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局机构编制工作总结篇一
今年以来,县委编办在县委、县政府、县编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编办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落实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十七次全会要求,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切实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为建设锦绣**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资源保障。
一、认真落实《条例》精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政治站位
1.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条例》法规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县委中心学习组、县委编委会、县委编办带头学习《条例》等法规,示范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条例》,严格执行《条例》;
持续在《**融媒》《**党建网》《**机构编制》各大门户网站开辟学习专栏,再次掀起《条例》学习高潮。
2.坚定政治自觉,主动接受归口管理。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归口管理工作要求,强化县委编办的政治属性和归口县委组织部管理意识,依法、依规管好机构编制资源,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保障能力
1.制定完善驻镇派出机构双重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司法、市场监管驻镇派出机构双重管理工作的通知》,厘清了县直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在双重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考核分工、经费保障方式和人员流动管理规范等,夯实了实行所长负责制和部门管理为主、镇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机制,推动了派出机构接受驻地镇党委政府日常管理和统一协调指挥实施镇综合行政执法。
2.积极探索深化镇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强镇综合执法工作,印发《关于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强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推进镇综合执法三个权责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公布实施镇级综合执法“三张清单”事项95项。创新建立“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报批城关、涧池、平梁、蒲溪四个镇综合执法队作为全市推进镇综合执法工作先行试点单位,确定为副科级机构,各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组织召开镇综合执法推进会议,为执法队统一配备执法装备、服装。
3.统筹编制资源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对全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各类各阶段在校学生数、班级数、课程设置及教职工在编在岗情况、教师承担课时情况、教职工流转去向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批准设立县第四幼儿园,动态调整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50名,解决四幼、恒大、凤台等学校因开园、生源流动扩班补充教师问题。
4.持续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将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及有关机构编制由县住建局划转至县自然资源局,顺利实现职责机构平稳划转有序交接;
报批规范县人大、县政协各委室机构设置;
优化了县委组织部内设机构设置;
落实县文旅广电局加挂县文物局牌子;
按期完成县扶贫开发局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调整优化了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三个群团机关的编制资源配置,将其3个群团机关使用的行政编制置换为事业编制,进一步统筹盘活全县行政事业编制资源。
5.聚焦编制资源服务保障民生。加强疫情防控及健康教育工作,调剂5名事业编制补充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落实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加挂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牌子,确定为正科级,核定科级领导职数1正2副;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设置县委统战部下属副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统战服务中心,核定编制4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
聚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落实**县图书馆单独设置;
明确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加挂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所牌子,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力量;
为县公产中心增加3名编制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力量,助力加强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和国资国企监管工作;
落实县电影公司改革遗留问题化解方案,稳妥推进了县电影放映公司化解遗留问题,实现全县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改革清零;
统筹编制加强文化产业工作力量,明确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及编制配置;
调研论证报批县政府教育总督学、县考核委员会办公室领导职数设置等方案。
三、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1.稳妥推进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机构设置调整。按期落实森林公安管理体制由林业局管理为主调整为公安局管理为主,圆满完成机构编制划转和人员转隶,下达县林业局行政编制2名,增设森林草原防火股,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机构设置和工作力量。
2.统筹做好了新一轮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机构调整工作。配合县纪委监委做好了纪检监察“三化”建设改革,同步统筹做好了县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有关机构编制事项调整工作,报批落实县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由11个整合调整为9个,明确县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领导职数各1名。
3.全面完成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根据省市推进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精神,调研论证制定了我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组建方案,按照市委编办的批复精神完成了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的组建工作,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4.积极做好陕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规范报批。贯彻落实省委编委《关于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精神,将中共**县月河工业集中区工作委员会、**县月河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副县级规格,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核定**经开区工委、**经开区管委会领导职数2正3副。
5.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根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的《陕西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动与县司法局对接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工作,规范设置行政复议机构,统筹编制配置,对近年来的行政复议案件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确保我县按时按要求完成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工作。
四、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努力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1.积极推进人才周转池编制动态使用。核定10名周转编制用于县委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县属国有企业任职人员保留在职人事关系的方案,为解决县属国企起步发展阶段选人难问题提供了保障;
对7个部门申请使用事业单位周转池编制进行调研审核,批准县融媒体中心等7个事业单位使用周转池编制11名,用于招录引进紧缺人才,为调整干部队伍结构提供了保障。
2.进一步规范编制使用程序。一是配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修订完善了《**县公务员和党群序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规则》和《**县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规则》,修订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申办机构编制事项工作程序,优化编制使用报批、备案程序,着力健全完善用编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二是从严控制用编申请,按照“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对满编和超编单位一律不得进人,编制使用优先向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倾斜。三是坚持“量出为入”和“编制审批在先”原则,遵循“严进宽出”管理,分期分批审核批准县直各部门用编需求,落实人员招录、选调用编保障,及时办理人员上下编手续。2021年,共为211名新招录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办理了落编手续;
为县外调入、调出县外及县内流动的354名机关干部办理了工资转移及上下编手续,为退休、辞职、辞退的122人办理了下编手续。
五、机构编制基础性工作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1. 做好机构编制核查和实名制管理。按照中、省、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核查程序、严把五个环节,历时2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机构编制核查任务,实现了“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目标。按照机构编制管理“五有四统一”要求,及时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机构编制管理册》和机构编制实有人员台账,做到系统、管理册、台账与实际情况一致,实现了全县机构编制管理“人册一致,册机相符”目标,机构编制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控编减编提供了坚实基础。
2.做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按照“四有四公开”建设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要求,进一步改进优化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实现“最多跑一次”,共受理核准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办理设立登记15家、变更登记47家、注销登记17家。全面实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全流程网络监测,对年报时限、质量、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共下达催办函3份,行政处罚决定1份,圆满完成纳入登记的174家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
3.做强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考核。扎实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监管职能,重点对上年度年报交叉评审得分靠后及涉及改革的部分事业单位共11个单位进行“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并依法予以网上公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考核,起草了《**县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考核办法》,聚焦行业执法、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对县交通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所属12个事业单位开展履职评估,履职评估考核结果在机构编制管理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直接应用。
六、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1.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巡察监督范围。在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积极与县委巡察领导小组对接,联合下发了《关于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巡察监督范围的通知》,明确了巡察主体及对象、方式方法、巡察内容及结果运用,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促进全县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
2.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信访举报工作。转发中央编办《关于印发机构编制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规则的通知》,明确了受理范围、办理程序、举报方式、举报电话、接访责任领导、接访股室及办理要求,为依规依纪依法受理信访举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加大机构编制督查力度。把机构编制督查和机构编制审批放在同等位置,树立“向监管要效益”的思想,对工作中发现和审计反馈的县林业局、蒲溪镇、漩涡镇等单位违规设置机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下达整改通知书5份,责令限期整改。通过监督检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七、高质量完成中心工作,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1.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学习教育计划,开展集中学习17次,专题讨论4次,举办学习园地4期,主题党日活动5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讲授专题党课4人次,组织观看庆“七一”大会实况直播和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系列专题片等10余次;
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机关干部“每月一讲”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同“三联共建”“送学送教”有机结合,党支部共走访党员和联系群众400余人,办结群众“急难愁盼”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事项44项,建立为民便民惠民政策举措和长效机制2项,全体干部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45项;
积极参与市委编办举办的党史故事颂读、党史知识竞赛、党史专题征文比赛,县委宣传部举办的红歌大合唱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追寻足迹学党史、不忘初心强党性”实践教育活动、“祭英烈、学党史、知党恩、强党性”和“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红色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丰富党组织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加强对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日常交心谈话、提醒帮助谈话、批评诫勉谈话频次,教育干部适应从严管党新常态,律己担当干工作。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德润三秦”家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坚持对标组工干部标准,以“六有”干部队伍建设为载体,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3.精心抓好各项中心工作。一是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定持续帮扶计划,全年到村召开专题部署会议20余次,坚持每月至少2次到村入户开展精准帮扶;
与清河村签订“三联”共建协议书,帮助清河村协调项目资金30余万元,解决修建便民桥和新民风建设文化宣传等实际困难问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好乡村振兴工作新局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践行“四个城市”要求,打造模范机关。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为目标任务,积极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文明实践活动;
与联建新城社区文兴、蓝云大厦小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门前“四自一包”责任书,认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排查等社区工作;
常态化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持续巩固县级文明单位,开展节约型机关、健康机关、市级无烟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
2022年,我县机构编制工作将继续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和国家机构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加强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持续巩固各项机构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四化”进程,不断优化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努力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局机构编制工作总结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县委编办在县委、县政府、县编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编办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四中、五中、x中x会和******来陕来安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落实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十七次***要求,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切实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为建设锦绣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资源保障。
一、认真落实《条例》精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政治站位
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条例》法规学习。以******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县委中心学习组、县委编委会、县委编办带头学习《条例》等法规,示范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条例》,严格执行《条例》;持续在《融媒》《党建网》《机构编制》各大门户网站开辟学习专栏,再次掀起《条例》学习高潮。
坚定政治自觉,主动接受归口管理。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归口管理工作要求,强化县委编办的政治属性和归口县委组织部管理意识,依法、依规管好机构编制资源,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保障能力
制定完善驻镇派出机构双重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司法、市场监管驻镇派出机构双重管理工作的通知》,厘清了县直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在双重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考核分工、经费保障方式和人员流动管理规范等,夯实了实行所长负责制和部门管理为主、镇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机制,推动了派出机构接受驻地镇党委政府日常管理和统一协调指挥实施镇综合行政执法。
积极探索深化镇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强镇综合执法工作,印发《关于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强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和《关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于印发推进镇综合执法三个权责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公布实施镇级综合执法”三张清单”事项95项。创新建立”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报批城关、涧池、平梁、蒲溪四个镇综合执法队作为全市推进镇综合执法工作先行试点单位,确定为副科级机构,各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组织召开镇综合执法推进会议,为执法队统一配备执法装备、服装。
统筹编制资源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对全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各类各阶段在校学生数、班级数、课程设置及教职工在编在岗情况、教师承担课时情况、教职工流转去向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批准设立县第四幼儿园,动态调整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50名,解决四幼、恒大、凤台等学校因开园、生源流动扩班补充教师问题。
持续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将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及有关机构编制由县住建局划转至县自然资源局,顺利实现职责机构平稳划转有序交接;报批规范县人大、县政协各委室机构设置;优化了县委组织部内设机构设置;落实县文旅广电局加挂县文物局牌子;按期完成县扶贫开发局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调整优化了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三个群团机关的编制资源配置,将其3个群团机关使用的行政编制置换为事业编制,进一步统筹盘活全县行政事业编制资源。
聚焦编制资源服务保障民生。加强疫情防控及健康教育工作,调剂5名事业编制补充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加挂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牌子,确定为正科级,核定科级领导职数1正2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设置县委统战部下属副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统战服务中心,核定编制4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聚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落实县图书馆单独设置;明确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加挂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所牌子,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力量;为县公产中心增加3名编制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力量,助力加强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和国资国企监管工作;落实县电影公司改革遗留问题化解方案,稳妥推进了县电影放映公司化解遗留问题,实现全县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改革清零;统筹编制加强文化产业工作力量,明确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及编制配置;调研论证报批县政府教育总督学、县考核委员会办公室领导职数设置等方案。
三、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稳妥推进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机构设置调整。按期落实森林公安管理体制由林业局管理为主调整为公安局管理为主,圆满完成机构编制划转和人员转隶,下达县林业局行政编制2名,增设森林草原防火股,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机构设置和工作力量。
统筹做好了新一轮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机构调整工作。配合县纪委监委做好了纪检监察”三化”建设改革,同步统筹做好了县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有关机构编制事项调整工作,报批落实县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由11个整合调整为9个,明确县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领导职数各1名。
全面完成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根据省市推进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精神,调研论证制定了我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组建方案,按照市委编办的批复精神完成了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的组建工作,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积极做好陕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规范报批。贯彻落实省委编委《关于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精神,将***县月河工业集中区工作委员会、县月河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副县级规格,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核定经开区工委、经开区管委会领导职数2正3副。
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根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的《陕西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动与县司法局对接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工作,规范设置行政复议机构,统筹编制配置,对近年来的行政复议案件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确保我县按时按要求完成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工作。
四、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努力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积极推进人才周转池编制动态使用。核定10名周转编制用于县委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县属国有企业任职人员保留在职人事关系的方案,为解决县属国企起步发展阶段选人难问题提供了保障;对7个部门申请使用事业单位周转池编制进行调研审核,批准县融媒体中心等7个事业单位使用周转池编制11名,用于招录引进紧缺人才,为调整干部队伍结构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规范编制使用程序。一是配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修订完善了《县公务员和党群序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规则》和《县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规则》,修订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申办机构编制事项工作程序,优化编制使用报批、备案程序,着力健全完善用编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二是从严控制用编申请,按照”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对满编和超编单位一律不得进人,编制使用优先向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倾斜。三是坚持”量出为入”和”编制审批在先”原则,遵循”严进宽出”管理,分期分批审核批准县直各部门用编需求,落实人员招录、选调用编保障,及时办理人员上下编手续。2021年,共为211名新招录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办理了落编手续;为县外调入、调出县外及县内流动的354名机关干部办理了工资转移及上下编手续,为退休、辞职、辞退的122人办理了下编手续。
五、机构编制基础性工作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做好机构编制核查和实名制管理。按照中、省、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核查程序、严把五个环节,历时2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机构编制核查任务,实现了”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目标。按照机构编制管理”五有四统一”要求,及时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机构编制管理册》和机构编制实有人员台账,做到系统、管理册、台账与实际情况一致,实现了全县机构编制管理”人册一致,册机相符”目标,机构编制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控编减编提供了坚实基础。
做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按照”四有四公开”建设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要求,进一步改进优化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实现”最多跑一次”,共受理核准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办理设立登记15家、变更登记47家、注销登记17家。全面实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全流程网络监测,对年报时限、质量、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共下达催办函3份,行政处罚决定1份,圆满完成纳入登记的174家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
做强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考核。扎实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监管职能,重点对上年度年报交叉评审得分靠后及涉及改革的部分事业单位共11个单位进行”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并依法予以网上公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考核,起草了《县事业单位履职评估考核办法》,聚焦行业执法、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对县交通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所属12个事业单位开展履职评估,履职评估考核结果在机构编制管理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直接应用。
六、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巡察监督范围。在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积极与县委巡察领导小组对接,联合下发了《关于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巡察监督范围的通知》,明确了巡察主体及对象、方式方法、巡察内容及结果运用,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促进全县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
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信访举报工作。转发***编办《关于印发《机构编制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规则》的通知》,明确了受理范围、办理程序、举报方式、举报电话、接访责任领导、接访股室及办理要求,为依规依纪依法受理信访举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大机构编制督查力度。把机构编制督查和机构编制审批放在同等位置,树立”向监管要效益”的思想,对工作中发现和审计反馈的县林业局、蒲溪镇、漩涡镇等单位违规设置机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下达整改通知书5份,责令限期整改。通过监督检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七、高质量完成中心工作,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学习教育计划,开展集中学习17次,专题讨论4次,举办学习园地4期,主题党日活动5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讲授专题党课4人次,组织观看庆”七一”大会实况直播和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系列专题片等10余次;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机关干部”每月一讲”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同”三联共建”“送学送教”有机结合,党支部共走访党员和联系群众400余人,办结群众”急难愁盼”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事项44项,建立为民便民惠民政策举措和长效机制2项,全体干部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45项;积极参与市委编办举办的党史故事颂读、党史知识竞赛、党史专题征文比赛,县委宣传部举办的红歌大合唱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追寻足迹学党史、不忘初心强党性”实践教育活动、”祭英烈、学党史、知党恩、强党性”和”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红色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丰富党组织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加强对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日常交心谈话、提醒帮助谈话、批评诫勉谈话频次,教育干部适应从严管党新常态,律己担当干工作。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德润三秦”家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坚持对标组工干部标准,以”六有”干部队伍建设为载体,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精心抓好各项中心工作。一是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定持续帮扶计划,全年到村召开专题部署会议20余次,坚持每月至少2次到村入户开展精准帮扶;与清河村签订”三联”共建协议书,帮助清河村协调项目资金30余万元,解决修建便民桥和新民风建设文化宣传等实际困难问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好乡村振兴工作新局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践行”四个城市”要求,打造模范机关。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为目标任务,积极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文明实践活动;与联建新城社区文兴、蓝云大厦小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门前”四自一包”责任书,认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疫情防控排查等社区工作;常态化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持续巩固县级文明单位,开展节约型机关、健康机关、市级无烟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
2022年,我县机构编制工作将继续围绕贯彻党的***x中x会精神,落实***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和国家机构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加强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持续巩固各项机构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四化”进程,不断优化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努力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局机构编制工作总结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过去一年,在区委、区委编委坚强领导和市委编办大力支持下,我区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执政资源配置,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深化三项改革,打得一个局面开
(一)创塑了基层“三整合”改革的新样板。一是建成一个一体化平台。基层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全面建成,与全要素网格、12345等平台数据共享,初步实现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镇域管理;二是下放一批管理权限。首批赋予基层109项管理权限,通过精准对接、定期培训、专项督查等方式,实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三是打造一个示范亮点。市级试点xx镇顺利通过验收,其一体化平台对接端口数全市第一,为民服务中心入选全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首批示范;xx村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道路上,走出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新路子,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基层治理体系的全国样板。
(二)收获了综合体制执法改革的新成效。一是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步。进一步细化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全面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会同区城管局出台实施办法,为城市管理领域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标准化的“盐都方案”;二是跨部门执法有了新作为。在市场监管和城市管理领域申请跨部门相对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集中x项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权,并专门印发通知,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工作不断档、责任不落空”;三是一体化平台有了新进展。专门成立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筹备组和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组织政法、工信等部门专门赴南通等先进地区考察,在此基础上,制定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已进入招标阶段;四是示范化创建取得新突破。深化综合执法改革获得“国字号”荣誉,农业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分别在省市农业执法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全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单位代表江苏接受全国改革评价,为农业农村部跨省交叉检查提供了观摩现场,成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
(三)探索了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新路径。一是探索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以破局重塑、孵化发展的改革锐气,推动高新区与盐龙街道“区街分设”、职能分离,将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均交由属地承担,进一步理顺了职责关系;二是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改革。确立高新区为核心区,xx3个特色园区和xx2个市级工业园为拓展区,形成了规划一体、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的“一区五园”联动发展格局,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改革思路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改革做法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上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扬,也吸引了兄弟县区前来学习取经;今年高新区获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三是推动功能园区“扩权赋能”。在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台创园两个功能园区,建立镇级委托、专用公章和服务阵地“三位一体”的赋权运行保障体系,实现审批服务执法“园区事园区办”,发挥“权”的最大效能;着眼保障园区发展和安全,将编制资源向园区倾斜,下达用编计划各x名,人员编制x名,用好“编”的最大效益;理顺园区与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建立“园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城管、渔政执法中队下沉,将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园区延伸,激发“管”的最大潜力。
二、保障服务大局,
(一)着眼“保障发展”,谋在大局关键点。一是深化职能转变。强化文物保护体系建设,在区文广旅局挂牌设立区文物局;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一级政府一个复议机关”;开展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专项行动,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三定”全部印发。二是加强布局优化。统筹资源设立未成年保护、职工服务、事业单位登记、民族宗教等一批公益性事业机构。央视《新闻1+1》栏目对我区通过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这一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推进乡村振兴。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调整优化扶贫工作机构设置,区农业农村局挂牌设立区乡村振兴局,成功获评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统筹发展和安全,盘活职能弱化机构,新设“区粮食物资和储备服务中心”,提升全区粮食和重要物资供给保障能力。
(二)着眼“赋能增效”,发力基层急需处。一是以完善制度为重点,增强基层治理能力。重抓镇(街道)“三定”实质运行,全面完成原镇属中心、站所等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公章回收和综合服务中心事业人员职称评定等配套工作;二是以突出基层为导向,增强一线发展活力。进一步向基层下沉编制和人员,下达2021年度退役士兵安置事业岗位x个,基层岗位独占x席;拿出公开招聘基层事业单位岗位数x个,占公开招录岗位计划数近x%;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为基层招录新增安监岗位x个,有力保障省级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解决基层消防“短腿”“无腿”问题,在全市独家向基层下沉x名全额事业编制。
(三)着眼“民生托底”,办好群众关切事。一是突出民生保障。全面落实教育、卫生优先战略,保障“学位”“床位”不缺位。市东进路小学初中、区教育人才储备中心、中医院相继成立,市三院“三定”重新核定;二是突出资源保障。对全区中小学(含公办幼儿园)学生、教职工情况进行“家家到”调研,摸清全区师生配置总体情况,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三是突出人才保障。持续扩大教育卫生资源供给,教育卫生领域共入编x名,核定的事业编制数已超全区总量的x%,最大程度保障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编制急需。
三、注重开拓创新,激得一池春水活
(一)创新设置“过桥编制”。打破编制资源使用壁垒,加强对市三院、高新区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层一线的机构编制保障力度,特别是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林业职能划转等改革工作时,因地制宜开展“人编同调、带编流动”,破解“无编可用”难题。
(二)创新试行“承兑编制”。在不突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对新设立的中小学,试行“编制一次核定,分期分批下达”管理模式,探索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新途径。
(三)创新推行“动态编制”。在教育、文旅等重点领域,释放x名“退一收一”动态事业编制,解决教师、淮剧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问题,待其自然减员出现空编后等量收回。
(一)改革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部署开展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小散弱”机构撤并整合,核减收回事业编制,作为周转编制纳入全区统筹,强化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人才引进保障。
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点”上抓示范,全面提升尚庄镇示范水平。突出“线”上抓提升,围绕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治理等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紧盯“面”上抓完善,突出“五重抓五提升”,推动改革真正落地见效。
加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力度,建强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聚力“四化建设”打造综合执法新样板,构建盐都综合执法体系标准。会同区委政法委完成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推广实施“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
(二)创新
以打通实名制业务网上办理“全链条”为抓手,推进“数智编办”建设,着力将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综合管理平台打造成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的“数据源头”,树牢机构编制数据权威地位。
根据省、市部署,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公立医院、公立幼儿园试点推广人员备案制管理,推广“编制+人员控制总量”模式,探索建立备案制人员定向入编通道。
以教育、卫生领域为重点,人员下沉为导向,加强人员编制动态调整和统筹管理,规范“周转池”管理使用,因地制宜推进“区属镇用、单列管理”。
(三)管理
对照《条例》规定,针对机构编制管理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各个环节,细化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职责、权限、程序办理,实现机构编制事项事前评估、事中履职监管、事后跟踪问效全链条闭环管理。
聚焦高质转型,更大力度推动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打造“机构精简、人员实干、运行高效”的开发区管理新机制,为实现十四五期间进入国家排名前50位提供有力保障。积极推进消防管理体制改革落地见效,加强全区应急管理领域人员力量建设,为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提供保障。持续优化乡村振兴体制,确保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转型平稳接续。
一是着力提升机构管理制度化水平。结合实际出台政策规定,全面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工作。二是着力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标准化水平。规范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机构编制问题等台账。三是着力提升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水平。着力推行“互联网+”工作模式,全面实行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业务全事项网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