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恩母爱散文篇一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字,这个女子想必应有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位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
“我母亲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看见她的脚,都觉得非常难过。她念过几年私塾。我认识的头3000个字是母亲教会的,那时候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留学,只有我跟母亲住在一起。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母亲一样的旧式妇女,我很佩服,她们受到了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礼教,有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今天讲起来,有人会认为是愚孝,可是假如你抛开这个价值观,这个所谓愚忠愚孝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在北大当数学教授的父亲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磊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那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年暑假,请了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当时也许没有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感恩母爱散文篇二
提及母亲,感慨万千,要写的太多,却不知如何下手,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母爱”吧!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定义母亲的,我在记忆中寻觅,最多的就是母亲眼里的那份担忧、那份哀愁、那份期盼与等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的身影在家门前那条崎岖的小路上一直若隐若现,是在等待父亲回家?还是在等待我们放学归来?那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我终身难忘。
近了,近了,更近了,多熟悉的身影,依然在那里徘徊,看着看着模糊了,那不是幻觉,两鬓斑白的头发显得那么显眼,擦干眼泪看得更清楚的便是眼角那一条条的皱纹,回到家,没有什么文化的母亲便拽起文艺范,说“回家便是最好的礼物,以后回家别带那么多东西了,你们刚工作,没什么钱……”。看来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每每放假回家,我们姊妹三个都会空着肚子回来,为的就是能美美的享受一番母亲的'最拿手的佳肴。这次也不例外,我一回家收拾片刻,便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川汤肉和红烧肉,多少年来,每每过节,母亲总是用自己最拿手、最美味菜肴来诠释着对儿女们的爱。
每年春节我们回家,对妈妈而言都是个盛事,她会使出浑身解数,变着法地为我做好吃的,我们离家那天,尤其隆重,我都不知道母亲如何从那三间小平房里变出大包小包的东西要我们带上,有在路上吃的,有带回学校吃的,其实全是常见的东西:三个苹果、两个梨、五个鸡蛋,最让我不理解的是,母亲竟然还给我装了一个枕头。“妈,我没事要个枕头干嘛?” “这是茶叶枕头,明目,你的眼睛不是不好吗?这枕头对你眼睛有好处。”然后不由分说,她就把枕头压在了最下边。好不容易路上所要带的交待完了,又拿出二十几个咸鸭蛋,千叮咛、万嘱咐的:“这是自家地里种的,绿色无污染的嘞,给你同事们带上,你回一次家,也要给同事带点小礼物啊,他们过年不回家的怪难受的……” 我知道,这不仅是母亲对儿女们最深的爱,更是教儿女们怎样做人。
母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延续着她的盼望、她的等待。这样的等待没有期限,没有目的地,就这样,她等待着我们学业有成、等待着我们成家立业,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情岁月赋予的满鬓白发。
感恩母爱散文篇三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心关于母爱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冰心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元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变更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於我的爱,不因万物毁灭而变更!
其实冰心先生的散文中的“母爱”的主题是众所周知的,冰心在成年后曾这样讲述:“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的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在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剧变,人们不再满意于看到母爱的作品但是人们又不能缺少母爱的作品;人们想要看到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火与血、反映生与死、挣扎与搏斗。但是让我们试着回想一下,当我们幼年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是挫折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来安慰自己,而这个怀抱通常是来自母亲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需要母爱的作品,需要母爱给我们力量与温暖的原因之一。
人们都会珍视这份平平凡凡的情感——母爱,它是高尚的、无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并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是永存的。冰心先生的散文就这样适时而生;她的散文中的母爱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她的母亲杨福慈对其的影响,另一部分则是冰心先生作为一位母亲对其子女的母爱的扩大化,这来那个部分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冰心先生的散文中可见一斑。
“我每次得到她(她母亲)的信,都不曾预想到有什么感触的,而往往独到中间,至少有一两句使我心酸泪落。这样深浓,这般沉挚,开天辟地的心情啊!愿普天下一切有知,都来颂赞。”(《寄小读者.通讯十二》)杨福慈女士对冰心先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其父亲是海军军(jun)官,经常在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母亲陪伴长大的,冰心的母亲是一位性格极温柔,极安静的女儿你。处世恬淡,天性蜜柑,极富感性,是典型的,在当时不多见的,有文化的贤妻良母。母亲是冰心的第一位读者。冰心先生曾追忆母亲时:“而我每次做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她是我的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常常指出了我文字中许多的牵强与错误”“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负担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
而另外一部分的母爱,最初体现于她对其弟弟的照顾。因为父亲经常不在家,家里的儿女的照顾、家务等事务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母亲体弱多病,乖巧的小冰心自然帮母亲分担,帮母亲照顾弟弟;冰心把她的三个弟弟比作三颗天上最明亮的星星。冰心在国外的时间,她的弟弟们也常常给她寄出长长而恳挚的书信,告诉她:“从松树隙间穿过的阳光,就是你弟弟问安的使者;晚上清凉的风,就是骨肉手足的慰语。”这与冰心幼时对弟弟们的照顾分不开的。而《寄小读者》最能体现其作为母亲对子女母爱的扩大化。冰心先生在《寄小读者》中俨然像是那些小读者们温柔慈爱的母亲与他们沟通交流。在《寄小读者》中,描写母爱的篇幅最多,最真挚感人,《通讯十》就是这类散文的名篇。作者这样来歌颂母爱:“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然而,请小朋友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浅……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是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在冰心的眼中,母爱是无比伟大的,它突破时空限制,因而是绝对的、永恒的。她的这种母爱具有人道主义的内涵,而且加以推广,及于了一切有生命的动物。
《母亲节写给母亲的诗》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赐,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母亲啊!
这零碎的
你能看一看么?
这些字,
在没有我以前,
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了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感恩母爱散文篇四
当你历经一个漫长的命运轮回之后,哇哇落地时,你身边有一种伟大的亲情在与你相伴,那就是——母爱。这个守护你一生的至爱深情。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在大地无情颤动的那一瞬间,在大地上的一切在毁灭、倒塌时,她义不容辞的为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用自己那弱小的身躯挡住向孩子砸来的墙砖。她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交换的代价,让她的孩子在这场灾难中活了下来。这一幕情节将定格成为永恒,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
无论你身险何境,都能感受她的心跳,你快乐,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
感恩母爱散文篇五
母爱,有时候很简单,但很温暖,她常常在你手足无措时,给你指明正确方向;在你口渴难耐之时,给予你解渴甘泉。
在我脑海深处,有一个碌碌无为背影。她默默无闻为我做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在她辛苦工作时,总用那双饱经沧桑手抹抹额头汗水,又继续工作。我是一个不懂事孩子,总爱惹些祸,做又怕责骂,便不敢承认。
她看我目光洋溢着慈爱,而我,却低下头,她总是那般懂我,不做任何纠缠。每一次,当我鼓着勇气说出事情祸端。她,只微微蹙眉,说一些安慰我话,便恢复笑颜。但是,为什么我会这般难过?在我眼里,她不骂我甚至比打我还难受。
看见她微微愤怒神情,我愧疚地执起笔,认认真真地做好书桌上数学题。
是,母爱无处不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情。只要用心去发现,你就可以看到,它美得是这般无暇。
感恩母爱散文篇六
提起母亲,我就想哭,为了她那苍老的容颜,为她那多病的身子,为她那源源不断地留给子女们的爱。
从记事起,就记得母亲为我们姊妹三个做鞋,记得我们家的木箱子里总有着我们永远也穿不完的布鞋,我没事的时候就在那儿不停地翻,抖落出母亲陆续做给我们的这些丰功伟绩。记得有一次,我数了数,就我一个人的,一共七对,一对比一对大。母亲做的鞋总比别人家的小孩穿的鞋要好看些,标致些,我们姊妹三人穿着出去,总有人不停地夸我母亲的手艺,我出去也总向我的小伙伴们炫耀说我有七八双鞋,惹的他们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也曾记得,母亲总是纺线纺到深更半夜,白天还要出去做工挣工分,在我的记忆里,只要我睁开眼睛,母亲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起来做了很多手里边的活。记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把我跟弟弟锁在家里头,小小年纪的我不懂事,母亲一走我就对着窗子嚎,直嚎的母亲回来为止。
小时候的记忆里,总是记得我老惹母亲生气,母亲一对我发脾气,我就赌气跑,一跑就是一整天,躲到她找不着的地方,远远地,就能听见母亲呼唤我的声音。至今,母亲呼唤我的声音还很真很切地萦绕在我的耳边。也曾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已经实行了土地承包制,母亲再也不用出去挣工分了,但是父亲的工资还是很低很低,家里还是一直不富裕,为了活的好一点,母亲喂了很多猪,我每个礼拜从学校回来的时候,碰到的总是母亲扛着一大袋子猪草,母亲喂出来的猪总是吃的又肥又大,但是命运好像总是跟母亲开玩笑,她喂出来的猪总是赶不上市场上的行情。但是她还是坚持这样喂,她说多少总挣一点,因为那猪的本钱就是她的苦力,我们那时候的学费就主要是靠她喂猪换来的。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但是母亲却因为过度的劳累,身体有了病,尽管是这样,她也不肯呆在家里不动,还是种很多的地,她老在我们跟前说,我这病呀,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坚持每天服两片药,不碍事的。可是我却能明显地感觉到母亲的身体日趋衰老。直到现在,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她总舍不得花钱,总是担心我们这姊妹三个过不了,总是想给我们省点钱,以便我们急用。在姊妹三个中,我过的.尤其不好,我能够看得出来她对我的担心与焦虑,尽管我在她面前装的很轻松,尽管我从来不跟她说我的苦恼,但是我知道,什么也瞞不过她的。
像所有天下的母亲一样,我的母亲平凡,但也很伟大,她用自己弱小的身体躬耕着岁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母亲就像那一盏小小的油灯,她身体里的油已经快要耗尽,熬干,但是她却为子女们撑起了一片炎陽天。
感恩母爱散文篇七
母亲说得一点都不错。自小我就因太情绪化吃过不少亏,有过很多困惑和迷惘。有时我会无缘无故陷入情绪低谷,觉得一切都没意思,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直到有一天,母亲的一句话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沉静下来,并从此慢慢变得成熟、自信。
那是1992年春天,我去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虽然沪杭路上的这一段旅途风光曾被才子徐志摩无数次赞美过,但我没有心情去领略。那时我高中刚毕业,不知道前面的路何去何从,情绪十分低落,特别是每天回到家,看到母亲那双期盼的眼睛,我真的感到无所适从,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人从大山深处抓来的小刺猬,只想缩成一团躲避到一个没人知道的角落。
在上戏的报名处填表时,我拿笔的手是哆嗦的。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我穿一件白色t恤,外面披一件马甲,一条再简单不过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10块钱的白色舞鞋。本来最正常不过的学生打扮,但因情绪低落,我觉得眼中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
现在想来,在考场说那些事真是太笨了,谁会录取一个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的学生呢!果不其然,老师的脸色渐渐阴郁起来。“孩子,你对生活太没有热情了。”良久,老师慢吞吞说了这么一句。我知道,自己落榜了。
没有考上上戏并没有什么大痛苦,只是让我的心更想缩回自己的小小身体里。走到校门外,一个伙伴突然建议,不如再去北京电影学院碰碰运气。
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比上戏更严格,分为很多场。第二天,在舞蹈课的考场上,考官一声令下,所有考生都要在空旷的大教室里按要求学蛤蟆跳,一边跳一边嘴里还要发出“呱呱”的欢叫声……看着欢闹的同伴,我的情绪一落千丈。
我不理解这有何意义,也不明白与考试有何关系。别人都去表演了,我却无论如何迈不出腿。我的不合群和执拗掩饰不住,就这样完全暴露在老师面前。
下午再进考场时,我如同换了一个人,上午的情绪低落和沮丧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必胜的信念。面对考官,我变得热切、睿智起来。
不久,我就回到杭州,在家准备文化考试。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有如此投入地刻苦过。我让妈妈把我锁在阳台改造成的小房间里,铺开了战场。吃饭的时候,妈妈再开门把饭递进来。一整天除了上厕所,我几乎不离开阳台半步。妈妈特意给我请了家教,我的复习更加条理和规范了。
一天,我正在阳台上看书,楼下忽然传来一阵自行车的响铃声,有人高喊:“袁立,三楼袁立的信。”妈妈跑下楼,喘着气帮我把信取上来。
那是一封来自北京的信,我不敢看,让妈妈拆信。看着妈妈喜形于色的眼神,我知道,我期盼已久的成功降临了!
如今,在演艺圈中走过十年了,情绪低落的时候当然还有,但朋友说我永远像90℃的水,热情自信,随时准备沸腾,那个曾经郁郁寡欢的孩子,在母亲一句话中,变成了一个坚强的人。
母亲的一句话让我终生受益
感恩母爱散文篇八
记得我曾说过,我长大了,我要飞走,妈妈,您放手吧!但如今,我发觉自己的翅膀依然稚嫩,我还想做那个被您牵着手,被您照顾着,被您呵护着的小女孩!
龙应台,台湾知名的作家,我在最叛逆,最不屑的年龄,遇触到了她的文字,那么深沉,那么忧郁,写她和儿子,父亲的爱与目送。她写儿子上小学时牵着她的手,一步三回头地走入了校园,他们的目光隔空交汇,然后她目送着儿子背影渐行渐远。而我,回忆起刚上幼儿园时又哭又闹,抱着妈妈的腿死不松手的情景,又滑稽又好笑,我那时多么依恋妈妈呀,一刻也不能离开她,因为我一刻也离不开她的呵护与关爱。
龙应台接着写儿子上高中,做交换生到国外生活,检票入口处,安德烈一转身,闪进了入口,没有回望,龙应台只能孤单地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而没有那期待的目光交汇。我静静地回忆,回忆我和母亲的一切,但那么朦胧,被水洗过的记忆浮现,我越来越大,同时也更固执和叛逆,我会对妈妈的一切吹毛求疵,或是干脆不屑一顾,我骄傲、自我,目无一切,街上,我会松开母亲的手,高扬着头,显示自己的骄傲,大步大步地向前走,而妈妈只能跟着她一直要求自由的女儿,一言不发。而街道却并非一直平坦,我趾高气昂地走着,又如何看清脚下的路呢?结果我被砖头绊倒,血渗了出来,妈妈心疼地帮我清理伤口,然后紧紧地扶着我的胳膊,她生怕我放手。是记忆出了错,还是现实褪了色?浮出水的记忆将我悄悄沉溺,我看龙应台的故事,读着那孤单的目送,渐渐想起自己的故事,妈妈满含爱的心意。
我太自大,只会一直抬着头,走自己的路,视乎一直忽视身后,母亲爱的目光和浓烈的关怀,那爱太平凡但太灼热,我只会用透支,不用付出,真的她不需要我付出什么,只希望我接受她太深太深的呵护关怀,我才明白!
龙应台的故事感动了我,让我看到一位懂得孤单目送,不求回报的母亲,也同样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也如此含蓄,深沉地关怀着我,我能做什么呢?除了同样真挚地爱着她,还有,接受容纳她给予我的所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