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加核心素养篇一
本节内容讲的是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本节主要内容的特点和地位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抗原、抗体的概念;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溶入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这需要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由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计划免疫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道防线的内容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因为学生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二是因为这节内容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变化及结果来说明抗原、抗体及特异性免疫等这几个基本概念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4.教学准备
教师:(1)多媒体教学课件(2)预防接种证。
学生:(1)调查自己或他人打预防针的情况(2)预防接种证。
1.说教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2.说学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作用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师生活动主干线: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资料分析一: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问题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资料分析二: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问题二: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引导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你说我说:生活中常见狗、牛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这是怎么回事?
试一试,我能行:
组成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有何特点?
师生共同小节:这两道防线的共同特点是人人生来都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资料分析三:
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
问题三: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然后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防线组成及天花病毒侵染人体的过程,并总结出抗体、抗原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我来试一试: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与前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相同吗?有何独特的特点?
我们来总结:
非特异性免
特异性免疫
作用范围
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二)免疫的功能
自读提示:
1、人为什么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健康的生活?
2、人体对衰老、死亡或死亡的细胞是如何解决的?
3、人体如何对付异常细胞?
出示免疫的功能示意图,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总结:
免疫的功能:
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
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我稳定)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三)计划免疫
还记得小时候你打过哪些预防针吗?让带预防接种证的同学说出自己接种疫苗的时间和预防疾病的类型。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计划免疫的原理、概念。最后出示 “预防接种和免疫程序卡”,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师根据课本插图向学生渗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
归纳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桌交流一下吧!
能力展示台:
比一比,谁的课堂效率高:
1、某人与甲肝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甲肝,你知道为什么吗?
2、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在我国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你知道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卡介苗和婴儿体内相应产生的物质分别称为什么吗?
3、 20xx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曾发生了利用邮件传播炭疽病的事件,造成人员死亡。早在19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就对牲口炭疽病进行了研究。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
4、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的健康的皮肤,而不用别人的皮肤,这是为什么?
5、若某儿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儿童是否不患此病?请你说出原因。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加核心素养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组3号考生今天我要说客的题目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阐述。
良好的教学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解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之后进行的迁移性学习,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合以上教材,内容特点及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性格特点。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分析归纳遗传变异性状相对状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重难点为: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本节课所教授的学生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特点,为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在这个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和好胜心都较强,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多激发学生的兴趣。
德国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的掌握他们对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讲授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良好的导入是一堂课程好的开端,他会像磁石一样,牢牢的把学生吸引住不但使学生想了解这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和课题,而且对本堂课的内容非常的期待,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基于这一点,我将我的导入设计如下。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呢?那为同学来告诉老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呢?嗯,好的,请坐,这位同学呀,告诉老师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就是指的是龙生的九个孩子各不相同。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同学有其他的意见呢?大家都摇摇头。那么同学们我们有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某些特点,跟父母是有相似的地方呢,嗯老师听到同学们纷纷回答说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嗯,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的棒,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会相似,却又不同呢,我们要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今天的课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这样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
接下来是新授环节,
问题呈现,首先我会给大家3分钟时间自由阅读并思考问题,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
探究归纳,接着我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小组成员互相观察对方下列性状,一耳朵有没有耳垂?二,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三,石头是否能有两侧向中间卷曲?是大拇指是否背侧弯曲?然后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统一性症状,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后我来进行总结归纳。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相对性状,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统一状态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应用提升,任选刚刚上述的一种性状,看看自己与父亲和母亲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再看看自己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并说明这是为什么呢?以此来巩固刚刚所学习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接下来是巩固练习环节,我会请班长,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性状是什么相对性状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进一步巩固中难点,做到查漏不去在课程结束之前,我会让学生预习一下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状是有什么控制的。
以上就是我教学过程的全部内容,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的正上方中间写上本节课的题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然后分别写出第一点,形状是什么,第二点相对性状是什么?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加核心素养篇三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版x年级x册第x页第x章第x节的《x》,现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
教材分析包括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节是下册开篇中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以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出发,去探讨人类的食物来源,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本节中安排的活动有交流、演示、讨论等,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使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为以后的学
习奠定基础。(本节的前一节已学过,后面将学习内容,本节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创设情景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获取知识,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注重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我认为初中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对学生基本生物学知识的构建,我设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点
(2)难点
学生通过 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年龄虽小,但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事物、收集整理信息、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年龄在十三四岁的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的奥秘。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法指导: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民主、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勤于思考。提高自身的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等科学思维能力,学会合作。
包括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3分钟,2、 10分钟,3、 分钟,
4、 分钟,机动教学5分钟。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上就是本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安排。
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没有。本节亮点在于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以活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推理中领会知识,在思考中构建概念。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愉悦。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加核心素养篇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1、教学内容分析
《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课,是青岛版版四年级《科学》土壤与植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对岩石、沙和黏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然中的土地进行了解。本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了解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学生情况分析
本校学生生活在农村,经常到不同的环境中玩,自然也就经常接触土壤,可以说他们对于土壤是熟悉的。但是,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可能从来没有细心的观察过土壤。或者,他们对所见到的土壤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深入的思考过。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土壤又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激起他们对土壤的研究兴趣。
四年级学生虽然接触科学学科已经一年多,已经学会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是还没有熟练地掌握,还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我们学校,由于科学试验仪器缺少,学生很少有亲自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实验的能力也就非常差,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
1、知识与能力:能够通过看、闻、攥、捻等多种手段对土壤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实验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砂、黏土、水、空气和生物残体等成分构成的。初步了解土壤可以根据含砂的多少分为黏质土、砂质土和壤土等几种。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并做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分离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土壤产生亲近感。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初步感受到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
教学重点: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并做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分离实验,从而知道土壤是由砂、黏土、水、空气和生物残体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能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实验现象,如冒气泡、水面有腐烂的叶片或小虫子的尸体、不同的土壤里砂的含量不同等,并能够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1、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到不同环境里采集不同种类的土壤样本。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土壤存在的环境。
2、技术准备:成分各不相同的土壤若干份、分组实验的仪器,如:玻璃杯、水、筷子、放大镜等。
1、教学引入时,问学生:上课前我们在田野里挖了一些土,观察一下,它们和砂、黏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初步感知土壤与砂、黏土的区别,了解土壤的组成。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了。教师给出结论:像这样的土,我们叫它土壤。
2、初步了解了土壤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在采集土壤时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说土壤上能够长草、树和庄稼;土壤里有蚯蚓;土壤湿乎乎的等等,教师要给予肯定。这样,使学生对土壤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
3、接下来让学生用自己掌握得方法,如:看、闻、攥、捻、用放大镜观察等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学生可能会发现土壤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土壤里有小石子和砂粒;土壤里有细面面的土;土壤里有死的小虫子等等。在学生对土壤的成分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引出土壤成分分离实验。
4、过渡:我们通过研究,已经初步确定了土壤中的一些成分。到底大家的判断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把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开吗?学生可能想到用筛子筛、把土壤铺开后一点一点挑等。
5、在学生不能说出正确的方法时,教师出示玻璃杯、筷子、水,引导:你能用这些实验器具和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让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开吗?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水分离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并分组设计实验。如果学生还不能想到怎么实验,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土、砂子、草叶等如果放到水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分离实验。
6、在学生设计实验之后,就要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汇报交流,总结出土壤中的主要成分。
7、在学生成功地进行了土壤分离实验,并分析了土壤的成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成分不同的土壤,使学生知道不同的土壤含沙量是不一样的。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含砂多的土壤叫砂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8、最后,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实验和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他们进一步研究自己见到的土壤,使他们巩固学到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1、知识评价:采用检测题的形式
(1)填空:土壤是由( )、( )、()、( )和( )构成的。
(2)说一说,土壤可以分为哪几类?是怎样分的?
2、能力评价:
主要采用课上观察的形式,看学生是否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土壤的组成;能否设计、实施土壤成分分离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
3、情感评价:采用课上观察的形式
主要看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得对土壤进行探究,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
同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始终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如:课前让学生亲自去采集土壤样本,使学生对土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并利用自己学会的实验方法初步进行探究;设计并实施土壤成分分离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等。所有的活动都是学生在动、在思考、在探究,从而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加核心素养篇五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 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有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 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小组其它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2、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设,尝试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3、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4、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6、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省会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触过鼠妇,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由于这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又很少经历,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师:昨天,同学们捕捉了许多鼠妇放在瓶子里,下面我们首先请几位同学给我们讲讲他是怎样捉到鼠妇的。
生(女):我在草丛里和墙角落发现它们,用草杆引它们爬上去,然后放进瓶子里,不过鼠妇老是从草杆上掉下去,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捉到10只。
(同学们发出善意的笑声,好几位男生同时举起了手)。
生(男):我是掀开石块后找到它们的,然后直接用手把它捉到瓶子里。
生(女):我们小组的同学把我家的花盘全部挪动了一遍,在花盘底下找到了好多,由于不敢直接用手抓它们,我们想了一个办法,用纸卷成漏斗状,然后设法让鼠妇爬进“漏斗”,把它们从瓶口“漏”到瓶子里去。
师:看来大家在捕捉鼠妇的时候都动了脑筋,有些同学还想出了很好的方法。那么,同学们在捕捉鼠妇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鼠妇生活的地方又阴暗又潮湿,长年累月。这样,它们受得了吗?
师:每种生物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习惯在干燥的地方,有的习惯在潮湿的地方,比如说蚯蚓它就长期生活在土壤里面。
生:鼠妇生活在潮湿的土壤表层,它们吃什么呀?
师:这个问题真厉害,把老师给问住了,老师回去查查相应的资料,下节课再回答你,好吗?
生:好。
生:鼠妇是不是胆子特别小呀?我小心搬开花盘的时候既没有碰到它,也还没有动手捉它,它就四处乱爬。
师:是啊,搬开石块或花盘以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它们为什么爬走呢?是胆子特别小吗?
(老师板书──问题:搬开石块或花盘,鼠妇为什么爬走呢?)
【问题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提出来,学生提出来的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才有更大的兴趣去探究,老师应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1)作出假设
(思考一会儿后,好几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石块或花盘搬开,对鼠妇来讲是一种刺激,它感到危险,知道有人来抓它了,所以就爬走。
生: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旦你把石块或花盘拿开的话,阳光照进来,生活的环境温度升高,它们不适应,就爬走了。
生:鼠妇不喜欢光,光对它们来讲是一种刺激,光照进来让鼠妇感觉到不安,所以它们就跑掉了。
师:那就是说,你认为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或者说,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使它逃离明亮的地方,选择阴暗的地方。
师:几位同学分析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只是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定都正确。因此,我们把这些看法作为这个问题的假设的答案,怎样验证谁说得假设对呢?
生:做实验。
师:老师也同意通过做实验去验证。但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们先选择听起来最合理的第三种假设(环境变明亮使鼠妇爬走)去验证,时间有多的话,我们再去验证其余两种假设。
(老师板书──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环境变明亮会使鼠妇爬走。)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鼠妇爬走,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做出了好几种猜测,每个人谈的都有道理,但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老师适当做出选择其一的安排,将学生的注意力先引向具体的探究活动过程。】
(2)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
师:那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生:我想应该准备一些干的土壤和湿的土壤,然后设法保证湿的一边是阴暗的,干的一边是明亮的,然后把鼠妇放进去,看看哪边的数量多。
师:怎么样才能保证湿的一边是阴暗的,干的一边是明亮的呢?
生:我可以用一个大托盘,干的土壤和湿的土壤放在里面两边,然后在托盘相应的一边盖上纸板,另一边盖上透明塑料板。
师:看来,这位同学受到了我们桌子上准备的实验器材的启发,不过我想问这位同学,不盖透明塑料板不是也保证了光线明亮吗?
生:盖上可以防止鼠妇爬出来。
师: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我觉得应该把两边的土壤改成都是干的土壤或者都是湿的土壤,不然的话,就说不清楚是土壤的干湿还是光线的明暗使鼠妇爬动。
师:很好,所以要研究鼠妇爬走是不是和光线变明亮有关,只有在其它的条件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才能看出光线的明暗这一对不一样的条件对鼠妇有没有影响。
师:像这样的光、水、温度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条件,我们把它们叫做非生物因素。(老师板书──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等)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一些生物我们就把它们叫做……
生:生物因素。
(老师板书:生物因素)
师:那么,改成都是干的土壤好呢?还是改成都是湿的土壤好?
生:改成湿的土壤好。
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看到鼠妇一般是在潮湿的地方,在干燥的地方没有看到,推测鼠妇习惯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把鼠妇放到湿的土壤中它更容易适应,很快安静下来,有利于我们观察鼠妇的活动,避免造成大的实验误差。
生: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推测人掀开石块这种刺激也可能是鼠妇爬走的原因,把鼠妇放进去对鼠妇来讲是一个很强的刺激,它不会四处乱爬吗?
师:会。
生:那怎么计算鼠妇哪边爬得多呢?
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说说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生:可以把鼠妇静置几分钟,等它脱离了这种刺激的影响后再开始计数。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因此,我们要让鼠妇静静地在里面呆上几分钟,让它适应一下实验装置的环境,避免由于鼠妇的紧张而造成实验误差,这同时提醒我们做实验时要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以免干扰了鼠妇。
【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在制订实验的方案时,常常考虑不周到。教师以引领者的身份启发学生思考,完善实验方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这样,学生考虑问题、制订实验方案的能力就会获得提高。】
师: 大家对这个实验装置考虑得很严密,看来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要想研究某个条件影响鼠妇的生活就得把其它的条件控制起来,避免它们的干扰。做实验前,老师还有二 个具体的操作问题想问一下大家。实验第一步,大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鼠妇怎么样放进去呢?我们每个实验小组两个瓶子里各装了5只鼠妇,是一起放进托盘的某个地方呢还是分两部分放到不同的地方?放到哪里比较好?
生:我觉得一起放在托盘的中央比较好,很容易看出它往哪边爬。
师:有其它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仅仅看出它们往哪边爬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具体的在明亮和阴暗中的鼠妇数量来证明鼠妇喜欢哪种环境,而一起放在托盘的中央不方便计数,因为中央区域处于阴暗交接的地方,不好把处于这一区域的鼠妇算作哪一边的。
师:那你觉得怎么做好呢?
生:我觉得应该同时在托盘的两边一起放,5只鼠妇放在明亮区域的中央5只鼠妇放在阴暗区域的中央,这样便于计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同意!
师:好,根据我们的实验设计,应该是依靠鼠妇安静下来2、3分钟后分别呆在明亮的区域和阴暗区域的鼠妇数量来判断它喜欢哪种环境,但是,有的鼠妇可能适应能力比较差,放进去5分钟还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还在乱爬;还有,你在计数的时候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鼠妇爬到明亮的地方,感到不适应,正往回爬但又还没越过明暗交接的地方,你已经计数了。这二种情况都会带来误差,怎么样解决它们呢?
生:首先保持周围的环境安静,然后等到10只鼠妇不再动的时候才开始计数。
师:10只鼠妇不再动的时候?
生:(着急的解释)我指的是没有很大的爬来爬去的时候才开始计数。
师:别的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让鼠妇安静几分钟后,可以多观察几次,每次观察都作记录。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包含各种情况对实验的影响,减少误差。
师:不错,能想到这一点真是不容易。好,我们确定下来,将鼠妇静置的时间是2分钟,2分钟之后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共统计10次。一会儿各小组就可以利用捕捉到的鼠妇开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的时候注意分工合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由于科学探究实验具有很大的严谨性,有些实验设计的细节问题学生确实想不到,这时候需要老师加以提问、引导,将一些需要补充交代的问题讲清楚,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纠正他们错误的做法并对分工合作表现好的实验小组予以及时表扬。)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分工的情况以及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上讲台)我们小组是这样分工的:甲同学负责把鼠妇放进去,并盖好纸板和塑料板;乙同学计时;丙同学统计鼠妇的数量;丁同学负责记录。我们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在黑板上的第一个表格内记录实验数据)。
师:看上去这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中,每次记录的数字大都是阴暗处的比明亮处的大,其它小组的情况也是这样吗?
生:是这样。
师:10组数据挺多的,有没有更简单明确的表示实验结果的方法呢?
生:可以运用数学中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进一步追问)具体怎么求?
生:明亮处的数据加起来除以10,阴暗处的数据加起来除以10。
师:(启发提问)这可能会得到小数,怎么处理呢?
生:四舍五入。
师:有没有反对意见?
(同学们思考了一会儿,有几位同学急不可耐地举起了手)
生:我不同意用四舍五入来处理!因为数学老师讲过,应用题要按实际情况处理,这是实际问题,鼠妇超过半只才能算一只,所以应该是小数点后的数字大于0.5才进一位,并且只保留整数。
师:很好,每个小组计算一下自己的平均值,然后各组给大家汇报一下。
(各小组依次在黑板上的第二个表格中记录数据)
师:看,用平均数表示大家的实验结果就十分简单明了。实际上,我们班有13个组,相当于做了12次 重复实验,我们知道,实验重复的越多,就越容易减少误差,得到的结果就越可靠。比如说我们扔一枚硬币,落地时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扔一次的结果假如 是正面朝上的话,我们并不能得出“扔硬币落地正面会朝上”的结论,因为大家都知道,多扔几次就可以得到硬币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结果是一样多的。那么,我 们怎么样来处理这13组实验数据呢?
生:将每一组的平均值加起来再求一次平均数。
师:很好,这位同学反应很快,说明他理解了处理重复实验数据的方法,请大家算一下这个平均值。
(学生计算,汇报)
师:明亮处的平均值是2,阴暗处的平均值是8,这两个平均值可以说明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从而可以得出结论,环境变明亮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实验数据的处理对于七年级(初一)的孩子来讲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内容,老师应合理的予以启发,让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教学实际情况证明, 做到这一点不是很难,而且学生使用了其它学科的知识感觉很有成就感,无形之中让学生明白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互补性,使他们努力学好其它学科。】
师: 其实不仅是光,在我们完成刚才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想到鼠妇的生活也许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土壤的潮湿程度以及温度等等。请大家参照 我们课堂上设计的这个探究性实验的装置和步骤,设计一个类似的探究实验,看看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其它的因素的影响。由于时间的原因,同学们只能下课以后去试 一试了。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课后完成自己设计的另一个探究实验后,鼠妇怎么处理呢?
生: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师:好,我们就要养成这种爱护实验动物的好习惯。
师: 同学们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说过,人掀动石块或移动花盘会使鼠妇爬走,影响鼠妇的生活,除了人之外,其它的生物当然也可能影响鼠妇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提到过 的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际上,自然界中这种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例子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的就是螳螂对蝉生活的 影响和黄雀对螳螂生活的影响,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捕食关系,大家还知道哪些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例子吗?
(学生发言举例子)
师:大家举的例子都不错。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活,但是,生物只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它对环境就不会有一定的影响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10页图1-6“土培中的蚯蚓”阅读相关文字,思考这个问题。
生: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
生:蚯蚓会吃掉落叶和一引起生活垃圾,能清除一些环境污染;蚯蚓的粪便是植物生称的好肥料;还有,蚯蚓是高蛋白的,营养丰富。
(同学们“哄”的一声都笑了)
师:看来这位同学的课外知识挺丰富的。通过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生物确实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我们可以想到,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比如说蚯蚓没有适应在土壤中生活的话,它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影响土壤的。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页,观察节头情影图“沙漠中的仙人掌”,这是一个典型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学生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的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例子吗?
(学生发言举例子并讨论)
学 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要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常常没有意识到,有时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同样是上这节课,探究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我们经常 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来探究,比如:老师不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自己直接给出问题,生怕学生胡思乱想,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自己下不了台(其实老师回 答不出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坦白说出学生反而觉得你坦诚,更喜欢你,不让学生提问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再比如,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常常担心学生 丢三拉四而干脆给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在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时又担心学生计时不准,而常常由老师统一计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这次上课, 我放得很开,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从设计探究方案到实施探究方案,一切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只是起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 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很好的完成了这个探究活动,并且 在实验后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表现出很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 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有体会,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思维特点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每 次上课,每次都有一些缺憾,反思这堂课也有不足。比如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前我意识到一节课时间不够用,却没有相应的安排调课换成二节连堂课,给学生充 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选择并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由于本课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安排学生课堂上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探 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同时,这也是课堂反馈的一个极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