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验,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评价,不抄袭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在下面的范文中,你能看到一些优秀总结的写作技巧。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一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五月五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意思是“开始”和“开始”。第五天可以叫第五天。在一些地方,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月节,艾节和夏季节。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年的历史。端午节有许多起源和传说,包括: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和纪念曹娥;根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表,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吴越人举行的图腾节日,比屈原更早。但是几千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经深入人心。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在提倡养才赋民,富国强兵,主张联合反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贪财离职,被流放。流亡期间,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叫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京都、楚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舍不得一直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完巨作《怀沙》后,投身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欲绝,纷纷涌向汨罗江祭奠屈原。渔民们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捕鱼。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说如果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咬医生了。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医生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如果龙水兽喝醉了晕倒,他就不会伤害屈医生。后来,由于担心饭团会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大米,并在大米周围包裹彩色丝绸以发展成今天的棕色种子的想法。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熏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来纪念屈原。至于吊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饮雄黄酒,则说是抑恶。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之外,端午节期间各地还有丰富的饮食习俗。吃黄鳝,吃面,吃粉丝,吃茶蛋。在江西南昌,端午会煮茶叶蛋和盐水蛋。鸡蛋包括鸡蛋、鸭蛋和鹅蛋。蛋壳被漆成红色,装在彩色网袋里,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这意味着祝他们好运和安全。吃蛋糕,吃炸堆之类的。我最喜欢吃粽子。南方和北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粽子的大小不一,有甜的也有咸的。大的有两三斤的巨型饺子,小的有不到两寸长的小巧玲珑的甜饺子。我吃过四川乐山做的肉饺子。黄澄澄的糯米里塞满了咸肉,肥而不腻。有胡椒和竹叶的香味,味道悠长。最值钱的是价格低,每个重八两,才两块五毛。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传统节日精神,坚守民族文化阵地。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进入12月后,大街小巷的橱窗上,都写满了各式各样的圣诞快乐的祝福语;在商场,在宾馆,各式各样的圣诞树和彩灯眼花缭乱;卖场的货架上,从玩具到饰品一应俱全;上周同学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也莫过于圣诞节。我们不得不承认,同学们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你们知道圣诞节、情人节是哪一天,但你们知道端午节、重阳节又是哪一天呢?我们发现“洋节”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提高,我们的传统节日正悄然退回幕后,这种局面,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忧虑。
我们要尊重西方节日,更要弘扬中华节日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春节,老老少少,团团圆圆,走亲访友,互致祝福;清明节,踏青、扫墓、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中秋节,赏菊花、吃月饼、孝敬长辈,其乐融融,喜不自胜!
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还是一种尊严。我们不能看着传统文化一点点消亡。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我们过着洋节日的时候,不要忘记和亲人们一起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三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三国三班的,我们班是由38名同学组成的小家庭,在班主任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青春为飞向梦想的翅膀,以执著为实现梦想的钥匙,而我们始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这是我们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传统建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再过不久,冬至将如期而至,它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过中华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
其实不只是冬至的饺子,还有那端午里激昂的龙舟、新年里燃起的鞭炮,以及那维吾尔族优美的舞姿、壮族动听的山歌,这些无数种传统文化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今天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我们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崭新的一代,长城让我们更加坚强,黄河在我们身体里流淌,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我们中华民族而奋斗不息!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八班的钟_,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不曾消失的文化”。
清亮钟声犹在耳,新的一年已然来到,想必大部分同学都还沉浸在元旦的热闹里吧。元旦代表着“新一年的到来”,俗称“阳历年”。它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并称之为“元旦”。元旦元旦,念来总感到一种圆润,一整年的团圆都在这个名字里。不禁让人称叹于古人的才华。与此类似的还有中秋、重阳、清明等等,我国的传统节日正因这些饱含诗意的名字,显出脉脉情深。
但在时间的滚滚洪流中,我国文化不可避免与异国文化发生碰撞——日本的菊与刀,泰国的佛与邪,欧洲的傲慢与偏见。这在时代的进步中是一种必然。但,我们常常忘了。忘了清明时节的雨纷纷,忘了中秋时节的婵娟千里,忘了重阳时节的遍插茱萸。它们不光是节日,更多的是一脉相承的文化。
每一个国家都有新年,但只有我们的新年叫做“元旦”。也许你认为这句话无关紧要甚至显得可笑。但请记住,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彰显!没有人能离开自己的根,而我们的根,是我们灵魂的发源。我们大可以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偏概全,对其不屑一顾,但切忌遗忘。遗忘是一种背叛,铭记是一种警醒。
所以,请永远不要忘记,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处的灵魂。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五
那年,我到莆田采风,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专程前往距市区西郊约1公里处的凤凰山公园游览,公园北部竖立着“文献名邦”等九座牌坊,以图文形式展示莆田历代状元、进士的风采。您便是其中的一位。
老家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据史料记载,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莆田先后涌现出2,370多名进士、12名状元、14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您(1232-1277),字德刚,南宋参知政事、著名抗元英雄,宋名相陈俊卿第五代从孙。原名子龙,生于福建莆田,逝于浙江杭州,是继岳飞之后,与文天祥等忠烈齐名的爱国民族英雄。据您身后数百年,赞誉他的诗文、佳联不老少。我最欣赏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那副。清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在去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祭祀您时,特意题写一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短短38个字,既把您与文天祥相提并论,又对您爱国精神予以充分肯定。
家乡莆田,有句民谚--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您是莆田古人中,践行这一地方风尚和传统的标杆。据《兴化府志》记载,您受其高叔祖陈俊卿的影响,“幼颖悟,苦学不厌,年未弱冠,即以精于声律而驰名郡庠。20岁入乡学,25岁入太学。咸淳四年(西元1268年)夏五月,廷对第一,状元及第,初名子龙,度宗以其文章擅天下,御笔改名文龙。”并赐字“君贲”,意思是皇帝的股肱、卫士。
学而优则仕。按理说,您这位廷对第一的才子,走上仕途之后,可望宏图大展。遗憾的是,适逢南宋皇朝风雨飘摇的危难之秋。您任职的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既是鱼米之乡,又是皇亲国戚聚居之地,历任官员到了这裡,免不了遭遇权势人物干扰,以致很难秉公处理政务。您到任后,一方面,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另一方面,公开声言,为官“不可以干以私”。他言必行,行必果--革除弊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关心民瘼。因为政声卓著,所以“人皆惮之”。因而深得镇东军元帅刘良贵的器重,“政无大小,悉以询之”,成为刘的得力助手。
您才华闻名天下,连大奸臣贾似道,也很赏识您,且以礼相待。《宋史》:“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从理宗开始当权,到度宗时权倾朝野的贾似道,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培植党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拉山头、划圈子。他察觉到“文章魁天下”的您受皇帝赏识后,便想把您纳入小圈子、为自己所利用。于是,接连上奏朝廷举荐您。短短几年功夫,您禄星高照、步步高陞,从校书郎、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等职,一步一步走上监察御史的职位。平心而论,与贾似道的举荐不无关系。
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人正直公道、为官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向正直耿介,且以为国为民为准则的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受其蒙蔽,不违背原则。相反,对贾似道弄权误国的行径,义正词严予以抨击和揭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浙西转运使起畏,在贾似道授意下,上奏请求实施“公田法”,一时之间,“史缘为奸,争以多买为功”,致使浙西一带“六郡之民,破家者多”,导致民愤四起、民怨沸腾。您上疏陈述得失,据理力争,并要求严惩起畏。“公田法”轩然大波得以平息后,百姓拍手称快,赞扬您“乃朝阳之鸣凤也”。
“朝中有人好做官”,古往今来,多少官员为了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削尖脑袋、踏破铁鞋,唯恐没有门路拉关系、没有机会找靠山。一旦拉上关係,只要找准靠山,大都可以好梦成真、平步青云。正因此,紧抱大腿者有之,甘当犬马者有之,卑躬屈膝者有之,出卖人格者有之。作风正派、刚直不阿的您,敢于同有恩于己的权奸贾似道公开唱反调、坚决作斗争,赢得群众好评,堪称官员楷模。今天看来,单是这点就足以“垂史传”了。
纵观您一生,足以“垂史传”的,还有很多。度宗三年(1267),元军长驱直下,围攻南宋国防重镇襄阳、樊城。贾似道的女婿范文虎率兵驰援,却临阵逃遁。守将吕文焕降元,襄、樊重镇相继陷落。朝野震动,舆论譁然。贾似道蒲鞭罚罪、掩饰其咎,对范文虎只作降职一级、出任安庆知府的“处理”。同时,任命“曾多献宝玉”的小人赵晋任建康知府,又让卖身投靠的无耻之徒黄万石出任临安知府。您对贾氏结党营私的丑恶行径极为愤慨,毅然上疏度宗,力陈贾之过失,并提出弹劾范文虎、赵晋和黄万石三人。于是,触怒了贾似道,被贬职到抚州。
在抚州任上,您初衷不改,清廉为官,深得民心。贾似道找不到借口,就以官爵收买监察御史李可,以您“催科峻急”的莫须有罪名,于1275年11月将您罢官,您只好返回兴化军故里。您这位洁身自爱、不移操守的名臣,却因为忤逆权贵而被逐出官场,这既是您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朝廷的悲哀。疾风知劲草,国危见忠臣。居心叵测的贾似道兵败之后,朝廷这才后悔当初没有采纳您的意见。于是,诏令宣召您进京。
可叹朝廷虽然罢黜了贾似道,却又起用投降派陈宜中为宰相。不久,元军攻下了临安北面文天祥据守的独松关,附近的郡守县令风声鹤唳,争相弃官逃亡。12月28日,您与文天祥、陈宜中等文臣武将商议,您主张背城一战,陈宜中却力赞议和。最后,谢太后采纳了陈宜中的意见,遂于德佑二年(1276)正月,派人向元军奉表称臣。痛心疾首却又回天无力的您,便以母老乞求归养为辞,无限惆怅地回到了故乡莆田。元兵陷福州后,派人劝降您,遭到严辞拒绝。您痛斩招降使的同时,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旗帜,坚守兴化城。后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元军见劝降无望,便把您押往杭州。
“国亡我当速死!”从离开兴化之日起,您就开始绝食。途中曾写诗与子诀别,表达了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强烈心声。诗中写道:“一门白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景炎二年(1277)4月25日,被囚禁的您,要求拜谒岳飞庙。当他以孱弱之躯蹒跚进入岳庙时,失声痛哭,哀恸悲绝,当晚死于庙中,年仅46岁,遗骨葬在西湖蛀寺的翠竹园里,后人誉之为“福建的岳飞”。您的爱国情操、英烈气概在海内外广为传颂,奉祀您的尚书庙,福州有十几座、中国台湾有两百多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对您而言,可谓“岁月尘埃遮不住,久经沉淀垂史传。”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六
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心灵是一面镜子,里面装着什么取决于你面向哪里。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守于国旗下讲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文龙(1232—1277),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刚中。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号如心,陈俊卿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在保卫兴化城的战斗中战败被俘,在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留下了光彩照人的“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诗句。后因绝食而牺牲。在台江万寿尚书庙,有两块弥足珍贵的“朝宗利济”、“保国佑民”的牌匾,分别是清嘉庆、道光皇帝题写的。此外,还有清太子少保、云贵总督林则徐手书题刻的“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的楹联,热情地讴歌了陈文龙满门忠烈的民族气节。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爱民、刚正不阿、忠贞正气、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自明洪武至清光绪年间,人们先后在福州台南的阳岐、新亭、万寿、竹林等处,建了尚书庙,此外,莆田、长乐、连江等地,也建有尚书庙。说明对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每逢农历八月十五陈文龙的寿诞日,人们都会举行隆重而热烈的仪式,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尚书公信仰与风俗。
农历八月十五为陈文龙寿诞。这一天,福州地区的尚书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还有闽剧演出、踩街、讲评话等具有福州特色的文艺活动,十分热闹。庙的周围则是另一番景象,摆满了各种兜售小吃的摊位,人们可以在这里边品尝小吃,边欣赏闽剧等演出,好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正月十七日,是尚书公出海的日子,又称“迎尚书公”。参加巡游的队伍浩浩荡荡,秩序井然。排在最前的是“马牌”,在队伍前引路,一对大灯笼紧随其后,“黄旗锣”开道,接着是“京鼓”,“执事牌”、“銮驾”分列两边,再后面是“部将”,跟在后面的是“尚书公令旗”和“尚书公坐像”,由八个身穿黄色服装和帽子的轿夫抬着,“凉伞”、“掌扇”紧跟在后。走在巡游队伍最后的是“尚书公官船”,由“官船会把”成员十六人扛着,信众簇拥着“尚书公官船”。巡游的队伍经过时,沿街的商铺、居民,都会摆上香案,虔诚地迎送“尚书公”。有时还会雇请“十番”“台阁”、“肩头坪”等助兴,使巡游队伍更加热闹。
正月十八日,福州各尚书庙都会举行“尚书公”坐“尚书公官船”回老家莆田省亲的欢送仪式。“尚书公官船”按比例缩小,设计十分精致,有“公堂”、“公馆”等,且色彩鲜艳,做工精细,造型逼真。正月十八日夜十一点,尚书庙的大殿,众董事焚香,恭请“尚书公”起驾、登船,在众多“部将”的护送下,人们把商号、信众奉送的礼物运到码头,装入“尚书公官船”内,随后,在众董事和信众的簇拥下,“尚书公”的令旗和神像徐徐抬出大殿,一路上,信众燃放鞭炮、烟花,热烈欢送,场面十分热闹、喜庆。有的信众还争相护驾,所以队伍行进很缓慢。“尚书公”神像和“尚书公官船”到达码头时,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等闽江潮水上涨满潮,开始退潮时,人们顺水焚化“尚书公官船”出海回莆田,这时,热闹、隆重的出海仪式才结束。
“尚书公”出海前的拆船仪式也十分有趣。正月十八日早,“尚书公”金身移驾到公宴礼堂,由大堂董事、商号、信众奉送精美的供品,举行隆重的祭礼,“尚书公官船”移至庙直街,供信众摸船,以求平安、好运。下午三时,在神庙大殿举行“尚书公”调谕部将、交代公务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燃放鞭炮,鞭炮声还未停歇,停泊在“船坞”门口的“尚书公官船”,立即被信众拆得粉碎,拿得精光。这种奇特的拆船仪式是有来历的。相传,以前有一位信众摸船求平安时,不小心碰落了“尚书公官船”上的东西,吓得他跪地求饶、许愿。后来,这位信众做生意赚了许多钱,就到社会说:“拿了龙潭尚书庙出海的官船上的东西,就有好运的。”因此,拆船成了约定俗成的习俗。信众拆了船,将拆了的东西小心地捧回家中,怀着尊敬与虔诚的态度,供在大厅,全家人点烛、焚香,叩拜后,马上捧着船上的东西,点着贡香,一路小跑,并高喊:“扒啰!”意思是使劲地划船,祝“尚书公官船”一帆风顺,送“尚书公”早日返乡。直接送到苍霞洲恒蛙埕,欢送“尚书公”出海的码头,把船上的东西交给“官船会把”,使之装配完整。“拆船出海”只有龙潭尚书庙,其他尚书庙没有此风俗。三月初十为“尚书公”回銮与开印日,举行欢迎仪式后,“尚书公”金身又供于神位上。
万寿尚书庙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每年大年三十,善社请戏班通宵演戏,寿书庙成了众多躲债者的好去处,讨债者也十分识趣,不会追到尚书庙讨债,毕竟众怒难犯啊。于是,久而久之,成为惯例,沿袭下来,成为福州历史上一种十分独特、有趣的社会现象,值得社会学者研究。
“水部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水部尚书”之职在封建时期极为少见,隋唐之后,只见水部侍郎,罕见水部尚书。在宋之后,“水部尚书”成了名誉头衔,作为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褒奖。明永乐六年(1420xx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能保佑航运、渔民;清道光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敕封水部尚书”。郑和下西洋,途经福州时,曾到尚书庙行香,祈求远航安渡。
明清时期,每三年科举后,历朝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使团赴琉球(今冲绳)、中国台湾册封当地官员。册封使团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行船,为祈求平安,册封使奉水部尚书陈文龙为海上保护神。还多次“奉旨册封琉球”、“敕封水部尚书”。尚书公神像护航到了琉球,琉球还派将士护卫尚书公回航。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内容之一的册封使团,陈文龙为“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同时,地处我省沿海沿江的渔民、船民,也将陈文龙像供奉船中,以祈求平安。闽台及东南亚等地,都将陈文龙比作“海上保护神”。由此可见,尚书公信仰和民俗,已超越了国界,在海内外拥有众多的尚书庙和信众,充分说明了陈文龙的人格魅力。
那年,我到莆田采风,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专程前往距市区西郊约1公里处的凤凰山公园游览,公园北部竖立着“文献名邦”等九座牌坊,以图文形式展示莆田历代状元、进士的风采。您便是其中的一位。
老家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据史料记载,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莆田先后涌现出2,370多名进士、12名状元、14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您(1232-1277),字德刚,南宋参知政事、著名抗元英雄,宋名相陈俊卿第五代从孙。原名子龙,生于福建莆田,逝于浙江杭州,是继岳飞之后,与文天祥等忠烈齐名的爱国民族英雄。据您身后数百年,赞誉他的诗文、佳联不老少。我最欣赏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那副。清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在去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祭祀您时,特意题写一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短短38个字,既把您与文天祥相提并论,又对您爱国精神予以充分肯定。
家乡莆田,有句民谚--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您是莆田古人中,践行这一地方风尚和传统的标杆。据《兴化府志》记载,您受其高叔祖陈俊卿的影响,“幼颖悟,苦学不厌,年未弱冠,即以精于声律而驰名郡庠。20岁入乡学,25岁入太学。咸淳四年(西元1268年)夏五月,廷对第一,状元及第,初名子龙,度宗以其文章擅天下,御笔改名文龙。”并赐字“君贲”,意思是皇帝的股肱、卫士。
学而优则仕。按理说,您这位廷对第一的才子,走上仕途之后,可望宏图大展。遗憾的是,适逢南宋皇朝风雨飘摇的危难之秋。您任职的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既是鱼米之乡,又是皇亲国戚聚居之地,历任官员到了这裡,免不了遭遇权势人物干扰,以致很难秉公处理政务。您到任后,一方面,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另一方面,公开声言,为官“不可以干以私”。他言必行,行必果--革除弊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关心民瘼。因为政声卓著,所以“人皆惮之”。因而深得镇东军元帅刘良贵的器重,“政无大小,悉以询之”,成为刘的得力助手。
您才华闻名天下,连大奸臣贾似道,也很赏识您,且以礼相待。《宋史》:“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从理宗开始当权,到度宗时权倾朝野的贾似道,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培植党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拉山头、划圈子。他察觉到“文章魁天下”的您受皇帝赏识后,便想把您纳入小圈子、为自己所利用。于是,接连上奏朝廷举荐您。短短几年功夫,您禄星高照、步步高陞,从校书郎、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等职,一步一步走上监察御史的职位。平心而论,与贾似道的举荐不无关系。
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人正直公道、为官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向正直耿介,且以为国为民为准则的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受其蒙蔽,不违背原则。相反,对贾似道弄权误国的行径,义正词严予以抨击和揭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浙西转运使起畏,在贾似道授意下,上奏请求实施“公田法”,一时之间,“史缘为奸,争以多买为功”,致使浙西一带“六郡之民,破家者多”,导致民愤四起、民怨沸腾。您上疏陈述得失,据理力争,并要求严惩起畏。“公田法”轩然大波得以平息后,百姓拍手称快,赞扬您“乃朝阳之鸣凤也”。
“朝中有人好做官”,古往今来,多少官员为了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削尖脑袋、踏破铁鞋,唯恐没有门路拉关系、没有机会找靠山。一旦拉上关係,只要找准靠山,大都可以好梦成真、平步青云。正因此,紧抱大腿者有之,甘当犬马者有之,卑躬屈膝者有之,出卖人格者有之。作风正派、刚直不阿的您,敢于同有恩于己的权奸贾似道公开唱反调、坚决作斗争,赢得群众好评,堪称官员楷模。今天看来,单是这点就足以“垂史传”了。
纵观您一生,足以“垂史传”的,还有很多。度宗三年(1267),元军长驱直下,围攻南宋国防重镇襄阳、樊城。贾似道的女婿范文虎率兵驰援,却临阵逃遁。守将吕文焕降元,襄、樊重镇相继陷落。朝野震动,舆论譁然。贾似道蒲鞭罚罪、掩饰其咎,对范文虎只作降职一级、出任安庆知府的“处理”。同时,任命“曾多献宝玉”的小人赵晋任建康知府,又让卖身投靠的无耻之徒黄万石出任临安知府。您对贾氏结党营私的丑恶行径极为愤慨,毅然上疏度宗,力陈贾之过失,并提出弹劾范文虎、赵晋和黄万石三人。于是,触怒了贾似道,被贬职到抚州。
在抚州任上,您初衷不改,清廉为官,深得民心。贾似道找不到借口,就以官爵收买监察御史李可,以您“催科峻急”的莫须有罪名,于1275年11月将您罢官,您只好返回兴化军故里。您这位洁身自爱、不移操守的名臣,却因为忤逆权贵而被逐出官场,这既是您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朝廷的悲哀。疾风知劲草,国危见忠臣。居心叵测的贾似道兵败之后,朝廷这才后悔当初没有采纳您的意见。于是,诏令宣召您进京。
可叹朝廷虽然罢黜了贾似道,却又起用投降派陈宜中为宰相。不久,元军攻下了临安北面文天祥据守的独松关,附近的郡守县令风声鹤唳,争相弃官逃亡。12月28日,您与文天祥、陈宜中等文臣武将商议,您主张背城一战,陈宜中却力赞议和。最后,谢太后采纳了陈宜中的意见,遂于德佑二年(1276)正月,派人向元军奉表称臣。痛心疾首却又回天无力的您,便以母老乞求归养为辞,无限惆怅地回到了故乡莆田。元兵陷福州后,派人劝降您,遭到严辞拒绝。您痛斩招降使的同时,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旗帜,坚守兴化城。后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元军见劝降无望,便把您押往杭州。
“国亡我当速死!”从离开兴化之日起,您就开始绝食。途中曾写诗与子诀别,表达了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强烈心声。诗中写道:“一门白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景炎二年(1277)4月25日,被囚禁的您,要求拜谒岳飞庙。当他以孱弱之躯蹒跚进入岳庙时,失声痛哭,哀恸悲绝,当晚死于庙中,年仅46岁,遗骨葬在西湖蛀寺的翠竹园里,后人誉之为“福建的岳飞”。您的爱国情操、英烈气概在海内外广为传颂,奉祀您的尚书庙,福州有十几座、中国台湾有两百多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对您而言,可谓“岁月尘埃遮不住,久经沉淀垂史传。”
最近,xx省杂文学会组织我们去民族英雄陈文龙家乡莆田采风。陈文龙,原名子龙,字君贲、德刚,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状元,宋度宗赐名文龙。陈文龙乃宋末抗元英雄,在杭州就义,后人将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忠肃”。
我们坐高铁,一路飞驶,四个多小时便到了莆田。莆田是福建地级市,古称“兴化”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东面中国台湾海峡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北依福州,南接泉州。这里是典型的南国风光,到处是榕树、荔枝树、龙眼树及各种热带花卉。莆田盛产荔枝,故莆田又称荔城,只是我们去时已过荔枝收获期。路边的桂元树,这里称龙眼,硕果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行人随手可摘,令人眼馋。到了莆田,当地陈氏后裔就派人把我们接到陈文龙故居—莆田玉湖陈氏祠堂。
莆田玉湖现陈氏祠堂在今莆田市荔城区阔口村玉湖公园内,祖祠地脉钟灵,环境优美,踞地利之独特,得人和之荣昌。它占地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0平方米,距原旧址100多米。祖庙总体为三进、三座的联体结构布局。有仿原样重建的主殿与拜亭,还增建偏殿、拜亭和山门。这些建筑总体呈现明显的闽南风格,高脊飞檐,宏恢壮观,雕梁画栋,溢彩流丹,古今合璧,美仑美奂。北宋庆历间,祖籍颖川人氏的陈仁公自钱塘迁居白湖境浦边肇基,白湖雅称玉湖,并以地名为宗系,是为莆田玉湖陈氏之始祖。陈氏第四代有榜眼登第的陈俊卿成为抗金名相,第八代有状元及第的陈文龙英勇抗元,他们受到后人的崇拜。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据文史介绍,陈氏八代,不但代代位高权重,而且个个忠君爱民。尤其令人敬仰的是八世祖陈文龙,他踏入仕途后,始终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元军南下,在各地守将纷纷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后被捕,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终年45岁。其叔陈瓒(1232—1277)与之同龄,亦倾家财募义军,后奋力收复兴化城,但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被执,痛骂元军,被车裂于五门。元军攻入兴化城后,恼羞成怒,屠城三个时辰,死难三万余人,血流成河。阔口陈氏家族死难无数,幸存者都隐姓埋名。直至明初才逐渐恢复陈姓,重建玉湖祠。明代朝廷追赠陈瓒为兵部侍郎,赐谥忠武,当时民众葬其衣冠于壶公山下,为他和陈文龙建二忠祠于莆田池。按宋代追赠制度,一代太师,可追赠三代,故玉湖陈氏祖祠门前有一副石刻柱联:'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
对联。
彰显了莆田陈氏家族的豪迈气概。现山门两侧又增建为祭祀陈俊卿和陈文龙、陈瓒的“正献殿”和“二忠殿”。现祠内尚保存有明代以上之石刻有“状元里”、“陈丞相里第”,以及石柱上之“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文章魁天下,节义愧当时”等楹联石刻。主殿堂中陈列着玉湖陈氏诸先祖之神像,暨屈武先生题写之“民族英雄”巨匾,与原有之“世笃忠贞”大匾,交相辉映,突出祠堂主题。主殿两侧,东为纪念堂,西是源流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均陈列在那里。
参观中,大家凝视着“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幅对联颇多感受。对联不仅展现了莆田学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更是显示了陈文龙及其子孙把松柏的坚贞不屈作为立身处世的精神支柱。陈文龙及其家人在民族、国家危难之时,毁家纾难,舍生取义,在历史上树立了一座彰显民族之魂的不朽丰碑。英雄激励着后人,玉湖陈氏后裔继承并发扬了先祖遗训,忠义爱国,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中就有多名国家命名的抗日英雄,还有一名老人以“飞虎队”抗战老兵的身份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现代社会,我们今天寻找英雄的足迹,纪念贤臣名将陈文龙,不仅要学习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发扬他的特立独行嫉恶如仇的操守人品,我们更要汲取历史教训,从而做一个崇尚民主法治,忠于信仰,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清正廉洁,自强不息的现代公民,阻止和防范历史悲剧重演,这才是对英雄陈文龙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今年,xx省有关部门将民族英雄陈文龙在杭州西湖边的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瞻仰学习。陈文龙(公元1232-1277),福建莆田人,与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在元兵大举南侵,周边郡县都已陷落的情况下,陈文龙依然率领军民顽强杀敌,坚守兴化孤城,后因但终因寡不敌众,叛将开城投降,城破,陈文龙自刎不成和家人被俘。
陈文龙被俘后,被押解北上,一路绝食,途经杭州西湖时,在岳飞庙祭拜岳飞后一恸而绝。元朝统治者感其忠义,葬其于杭州西湖蛀寺西侧。史上把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忠肃”,将陈文龙与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节义相彰,英名并峙。
陈文龙墓位于杭州市北山街36号葛岭路5号静逸别墅内。我坐车到西湖边葛岭站下车,找到葛岭路路口,在路口便可看到一座砖石大门,“蛀禅寺”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里只是“蛀禅寺”的遗址,早年的“蛀禅寺”早已荡然无存。在“蛀禅寺”的那面墙之后向左走,走不了几步右手边有一个静逸别墅,走进去,顺着石阶拾级而上。石阶两侧树木参天,浓荫蔽日,十分幽静,几乎看不到游人。向上走,在半山腰上右边有一排低矮的竹栅栏,仔细一看会发现拐角处有个小竹栅栏门,进去,就是陈文龙墓了。
陈文龙墓是早在1992年1月便被立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文龙的墓不是很大,坐北朝南,背靠宝石山,面对西湖。陈文龙英雄就义后遂埋葬于此。据光绪《莆田县志》记载:“今岳坟松不北枝,公(陈文龙)墓竹尽生刺。忠魂义魄,散为卉木,如出一节,亶其然乎?”传说在下葬的第二天,墓后即长出了带刺的竹子,人一般都不能攀登。“岳王墓前松柏枝皆不向北生长,只向南生长,陈文肃公墓竹都长刺,”这些传说都抒大民众被民族英雄的忠义所感化的结果。现在刺竹已经找不到了,但传说依然留存。这说明虽然英雄就义已经几百年了,民族英雄陈文龙的英魂永存。明朝正德年(1506—1521)于陈文龙墓前也曾建祠,后逐渐荒废。现在看到的墓是1920xx年重修。墓圆开圈坐式,直径4.3米,通高2.3米。墓圈用条石封砌,墓顶用水泥做成,呈山包状。墓前立2米多高的青石碑,碑额上有浮雕双龙戏珠,碑文正面刻着“宋参政知事陈忠肃公墓”十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碑左侧刻“中华民国十八年重修”,碑右侧刻“茶陵谭延闿书”。谭延闿(1880年-1930年)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曾任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墓前还有一张石供桌,可供人祭祀。由于墓已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墓上还长出几棵小杂树。这里非常清幽,访客极少,院内飘落着一些树叶,不时传来一些鸟语。相比于岳飞、苏小小等人的墓的喧闹,陈文龙的墓更适合你静静地沉思。我伫立在墓前,双手合十,缅怀这位昔日的民族英雄,向伟大的民族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明年是南宋抗元英雄陈文龙壮烈殉国740周年,我们缅怀陈文龙的英雄事迹,就是弘扬陈文龙忠义报国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我们要学习他嫉恶如仇的操守人品,努力奋斗,让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终于迎来了祖国华诞70春秋。70年来,祖国各条战线捷报频传,满园春色,成就辉煌。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强了,科技牛了,环境美了,风气正了,百姓富了,生活好了。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引领世界潮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突显中国智慧。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在干部政策上选贤任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严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特权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使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
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旗帜引领下,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十三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七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班的,我们班是由38名同学组成的小家庭,在班主任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青春为飞向梦想的翅膀,以执著为实现梦想的钥匙,而我们始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这是我们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传统建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再过不久,冬至将如期而至,它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过中华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
其实不只是冬至的饺子,还有那端午里激昂的龙舟、新年里燃起的鞭炮,以及那维吾尔族优美的舞姿、壮族动听的山歌,这些无数种传统文化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今天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我们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崭新的一代,长城让我们更加坚强,黄河在我们身体里流淌,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我们中华民族而奋斗不息!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八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敬队礼)!我是三(1)班的张静媛,今天是16周一,我代表我们班在国旗下讲话,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护我们的眼睛》。
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规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20xx年6月6日是第20个“全国爱眼日”。
一、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看书和写字,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要在足够的光线下学习;不要长时间看书;写字看书应每隔45分钟休息一会,望一望远处,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天一定要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二、注意加强营养,多吃一些有益于我们眼睛的食物,如: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瘦肉、蛋类、豆类等;含有维生素a的鱼肝油、奶类;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对眼睛也有益处,如胡萝卜、菜椒、橘子、梨子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合理搭配,多吃一些有益于我们眼睛的食物。缺少了它们,眼睛就会暗淡无光,视力下降。
三、我们还要注意用眼的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或毛巾擦揉眼睛,不要长时间的观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和玩手机。每周定时剪短指甲。每学期定期对眼睛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治疗眼睛疾病。
四、课间的时候,同学们不要手里拿着文具打闹,比如拿着笔说笑,用尺子追打。平时也不能拿着棍子等尖锐的东西打闹,这样很容易伤到眼睛,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好眼睛,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让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敬队礼)。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升旗仪式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本周我们即将告别,迎来崭新的。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也是今年的最后一次,而今天又恰逢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很多商店和娱乐场所都以此为由头摆出很多噱头,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至于过节的真正意义,其实很少人会去关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节日,而这些节日的背后,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一次传统节日的放假,我想我们更多的是沉浸在放假的喜悦中,而忽视了放假的真正意义,所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我们在自己的节日中传承自己的文化。
同学们,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民族的个性,随之也产生了不同民族不同的节日。世界的新年元旦将至,而我们也很快迎来自己的的除夕和春节,除夕和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所以除夕也叫团圆夜,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一堂,共享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在正月里,亲朋好友间相互传递着吉祥的信息,家人们互敬互爱团聚在一起,享受着亲情给我们精神上带来的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而作为年轻一辈,此时此刻也应该向长辈表达感激之情。亲人们的团聚,更多表达的是人们对家庭的依赖,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以及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的春节,传承着我们对家的依恋,对团圆的向往。同样表达对团圆向往的节日还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因为正值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所有月份中最圆最明的,此夜,很多分别之人会仰望天空,期盼着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明月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也称为“团圆节”。在中秋节到来前,人们互送月饼,取团团圆圆之意。中秋节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家庭和谐,将中秋节作为法定的节日放假一天,也表明了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
除了春节和中秋,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他们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节是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的风气,清明节是为了让我们缅怀先人,通过扫墓和祭祖来表达我们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同学们,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内涵,存留着我们华夏名族的文化记忆,每一次过节应该是我们在精神上的一种洗礼,就让我们在过节中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愿这些优良传统能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流在我们的血液里。最后,祝愿我们同学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也祝愿我们老师家庭幸福、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苹果》在网络上爆火起来,被奉为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个旋律,倍受广场舞大妈们的青睐。可是大家仔细地听就会发现,这首歌不仅歌词简单、旋律也很平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呢?我必须很遗憾地说:“是因为当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没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出处 Www.KaOYAnmiji.cOM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钻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还是汉魏名家的传经事业;无论是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还是陈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诗人屈原的忧患独叹,还是樵夫慧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从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到草书;还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无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乡土芬芳、平民情怀和人伦大爱,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荡交融、相互辉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可是到了现代,这么灿烂的文化却在我们手中一点一点模糊、埋没,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们的近邻——韩国,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小国,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从“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是,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当我们很多人都在责怪韩国人的剽窃行为时,是否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韩国正在大规模的抢占中国文化,而我们还在风风火火地听着韩歌追着韩剧穿着韩服。看到这,或许我们就不会奇怪韩国的申遗成功了。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对传统意识的批判,意气风发的营造了我们的时代感觉与世界精神,它同时也疾风迅雨般地冲刷着中国倍受误解的传统文明,削弱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和历史根源,电视、电影和一般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个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
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传承的文化,并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有同学会走入这一伟大的文化殿堂,与先圣先贤并肩论道,弦歌不辍,永世长青的开启着、温暖着、建设着未来无数个世代的中国人心灵。
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传统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向世界。
历史在期待着。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十一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们谈谈。
一、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中流击水,奋发图强。
二勤学、好问。
明勤学的道理。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三“百善孝为先”,也难怪这中华民族聪慧的人民会把孝这一美德提到八个字的首位!这很有讲究,不过这也很实际,做人首先应当懂得尊敬、孝顺父母长辈!当然,尽孝也并不仅仅在物质上。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关切之情,我们的“寸草心”仅用物质,又何以能报答?也许一点精神上的安慰,也会让疼爱我们的父母亲人开心不己!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又如何在精神上给父母长辈安慰呢?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电扇的凉风为我们消去袭来的热流,我们在感到一丝满足的时候,此刻的父母,也许正在灼热的太阳下,为我们赚取那一笔一笔的学费、生活费!当我们围在餐桌旁,喷香的饭菜勾起我们的食欲,可口的饮料为我们消去渴燥,可曾想过,此刻父母正在干嘛!。
四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奋发、立志,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十二
一个国家的传统节日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传统节日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国人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意义深远。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就不能称其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
然而当今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受到了西方节日的重大影响,他们几乎不知道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层意蕴,对西方节日却如数家珍,趋之若鹜。形成这种现状,与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力量有关,也与青少年学生缺乏足够判断的盲目接受有关;既有商家唯利是图的商业利诱,也有大众传媒毫无头脑的推波助澜。这股盲潮的涌流泛滥,已经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我们不能漠然视之,但也并非畏之如虎,我们深知:只有海纳百川,才能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需要的是运用历史地、辩证的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
我们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是固步自封,需要的是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更不能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去崇尚西方节日,带着媚俗丑态去奉迎西方节日,甚至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再过两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子,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喝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健康平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赋诗一首记叙了沅江的一次赛龙舟活动。“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存在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积极学习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最后,中考将至,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长风破浪会有时”我在这里祝同学们在这次考试中,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地考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谢谢。
传统节日国旗下演讲稿范文。
国旗下讲话的历史和传统篇十三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三)班的杨雅熙,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别成为历史的影子。
首先,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是谁吗?
北京时间10月6日17点30分,因发现了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约翰·欧基夫、迈-布里特·莫泽以及爱德华·莫索尔获得20诺贝尔医学奖。这一历史性的成功正是来自于思想创新和科技发展。而这思想正是医学领域不可多得的,创新思维的体现。
《魏书》六十二卷云:“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在我国千年历史的悠悠长河里,已然闪烁着不少可圈可点的科技创新思维:看四大发明,辉煌诗篇;观木牛流马,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独具匠心;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郑国之渠,源远流长;眺丝绸之路,海外邦交;赏青铜古瓷,惊艳四方??这一切,无一不标志着中国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碰撞出了科技与创新的熊熊火花。
再放眼望向世界: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揭开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序幕;苹果公司的创立推动了信息科技的发展,带领世人步入了智能时代;就连时下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也因其新颖的创新构思,炫目的科技特效博得满堂喝彩。这正如乔布斯的一句经典名言: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创新。
国务院副刘延东曾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也许,创新对于我,只是茫茫大海中不经意间激起的浪花,点缀了平凡的生活;也许,科技发展对于你,只是浪花拍打间微不足道的点点渔火,丰富了单调的世界。但科技发展与创新对于我们大家,对于我们锐意进取的青春却如同千万朵浪花,汇成了一汪浩瀚的海洋;却如同千万盏明灯,成就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据调查发现,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但创新能力却排名倒数第一。这是多么令人咋舌的反差呀!但正是这样的结果,深刻而及时地警醒我们,万万不要忽视,对科技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天,我们为身为一中学子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有良好的师资,有优秀的生源,因为我们有辈出的状元,耀眼的升学率,因为我们有课内独占鳌头的学业成绩,有课外丰富多彩的专业特长;但我们也同样需要,需要科技创新型的人才,需要拿出青春的勇气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只有这样,二十年后的城市,二十年后的国家,才能属于如今站立于操场上的你我,有思想、有能力的你我,敢创新,勇实践的你我,才能在我们的领军下,去完成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与突破。
《荷马史诗》中曾说过: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同学们,过去种.种的成就都只是历史,而思维的创新与科技的发展才是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是的,只有敢于发展科技,敢于不断创新的少年,才不会成为历史的影子;只有敢于发展科技,敢于不断创新的少年,才能成为当下的主人,成为未来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