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拜年作文九篇题目 正月初三拜年作文篇一
拜年又有许多别称,像“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等等。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监利县风俗习惯别具特色。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先拜祖仙、后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娘,初三家家户户互相团拜。拜年时晚辈要向长辈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那我们为什么要拜年呢?
拜年的来历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主要的说法是: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能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
小时候,我们很早就起来了,出去拜访亲朋好友,碰到认识的长辈就要说一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祝您身体健康、吉祥如意。”长辈们就会给来拜年的小孩子发红包,不管红包里包了多少钱,我们总是开心地接过,高兴地向长辈们说:“谢谢!”
可是现在,时代的发展,信息变得发达了。不再需要很早起来,不需要出去拜访别人,不需要与别人面对面的祝福。早上躺在被窝里,拿出手机,打开qq或者微信,把别人发的祝福语复制,粘贴,最后再发出去,年就拜完了。红包什么的也只用手机发一下就完事了。以前人们是在躲避年兽,在不久后的今天人们却被另一只“年兽”给吃掉了!
唉,现在拜年再没有原来拜年的真实感和趣味了!
初一拜年作文九篇题目 正月初三拜年作文篇二
过去,逢大年初一,作晚辈的或年少的小字辈们,一大早要来给长辈的跪地磕头,行礼拜年。我不知这规矩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可能对此印象深些。
小时候,我在农村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礼节,城里不多见了。城里的人们大多是到长辈家里串个门,鞠个躬,问候问候,说些祝福拜年的吉祥话。
过去,人们期盼过年,过年可以痛痛快快地吃上肉,也能吃上饺子了。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晚,也没有听说过“禁放”这个词。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比赛似的“砰、啪”放起鞭炮来。越是临近年关,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年味十足。到了初五,俗话叫破五,鞭炮会响得更密集起来。直到过了十五六,鞭炮声还稀稀拉拉的。
过去的大年初一,年长的早早起了床,家里已收拾的干干净净,桌上摆放些花生、大枣、核桃、瓜子、水果糖,也有的摆上几盘像样的凉菜,比如凉拌莲菜、姜末变蛋等,摆上筷子、小酒壶、小酒杯,以及香烟、火柴等,以便招待来拜年的客人,觉得这样才体面。那时,大人们给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大都是分钱、毛票,也有给几元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变化,有了电视,也有了春晚,好多人热衷春晚这道“大餐”,乐此不疲。再后来,家庭装电话的多了,人们带bb机的,使用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的多起来,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短信拜年,电话拜年成为时尚。
如今,人们使用电脑、手机的那是越来越多,人们竟使出了许多的新花样来,拜年,微信拜年,声音图片都能用上。即便相隔千万里,足不出户,也能把亲情传达给远方的亲人。
其实,无论怎样的拜年,不光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亲情。倒不如把对亲人的关心、关爱多在平日里体现。尽管现在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但愿亲情会越来越厚。
初一拜年作文九篇题目 正月初三拜年作文篇三
在我看来,我最喜欢的过年时光,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拜年这一天。因为随着本家的兄弟们,可以理由充足的去每家每户的家中看一看。在大约九点钟的时候,父母就会督促着我们:快点出去转转!于是,邀请着本家的弟兄们一起出发了。
当然,看一看,是最希望看到每家每户这一年的变化。自己工作的单位虽然离家较近,但每次回家呆的时间、地点有限,很想看看一年来村子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视角记录社会变化中的点点滴滴。同时,看看我的那些同龄人、学生、常年在外打拼的人们,他们过得咋样了?因为,只有在过年的这个时节,才能看的到他们。
自从去年部分村民搬到新楼上以后,各家各户的家堂就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新楼上,另一部分还是在原先的老宅子里。上午的时间,转了好几个地方,真是各有特色。看!这一家子搬上了新楼,整个的居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窗明几净,厨房里的设备全套都是订购的,电视机是新买的,是挂在墙上的led的那种,他家的厨房里已经买上了冰箱。这要是在平房的话,有冰箱是简直不敢想象的事情。他家的孩子自己开了个装饰公司,在城里给别人干装饰。到了另外的一家子,他们的摆设就比较的有文化特色,墙上挂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图画,屋内也是极为干净,桌子上擦得干干净净,他家里已经买上了洗衣机。他们家的孩子是我的同龄人,在城里开了一家药店,成了一个小老板,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当然,也有没有搬到楼上居住的。这一家就是,他们仍然住在原先的平房里,进去一看,给人一种土、旧的感觉,地面也是用砖铺的。总体感觉不如楼上的干净、整洁。他们家的孩子在泰安从事着体面的工作,每年过年回家,总会开着suv回来,很是给自己的父母增加面子。还有好几家的孩子长大后,已经不在本市工作,到了外地市去了。见到了同龄人,还可以叙叙旧,概叹时间的迅速流逝,人生的变化之快,谁能预见的到呢?
如此种种,总给人一种变化好快的感觉。社会在发展,家乡也在发展、改变着。每次回到家乡的人,总是有种家乡巨变的感觉。真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如果多年不回家,家乡真的.是在变化中显得陌生了。就拿农民们住楼来说吧,在几年前,谁能想到普普通通、土里土气的农民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呢?但是,住上楼房的农民,他们又觉得很不方便,习惯了原先的鸡鸭狗叫声,锄镰锨镢的叮当声,现在没了,觉得很不习惯,而且,干活的农具又放在那里呢?农用车放在楼下,整天的淋着,也不是个办法。对于农民上楼,农民自己也有着不同的意见,这件事情对错与否,只能让时间去证明哪种结论是正确的了。
村庄,在每年的拜年时节中总给人一些新鲜,一些变化;不变的是村口的那棵老树,一年年在寒风中摇曳,只有她默默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记录着村庄一点一滴的变化历史,记录着祖祖辈辈们辛辛苦苦的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的一滴滴汗水!
初一拜年作文九篇题目 正月初三拜年作文篇四
今年过年我随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信阳老家,不图别的,只为吃上家乡的糍粑。
糍粑是家乡人过年必备的年货,由做糍粑、吃糍粑而形成的过年习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名谚有“腊月二十八,又打糍粑又烧蜡”,吃到糍粑,就是过年了。
糍粑还是一种割舍不去的情结,萦绕在家乡人的心间。即使是远在外乡打工的人,过年也要赶回来,就是为吃上一口糍粑。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八前后,家家户户都忙开了。我家也不例外。腊月二十六、二十七,人们便开始准备做糍粑用的材料|:要挑选上等的江米,然后把米放在一个大缸里浸泡一两天,等到米泡软后,再放在一个大锅里蒸熟。爸爸妈妈怕蒸的米不够做糍粑用,他们就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来蒸米。红红的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红红的火光驱走了一年的辛劳和忧愁,红红的火光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爸爸又搬来一口捶打江米的大缸,接着扛来一个杵江米的大石杵,他们把蒸好的米倒在大缸里,抱着杵上下杵江米。爸爸每杵几下,我就用小铲子把江米翻搅几下,免得江米捶不碎,才干了一会儿,我就累得不行了,爸爸额头上也冒着汗,口里还喘着粗气,后来爸爸干脆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干得更有劲了。
当糍粑被杵打成泥状时,就可以进行最后一道工序。
他们把锤打好的糍粑平铺在一个干净的大板子上,再用一个板子盖在上面,第二天糍粑就成型了。
每家每户做好糍粑后都要送一点给邻居,让大家分享欢乐,嘴里还要说几句祝福话:“拜年拜年,糍粑上前。”在家乡,拜年的糍粑是有讲究的。给长辈拜年得带上刻有“寿”字的糍粑,期望长辈健康长寿,给同辈拜年则要带上刻有四点纹饰的糍粑,表示祝愿对方四季发财,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老人们常说,过年能吃上糍粑是一种福气。据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倒骑毛驴过我们家乡,正赶上过年,就问老百姓要了一块糍粑吃,真香啊,仙人高兴了,就给家家户户做的糍粑吹上一口仙气,有病人吃上这样的糍粑,立刻就没了病。这个传说流传到现在,糍粑就成了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物。过年时,凡有去外乡做客的,都要带上家乡的糍粑。
今年的寒假过得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