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所取得成绩和收获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在写总结时,要将主题明确,不偏离主题。阅读这些总结范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总结的质量和水平,还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和视野。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8.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9.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10.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二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来源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动物。
环境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三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备注。
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
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汛期时间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雨季(我国为夏秋)雨量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冬季断流)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四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五
好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类型:
a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
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
b新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区。
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形成类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或由于共同设施而集聚一起。
发展特点: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潜力小,面积小;如糕点厂、糖果厂等。
以钢铁等生产过程复杂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工业发展潜力大,面积大。
可扩展成为工业城市,其区位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
如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
汽车城十堰。
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
代表工业区德鲁尔区;英中部区;美东北部区美硅谷;中关村。
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廉价劳力人才、环境、交通。
主要部门钢铁、煤炭、纺织、化工、机械电子、航天、生物工程。
工业地域特点以传统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集聚而成分散为主。
产品特点重、厚、长、大轻、薄、短、小。
生产规模大小。
科技人员比例低高。
生产增长速度慢快。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短。
研发费用低高。
发展类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廉价劳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原料、动力、廉价劳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
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
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
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我国汾河、渭河谷地城市分布。
气候: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且该地带的沿海地区城市一般密于内陆地区。
荒漠、高寒、湿热地区少有城市的分布。
河流:
对城市的选址具有深远的影响;河流具有供水、运输、防卫功能。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江西赣州——水运起点或终点;。
宜宾——长江与岷江汇合处;重庆——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武汉——长江与汉江汇合处。
上海、广州——河口。
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河流的安全防卫功能。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
煤矿城市:英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美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石油城市:英阿伯丁、中大庆和玉门。
铁矿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金矿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交通:
我国南方城市多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在大道汇合处。
古邯郸在两驿道交点。
铁路枢纽城市:
京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京沪线——蚌埠;陇海线——宝鸡。
运河城市:扬州、济宁。
政治。
古希腊——雅典;古罗马——罗马;古都——西安、洛阳、杭州。
我国100万人口大城市中76%为省级行政中心,如合肥的发展。
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
军事。
宗教。
沙特阿拉伯——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我国拉萨。
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军事、宗教等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弱;。
交通、自然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新的因素出现: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张家界旅游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因素等。
城市化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六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早(工业革命)晚(二战后)。
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先慢后快。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所处城市化阶段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初期、中期。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问题解决途径。
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污染。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及其作用。
交通运输。
方式优点缺点备注。
邮电通信——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社会的“神经系统”
邮政通信—。
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包裹;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交通运输线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
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电信通信—。
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来传递符号、文字、图象、语言。
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受到地形的影响。
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商业包括服务业。
金融——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进行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等活动。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网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a铁路线:
以京九线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先进的科技作保证。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已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b公路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等。
平原——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陡坡上“之”型弯曲、谷中道路避开陡坡等。
c航道。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以上海为例。
自然区位因素:位置、地形、水文、气候等。
社会经济因素:腹地、城市等。
上海港:
a临海临江位置可兼作河港和海港。
b三角洲地貌平坦,设备建筑有利方便;。
但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泥沙易淤塞航道。
c水量丰富可提供淡水资源。
d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促进港口发展。
e上海市本身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种运输方式的线与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
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
不同地域的综合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地位不同;。
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
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
典型的混合型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城市道路网。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七
2、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5、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6、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7、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8、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9、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10、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11、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14、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16、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地球自转、公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5、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7、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8、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1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中考必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篇八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