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每个人都在探寻的问题,通过思考和行动,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美的总结应该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总结写作的佳句范例,共同学习进步吧。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一
《苍蝇》发表于1924年7月13日的《晨报副镌》,收入《雨天的书》,是周作人提倡的以叙事与抒情为主的“美文”的范本之一。
人们在评论“五四”散文时,一般都要提到这篇短文。
批评家阿英甚至将此文的发表作为周作人散文创作(以至整个现代散文创作)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
文章不足2000字,却通过儿时快乐的游戏,以小儿谜语歌、希腊史诗、传说、颂歌、法勃儿的《昆虫记》、我国的《诗经》、日本的俳句等大量的材料来旁征博引,充分说明苍蝇的可爱,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很强。
要在周作人众多的散文中选一篇来作为代表,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他作品的精品很多,相当多的篇目都可以作代表。
有人说,读周作人一定要读他的《乌篷船》,但一来所有的现代散文选文都选这一篇,几乎随处可见,二来《苍蝇》更具代表性,三来我个人比较喜欢。
我们知道,周作人对现代散文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闲适体小品文,影响深远。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闲谈、涩味、简单味、趣味和节奏。
而这种文体特点的形成是出现在1924年写的一组散文中。
此时,正值“五四”低潮,周作人在他的“彷徨”期找到了“自己的园地”,于是写下了《苦雨》、《苍蝇》、《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散文。
这组散文有意地以闲谈为方式,以“描摹民俗风物,追忆故人风貌”为内容,以表现“生活之艺术”为中心,追求“平淡自然的境地”,从而成为典范美文的代表作。
周作人正是由此而成为“闲话”散文的第一家。
在这组散文中,《苍蝇》最别致。
第一,作者把世间这种微不足道,又受人类厌恶的生物写得趣味盎然,给人以阅读的娱乐;第二,作者滴水不漏地通过赞美苍蝇来寄托自己“物我合一”的生命观,构思非常巧妙;第三,作者赞美苍蝇,并不是具体描绘苍蝇本身的特点,而是借助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文等来说明苍蝇的可爱;第四,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材料,又运用得那么熨贴自如,突出显现周作人“摇笔即来”的学者风度,也让人体味了什么叫“掉书袋”。
第五,此文还体现了周作人“五四”后追求“珍重思想的自由,判断的自主”的人文思想,现代科学常识让人们在理性上讨厌苍蝇,但人们也可以从非理性的角度来接受苍蝇,这纯属个人的自由。
这种思想贯穿着周作人以后的整个创作。
这篇文章纯粹是一种闲谈,而且好象是一种“无聊”的闲谈,需要细细品读,这种“涩味”由此便成了周作人散文的最大特色,所以,批评家阿英将此文作为周作人散文创作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这是不无道理的。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二
读过唐诗的人,大家几乎没有几个人说不喜欢王维的诗的吧,王维不但擅长作诗,他更擅长作画,每当人们读到他的诗的时候,似乎眼前同时出现一副唯美的画面。人们对于画面的刺激所产生的.感受,要远远大于文字和声音,因为画面的东西它来的更形象、更直接、更具体。有些人那就发言了,那不就是视频吗?古代没有办法录制视频,今天的技术可以达到啊!真是那样吗,其实不然。从古到今,四大美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你电视剧中的四大美人,有文学形象中的美吗?很多人肯定摇头,文学形象中的更美、更为不朽!也不是因为我们没见过,而是文字的后面它还有想象,我们不能穿越,但我们可以形象啊,想象它可以浮想联翩,我们可以把它想象的,要多美就有多美,但视频却把它给固化了,抹杀了人们想象的空间。
从古到今,描写美女的句子,成就最高者非曹植的《洛神赋》莫属,读《洛神赋》,我们简直就是面对着洛神,想象的出她的美,就是描述不出来,九天仙女也美不过她,它简直美得你我不忍直视!如果有一部电视剧,出现一个洛神的形象,你我一定不会认同,就像有人叫李白,同样也不会得到大家同意一样,这就是想象的力量!现代的科学技术同样也还原不出你我想象中的洛川神女的形象,想象的力量,它就是你想的要多美,就有多美!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文学之美,美在想象,美在完美无瑕无可挑剔!文学,美哉!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兒,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四
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和闺怨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五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包身工》节选。
4、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有一件伤心事出在三边。
人人都说三边有三宝,
穷人多来富人少;。
一眼望不尽的老黄沙,
那块地不属财主家?
一九二九年雨水少,
庄稼就象炭火烤。
——《王贵与李香香》节选。
【其他】。
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论语》。
注:《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2、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战国策》(西汉·刘向)。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尽;。
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3、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晏子春秋》。
4、第一部笔记体科普作品:《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
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
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梦溪笔谈》节选。
注:《梦溪笔谈》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5、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节选。
6、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宁为兰摧玉折,
不作萧敷艾荣。
——刘义庆《世说新语》。
7、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晋·干宝)。
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主要搜集了各种民间关于鬼怪、奇迹、神异以及神仙方士的传说,也有采自正史中记载的祥瑞、异变等情况。
8、第一部最大的小说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等)。
注: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
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9、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明·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
10、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注:《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贪腐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11、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书痴者文必工,
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聊斋志异》。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六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语文第一单元的考试。试卷刚做一半,我就觉得我这次考试估计考不好,有好几题答案我都不太确定。我希望能考好分数。
今天终于发试卷了。发试卷之前,张老师说:“这次考试我们考的很差,九十五分以上的也没几个。如果再照我们现在这样下去,马上我们班语文成绩就变成全年级倒数第一了。”
听了这话,我心里很紧张,要知道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拔尖的呀!
开始发试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叨:“观音菩萨保佑,玉皇大帝保佑,如来佛祖保佑,太上老君保佑……”几乎把所有我知道的神仙全都念了一遍。我现在的心情,用“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真是一点不夸张。
试卷发下来,我定睛一看,95分!
啊,真是虚惊一场!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七
文学,在之前一直是我所恼火的事情之一,我总是觉得,文学这东西,太枯燥太乏味了!所以,我对文学一直充满着一种厌恶的感觉。直到有一回,那一次的时间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文学的看法了!
那天,妈妈正好出门,留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面,那一天过得可真是太无趣了啊,闲着没事干,只好被逼无奈之下拿出一本书来瞧瞧,看着看着,似乎就入迷了,那时我就在想,这应该是我看过的做好看的书了把,后来才知道,每一本书的故事情节都是很有趣的,但是要让一个人真真正正的了解一本书却又是很难的。在书籍的开头,不免有一些乏味,那么如果当你从一个开头不合自己的心意而就放弃了阅读这本书的资格,那是不是也太愚笨了呢。因此,从那次之后,我开始爱好文学,甚至也开始学习写作文学了,有时无聊的时候,为了也不去浪费时间,我也会拿出纸笔写一篇文章,而在那个时候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令自己满意的,写完后才发现,原来写作的有趣。
以为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又成就了一个爱好文学的孩子,文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每一处角落都有着文学的脚印,让我们用心去享受文学,相信也会获得书籍带给我们的渴望,有趣,书籍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文学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有生之年将所有的书籍全部阅览一遍,但是我们可以进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有趣的文学,你将伴我走完人生!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八
成长路上一路走来,记忆中,一直有这样一个身影,恬淡、温和,长伴左右。迷茫的时候,指给我方向;悲伤的时候,带给我欢乐;无助的时候,赐予我力量;空虚的时候,充斥我心扉,使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十几年来与我相伴,倾心付出——文学。
在她的世界里,她牵着我的手,伴我一路走来,领悟人生的真谛。舒展我的情怀,启迪着我的心智。
诗人说,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与文字相见,相知,相伴,即使不会功成名就,我想我也会此生无憾。我和她的相遇是偶然也是缘分,冥冥之中,我竟有“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现在想来那段“文学情缘”以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留下的是馨香缕缕……。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九
当我的颈部酸痛,眼睛看不清屏幕上的字时,我大概已经嗅到了“新概念”的气息。诚然,《美女诞生记》这是一篇上好的文章,是一篇我所欣赏的文章,委实,我不能去模仿,不能使自己的文章变得如此。
是应该为应试教育下的。
作文。
默哀,还是应该为文学默哀?我只是一个学生,却也为我喜欢的文学愤愤不平。
于是在开学之初,我学会了否定我自认为的“文学劣迹”。否定古人的错别字即当今的通假字,否定课下不合理的注释,否定冠冕堂皇的客套话……而我未能在否定中索取一点安慰,反而这些被我否定的文学一起否定了我。它们给了我许多红叉号,许多叹息,许多刺痛。
文学,不能否定,即使它有不公正的地方。或许文学并非孤傲,它在包容,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它的远亲。
应试的作文,要写好,也需要一种智慧。特立独行的大智慧铸就的是“新概念”的骄傲,应试作文需要的只是文章某一方面的智慧,而带来的或许是一生的幸福。
又诸如一些被我否定的文学,何不是如此?文学的博大和海涵注定欣赏它的人也应有宰相的胸襟和气量。
定于是在开学半月后,我作出了最后一个关于文学的否定——否定我对文学的否。
文学是一面镜子,你包容它,它也接受你。
我渐渐发觉课下注释中编者对作者内心的揣摩,只是人与人的理解不同。文学是一只万花筒。无论你在哪个角度欣赏,它总有美的一面。就像诗有诗的抒情,文有文的明理。
我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而这话总会改变。我在校园里拾起黄金般的小智慧,使它们聚在一起,放出耀眼的光。
文学之星征文400字篇十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中国石拱桥》已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桥的历史、形式、结构等知识,本文则重在引导他们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大块朵颐多过细品慢赏,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类,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要求,结合教材依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
(2)形象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3、情感目标。
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一、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二、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其中第一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一课时。
说明: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自读篇目。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要把课改真正地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重视学情的调查和学法的研究,教学相长;。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品味感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并相机给与指导和启发。
三、教师不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因此我确定教学方法如下:
1、比较阅读法。
《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写作的角度也不同,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即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采用比较阅读法来导入课文,具体做法如下:
(1)比较两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写作角度。
(2)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较两文内容上的不同。
(3)比较两文的语言。
2、语境解读法。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具体操作如下:
(1)在比较阅读基础上抓住文眼来析读。
文章的开篇部分往往有最简练的文字作文眼来统摄全篇或交代线索以贯穿全文。本文题目中的“美”即为文眼,析读时引导学生顺着“美”字将文中画面一幅幅铺展开来。
(2)诵读、赏析、品味、想象。
3、分组讨论法。
三、提高能力说学法。
“最好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教读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赏析的几种方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