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一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为了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略
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幼儿:略
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
幼儿:略
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
幼儿:略
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教师小结自救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地震小游戏《地震来了我不慌》,当听到警报声就表示地震来了,小朋友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现在咱们一起体会一下十几秒到底有多长时间。(教师幼儿一起数数,感受十几秒的长短)。
幼儿游戏。(教师手拿小锤督促幼儿将身体藏好)
幼儿游戏后,请幼儿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幼儿,对不合适的躲避方式及时纠正。
教师:2010年青海发生了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们感觉怎样?(难过)。如果以后再有地震发生,我们该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谢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祝你们天天快乐。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
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
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
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二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3.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义(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三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我班的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幼儿议论纷纷,都说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
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
小影说:“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
此后,幼儿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此,我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认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幼儿从中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
开展活动“地震屋”。带领幼儿去广州市劳动技校开展“地震屋”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在地震中的身体感受、尝试寻找地震躲避点、了解逃生小技巧等,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再次激发了对地震逃生的各种方法的探究欲望。于是,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活动由此生发了。
2、认识、制作地震逃生包,体验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增强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1、经验准备:
(1)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简单科学知识。
(2)参观过“地震屋”并初步了解地震避险的基本方法和地震级别。
(3)玩过建构游戏“搭建结实的楼房”。
(4)参与过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了解简单的救护小知识。
2、材料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的一些可携带逃生物品:背包3个、电筒、钱币、玩具、水、几种食品、手机、毛巾、被子、笔、会响的玩具、医药箱子等等,专业逃生包3个,一些绘画用的彩笔和纸。
3、座位安排:
幼儿分成三组就坐。
1、讨论、绘画、分类
(1)师幼谈话,巩固对“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和地震逃生小技巧的认知。
(2)讨论、绘画,丰富幼儿对生活中维持生命必须物品的了解。
幼儿自由以小组形式交流自己在家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物品名称。
教师提供笔和纸,幼儿绘制出自己讨论物品的小图片。
(3)分类游戏
操作要求:
把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品分拣出来,去除不需要的物品。
幼儿把各种物品图片分类,选出在逃生中必须使用的物品的图片。
师幼共同将这些物品图片粘贴在活动室的空白墙面上。
展开讨论,进一步熟悉这些物品的性能和运用方法。
2、制作。地震逃生包”
(2)幼儿分组进行选择物品,制作“地震逃生包”。
教师提供各种生活用品以及若干食品的实物,没有实物的则由幼儿绘制小图片替代。
教师提出打包“地震逃生包”的操作要求:
在收集的所有物品中按照“维持生命必须物品”以及“方便携带和保存”进行挑拣,选择物品装进背包进行打包。
例如,在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两者中应该选择压缩饼干更方便携带和保存。又如,保温杯装的水、塑料瓶子包装水、真空饮用水包(真空饮用水包属于专业逃生用品,有保质期长且容易携带、包装不容易破损的特点),这三者应该首先选择最不易变质的真空塑料包装水,其次是塑料瓶子包装水,不应该选择容易变质的保温杯装的水。
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打包”,巩固运用压缩充分利用空间的知识技能。
指导重点:适时启发幼儿思考:
在选择物品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
比如;在地震灾难中很容易受伤需要“急救”,需要用到哪些物品?
在短时间里找不到食物来“维持生命”,可以准备哪些物品?
3、展示、互动与评价
(1)每组展示自己打包的“地震逃生包”。分组介绍逃生包里面选择携带的物品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必须携带;其他组的幼儿可以对讲解的幼儿提出问题或不同的意见。
展示要求:
幼儿要对本组包裹中每件物品的作用进行讲解,可以对比其他组的物品从“维持生命的作用、是否方便保存和携带”等方面进行说明。
例如:有的小组选择了止血贴,有的小组选择了绷带,选择绷带的小组可以列举绷带在急救的时候功用比止血贴多,有止血、捆绑、固定等作用。
(2)整理“逃生包”,借助他人讲述时学习到的经验,在本组的“逃生包”中增加逃生必须携带的物品或者清理逃生不必要携带的物品。
(3)再次展示各组的“逃生包”,各组选出一位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解本组增加和清理了哪些逃生物品。
4、示范引导,分组观察
(1)提供专业地震逃生包,幼儿观察并说出里面物品的名称(哨子、手电筒、压缩饼干、真空饮用水包、包扎带、简易雨衣、手套等)。
(2)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专业逃生包里面的物品,观察和了解物品上面标注的有效期、使用方法等细节。
(3)把幼儿分组制作的“地震逃生包”和专业地震逃生包进行对比、讨论。
(4)根据上述经验,再次分组整理地震逃生包。
5、经验迁移
(1)提炼与交流。
(2)激发幼儿对今后科学发展的期待和美好想象,在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指导语:“如果你成为科学家,你想对‘地震逃生包’做怎样的改进?”
1、讨论活动:“地震逃生包”平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2、亲子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地震逃生包”。
3、体验活动:参与园内地震逃生演习。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四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核心经验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五、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五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我班的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幼儿议论纷纷,都说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
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
小影说:“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
此后,幼儿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此,我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认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幼儿从中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
开展活动“地震屋”。带领幼儿去广州市劳动技校开展“地震屋”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在地震中的身体感受、尝试寻找地震躲避点、了解逃生小技巧等,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再次激发了对地震逃生的各种方法的探究欲望。于是,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活动由此生发了。
2、认识、制作地震逃生包,体验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增强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1、经验准备:
(1)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简单科学知识。
(2)参观过“地震屋”并初步了解地震避险的基本方法和地震级别。
(3)玩过建构游戏“搭建结实的楼房”。
(4)参与过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了解简单的救护小知识。
2、材料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的一些可携带逃生物品:背包3个、电筒、钱币、玩具、水、几种食品、手机、毛巾、被子、笔、会响的玩具、医药箱子等等,专业逃生包3个,一些绘画用的彩笔和纸。
3、座位安排:
幼儿分成三组就坐。
1、讨论、绘画、分类
(1)师幼谈话,巩固对“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和地震逃生小技巧的认知。
(2)讨论、绘画,丰富幼儿对生活中维持生命必须物品的了解。
幼儿自由以小组形式交流自己在家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物品名称。
教师提供笔和纸,幼儿绘制出自己讨论物品的小图片。
(3)分类游戏
操作要求:
把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品分拣出来,去除不需要的物品。
幼儿把各种物品图片分类,选出在逃生中必须使用的物品的图片。
师幼共同将这些物品图片粘贴在活动室的空白墙面上。
展开讨论,进一步熟悉这些物品的性能和运用方法。
2、制作。地震逃生包”
(2)幼儿分组进行选择物品,制作“地震逃生包”。
教师提供各种生活用品以及若干食品的实物,没有实物的则由幼儿绘制小图片替代。
教师提出打包“地震逃生包”的操作要求:
在收集的所有物品中按照“维持生命必须物品”以及“方便携带和保存”进行挑拣,选择物品装进背包进行打包。
例如,在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两者中应该选择压缩饼干更方便携带和保存。又如,保温杯装的水、塑料瓶子包装水、真空饮用水包(真空饮用水包属于专业逃生用品,有保质期长且容易携带、包装不容易破损的特点),这三者应该首先选择最不易变质的真空塑料包装水,其次是塑料瓶子包装水,不应该选择容易变质的保温杯装的水。
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打包”,巩固运用压缩充分利用空间的知识技能。
指导重点:适时启发幼儿思考:
在选择物品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
比如;在地震灾难中很容易受伤需要“急救”,需要用到哪些物品?
在短时间里找不到食物来“维持生命”,可以准备哪些物品?
3、展示、互动与评价
(1)每组展示自己打包的“地震逃生包”。分组介绍逃生包里面选择携带的物品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必须携带;其他组的幼儿可以对讲解的幼儿提出问题或不同的`意见。
展示要求:
幼儿要对本组包裹中每件物品的作用进行讲解,可以对比其他组的物品从“维持生命的作用、是否方便保存和携带”等方面进行说明。
例如:有的小组选择了止血贴,有的小组选择了绷带,选择绷带的小组可以列举绷带在急救的时候功用比止血贴多,有止血、捆绑、固定等作用。
(2)整理“逃生包”,借助他人讲述时学习到的经验,在本组的“逃生包”中增加逃生必须携带的物品或者清理逃生不必要携带的物品。
(3)再次展示各组的“逃生包”,各组选出一位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解本组增加和清理了哪些逃生物品。
4、示范引导,分组观察
(1)提供专业地震逃生包,幼儿观察并说出里面物品的名称(哨子、手电筒、压缩饼干、真空饮用水包、包扎带、简易雨衣、手套等)。
(2)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专业逃生包里面的物品,观察和了解物品上面标注的有效期、使用方法等细节。
(3)把幼儿分组制作的“地震逃生包”和专业地震逃生包进行对比、讨论。
(4)根据上述经验,再次分组整理地震逃生包。
5、经验迁移
(1)提炼与交流。
(2)激发幼儿对今后科学发展的期待和美好想象,在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指导语:“如果你成为科学家,你想对‘地震逃生包’做怎样的改进?”
1、讨论活动:“地震逃生包”平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2、亲子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地震逃生包”。
3、体验活动:参与园内地震逃生演习。
选择适宜的科学教学活动内容非常重要,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也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本次科学活动,突出特色在于设置多种体验环节,让幼儿感知与地震有关的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启发他们思考,调动已有经验,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先动手尝试再深人了解“地震逃生包”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此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中也认识到拥有科学知识不但可以给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拯救生命。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相关经验,我在活动结束部分还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幼儿回顾活动内容,也引发了他们探究更多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
专家点评(点评专家:刘霞,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5~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周老师设计的“大班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充分体现了《指南》的这一精神。
该活动在充分考虑幼儿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整个活动过程构思巧妙,层次清晰,从分组自主制作地震逃生包、分组展示交流,再次分组制作、再次分组展示交流;到探究比较专业的地震逃生包、再次分组整理自己的地震逃生包。
幼儿的操作层层递进,认识逐步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充分的自主操作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获取了正确的科学经验,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树立了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六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为了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略
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幼儿:略
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
幼儿:略
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
幼儿:略
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教师小结自救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地震小游戏《地震来了我不慌》,当听到警报声就表示地震来了,小朋友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现在咱们一起体会一下十几秒到底有多长时间。(教师幼儿一起数数,感受十几秒的长短)。
幼儿游戏。(教师手拿小锤督促幼儿将身体藏好)
幼儿游戏后,请幼儿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幼儿,对不合适的躲避方式及时纠正。
教师:2010年青海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们感觉怎样?(难过)。如果以后再有地震发生,我们该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谢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祝你们天天快乐。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
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
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
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安全教案地震逃生大秘密篇七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而汶川、玉树、日本地震震惊了每个人的心,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义务培育好祖国下一代,而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幼儿教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应急逃生教育。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及了解地震中安全自救的基本方法,我设计了本次大班安全活动《地震中逃生》。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① 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通过活动可以看出,本次活动设计完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计的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通过观看录像,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理解地震中逃生的方法;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让幼儿在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实际演练加深幼儿对新知识的应用。使幼儿在想想、看看、说说、学学、做做中获得并巩固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