谈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理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使学生互相启发,各有所得。这种阅读方法使我体会到:没有吸收就没有表达;只有吸收多了,表达得才更加充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课外阅读,探索新途径。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内中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做为我们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通过阅读,了解写作方法。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根据每一组教材的特点,采用课内带课外,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注重教方法,教规律,做到一课一得。一单元一得,得得相连,为学生的阅读、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学生学完一则寓言故事,我就向学生推荐“寓言故事”丛书,学生产生了兴趣,学到了本领。当学到,《五彩池》一课时,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写景的文章。有的学生高兴地对我说:“写景文章按‘总----份----总"分段的比较多。”同学们纷纷谈论自己获得的写作知识。这样,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产生了兴趣,丰富了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阅读、写作的能力。
动员学生订阅少年儿童书报,建立班级图书角。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代诗人杜甫所言。的确,多读好书能令人精神境界净化。但从写作角度的要求上看,仅仅读书、积累还不够,还要鉴赏,分析文章,领会写作原理,指导写作实践。在近年来的语言教学中,我应用了从读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效果甚佳。我指导练习的形式是:从“读”学解题,作文练审题和拟题;从“读”学归纳中心,作文练怎样表达中心;从“读”学分段,概括段意,作文练拟写作提纲;从“读”学区别文章主次,作文练安排详略;从“读”学捕捉重点段,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从“读”学品评课文,作文练修改初稿。
由此,很多学生能够运用阅读课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领会内容,把学到的精炼的词句深深刻在自己的大脑中,运用到写作中。这样相辅相成,顺应了阅读与写作两个逆向心理历程规律。经过我的教学实践,初步完成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体改革的设想,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至此,我感到无限的快乐!
习作教学心得篇六
习作一直是语文老师的头等难事,花费了极大地时间和精力,可有时却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老师怕教,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培训视频的观看,本人有这样几点思考。
作文是一个从口头表达到书我面表述的过程。有许多孩子也许口头语言很不错,但落实到书面却出现无话可说,习作七拼八凑,语言匮乏。也许是我们教师指导习作时,让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也许是我们在要求上有所局限,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时”作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习作时都努力体现教者的思路,表达出教者的理解,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作文为老师而作,为纪律而作,老师成了作文的唯一阅读者,言为心声的作文不得不出自于强迫!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
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走进去才能和孩子亲切对话,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做到“童言无忌”、“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提倡在习作教学中,“儿童语言无禁区”!“儿童表达无禁区”!“习作内容无禁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自由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学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语言才会充满灵性,学生的个性和才情才会得以彰显。
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可以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又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现在的孩子整天与电视、电脑、游戏相伴,与考试同行,远离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只知道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学生做了这些事后,我们把这些事全部拿来放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做过的事、是怎么做的,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必然会像电影一样涌入学生眼前,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真情地流淌。
因此我们要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引导孩子融入到多彩的生活之中,“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和孩子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的快乐,去品味生活的丰富,去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生活充实,语言表达才有源头,“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平时教学中,我常有这样的认识:提高作文能力,要靠“多练”,而“多练”就是“多写”,忽视了“多练”也包括“多改”。于是让学生大量地练习写文章,尤其到了毕业班,学生习作的负担更是不堪之重。与此同时,由于腾不出时间与精力加以批、评,只好简单浏览一下,打个分数;或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为批改”;或是干脆置之不理。习作中的问题,因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便不断重现于习作之中,习作水平与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训练效果事倍功半。
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写作的负担,变“重写轻改”为“写改并重”,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从而达到在自改中提升习作能力。
小学生刚刚开始自改习作,往往无从下手。在讲评课中,我首先教学生学习独立修改,做到“三读三改”:第一遍默读,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调整顺序,充实内容;第二遍轻声读,改正明显的病句和错别字;第三遍放声读,进一步调换、修正词句或认真誊写。
限于习作水平,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此时可采用在小组中互评互改。第一步是每个人都要谈一谈自己文章的构思以及自己初次修改了些什么;第二步是读一读自己的文章,请小组同学评议、启发、补充;第三步是自己结合小组的好意见再次修改;第四步是小组交换后互相阅读、修改、写意见;第五步是学生阅读同学提的修改意见。写下自己的看法;第六步是上交老师评改,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孩子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提高要求,孩子怎么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生作文与成人写作是有区别的。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习作不同于创作;习与创之别,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虽然要求学生自能作文,那也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千万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教材提供的习作素材时,往往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在学生实在没这方面的感受时,允许学生写相应体裁的的有感触的事情,而在批改时也是同样要求,绝不有意压制。对学生习作的字数也没有统一之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不允许无病呻吟,更不允许“假大空”的出现。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基本能做到有感而发,且并未失去对习作的兴趣,习作虽不见特别优秀之作,但也能像模像样。
习作教学心得篇七
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总感觉写作时自己的词汇贫乏,无事例,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东西又干(缺少感情)又瘦(篇幅短小)。教师也是在作文本上批语句不通顺,不具体等模糊性话语。教师教起来也有困难,觉得无从教起。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写作,使他们感觉写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在书写自己美好的情感,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使他们感受到写出来的东西比自己想的要好的多,要能勇敢的拿起手中的笔去进行一种创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有一种错觉,他们认为写一个片段比写一篇文章容易。对于有些学生来讲,两三句话也可以是一个片段,围绕一个中心即可。如何将片段写的有意义,有特色,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为了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我尝试让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练习,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围绕中心写一段话,内容要丰富。
首先,片段作文选材内容要广泛。
《麻雀》一课是发生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结合这一信息,我建议学生以回家路上为题进行写作。回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学生可以写景、写人、写事等,体现选材的广泛性和生活化。平时我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
正确的理解词义对理解文章也很重要。在《西门豹》一课中,西门豹将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后,其他官绅是提心吊胆。提心吊胆什么意思?为什么提心吊胆?在学生正确理解词意,理解文章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提心吊胆这个词来写一段话,每个人都会因某件事而害怕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学生的生活经历被激发,使他们有想写、愿写的愿望。
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写出比赛前和比赛后的心理或者是评价,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当时想或说或做的什么,把这些想法做法记下来,稍微填充就是一篇完整的习作。片段练习,从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围绕一句话尝试片段练习也是提高习作的有效手段。这也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写作素材。起风了,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并不因起风而有所改变,一玩情深。上课时,我注意到学生的头发、脸和衣服上都有尘土,于是一个起风了的`写作片段命名了。针对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章贵在自然、真实。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东西,正因为是生活中的东西,才会感到亲切,也容易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其次,鼓励学生的方法要多样化。
仅仅写出片段是不够的,还要教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教师恰当的点拨会使学生动笔的愿望更强烈。学生乐于自己的作品被展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所以,我对学生的鼓励是多样化的。
为了学生将写作的乐趣保持下去,我设计了写作明星榜,每天早上抽出20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作品。分三个环节:首先是自我欣赏,边朗读边欣赏。在朗读中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修改,发现不准确的词和错别字更不放过,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又修改了文章。然后是小组欣赏评议,评价其优点指正其不足,尽管学生的语言不是很规范,但对于好的东西他们还是能发现的。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可见,作文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更要锻炼学生会改,把改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会比教师评改效果更佳。最后是打榜,即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由个人朗读,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使其写作才华得到承认,更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品质,敢于站起来念自己出色的作品。不做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敢于自我表现,自我展示。凡是被推荐的同学都可以在写作明星榜上画自己喜欢的符号,没有推荐的同学仍有机会,将作品誊写后上交,教师再逐一欣赏,发现佳作决不允许被错过。
同时我还运用办作文专栏、办手抄报、出班级作文选等多种方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写作热情。
个人朗读是一种常用而又简便的方法,但由于时间有限,有机会展示作品的人数太少,办手抄报,不仅可以摘抄别人的优秀文章,也可以趁机发表自己的得意之作,与大家共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小荷出水》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班上优秀作品,进行打印装订,发给全班同学共赏,入选明星把骄傲写在脸上,他们深深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的做法,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做人品味,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真正做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倘若学生把作文作为自己乐事,成为自己需要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将是无比灿烂的景象。
习作教学心得篇八
教学习作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我参与教学习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理论指导。
在教学习作之前,我通过阅读相关教育理论,并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了解到教学习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自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创作思维。我还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写作范例,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通过理论指导,我为教学习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实践经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表达观点,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其次,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段:成果展示。
在教学习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和成果。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不仅语言表达更加流利准确,而且思考更加深入。学生们的文章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观点,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有些学生的作文甚至被选为优秀作品发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自信和成就感。这些成果不仅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结果,也是我用心教学的回报。
第五段:感悟与展望。
教学习作过程中,我明白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积极向导学生,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塑造他们的良好品格和价值观。相信通过教学习作这一方式,我将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通过参与教学习作,并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习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学生们的进步和成果也给予了我信心和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习作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帮助学生成长的一种途径,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作教学心得篇九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生现场创编故事比赛”观摩活动,感受颇深。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生现场创编故事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想象能力以及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被语文老师所忽视。
从严格意义上说,现场创编故事可以归纳为学生想象作文的范畴,只不过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想象作文的呈现方式不同而已。前者是通过说,用现场讲述方式传达给听众。后者是通过写,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呈现方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想象进行言语表达。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现场创编故事,笔者结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漫画作文改编为现场创编故事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现场创编故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给予故事创编材料:出示8——10个词语,任选其中的某几个词语创编故事;出示一张图片,进行观察,创编故事;连续出示几幅图片,创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播放一段视频,可以是动画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看完后创编故事;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歌词或旋律,然后创编故事。
不管给定的是哪一种形式,仔细观察所给材料的每一个细节,看懂所给材料是创编故事最为关键的一步,在此基础上,确立故事的主题,那就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创编的故事没有主题的话,这个故事本身就失去了可读性,言外之意这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故事了。
如在对漫画《哈尼智斗“光头强”二号》(题目笔者自拟)进行现场创编故事时,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漫画,确定主题。漫画中有伐木工“光头强”二号,有斧头,有树桩,有啄木鸟哈尼,尤其是啄木鸟哈尼说的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很显然这是一幅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漫画,因此主题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如果故事脱离这个主题,那么这个故事就是“离题”之作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样的道理,故事的情节也要“一波三折”,切忌平铺直叙,情节单一。为增强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因此在列提纲时,要构思如何让情节“一波三折”,突出一个“巧”字。在列提纲时,可以通过“n”型或“w”型来构造情节,如字母的起笔处代表故事起因,落笔处代表故事的结局,中间部分则代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学生在列提纲时,便要想象在交接点处设计怎样的情节,最后使故事情节达到一波三折。
如在这节课上,学生列提纲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如何体现啄木鸟哈尼的“智斗”呢?可能经过哪几次失败呢?最后又是如何成功“击退”“光头强”二号的呢?经过一点拨,学生在列提纲时自然就有了思路。而这,恰恰能够体现故事的一波三折之处,也是故事扣人心弦之处。
现场创编故事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现场讲述故事,因此,单单有好的.提纲还不行,还必须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来讲述。所以,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要学会声情并茂、入情入境入味地讲述,即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模仿故事主人公的说话、动作、神态等等,只有入情入境地讲述,才会使故事听起来有滋有味。
如在这节课上,学生现场讲述时,能运用手势模仿啄木鸟哈尼,用夸张的动作模仿“光头强”二号伐木时的情节,以及啄木鸟哈尼与“光头强”二号的对话,学生模仿地惟妙惟肖,这一切无不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也给听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如果说一个生动的故事就是一座漂亮的房子的话,那么,富有启发的结尾就是那美丽的屋顶,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场创编故事亦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故事结尾时,一定要含蓄,以此升华故事的主题,但不可说的太直接,否则会给听众留下说教的感觉,进而影响故事的完美性。
这样的结尾,既使听众认识到破坏森林行为必将受到惩罚,又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意义所在,结尾既含蓄,又升华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个主题。
现场创编故事不仅仅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给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在习作教学时,既要重视常规作文的训练,又要撑起习作教学的另半边天——现场创编故事。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
第一段:引言(200字)。
教学习作是大学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教学习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积极参与了教学习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体会。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学习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真准备(200字)。
一个成功的教学习作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开始教学习作之前,我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准备阶段,我会从多个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和教材,对于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清晰的讲稿。此外,我会运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例如PPT、教学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第三段:注重互动(200字)。
教学习作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习作中,我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或指导。我会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我会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段:创造情景(200字)。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善于创造情景,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实际案例、模拟实验操作等方式,我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和小测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五段:不断反思改进(200字)。
教学习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引导者和激发者。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同时,我也愿意接受学生和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思和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结尾(100字)。
通过参与教学习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增进了与同学们的交流和了解。我深感教学习作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和技巧,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一
连续教了多年的高年级语文,去年开始接了个三年级。教学高年级学生时,觉得他们一提起习作好像都有恐惧的心理,笔者做过的调查显示,在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对作文有恐惧感的占20%左右,无所谓的占60%左右,喜欢写作文只占10%左右。什么原因让他们对写作如此敬畏?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三年级的习作教学。通过不断地观察、探索、思考和总结,笔者对三年级习作教学有了一些心得,现在赘述如下。
一、一着不让抓好基础。
俗话说:文章是要写给别人看的。在教学高年级作文时,最怕看到“龙飞凤舞”的习作,这些作文教师往往要辨认半天,而这些坏习惯因为养成了特难改掉;也有些习作,从头至尾一小节,每节开头不空格,让人啼笑生非;标点问题是习作的大问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是“一逗到底”,或是“逗号开头”,至于有的是有了上引号没有下引号,更是“家常便饭”!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在初学习作时这些基础教学抓的不牢、要求不严导致。长此以往,养成这般那般坏习惯,再难改之!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初写写作时,写作行款、格式、字迹等基础教学尤为重要。
为数不少的学生不能掌握的时候,及时让全班一句抄写关于说话内容及标点的句子。通过纠误,学生的习作基础进一步加强,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随心所欲保护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调查发现,高年级学生大多对习作都有恐惧感,更谈不上兴趣了。而三年级学生则不然,他们没有经过那一篇篇僵化的、固定的、严要求的习作的摧残,他们对习作兴趣还是有的。谈到习作,他们不像高年级学生那样唉声叹气,有时还是兴趣盎然。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这种可贵的兴趣。具体做法就是“随心所欲”,即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绝不做硬性的字数要求和什么所谓的硬性要求。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写作第一篇也是这样要求的,在孩子们交上来的习作中,有四五百字的“长篇大论”,也有百十余字的“豆腐块”。对于百十余字的习作,千万不能批评,打压其积极性。如果这样就势必会给他带来负担,也许从此以后写作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兴趣可言,这对习作教学时极其有害的。他们虽然写了短小的一篇,但是也动了一番脑筋,而且字迹工整,完成速度快,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这样习作在他们看来就不是负担,而是可以“信手拈来”的,有了这样的自信和兴趣,学好习作还有什么难的呢?对于他们写的内容,只要是自己亲身感受、体验过的,教师不做任何干预,让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今后的习作可能就会更加贴近生活,少一些“假作文”,少一些“无病呻吟”。
三、示范、激励促提高。
学生习作完成了,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又是“随心所欲”,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呢?我认为,从示范和激励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每篇习作课堂教学之时,教师总要出示自己的下水作,从行款、字迹上给予学生示范,在习作语句上给予学生引领。习作之后,教师总要找出一些学生的佳作,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他们即时学习。三年级学生写作除了标点行款问题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初学习作,描写不具体、不生动,有些还有习作条理不清楚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激励,通过激励来引导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说,发现学生说出佳句时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这些“灵光一现”佳句的由衷喜爱,这种激励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于是,大家都在动脑,怎样描写的更具体、更生动。习作批改时,要给每个学生找出每篇习作的闪光点,标上记号,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再创作、动脑的欲望。习作讲评时,要把最好的句子出示出来,让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记一记。
通过这些激励,让他们对一些好的方法能有所掌握,对于一些好的句子有一些记忆,进而对作文方法形成自己的一些办法和特点,这样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四、观察、积累不可少。
观察和积累是习作的两把“双刃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叶圣陶先生曾在《和教师谈写作》中说过:“写一篇东西乃至一部著作,虽然是一段时间的事,但是大部分是平时积累的表现,平时积累得怎样,写作的时候努力怎样,两项相加,决定写成的东西怎样。”三年级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观察和积累的习惯培养必不可少。在初学习作时养成的习惯,往往更有效,而且可能能贯穿学生的一生,让他们终身受益。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没有熟悉的生活也就没有出色的习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具体地做法就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看、听、想,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在观察中积累。这样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而且对他们的人生也是益处多多。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二
本周我们中段的语文教研活动被定在了南十里铺小学,它紧挨着南三环,我和同事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了这里。走近,校门口是一个个摆着各式各样、色彩鲜亮的风筝摊位,顿时给这片光秃秃的土地增色不少,最近各校都在为即将来临的风筝节做着准备,想必这些摊主也是为此而来吧!
进入校园,诺大的操场映入眼帘,我们不得不感概:这么大的校园让我们好生羡慕呀!只见同学们排着队列,手里拿着风筝,估计是要到操场上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吧!这次教研主要是来向崔老师学习她的习作经验的,听说她辅导的孩子的习作作品经常被登到郑州日报和晚报上,我们这次也是慕名而来的!
崔老师用朴实的语言从童话故事和观察日记两大方面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她在教学中的心得,我很庆幸,因为这两大方面正是我们三年级上学期学的,虽已经写过,但通过听崔老师讲,我还是受益匪浅。过后,我也总结了一下崔老师在讲习作中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培养孩子观察生活的习惯。习作的原材料来源于生活,只有拥有了一双发现生活的敏锐的眼睛,才能抓住生活中的精彩片段,一篇好的习作才有可能诞生。有一次,崔老师刚上课,南十里铺小学的上空下起了冰雹,崔老师随即就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进行观察,结果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就出现了。
三、放手让孩子尽情想象。无论是写静物还是人物,如果一味的写表面,就好像人只有了躯壳而没有灵魂,也可能会出现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但加入想象就完全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会给定格的物体注入新鲜的血液,让物体具有生命和灵魂。从崔老师学生的作品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远比我们预计的要强大的多,他们想象的世界要远比我们精彩,我们平时要尽可能的挖掘孩子无限的想象潜能!
四、习作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学生在习作中除了脑海中搜集到的信息,就是老师的引导了。在崔老师展示的一篇习作《橘子》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崔老师说:‘橘子掰开是一瓣儿一瓣儿的,但当他们被橘皮包裹着时,它们却紧紧的挨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团体,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班级……’。当我读到这段时,真是触目惊心,孩子的洞察力和接受老师讯息的能力真的是不容轻视的!老师简单的引导却点亮了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在描写橘子表面的同时又引发了更深的层面,并将橘子精神和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简短的交流却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好久都没有这种心灵的触动了,这次教研对我个人的成长而言真的是赋予了很大的意义,我不得不发自肺腑的感慨一句:不断的学习和交流真的让我们成长的很快!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三
语文教学需要语文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邹老师这一个有关作文教学经验的介绍,恰恰告知我们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怎样抓住适时的机会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作文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归其原因就是这样的学生的内心是空的,一个内心是空的学生怎么又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呢?邹老师作文经验介绍里所说的小游戏、品食品、做积累……又给我们提供激发学生写作的平台,同时也使我知道只要我们愿意给孩子搭设一个感兴趣的'平台,他们便会在作文中书写中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学生爱写作文,会写作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今天的刘老师运用短短的四十分钟帮我们更清新地明确从事此项工作实施策略,今后我会将所听、所感、所想于自己实践相结合,引领我的学生共创爱写更会写的蓝空。贴近学生生活,激发真情实感。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四
习作赏评带给我们的感悟:
从没想过欣赏的力量有多大;从没想过走在欣赏的路上会带给我们什么。如今,我们发现“欣赏”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温暖、自信还有进步,走在欣赏的路上我们是如此的惬意。我们由衷的感受到“会欣赏是一种美德,被欣赏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将欣赏进行到底。
回顾我们的习作历程。
(一)初识赏评明确目的。
(二)打造无恐惧课堂。
(三)写前引导,关注生活,打开思路。
(四)高密度练习提高赏评能力。
(五)把赏带到生活中,将赏变宽。
(六)赏评课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
(七)进一步探索赏评之路。
下面我来具体介绍我们的习作历程:
一、初识赏评明确目的。
1.理解什么是“赏评”
赏,可以理解为欣赏。欣赏,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赏评,就是在享受美好事物的同时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
2.赏评的目的。
二、打造无恐惧课堂。
1.在课堂上以鼓励为主,学生出现错误委婉的指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提倡自由发言,实现生生对话交流。
一般在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只有在教师的允许下才可以,但是这样的课堂死板,学生想要回答问题的欲望受限制。于是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就说,但要注意说话的礼貌,要等别人说完再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可以自由但不能随意。
3.关注后进生,对他们的.提问不易过难。
三、写前引导,关注生活,打开思路。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1)我们经常告诉学生,生活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要懂得积累。
(2)我们也在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例如:学校组织的大小活动、班级组织的活动、在家发生的事情、你的收获、得与失等都要随时记录下来。学生写过《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朗诵比赛》《课间操评比》《纪念邓玉芬活动反思》《难忘的赏评课》《致敬——科比》等日记,这些都是生活给我们提供的素材。
2.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1)从生活中找素材。
(2)回忆经过。
(3)确定主题。
(4)动笔写作。
3.现代教育报“教师如何用教宽应对考宽”一文中提到“中高考改革从小学开始。
四、高密度练习,提高赏评能力。
学生的赏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经过训练才能提高的。对于高年级的习作,不要纠结于一字一词好与坏,要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
1.训练欣赏的点:
a.有语言方面,如用词准确、语句感人、描写具体等。
b.有篇章方面,如开头新颖、结尾含蓄、过渡自然等。
c.有选材方面,能够选取典型的事例,能以小见大,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d.情感方面。
2.拓宽训练角度,将赏评带到生活中。
a.把“赏”融进阅读教学中,赏评精彩的段落。
b.练习课上赏评学生日记。
c.习作课上平作文。
d.课前三分钟。
e.社团活动“朗读比赛”
几乎每天都有赏评的训练,这样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学生的能力提高的会很快。
3.调整讲课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最初的习作赏评课是教师安排好赏评的作文,而一般情况下都是安排那些写的较好的文章,让学生来赏评,是教师在指挥着学生,学生在赏评中都是说的优点。
b.改进后的赏评课,采用了“推荐式”的方式:小组推荐——全班推荐——个人自荐——教师推荐,这样的课堂完全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教师推荐的文章是后进生,是存在问题的作文。学生在赏评时也不知是说优点,还要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能够批判性的看待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喜欢,课堂效率更高。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五
如何把各种材料记录下来,存入题材库,防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写日记就是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学中,可以从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入手,精心创设成功的机会,不断教给学生自信,指导学生写“多彩”的日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写作走向成功之路的至理名言。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古诗词、中外童话、精美散文,甚至是厚厚的名著。指导学生读后摘抄下生动词语、精彩片断,归类摘抄名人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让传神的文字成为孩子们丰盛的“经典自助餐”。厚积才能薄发,引领学生学习辛勤的蜜蜂,采得百花酿成蜜。
初写观察日记,学生常常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其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只要留心观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练就一双双慧眼,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观察。因为花鸟虫鱼、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等真的就是观察积累的好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读写结合是一种良好的传统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精心挖掘资源,设计系列练习,如:“改写古诗”、“精彩片断仿写”、“我给故事接尾巴”、“读后谈感想”等。灵活多样的随文练笔,学生有法可依,有话可说,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可见鼓励学生多写想象日记,意义重大。想象日记的引入,为日记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3)写科学幻想日记。鼓励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的了解,插上想象的翅膀,虚构出故事情节。
(4)记录难忘的梦。梦往往是稀奇古怪的,有时简直不可思议,把这些梦记下来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指导学生拟出采访提纲,成立实践小组,学习采访,并记录下采访过程。采访的对象是众多的:采访爷爷奶奶,向老人了解他们童年的生活;采访左邻右舍,请他们谈工作见闻;采访同学朋友,请他们介绍学习经验;走进社区,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生动有趣的采访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兴趣小组活动、艺术节活动、各种竞赛等引导学生真诚地拥抱生活,真切地感受生活,叙写出真的体验。各种各样的节日,也为学生的日记提供了练笔的机会。春节,走亲访友,记下拜年的见闻;植树节,种花栽树,写下植树的体会;母亲节,感受亲情的温暖,抒写感恩的情怀;中秋节,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书信,诉说思亲之情;教师节,借日记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走进生活。只有这样,学生的日记才会和生活一样五彩缤纷、有姿有味。
各种各样的日记,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让心灵的清泉汩汩而出;在轻松愉悦中,展开双翅,让飞扬的思绪尽情翱翔。让多彩的日记伴随孩子度过金色的童年,让日记成为学生练笔的精彩舞台。
习作教学心得篇十六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习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提高,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从认真备课、灵活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时反馈和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体会。
首先,认真备课是教学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课堂少不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前我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教案,收集并编写教学资料,确保自己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我能在课堂上自信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安排教学步骤和进度。认真备课也使我能够预料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误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解答和指导。
其次,灵活教学即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不能简单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有时我会进行个别指导,有时我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断调整和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的基础。在我的课堂上,我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我鼓励学生提问,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也经常为他们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和例子,以便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四,及时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作为作业批改中,我会用激励性语言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也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他们能够互相帮助和改正错误。这种及时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最后,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对于教学习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信和尊重是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的基础。在我的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权益。我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我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我们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教学习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认真备课、灵活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时反馈和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总结和改进我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