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心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的起点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能到时候都说完成了脱贫任务,过一两年又大规模返贫。各级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方阵”,不能把摘帽当作脱贫攻坚的终点,要继续巩固脱贫基础,防止脱贫户重新返贫,这样才能让脱贫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贫困县虽然摘帽了,但贫困村、贫困户并没有完全退出,而且返贫现象将会时有发生,贫困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解决剩余的贫困问题更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面对脱贫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承担的主体责任没有变,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没有变,各种帮扶体制机制没有变。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针对不同的贫困现象,继续拿出绣花功夫,量体裁衣,细针密缕,不断提高脱贫质量。
要做到摘帽不摘政策。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和市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出缓冲期,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各级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好扶贫政策,让广大脱贫户深切体会到党和政府为他们“扶上马、送一程”的良苦用心。要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对脱贫攻坚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跟进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做到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高度吻合,政府初衷和农户意愿紧密结合,使脱贫政策更接地气、更为精准、更加有效。
要做到摘帽不摘帮扶。对贫困村的帮扶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脱贫村始终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支撑、推动着自己,更加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勇气。虽然脱贫摘帽了,但我们扶贫干部还需要隔三差五地走村入户,继续做好以前的帮扶措施,实地调查走访,宣传解释脱贫后的政策导向,去除脱贫群众的担忧。随时观察这些刚脱贫的群众是不是还有一些困难需要我们协助解决,是不是存在因病返贫等迹象发生,解除后顾之忧是当前我们扶贫干部必须要做的工作。
要做到摘帽不摘监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管。一方面是对正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摘帽后村的监管,防止一“脱”了之,一“摘”了之。要加强长期的监督管理,随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扶贫工作的强势劲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心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的起点篇二
“家里摘了贫困帽,对口帮扶的干部还来得勤么?”“来得更勤快了!前天刚来看了我新养的鸡苗,还联系了农技员帮我打理鸡舍。”这是近日记者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一刚摘帽农户的一组对话。经过认真评估,严格考核和把关之后,当前,全国过半数贫困县和许多贫困群众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县和贫困群众退出贫困序列,既是相关贫困县和贫困群众的光荣,更是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的极大激励。
“帮扶的干部来贫困群众家来得更勤”,体现贫困县和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并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站。在贫困县和贫困群众退出之后,各地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巩固脱贫基础,防止返贫,使精准扶贫和脱贫保持长久效果。
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摘帽后要防止返贫。一方面,对刚摘掉贫困帽的群众而言,致富能力还不是很强,还存在返贫的风险,需要保证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另一方面,对刚摘帽的脱贫县而言,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还需要一鼓作气,不能松劲懈怠。实际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做到稳定脱贫不返贫。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反复强调的问题,也是扶贫攻坚成果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
摘帽后要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就要继续保持贫困县党委政府一把手的稳定,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贫困县全局工作来抓。坚持摘帽不摘政策,就要做到各项利民、便民举措和政策不因为摘帽而停止,并使脱贫政策更接地气、更为精准、更有力度。坚持摘帽不摘帮扶,就要让扶贫干部要在摘帽之后继续坚守岗位,保持工作连续性,继续执行驻村帮扶。坚持摘帽不摘监管,就要对已退出贫困县继续实行最严格的扶贫考核评估,强化监督管理。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在贫困县和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后,广大扶贫干部要咬定不返贫目标不放松,继续攻坚不懈怠,加压奋进、真抓实干,不折不扣地将各项工作、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脱贫攻坚成绩经得起实践检验,让人民群众满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心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的起点篇三
2019年,四川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倒排工期、细化责任、加强统筹,确保年底藏区剩余的16个贫困县、305个贫困村、4.3万贫困人口摘帽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绝大部分的县、村经过努力摘去了贫困的“帽子”,“沾沾自喜”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扶贫的力度悄然“减退”,绑紧的“弦”陡然松劲,蓬勃向上的“精气神”没了,“啃骨头”的韧劲消失了,部分驻村工作队员失去了方向,没有了动力,“混天度日”的苗头“死灰复燃”。笔者认为,在国家脱贫不减政策的前提下,要时刻警惕脱贫摘帽心理,从抓好制度入手,从强化考核发力,切实将脱贫摘帽等同于任务完成的“极端”倾向扼杀在“萌芽中”,把扶贫干部管理好、使用好,调动好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加油使劲”。
要绑紧思想的“弦”,外松内紧、自我加压。国务院扶贫办规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不拍摄摘帽专题宣传片,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这已明确传递出中央对于贫困县摘帽不等同于脱贫任务完成的强烈信息,各地虽严格执行中央的规定,但是仍普遍表现出短时期放松的“摘帽心理”,部分扶贫干部认为脱贫摘帽意味着各级验收检查已结束,长期反复修改内业资料、做好迎检准备的日子将“不复存在”,长期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下就松弛了,感觉自己扶贫的“使命”就此完成,休假的休假,即使人在心早已不在。因此,笔者认为,要杜绝脱贫“摘帽心理”,扶贫干部要时刻绷紧思想的“弦”,来扶贫不是为了“镀金”,也不是仅仅为了贫困村脱贫摘帽,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基层工作能力,扶贫驻村的核心是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即使外部环境已松弛,但自己要持续保持扶贫“初心”,始终按照最初定下的目标,列出的任务清单加油努力,扶贫驻村只有两年,时间非常短暂,为了脱贫摘帽绝大部分已花费二分之一的时间,再不自我加压,扶贫驻村两年只能是“毫无长进”。
要铆足奋斗的“劲”,竭尽所能、服务于民。扶贫要用心,扶贫更要使“劲”。贫困地区,特别是高原山区,群众由于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等问题,长期受到办事难、销售渠道闭塞等困扰,加之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传统保守,不愿接受新兴事物,不愿学习新型技术,“安于现状”的情况普遍存在,虽然勉强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仍存在。因此,扶贫干部更要铆足奋斗的“劲”,结合脱贫摘帽所熟练掌握的贫困群众家庭基本信息、产业情况,从贫困群众所需入手,向群众所疾发力,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为群众代办好各项服务,解决好群众办事交通不便、流程不熟、费神费力等问题。还要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广泛推销贫困地区纯天然、无公害“土产品”,在淘宝、微店等新媒体平台搭建电商平台,争取各地各级部门资金支持,为贫困地区农产品“私人订制”宣传包装,打响贫困地区“土特产”品牌,拓宽贫困群众销售渠道,增强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提升致富的能力。
要掌好发展的“舵”,大胆创新、产业引领。要消除贫困,关键在于贫困群众要有稳定的收入,具备致富能力,“输血式”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并不是长久之法,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才是真正解决贫困的关键之举。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贫困村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没有支柱产业,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技术能力,要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就要有产业引领,要发展产业首先要找准“病根”,贫困村长期产业无法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问题,要发展适合的产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种植模式,大胆创新,不仅要“走出去”,带领贫困群众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还要“引进来”,把专家请进来,帮助发现问题,指明方向,把优质产业引进来,扶持贫困群众试种,大胆实践,调整产业结构,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扶贫仍在路上。摘帽仅仅是一个阶段任务完成,更是下一阶段巩固脱贫成果任务的“起点”。扶贫干部们思想不能松懈,冲劲不能减退,前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