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我们渡过青春时光的地方,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权威的研究和观点,增加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总结范文的分享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要点和写作技巧。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一
几年来,抚顺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民生工程为主线、项目推进为抓手,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民政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为十一五赢得了圆满结局,也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抚顺市民政局抓住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民生、关注困难群众生活的有利时机,努力提高保障水平,使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果。几年来,五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月标准由170元提高到330元,增幅达到94.1%;四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年标准由660元提高到1661元,增幅达到151.7%;四次提高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年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993元,分散供养年标准由1300提高到2783元,平均增幅达到89%;五次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平均由198元提高到640元,增幅达到223.2%。建立门诊和住院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启动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形成了与城乡低保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受益,有效保障了城乡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建立医疗保险和资金补助、减免相结合的在乡复员军人医疗保障体系,有效解决了在乡复员军人看病难问题。
建立殡葬救助制度,减轻了困难群众丧事负担。五年间,市本级下拔补助资金6600万元,为农村贫困户改造危房、灾民建房和维修改造10674户,并投入资金5850余万元,新建改造农村敬老院37所、五保家园32处,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007年,我市启动了爱心助学子〃大学圆梦行动,四年筹集664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3496人,实现了贫困大学生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连续五年在全市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筹集资金5826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1万户(次)。出台《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完善了救助制度,将分散养育孤儿标准提高到450元,集中养育标准提高到700元。目前,我市的救助面越来越大、救助项目越来越多、救助资金越来越高,巩固了应保尽保成果,保证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有所逐步提高。
几年来,抚顺市民政局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民政工作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围绕制约民政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依托社区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爱心呼叫系统,为居家养老、孤寡及独居老人提供应急求助、日常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慈善爱心超市10所,惠及低保家庭近5万户。
建立城市低保对象民主评议制度,改变了过去申请办理低保由社区干部说了算的弊端,低保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程度显著提升,针对低保问题的投诉件明显减少。建立贫困精神病人救助制度,解决了群众反应强烈的贫困精神病人救治难问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网络,创新了救助管理方式,得到省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的重视。建立城乡社区携手共建新机制,为我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摸索出一条宝贵的经验。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出发,建立信访联动督办机制,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的诉求问题,受到省、市的肯定。强化技能培训,采取政绩双考、择优录取、公开摘牌的分配办法,提高退役士兵有效就业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退役士兵安臵机制,保证了退役士兵的稳定。
在抓工作机制体制创新的同时,还围绕民政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改进民政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在幸福家园项目建设、农村医疗救助、贫困大学生救助、城市社区建设、城市街路标志设臵、文明祭祀、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养老院内部管理、军休干部多样化服务等十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发展,市属3个公墓和市殡仪馆经济收入连续五年突破千万元大关。
特别是在解决我市国办社会福利机构规模小、设施陈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社会福利需求的突出问题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抚顺市民政局启动了幸福家园项目建设,这既是一项民政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家园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国办社会福利机构的保障能力。
应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抚顺市民政局统筹安排、正确处理服务中心工作、应对突发事件、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关系,实现了民政工作协调发展。一是集中力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
结合市委、市政府棚户区改造一号工程,我们实施了棚改社区建设工程,三年累计向棚改社区投入1909.4万元,全市36个棚改社区用房总面积达到2.16万平方米,平均面积600平方米,全部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市棚改新区社区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结合全市和谐社区(村)创建活动,在全市社区(村)干部中开展了以知民情、办实事、促和谐为主题的五百家活动,建立了社区(村)信访代理员制度,为居民提供了合法的诉求渠道。落实省政府《关于调整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待遇标准意见的通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待遇落实工作。利用三年时间,投入2562万元,整合维修烈士陵园19处。二是全力以赴完成了突发事件的应急任务。
出台了《抚顺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领导工作机制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动员机制,在近年来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应急反映机制效能得到极大彰显。先后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抗击暴风雪、支援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参与力神问题处臵、奥运安保和7.31洪灾等突发、紧急重要任务,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展现了民政工作的力度。三是着力推进各项民政工作的全面发展。
注重整体推进,30多项民政业务工作中,每项都有亮点,比如城乡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社会化、文明祭祀、农经协扶贫、城乡地名标志设臵、彩票发行、发展慈善事业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有十几项工作处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如养老服务社会化、老龄工作、彩票发行等,体现了我市民政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是注重民政工作的综合平衡。通过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和敬老院改造工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措施,加强了农村民政工作;通过政策、资金向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倾斜,支持了困难地区民政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政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二
三六一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服装、鞋包等体育运动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残疾员工80多名,是目前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中安置残疾人数最多的企业之一。
该公司一直以来特别关注残疾人就业,坚持“对员工有情、对社会有义”的理念,积极参加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积极吸纳安置残疾人就业,通过工作岗位、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优先分配、照顾,帮助残疾员工不断增强自信心与创造力,形成和谐的扶残助残氛围。公司明确提出“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不断加强残疾职工的培训投入,在岗位分配时优先考虑身体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安排适合身体状况、容易上手的工序,残疾员工薪资待遇与普通员工基本持平,甚至个别薪资达到6千元以上,部分工龄已达10年以上。公司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员工优先安排楼层低、床位低的宿舍,有效提升了生活便利性。公司关心残疾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困难,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密切关注、倾听、反馈、帮助残疾员工解决相关问题,党委、工会每年定期组织慰问残疾员工、统一组织健康体检、利用公司节日活动给予残疾职工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残疾员工切身感受到公司的关怀。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三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以下是我校评选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事迹材料,具体如下:
学校领导一贯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明确地将教育科研与德育建设、教学改革等一起列入学校的中期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中。学校领导还积极带头参加教育科研,主持多项教科研课题。
我校领导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专人负责。成立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具体由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现任教科室主任朱秀玲积极撰写教科研课题,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获奖和发表。
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课题的申报、立项、审批的规范化流程,每学期、学年都及时进行总结和评比,树立典型,鼓励先进,推广经验,使科研管理日趋科学、完善。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科研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两年来,学校加强对课题实施过程和鉴定工作的管理,制定了课题操作的细则,课题研究的资料管理的办法,课题操作和结题评奖的制度等。教科研工作更加注重“过程”,讲求“方法”。使课题申报、论证、立项、指导、结题和成果奖励、推广等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教师办公室和各个处室都有计算机,并且联网,已经实现办公现代化,实现了资源共享。还征订了多种教育教学报刊,购置教科研方面的书籍,为教科室履行职责提供了物质和信息保证。学校设置专款专用。使教科研经费有保障。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均拨给课题经费。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举办各类科研讲座;积极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及时反映本校科研动态,宣传教科研理论。
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逐步增强,重视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积极参与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热爱教育科研,能胜任教育科研需要的科研骨干队伍。
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对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3、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阶段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教师队伍,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实践中能不断总结经验,无论是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还是论文、案例的创作都有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两年来,广大教师踊跃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氛围空前浓厚。相继开展了15项课题研究,其中市级1项、校级14项课。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获奖论文20篇,市级以上发表或获论文12篇,县教科室和教研室获奖或交流的论文22篇。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四
近年来,西安市关工委在中省关工委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工作保障有效夯实。在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推动下,市关工委领导班子调整充实,工作经费提高了60%,办公面积扩大了40%,新配备公务用车1辆,办公室人员进一步充实,增加了事业编制2名,编外聘用人员2名,在编人员达到8名。
二是广大五老无私奉献,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效显著。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青少年实践活动3153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78.64万人次;五老深入学校社区作各类报告800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350万人次;命名挂牌“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35家;建立了困境儿童数据库,五老与1117对困境儿童进行精准结对帮扶;投入关爱资金5000多万,为2万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办好事、解难事。
三是精心打造工作品牌亮点,带动辐射效应影响广泛。“百名文明小公民”、“困境儿童夏令营”、“青少年扶贫帮困”、“圆梦助学”、“青少年心理流动课堂”、“三个一”扶贫扶智等新老品牌持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五年共评选文明小公民400余名,组织200余名困境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为4个留守儿童集中区县长期提供心理辅导,已培养圆梦生考入高中27人。
四是党建带关建全面推进,基层关工委建设驶入“快车道”。关工委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任务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全市基层关工委组织数达到6300多个,五好关工委创建率98%,达标率70%。
五是健全体制机制,推动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学习培训常抓不懈,五年共举办各类理论学习培训727场,培训215521人次。宣传报道全面加强,形成了“一刊一网一微”宣传平台;主流媒体专版报道和追踪报道数量、篇幅大大增强,有效提高了关工委社会影响力。开展关爱五老“重阳节,五老情”系列活动,表彰百名最美五老,激发五老持续工作热情。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理论文章,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五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朋友们: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看不到日出日落,有的听不到亲人的呼唤,有的不能诉说心中的渴望,有的不能尽情游览大好河山……他们是我们的残疾人兄弟姐妹。
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8万。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就业教育等状况等到较大改善,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书写了不凡的人生。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他们的生活还有诸多困难,他们在康复、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帮助和扶持。
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切实营造更加浓厚的扶残助残良好氛围,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市文明办和市残联联合倡议,在全市开展以“手拉手、一帮一”为主题的扶残助残“阳光行动”,通过“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为全市贫困残疾人送去阳光和温暖。
市残联将全市300名最为贫困的“低保、重度、三无”残疾人个人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扶残助残基础信息库。我们衷心期盼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朋友们,捧出一颗爱心,伸出援助双手,为贫困残疾人倾注真情、奉献爱心,使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谐幸福地生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共同凝聚起关爱力量,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心田,让扶残助残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梨乡大地传承发扬!
xx市文明办。
xx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5年12月1日。
文档为doc格式。
。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六
艰辛的旅程更能激发顽强的斗志。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她以一个健全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人做到的,她要努力去做好,常人做不到的她也试着去挑战。她自修完成了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学士学位;她自学计算机技能,不仅可以快速盲打,还能熟练运用办公、图像、音视频处理等各种软件,网络工具更是应用的得心应手。十几年里,她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1994年4月27日,一个她生命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的日子,那是她第一次提起笔,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写成文章投给媒体,就在这一天,她的故事被德州电台的“青春风铃”节目播出。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成为广播故事的主角。不久,满载鼓励与祝福的信鸽从四面八方飞来,激励她走过那段黑暗的日子,那日起,她便与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她的生活注入了崭新的色彩!
社会的温暖和朋友们的真诚抚慰了她那颗受伤的心,让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感动之余,她下决心要把获得的爱传递出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体味阳光的温暖。于是,借毕业后在家待业之机,她先后以爱心信箱、爱心热线、去电台做特别节目等方式自费为需要帮助的朋友送去温暖、树立生活的信心。虽然大量的邮资和话费给她的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但是父母省吃俭用,用实际行动支持她继续她的爱心接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她看到她的残疾朋友找回了失落的信心;当她知道她大墙内的朋友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当她听到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她的努力再次拥有快乐时,所有的辛酸与汗水都化为幸福的微笑盈满心田!
她坚强地笑对生活。20xx年,她的作品《七月的阳光,永远的辉煌》在中国残联举办的“生命中的太阳——残疾人喜迎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0xx年,她和她的同事们成功创办《暖伞报》,并担任主编。20xx年,她当选为河北省残联六届主席团委员、xx市盲人协会主席,20xx年再次当选河北省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委员、xx市盲人协会主席。
她坚信“收获爱,奉献爱”的信念。在当选为xx市盲协主席之后,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盲人朋友们成了她整天思考的问题,最后她决定为盲人朋友读书,用声音缓解他们的阅读之苦,让他们在有声读物里收获知识,学会坚强,笑面人生。
她自费购置电脑、声卡、录音设备,开通了她的微信公众号“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精心挑选文章、配音乐、录音、后期处理、上传分享……制作时,虽然把电脑上的字调到很大,她仍然需要眼贴屏幕才能看到,并且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辨识,看的速度远远低于语速,为此,录音之前,她必须一遍遍去读,去记,每篇文字都要基本达到能够背诵的水平才能开始录音。录音的过程中,她要眼贴电脑屏幕,中间根本放不下话筒,她只能将话筒歪到一边,一手持话筒,一手拿鼠标,滑稽的姿势有时连自己都不禁哑然失笑。尽管如此,还是不能避免因为看的速度太慢而读错,那就从头再来。就这样,删了录,录了删,删了再录,每篇文字录下来都需要四五个小时;每晚整理完毕都是凌晨。不管怎么苦怎么难,她都没有想过放弃,她始终坚信,困难有限,爱心无限。
“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微信公众号成了她的战场,成了残疾朋友们“读书”的专场,成了奉献与爱的家。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朋友们,她寻找可以利用的网络电台,通过刻录光盘等各种方式帮助不方便上网的盲人朋友们。
有朋友问她,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这样不停地旋转到底为什么。她说,“我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精湛的朗诵技巧,但是我有一颗火热的、渴望奉献的心,我愿意燃烧自己,为黑暗中行走的朋友们带去一丝光明。”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七
5月15日(星期四)上午9:30-10:00,在石台宾馆门前举行全县扶残助残活动启动仪式,县委、县政府多位领导参加,要求我校派1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观摩学习,经研究请503班同学全程参与活动,要求9:10从校园出发。活动参与教师:石萍、江红、汪家洲、金向洋(拍照)。请班主任和搭班教师,注意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有序。
特此通知。
校长室。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八
篇一:用爱为你圆梦。
近年来,城关区政府秉承“以人为本,残健和谐,共享发展,同圆梦想”理念,紧盯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全力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将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建设“幸福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残疾人生存发展和社会参与状况切实明显提高,残疾朋友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城关区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百强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阳光家园”全国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发挥了“中心城区”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两个《意见》:体现政府助残主作用。
着眼“坚持率先科学发展,打造和谐幸福城关”,以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指数为目标,城关区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政策层面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
城关区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按照“全国一流、全省率先”标准,投入资金1亿元,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成集残疾人就业托养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儿童康复特教中心、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中心和图书馆等多位一体、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性服务中心,构筑了全区残疾朋友的“温馨家园”!
三个“100%”:集聚社会扶残正能量。
在全区24个街道成立了街道残联,选配街道残联理事长和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在148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配齐了残协专职委员,并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实现了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组建率、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率、专职委员持证上岗集中培训率“三个100%”,做到了“三明三有三规范”(三明:残疾人基本状况明、残疾人基本需求明,残疾人基本服务明;三有:机构有牌子、办公有场所、岗位有人员;三规范:规章制度规范、台帐档案规范、专业服务规范);组建社区残协工作站,健全了肢残、盲、聋哑、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亲友五大专门协会,组织万名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了残疾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立体覆盖”的组织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城关区残疾人事业了“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七大工程”:多措帮残托起幸福梦。
按照“高起点、高水平、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城关区政府全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医疗、救助保障、文教优化、就业扶助、托养服务、维权和环境优化“七大工程”,着力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协调”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和服务水平。
――学有优教,实现各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零拒绝。()将全区所有具有学习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全部纳入公立学校义务教育范围,全额救助残疾学生、残困家庭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大力实施千名残疾人助学工程,累计为1106名考入高中和大学的残疾学生、残疾人特困家庭子女资助学费600多万元,为474名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提供辅助性康复服务,解除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让风中蓓蕾享受更多阳光。
――勤有其业,让残疾人享有劳动权力。着力实施就业扶助工程,坚持技能“输血”做法,与用工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化培训,四年来投入学费、书本费和培训补贴共计400余万元,培训残疾人4500余人次;坚持民生带动就业,积极推进“放心主食”工程,实现210名残疾人集中就业,月收入达到1500―2500元;坚持项目带动就业,通过重度残疾人送餐服务,6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兴办“阳光家园”庇护工厂,56名“日间照料”学员每人每月按工能获得760―1800元的.劳动补贴;加大就业安置力度,创建残疾人创业和集中就业示范点,给予创业补贴,鼓励残疾人尝试各类居家创业活动,四年来,帮助387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其中政府公益性岗位安排200人,按比例安排3486人,扶持自主创业72人,扶持居家就业114人,实现了轻度残疾人就业全覆盖,为他们驱散了生活的阴霾!
――住有所居,努力让残疾人圆“住房梦”.安居是幸福之本,更是残疾人的生活梦想。全面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为216户农村残疾人住上了新建房,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农村残疾人住危旧房问题;优先解决150余户困难残疾人廉租房申请分配,优先发放残疾人租赁补贴,适当减免实物配租廉租住房残疾人的租费;投入资金265万元,为45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力争让每一个残疾人家庭有了安乐窝、幸福园!
――乐享服务,让残疾人生活更加美好。在全省率先建成“幸福家园”城关区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中心“,年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按每人每月552元(每人每年6624元)的标准,为1666名就业年龄段重度贫困残疾人提供每天15元的免费爱心餐,为18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了居家服务。坚持”搭‘旧车’办新事,借‘梯’登高“,开发托养服务新领域,与兰州市康乐老年公寓签订合作协议,为20名就业年龄段贫困孤残人员提供了集中托养;依托兰州市安定精神病专科医院,为84名重度精神残疾人提供了医学康复和集中托养服务;投入100万元,打造10家社区”阳光家园“,开辟活动场地80多处,为1512名残疾人提供了生活照料、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培训等综合服务,赢得了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法有依靠,让残疾人权益切实得到保护。认真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成立城关区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指导各街道残联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站,先后为233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及时受理残疾人来信来访,接待来信来访1700余人次,满意率达到97%.
――娱有其道,残疾人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以兰州市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大力开展”文化进社区、体育进小区、图书进家庭“活动;先后组建了城关区残疾人艺术团、轮椅太极拳、柔力球等三个总人数达200人的文体团队,累计开展活动48次;成功举办两届全区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区、街残联,社区残协累计开展残疾人各类文体活动3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形成残疾人文体活动”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季季有评比、年年有节会“的良好局面。同时,创办了城关区残疾人网站,点击率上百万次,中央省市区各类新闻媒体刊发我区残疾人稿件500余篇,营造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一分爱心、十分希望。残疾人工作是春天的事业,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梦奔小康的必然要求。放眼未来,在”幸福中国梦“的指引下,城关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维护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让更多残疾人享受爱心阳光、圆生命梦想!
充分履行卫生职能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
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责任,我局一贯坚持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积极组织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和帮扶工作的落实,努力维护其利益,全心全意为其服务,充分履行部门职能,认真做好残疾康复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评。
一、宣传到位,认识到位。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有赖于全社会参与支持的事业,做好此项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残疾康复工作是我局的一项重要职能职责,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相关科室切实履行职能,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末有总结。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卫生信息等进行政策宣传,并通过党支部、工会活动,政治学习时间,在全局上下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助残思想,发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助残精神,推进”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良好风气。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残疾人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二、履职到位,扶助到位。”十一五“期间,我局积极与市残联、市民政局相协调配合,认真做好防盲治盲、听力康复、儿童先天残疾和唇腭裂救治等工作,共开展白内障复明术和儿童成人先天性残疾救治和唇腭裂手术2572例。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完成2000例项目任务数。配合市侨联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澳大利亚眼科慈善医疗队150例白内障复明术。完成了xxxxx狮子会、xx狮子会、xx狮子会、xx狮子会资助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任务数xx例。选送xx名医务人员参加”xxx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规范管理培训班“.切实落实防盲治盲和”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各项业务工作,开展宣传教育xx余次。组织完成彩票公益基金康复项目”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娇治手术“任务数xx例。参加了省、市第三次残疾人工作会议,派出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医学副队长的身份参加了省、市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培训、组织和实施工作。认真组织做好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核发的残疾评定工作。切实开展”助残日“、”爱眼日“、”爱耳日“宣传活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于活动当天必须悬挂宣传标语,组织各级各类医院开展残疾义诊活动xx余次,并发放各类宣传册2000余份。12月17―20日,会同相关单位邀请了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一行xx人,到xxx和xxx县举行康复医学科普宣传、康复医学新进展新技术专题讲座、义诊以及社区康复等系列活动,有效推动了我市康复医学的普及与发展,把真正的实惠送到了每一位残疾人身边。
三、成效显著,成果喜人。通过派员参加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残疾救治以及开展各类扶残助残宣传活动,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对残疾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强化了机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残疾康复职能得到充分履行;三是提高了我市医务工作者残疾救治能力;四是营造了良好氛围,卫生系统干部职工都能积极加入到扶残助残行列,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xxx市卫生局。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九
xx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于防大旱、抢大险、抗长旱,采取科学管水、用水的办法,确保了我县大旱年份没有因水发生一起纠纷,确保了全县计划种植农作物100%的下插。
根据今年特殊的厄尔尼诺现象,xx县水利局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在5月份就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抗旱救灾应急管理工作规程》,明确了抗旱重点、内容、方式,当6月底旱情发生时,马上启动应急机制,分6个抗旱分队奔赴17个乡镇指导抗旱,做到了未雨绸缪。
由水库管理所职工组成“管水员”,乡镇干部组成“护水员”,村组干部组成“放水员”,水利局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员”,按照各自的职责,管水用水,确保了灌区用水和谐,没有发生一起争水纠纷。
按照“按亩配方,按方收费,流量包干、上送下接、节约有奖、超用处罚”的科学管水方针,采取“先重点,后一般,先远后近”的轮灌和“7天灌输,5天间歇”的间灌等灌溉制度,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确保了有限水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确保了晚稻应插能插,插下保丰收。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十
在忙碌中我们送走了辉煌的20xx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xx年。回顾走过的一年,公司全体员工既有辛勤的耕耘,更有收获的喜悦。20xx年,公司年初确定的全年销售任务8500万元,实际销售完成xxxxx万元,全年销售回款率为89.44%,超额完成全年的利润指标。取得这样的成绩,公司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荣誉,公司全体员工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更主要的是得益于集团强大的品牌优势、资金优势,绝不是单凭我们自己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可以说我们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xxx集团公司这个大家庭温暖的怀抱,为我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使我公司成为本地区信誉最好、最可信赖的商业合作伙伴,此为“天时”;“药业公司”给了我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而她多年来打造的xxx品牌,更为我们在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地缘优势,此为“地利”。
公司有一支团结进取、勇于奉献的员工队伍,从领导到员工,都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公司员工的作息时间表里,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20xx年是点配送的第一年,依照国家整顿散、乱、小医药商业企业精神指示,药监部门对经营企业经营资质抬高了门坎,要求硬件达到一定标准、注册资本金达到一定水平,销售水平、配送能力及各级医疗单位覆盖程度必须具备相当的规模,针对这种局势,在上级公司的大力扶持下,我公司已在第一时间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公司不断加强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努力争取回款,为原有市场销售份额的'增长提供了可能。为了争取更多上游厂家品种的代理权,公司已努力维护与进口药企及国内部分名优企业的关系,对于非现款品种,在尽力压缩付款账期的同时从服务上下了功夫,主动为厂家业务员排优解难,充分体现我公司人性化管理的特点,为争取省标的配送权打下基础。
20xx年我们顺利通过了《xxx经营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公司认真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有效实施各项工作制度,服从大局,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问题大家共同商量、解决,就这样边工作、边摸索在实践中提高了业务能力,锻炼了队伍。
迈的父母没时间孝敬;上学孩子不能照顾;自己生病也都带病坚持工作,尽管这样,公司上下没有怨言。因为大家都明白,没有大家的发展就没有小家的幸福,只有我们这个大家好了,发展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孝敬父母,更好的照顾孩子,我们的小家也才能更幸福,这是“人和”。
正因为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也正因有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们公司这支团队,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团队会日瑧完美。我们有信心、更有责任把我们的团队打造成一支过硬的团队,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的明天会更辉煌。
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oxx年一月十日。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十一
现了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双提升,促进了企业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公司利润总额累计264.2亿元,上交国家税收累计276亿元。集团公司业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规模最大的地方能源企业之一。
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省‘五大百亿’工程考核优秀单位”、“省诚信示范企业”、“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适时调整战略,明晰企业科学发展之路。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引擎。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企业战略与时俱进的调整。多年来,浙能集团顺时应势,先后提出了“以投资为主体,以实业为基础,以电力为主业,多业共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三个翻一番,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和谐浙能”的基本方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起到了战略引领和思想保障的重大作用。
初,浙能集团进入“生存关键期”、“转型关键期”与“稳定关键期”。公司领导班子深入分析判断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国家宏观调控加强,一次能源稀网缺性、二次能源竞争性加剧的总体形势,对企业发展战略及时作出调整,断然提出了做强做大浙能集团的“大能源战略”:
依据国家能源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对能源战略的一系列部署,在继续坚持以电为主的基础上,加快拓展其他能源产业和能源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在发展空间上,实施迈出省界、走出国门战略,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步形成以电为主、多业发展的大能源产业格局。
“大能源战略”的提出,明晰了浙能集团新时期科学发展之路,成为了企业1万多名员工创业创新的重要指南,为整个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后,浙能集团按照省委战略部署和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赋予了“大能源战略”新的内涵,提出要协调发展“三大产业”——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能源服务业,深入实施“三化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大力推进“三项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努力实现“三个转换”——从能源加工型企业向能源综合型企业转换,从实业型企业向产融结合型企业转换,从传统型企业向现代型企业转换。,集团公司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剖析自我、科学研判形势,鉴于一次能源稀缺性日益突出、二次能源进入微利时代,鉴于纯生产型企业发展思路的的狭隘性和发展空间的局限性,鉴于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能源企业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又提出了“综合型的能源供应商”这一企业发展的新定位,进一步开拓了企业发展思路,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
浙能集团的发展战略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在调整中不断完善,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切合浙能发展实际,对集团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网员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二、坚持艰苦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浙能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大能源战略”的实施,不畏困难、艰苦创业,在稳固电力主业的基础上,上发展一次能源,下开拓能源服务业,努力延伸能源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使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国有企业在我省能源领域的主导能力和控制能力。
(一)发展壮大电力主业,控股装机容量翻倍增长,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电力是浙能集团的核心产业,是浙能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浙能集团抢抓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能源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跨出省界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合作,建成了和安徽的第一个能源合作项目,当年就为集团新增利润6亿元。
——电源项目审批取得重大突破,百万机组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集团首个超超临界机组项目乐电二期、集团首个百万机组项目嘉电三期、我省最大的热电联产项目绍兴滨海电厂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电力主业加快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嘉电三期的核准更是标志着集团公司发电装备将迈上新的台阶。
积极开发供热、供冷、供热水“三联供”,钱清电厂、长兴电厂、台州电厂、镇海电厂、萧山电厂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供热改造,扩大供热范围。
(二)发展壮大一次能源产业,煤、气、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团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是一个资源小省。为破除一次能源资源对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浙能集团以掌控一次能源为重点,实行“以市场换资源,以投资保资源”,积极推进煤、油、气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投资开发煤炭,电煤供应链体系基本建立,集团系统电煤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组建成立了煤炭及运输分公司,探索和实施煤炭专业化管理,加大了煤炭开发管理力度。在内蒙、新疆、陕西、山西等地拓展煤矿项目开发,在国内外谋求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参建安徽顾北煤矿、山西麻家梁煤矿,从源头提高了煤炭资源掌控能力。投资收购大同南郊煤站,重组控股富兴海运公司,建设舟山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开通运营兰溪电厂铁路自备列等,进一步提高了电煤保障和供应能力。浙能集团基本形成了融投资开发、采购、存储、运输于一体的电煤供应链体系,为减少电煤价格波动对电力主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发挥了重大作用。
——投资开发天然气,实现了我省天然气产业零的突破,建、输、购、销一体化的天然气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管道天然气,经过几年努力,克服了创世界纪录的钱塘江定向穿越等重重困难,实现了我省天然气产业零的突破,总长度332公里的湖杭甬天然气管线全线贯通,杭州、湖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居民家庭用上了天然气。目前,杭嘉线输气管道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lng配套管线工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发西二气的天然气南方公司筹建组也已成立,为我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供应范围,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打下了基础。大力培育天然气下游市场,收购、控股、组建了上虞天然气公司、义乌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等,与台州市签订合作开发天然气项目《框架协议》,初步形成了天然气建、输、购、销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投资开发油品,实现了集团系统用油的集中采购,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集团公司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制定了油产业发展规划,专门组建成立了石油新能源公司,加强对油的投资开发建设。立足浙能积极开拓油品市场,实现了对集团系统用油的集中采购,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积极落实油资源,与中石油、中海油等就能源供应和储备达成了多项共识。
(三)发展壮大能源服务业,核心板块竞争优势日益凸现,整体创利水平大幅提升。
发展能源服务业是释放能源产业链潜能,提高集团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做强做大能源产业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浙能集团依托主业资源优势,积极投资开发能源配套服务产业,在规模、实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以建设长兴捷通码头、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为切入点,构筑贯通南太湖流域的物流网络;
为进军海运领域,与海航集团等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
积极推进天达建材股份制改制,争取尽快实现建材板块ipo上市。
——打造“大环保”,充分发挥长期在服务电力主业中培育的专业优势,积极开拓脱硫、脱硝、城市中水回用、废水治理、噪音治理等市场业务,打响了天地脱硫、东发污水处理等服务品牌。
——发展金融产业,灵活运用票据、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短期融资券等,保证了企业资金供给,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3月2日,47亿元“09浙能债”成功发行,创我省国有企业债券市场融资规模之最,成为新世纪我国发行规模最大的地方企业债券。
浙能集团能源服务业在整合与拓展中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环保建材、物流、电力工程建设、房地产、宾馆服务以及燃料供应、检修、财务金融、信息科技等业务格局。截至底,集团能源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了98.5亿元,净资产近50亿元,年产值达74.1亿元,已经成为集团公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力量。
三、坚持改革创新,企业管理不断迈上新水平。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浙能集团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变化和“大能源战略”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努力构建精干高效科学的管理组织架构,使整个集团公司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管理效益连年上升。
(一)创新管理模式,着力优化集团管控模式,企业精干高效的管理组织架构基本建立。
浙能集团立足浙能实际,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大力构建与“大能源战略”相匹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架构,在强化管控、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两条主线、两三层面”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更加顺畅高效。浙能集团直接管理的企业就达30多家,业务涉及电力、天然气、石油、煤炭、金融、环保、房地产等诸多行业。集团公司剖析企业构架、创新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明确集团与各类控股企业、各隶属单位的权力、职责、义务,基本形成了“两条主线、两三层面”的管理模式,为企业高效有序运转,提高管理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其他领域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市场竞争性强、发展空间大的企业,推行战略型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所属单位的发展潜力。
——打破传统管理架构,尝试板块式管理,一次能源投资开发力量得到加强。随着“大能源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发展对组织管理体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集团公司积极应对,努力构建扁平化、专业化、板块化的组织管理架构,进行了板块式管理模式的试点,组建成立了煤炭及运输分公司,整合了系统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大推动了一次能源的投资开发。
(二)创新管理机制,突出考核激励机制建设,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集团公司结合产业特点和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制定并实施了以经营责任制为中心,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两翼的三维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了基于业绩的集团(本站隆重推荐本站:)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分配管理办法,促进了领导人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了企业全面发展。根据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重建集团本部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为先导,积极推进集团系统“三项责任制”改革,使企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三)创新管理方式,重点推行集约化管理,集团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集团公司以财务公司、富兴公司、兴源公司等企业和机构为平台,积极整合系统各种资源,全面推进集约化经营管理,着力发挥公司区域优势和集团规模优势,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
——在资金方面,成立了国内首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和首家国有控股的财务公司,充分利用其金融服务功能,加强资金计划和平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财务成本,强化了资金运营中的风险控制。至底,浙能财务公司归集资金64.35亿元,归集率达90.5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电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集约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效益。
——在电煤方面,集团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利用所属富兴燃料公司统一和优化煤炭采购、流通管理等,从整体上大大降低了发电燃料成本,提升了燃料供给的保障能力。
——在信息、新闻和行政服务等方面,集团公司也都成立了“中心”机构,促进了要素专业配置,强化了服务能力,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创新管理手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发电机组可靠性、经济性主要指标一直保持全国领先。
集团公司坚持以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为基本要求,创新管理手段,强化安全生产,通过“三标一体”整合性贯标、危险源预测预控和安全性评价、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发电设备远程集中诊断系统,应用锅炉微有点火、等离子点火、机组调频改造等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升了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可控性和经济性。各发电机组可靠性指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常规火电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系数93.76%,等效强迫停运率达0.59%,连续五年低于1%。截止底,钱清电厂等4家单位连续安全天数已超过3000天,集团公司连续6年获省政府安全考核优秀。北仑二期三号机组、嘉兴二期五号机组等8台机组荣获“全国火力发电可靠性金牌机组”称号,获奖机组比例连续两年高居全国发电集团首位。在机组负荷率连续下降、大量老机组脱硫改造、煤耗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年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从的334.5克/千瓦时降至的329.4克/千瓦时,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四、坚持和谐发展,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大能源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浙能的实践。浙能集团在深入实施“大能源战略”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业发展与人民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力以赴抢建电源,力顶重压实施“绿色能源计划”,义不容辞建设德政工程、扶贫项目,保障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迎战“电荒”、抢建电源,缓解了用电紧张,促进了主业转型升级。前些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供给跟不上发展步伐,尤其是处在经济前沿的,电力紧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浙能集团义不容辞,加快电力建设步伐,一大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纷纷提前建成投产,极大地缓解了我省电力负荷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扭转缺电的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加速了集团公司电力主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了集团系统的发电装机结构,提升了电力主业的竞争力。
倡导和谐、创建“绿企”,丰富了企业发展内涵,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浙能集团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自主创新型企业为目标,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绿色企业、花园式工厂创建活动,美化了企业环境,提升了企业发展质量和形象,目前已拥有钱清电厂、温州电厂、萧山电厂、长兴电厂、兰溪电厂和北仑电厂等多家“绿色电厂”。
研究利用国际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实现了镇海天然气发电二氧化碳减排交易净收益370万。集团被评为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
多管齐下、节能降耗,系统煤耗、油耗连年下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浙能集团坚持节能与发展并重、降耗与生产并举,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入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大力实施以大代小、供热改造、循环用水、海水淡化、优化燃烧等举措,进一步节约了能源资源消耗,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集团公司在装机容量增加、脱硫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系统发电煤耗、点火助燃油耗依然连年下降,为我省建设“绿色”作出了积极贡献,连年被评为全省节能工作先进集体。
以人为本、克服万难,建成了滩坑水电站,胜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付的扶贫重任。浙能集团坚持“以德立人,以能立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紧密联系,关爱社会、奉献社会,以大爱回报桑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克服种种困难,投入巨资,建成了我省重大帮扶致富项目、也是浙南地区人民盼望了几十年的德政民心工程——滩坑水电站工程,带动了5万余名库区移民下山脱贫。走和谐创业、科学发展之路,为浙能集团带来了发展机遇,赢得了政府支持和社会赞誉,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五、坚持党建保障,软实力极大地助推硬实力建设。
浙能集团创业创新的历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是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阻,实施“大能源战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历程;
是肩负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确保能源供给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历程。多年来,浙能集团之所以能始终坚持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归根结底,是与集团党委多年来形成和倡导的党建“五大工程”分不开的: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个支撑企业战略深入实施的“大党建格局”。浙能集团党委紧紧围绕“大能源战略”的深入实施,全面推进企业党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整合和加强党建工作力量,创新和丰富党建工作载体,进一步延伸了党建工作触角,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初步形成了“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大党建”工作格局下,国企党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对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确保大局稳定起到了鸣锣开道、凝心聚力、保驾护航的重大作用,以生动实践证明了“党建也是生产力”。
通过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治企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忠、勤、精、廉”的领导人员队伍。广大领导人员牢记责任与使命,面对危机和挑战,战略谋划,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在企业改革中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稳定职工队伍;
在企业危难时刻,利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应对、力克时艰,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支敢为人先、带头示范,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浙能集团以实施党员“亮化工程”为载体,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民主管理,大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党员1+帮带”、“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修养。广大党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模范,关键时刻敢为人先、冲锋在前,特别是在企业迎峰度夏、防汛抗台、抗冰救灾、抢修保电等非常任务中,不畏艰险、英勇奋战,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保障企业生产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生产建设中独当一面,奋发有为;
在技术攻关中,担当重任,克难攻坚;
在行业大赛中,争金夺银,赢得荣誉,为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个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和谐文化氛围。浙能集团以实施企业“文化工程”为载体,全方位推进企业文化的磨合和整合,建立了具有浙能特色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和标识系统,培育了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人企共进的家园文化、敬业奉献的闪光文化、亲近自然的环保文化、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依法治企的市场文化,形成了推动“大能源战略”深入实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广大员工受到了正确引导和激励,企业战略决策化为了广大员工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企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步伐更加稳健,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导向、激励、辐射和凝聚功能。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道筑在人心、立在事前的“防腐墙”。浙能集团始终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和内控制度,着力抓好对“基建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理、大型维修项目、关联交易、产权转让、干部选拔任用”七大领域的监管,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广泛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大力推行企业与地方检察机关联合预防职务违法违纪,进一步健全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筑了一道严密的防腐墙,对确保企业人财物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浙能集团成立以来,在总额近800亿元的控股项目投资中,没有发现一起重大违法违纪违规案件。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十二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材料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那么相关的事迹材料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xx市盲人学校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现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是xx市唯一的一所盲校,为全市二十二万视障人群服务。xx市盲人学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单列盲校。
“以人为本”指以盲人的实际为本,以盲人自身发展为本。培养健康的心态,自然的社会人。为盲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着力培养生活自理、心智健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一技之长,进而使盲生树立身残志坚,服务社会的人生信念,成为以知识立志,用技能自强的新型盲人。
我们在深化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现在除建立起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坚实的特殊办学体系。结合课题,我们还开办学前教育、多重残疾教育及低视力教育班,以让学校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通过加强管理,大大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在2002、2004、2005年的高考中,共有33人考入xx特殊教育学院,创造了全国特殊教育界的奇迹。我们的职高学生更是供不应求,在全国各地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实现了他们“用知识立志,以技能自强”的奋斗目标。
学校与xx市各大专院校保持着密切联系,让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熏陶盲生,找同龄人跳动的脉搏,做与命运抗争的勇士,建立生活的信心。同时,在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与区内各中小学一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这些活动在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xx区政府将xx市盲人学校命名为“青少年爱心教育活动中心”。通过活动中心,我们“请进来,走出去”。通过残健的.交流,让盲生“回归主流”,让普通学生受到爱心教育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拓宽了思路。
著名的早期特殊教育专家朱汇森说过:“自然给予人一分困难的同时也添给人一份智力和克难精神。”残疾人崇尚环保的过程就是向自然融合的过程,也是战胜自我困境的过程,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和环保精神。作为残疾人受教育的载体,xx市盲人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盲人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残疾人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归主流社会,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是“回归”教育中残疾人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具体体现。人与自然本为一体,残疾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和环保事业的双重发展。我校率先向全国盲校和xx市盲人发出倡议:回报社会,关爱自己,尊重自然。启动特殊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让残疾人亮出生命的绿。我们将环境教育、环保活动、环境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建设相互结合渗透,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一个“绿色学校”。并以此带动全国创建出更多的特殊教育“绿色学校”。
我们曾为一个六旬盲人刘运素提供教育,用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服务于社会,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派专人上门为其教学,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选用适合老年盲人的教学方法,让盲老太在六十高龄足不出户还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全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我校积极完成残疾人就业任务,我校的残疾人占教师总数的15%。教师魏旭川,夫妻双方均为盲人,还有一个女儿,为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我们将魏旭川的妻子郎红霞(xx特殊教育学院毕业)请到学校代课。我校盲人音乐教师张治平,被称为是“山城阿炳”,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将其作为特级教师候选人推荐出去,打造我校的名师。张治平老师已被评为特级教师。
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电视台、xx市各电视台,xx各大报社多次对我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专题活动以及师生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和教育频道专门两次派人到xx为我校录制专题片,介绍xx盲校,介绍xx的特殊教育,播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真正让xx市盲人学校走向了全国。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文明单位、把学校办成全国特殊教育示范校、xx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学校、西部地区盲教育科研的基地,挤身全国一流盲校行列为目标,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文艺调演获奖60余次;学生在全国、市残运会获奖30余次;张治平老师家庭被评为全国、市、区“五好精神文明家庭”,本人获得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李龙梅校长被评为“xx市首届十佳爱心使者”,获得xx市五四青年奖章;在2002、2004、2005年的高考中,共有33人考入xx特殊教育学院,创造了全国特殊教育界的奇迹;在“中国xx第二届学生艺术节”上,我校学生与普教学生同台竞技,竖笛齐奏获金奖;学生创作的美工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教师在市级以上的征文比赛中获奖20余次,市级以上的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学校年年在教育督导综合评比中获“特殊教育奖”(一等奖),被命名为“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青少年爱心教育活动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xx区德育先进学校”、“xx区绿色学校”、“xx区文明单位”、“xx区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区“优秀团支部”、xx市教科院“xx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等。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盲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十三
2022年的11月当萍乡市吹响抗疫号角,街头不再喧嚣,城市不再车水马龙。全市公交、出租停运,社区、小区、城中村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座以“幸福感”著称的城市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暂停,是为了更好地重启。然而暂停的城市里,还有许多人在为城市的快速重启而持续战斗着。
2022年11月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恒鑫物业全体项目管理接到通知,马上返回工作岗位,组织防疫工作。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责任。
恒鑫物业主管小张得到静默管理的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马从家里带着换洗的衣物和生活用品,赶到负责的小区,24小时坚守在小区服务。用爱与责任守护着小区的“万家灯火”。在选择就岗而住一事他没有一丝犹豫,他说“自己家是小家,小区才是大家,大家需要我,我与大家在一起”,为此他已在小区奋战了十多天。
自成立防疫小组以来,张维石日夜驻守,不怕苦不怕累,哪里需要就走到哪里。接到了核酸检测的'通知,亲自带领秩序人员布置场地,确保安全距离,不出一丝纰漏,叮嘱其他工作人员一定确保通知到每一位业主下楼进行核酸检测。
在这场突如其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由于有些员工不能来上班,坚守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张维石一人承担了多人岗位工作任务。时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每天打扫卫生,清运垃圾,还要背着消杀工具及药水重达15公斤满小区跑,岗亭、单元大堂、入户门厅、垃圾桶、生活垃圾堆放点、车库、园林小品等业主接触的重点部位逐一消杀,每天重复消毒动作千余次,用责任抒写平安。
静态管控期间,业主的吃饭问题成为“头等”大事,政府和爱心人士为小区业主派送蔬菜和免费物资,切实解决部分业主买菜难题,疫情当下,总有一些温暖与感动围绕身边!张维石和志愿者开始了忙碌的送菜工作。大家相互协作,满足业主生活的日常所需。
在此特殊时期,张维石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全天候、无间歇,不间断地奔波在消杀、配送、协助核酸检测的路上!守护好全体业主。
他用实际行动书写好了恒鑫物业的服务理念:“物有所为,业有所托”的企业使命,他将再一如既往的与业主一起共同守护好美丽的家园。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十四
xx所现有职工5人,全部都是女职工,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集体,xx年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帮助下,团结协作、努力创收,储蓄余额日益增长,年净增储额5000万元,保险业务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在xx年其他重点业务发展中,该所也取得了较好的营销业绩,思乡月、报刊收订、日用品分销全面完成销售计划。
该所所长在年初计划下达之后不等不靠,提高认识,把当前业务发展的严峻性作为一项挑战,带领全所人员进行市场分析和调查,把各项业务都做了细致的分解。科学地分配效益工资及各项业务酬金,制订奖励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迎难而上,使大家都能以企业为家,牢牢树立企荣我荣的观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的发展各项业务,确保增量增收。在增收的同时该所注重对营业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该所每天业务量在400笔左右。面对繁重的业务,需要每名营业员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该所除坚持每日一提学习外,每日下班前对一天的工作及下一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布置。每周定期召开班会组织业务学习、礼仪培训、开展练功比赛,对新营业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之能尽快胜任本职工作。每月定期对县局的生产经营例会认真传达与学习,对所里每月生产经营情况全面分析,让大家对所里的经营都做到心中有数,认真贯彻落实县局会议精神,在全所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增强全所人员的集体荣誉感。
xx所位于xx镇西侧,属繁华地带,周围商户较多,周围不超过200米还有其他3家商业银行网点,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谋求发展就得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水平,以此来吸引客户,为此该所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培养职工的服务观念,时刻遵循“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为里用户,一切满足用户”的服务理念,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教育员工时刻心系用户、与用户交朋友,在真诚上做文章,做到面对客户真诚微笑,主动留意客户业务取向,热心介绍业务,使员工真正做到“我要服务”。该所所有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所,做好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迎接储户的到来,在平时的工作中,真诚的面对每一位用户,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如对年轻的客户体现快速,减少他们的等候时间。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兑换零钱,残币等。对年长的客户亲切的叫一声大爷、大娘,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存款理财建议。遇有用户临时大额取款,所内资金不足时,积极联系其他网点,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用户满意。认真听取大客户的意见,合理满足大客户的需求,坚持客户利益高于一切,时时为客户着想,维护客户利益。凭着他们这份真诚与努力,终于赢得了一份市场,有的客户宁可舍近求远,也要到该所办理业务,图的就是亲切、方便、热情。该所员工体会到了优质服务给他们的业务发展带来的益处,每个人都能主动遵守服务公约,坚持礼仪服务,和用户相处得如亲人一般。
在工作中他们能处处站在用户的利益上考虑事情,真正的为用户排忧解难,受了委屈依然耐心解释。如用户因取款密码输入错误而不能顺利取款而大发雷霆,营业员却能面带微笑耐心地开导用户仔细想一想,是否是存折拿错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经过营业员的耐心提醒,客户最后发现了自己的失误,重新输入密码,取出了钱,面带歉意直夸她们的服务好,并承诺以后多为他们介绍几个新客户。类似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他们都能耐心解释,安抚用户的情绪,绝不与用户发生口角,让用户充分地感受到了到邮政办理业务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该所全年无一例用户投诉,周围的用户对该所的服务也都十分认可。
在完成各项工作的指标上,该所做到不看计划看市场,积极响应县局各项号召,年初制定各项工作指标,制订旺季增收计划,储蓄业务作为我局的吃饭业务,按市场占有率及潜力分解有重点的推进,根据对储蓄业务奖励的好政策,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抓住大客户这块市场加大攻关力度,同时为了拉近与个人商户的距离,我们还推出了上门兑换零币业务,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发展保险业务上,所长带领全所人员认真分析储户心理,引导客户将定期存款转向保险、理财、国债等业务上,通过他们的特色营销,针对不同用户的储蓄理念,向储户推荐相应的业务品种。在9月末已完成全所全年计划,至11月末保险业务迅速发展至34万,在其他业务上该所也不甘落后,在今年的报刊收订工作中,能够细分市场,该所全体人员在所长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的宣传发放订阅目录,重点宣传包发报刊、老年报、生活报、鸡西电视报等。今年该所在全面完成报刊流转额的同时,包发报刊100%完成收订计划。企业拜年卡成功谈成并定做1000枚一乡一卡,,物流、日用品销售、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139元,电子商务,话费揽收月均发生额都在2万元左右。
该组十分重视以服务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方针,他们严格按照规定去办理日常业务,坚决执行县局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按制度去操作,所长十分重视日常的监督与检查,各级柜员都能互相制约,相互检查,遵守各项规定。每周学习各项安全措施及法律法规。在生活上他们更像是一个家庭,每名员工都能真正地关心对方,互相团结,相互帮助,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处处体现了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真正的体现了和谐向上的氛围。该所在日常安全工作上,要求严格执行县局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安全业务学习,提高全所人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演练预案,落实安全检查责任制。在资金安全上,大家能够互相监督,互相检查,做好逐级检查制度和频次,并登记检查记录,确保该所的安全生产。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十五
xx钻探钻井xx公司xx队一直以“xxx”搞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设备的维修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为宗旨。20xx年我队被评为公司设备管理先进单位,这标志着我们队设备管理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以来,随着生产步伐不断加快,我们队从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入手,以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实现设备零故障为目标,积极探索加强设备管理新思路,为全年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日常维修维护工作中,各位同志兢兢业业工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艺为公司奉献着他们的智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工人的光辉形象,被大家赞誉为技术上的“排头兵”:我们基层队的各路大班就是设备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多掌握一些科学的检修方法。对设备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你的设备患上绝症,才能尽可能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设备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多次演练,将技术风险降至最低。与此同时,我们加强对设备的专业化管理,不断修订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加强设备的巡检和有目的的点检;组织实施“设备零故障”竞赛,大力推广设备科学管理;强化设备的群众性管理,坚持“红旗设备”的评选,规范现场管理;建立“功劳薄”大张旗鼓地表彰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防止设备重大事故发生的先进事迹,大大提高广大员工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努力实现设备管理规范化为现场设备的稳定。
维修上的“急先锋”: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设备的维修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设备的日常维护是很关键的一步,为什么同样的设备使用寿命却有长有短?我想关键问题就在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是否搞好。
各位工人师傅在设备故障维修中总是走在最前列。他们凭着一颗真诚的心,无论是抢修、还是技术改造,也不论白天与黑夜,哪里的设备出现故障,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即使是深更半夜他们也毫无怨言地随叫随到。
工作上的“痴心人”:对工作兢兢业业,有人形容他们已达“痴”的程度。为了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钻井设备的正常运行,他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了每次设备维护时遇到的种种情况,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设备问题,他们都会细心的记录和认真的分析,同行们都称赞他们很专业。
正是他们这种对工作的“痴心”,在今年的设备检查过程中,获得了相关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