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是一门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学习的学科,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写总结需要注重细节和具体的例子,以增加总结的可信度和可读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一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的基础上,对同类项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程。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即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新知识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上,所以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出发,经过观察、思考、讨论,把几个代数式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理解同类项的定义以及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合并同类项是在“乘法分配律”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合并同类项是式的运算,可类比“乘法分配律”数的运算来学习。经过引导学生类比数的运算来进行式的运算,利用关于数的分配律对式子进行化简,充分体现“数式通性”。让学生体会由数到式、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以及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律,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发言,最终教师加以补充、巩固。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为合并同类项打基础。
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分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由分类引出同类项的概念,顺理成章。经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识别同类项的特征,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同学们,你们认为上述单项式中哪些项能够归一类为什么可分为几类给出必须的时间,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得出:3x2y与5x2y可归为一类,-4xy2与2xy2可归为一类,-3与5也可归为一类,共可分为三类。其中3x2y与5x2y中仅有系数不一样,各自所含的字母相同,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4xy2与2xy2也仅有系数不一样,各自所含的字母相同,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这是同类项的特征: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从而引出同类项概念,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合并同类项。
二、讲授新课。
板书:1、同类项的特征: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
2、同类项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想一想:1、下列各式中具有上述特征吗他们是不是同类项。
(4)4abc与4ac;(5)mn与-mn;(6)23与42。
2、如果3xmy2与4xyn是同类项,则m=,n=。
设计意图:强化同类项的特征,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感受收获知识的喜悦。识别同类项是本课的关键,是重点资料之一,是合并同类项的基础和需要。
乐乐说:我买个汉堡包,个鸡翅,杯可乐。
同学们回答了上头的问题,得出共同结论:现实生活中为了方便,往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同时同一类的东西能够合并在一齐。
设计意图:新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依据。
探究1:(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定律计算:8n+5n=(8+5)n=13n。
100×2+252×2=(________)×2=×2。
100×(-2)+252×(-2)=(________)×(-2)=×(-2)。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头的运算,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100t+252t=(_________)t=t。
探究2:填空:(1)100t-252t=(_____)t=t。
(2)3x2+2x2=(___)x2=x2。
(3)3a2b-4a2b=(___)a2b=a2b。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观察、分组讨论,经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式的运算。让学生体会有理数的运算定律在整式运算中同样适用,并从中找到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依据。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及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喜悦。
板书:
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中的同类项合并为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4、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坚持不变。
小练习:确定下列合并是否正确,错误的改正。
练习:仿照式子2a+3a=(2+3)a=5a计算。
1、2x-3x=2、-2x-3x=。
3、-2m+3m=4、-5y+4y=。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和适当记忆合并同类项法则后,尝试进行两项的合并练习,熟悉法则并对合并时的符号有所把握。
活动三:用不一样记号标出下列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给出必须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计算,最终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做标记是为了让学生做到不重不漏,进一步区分不一样的同类项,继而合并同类项,加深对合并同类项方法的理解。
=(4-8)x2+(2+3)x+(7-2)=(-3+2)x2y+(3-2)xy2。
=-4x2+5x+5=-x2y+xy2。
(3)4a2+3b2+2ab-4a2-4b2。
=(4-4)a2+(3-4)b2+2ab。
=-b2+2ab。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有同类项,那么我们常常要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得结果简化。
练习:(1)a-3m+2a+2m(2)5x-y-2x+2y。
如a-3m+2a+2m,能有效地降低错误的办法:。
1、还原成加法:原式=a+(-3m)+2a+2m。
=(a+2a)+〔(-3m)+2m〕=3a-m。
2、正在前,负在后:原式=a+2a+2m-3m。
=(a+2a)+(2m-3m)=3a-m。
3、用生活意义去理解:-3m表示减3m,2m表示加上2m,
合起来最终效果即减去m,即-m。
设计意图:经过对学生此类问题的错误预设,明白学生在此要出错,让做对的学生介绍其正确方法,能有效的减少错误,并能提高本节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也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五:当x=-2时,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值。
设计意图: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比较,最终得出:这类题目是要先合并多项中的同类项,再代数进去求值,这样就能够使得计算简便。
当x=-2时,原式=2×(-2)2-1=2×4-1=7。
三、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研讨我们发现,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往往是运算的需要,或者是问题的需要。要学好数学知识首先就应当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其次应逐步构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品质。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
2、仅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
3、合并同类项,只合并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4、在求代数式的值时,可先合并同类项将代数式化简,
然后再代入数值计算,这样往往会简化运算过程。
四、作业:课本91页习题3.5第1题全部,第2题的第(1)小题。
板书设计。
(1)所含字母相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2)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坚持不变。
5、总结系数异号时的有效降低错误的合并方法: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二
《合并同类项》评课——七年级“一课两讲”
今天,七年级的“一课两讲”在我校举行。这次的公开课给我校带来了很好的经验积累,x主任的讲话给我校今后数学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对今天这两节课,我们七年级备课组谈谈我们的看法。
首先,xx中的x老师《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整体给我们的感觉是耳目一新的,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充分体现出x老师无限的青春活力以及他在课堂上娴熟的教学基本功。x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是完全按照他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探究、归纳、练习相结合)展开的,全体学生在x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地去学习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甚至达到更高的学习要求——化简求值。
在每探究一个知识点,就安排好相对应的练习加以巩固、加深理解。在练习设计方面,也从基础到能力提高进行的,从而使全班的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掌握。可惜,在时间方面,对于我们北部的山区学校,学生的基础大部分较差,而这节课教学容量之大,导致后面练习加深的提高没能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所以,个人认为如果将例4的两道题目安排在另一节巩固加深课来上,这样可能会令大多数的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巩固提高题。
增城中学杨东红老师的《合并同类项》一讲又是另一种风味了。前者是青春活力的,那么后者可以说是成熟稳重的。刚开始,可能是来自陌生的环境和初次见到杨老师的缘故,派谭三中这班学生都表现出比较害怕和胆小,上课积极性不高,但杨老师急中生智,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点足以证明杨老师的课堂应急能力之强,教学基本功之扎实。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节课的教学也是以讲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但每讲一道题,杨老师是让学生先做,从做中去发现问题,然后重点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容易出错的地方。杨老师的课件制作非常可观、生动,如:先用课件演示“4个苹果+2个苹果=_____个苹果”时,学生很容易算出来,紧接着用字母来表示苹果,4a+2a=__a,后来也用字母代换兔子,是用了类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但不足之处,个人认为杨老师在讲解“同类项”这个概念的引入时,师引导得不是很理想,有点让学生像走进迷宫一样,似是而非,不敢大胆去猜想。从而得出“同类项”概念的,大部分是由师归纳出来的。
整体上去讲,这两节课的'讲授是非常成功的,两者都体现了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数学课堂的精讲多练的教学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们备课组还会继续努力去探究和钻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方面、多渠道去参与教研活动,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山区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三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同时也是渗透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的一节课。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概括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苹果、橘子。问学生怎样分类?
师指出:不仅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进入数学问题的探究
(设计目的:寓教于乐,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观察探究,分组讨论
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
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设计目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深入思考,强化概念
1、同类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
2、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
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字母的顺序有关吗?强化:课件展示课本练习1(设计目的:趁热打铁的简单练习,有利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四)再创情境,引出法则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五)例题分析,合作交流
336(设计目的:教师示范解题格式,规范操作,学生再加以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
(六)练习巩固,强化目标
(七)小结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类项:(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合并同类项法则(1)系数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
(2)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八)作业布置:
课本p76
习题第1、2题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同时也是渗透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概括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苹果、橘子。问学生怎样分类?
师指出:不仅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进入数学问题的探究。
(设计目的:寓教于乐,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观察探究,分组讨论。
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
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设计目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深入思考,强化概念。
思考:
1、同类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
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字母的顺序有关吗?强化:课件展示课本练习1(设计目的:趁热打铁的简单练习,有利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四)再创情境,引出法则。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五)例题分析,合作交流。
336(设计目的:教师示范解题格式,规范操作,学生再加以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
(六)练习巩固,强化目标。
(七)小结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类项: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1)系数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
(2)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八)作业布置:
课本p76。
习题第1、2题。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五
今天,我听了七年级的数学课“合并相似的项目”。这个类是一个应用程序类,它关注于对相似项目的理解。这门课的重点是有效理解和区分概念。难点在于利用相似项的原理进行相关计算。教师基本上掌握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重点难点,但所用指导计划的总体构想还有待商榷。
首先,教程中设置的练习是不科学的。将导案与教材进行比较后,导案中的练习大多是教材中的范例。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复制指南案例的答案。这种不加任何修改的抄袭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训练。然而,如果学生自己学习课本,并在导游案例上展示相应的类似练习,效果将会大不相同。至少学生需要思考和使用他们的大脑。
其次,对概念的分析和辨析是不够的。数学概念本身的表达是相对抽象的。这个概念的推导现在提倡“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总结”。老师在推导过程中非常成功,但概念形成后的进一步分析缺乏力度。强调“同一个字母,同一个字母的同一个索引”和“两个不相关”与字母顺序和公式系数无关是不够的,也没有提出相应的练习来巩固它们。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学生对这个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他们肯定不能成功地通过后续的申请。
第三,对具体计算中特殊问题的估计不到位。在特定操作中,如果组合结果系数为正负1或0,则应省略或省略该项。然而,老师似乎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七年级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因此,在以下练习中会出现大量系统为正负1或0的项目。显然,这种常识性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特殊问题没有很好的估计。
第四,我们应该尽力避免数学课堂上纯粹的理论小组讨论。本课的活动之一是“项目系数、相似项目合并后的字母索引和项目系数、合并前的字母索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阅读有一些尴尬的理论问题。学生不可能讨论任何事情。甚至他们已经知道的“合并”规则也会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变得模糊。当然,这个问题本身的设计还是不错的。关键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应该从训练特定类型的组合练习前后的变化中总结出规律,而不是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当然,老师的教学风格自然大方,他的'语言清晰准确,他的基本教学技能相对扎实,他在全面处理学生方面做得相当好,几乎关注每一个学生。然而,我们的课堂并不要求老师只把学生放在心里,爱学生,还要把课堂设计和实施好,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无穷乐趣,同时感受到老师的深深爱。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六
今日听了一节七年级数学课《合并同类项》,本节是以同类项概念理解为主的应用课,本课的重点是对概念的有效理解与辨析,难点是运用同类项法则进行相关计算。授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及重难点的把握基本到位,可是所用导学案的总体构思有等商榷。
首先,导学案上的习题设置不科学。在对照导学案与教材之后,原来导学案上的习题多是教材上的例题,学生完全可以按照教材把答案抄到导学案,这种不加任何修改的照搬绝不利于学生的动脑思考与训练。然而如果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之后,导学案上出示相应类似练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起码学生需要思考、需要动脑了。
其次,对概念的剖析、辨析不够。数学概念本身文字的表达是比较抽象的,对概念的.推导现在提倡“学生的自我经历与总结”,这位老师在推导上做得是非常成功的,然而概念形成之后的进一步辨析缺乏力度。两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两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与式子系数无关”强调不够,也没有出示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这是非常失误的一点,学生没有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就一定没有后继应用的顺利过关。
第三,对于具体计算时的特殊问题预估不到位。在具体运算时,如果合并之后的结果系数为正负1或者是0时,那么就该省略或者舍去该项,然而教师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有效掌握,结果造成后面练习时出现了大量系统为正负1或者为0的项式。很明显这种常识性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特殊问题的预估不到位造成的。
第四,数学课上要尽量避免纯文字式的理论性小组讨论。本节课其中一项活动为“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这种读着就有些别扭的理论性问题,学生是不可能探讨出什么的,甚至已经懂得的“合并”规则,也会由于对此问题的思考而变得模糊。当然这个问题的设计本身还是不错的,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好学生的思路,应该让学生通过对一类具体合并习题的训练后,从习题的前后变化中来总结规律,而不是就问题而议问题。
当然,这位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准确,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同时对待学生的全面性上做得也相当不错,几乎关注到了每位学生,可是我们的课堂不是要教师仅仅心里有学生、爱学生,更要把课设计好、进行好,让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深深爱的同时,更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与无穷乐趣。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七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说课的课题是“合并同类项”,下面进行简单的说课:。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在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了代数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一次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授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
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同类项、多项式相等的概念。
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
1、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愉快与收获。
2、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1、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推理、论证、交流与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cai辅助教学。设计以下主要教学流程:
1)创设五个步步深入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问题探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3)火眼金睛与看谁做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认识,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在多项式中判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6)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我的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设计效果能不能达到,就只能看我接下来上课的情况了!我的说课就简单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八
1.课标中对本节资料的要求是:正确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本节资料的知识体系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节资料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合并同类项是从具体数字发展到代数式的转折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的整式加减做准备;前后教材资料的逻辑关系是前面的学习为了后面的顺利学习。
2.本节核心资料的功能和价值是:同类项的定义的引出,学生学会怎样的整式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探索,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我所上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经过各方面的检查,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不够主动地参与课堂,作业只是应付了事,对所学过得知识运用不够熟练,灵活。两个班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均匀,两极分化很严重,为了照顾全班同学都学有所获,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思路,使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此刻的数学基础很不扎实,学习的本事很差,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想去钻研其它的相关题目。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的计算本事比较差。
4.在学习本节资料之前必须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知识。
教学目标。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正确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化简求值。
4.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抽象、概括等本事,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灵活运用法则去进行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活动1: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活动4:谈收获与体会。
活动5:布置作业。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2、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经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2)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7a2b、-xy、2a2b、0.2x2y3、-3y3x2)请拿到卡片的同学根据卡片上的资料找“朋友”,并和找到的“朋友”一齐站到讲台前面。
生:(8生活动,其他学生观察。)。
生:(观察的学生提出意见)手拿6xy、0.2x2y3两张卡片的同学站在一齐是不正确的;手拿-xy、-3y3x2两张卡片的同学站在一齐也是错误的。6xy的“朋友”是-xy;0.2x2y3和-3y3x2是一对“朋友”。
师:(把大屏幕上的卡片,按上头的分组把“朋友”拖到一行。)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生:因为6xy、-xy所含的字母相同。
师:6xy和0.2x2y3所含的字母也相同,它们俩是不是“朋友”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字母的指数不相同。
师:x3y2与0.2x2y3是不是“朋友”呢?
生:也不是,x3y2中的x指数是3而0.2x2y3中的x指数是2。
师:回答得十分好!也就是说相同字母的指数要相同。我们就把满足这样条件的“朋友”叫做同类项。(板书同类项)。
二、讲解新课。
谁能把同类项满足的条件再重复一遍?
生: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师:(板书上述资料,并提示学生)确定几个式子是否是同类项与代数式的系数无关,与代数式中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3a3;x和y;-125和3。)。
生:(在确定-125和3是不是同类项时有些迟疑。)。
师:(指出)数字和数字也是同类项,能够进行运算。
师:(大屏幕投影代数式:(1)3x-1+5x2-1-2x-6x2。
(2)8x2-9x4+2x-x4-2x+x2。
(3)-xy-y2+3x2+xy+x2-y2)找出上述代数式中的同类项。
(学生交流,教师重点强调找同类项时不要漏掉单项式前面的符号。)。
点评:经过一个小游戏出示数学知识的分类题,让学生根据分类情景进行讨论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并让学生经历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使本节课的重点资料得以突破,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三、应用拓展。
师:有一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如图求大长方形的面积。
生1:8n+5n。
生2:(8+5)n。
师:(板书8n+5n=(8+5)n=13n)。
师:8n+5n=(8+5)n好似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定律?
生:乘法分配律。
生:5x+3x=(5+3)x=8x5x-3x=(5-3)x=2x。
师:那么你会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7a2b+2a2b和-xy2+3xy2吗?
生:(计算并交流)。
师:以上计算过程叫合并同类项。观察上述计算过程,你能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吗?
生:(讨论)把系数合起来,字母和字母指数合起来。
师:“合”起来是什么意思?相加?还是相乘?
生:系数是加起来,等号右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与等号左边的是相同的。
师:(总结并板书: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师:能否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代数式2a+3;2a+3a+1为什么?
生:第一个代数式不能。第二个代数式中2a和3a能够合并为5a,不能和1合并。因为它们不是同类项。
师:(强调:仅有同类项才能进行合并。)。
点评:经过计算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以及“买练习本”,借助乘法分配律的运算过程,采取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学生相互交流、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代数式变换思维角度,联系系数与字母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四、巩固练习。
师:(出示例题:1、a2-a2+6a22、3a+2b-5a-6b。
3、-4ab+8-2b2-9ab-8)。
师:(总结)要合并同类项首先把代数式中的同类项找出来写在一齐。
生1:板书:3b-3a3+1+a3-2b(1)。
=(3b-2b)-(3a3+a3)+1(2)。
=b-4a3+1(3)。
师:大家共同讨论分析一下有什么不对。
生:由(1)到(2)不是相等的。
师:-(3a3+a3)=(-1)(3a3+a3)=-3a3-a3。
与原代数式不符。应当把代数式中各项相加。
生:(订正为):原式=(3b-2b)+(-3a3+a3)+1=b-2a3+1。
师:当x=2时,代数式3x2+5x-0.5x2+x-1的值如何来求?谈谈你的方法。
生1:把x=2代入3x2+5x-0.5x2+x-1中得:3×22+5×2-0.5×22+2-1=21。
生2:代数式3x2+5x-0.5x2+x-1=(3-0.5)x2+(5+1)x-1,再把x=2代入(3-0.5)x2+(5+1)x-1中得:(3-0.5)×22+(5+1)×2-1=21。
把x=2代入2.5x2+6x-1中得:2.5×22+6×2-1=21。
师:比较三种做法,哪一种方法简单?
五、检测。
师:(回顾反思)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掌握了哪些新的解题方法。
生:(整理交流)1、认识了同类项。2、学会了合并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的时候带上本身的符号。4、生活中学会了分类整理。
点评:经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巩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技巧。经过变式练习让学生得以迅速提高、拓展,使学生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最终的小结培养学生的概括本事、表达本事和逻辑思维的本事,并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六、教学反思:
我先采用“找朋友”的一个小游戏导入本节的第一个重点资料——理解同类项。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在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时,我使用了“求大长方形面积”的例子,又设计了学生常见的“买练习本”的问题,让学生从具体的、简单的生活实例中提炼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思想。
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本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十
今天,七年级的“一课两讲”在我校举行。这次的公开课给我校带来了很好的经验积累,李主任的讲话给我校今后数学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对今天这两节课,我们七年级备课组谈谈我们的看法。
首先,派潭三中的周老师《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整体给我们的感觉是耳目一新的,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充分体现出周老师无限的青春活力以及他在课堂上娴熟的教学基本功。周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是完全按照他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探究、归纳、练习相结合)展开的,全体学生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地去学习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甚至达到更高的学习要求——化简求值。
在每探究一个知识点,就安排好相对应的练习加以巩固、加深理解。在练习设计方面,也从基础到能力提高进行的,从而使全班的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掌握。可惜,在时间方面,对于我们北部的山区学校,学生的基础大部分较差,而这节课教学容量之大,导致后面练习加深的提高没能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所以,个人认为如果将例4的两道题目安排在另一节巩固加深课来上,这样可能会令大多数的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巩固提高题。
增城中学杨东红老师的《合并同类项》一讲又是另一种风味了。前者是青春活力的,那么后者可以说是成熟稳重的。刚开始,可能是来自陌生的环境和初次见到杨老师的缘故,派谭三中这班学生都表现出比较害怕和胆小,上课积极性不高,但杨老师急中生智,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点足以证明杨老师的课堂应急能力之强,教学基本功之扎实。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节课的教学也是以讲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但每讲一道题,杨老师是让学生先做,从做中去发现问题,然后重点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容易出错的地方。杨老师的课件制作非常可观、生动,如:先用课件演示“4个苹果+2个苹果=_____个苹果”时,学生很容易算出来,紧接着用字母来表示苹果,4a+2a=__a,后来也用字母代换兔子,是用了类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但不足之处,个人认为杨老师在讲解“同类项”这个概念的引入时,师引导得不是很理想,有点让学生像走进迷宫一样,似是而非,不敢大胆去猜想。从而得出“同类项”概念的,大部分是由师归纳出来的。
整体上去讲,这两节课的讲授是非常成功的,两者都体现了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数学课堂的精讲多练的教学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们备课组还会继续努力去探究和钻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方面、多渠道去参与教研活动,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山区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十一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学会合并同类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
3.情感目标:
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情景导入:
1、观察下面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分类:。
你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分类的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需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2、对下列水果进行分类:
(二)新知探究1:
1、对下列八个单项式进行分类:
a,6x2,5,cd,-1,2x2,4a,-2cd。
这些被归为同一类的项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2、揭示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1.已知代数式2a3bn+1与-3am-2b2是同类项,则2m+3n=________.
2.若-4xay+x2yb=-3x2y,则a+b=_______.
3.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a.3a+2b=5abb.3a2b-3ba2=0。
c.3x2+2x3=5x5d.3y2-2y2=1。
4.已知一个多项式与3x2+9x的和等于3x2+4x-1,则这个多项式是()。
a.-5x-1b.5x+1。
c.-13x-1d.13x+1。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十二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资料的要求是:正确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本节资料的知识体系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节资料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合并同类项是从具体数字发展到代数式的转折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的整式加减做准备;前后教材资料的逻辑关系是前面的学习为了后面的顺利学习。
2.本节核心资料的功能和价值是:同类项的定义的引出,学生学会怎样的整式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探索,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我所上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经过各方面的检查,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不够主动地参与课堂,作业只是应付了事,对所学过得知识运用不够熟练,灵活。两个班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均匀,两极分化很严重,为了照顾全班同学都学有所获,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思路,使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此刻的数学基础很不扎实,学习的本事很差,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想去钻研其它的相关题目。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的计算本事比较差。
4.在学习本节资料之前必须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知识。
教学目标。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正确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化简求值。
4.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抽象、概括等本事,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灵活运用法则去进行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活动1: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活动4:谈收获与体会。
活动5:布置作业。
合并同类项的说课篇十三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1.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解方程:(1)x-9=8; (2)3x+1=4.
3.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
(1)3xy与-3xy;(2)0.2ab与0.2ab;。
(3)2abc与9bc;(4)3mn与-nm;。
(5)4xyz与4xyz;(6)6与x.
4.能把上题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吗?如何合并?
二、合作探究。
例1解下列方程:
(1)9x-5x=8;。
(2)4x-6x-x=15.
解析:先将方程左边的同类项合并,再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系数化为1,得x=2.
系数化为1,得x=-5.
方法总结: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
探究点二:根据“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析:遇到比例问题时可设其中的每一份为x,本题中已知黑、白皮块数目比为3∶5,可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然后利用相等关系“黑色皮块数+白色皮块数=32”列方程.
解: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根据题意列方程3x+5x=32,解得x=4,则黑色皮块有3x=12(个),白色皮块有5x=20(个).
答:黑色皮块有12个,白色皮块有20个.
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相等关系为:黑色皮块数+白色皮块数=32,并能用x和比例关系把黑皮与白皮的数量表示出来.
三、板书设计。
解方程的步骤:
(2)系数化为1(等式的基本性质2).
2.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设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并作答.
本节从复习入手,帮助学生回顾合并同类项的相关知识,为学习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做好铺垫.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课堂训练中鼓励自己动手,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