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助于今后的改进和发展。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请大家阅读以下精选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澳门的导游词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莲溪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莲溪庙。
莲溪庙位于新桥永乐戏院侧,创建至今已经有二百余年历史,内供奉菩萨甚多,香火亦鼎盛。
莲溪庙以其所在之地为名。澳门地形,宛以莲花,故称莲岛,由大陆通澳门之路,视为莲花台,台尽处有山拔起,称莲花山,又叫莲峰,莲峰之阳,昔有溪水一道,流于新桥坊间,称作莲溪,庙则建于溪之右岸,故称莲溪庙。
此庙始建于道光年间,内奉华光、北帝、财帛、文昌诸神,历经数次破坏、修葺及扩建,今日其座落之新桥区亦由昔日之汪洋一片发展成澳门的繁华地区之一。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澳门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
澳门半岛开发最早,分布着澳门的市区,是澳门地区行政、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绝大部分人口和工商业均集中于此。半岛形如一长靴,东北一西南走向,仅东北端以宽约240米的陆地与珠海市相连。长轴线从东北的关闸至西南的半圆形地(妈阁嘴)长约4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线则从沙梨头海边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区东南角长约2.5公里。西侧的狭窄河道是内港,沿岸有20多个码头,主要是货运及内河客运;东侧面向球江口的是外港,主要是港澳码头。南面有两座跨海大桥(通向氹仔),一长2570米,1974年通车;另一长约4400米,1994年通车。
半岛内分5区:
花地玛堂区位于半岛北部,面积最大(2.7平方公里,占半岛40.3%),人口最多(12.6万人,占半岛36.8%)。包括青洲、台山、马场、黑沙环、望厦、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均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
圣安多尼堂区(花王堂区)在半岛西部,北接花地玛堂区,南连大堂区,东邻望德堂区,西临内港。面积1.1平方公里(占半岛16.4%),人口仅次于花地玛堂区(接近10.9万人,占半岛31.7%)。包括沙岗、新桥、沙梨头等地,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白鸽巢公园均在此区内。
望德堂区位于半岛中部偏东,被花地玛堂区、圣安多尼堂区和大堂区包围,包括荷兰园、塔石和东望洋山。面积最小,只有0.6平方公里(仅占半岛9%),而且约有1/3面积为东望洋山所占。人口约3.26万。
大堂区主要位于半岛东南部,但有一狭长地带沿新马路和草堆街之间延伸至半岛西岸。面积仅次于花地玛堂区,达1.4平方公里(占半岛约21%)。人口则为各区中最少的,仅约2.9万人。大部分土地也为填海所得。是澳门地区的经济中心。
风顺堂区(圣老楞佐堂区)位于半岛西南段,三面环水,北邻大堂区。面积只有0.9平方公里(占半岛13.4%),人口4.56万。本区是澳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澳门的行政中心。
澳门的导游词篇三
螺丝山公园不仅是一个树木茂密的公园,还是澳门一个最清幽的地方,座落于鲍斯高学校对面的一个小山丘上。
园中种植了种类繁多的亚热带及欧洲的植物,角落特别置有多张乘凉坐椅给予游人憩息,还设有一间葡式餐厅。公园里筑有两条环绕整座山丘的小径,可通往一个地台,在此可一揽园中美丽的风景。
澳门的导游词篇四
炮台占地约1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边长均约为100米,4个墙角,外突成为棱堡炮台,内备有水池及军需库,军需库储备充足,足以应付长达两年的包围,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铜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
大炮台右侧有古钟,一口由著名的铸炮专家所造,曾经前往葡国安放数年,由修女会转赠回澳,而炮台入口处前顶的石雕记录了这座炮台抗御外敌的战绩。
炮台东北、西南及东南面墙身建基于3.7米宽的花岗石基础上,墙身以夯土砌建,并以蚝壳粉末作灰泥批荡,坚实非常,墙高约9米,往上收窄成2.7米宽。女儿墙高约2米,成雉堞状,可架设多达32门大炮,以防范来自此两方向之攻击。东南墙两角更设有碉堡。面向中国大陆的西北墙身,主要以花岗石砌筑,女儿墙较矮且没有炮口设置,这主要显示其对海外的防御作用以及对当时中国官方的友好姿态。
炮台之正门入口设在东南墙上,大门后有一些简单房间,是当时军事用房。现作为旅游设施,沿著一条短短的弯曲坡道,可到达炮台宽敞的大平台,历史上炮台平台上及其下层空间有军事设施,如西面棱堡内的弹药库,现在就作为了小展览区,及储水池就作为了博物馆的一部分等。
澳门的导游词篇五
大三巴牌坊,早已成了澳门的地方标志。它实际上不是牌坊,而是圣保禄教堂的正门前壁,“三巴”是早期当地人对圣保禄的俗称,他们又因它建筑规模宏大、外观宏伟而给它加上个“大”字。
圣保禄教堂。
圣保禄教堂建于1602年,与教堂为邻的圣保禄大学在1835年失火,教堂受殃及,不幸付诸一炬,正门前壁和依山而建的大石阶,是由坚石组建而成,大火毁不了,因而得以保存至今。
这个教堂前壁上有许多浮雕,就是要去“读”的,圣母、耶稣和几位圣人的浮雕,七臂烛台、七脚怪兽等,让澳门旅游局印发的彩色资料或导游帮你去好好读一遍吧!
圣保禄教堂。
圣保禄教堂在1990年至1995年进行了修缮工程,并改建成博物馆。在教堂的墓室里,小阳台下殿堂的大抽屉中,存放着殉教宣教士的骸骨。
在十六十七世纪,澳门是葡萄牙的贸易及宗教中心,到远东地区进行宣教活动的宣教士,都是以澳门为基地。因此,葡萄牙在澳门留下了许多天主教堂。
圣保禄教堂。
这些教堂在平日都不举行聚会,一年内只举行两三次弥撒,都变成了旅游名胜地,里里外外都犹如新的建筑物。喜欢缅怀历史的.,一座座教堂令他们流连忘返,例如建于1626年,坐落在东望洋炮台圣母雪地殿,里面的手绘壁画,你认为多珍贵就多珍贵。
喜欢寻访古迹的,分布各处的教堂都可让自己的心里世界满载而归,一座座已故伟大教士历久弥新的雕像和各种遗物,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澳门的导游词篇六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澳门文化中心的剧院。
综合剧院。
设计具古典剧场的风格,并备有现代化的高科技配套设施。剧院内设有座位1,114个,适合各式各样大型节目的演出,如交响乐及室内乐演奏会、歌剧、舞蹈、综合性演出、各种戏剧、研讨会及大型会议等。
此剧院有可移动式音响天花板(2.5米的弹性高度)与可移动式的舞台挡声板,其可变容积在8,330立方米与11,800立方米之间。如欲演出音乐会,天花板升高,挡声板置於舞台之上,所产生的反响时间(rt)为1.5秒(中频),特别适用於管弦乐音乐会及无需使用扩音系统的音乐会。如有其他演出,天花板降下且舞台布景安置在舞台上,其所产生的反响时间(rt)变为1.1秒,适合音乐剧、粤剧及其他需要使用扩音系统的演出。剧院的空间结构使声音能均匀地散播,使演出者的说话更为清晰,音乐更嘹亮动人。
此剧院的舞台宽18米,深17.4米,有现代化的灯光与音响设备,舞台顶设有一钢架系统,支撑32支机械式平衡吊杆与35支电动平衡吊杆,还有一整合式活动音响反射板。在舞台下亦设有两层式活动暗门,有需要时可与原舞台连合,使之能伸展至符合各类演出需求的舞台面积。
此外,还设有即时传译室,能同时以六种语言进行解说。
小剧院。
设有393个座位的小剧院适宜上演小型节目如话剧、小型音乐会和现代舞等节目,同时也是电影与研讨会等项目的理想场地。
剧院内置有电影大萤幕,配有环回立体声系统,故放映影片及其他需投射设备的活动之效果极佳。
此舞台宽13.7米、深8.2米,舞台顶的钢架支撑著34支平衡吊杆,包括32支机械式的和2支电动式的。另外,设有即时传译室,能以三种语言同步传译。
澳门的导游词篇七
由当地的耶稣会会士于16明神宗年间开始修建,耗时十年才得以竣工。原本炮台仅仅是为保护圣保禄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范海盗,但自1662年成功击退荷兰舰队之攻击,炮台就成为了重要部署的军事基地。炮台下面的备用水池以及巨大的军需库,便是在那次防御之后所兴建的,这座炮台成为了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
而从1623年至1740年间,这里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巨型钢炮雄踞于旁,又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此外,建于空地中心的南欧式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
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1966年,将炮台迁入后开放为游览区,大炮台城墙分别于1992、1993和进行修葺,有关工程只限必需的以保持其真实性,除了清洗状况良好的物料外还清除表面杂草,用除草剂清除植物的根部,使用原有材料修补墙身裂缝,因此大炮台之结构被完整保存。199月起,政府将原气象台的大楼拆去,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落成启用。
澳门的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作为_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敎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敎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敎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敎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超过20处的历史建筑,以及同分散建筑紧密相连的妈阁庙前地、阿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7个广场空间。
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是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结晶。
澳门的导游词篇九
明末清初,大量上帝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起劲从事远东地域的传教事变,并由此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换的光辉篇章。这些传教士来自差异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能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先容了中国的文化成绩。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全力建树下,开创了很多“中国第一”的奇迹,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以是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笔墨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隶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等等。由耶稣会在澳门创办的圣保禄学院(现已不存)及圣若瑟修院,为上帝教在远东和中国的传教奇迹作育了大量人才,同时也作育了大批中国籍的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换作出卓越的`孝顺。
到19世纪,随著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大陆,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起劲开展传教勾当。好比中国第一位新教徒蔡高就是由马礼逊在澳门为其洗礼;另外,由马礼逊编写的《华英字典》也是在澳门出书。而由新教徒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校”更快要代西式学校教诲模式引入中国,作育出容闳等闻名门生,对中国教诲的当代化作为孝顺。
另一方面,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敬,示意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住民妈祖信奉一脉相承的相关。可是,因为社会和汗青情形的非凡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浩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外洋妈祖崇敬撒播和组织的典范特性,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打仗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撒播妈祖文化的处所。
在四百多年的汗青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汗青城区内,协力营造了差异的糊口社区。这些糊口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构筑艺术特色外,更揭示了中葡两国人民差异宗教、文化以至糊口风俗的领悟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配合酝酿出来的温情、淳朴、海涵的社区气味,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代价的处所。
澳门的导游词篇十
由当地的耶稣会会士于1617年明神宗年间开始修建,耗时十年才得以竣工。原本炮台仅仅是为保护圣保禄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范海盗,但自1662年成功击退荷兰舰队之攻击,炮台就成为了重要部署的军事基地。炮台下面的备用水池以及巨大的军需库,便是在那次防御之后所兴建的,这座炮台成为了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
而从1623年至1740年间,这里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巨型钢炮雄踞于旁,又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此外,建于空地中心的南欧式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
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1966年,将炮台迁入后开放为游览区,大炮台城墙分别于1992、1993和1996年进行修葺,有关工程只限必需的以保持其真实性,除了清洗状况良好的物料外还清除表面杂草,用除草剂清除植物的根部,使用原有材料修补墙身裂缝,因此大炮台之结构被完整保存。1996年9月起,政府将原气象台的大楼拆去,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1998年落成启用。
澳门的导游词篇十一
观音岩在澳门大学的山脚下,沿指示牌方向拾级而下就可到达。观音岩是一间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教庙宇,毗邻澳门大学。素以其优美宜人的景致,宁静安谧的氛围吸引着无数游人。这间庙宇背山面海而立,外形古朴,小巧玲珑,在一片苍翠树下的掩映下,愈显超凡脱俗,与世无争。
伫立庙前,遥望对岸澳门半岛,八景之首“镜海腾龙”的美景尽收眼底,确是都市人逃离繁嚣,平静心境的大好去处。在路?朊碛钪校?观音岩颇为与众不同。
一般的庙宇,习惯上多称为“庙”,独是这间被冠以“岩”之名,这与它的起源有直接关系;其次,庙宇的创建过程多是先建庙后请神,观音岩却正好相反,先有神像,再建庙堂;其三,在庙内右墙上,挂有一形状独特的铁块。状若蝙蝠,乃取“福”字谐音,敲之则声音洪亮震耳。
据值理称,当年建庙时由于经费拮据,为节省支出,故权以此充作铁钟之用。该庙的石刻上所记的年份,观音岩乃创建于清朝同治辛未年,即一八七一年,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了。
澳门的导游词篇十二
欢迎大家来到澳门松山灯塔!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松山灯塔。
松山灯塔是我国沿海以及远东地区的第一座灯塔,因耸立在松山松涛中而得名,原称东望洋灯塔,所在的松山原名琴山,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的最高山岗,海拔九十三公尺,为澳门地区的地理座标的标志点。
松山灯塔与另两座三百年古迹松山炮台和松山教堂,构成松山三古迹,于此远眺,澳门全景及珠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可领略古今变迁。
由一名土生葡人设计的松山灯塔,高十三公尺,于一八六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放射光芒,九年后的一八七四年八月被台风吹毁,至一九一一年才重建,正式使用迄今。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