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初中政治教学环节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延续及其影响;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能力,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学生分析】
在外来文化的强烈攻势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追捧外来文化,很少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通过本框的学习,从直观的赏析入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辩中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传统文化的在今天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难点:传统文化作用的双重性。
【教学方法】
探索“情境问题”互动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说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交流的过程,那么文化继承就是文化从古到今纵向积累的过程。这节课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文化面面观
探究:课本39页虚线框。
问题: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老师:京剧和书法的由来同学们都了解,下面我介绍一下针灸的历史。
针灸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剌法:人们偶尔被一些坚硬物体碰撞了身体的某个部位,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来疼痛的部位疼痛感减轻了或消失了。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石针),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
灸法的起源与火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人们在烤火取暖时发现,身体某个疼痛的部位经火一烤,疼痛感减轻了,于是受到了启发。后来形成了针灸。
战国时代神医扁鹊、唐代名医孙思邈都擅长针灸。2006年5月20日,针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老师:什么是传统文化?
学生: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老师:由于传统文化在历史中形成,并延续到现在,所以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下面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一起来感受传统文化。
1、传统习俗的继承
老师:我们在过民族节日的时候,会有很多传统习俗。
问题:我们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学生:元宵节吃,端午节吃,中秋节吃,清明节等。
老师:什么是传统习俗?它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学生: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问题:北京故宫有什么样的建筑特点?课本28页图片。
学生:座北朝南,东西对称;宫殿高大雄伟,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深、宽、高。北方建筑至今仍然有这些特点。
老师: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学生:中国古代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老师: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老师:中国的传统文艺包括传统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书法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唐诗宋词,古代四大名著,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吕剧、豫剧、山东梆子、山东快书。
老师:中国传统文艺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中国传统文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概念: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材料:孝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百善孝为先”。三字经:“首孝弟,次见闻。”曾子《孝经》:“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问题:《24孝》之一王祥卧冰求鲤,你能否讲讲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学生: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要王祥到河捉鱼。适值天寒地冻,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冻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这个故事发生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从此那条河叫孝河。
老师: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不仅影响了山东、临沂,而且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像忠孝仁义等中国传统思想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学生: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初中政治教学环节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认识到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能力目标: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任职内驱力,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证得客观地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并能够正确对待。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快乐”。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多媒体展示:四季的美丽图片
提问:为什么会有四季?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者是谁?出自哪里?
3.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4.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简单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开始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
你们都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呢?(课堂、电视、课外书……)
无论是那种途径,都是通过学习学得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以后也将不断的学习下去。在我们这十几年的学习中,我们的同学一定对学习有着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咏叹一下学习。
(二)新课
1.咏叹学习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样来咏叹学习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锄。
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时读书乐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引出读书有苦有乐,到底是苦大于乐还是乐大于苦呢?
2.自由辩论:学习中苦大于乐vs学习中乐大于苦
总结陈辞:是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乐。我们学习中的苦是暂时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寻求解决的方法,困苦会烟消云散。
让我们一起喊出“快乐学习吧!”
3.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讨论着学习是乐还是苦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却有人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呐喊。
a .多媒体出示《我要读书》的图片资料(见课件)
讨论:1.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同龄人失学或面临失学呢?
2.请同学们想象失学后生活的种种遭遇或以后可能出现的遗憾。
3.请大家谈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
b.看相关链接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c.看漫画:放牛娃的理想
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
根据图画和这节课所学的,结合实际,写一点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初中政治教学环节设计篇三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杨秀莲
专题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缺一不可。
3.基本过程: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主要环节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估计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传统备课: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备课,以一个教学组、教研组为单位。
新课程教学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局限性,更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而非单纯注重教材,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更加注重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授人以渔”。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传统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而进行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新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针对一种教学内容,它可以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1.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环境。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定位,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态度出发。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需要二度加工、再创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3.教学对象
学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制定教学策略
1.定义: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成形式等综合性方案。
2.构成
1)组织形式: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合作、分组讨论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规律,优化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选择。
3)学法指导
①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诱发学习动机,激发
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②制定促进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关注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
发现和解决问题
③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探索,敢于发
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的载体,是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不能忽略板书设计。
(三)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构成中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控来实现的。
能够使教师在目标的指导下理性的教学,因此对每一个环节中的教学目的都应有充分认识,在过程设计中要增设教学目的。
(四)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评价:
一是在设计完成后、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测,能够帮助设计者在实施过程中应付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进行二度创造;
二是在教学过程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与失。只有通过反复评价,教学设计才能日臻完善。
四、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一)学好课程标准
处理好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之间的关系;
读懂课程的阶段性导言和内容标准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对学生与教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1.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标准的差距及应对策略,以大多数学生为主,找到授人以渔的方法;
2.新课程改革把教师定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三)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任务
1.目标要适应学生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要求;
2.符合学与教的原理,并体现一定层次性;
3.以学生的兴趣要求而非教师的要求为指导;
4.应涉及学生的各个学习领域,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技能;
5.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进行管理,包括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良好氛围、问题的有效调控。
1.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表现在:①增加学生参与;②教学的紧凑性;③教学的流畅性
2)争取更对的学生投入学习,表现在:
①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师要关注全体、民主平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
的主动参与。
②上课时维持全班的注意力,讲课声音要大。
2.由传统课堂教学的“静”到新课程的“动”。
静:缺乏学生个性的张扬,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围绕教师。
动:指教师的角色要有一个转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调节教师行为。
1)“支持型”&“防卫型”课堂氛围
“支持型”:①教师与学生充满信心、相互信赖;
②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
③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防卫型”:①学生对教师有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不信任;
②教师对学生控制,学生对教师被动服从;
③学生有应对教师的策略,教师对学生有操作性的行为。
2)师生关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重视情感教育;学会欣赏学生,发挥他们的闪光点。
3.对预期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1)学生的课堂吵闹问题。
首先要分析学生吵闹的而原因;并注意学生在吵闹时正在做什么。
积极因素:①说明课堂气氛民主轻松;
②说明学生思维活跃;
③学生参与意识比较强;
④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
消极因素:①任课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问题;
②学生捣乱;
③偶发事件;
④个别学生想引人注意。
2)处理好学生中的别样声音。原因是新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要鼓励具有质疑的声音。3)做好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对策。
学生厌学问题有三个层次:①厌学;②主动性差;③没有学习方法和能力。
两种原因,导致两种倾向:①教学水平高,则与师生关系融洽;
②教学水平低、脾气差,学生厌学情绪高。
(五)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
1.教师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优点)很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知识;
(缺点)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
2)讨论法:面对面交流、讨论;教师指导、组织、提供信息;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批判性观察,形成自己的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新课程中教学方法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每堂课要依据课标和教材设计学生活动的主题,且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创造性的理解;
2)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提高师生间互动。①创设学生感兴趣、关心的问题;②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问题;
4)交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体现思想品质、智力、能力的差异,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5)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
6)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质疑,要允许、鼓励、引导。
3.多媒体教学设计
作为教学辅助性手段,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与教学反馈
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评价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价有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
评价方法:小测试、小组评议、自我评价、课堂观察。
专题二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力求整体性
1、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均衡性: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达成,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
重过程与方法。
2、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整体联系性,教师做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因材施教”,终身学习。
二、教材文本的分析与处理:彰显开放性
1、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具有创造性与开放性。
①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与开发,是衡量一个教师的重要因素。
②操作性教学范式:a.对教材灵活应用,依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调整教学进度,重组教学单
元,整合教学资源;b.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事性,适当“增、删”。
2、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要具有策略性和生成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凸显动态性和政策性。
教学设计要不断修正、补充,要时刻保证思维的清晰性。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营造和谐性。
1、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和谐;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有一种宽松的氛围、教学情境和谐。
2、①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学习;②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性的研究性学习;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
五、教学设计的评价:促进发展性。
要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均衡提高、全方位发展。不能只偏爱某些人、发展某些特长。
专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式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1.特点:①以问题为主线,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是教学延伸,目的是“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自主学习
②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由信息被动接受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2.步骤:①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②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③自主谈究,自我纠错;
④协作学习,互释疑难;
⑤交流反馈,完善总结。
二、以场景再现为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
从两个视角出发,分为功能设计和方法设计
1.功能设计: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
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思维。
2.方法设计:用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有以下方法:
①语言描绘法:用规范、幽默、精美、形象的普通话,和内容深刻、丰富的语言;
②画面再现法,如漫画、多媒体等;
③有意示错法:教师故意设置一些学生能自行发现的错误。
三、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构成一个学生的共同体,实现思维上的互动。方法:
1.趣味引“动”法:用感兴趣的事例,把学生带入知识的学习当中,如寓言、典故、时政材料、漫画、幽默小故事。
2.问题激“动”法:用问题来激发学生互动,问题由师生双方提出。
四、以开放试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教学
1.开放结果:答案不唯一,追求过程,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结果。
2.开放方法: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同一方法解决不同问题。
3.开放内容: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有关,以教材为载体,但涉及不深,教师可以扩展延伸,对
知识二次加工再造。
相关热词搜索:;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初中政治教学环节设计篇四
;学科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中小学各学科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将心理学中有关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原理与学科内容、学科属性和学科特点紧密相连。以教育心理学视角对学科本质进行观照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也具有诸多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拟从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本质进行反思,谈几点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当今教育教学思潮迭起、理论丰富,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和“三贴近”原则。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之初为学生搭建“支架”,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支持;要尊重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同时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可能达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把握教学契机,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三贴近”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选取政治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价值观基础展开教学。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科教学的本体,任何学段、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一味地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挖空心思,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由于高中教材上呈现的知识内容相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会考和高考要求来说相对简单,并且篇幅有限,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应在深度分析和充分把握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等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核心概念,教学重点、难点和考点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和分析。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把握单元内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体系,避免将知识孤立地呈现给学生。在分别讲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四个模块的知识内容时,应善于将已经学习的模块知识作为实例引入新课,引领学生运用多个领域的原理综合分析复杂问题;在讲授六个选修课模块时,应特别注重与必修课内容的相互补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温故知新,自觉建构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鉴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容具有多变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汲取国际国内的时事资源和时政热点,增强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3.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而言,他们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均已具有了一定的储备和基础,包括:一定程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常识;总结提炼信息的能力,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释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地看待和分析生活事实与社会现象的能力;对国家法律、政策等的初步认同,以及基本的政治素养等。所有这些都为高中政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高中生在各方面还存在若干欠缺和不足,如:对思想政治课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自主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有待提高;对政治课学习缺乏兴趣、动机和积极性,未意识到政治学科的社会价值和长远价值;生活阅历有限等造成的对所学内容的生疏感和距离感等。这就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挖掘资源、采取策略,力争弥补学生在心理和行动方面的不足,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4.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板书设计
由学科特点、学生情况等因素决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此外,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普及,传统意义上的“板书”多为课件(ppt)所替代,但是在设计上还是需要我们做到突出重点、简洁明了,注重目的性和实效性。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观看的一些课堂教学的案例中,包括公开课、研究课和优质课等,老师们的课件制作得往往十分精美,内容资源也相当丰富,看得出来老师们花费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们也很开心兴奋,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究竟能掌握多少知识就不得而知了;相反在观摩的一些常态课中,老师们不是在课件设计上煞费苦心,而是十分重视知识能力本身,反而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学方式手段的选择和板书设计,既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要充分观照學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过分的“超前”或“滞后”都是不恰当的。
5.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需分别按照“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描述。基于政治课教学内容和高中生实际,将“知识目标”按照“识记”“理解”“运用”和“评价”几个心理层次表述。“能力目标”从总体上来讲包括: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总结、归纳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包括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热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等。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和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
由于思想政治学科兼具知识性和德育性的双重属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要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和思维品质形成外,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显得格外重要,其对于学生情感影响和人格培育的功能为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教师应站在培育未来社会公民和国际公民的高度,精心设计教学,组织课堂,通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价值引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基础,拓宽学生社会认识和世界认识的视野,帮助其实现价值观认同、社会情感丰富和社会性成长,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6.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中采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教学过程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既清楚明了,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学设计要呈现出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以及教学意图和参考时间。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教学安排,教师不必拘泥于此,而是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注重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及时捕捉學生的灵感和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意识到,短短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认知、记忆、注意、思维、情绪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法设计“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学习呈现出自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当改变了以往政治课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特点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得以提升,对所学内容的领悟内化和情感体验得以加强,知、情、意、行得以全面协调发展。
第一,教学设计不单纯是一个文本,而是要求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艺术、对学生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等,最终要求付诸于教学实施;教学设计也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纲领,而是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生成教学契机,这既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的有效方式;教学设计不能终结于教学前和教学中,而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应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将教学反思总结提炼,丰富到教学设计之中,以便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所有这些,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普遍意义,也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能够符合学科特点、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教师教学特点等。
第二,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科本质和学科教学本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中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大领域的应然状态,学科教学本质在于指导学生运用哲学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观点分析具体现象和事件,对学生实施正面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和价值所在。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科本质和学科教学本质选择教学资源,确定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在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进行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第三,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总的来说就要加强“基本功意识”,注重提升教学基本功,包括政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技能,以及基于教学实践的专业反思等。具体来讲,首先,要在对政治学科本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客观科学的认知、锻炼提升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其次,要注意分析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知识、能力、价值观基础,以及他们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动机和需要等;再次,要注重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考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最后,要做到合理开发、恰当使用教学资源,采取恰当、有效、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服务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肖佳晓
相关热词搜索:;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初中政治教学环节设计篇五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xx年版)》的“教学提示”中给出了数量众多的议题,这些议题既是课标内容的创新,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向。如何把握这些议题,把议题式活动教学落到实处,“议”出空间,“析”出本真,已成为本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紧迫问题。
所谓议题的教学设计是指通过情境创设和细化问题设计,使得议题的教学价值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过程的创造性行为。在议题式活动教学过程中,议题的教学设计和辨析过程的价值引领是两个有待突破的难题。xx年秋始,我们围绕老教材,结合新课标理念对这两个难题作了初步探索,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看,在这两个关键环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专门就议题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
1.误区一:缺乏教学问题支撑。
细究课标中提供的议题,大多直指教学主题,比较宏观,比较开放,富含多个切入角度和思维层次,操作起来难度都比较大。受课程标准中议题呈现手法的影响,部分教师直接把课标中的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待议之题直接呈现。比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教学中,a教师在开课之初就直接呈现了新课标中的“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议题。因为没有具体的教学问题的细化,学生犹如被当头棒喝,感觉无所适从。
2.误区二:缺乏“议”的空间。
新课标强调,作为开展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议题要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要有开放性、引领性。但在我们的课堂实践中,仍存在大量缺乏“议”之空间,难以展开价值辨析的议题。如,b老师在“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的教学中,针对住宅小区快递代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促进本小区快递代收安全性的调研”的议题。这一议题的确包含了学生活动的要素,也承载了一定的学科内容。但从教学实际看,学生汇报的多是改善小区快递代收安全性的具体措施,缺乏“议”的空间,也因此缺乏后续辨析的功能。
3.误区三:缺乏严谨的逻辑。
议题,一般统筹了价值引领的方向,它为课堂的“议”设定了大的范畴,而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蕴含的教育价值,则需要序列化的具体问题来层层深入。但在目前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这两者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和把握还不到位。如,c老师在“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学中设计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把扶贫做得更好”的议题。围绕这一议题,设计了“从李忠凯这个80后扶贫干部和这些优秀党员扶贫干部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在扶贫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向‘精准扶贫’?”“假如你是锦屏人,你希望富阳区党委采取哪些精准扶贫措施,帮助锦屏脱贫?”等一系列问题。从议题的核心点看,重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后两个具体问题的设问要点均落在“怎么样”这一点上。因此,这些具体问题与议题本身缺乏严谨的逻辑统领。
议题具有活动性。新课标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引入议题其本身就是为开展活动服务的,意在通过议题的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因此,议题的教学设计应在组织、引领课堂活动上下功夫。
议题具有学科性。“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新课标的这一界定,明确指出了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议题,不同于一般会议的议题。它应具备突出的学科性。这样才能紧扣课程内容在课堂中展示观点,凸显价值引领的意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议题具有情境性。议题不仅需要学科的“干货”,同样需要一定的情境来承载,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各种现实问题,这样的议题才具备实践价值。因此,引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材料,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理想情境,也是议题教学设计本身的应有之意。
议题具有开放性。议题要具备“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的功能,就需要可“议”之基础,可“辨”之空间。因此,议题势必不是紧扣学科知识的纯学科问题,其思维指向是开放的、综合的。这种开放性、综合性为议题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拓展了学科空间。
第一,议题与构件。综合四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议题的教学设计是由“议题”“议题提示”“情境分析”“活动提示”“问题”或“任务”等构件组成的。这些构件可视议题的内容或设计方向灵活组合,其中“议题+情境描述(活动提示)+问题(任务)”是三个基本构件。通过多种构件的不同组合,议题就可以分化成思辨式、实践式等不同的模式。
第二,议题与问题。从课标所设计的四个案例看,要实现议题的有效操作,必须通过“议题”+“问题”的模式来细化落实。以案例2为例,议题“‘互联网+’时代的理性选择”下设三个问题:(1)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利弊?(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利弊?(3)高中学生如何合理利用互联网?从问题与议题的内容承接看,它是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从议题与问题的逻辑关系看,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构成总与分的关系,其中,议题是问题的统领,问题是议题的演绎。这样,两者相辅相成,赋予议题以现实的操作性。
第三,议题与情境。鉴于课程的性质、议题内容和教学目标,情境创设是议题的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情境可以是生活状态的现实描述,如案例3;也可以是议题涉及背景的理性表达,如案例1和案例2。可以说,议题通过情境的呈现才具有了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同时,通过阅读情境内容,使得师生能进一步明确议题指引的方向,为展开价值辨析提供了思维空间。
第四,议题与活动。课标提供的四个议题案例中,有两个包含了典型的活动提示,分别是案例1中的“可组织学生搜集与本校校训有关的各种素材,并搜集、比较其他学校的校训”。案例3中的“可以选择本地新兴的知名企业,也可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百年老字号’。通过调查活动,可了解……”此类活动提示为师生完成议题操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另外两个议题也提供了隐性的活动提示,如案例2中的“由此引导学生在反思自己生活经验的过程中进行辨析”。因此,在进行议题的教学设计时,活动提示也应尽可能呈现,以进一步提高议题的可操作性。
1.“议”点的凸显。
新课标明确提出“议题,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议题在课堂教学中肩负的功能及课堂效果等角度看,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争议点、育人的关键点进行议题的针对性设计不失为明智之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议题不需要大水漫灌式的全覆盖式设计,而是需要凸显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样既适合课堂操作,又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
比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逆全球化的现象设计议题,围绕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面临的竞争现实、主权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教学拓展点展开设计。在“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学中,可以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着重探讨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这样的选择,既抓住了课堂的主要矛盾,又能使课堂整体思路清晰、简洁而充满弹性。
2.逻辑的建构。
一是原因依据类:如案例1中的“校训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案例2中的“选择自己赞同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在议题引导下分析探究原因或依据,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二是意义影响类:如案例1中的“校训对学校教书育人产生了哪些影响”,案例2中的“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利弊”等。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分析议题所涉及现象的影响或意义。
三是实践导行类:如案例2中的“高中学生如何合理利用互联网?”这类问题属于“怎么办”,是对议题育人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四是认识感悟类:如案例1中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利弊”,案例3中的“谈谈自己对该听证会的认识”,案例4中的“感悟诚信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等。这类问题属“怎么看”类,是对议题所涉及的现象产生的影响的自我认识及进一步感悟。这类问题可进一步深化设计为辨析类,如案例4中的“辨析互利共赢与公平竞争的关系”。
通过梳理议题和教学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既能为议题的教学设计梳理思路,拓展空间,也能为议题的课堂教学操作指明方向。
进一步探讨议题、问题和情境之间的逻辑关系便涉及情境的创设问题,为方便阐释,单列为一个板块。
3.情境的创设。
从课标中议题案例呈现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具有与议题相关的情境材料,要么是议题背景的情景化描述,如案例1和案例2;要么是议题涉及的社会现实的呈现,如案例3。无论情境内容如何变化,总归是为议题和展开的问题服务的。因此,情境的创设要坚持典型、贴切、精当的原则。
典型:即所选取的材料要典型。在互联网时代,同一个话题有大量的素材可供选择,有些是边缘性材料,有些直击主题。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看,一定要通过同类比较,如比较内容、比较出处等,把最典型的素材细抠出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组合才能进入课堂。如案例1中的“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练,反映了该校最看重的价值追求,对学生形成价值观会产生重要影响”。寥寥数语,就把议题的背景及重要性说得非常到位。
贴切:即情境材料要与议题和问题之间构成稳定的逻辑关系。从课标枚举的议题案例看,情境一般是对议题的进一步阐释或是前因后果的交代。而问题则是围绕议题及针对情境的进一步细化追问,这三者之间构成逐级递进的关系,而情境是其中传承转折的纽带。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本着贴切的原则,精心选择情境材料的内容,细致挖掘其中蕴含的学科要素,进而构建出逻辑顺畅的教学设计。
精当:即情境材料的呈现要简约,文字表述要精练。一般来讲,网络媒体、电视、报纸的新闻材料并不直接适合于课堂,我们在选择这些材料进行议题的教学设计时,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信息加工过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精细加工,使得情境材料简约而不简单,精练又经济。
4.活动的设计。
活动提示也是议题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标中的四个案例,三个都有显性的活动提示,剩下的案例3“‘疏堵’措施的评析和建议”也有隐性的活动提示。从活动提示的内容看,既有学生的自主思考,也有课堂的合作交流,还有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实,我们可以采取课外课内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但活动设计的重心还是在课堂上。
课外活动:课标案例中设计的活动有“收集素材”“社会调查”等,从学生学习活动的现状看,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更开放的活动形式,如访谈、研学、实地上课等,使得政治课的学习类型更加丰富。
课堂活动:从课堂活动的视角看,目前流行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结合议题这个新载体进行操作。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自主思考、同伴的互助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还是更富有创新意义的班级辩论、模联、模拟政协等都是发挥议题的导学功能,落实议题的育人目标的好形式。
相关热词搜索:;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初中政治教学环节设计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从前后知识的联系上,第三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从本框内容来看,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感受具有丰富而绚丽内涵的文学艺术、凝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和丰富创造力的科学技术,感受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色,特别是共同装扮中华文化百花园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理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③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
①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之中,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难点: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有所涉及,所以部分理论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基于所带班级是理科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又不宜将知识更深刻地挖掘,的目标达成是既让学生能理解知识、有所收获,又不造成学生太大的学习负担。
五、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节课让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多媒体展示:绘画、瓷器、医学、文学、书法、石窟艺术、园林艺术等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
教师:看过这些中华文化中的部分优秀成果,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征,你会想到哪个词语?
学生:博大精深。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首先,我们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情境设计】多媒体展示:四大发明(图片)及美国学者卡特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评价。
【问题设置】请大家结合自己对四大发明的了解及卡特对四大发明的评价,概括中华文化相对于世界文化呈现出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概括出中华文化相对于世界文化具有独特性,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
【问题设置】请大家想一想,我国古代文化中还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结合自己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例如:圆周率、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九章算术、四大名著等等)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以及文学艺术的地位、特点。
【教师活动】学生回答结束,多媒体展示歌德、坦普尔对我国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评价,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同时明确这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一个表现。
(过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比较,它具有独特性。而就中华文化自身而言,它又呈现出多样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情境设计】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秦腔《铡美案》的经典唱段“听罢言来怒气生”、越剧《红楼梦》的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问题设置】请大家思考:秦腔和越剧听起来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简要回答问题。(秦腔的特点:粗犷、豪放、朴实、刚健有力等;越剧的特点:细腻、轻快、婉转等)
【问题设置】请大家思考:秦腔和越剧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原因何在?
【学生活动】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合作探究,找出秦腔和越剧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从而归纳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表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既渐趋融合,但还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过渡: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的国家,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情境设计】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少数民族歌舞
【问题设置】请大家注意观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民族,展示了这些民族哪些方面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化)
【学生活动】指出视频中出现的民族(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说出视频中展示的这些民族的文化(服饰文化、文字、语言、舞蹈、乐器)
【情境设计】请你当策划:学校下周将要举办一次民族文化风情展,如果你们是活动策划,你们将会在这次活动中展出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并考虑好展示的方式。
【学生活动】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合作探究,设计出一个生动的民族文化风情展的活动策划。
【教师活动】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讨论,并给予策划有难度的学生一定的指导。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尽情展示自己的活动策划。(展示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饰品、民族语言、民族建筑等等,展示方式可包括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视频展示、走秀、实地演示等)
【教师活动】在学生展示结束后,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不管是哪个民族的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民族的骄傲,这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三个表现“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过渡: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共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问题设置】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固有的儒、道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在古代中国,儒、释、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请大家阅读这则材料,结合教材70页第二段内容,归纳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阅读教材内容并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原因: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教师设问】这种包容性具体指什么?意义何在?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结合所给材料理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含义及包容性的意义。
【教师活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努力进取,中华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之中。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中华文化之歌(节选)”,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