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字表达形式,总结是对已有知识、经验和成果的归纳和总结。写总结时要注意措辞得体,语言简练,避免太过啰嗦。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者写的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借鉴。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一
在校党委中心组举办的中华民族宗教政策辅导报告会上,主讲人江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谢秀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加盟环节了什么是宗教,宗教的地位,宗教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所采取的宗教政策,让我们对民族宗教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是一门学问,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共谋发展的大局。
宗教在促进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上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成为维系民族统一和政治自主的旗帜和纽带,是维护世界和平,增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在中国,江泽民主席最先提出宗教具有积极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视。
谢局长为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宗教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淘洗却依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甚至影响有扩大趋势。首先,宗教是对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膜拜与尊敬,给予信众心灵依托并延续终身的信仰体系。在特定的时期曾发挥过安抚百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世界上现存的五大教天主教、基督教(指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都有悠久的历史,谢局长重点为我们诠释了佛教,阐述了佛教的“八苦”,“三毒”和“三学”,并且播放了由他作曲的佛教歌曲《菩萨颂》,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感悟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佛教所散发的无穷魅力。除佛教外,另外几大宗教也同样历史悠久,对人类影响深远。宗教存在的根源有心理,历史,社会,自然。这就决定了在短期内宗教是不可消灭的,将长期的存在。因此宗教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淘洗却依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谢局长向我们讲述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世界上,宗教常常成为热点问题和矛盾的焦点。罗马帝国曾把基督教作为对内控制和对外扩张的工具,此后的宗教歧视和宗教迫害曾在欧洲造成长达十二个世纪的黑暗时代。伊斯兰教于七世纪兴起,在地中海沿岸与基督教势力发生过严重冲突。十一世纪末,罗马帝国发动了基督教对穆斯林的宗教战争,延续了四百余年。十三世纪初,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在君士坦丁堡发生武装冲突。伊斯兰教中什叶派与逊尼派对立相当尖锐。最为突出的便是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对于犹太人、穆斯林和__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成为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而当今世界仍有一些极右的宗教组织视共产主义为异端邪说,在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进行挑拨,国际帝国主义与扩张主义往往以宗教为借口,插手他国事务。宗教问题始终值得我们的高度重视。
谢局长向我们讲述的第二个问题是做好当前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从马克思到胡锦涛同志都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马克思主义赋予了宗教新的内涵,毛主席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把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写进了第一部宪法。在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下,我党与1982年下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奠定了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主席提出“三性”和四项基本方针,概括出了我们党处理宗教关系的原则。胡锦涛同志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宗教事业中,提出“五大关系”和“四个全面认识”。
通过学习了解到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样子哦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达到人心和美,家庭和睦,人际和顺,人间和美,世界和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宗教对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更加凸显。作为一名江西财经大学学生,这次报告会让我懂得在这个有着30甚至40多个少数民族同胞的集体中应该如何去和同学相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努力打造和谐温馨的气氛,让江西财经大学成为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二
。
时光就像乐谱里跳动的音符,飞逝而去。转眼之间,一学期的《音乐欣赏》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回首,发现这门课带给我太多的收获和感触,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引导下,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音乐对我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有人说,音乐这个东西,快乐时入耳,悲伤时入心。可见,音乐对生活有重要的调剂作用,它是一种寄托感情,表达思想的高雅艺术,通过乐谱里连缀的音符,我们能够感受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有时候穿越了几百年,还是能带给人沉甸甸的感动。音乐在给人美得享受以外,还能提高人的什么能力,时间的万物都可以是流淌在心尖上的音乐,有一种永恒的诗意的美。音乐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力量。
在一学期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部分。
老师首先介绍了古琴,古琴是最能体现我国古人文化气质的乐器。而当九霄环佩琴映入我的眼帘时,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就古琴音乐不说,单是制作精美的九霄环佩琴,就已经让我十分地钦佩我国古人在几千年前的制琴工艺。冠角的线条雕刻得十分精细,给粗犷的琴体增添了几分灵动,使整个琴体在庄重浑厚中显露出伟岸高大的气势,具有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征。九霄环佩琴是唐琴中最为罕见的一种,自古以来此琴极享盛名,被誉为“鼎鼎唐品”和“仙品”,让人过目难忘。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所以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
当然,我国古代的古琴演奏家阮籍,嵇康都是鼎鼎大名的竹林墨客,一身仙风道骨。特别是欣赏嵇康的《广陵散》的时候,那一声琴音就如同利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倏忽而至,在一抹晨光中,在地平线的尽头,一人席地而坐,独自抚琴,遥望四极,凝涩沉厚,玩转幽暗的琴音越发的清冽悠远,余韵绵长。1700多年前的那个夜班,怅惘中的嵇康独自引琴而弹,乐由中出,夜静谧得初期,然而当有着非凡气度,通晓音律的魑魅悄然而至,弹奏了这曲《广陵散》,弦乐声声,安慰着那颗孤傲的心灵,如月轮穿越大海。从他的这首《广陵散》中,隐约的表现出了他对世人趋势随俗的无助和感慨,似乎能看到嵇氏胸中澎湃的激情,坚定地把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刑场之上,徽音未乱,一切皆静,《广陵散》由此而成绝响,嵇康也成一时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角。虽然生命走向了尽头,但是嵇康和他的《广陵散》穿越了千年,至今都能让人们从古琴师的手下,感受到一个仙侠道者的风骨。
除了古琴,音乐欣赏课上还介绍了我国民族乐器里面非常重要的乐器---二胡。二胡,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在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二胡演奏家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课堂上听了老师对他的介绍,我后来又查了关于他的资料。渐渐地被他身上耀眼的音乐才华和他个人的魅力所吸引。
出身草根的阿炳自小随父入道,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
无锡惠山二泉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是阿炳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双目失明后,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而他当时所感到的却是漆黑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调。
除了对中国音乐感触颇多外,我还很喜欢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西方的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在爱琴海边,孕育了灿烂的民主的文明,当时古希腊的音乐以神话故事为背景,非常的灵动,古罗马的军事扩张带来了独特的军乐。后来,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教会的统治下,黑暗的罗马教廷主要的音乐是教廷音乐,表现出神圣而庄严的感觉。
但是在欧洲史上,文艺复兴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化的倾向。
却极明朗,绝不见半个“愁”字。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俗称“克莱采”,也极有名。可能比较艰深一些。不过,要是去读一遍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也许会更能理解它,反之亦然。这可再也不是春天的涓涓细流,而是如火如荼、夏日炎炎般的激情了。小提琴与钢琴的唱和与纠缠真正像是两个生死恋人。无怪乎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合奏这首危险的曲子时爆发了汹涌澎湃的恋情了。
当要走到贝多芬这部巨著的尽头的时候。我们又能听到些什么呢?贝多芬越老越深刻、越老越复杂、以致于把他的同时代人远远地抛在身后。他那些同时代人也晓得他的晚期作品非常伟大,可大家都无可奈何地敬而远之,伟大的第九交响曲,那真正是人类文明的不朽丰碑和伟大象征。
时光匆匆而过,对《音乐欣赏》的感悟还有很多不能尽数,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它帮我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音乐将成为另一个灯塔,指引我的路,在任何时候,我都能从音乐作品中汲取营养。责任在胸,使命在肩,是音乐教会了我拥有博大的胸襟,并且身体力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一学期《音乐欣赏》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音乐,尤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音乐值得我们好好地去传播与发扬。作为一名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和培养对社会生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且也要学习民族艺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刘燕老师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教学,让我对此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是我关于民族赏析的几点想法与体会。
我们在赏析中,对节奏、音色、快慢、力度的体验是经美的声音与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在心里留下痕迹来形成的。富有韵味的民族音乐结合诗词、国画等多媒体融合各类元素,大大激发了我们欣赏民族音乐的热情、兴趣,品味了音乐的韵味、思想和感情。当沉浸在欣赏中时,动人的画面与民族音乐的相得益彰,会让我们不由自主产生与音乐内容搭配的情绪,以及对音乐自发的探求欲、享受欲,进而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在民族音乐欣赏的内容里,最受同学们喜爱的是声乐作品,因为民族音乐欣赏的最初环节是从欣赏声乐作品开始的。这不光是由于声乐作品欣赏起来容易些,更关键的是可以使大家利用对有歌词的作品的赏析,感知音乐的设计、目的与欣赏的方法,更充分的体验音乐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一些带有典型民歌风味的流行歌曲,我明白了流行音乐离不开民歌,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曾说过“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变成曲子而已。”比如: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创作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扎根祖国西部,其作品也带有浓郁的西部风味,写下《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令人荡气回肠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所以走向国际,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它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用民族音调与协奏曲相结合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我们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刘老师通过对这些乐曲创作根源的追溯,让我们对民族音乐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之情。
我认为民族音乐欣赏不光是知识的学习,而且动人的民族音乐影响着我们的听觉,提高了我们的审美素质,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陶冶,情感得到了升华。就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成年人层次,情感世界也渐渐活跃,明显感觉到活力、激情和精神需求,这些性质正是养成与加强我们审美素质的黄金阶段。刘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加深了我们对民族音乐的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我们的音乐内涵。比如,在欣赏协奏曲《梁祝》时,刘老师先是通过讲解协奏曲的结构,然后讲授了各种乐器在乐曲的表现中代表怎样的角色,这些配器在乐曲中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同窗、抗婚、楼台会、哭灵等一幕幕情节中的创作手法和展示模式,使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解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再比如在赏析名曲《春江花月夜》时,刘老师把乐曲分为了前奏、高潮、结束三个片断,在开始欣赏前,老师提示我们要按照音乐与画面来体验各部分乐曲的表现内容、速度、音质、音色和传达的情感,并利用多媒体使音乐的展示与感染能够充分的予以体现。当欣赏完一部分的音乐之后,老师会让大家表述心得体会、乐曲情感,讲一下自己对这部分音乐的体会与思考。如此一来,我们就明显的理清了每段乐曲的表现内容、速度、音质音色和传达的情感。这比从前单独听磁带和老师描述,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能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刘老师在音乐赏析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民族音乐知识,还提高了我们对民乐赏析甚至其他学科的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赏析民歌《茉莉花》的课堂上,刘老师采用了一边讲习作品的文化内涵、性质,一边让我们观看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名我国女孩歌唱《茉莉花》的视频,这样不仅视觉效果上印象深刻,提起了对民乐《茉莉花》乃至民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我喜欢上民族音乐赏析课,因为在学习中我能收获很多,感受很多。中华民族具有独特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我们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前我总认为西方音乐是最优秀的,而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通过刘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知道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浩瀚如海,并不必西方音乐差,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正在走向世界乐坛,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成功演出,使外国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崇拜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我想民族音乐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我们应该努力学好民族音乐,为我们的民族音乐能够走向世界多做贡献。
可以说,我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从未间断,断断续续我接受了近十年的音乐熏陶,古人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接受了近十年音乐熏陶的我学会了最基础的的识谱,对音乐也具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因为自身的信心的缺乏,在原本唱歌机会少之又少的音乐课上,得到锻炼的机会几乎为零。
进入大学之后,有幸得以选择到了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陈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让音乐课堂变的轻松幽默,我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越发的浓烈。在课堂上老师更是积极与同学互动,给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对我来说,上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就是一种人生的陶醉,更是一种享受。
当然在民族音乐鉴赏课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首先我对民族音乐鉴赏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认识,民族音乐鉴赏分为“民族音乐”和“音乐鉴赏”两大部分进行理解。
“民族音乐”顾名思义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生活的音乐,因而它是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民族音乐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民族音乐同时也是扎根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音乐鉴赏”和作曲家作曲,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整套表情达意的体系。这种体系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元素、旋律、节奏(有规律的音乐的长短的结合)、节拍(有规律的强弱)、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配器。
其次我对民歌也有了一些了解。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河北民歌《放风筝》、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山西民歌《汾河流水哗啦啦》《五哥放羊》、湖北民歌《清江放排》、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湖南民歌《叫我唱歌我就唱》、《良宵》、《夏夜》、内蒙民歌《牧歌》、东北民歌《月芽五更》、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和汉族民歌《绣荷包》带领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好风光。
再者,我对民族唱法也有了一些了解。民族唱法是在我国民族艺术土壤中孕育成长,在继承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欧洲传统唱法的科学训练手段和技术方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特点的歌唱艺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民歌《康定情歌》等的学习以及演唱,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民族音乐唱法,提高了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还学会了如何结合民族情感来分析来进行对民族音乐的鉴赏。好比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由《黄河传输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的四个部分组成的协奏曲描写了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同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最后陈老师还带领我们现代歌唱家的风采,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邓老师甜美温婉的嗓音;毛阿敏的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唱进了无数儿女的心田,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王宏伟的《西部放歌》、《敦煌千里》带我们领略了西部的辽阔无垠、敦煌的宏伟壮丽;李娜的《青藏高原》带我们飞越到数千尺高的云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全面化学习音乐的平台。每每看到人家唱歌时歌声嘹亮神态自信,我也很想成为他们那样,学习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让我向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就试唱知识其自身而言,在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试唱调整自己的发音位置,锻炼自己的嗓音,调整自己唱歌的音准,激发我们唱歌的兴趣。作为和试唱知识同样重要的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相辅相成,同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同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音乐素养和我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通过这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精神上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上网民族性。当我们听到某首民族音乐时,很快就能辨别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神奇和魅力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不朽的民族音乐。但在当前,民族音乐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逐渐缺失,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盲目的追求着那些所谓的好听的动感歌曲。在他们意识里,民族音乐是上一代该听的,现在已经过时了。可见,民族音乐虽然充满魅力,但却不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很多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不为大学生所知。就我对在我身边同学的观察来看,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民族音乐,但又怕大家嘲笑,所以追随大众,盲目听一些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心理特征,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民族音乐,坚决抵制庸俗不良歌曲的侵蚀,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先辈们从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优美的歌曲。尤其是劳动号子,听了让人浑身精神抖擞,倍感活力。
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确实需要学习音乐。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又无法排解。在这种情况下,学学音乐,通过试唱排解心中的烦恼,愉悦自己的心情。听听民族音乐,把烦恼放在一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自己心情好一点,充满动力,这也是我的亲身感悟。更重要的是学习民族音乐能够让自己烦躁的心灵静下来,让我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从学习方面来说,很多大学生都被自己的专业绕的头昏脑涨,提不起学习兴趣。像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成天和高数奋斗,确实没什么兴趣积极学习。可能这时候更适合学一学音乐放松一下心情,对学好自己的专业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的民族音乐课是在周二晚上,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早早的从扬子津校区赶到江阳路北校区,心里期待着这次音乐课会听谁的歌曲,又会有哪些歌曲让我心潮澎湃。每次的音乐课堂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回去的路上是不是还会哼着课上听到的歌曲,心情无比高兴。
。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三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四
为热情讴歌党的`民族政策给我州带来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我州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推动我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州民宗委、州人大民侨外委、州政协民族宗教法制群团委、州直工委与团结报社即日起联合主办“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活动,欢迎同志们踊跃投稿。
一、征文体裁:以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为主,原则控制在1500字以内。
二、内容要求:征文稿件必须真实、生动、感人,重点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通过具体的人物、群体、事件、细节讲述我州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要生动反映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危急关头各族群众患难与共、互帮互助、手足情深的先进典型,反映各级各部门为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鼎力支持、真诚服务、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反映我州近年来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和谐边区,共同促进发展的感人事例。
三、征文时间:从即日起到今年10月底结束。
四、奖励办法:本次征文活动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公平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向获奖单位和作者颁发奖金和证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五
。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也曾经了历代王朝的更替换代,以及个别少数民族的繁荣和没落,但华夏文明的包容和求同存异,使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然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西南部和北方。虽然人口很少,但占据着中国广大的国土面积,这些地方不仅物质之源丰富,而且人文资源也非常独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护这些地方的繁荣稳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重大事宜。
当曾经的那些土家文化中的苞谷饭、合渣汤、过月半、“哭嫁”、“跳秧歌舞”等等,在我们90后、00后的记忆中已渐行渐远,我们只能从爷爷那里像听西游记、水浒传一样来聆听这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故事,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让我们高科技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同步,也让我们与曾经拥有的土家精髓文化的时代渐行渐远了。我们失去了玩泥巴、学跳秧歌舞、举行哭嫁的仪式,但我们却拥有玩iphone、学跳小苹果、举行西方婚礼仪式机会。得与失不是通过简单的数量关系就能换算比较的,而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更能让人类生活地更舒适美好!在大力提倡发展高科技驱动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能注意文化建设,特别是注重民族地区的继承和发展,要求人们鼓起来的不只是钱包,还有人们来自内心深处的对生活的满意度。而文化建设恰恰是我们现在非常紧缺的,这就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大力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特长。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生活消费条件、教育水平、以及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保健制度,大力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了确保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也需要保留传承原来的拥有的民族文化,做到“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把能够反应本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加以保留,政府部门、相应的学术团体和文化机构都应该尽职尽责地弘扬民族文化,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建立专门遗址,整理成图书加以保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要号召年轻一代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把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成果联系起来,在渊博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精髓,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各个民族才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永葆青春,才能长久的繁荣昌盛生存下去。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六
学习民族英雄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一个新鲜事物,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爱国热情,更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坚定。接下来,本文将谈我在学习民族英雄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学习民族英雄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要记住故乡的土地、河山和人民,要为国家的富强和繁荣而努力。民族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倍感荣耀,更鼓励着我们将来要多为社会做贡献,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段:追寻理想信念。
学习民族英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信念。民族英雄们身上洋溢着强烈的信仰,并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如纪昀、关天培、田汉等著名的抗日英雄,他们为民族解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到的信仰和力量,从而更加明确自己要走的道路,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自己想要的贡献。
第四段: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在社会当中,挑战和困难一直存在。不过,在学习民族英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事迹中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需要学会坚定信心。通过学习民族英雄的事迹,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很多与坚守信念相关的经验,更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必须迎接挑战,才能做出更出色的成果。
第五段:落实品质教育。
最后,我认为学习民族英雄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品质教育方面得到更多的启示。民族英雄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品质,他们坚守信念,他们顽强拼搏,他们赤诚爱国。我们需要从这些优秀的品质中吸取经验,并将其贯彻到生活中去。通过落实品质教育,我们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幸福贡献。
总之,在学习民族英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接受一种新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追寻自己的理想信念,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同时,做好品质教育,更出色地展示自己的最大潜力。最终,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将为社会和人民的幸福作出自己最大的、最有意义的贡献。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值得我们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一位教师具有种吸引学生的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积极的、愉快的。作为一名有魅力的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此外,音乐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受课堂或者课堂以外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的情绪,其次,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要将自己的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如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眼神、有趣的动作能使孩子处于轻松的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老师走的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上音乐课,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天生好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游戏、律动都很感兴趣。当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室里一下就沸腾起来,孩子们一个个盯着老师,参与的欲望也很强烈。节奏较强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合节奏训练,人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教学中让孩子们模仿叫声并表演。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我利用《唱起来,跳起来》、《学飞》这类的歌曲,学生学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小学音乐教材有许多歌曲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或者律动创设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要引入曲谱、乐谱、图片和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如果教师不仅仅依靠教科书,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如果在课前把需要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来,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样将给学生视觉上产生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唱起来,跳起来》这一乐曲时,可以引入视频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唱起来,跳起来》的舞蹈,一边聆听《唱起来,跳起来》的乐曲,使学生从欣赏画面到聆听音乐对《唱起来,跳起来》这一首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们边唱边跳学习歌曲。这样的音乐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又让孩子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会了歌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的手段,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因此,音乐教师要坚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播放贴近孩子们生活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儿童歌曲,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自然自然资源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响板、碰铃、沙锤等,自由组成小乐队进行演奏。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在班级或者学校进行文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美的平台,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到:“对于音乐学习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养也好,均离不开音乐兴趣这个根本的源泉。”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正真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八
1、包容出和谐、和谐出团结、团结出稳定、稳定出发展。
2、唱民族团结赞歌,迈科学跨越步伐,谱富民强县篇章。
3、手拉手齐唱民族和谐歌曲,肩并肩共建水城美好家园。
4、“学六史”坚定爱国信念,“树五观”明确人生目标。
5、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6、感恩伟大祖国,讴歌辉煌成就,赞颂民族团结,弘扬社会正气。
7、把握两大主题,增进四个认同,实现三个率先,完成两大任务。
8、水城风情,情系万家,家乡美;民族团结,结伴而行,行万里。
9、积极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依法做好民族工作能力。
10、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11、民族团结,创政通人和伟业;科学发展,绘国强民富蓝图。
12、民族团结五光十色光照庭县,率先发展万紫千红辉映新疆。
13、你给力,我给力,民族团结齐给力;你添彩,我添彩,和谐水城更精彩。
14、齐聚一堂,奋进路上彰显民族气概;相亲相爱,团结碑上铭刻共同誓言。
15、强化四个认同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实现跨越发展。
16、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三个率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四个认同反映各民族共同心声。
18、少数多数不在人数,心手相牵共度岁月无数;根根相连边城巩固,民族团结铸就参天大树。
19、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戈壁红柳意志坚,民族团结如磐石。
20、庭县儿女齐心打造水城速度;各族人民携手共创民族团结。
21、维护民族团结促进长治久安,提高新疆效率实现跨越发展。
22、团结就是力量,互助好比翅膀。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
23、同享一片蓝天,同住一方热土,同是中华民族,同属祖国家庭。
24、走跨越发展创新路,建长治久安首善区,创民族团结模范县。
25、学双语,促交流,传美德,携手共建美好新疆;互团结,齐奋斗,同进步,并肩共创和谐社会。
26、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为契机,加快实现水城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7、忆往昔孤烟落日映出边疆沉寂,看今朝和谐发展托起城乡富丽。
28、众志成城,铸造民族团结不朽丰碑;齐心协力,续写水城腾飞崭新篇章。
29、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30、团结大爱无疆,民族心留芬芳;凝心聚力克艰,携手进步成长;热爱伟大祖国,民族永葆安康。
31、树立后发赶超雄心,勇挑率先发展重担,争当民族团结模范。
32、手牵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心连心打造繁荣发展和谐新水城。
33、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4、共筑民族团结丰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创科学跨越奇迹。
35、弘扬团结友爱美德,国泰民安;共建和谐美好家园,昌盛吉祥。
36、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号角吹响;促团结、促和谐,促稳定、民生优先。
37、“四个认同”“五观”教育入心入脑,坚定理想信念;“民族团结”“普法”教育利国利民,巩固发展成果。
38、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9、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和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0、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生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和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1、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42、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基深植于各族群众,生命蕴藏于各族群众,力量来源于各族群众,成果造福于各族群众。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九
。
时光就像乐谱里跳动的音符,飞逝而去。转眼之间,一学期的《音乐欣赏》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回首,发现这门课带给我太多的收获和感触,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引导下,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音乐对我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有人说,音乐这个东西,快乐时入耳,悲伤时入心。可见,音乐对生活有重要的调剂作用,它是一种寄托感情,表达思想的高雅艺术,通过乐谱里连缀的音符,我们能够感受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有时候穿越了几百年,还是能带给人沉甸甸的感动。音乐在给人美得享受以外,还能提高人的什么能力,时间的万物都可以是流淌在心尖上的音乐,有一种永恒的诗意的美。音乐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力量。
在一学期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部分。
老师首先介绍了古琴,古琴是最能体现我国古人文化气质的乐器。而当九霄环佩琴映入我的眼帘时,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就古琴音乐不说,单是制作精美的九霄环佩琴,就已经让我十分地钦佩我国古人在几千年前的制琴工艺。冠角的线条雕刻得十分精细,给粗犷的琴体增添了几分灵动,使整个琴体在庄重浑厚中显露出伟岸高大的气势,具有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征。九霄环佩琴是唐琴中最为罕见的一种,自古以来此琴极享盛名,被誉为“鼎鼎唐品”和“仙品”,让人过目难忘。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所以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
当然,我国古代的古琴演奏家阮籍,嵇康都是鼎鼎大名的竹林墨客,一身仙风道骨。特别是欣赏嵇康的《广陵散》的时候,那一声琴音就如同利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倏忽而至,在一抹晨光中,在地平线的尽头,一人席地而坐,独自抚琴,遥望四极,凝涩沉厚,玩转幽暗的琴音越发的清冽悠远,余韵绵长。1700多年前的那个夜班,怅惘中的嵇康独自引琴而弹,乐由中出,夜静谧得初期,然而当有着非凡气度,通晓音律的魑魅悄然而至,弹奏了这曲《广陵散》,弦乐声声,安慰着那颗孤傲的心灵,如月轮穿越大海。从他的这首《广陵散》中,隐约的表现出了他对世人趋势随俗的无助和感慨,似乎能看到嵇氏胸中澎湃的激情,坚定地把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刑场之上,徽音未乱,一切皆静,《广陵散》由此而成绝响,嵇康也成一时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角。虽然生命走向了尽头,但是嵇康和他的《广陵散》穿越了千年,至今都能让人们从古琴师的手下,感受到一个仙侠道者的风骨。
除了古琴,音乐欣赏课上还介绍了我国民族乐器里面非常重要的乐器---二胡。二胡,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在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二胡演奏家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课堂上听了老师对他的介绍,我后来又查了关于他的资料。渐渐地被他身上耀眼的音乐才华和他个人的魅力所吸引。
出身草根的阿炳自小随父入道,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
无锡惠山二泉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是阿炳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双目失明后,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而他当时所感到的却是漆黑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调。
除了对中国音乐感触颇多外,我还很喜欢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西方的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在爱琴海边,孕育了灿烂的民主的文明,当时古希腊的音乐以神话故事为背景,非常的灵动,古罗马的军事扩张带来了独特的军乐。后来,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教会的统治下,黑暗的罗马教廷主要的音乐是教廷音乐,表现出神圣而庄严的感觉。
但是在欧洲史上,文艺复兴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化的倾向。
却极明朗,绝不见半个“愁”字。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俗称“克莱采”,也极有名。可能比较艰深一些。不过,要是去读一遍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也许会更能理解它,反之亦然。这可再也不是春天的涓涓细流,而是如火如荼、夏日炎炎般的激情了。小提琴与钢琴的唱和与纠缠真正像是两个生死恋人。无怪乎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合奏这首危险的曲子时爆发了汹涌澎湃的恋情了。
当要走到贝多芬这部巨著的尽头的时候。我们又能听到些什么呢?贝多芬越老越深刻、越老越复杂、以致于把他的同时代人远远地抛在身后。他那些同时代人也晓得他的晚期作品非常伟大,可大家都无可奈何地敬而远之,伟大的第九交响曲,那真正是人类文明的不朽丰碑和伟大象征。
时光匆匆而过,对《音乐欣赏》的感悟还有很多不能尽数,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它帮我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音乐将成为另一个灯塔,指引我的路,在任何时候,我都能从音乐作品中汲取营养。责任在胸,使命在肩,是音乐教会了我拥有博大的胸襟,并且身体力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一学期《音乐欣赏》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可以说,我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从未间断,断断续续我接受了近十年的音乐熏陶,古人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接受了近十年音乐熏陶的我学会了最基础的的识谱,对音乐也具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因为自身的信心的缺乏,在原本唱歌机会少之又少的音乐课上,得到锻炼的机会几乎为零。
进入大学之后,有幸得以选择到了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陈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让音乐课堂变的轻松幽默,我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越发的浓烈。在课堂上老师更是积极与同学互动,给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对我来说,上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就是一种人生的陶醉,更是一种享受。
当然在民族音乐鉴赏课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首先我对民族音乐鉴赏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认识,民族音乐鉴赏分为“民族音乐”和“音乐鉴赏”两大部分进行理解。
“民族音乐”顾名思义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生活的音乐,因而它是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民族音乐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民族音乐同时也是扎根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音乐鉴赏”和作曲家作曲,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整套表情达意的体系。这种体系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元素、旋律、节奏(有规律的音乐的长短的结合)、节拍(有规律的强弱)、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配器。
其次我对民歌也有了一些了解。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河北民歌《放风筝》、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山西民歌《汾河流水哗啦啦》《五哥放羊》、湖北民歌《清江放排》、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湖南民歌《叫我唱歌我就唱》、《良宵》、《夏夜》、内蒙民歌《牧歌》、东北民歌《月芽五更》、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和汉族民歌《绣荷包》带领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好风光。
再者,我对民族唱法也有了一些了解。民族唱法是在我国民族艺术土壤中孕育成长,在继承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欧洲传统唱法的科学训练手段和技术方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特点的歌唱艺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民歌《康定情歌》等的学习以及演唱,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民族音乐唱法,提高了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还学会了如何结合民族情感来分析来进行对民族音乐的鉴赏。好比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由《黄河传输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的四个部分组成的协奏曲描写了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同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最后陈老师还带领我们现代歌唱家的风采,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邓老师甜美温婉的嗓音;毛阿敏的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唱进了无数儿女的心田,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王宏伟的《西部放歌》、《敦煌千里》带我们领略了西部的辽阔无垠、敦煌的宏伟壮丽;李娜的《青藏高原》带我们飞越到数千尺高的云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全面化学习音乐的平台。每每看到人家唱歌时歌声嘹亮神态自信,我也很想成为他们那样,学习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让我向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就试唱知识其自身而言,在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试唱调整自己的发音位置,锻炼自己的嗓音,调整自己唱歌的音准,激发我们唱歌的兴趣。作为和试唱知识同样重要的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相辅相成,同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同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音乐素养和我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通过这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精神上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上网民族性。当我们听到某首民族音乐时,很快就能辨别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神奇和魅力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不朽的民族音乐。但在当前,民族音乐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逐渐缺失,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盲目的追求着那些所谓的好听的动感歌曲。在他们意识里,民族音乐是上一代该听的,现在已经过时了。可见,民族音乐虽然充满魅力,但却不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很多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不为大学生所知。就我对在我身边同学的观察来看,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民族音乐,但又怕大家嘲笑,所以追随大众,盲目听一些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心理特征,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民族音乐,坚决抵制庸俗不良歌曲的侵蚀,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先辈们从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优美的歌曲。尤其是劳动号子,听了让人浑身精神抖擞,倍感活力。
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确实需要学习音乐。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又无法排解。在这种情况下,学学音乐,通过试唱排解心中的烦恼,愉悦自己的心情。听听民族音乐,把烦恼放在一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自己心情好一点,充满动力,这也是我的亲身感悟。更重要的是学习民族音乐能够让自己烦躁的心灵静下来,让我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从学习方面来说,很多大学生都被自己的专业绕的头昏脑涨,提不起学习兴趣。像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成天和高数奋斗,确实没什么兴趣积极学习。可能这时候更适合学一学音乐放松一下心情,对学好自己的专业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的民族音乐课是在周二晚上,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早早的从扬子津校区赶到江阳路北校区,心里期待着这次音乐课会听谁的歌曲,又会有哪些歌曲让我心潮澎湃。每次的音乐课堂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回去的路上是不是还会哼着课上听到的歌曲,心情无比高兴。
音乐,尤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音乐值得我们好好地去传播与发扬。作为一名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和培养对社会生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且也要学习民族艺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刘燕老师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教学,让我对此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是我关于民族赏析的几点想法与体会。
我们在赏析中,对节奏、音色、快慢、力度的体验是经美的声音与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在心里留下痕迹来形成的。富有韵味的民族音乐结合诗词、国画等多媒体融合各类元素,大大激发了我们欣赏民族音乐的热情、兴趣,品味了音乐的韵味、思想和感情。当沉浸在欣赏中时,动人的画面与民族音乐的相得益彰,会让我们不由自主产生与音乐内容搭配的情绪,以及对音乐自发的探求欲、享受欲,进而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在民族音乐欣赏的内容里,最受同学们喜爱的是声乐作品,因为民族音乐欣赏的最初环节是从欣赏声乐作品开始的。这不光是由于声乐作品欣赏起来容易些,更关键的是可以使大家利用对有歌词的作品的赏析,感知音乐的设计、目的与欣赏的方法,更充分的体验音乐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一些带有典型民歌风味的流行歌曲,我明白了流行音乐离不开民歌,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曾说过“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变成曲子而已。”比如: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创作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扎根祖国西部,其作品也带有浓郁的西部风味,写下《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令人荡气回肠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所以走向国际,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它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用民族音调与协奏曲相结合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我们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刘老师通过对这些乐曲创作根源的追溯,让我们对民族音乐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之情。
我认为民族音乐欣赏不光是知识的学习,而且动人的民族音乐影响着我们的听觉,提高了我们的审美素质,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陶冶,情感得到了升华。就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成年人层次,情感世界也渐渐活跃,明显感觉到活力、激情和精神需求,这些性质正是养成与加强我们审美素质的黄金阶段。刘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加深了我们对民族音乐的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我们的音乐内涵。比如,在欣赏协奏曲《梁祝》时,刘老师先是通过讲解协奏曲的结构,然后讲授了各种乐器在乐曲的表现中代表怎样的角色,这些配器在乐曲中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同窗、抗婚、楼台会、哭灵等一幕幕情节中的创作手法和展示模式,使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解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再比如在赏析名曲《春江花月夜》时,刘老师把乐曲分为了前奏、高潮、结束三个片断,在开始欣赏前,老师提示我们要按照音乐与画面来体验各部分乐曲的表现内容、速度、音质、音色和传达的情感,并利用多媒体使音乐的展示与感染能够充分的予以体现。当欣赏完一部分的音乐之后,老师会让大家表述心得体会、乐曲情感,讲一下自己对这部分音乐的体会与思考。如此一来,我们就明显的理清了每段乐曲的表现内容、速度、音质音色和传达的情感。这比从前单独听磁带和老师描述,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能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刘老师在音乐赏析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民族音乐知识,还提高了我们对民乐赏析甚至其他学科的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赏析民歌《茉莉花》的课堂上,刘老师采用了一边讲习作品的文化内涵、性质,一边让我们观看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名我国女孩歌唱《茉莉花》的视频,这样不仅视觉效果上印象深刻,提起了对民乐《茉莉花》乃至民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我喜欢上民族音乐赏析课,因为在学习中我能收获很多,感受很多。中华民族具有独特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我们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前我总认为西方音乐是最优秀的,而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通过刘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知道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浩瀚如海,并不必西方音乐差,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正在走向世界乐坛,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成功演出,使外国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崇拜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我想民族音乐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我们应该努力学好民族音乐,为我们的民族音乐能够走向世界多做贡献。
。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时刻不忘民族英雄们为国家、为百姓作出的贡献。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学习民族英雄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在学习民族英雄的过程中,我有了很多体会和感悟。
一、民族英雄的事迹令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掌声经久不息,鲜花飘满天空……这是我曾经亲眼目睹王进喜、刘胡兰等民族英雄迎接群众热情欢迎的场景。他们是我们不朽的光辉,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力量。王进喜在世界名山珠峰上,为国旗插上了“珠峰之巅”的雄伟之旗,刘胡兰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宁死不屈。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倍感自豪,也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以及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承担自己的良好社会责任。
二、民族英雄的故事能够激发我们的进取心。
在民族英雄们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他们坚毅的意志,更感受到了他们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决心,看到了他们破解困难、追梦奋斗的毅力和勇气。比如,钱学森教授在回国之后默默耕耘,最终参与了我国火箭领域的重大研究,创造出了辉煌。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只要心中沸腾着激情和运气,就能够超越自己的极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民族英雄的言行能够给我们以思考。
每一位民族英雄的言行背后都有深意。像邹全祥,他在担任皖南事务执行委员会主任期间提出了“大扫盲、大办实业、大伤总敌”的号召,完全贯彻着发展教育、工商业和军事的思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认真思考,用心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本质和性质。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触发自己的思想资源,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快速适应各种挑战和变化。
四、民族英雄的事迹能够给我们指引人生方向。
民族英雄们是我们的启蒙导师,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人生的道理和法则。比如范仲淹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宁愿身披战袍。这种顶天立地、宁死不屈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通过学习民族英雄们的事迹,认识到了我们人生的根基和理想,进而认识到自我存在和其他人的存在、社会存在自身内在的联系,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民族英雄的事迹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力量。
民族英雄们的不懈追求、不成功便成仁的奉献,是我们努力前进的精神动力。各种挫折和困难就好比汽车在路上遇到的起伏和障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力量和汗水才能趟过去。而民族英雄们所走过的那些桥梁和疆域,就好像给我们开辟出了征途上的道路,指点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总之,学习民族英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始终坚持学习、认真体会,感受英雄们的心志、情感和智慧,吸收他们的精神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让自己成为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国梦、强国梦早日实现!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一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重视民族民间音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欢迎借鉴参考。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
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自己听一下,加上老师上课所讲的,我自己开始对民族音乐有了更一步的认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包含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类艺术,如壮族山歌、蒙古族的牧歌、汉族的方言歌谣等等。我们不一定要具备很多音乐知识或者有高层次的欣赏水平,只要“打开耳朵”去听音乐即可。在欣赏音乐时,便会感受到到旋律是优美的或者是动听的,并且凭直觉去选择个人觉得悦耳的歌曲或乐曲去欣赏,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体会歌曲和乐曲中的情感和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欣赏同一首歌或者乐曲,通过联想,通过思考,从而得出这首歌曲或者乐曲所渲染的感情。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去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体裁以及其音乐语言的特点和作者生平等等,更深层的体味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以及具备一定得欣赏能力。而在更深入的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获得欣赏过程中的快感,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
我认为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培养自己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素养。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当然是来自于民间了。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民乐在其性质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现实状态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地体会民间艺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比如听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我们可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如此不胜枚举。这样的鉴赏课,比枯燥的书籍更能启迪人。
其次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开展民乐教育,可以扩大民乐的普及面,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民乐的复兴。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丰富我们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我们的精神品位和艺术素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课已然结束,在此感谢老师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如今,通过音乐常识这门课,我学习到了有关音乐的基本常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懂得了如何去鉴赏音乐和如何去欣赏音乐,并深深的感悟到了音乐中不仅能产生赞扬、歌颂人或事物的效果,而且人的喜、怒、哀、乐;对事物的叙述;激发我们的激情;对人或事物的讽刺等,都可以在音乐中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欣赏水平才能体会得到,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去鉴赏、欣赏音乐,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在音乐的音符中过得更加的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的修养,并且对民族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首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艺术学科独特的功能,同时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这将可以极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间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审美的陶冶达到思想的升华。
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审美教育为主导者的教师,既要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兼有其他辅助知识。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简意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同时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领略韵味,理解作品丰富的表现力,把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教师对授课的内容有个通盘设计,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所学音乐的内容美,同时也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韵律美。
最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运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综合审美的目的。
总之,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教育问题。教师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打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从中吸取营养,才能激起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我将不懈努力实现我的目标使我的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二
为进一步增进社区各民族的团结,构建和谐的社区氛围。2月19日,北站西路街道办事处丝路社区开展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宣讲活动。
宣讲会上,北站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蓉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做了全面介绍,对民族团结进步、当前民族问题等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给在座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装卸队、居民代表等60余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论课。
“这次开展宣讲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各民族群众的民族政策法规水平和民族团结教育水平,加深居民间的感情,增进了解、互信,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李蓉昆说。
宣讲结束后,大家畅所欲言,表达了民族团结在新疆的重要性,企盼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以后大居民有任何困难,随时都可以打电话和社区联系,社区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有了难题大家可以一起协商解决。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三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壮观的蓝色星球,上面住居着一个很团结的国家中国。它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的家乡拜城县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在那里有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
全国56个民族在1949年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同唱对祖的祝福。“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这曲宋祖英的歌再次萦绕耳畔时,我们不得不会想起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的5.12大地震,这一震,震的天颤抖;这一震,震的手牵手。全国各地的救济钱像雪花一样飞向了灾区,这让所有的民族都团结了起来,去感动灾区的人们。就连一些孩子,在那一刻,也献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就是“56”。因为它代表着我的中华,代表着我们中华的民族。
鲁迅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如鲁迅的话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灵魂的一小部分。从“桃园三结义”到“两万五千里”;从“开国大典”到“2008”,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56朵鲜竞相开放,装典祖国万里大花园。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我们中华的民魂!
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四
。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自己听一下,加上老师上课所讲的,我自己开始对民族音乐有了更一步的认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包含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类艺术,如壮族山歌、蒙古族的牧歌、汉族的方言歌谣等等。我们不一定要具备很多音乐知识或者有高层次的欣赏水平,只要“打开耳朵”去听音乐即可。在欣赏音乐时,便会感受到到旋律是优美的或者是动听的,并且凭直觉去选择个人觉得悦耳的歌曲或乐曲去欣赏,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体会歌曲和乐曲中的情感和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欣赏同一首歌或者乐曲,通过联想,通过思考,从而得出这首歌曲或者乐曲所渲染的感情。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去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体裁以及其音乐语言的特点和作者生平等等,更深层的体味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以及具备一定得欣赏能力。而在更深入的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获得欣赏过程中的快感,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
我认为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培养自己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素养。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当然是来自于民间了。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民乐在其性质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现实状态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地体会民间艺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比如听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我们可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如此不胜枚举。这样的鉴赏课,比枯燥的书籍更能启迪人。
其次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开展民乐教育,可以扩大民乐的普及面,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民乐的复兴。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有利于丰富我们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我们的精神品位和艺术素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课已然结束,在此感谢老师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如今,通过音乐常识这门课,我学习到了有关音乐的基本常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懂得了如何去鉴赏音乐和如何去欣赏音乐,并深深的感悟到了音乐中不仅能产生赞扬、歌颂人或事物的效果,而且人的喜、怒、哀、乐;对事物的叙述;激发我们的激情;对人或事物的讽刺等,都可以在音乐中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欣赏水平才能体会得到,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去鉴赏、欣赏音乐,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在音乐的音符中过得更加的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的修养,并且对民族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首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艺术学科独特的功能,同时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这将可以极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间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审美的陶冶达到思想的升华。
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审美教育为主导者的教师,既要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兼有其他辅助知识。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简意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同时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领略韵味,理解作品丰富的表现力,把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教师对授课的内容有个通盘设计,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所学音乐的内容美,同时也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韵律美。
最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运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综合审美的目的。
总之,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教育问题。教师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打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从中吸取营养,才能激起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我将不懈努力实现我的目标使我的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值得我们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一位教师具有种吸引学生的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积极的、愉快的。作为一名有魅力的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此外,音乐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受课堂或者课堂以外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的情绪,其次,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要将自己的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如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眼神、有趣的动作能使孩子处于轻松的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老师走的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上音乐课,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运用音乐游戏与律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天生好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游戏、律动都很感兴趣。当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室里一下就沸腾起来,孩子们一个个盯着老师,参与的欲望也很强烈。节奏较强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合节奏训练,人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教学中让孩子们模仿叫声并表演。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我利用《唱起来,跳起来》、《学飞》这类的歌曲,学生学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小学音乐教材有许多歌曲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或者律动创设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三、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要引入曲谱、乐谱、图片和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如果教师不仅仅依靠教科书,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如果在课前把需要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来,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样将给学生视觉上产生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唱起来,跳起来》这一乐曲时,可以引入视频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唱起来,跳起来》的舞蹈,一边聆听《唱起来,跳起来》的乐曲,使学生从欣赏画面到聆听音乐对《唱起来,跳起来》这一首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们边唱边跳学习歌曲。这样的音乐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又让孩子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会了歌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的手段,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因此,音乐教师要坚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播放贴近孩子们生活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儿童歌曲,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自然自然资源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响板、碰铃、沙锤等,自由组成小乐队进行演奏。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在班级或者学校进行文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美的平台,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到:“对于音乐学习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养也好,均离不开音乐兴趣这个根本的源泉。”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正真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虽然我只是一名刚刚上班两年的小学音乐教师,不能说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但通过这两年的自我学习与努力,我也总结了一些本学科的教学经验。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科课,特别是在个别偏远的农村学校更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这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
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高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
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
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成功的上好一节课所包含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五
团队合作包含两部分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团队”,即队员之间要自发自愿性地展开工作;另一个是“合作”,即队员之间要协同工作,互补互助。
关于团队合作的一些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精神,并更好地用行动诠释这种团队合作理念。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不合作的后果。
一只蚂蚁搬大米够呛,三只蚂蚁轻轻松松进洞。这是协同合作的成果。
说到团队合作,我本人最崇拜的就是狼群。它们集体猎物,所向披靡,事半功倍。正好顾组长也说到了这个,那我们把狼群作为团队合作的代名词也不为过。
发掘并鼓励队员身上有益企业发展的才华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帮助团队做出睿智的决策。
其次,团队合作不只是领导者的事,它还是队员的事。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每一个队员都要在尽到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帮助他人并配合整个团队的工作。我们要把其他队员看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凡是多包容和多理解,时刻做到资源共享,营造一个和谐稳固向上的大家庭,这样做起事来才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最后,不管是领导者还是队员,我们都要经常反问自己一些问题,时刻保持思路清醒,不迷失方向。作为领导者最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怎么样去引导队员?做到正确引导,让大家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怎么样去批评队员?做到以鼓励代替批评,多一些耐心和帮助。作为队员最该反省的问题是,怎么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怎么样与人有效交流?怎么样高效地完成手上的工作任务?多问自己才会更快地进步。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遇见,望不吝赐教。谢谢!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六
民族条例是我国保护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法规,其内容包含了很多关于民族团结的原则和措施。通过学习民族条例,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对如何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将从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加强民族交流交往、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实践、坚守民族平等原则、传承民族文化宝藏这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学习民族条例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民族条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民族团结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保持各民族团结一心、和衷共济的状态,才能共同面对和解决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其次,学习民族条例让我认识到了加强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性。在条例中,强调了各民族之间应该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我深感只有通过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才能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共同进步,进一步增强我国民族团结的基础。
第三,学习民族条例让我认识到了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实践的重要性。在条例中,强调了各民族的公民应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和实践,为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深感只有每个人都积极投身到民族团结的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民族团结的力量,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目标。
第四,学习民族条例让我认识到了坚守民族平等原则的重要性。在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各民族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允许任何种族歧视和排斥,要坚决抵制各种分裂行为。我深感只有坚守民族平等原则,才能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和谐和稳定。
最后,学习民族条例让我认识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宝藏的重要性。在条例中,强调了各民族应该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我深感只有保护和传承好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保持各民族的特色和个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
通过学习民族条例,我对民族团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明白了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保持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也明白了只有通过加强民族交流交往,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实践,坚守民族平等原则,传承民族文化宝藏这些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和谐,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加强民族团结的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音乐欣赏学习心得篇十七
年轻人似乎都会爱上摇滚这种令人疯狂的音乐,它充满激情、声嘶力竭,让人难以抗拒。《wearethechampions》和《wewillrockyou》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却不知出自谁手,包括我在内。在音乐鉴赏课上,我才开始了解queen这个曾经风靡全球的摇滚乐队,也进一步拓宽了我听的摇滚乐的范围。无数摇滚乐迷都怀念着六七十年代,那个带着炽烈与灰烬气息的疯狂年代,那个由嬉皮士运动,朋克运动等等交织的年代。就在那个年代,queen狂笑着,嘶吼着,挥舞着有力的拳头消耗他们的青春,去拨开大片迷茫的浓雾,绽放出了有别于粗糙朋克们的华美与优雅。《anightattheopera》无疑是他们的巅峰之作。这张专辑不但是所有queen迷顶礼膜拜的传世经典,也是摇滚史上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抒情小曲、金属力作、歌剧断章在整体上错落有致,张驰有度,真正呈现了一个多彩的皇后。queen是朵艳丽的花朵,永不凋零。
一:用简单的日用品演奏音乐。
在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各种音乐中,最令我震惊的就是stomp乐队的音乐。他们使用的表演用具都是非常简单的日常用品,包括扫帚、垃圾桶盖和打火机之类的破铜烂铁,他们甚至还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他们的演出没有昂贵的乐器,没有雅致的服饰,没有辉煌的舞台环境,但扑面而来的是生命的旺盛活力和生活的质朴气息。stomp乐队彻底颠覆了我对“乐器”这一概念的理解。从stomp乐队出发,我想我们也许会对身边的声音有一个新的检视、新的反省、新的发现。真正的艺术真的随处可及!影片中的乐手藉由彼此间练习过的默契,踩着相同的旋律步伐,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感觉上每个人的音类不同却又很协调,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总而言之,他们化腐朽为神奇,重组观看者的感官经验,完美结合自然与艺术,不仅震撼了听觉体验,更震撼了视觉体验。
二:音乐与美术。
音乐很难对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而美术又恰好充当了音乐从单纯的音响到情感抒发这一飞跃的纽带和桥梁。我们通过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想象而获得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进而引发出相应的情感与情绪,这时候,几乎人的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使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而不再是仅仅由旋律、节奏等机械组合出来的音响。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配上富有表现力的动画,确实有助于我们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郭声健先生在他的《艺术教育论》一书中也谈到:“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我想很多人在被要求描述音乐的起伏时都会自然而然地用线条的起伏来描述吧,这也再次证明了音乐与美术是互通的。
音乐不只是单纯的旋律而已,它透着作者的情绪,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寄托着作者的希望。鉴赏也不是简单机械地用耳朵听而已,我们要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总之,音乐作为人身的必修课,值得我们一生去揣摩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