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提供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详细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中的评价手段应多样化,既注重对学生掌握程度的测评,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评价。这个教案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一
1、口诀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任意指名学生对口诀。
2、()里能填几?
3×()196×()38()×855练习口诀。
思考并填空,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试商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请你完成这道题21÷8,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全班汇报交流。
2、如果把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情景图)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盘子大约放几个草莓?先估计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如何检验?完成竖式。
(3)为什么商是6而不是5或7?如何答?
3、你能小结一下在“分草莓”这道题中,我们是怎么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做小结。
4、完成“试一试”:()里能填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一人在黑板上做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中1至5题。
第1题:创设摘苹果的情景,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任意选择一个苹果,在小组内交流试商的方法,全班汇报。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正确书写竖式。
第3题:创设错误门诊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改错。
第4、5题,要求学生说出题意,独立列式,并清楚回答问题。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二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10个一是()。
2、10个十是()。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数是()位。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四、巩固练习。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学生量一量,说说结果。
(吸管是教师自制的学具,它们是统一长度单位10厘米。这是因为在备课时。我认为教材设计的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0厘米长的铅笔”不够现实,于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这样便于课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有效的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课程改革实验提倡的一个观点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创造者,把教材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工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2、认识“分米”
师:老师告诉你们: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在你们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长的一段,用手比一比。学生用手比一比。
师:请你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你比得准确吗?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细看看并记住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想出来了再睁开眼睛用手势比给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得更准确。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找一找吧!看看自己的身体上、学习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1分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空间观念。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吸管大约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分米。第二步借助尺子、吸管用手势反复比出1分米的长短,建立1分米长度的观念。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认识。)。
3、探究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指名指一指。
师: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四人小组在一起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指一指米尺上的1分米、2分米、5分米从哪儿到哪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度单位分米。
厘米也是1分米,不仅是数感的培养,更为学生创造了开放式探究学习的方式)。
4、认识毫米。
学生量一量,汇报。
学生数数,说说。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老师把一厘米放大了,我们一块儿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共同数出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说说。
师: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拿出1分硬币,先看一看硬币的哪一部分长度大约是1毫米?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对吗?对,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你能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一分硬币,(平放)把硬币小心地取出来,看一看,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铅笔的长度是不同的,在学生动手测量发现不一定是整一数时,在内心能产生一种思索,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来表示,于是就自然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另外,学生有了“1分米”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认识毫米时,可以适当的缩短时间,使课堂节奏有松有驰。课改后,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要有弹性,根据课堂进程,及时变化。由于可能有部分学生课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识,在介绍毫米时,要根据当时孩子们的状况及时调整,学生可以自己认识的事物教师不要越俎代雹。)。
5、小游戏:“神奇的手指”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好)请把学具轻轻向前推!游戏的名字是:神奇的手指。注意听清要求:仔细看老师的手指,先闭合,然后慢慢张开。如果你认为手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就及时喊停,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估计得最准确。
教师手指闭合,学生估测,教师注意用工具检测学生估计得是否准确。
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玩游戏,注意用工具及时检验你估计的长度是否准确。
(当学生情绪渐落到低潮时,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个或多个情景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来形成一个新的学-。在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后,由于学具较多,学生又有爱动爱摸的天性,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浮躁的情绪。让学生收拾好学具,用动感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巧妙地调控课堂,更是对所学的长度单位的系统整理。)。
三、回顾整理,交流收获。
学生汇报。
四、实践应用,巩固反馈。
1、判断。
数学书厚约5毫米。一拃长约10分米。
小红身高138厘米。课桌高约7厘米。
1棵大树高5分米。跳绳长2毫米。
2、估一估,量一量。
除了判断别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还可以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动手量,全班交流。
(数学来自生活,自然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孩子们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估计和测量,将数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长度观念,而且也让孩子们对数学更加有兴趣。)。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四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课时。
本单元共4课时。
第一课时长颈鹿和小鸟1课时。
第二课时小兔安家1课时。
第三课时游乐场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用。
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在动手活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
用吹塑纸做42只小鸟和6个小房子。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五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
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1.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四、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五、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例3)。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二的1~4题,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72÷8=72÷4=7×6=8×9=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七
教学内容:
p8~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继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4)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0页至32页。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米”不多,对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教材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认一认、量一量、想一想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测量长度的工具米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1米大致长度,从而初步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材还根据需要编排了一些让学生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和估计长度的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米尺度量物体的长度,并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米尺、卷尺、1米长绳子、跳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学习尺子;学习长度;米到底是什么;(当学生出现各种回答时,问为什么会想到学这个)(评价:猜想要有根据)。
2、师:你知道有哪些尺子?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尺子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学生提到一种尺时,教师尽量出示实物)。
(1)长尺、三角尺:做作业时可以用来划线,可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卷尺:测量比较长的距离。
(3)米尺:教师在黑板上划线用,测量物体的长度。
3、师:哪些地方或什么时候要用到尺子?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划线的时候;体检时量身高时;跳远比赛时;。
4、这么多的尺子各有各的用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米尺”。
二、介绍米尺。
1、(出示米尺实物)师:这是把米尺,请你仔细观察,你观察到的米尺是什么样的?(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可能的回答:米尺是直直的长长的,两面有有线和数(都有些什么数啊?)。
2、师:米尺上的线我们叫刻度线,米尺的两面都有线和数,其中一面的数是从0到100的,很多尺子是从1到99,请同学们找到这一面,其实1的前面还有一个0,99的后面还有一个100(媒体出示尺的两端),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的距离就是1米。(板书:1米)。
3、介绍米:师:米是国际长度单位,它的单位符号是“m”。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书空。
三、初步感知,建立1米的观念。
1、感知1米的长度。
(1)师:每个同学手中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你轻轻地拉起绳子的两端(教师同时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1米。手臂不要动,轻轻地放掉绳子,看一看,你两臂伸得多少开就是1米。
(2)放下手臂,不依靠绳子,直接用手比划出1米有多长,试试看,如果实在有困难就请绳子再帮你一次忙。
(3)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选一个学生表示)他表示的是不是1米呢?给他量一量(同组同学量)。
(4)小组合作,一个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米,一个同学量。
(5)全班用手势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老师测量其中几个同学。
2、感知1米的高度。
(1)师:老师把米尺竖放,看一看,从老师的脚底到哪里是1米?
(2)请你估计估计,如果在你们身上,1米可能会到哪里?
(3)用米尺在你自己的身上比一比,从脚底到哪里是1米?(每组只有一把米尺,因此指定每组从哪个学生开始)。
(4)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高?
为什么1米到老师的腰上,到他是下巴,到他是嘴巴呢?(感受1米是个固定的长度,是一样高的,但在不同身高的人身上会到不同的部位)。
3、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到底有多长、多高。
4、找一找:知道了1米有多长,那么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的?(黑板的宽,门宽……)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
能量的及时量,并讲授量的方法。
(量时0刻度线对准要量物体的一端,从0到100就正好是1米)。
四、小小估计员。
1、估计门的高度。
(1)先学生个别估。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小小估计员。请你能估计一下这扇门的高度,你觉得这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把估计的结果写在纸条上。
学生个别估计。
(2)验证,教师大致测量,学生把测量结果填进表格。
(3)估得这么准,你们是怎么估计的?
(表扬估计得准的同学,估计有根有据)。
2、估计黑板的长度。
师:我们上课用的这块黑板有多长呢,请你估一估。
(1)学生自由估计,把估计结果写在纸上。
(2)验证:
a、估计得是不是准,量一下就知道,谁愿意上来量一下?
b、一个人行不行,要不要请助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c、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测量长度是几米的物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米量好后要做个记号,然后从记号那里开始量)。
(除了用米尺量,还可以用什么尺来量?)。
3、先估计,后测量。
教室的长大约是(8)米。
教室的宽大约是(6)米。
讲台桌的高大约是(1)米。
跳绳长大约是(2)米。
(1)估计:请你估一估这些物体的长度。
(2)分小组测量,选一组测量教室的长,一组测量教室的宽,一组测量讲台的高,其余组测量跳绳的长,音乐开始时开始测量,音乐停止时停止,如果音乐停止前已经测量完的小组可以轻轻地去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教师到组指导,特别是测量跳绳的一组,测量软的物体时该注意什么。)。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活动:
1、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大约要走几步?
测量了教室的长,那么那么长的距离,我们走要走几步呢,想不想走一走?
2、走10步,量一量走了多少米。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叉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ppt、小棒、线、纸片、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二)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导入新课。
1.从生活中的角引入数学图形中的角。
师:板书“角”字。
谈话: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些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数学图形中的角。
2.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角。
(三)引导探究角。
(3)联系实际,感知角的特征。
谈话:角是个调皮的娃娃,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你能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出示扇子、三角尺、钟面、剪刀的图片。
同桌一起找一找。
汇报交流,总结。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抽象出图形。
谈话:让我们把角从物体中请出来。
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引导说出:尖尖的,直直的。
2.摸角,感受角的特征,明确各部分名称。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
为什么把它叫做三角尺?
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各个角吗?
摸一摸三角尺上有角的地方,在手心轻轻按一下,看看留下了什么?
再摸一摸尖尖地方的两旁,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地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叫顶点。
直直的两条线是角的边。
3.画角。
边画边讲解画角的步骤。
4.快速说出屏幕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5.清晰角的表象。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认识的角是什么样的,把它记在心里。
6.根据学习经验,准确辨认角。
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做出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7.数出平面图形中的角。
谈话: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图形朋友们也想考考大家,想接受挑战吗?
出示图形,数出每个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学生汇报结果,并指出每个图形里的角。
8.寻找生活中的角。
(1)谈话: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角,能够准确辨认角,还能数出图形里到底有几个角,真了不起!
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藏有角,仔细观察,你还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2)同桌互相指。
(3)汇报交流,规范指角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体会角的特征。
1.创造角。
(1)明确要求。
每种材料只做一个角。
小组合作,比比哪个组的小朋友手最巧,变出的角最多。
(2)动手创造。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展示成果。
谈话:哪位同学能勇敢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给大家听听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阐述自己做角的过程,并指出所做角的各部分名称。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2.比较角的大小,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1)活动角游戏。
谈话:这位同学做的角真有趣,还可以自由活动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活动角。
其他小朋友有做了活动角的吗?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3.感受叉开程度与角大小的关系。
谈话: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总结。
4.感受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
谈话:角变大和变小的时候,边的长短改变了吗?
5.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习题。
(2)独立思考,汇报结果。
三、巩固深化,再创造。
1.出示正方形。
谈话:如果把正方形纸沿一条边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2.猜想一下,并动手验证你的猜想。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4.演示,总结。
四、欣赏角的美丽身影,总结全课。
1.欣赏。
(1)谈话:角的世界就是这样变化多端而又奥妙无穷,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因为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咱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角的美丽身影吧。
(2)课件一次出现金字塔、五角大楼、乡村木屋等图片,教师介绍,学生欣赏。
2.总结全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
你们对自己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用一个手势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吧。
看到角了吗?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第二课时: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绿色圃中。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二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师:线段就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题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出示校园环境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
2.p45第3题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
3.p45第4题。
(1)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出,集体讲评。
5.p45第6题。
(1)猜一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画一画。
(2)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三
教学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
(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
(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三、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四第14、15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2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四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复习旧知。
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练习。
1、第3题。
让学生先说信息,再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4题。
游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解决。
4、第6题。
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分发一些食品。而且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今天老师要分给你们。请小组长来领礼物(12块糖)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而且要求每个同学都满意)。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3)你们用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感知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会动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平均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篇十六
style="color:#125b86">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
3、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
二、新授。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
1、教学例子1。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2)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
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10个一百一千。
(3)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4)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
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
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
板书:一-----十------百------千。
101010。
(5)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教学例子2。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1)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说从右往左每一档所表示的数位名称。重点认清千位在右边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出千位。教师在个位上拨珠,学生回答表示的数是多少。
(2)教学例2的(1)。
借助计数器,教师拨珠,学生装数数,从一百起,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在个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个位上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多少?这时该怎么样拨珠?”“各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样变化的?接下去怎么样数?”
当数到一百一十九时,要注意各个数位上的变化情况。
(3)教学例2的(2)。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八,边拨珠边数数,数到一百九十九时,提问:
“个位上再加上一个珠子,九十九后面是多少?应该怎么样拨珠?
“为什么是数二百而不是向百位进一吗?“再继续数到二百零六。
3、小结:掌握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0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教师巡视后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