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努力为之奋斗。6、提炼出关键信息是一篇完美总结的关键。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商业模式创新篇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传统的物流商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这一挑战,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创新物流商业模式,以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在我从事物流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总结出了几个关于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心得体会。
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在于理念创新。传统的物流模式强调运输和仓储,而对流程和信息的管理往往较为薄弱。现代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从整体流程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整合和管理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跟踪和监控物流过程,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还可以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通过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能。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技术创新的机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物流行业的效率和安全性。例如,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配送,减少人力成本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物流方案。因此,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物流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物流商业模式创新需要跨越传统物流企业的边界,实现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良好合作。合作创新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与电商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仓储和配送服务,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此外,物流企业可以与物流设备供应商和技术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新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合作创新,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物流行业不仅要追求运输速度和成本控制,更应该注重服务质量和客户需求满足。服务创新是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面。一方面,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全程跟踪和个性化配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实现供应商和客户的在线交互和合作,提供更丰富的物流服务选择。通过改进服务模式,物流企业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好评,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物流企业必须要持续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包括改进现有的商业模式和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改进现有的商业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流程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从运输、仓储到配送等各个环节寻找创新点,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只有持续创新,物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对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几个方面的总结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物流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希望将来能够看到更多的物流企业创新和突破,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业模式创新篇二
而集团熊坚董事长早在09年就苦苦思索红海的未来出路,红海未来的发展,如何定位自身,归根结底在于一条:商业模式的创新。时至今日我们已有许多在用的新模式与新产品,如八大主流业务,线上线下管理,风险式责任派遣外包等,尤其注重于推进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战略化转型。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谈到过创新: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来源、新的产业组织形态。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认为,大可总结为:更加从注重客户价值出发调整自身模式、有系统完整性的共赢模式、模式能够支撑企业在行业内长期盈利。
服务的这条道路,细化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推出多样化的产品服务。
从以前人力资源学到过的知识角度出发,我觉得商业模式创新首要是更为关注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在企业自身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定位上、在选择合作客户上、在获取和利用各种必要资源渠道上、以及在进入市场等,而且构成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各层次之间相互先例、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分子公司之间,资源要做到整合和优化。所以,未来的的商业模式创新避免不了的要重新布局公司内部的构架,内部的组织设计。只有内部的凝结与优化才能做到实力的最大化,公司效能的最大化。例如作为人力资源的翘楚的fesco,其发展战略里有:调整四种结构,整合五种资源。就是结合自身优势资源领域,退出劣势资源领域,做大做强。
公司创新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盈利产品共存,组成全方面、多角度的战略化布局。新商业模式下的红海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必定是从符合多种行业以及不同性质企业不同需要出发的,做出多种方案可供客服选择,定位多样化,专注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
商业模式创新篇三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营收与利润的手段和方法。尽管这在概念上并没什么惊人之处,但每一个商业模式创新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商业模式创新4大秘籍,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商业模式创新非常奇妙。它极其简单,因为它既不需要新技术也不需要创造新市场:它只需用现有的技术继续生产产品,然后改变产品传送到现有市场的方式即可。由于这种改变极难察觉,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优势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
不过,商业模式创新绝非易事,其难点在于很难确定所需条件。如果没有一个识别商机的`框架,就很难进行系统性的模式创新。因此,这类创新多在仓促间完成,让很多企业在提高盈利能力和生产力时,疏漏掉成本更低的好方法。
下面,我们将给出一个框架,帮助管理者将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到可靠并可改进的层次。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系列重要决策,用以决定企业如何盈利、花费成本和管理风险。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就是改变决策:做什么决策,何时做决策,谁做决策以及为什么做决策。这些方面的成功变革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收入、成本和风险的能力。
你该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组合?
市场需求不稳定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这也是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降低风险的一种方法就是改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在金融领域,如果两种投资组合的回报率都是20%,从长远来看,风险小的方案创造的价值更大。这同样适用于选择产品组合。
企业想重新调整产品和服务组合的话,从根本上说有3种选择:
缩小业务范围。当各个市场分区的需求差异极大时,这种商业模式最有效。所以如果你的企业最近在为多个客户群提供服务,那么企业最好的方法是把业务进一步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而不只是拘泥于一种。亚马逊于是收购了quidsi和在线零售鞋和配饰的zappos公司,允许它们在自己各自的业务领域内充分自治。
对缩小业务范围型的商业模式来说,它最大的缺点是只依赖单一产品、服务或者客户群,有可能忽视关键客户的需求。要知道,人们总是同时购买面包和黄油。
寻找产品共性。寻求共性不仅是指发明通用的零部件,也可以是发掘适用于不同产品、客户和市场的能力。企业可以在产品和服务组合中体现这种能力。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亚马逊把业务从图书扩展到在线销售音乐、视频和游戏,所有业务都基于对物流能力的高要求。结果,公司凭借销售图书时积累的潜在物流优势,在占领其他产品的市场时,有效降低了失败的风险。
不过,寻求共性需要高额资本投入,想要设计出适用于多种构造和模式的零部件极其不易。此外,采用此策略的前提是,使用通用零件的产品不能同时处于高需求或者低需求的状态。
构建资产对冲组合。正如金融机构尝试创建可对冲风险的投资组合一样,企业可以通过选取产品或者市场来降低商业模式的风险。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需求呈负相关变化的产品和市场。比如,一家滑雪服制造商利用北美的销售业绩对冲南美的销售业绩,因为这两地的季节正好相反。这样总需求可以保持平稳。
何时制定关键决策?
很多时候,你还没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就必须要做出决定。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我们总结出3种方法来改变决策的时机,以此改进商业模式。
推迟决策时间。许多公司在做成第一笔生意前就做出了价格决策,这通常会面临风险。为航班提前定价就有风险,因为每条航线的市场需求与经济和其他条件紧密相关,而且每天、每周甚至一天内不同的时段的需求状况都不同。
美国航空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用sabre订票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该系统能够实时收集新信息进行计算,迅速调节票价。从此,快速定价技术改变了航空业。在飞机上,即便座位级别相同,票价也会因为客户预订时间的不同而迥异。美国租车服务公司最近就借用了这种方法:在需求高峰期,公司采用“飙升定价”,提高租赁价格,降低需求,提高供给。
报价甚至可以因人而异。经营赌场和酒店的凯撒娱乐(caesarsentertainment)就用一套复杂的数据库辅之以奖励忠实度项目(totalrewardsloyaltyprogram)来定价。当一位熟客电话预约时,前台就会询问他的奖励代码,查询这位顾客的赌博习惯(包括平均下注数额)等详细信息,估算出他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根据以上信息,前台会有选择地回答这位顾客“不好意思,我们的房间订满了”或“你真走运!我们的总统套房正在搞优惠活动!”
改变决策顺序。一些企业或许没办法改变决策时间,但它们可以重新安排决策顺序,延缓投资承诺,直到公司获得全部所需的相关信息。
例如,大多数产品研发都是从根据客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或技术方案。在初始投资后,如果该方案无效,就要重新设计。但是开放式创新先驱innocentive和hypios等公司发现,如果调整一下顺序,先测试性能再投资,就可以把大部分的研发风险转移。
这个模式当然也有局限:很难提前培训员工,而且员工会担心自己有接不到活儿赚不到工资的风险。因此,该商业模式必需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可以在停工期把成本降低。
切分关键决策。精益创业运动的核心是为企业家做商业决策提供了新路径。以前,人们创业前要写出详细的商业计划,包括所有商业模式的重要信息,然后按计划行动。所有关键的决策都是即时或提前做出的。
精益创业方式要求切分关键决策。一家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准确发现机遇,对市场的假设也有局限性。随着商业模式修改至最终版本,多个阶段的信息都累积下来,围绕商业模式不停“转型”。普遍情况是,创业者在企业开始运营后完全改变当初的设想。
采取这种策略的话,必须找到可以被切分的决定。有时决策过程是不能被切分的。(你无法断断续续作定价。)有时,切分决策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企业应该计算风险和回报。
谁是最好的决策者?
很多企业发现他们只需更换决策者,就可以在价值链中全面提高决策能力。企业可以:
任命更精通业务的人做决策者。员工授权的基础是把决策权交给最了解业务的人或部门。比如,谷歌的工程师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决定企业采用什么发展项目。谷歌相信工程师比公司的高管更懂技术和审美。
不过有时最了解情况的人并不在公司内。沃尔玛在25年前,甚至更早,就把补货的决策权部分地交给了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因为它发现供应商掌握的信息和动机更利于及时补货,并可以通过优化物流和生产计划来实现这一目标。现在,这已成为沃尔玛和大型供应商关系的“标配”。
近年来,我们开始使用数据分析来做决策。在餐饮业,服务生通常根据时间来排班,而不是根据工作表现或个人意愿。更糟的是,在餐厅黄金时间工作的往往是表现最差的员工当值。
为解决这个问题,波士顿杰出乔(chainnotyouraveragejoe’s)连锁餐厅采用了一个名为muse的分析工具。这是由剑桥的一家初创企业objectivelogistics(我们中的一个人在那里担任顾问和投资者)开发的。muse会长时间追踪服务员的表现,根据客户的消费状况(根据账单)和客户满意度(根据小费或直接反馈)给服务员打分。通过这一工具,公司以业绩为评判标准,对员工进行排名,服务员可根据排名先后,自主选择值班时间和负责的桌号。
尽管利用信息做决策的优势明显,但给员工、供应商或客户授权和收集海量数据会带来成本和其他问题。沃尔玛曾斥巨资建造全球最大的私人卫星网,就是为了实现数据无缝交流。公司还不得不跟贸易伙伴进行复杂的谈判和协商,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把决策风险交给有能力承担和管理它的人。亚马逊早期成功的关键是它的代发货模式,这让它在销售上百万本最畅销书籍时只需承担2000本的库存压力,剩下的就交给图书批发商和出版商。亚马逊直接把订单交给他们,由他们包上亚马逊的袋子后寄给客户。
在这个创新模式中,跟亚马逊合作的批发商和出版商各司其职。在不清楚需求量的情况下由他们承担库存风险,而非亚马逊。因为风险被广泛分散,所有人只需要承担一小部分即可,这样相对来说更让人容易接受。
当决策者为掌握更明确的信息,将风险转移给最有能力应对和管理它的人,这种创意极具吸引力。亚马逊早期规模太小,经济能力有限,不可能储存销售目录中的每一本书。图书批发商更适合承担这项任务,一旦亚马逊和其他上千家小的零售企业有需求,它就立刻供货。不过,这个策略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要求风险承担者的目标和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如果出版商存心要抢走亚马逊的客户,那亚马逊模式就会失败。
获利最多的人来担任决策者。在许多商业模式中,做关键决策的人比产业链中其他人得到的回报要少。比如,顾客们总会觉得买的不如卖的精,公司永远比自己获利更多。这是以色列滴灌技术公司nerafim面临的困境。
在气候干旱炎热的国家里,农民会选择滴灌方式来给作物浇水。netafim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根据土地含水量、盐分、地力和气象数据来调节出水量。公司向农民证明,这套技术可以让他们增收300%到500%,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不过,这项技术起初根本没有市场。农民不愿意购买如此复杂的设备。他们不信任公司,认为使用这项技术需要自己承担大部分的风险。netafim通过给农民们提供免费产品组合打消了这种顾虑,该组合包括:系统设计和安装,所需硬件和定期维修服务。等每位客户获益后,公司再从增收的粮食中抽成,以这样的方式获取利润。如此一来,netafim承担了决策的全部风险,农民只需要接受或者拒绝有可能增收的机会,而不必承担任何风险。
节能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其中很多企业为顾客提供能源管理方案,采用一切他们认为必要的节能措施,并且承担先期成本。然后公司和客户共享节省能源所得的利润。像netafim一样,节能企业之所以能够承担风险,是因为他们更懂技术,可以预测到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产品抵触的减少,公司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不足。公司只有在相关技术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承担更多风险。同时,也会产生其他问题:如果顾客决定将省下来的钱,开更长时间的灯,那么节能设备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就会缩水,因此,节能设备厂商的利润也会减少。
当决策者们齐心协力创造价值时,他们必须保证在不破坏价值链的前提下追寻个人目标。因此,很多商业模式创新来源于对决策者动机的调整。有3种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
改变收入来源。当企业能够准确定义产品性能时,改变收入来源,使其跟决策相关方的利益相一致就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为新飞机设置合理的性能标准和衡量指标还比较困难,因为飞机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未知因素太多。
同步投资回报期。一直以来,外包依靠投标竞争,确保了低廉的价格和基本过关的产品质量。中标的商家赢得了一笔短期生意,但下一次还得重新投标。
随着海外外包业务的兴起,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远方的供应商在质量控制和材料可靠性上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滥用劳工、货物改道,盗版等问题也相继出现。由于大部分外包行为属于一次性交易,合作结束后,生产商制作盗版不会被合作伙伴察觉,因此不会受到惩罚——当然,除非跨国公司因为频繁的性能投诉发现自己的品牌被侵犯,那就另当别论了。
整合动机。企业如果没有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那就可以开发合作协议和管理系统(比如著名的平衡计分卡)来加强与独立代理商的合作,尽可能实现共同目标。这恰恰是美国医疗体系最有前景的一种改革方式:在捆绑支付的体系内,参与治疗的各方一致同意根据患者的治疗结果来衡量大家的表现。
要实现完全整合可以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企业在犹豫,要不要在核心竞争力外直接进行整合。因此,我们最好将这一措施作为最后的杀手锏,除非其他方式都不起作用,我们再采取这种方式。
按照我们这样的框架行事,所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者都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商业模式。企业还可以利用这个框架改进创新环节,使其更系统更开放,再配合重新打造的商业模式,能够让创新得以持续并具有包容性。创新不再是一个个孤立、只关注内部的独立事件。当企业这样做后,它们就会发现自己具备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首先,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解所形成。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为以技术为基础、依托产业价值链、着力管理创新的方式。其中,基于产业价值链这一外生因素的价值定位、盈利源选择、盈利点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依托产业价值链挖掘商业机会、展开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商业模式建构与实践的分水岭。而商业模式最核心的部分——盈利模式,恰恰完全依赖于对产业价值链的分解。目前,将某一环节或细分领域做深、做专、拔高,或将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条实现耦合,成为做强做大企业的主流。而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等产业整合,适合一个全新产业初期,但不能当做长期发展战略。
其次,有独特的、持久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最为关注的不是交易的内容而是方式,其目的不在于概念的重整而在于实现营收与利润,因而盈利模式是成功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同时,一个盈利模式必须有一定的价值主张及运营机制的导向和支撑,因而是成功商业模式的集中体现。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与持久性。所谓“独特性”,就是能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且在同一行业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采用;所谓“持久性”是指能够支持企业持续赢利。
最后,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或较强的创新性。创新是一种商业模式形成的逻辑起点与原动力,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区别于另一种商业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创新性成为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灵魂与价值所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有多种路径,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成功商业模式”不必苛求完全原创但也不能完全模仿,需要将中国人的特定思维或特质与特殊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形成经世致用的商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的商业模式主要来源于两个层次:一是具有完全的原创性,或在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原创性;二是模仿或借鉴了国外最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定创新,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商业模式创新篇四
“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近年来持续受到学术界和商业界热捧,尤其是企业战略学术研究者和商界的企业家对商业模式更是高度关注。
从宏观角度来讲,如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复杂与密切,在商业机会增多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比如:2008年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带来严重并持续的影响,欧盟为我国光伏等产业的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出口、甚至国家经济政策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企业想要拥有生存空间并能够持续赢利,就必须不断的创新现有的商业模式。另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支持了电子商务的流行与迅猛发展,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学术界与商业界产生了对商业模式研究的浓厚兴趣。
从微观角度来讲,商业模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想在如今如此激烈的经济背景下获得成功,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另外,在技术、服务、制度等创新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它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的基础。离开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
1.2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容。
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尽管它第一次出现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其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这九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商业模式系统的主要框架,这个框架可以作为一种共同语言,方便地描述和使用商业模式,从而构建新的战略性替代方案。另外,商业模式创新是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是新经济的显著特点。
1.3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目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挂在创业者、风险投资者、企业家、学者嘴边的一个名词,几乎每一个人都确信,有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证;寻找商业模式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何降低创新的不确定因素,走正确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是每个企业切实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比如说:如果某企业开发了一项新的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但是由于自身企业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来保证此项技术在本公司的的应用,那么此项技术的经济价值就不会在这个公司中实现。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资金少,客户资源少,在行业中并没有话语权,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的话,自己的技术、资源会渐渐被行业中的大企业所吞并,不会长久发展下去,从这个角度讲,商业模式的创新关系到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命脉。
另外,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会促进企业从一个传统的企业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型,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将传统的实物交易变为现代的网上虚拟交易这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动了快递等物流行业的发展,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会促进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使企业的老板从思想上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实践上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的方法与途径,找到商业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是本文研究要是实现的重要现实目的。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将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另外,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发展,当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变革了,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就必然会改进,必然会发展。
“商业模式”一词最早出现于1957年由贝尔曼等写的《关于商业博弈的构建》一文中,又于1960年出现在文章题目和摘要中,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将其称为经营理论(businesstheory)。
国外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以2003年为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之前的阶段为开创性阶段,之后的阶段为综合性阶段。在开创性阶段(2003年之前)学者们普遍以概念研究为重点,采用归纳逻辑思维方法从大量案例研究中总结规律,归纳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分类方法、变革路径、评估方法。在综合型阶段(2003年之后)学者们对于概念的研究普遍采用“博采众长”的方法,对于前人的成果按照主客观要求进行整合然后得出自己的概念定义,在人们比较接受的理论成果上对自己所专研的特定领域或特定现象进行研究。
国内对商业模式理论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要慢了很多,2004年以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特别大。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逐渐盛行,商业模式受到极大关注,国内的一批学者经过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肤浅、零散的状况,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一批学术价值高、实践指导性强、可供借鉴的专著和论文。
虽然国内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得出了各自的成果,但是多数学者及停留在对商业模式的简单描述上,缺乏对其缺乏对其构成组分进行解析,由于未建立起完整的、可供深入探讨的结构体系,也更未建立起对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框架,因而也就缺乏对商业模式系统的全面认识,在其理论意义上远不足以解释和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活动。
商业模式是既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之后的最高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和企业领导态等也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企业所处的外部坏境看,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和国家对其行业的政策法规同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创新商业模式就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要素。
21世纪企业可开发的利润空间愈来愈小,因此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激烈,甚至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从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的专利之争,国美与苏宁的价格竞争以及格力与美的的市场之争等这些既涉及传统产业又涉及新型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中能够看出如今竞争的严酷与无奈。因此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再次进行创新,而如今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的基础。离开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尤其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想要分一份羹的中小型企业,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她们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规模大的跨国企业吞并,而沃尔玛能够靠着“天天平价”的商业模式做到全球零售行业的龙头老大,阿里巴巴靠着“支付宝”、“财付通”等创新手段引领如今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这些企业靠着商业模式的首创缔造了商业神话。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使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2.2.1麦当劳独特的商业模式。
部分比餐饮多的收入,但是麦当劳最大的利润来源是他的第三部分的业务——房地产事业,这部分业务占麦当劳总利润收入的90%,由于加盟者一般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3万美元的土地费用和4万美元的建筑费用,也常无力争取贷款。因此麦当劳公司就负责代加盟商寻找合适的开店地址,并长期承租或购进土地和房屋,然后将店面出租给各加盟店,获取其中的差额,后来土地升值后,麦当劳公司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麦当劳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到世界最强,做到全球连锁,正是因此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汉堡背后的房产大亨。
2.2.2爱尔兰航空公司的成功转型。
爱尔兰航空是一家政府股份高达90%的国有航空公司,它在“9·11”后萎靡的航空业大环境中面临着经营的困境。但在短短的两年间,“转型”使它由亏损转为盈利,其原因是紧抓企业经营核心———成本以及不断创新、永不拘泥固定的经营模式。因此2004年的奖励新千年以来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航空环境,取得卓越成就的航空公司的凤凰奖中,首次获得该奖的是爱尔兰航空,而它获奖的理由正是:过去三年里成功地重新定位,摆脱传统航空公司的经营困境,发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转型为低成本航空,由此获得新生。
爱尔兰航空公司用低成本运营的商业模式走出了低谷,走上了一个引领航空业低成本经营的高地。由此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使一个经营惨淡的企业起死回生,甚至引领整个行业。
三、结论。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离开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保证。因此拥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生存以及发展壮大的根本。麦当劳公司、爱尔兰航空公司等这些国际性的企业正是凭借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使得自身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永立于不败之地。
对其缺乏对其构成组分进行解析,由于未建立起完整的、可供深入探讨的结构体系,也更未建立起对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框架,因而也就缺乏对商业模式系统的全面认识,在其理论意义上远不足以解释和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活动,因此要从思想上以及行动上通过对国内外知名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来推动学术界以及企业界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企业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尤其是在如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商业模式创新篇五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入,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物流业务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背景、机遇与挑战、创新思路与实践案例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总结。
1.背景与现状。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量商品交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物流仍然是既昂贵又不够高效的环节之一。尤其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成本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创新物流商业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机遇与挑战。
在物流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存在一些机遇与挑战。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和工具,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快速配送和灵活的配送方式等。然而,物流业务的高成本、复杂性和复杂性也成为创新的阻力。
3.创新思路与实践案例。
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其次,发展新兴的配送模式,如共享经济下的顺风车配送或自行车快递。此外,引入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或机器人配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
实践案例中,国内外许多企业已经在物流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美国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通过建设大规模的仓库和物流网络,实现了“末端配送”的全链条控制,降低了物流成本和配送速度。而中国的顺丰速递则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了订单、仓储和配送一体化的智能物流平台,提高了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4.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商业模式创新将会呈现出一些未来的趋势。首先,物流网络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实现配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其次,物流服务将更加个性化和灵活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再次,物流服务将更加高效和绿色化,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
总之,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创新思维和实践案例的借鉴,可以帮助企业拓宽思路,开拓创新空间。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将继续引领行业的进步。因此,企业应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实现物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篇六
纪录。共享单车能成为资本的宠儿是因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依赖资本而需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据ibm商业研究所和哈佛商学院克利斯坦森教授的观点,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基本的运营方法,包括:用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及核心资源和流程。(一)用户价值定义用户价值定义是为目标用户提供的价值,是企业产品、服务和渠道的某种组合,强调满足用户的需求。ofo从校园到城市超过150万辆单车为4亿人次提供过出行服务,但ofo并不销售产品,而是通过一个共享平台将单车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给需求者,需求者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及提高单车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二)利润公式利润公式主要包括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等方面。成本结构:ofo的固定成本主要是单车的生产投放成本,不同于摩拜自主研发的方式,ofo选择与第三方合作,未升级前一辆单车的成本为200多元,升级后也仅有300元左右,理论上属于轻资产运营。变动成本主要为车辆丢失、损坏及运营管理费用。收入来源:这是ofo商业模式中不太清晰的一部分。ofo改变之前复杂的计费标准,现行计费规则为师生0.5元/小时,非师生1元/小时,校内两元封顶,校外不封顶。从表面看,ofo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分时租赁的租金,但就算其日订单量能达到两百万次,日租金也仅有一百多万,却要承担超过150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丢失损耗及管理费用,所以租金里的利润空间并不大。除了租金还有押金。ofo的押金为99元,从6月至今,ofo的注册用户超过万,押金的数额可想而知。ofo可实现即时退还押金,但由于用户黏性不会所有人同时申请退押金,因此仍会有大量资金沉淀在平台上。虽然ofo强调会对押金进行专款专项保存,但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却仍在继续烧钱,当无法从资本市场融资之后,押金会否被动用,我们不得而知。(三)产业定位产业定位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充当的角色。按设想,ofo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有车的人将车拿出来分享并取得平台上其他车辆的使用权,用户只需支付小额费用便可使用平台上的车,即c2b2c的模式。但走出校园后ofo有90%的车辆为自营,仅有10%的车辆来自共享,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b2c的模式,即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充当的角色还是生产者而非完全意义上的第三方平台。(四)核心资源和流程核心资源和流程是企业将所需的各类有形及无形资源整合的生产及运营流程,在此主要指单车的管理流程。管理中的难点一方面是“潮汐效应”,指一个地点一车难求而在另一个地点停满了车却无人使用的现象,但该问题会随着用户养成习惯,企业采集到大量数据之后被解决;另一方面是有人对单车进行私占和恶意破坏的问题,在对此方面还没有明确法律约束的今天暂时还无法解决该问题。除此之外,破坏密码锁、乱停乱放、贴虚假二维码等都是共享单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三、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对于共享单车行业,影响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和科技。利益相关者在此主要指投资者、客户及当地社区。首先是投资者,共享单车能进入市场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企业开启疯狂烧钱模式也正因为其背后有雄厚的资本作支撑,故投资者是改变共享单车烧钱圈地却不注重盈利模式现状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次是客户,即单车的用户,各个共享单车企业之所以一直加大投放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抢人,因此对客户用车需求及用车习惯的研究十分重要,有助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最后是当地社区,共享单车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但势必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如传统的公交、出租车行业,如何安顿好这些人,如何合理地切分“最后一公里”这块蛋糕,不仅是企业也是政府要思考的问题。投资者和客户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企业为社区创造社会价值,这些价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转化,因此利益相关者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国家如此,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共享单车想要走更远,想要使商业模式运转更灵活,科技创新尤为必要。在单车上安装灵敏的定位装置降低单车丢失率、将密码锁设计得更难以破解、app使用更为方便等这些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科技也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四、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政府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尤其是押金方面要切实保障用户的利益,要在法律上加强对公众用车行为的引导和制约,减少单车私占、恶意破坏等事件的发生,还要对单车停放占用车位的问题进行规范。企业方面一是要加快技术研发工作,二是要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思考什么才是支撑企业活下去的关键,ofo的日订单量早已突破百万,意味着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平台上活跃,有人有现金流,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例如发展社交功能,做电商,接广告等,而疯狂烧钱模式带来的则是低价竞争和对商业模式的破坏。对公众而言,使用单车的是我们,破坏单车的也是我们,我们享受着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理应对共享单车加以爱惜。规范自我行为,自觉遵守用车规则是对共享单车起码的尊重。五、结语社会在进步,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虽然共享单车行业目前仍处于抢占市场的时期,运营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秉持着环保和共享理念的共享单车也会在创新中越走越远。(作者单位为河南大学商学院)参考文献[1]尹一丁.商业模式创新的四种方法[n].21世纪经济报道,-06-29(022).[2]益言.共享经济发展简介[j].金融会计,总第265期,(12).[3]肖晗.共享单车市场巨头全面“开战”[n].深圳商报,-03-02(a05).[4]吕新杰.共享单车难成共享经济[n].通信信息报,-11-02(a14).[5]房志勇.共享单车押金谁来监管?[n].天津日报,2017-02-21(008).
商业模式创新篇七
创业者和中小企业主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需要在挤满既有竞争者的荆棘丛中找到一条通幽的捷径。大型企业的领导人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需要让大象般的企业学会跳舞,避免成为商业环境演变下消亡的恐龙。在全球经济陷入一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中时,企业如何维系长期生存与盈利能力更成为企业家们共同关注的主题。
然而,每个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不同、客户定位不同、产品与服务的选择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对资源的安排也不同。总之,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于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盈利的问题变得不简单。
经济危机以后的时代将是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时代,企业领导人需要一个简单实用的框架来思考和描述企业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这里,我们提供一个符合中国道家思维方式的“科尔尼商业模式太极图”(见后图)供企业在后危机时代思考、描述并创新各自的商业模式。
“科尔尼商业模式太极图”包括了商业环境、商业模式以及财务模型三个层面。商业环境的变化带来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和需要,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盈利必须在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中获得平衡并且经得起财务模型的考验。
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家必须有洞察商业环境变化的能力,能有效捕捉商业环境变化给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并对商业模式的要素进行有效配置。
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应该同时包括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两个核心内容。其中,客户价值是企业为客户所提供的价值。而企业价值是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价值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自身价值。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有如太极中的阴阳两极,相生相伴,互生共荣。
为客户提供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然而,一个企业如果只能为客户提供价值,而无法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企业的长期生存就失去了保障。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能够维系生存甚至快速发展,然而,当经济一旦出现波动,企业随即分崩离析。
过去很多年中,大量中国出口企业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的快速成长,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和微薄的盈利。然而,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够通过核心资产和核心能力的构建来创造足够的企业价值,经济危机一朝袭来,这些企业就纷纷倒闭无法自救。过去半年中,广东和江浙两地的大量出口企业均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将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进一步分解,我们就得到一个可持续盈利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推动客户价值的两要素:客户和产品(服务),以及带来企业价值的两个要素: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
企业所面对的商业环境通常受五大驱动力的影响而变化:人口结构、消费习惯、技术发展、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及政府影响。
当商业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商业模式中客户、产品(服务)、资源及能力四个要素中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因素,而一旦其中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其他的因素即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之匹配。因而,从创新的来源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通常有四种类型:基于客户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关键资源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基于关键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
客户要素可以进一步包括目标客户群的规模和其需求。商业环境的变化经常带来基于客户的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消费需求的变化就常会导致新的市场机遇。如果能在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出现的早期就发现,并搭建其他各要素来满足消费需求就可以创建新的商业模式。
在十多年前,中国三、四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形成了一个对品牌运动服(鞋)的巨大消费市场。然而,由于其收入能力有限,无法购买价格相对较贵的国际品牌,这就为国内品牌运动鞋制造商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机遇。这时,部分本土制造商(许多在福建晋江地区)就基于这样的客户机遇,放弃海外市场,转攻国内市场。他们一方面通过在央视大做广告,在三、四线城市市场建立品牌形象来拉动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代理商制度快速建设分销渠道。结果是他们中有多家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每年40%以上的增长并且盈利能力颇为可观。而大批主攻出口市场的企业则在遭遇经济危机后遇到了需求下滑,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
在这类案例中,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以瞄准新的客户群体(即三四线城市消费群体)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相应的关键资源(即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品牌),以及开拓相应的核心能力(即三四线城市分销能力)来形成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在提供客户价值的同时,企业也创造了自身价值。
产品和服务要素需要考虑其价值和价格。商业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既有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变化,从而对旧的商业模式形成冲击,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比如,传统平面媒体的基本商业模式是通过创造媒体内容吸引读者,同时利用对特定读者群的聚集,向需要投放广告的企业收取广告收入。从本质上看,在许多传统的平面媒体商业模式中,特定读者群的聚集其实是媒体企业卖给广告投放者的产品(服务),其价值往往大过发行收入,导致广告收入远远超过了媒体本身的发行收入。换言之,传统媒体的主要客户是广告投放者,其提供的服务则是广告投放企业所关注的特定读者群。然而,终端阅读机的出现和完善将对传统平面媒体的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因为届时绝大多数读者将通过终端阅读机进行阅读。当传统纸质媒体失去了与读者群的联系后,传统媒体企业也就失去了其主要的广告客户和生存的基础。
因此,商业环境变化(这里是技术变化)会带来现有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变化,从而颠覆企业传统所提供的客户价值,导致企业丧失生存的基础。持续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保障商业模式可持续盈利的关键。
关键资源是具有垄断性、排他性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一旦一个企业获得该资源后,竞争对手就无法或者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来获取。在商业环境中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基于关键资源的商业模式创新尤为重要。
比如,在中国的煤炭行业中,中国神华是一个独特的采煤、发电、运输、港口经营一体化的公司。该公司在煤炭行业长期高盈利的能力来自于对中国稀缺的优质煤资源以及铁路运输资源的控制。尤其是通过自行建设铁路运输资源,中国神华得以打破铁路行业的垄断经营,将产自内地的煤快速高效地运抵秦皇岛煤码头下水。
在网络世界,无形资产则更为重要。阿里巴巴的先发优势以及其创始人马云利用自己个人魅力和口才将阿里巴巴的故事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的不断传播,为阿里巴巴积累了品牌资源,结合对支付宝(另一个关键资源)的使用,阿里巴巴获取了中国b2b市场几乎垄断的地位。
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关键资源的掌握:钢铁企业缺乏对铁矿石的掌握;家电企业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出口企业缺乏对品牌和分销渠道的掌握。缺少对关键资源的掌握就无法创造企业价值。因此,中国的宝钢们只能为力拓和必和必拓们打工;tcl们只能为三星和索尼们打工;出口企业们只能为耐克和沃尔玛们打工。为了长期可持续盈利,中国企业必须加强对关键资源的掌握。
关键能力来源于企业对商业活动的独特组织和安排。它可以体现在创新方面(如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也可以体现在经营方式方面(如营销、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技术的改变通常会给关键能力带来提升并导致全新商业模式的产生。比如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持构建了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才实现的。其中,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全球供需平衡、需求管理三个关键模块都是通过流程优化和系统支持,构成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脊梁。这样的供应链能力使得戴尔在全球个人电脑这一竞争领域内卓尔不凡。
构建核心能力是比获取关键资源更为复杂的工作。因为核心能力的构建涉及对企业活动进行组织优化和持续提升。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体现在其涉及的不仅是单个人、单个活动的一次性优化,而是多个人(甚至多个部门和多个组织)、一系列活动的持续优化。这需要企业具有组织内学习能力,换言之,企业需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然而,正是因为核心能力的构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一旦形成,就会构成一项竞争者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
中国家电零售企业中有两个巨头: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在企业增长方式上两者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途径。前者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不间断地快速扩张,通过规模扩张获取销量的优势,并以销量的优势进一步挤压供应商的利润。而后者则在几年前放缓扩张的步伐,把重心放在企业物流网络和后台服务系统的建设中。国美通过规模扩张为其一部分客户(消费者)提供了价值,而对另一部分客户(产品制造商),则在提供价值(分销)的同时通过其对客户资源的优势挤压了制造商的合理利润,导致其与产品制造商的矛盾不断激化,部分产品制造商转而自建渠道。同时,国美的扩张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在物流网络和后台服务体系上的落后使其无法形成更高的单店效率,在提供客户价值的同时没有能通过核心能力的构建积累企业价值。因而,尽管在几年前国美气势逼人,从今天看,国美的发展疑问重重,而苏宁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核心能力,其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科尔尼商业模式太极图”也包括了通过财务模型对商业模式各个要素的结合进行验证,确保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价值的过程中能提升自身的价值。囿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较之一年前,2009年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商业环境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消费习惯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发生许多重大变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所以今年关注商业模式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如何预见商业环境的变化并有效调整商业模式方面。
商业模式创新篇八
商业模式,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mba、emba及ceo必读12篇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商业模式”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商业模式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就是为了更好的活下来。从《营销革命》的逆思维来分析,不断更新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郭台铭对创新的三个表现理解为:创新的表现(三种运作的能力上):经营理念的创新、经营方式的创新、制造方法的创新。
我接触到很多中小企业,企业的决策者都在强调创新,有的公司的文化口号上也是“创新”不离口。是不是中小企业都需要创新呢?创新肯定是有必要的,可是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些中小企业推崇的创新大多数像是口号,而不是行动。有的即使是行动,也是茫无头绪。如何才能把创新落地,付之行动?结果出乎我的预料,这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行动。企业们都可以谈创新,但是一些在自我管理状态下发展的中小企业可能承受不了创新带来的后遗症。
那就是能不能活下来的风险。若是没有外部资源和平台的支撑,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也只是“小孩子抱金娃娃”,抱得起,却守不住。做好创新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企业运营的的商业模式是否科学合理。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和合理,不仅仅只是注重于眼前发展,更要兼顾到后期的中长期运营。查钢在这里毫不客气的指出,我们很多企业没有系统规划的商业模式,例如保健品会销行业,某些医药招商型公司,以及一些快消品企业,他们的经营发展大多是建立在商业环境的基础上的,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创新的意义不大。
因此,在谈创新之前,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商业模式,因为不同的模式决定着创新的持续性。大众化或是说传统的商业模式是“无风险赚小利,小风险赚中利,中风险赚大利,大风险赚暴利”,那么如果能够跨层获取利润,无风险赚中利,小风险赚大利,中风险赚暴利,可能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了。优秀的创新是为优秀的商业模式服务的。因为优秀的商业模式才能充分体现创新的价值。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与价格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让企业如何活下来。简单的理解就是,模式是生存之道,创新是赢利之道。因此,查钢建议一些中小企业在创新之前,先要做好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先健康的活下来。先做好模式,再做好产品技术和流程再造上的创新改变。做好商业模式也是一种创新,据统计,美国企业创新成功有60%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何活下来,结论只有两点,一是做好产业的多元化延伸;二是如何打造多层次模式互补链。
多元化发展(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是一种可以让公司分散风险,资源利用优势,追逐利润优势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曾经一手打造《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等节目李静是东方风行传媒集团ceo,也是国内著名女主持人。2008年李静跨界创办电子商务网站乐蜂网。资料显示,乐蜂网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专家明星进驻、以提供女性时尚解决方案为主的b2c平台。通过李静在娱乐圈、时尚圈的影响力,乐蜂网拥有时尚美学专家、明星艺人等诸多资源,并与李静旗下的美容栏目进行推广和互动。
根据李静披露的乐蜂网发展规划显示,自2008年上线以来,乐蜂网凭借精准用户定位、强势市场营销获得业内高度关注。2009年乐蜂网实现全年销售总额1亿元;2010年乐蜂网销售额保持3倍高速增长;到2011年乐蜂网凭借对自有品牌的出色经营,已拥有超过320万名用户,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典型的例子就是麦当劳,每个人都知道的麦当劳,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卖汉堡包的,可是麦当营最赚钱的不是卖汉堡包,他要是只卖汉堡包,也不可能卖得全世界。
其实麦当劳一直沿用“朝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赚钱”的经营办法。除了通过特许加盟收取约占销售4%的特权收益外,还通过房地产运作得到相当于10%销售额的租金。租金收益高于特许收益,也是麦当劳长期以来选择以超过任何人想象的速度圈地、建设和开新店来追求利润的原因。
再详细的说明一下,麦当劳的全美万家店铺中,60%的所有权是属于麦当劳的,另外40%是由总公司向土地所有者租来的,麦当劳租地时定死租价,不允许土地所有者在租约内加上“逐年定期涨价”条款,但在出租给加盟者时,却把所有的保险费、税费加了进去,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理直气壮地向加盟分店逐年收取涨价租金。这其中的差价有2至4成。
当餐厅生意达到一定水准后,各店还要缴付一定营业额百分比给麦当劳,叫做“增值租金”。麦当劳不仅由此赚到了40%的利润,而且还可以通过房地产来控制加盟者完全依附于总部。在麦当劳的收入中,有1/4来自直营店,有3/4来自加盟店,而总收入的90%来自房租。这就是麦当劳的赢利模式,不是卖汉堡包,而是卖房地产赚钱。麦当劳的企业本质、核心价值却是房地产。
是不是想不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纵观国内行业如中国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简单而粗暴,一些企业总围绕在“央视模式”、“渠道为王”、“终端为王”、“深度分销”等模式上创新,这其实不叫创新,创新不能只是在“术”的层面,即使有所改变,对手马上可以复制和模仿,这不过是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角度。从长远上看,要想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将会越来越难。每个企业,都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赢利模式。着重于发现利润区,并创造新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篇九
商业创新模式,在现代商业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期待。因此,创新模式的出现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创新模式强调的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并在这种基础上取得竞争优势。它注重的不仅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创新,更关注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商业成功。
商业创新模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价值创新模式、平台创新模式、网络化创新模式等。价值创新模式注重的是通过创新产品、服务或者商业模式来提供消费者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例如,苹果公司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结合等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突破了传统手机市场。平台创新模式则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平台,如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企业通过各自的平台生态圈,实现了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网络化创新模式是将不同的企业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协同模式,如Uber和滴滴等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第三段:商业创新的成功要素(300字)。
商业创新模式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创意和创新,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反馈、竞争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了解市场需求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痛点,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商业创新模式。其次,有效的产品设计和服务体验是商业创新成败的关键。不仅需要提供创新的产品或服务,还需要关注用户体验,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最后,灵活的组织架构和有效的团队合作也是商业创新的成功要素。创新需要一个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团队合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挑战。
第四段:商业创新模式的挑战和应对策略(200字)。
商业创新模式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的压力。竞争对手可能会通过模仿创新模式或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对创新模式构成威胁。市场变化也可能会导致创新模式不再适用于新的市场环境。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创新模式,并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商业创新。合作伙伴可以提供新增长点和创新点,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创新模式。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商业创新模式的出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取得竞争优势。然而,商业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模式,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商业创新模式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需要保持创新的思维和灵活的组织结构,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商业成功。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
“商业模式”近年来持续受到学术界和商业界热捧,尤其是企业战略学术研究者和商界的企业家对商业模式更是高度关注。
从微观角度来讲,商业模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想在如今如此激烈的经济背景下获得成功,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另外,在技术、服务、制度等创新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它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的基础。离开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
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尽管它第一次出现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其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这九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商业模式系统的主要框架,这个框架可以作为一种共同语言,方便地描述和使用商业模式,从而构建新的战略性替代方案。
另外,商业模式创新是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是新经济的显著特点。
寻找商业模式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何降低创新的不确定因素,走正确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是每个企业切实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比如说:如果某企业开发了一项新的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但是由于自身企业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来保证此项技术在本公司的的应用,那么此项技术的经济价值就不会在这个公司中实现。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资金少,客户资源少,在行业中并没有话语权,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的话,自己的技术、资源会渐渐被行业中的大企业所吞并,不会长久发展下去,从这个角度讲,商业模式的创新关系到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命脉。
另外,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会促进企业从一个传统的企业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型,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将传统的实物交易变为现代的网上虚拟交易这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动了快递等物流行业的发展,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会促进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使企业的老板从思想上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实践上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的方法与途径,找到商业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是本文研究要是实现的重要现实目的。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将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另外,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发展,当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变革了,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就必然会改进,必然会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一
当创业商业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创业商业模式中客户、产品(服务)、资源及能力四个要素中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推动创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因素,而一旦其中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其他的因素即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之匹配。因而,从创新的来源看,企业创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通常有四种类型:基于客户的创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产品和服务的创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关键资源的创业商业模式创新和基于关键能力的创业商业模式创新。
关键能力来源于企业对创业商业活动的独特组织和安排。它可以体现在创新方面(如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也可以体现在经营方式方面(如营销、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技术的改变通常会给关键能力带来提升并导致全新创业商业模式的产生。比如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持构建了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才实现的。其中,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全球供需平衡、需求管理三个关键模块都是通过流程优化和系统支持,构成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脊梁。这样的供应链能力使得戴尔在全球个人电脑这一竞争领域内卓尔不凡。
构建核心能力是比获取关键资源更为复杂的工作。因为核心能力的构建涉及对企业活动进行组织优化和持续提升。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体现在其涉及的不仅是单个人、单个活动的一次性优化,而是多个人(甚至多个部门和多个组织)、一系列活动的持续优化。这需要企业具有组织内学习能力,换言之,企业需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然而,正是因为核心能力的构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一旦形成,就会构成一项竞争者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
客户要素可以进一步包括目标客户群的规模和其需求。创业商业环境的变化经常带来基于客户的创业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消费需求的变化就常会导致新的市场机遇。如果能在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出现的早期就发现,并搭建其他各要素来满足消费需求就可以创建新的创业商业模式。
在十多年前,中国三、四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形成了一个对品牌运动服(鞋)的巨大消费市场。然而,由于其收入能力有限,无法购买价格相对较贵的国际品牌,这就为国内品牌运动鞋制造商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机遇。这时,部分本土制造商(许多在福建晋江地区)就基于这样的客户机遇,放弃海外市场,转攻国内市场。他们一方面通过在央视大做广告,在三、四线城市市场建立品牌形象来拉动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代理商制度快速建设分销渠道。结果是他们中有多家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每年40%以上的增长并且盈利能力颇为可观。而大批主攻出口市场的企业则在遭遇经济危机后遇到了需求下滑,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
在这类案例中,企业的创业商业模式是以瞄准新的客户群体(即三四线城市消费群体)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相应的关键资源(即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品牌),以及开拓相应的核心能力(即三四线城市分销能力)来形成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创业商业模式。在提供客户价值的同时,企业也创造了自身价值。
产品和服务要素需要考虑其价值和价格。创业商业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既有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变化,从而对旧的创业商业模式形成冲击,推动新的创业商业模式出现。
比如,传统平面媒体的基本创业商业模式是通过创造媒体内容吸引读者,同时利用对特定读者群的聚集,向需要投放广告的企业收取广告收入。从本质上看,在许多传统的平面媒体创业商业模式中,特定读者群的聚集其实是媒体企业卖给广告投放者的产品(服务),其价值往往大过发行收入,导致广告收入远远超过了媒体本身的发行收入。换言之,传统媒体的主要客户是广告投放者,其提供的服务则是广告投放企业所关注的特定读者群。然而,终端阅读机的出现和完善将对传统平面媒体的创业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因为届时绝大多数读者将通过终端阅读机进行阅读。当传统纸质媒体失去了与读者群的联系后,传统媒体企业也就失去了其主要的广告客户和生存的基础。
因此,创业商业环境变化(这里是技术变化)会带来现有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变化,从而颠覆企业传统所提供的客户价值,导致企业丧失生存的基础。持续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保障创业商业模式可持续盈利的关键。
关键资源是具有垄断性、排他性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一旦一个企业获得该资源后,竞争对手就无法或者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来获取。在创业商业环境中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基于关键资源的创业商业模式创新尤为重要。
比如,在中国的煤炭行业中,中国神华是一个独特的采煤、发电、运输、港口经营一体化的公司。该公司在煤炭行业长期高盈利的能力来自于对中国稀缺的优质煤资源以及铁路运输资源的控制。尤其是通过自行建设铁路运输资源,中国神华得以打破铁路行业的垄断经营,将产自内地的煤快速高效地运抵秦皇岛煤码头下水。
在网络世界,无形资产则更为重要。阿里巴巴的先发优势以及其创始人马云利用自己个人魅力和口才将阿里巴巴的故事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的不断传播,为阿里巴巴积累了品牌资源,结合对支付宝(另一个关键资源)的使用,阿里巴巴获取了中国b2b市场几乎垄断的地位。
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关键资源的掌握:钢铁企业缺乏对铁矿石的掌握;家电企业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出口企业缺乏对品牌和分销渠道的掌握。缺少对关键资源的掌握就无法创造企业价值。因此,中国的宝钢们只能为力拓和必和必拓们打工;tcl们只能为三星和索尼们打工;出口企业们只能为耐克和沃尔玛们打工。为了长期可持续盈利,中国企业必须加强对关键资源的掌握。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二
“中国企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去模仿西方成功企业走过的道路。”傅忠(joseph fuller)开宗明义,说起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也是毫不含糊。他是摩立特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一家与哈佛商学院有密切关系的全球著名咨询公司。 1983年,摩立特集团成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剑桥市,作为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公司,数位创始人均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执教或者从事研究工作,其中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更被尊为“竞争战略之父”、“战略管理大师”。
在北京参加美国《商业周刊》第十一届ceo峰会的间隙,傅忠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创新商业模式
傅忠认为,目前在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可以归纳进几个类目:一个就是公司可以基于它的成本来竞争,那些公司目前正在转向附加值高的地方,并非只是基础性产品;第二类公司就像阿里巴巴,这些公司完全就是关注于中国本土市场,来服务于中国的客户。
然而相对于成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国目前的企业在生物技术、电信、电子等领域并没有太多的顶尖企业,而欧美企业已经长期在这些行业成为领军者。
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诸如生物技术、电信这些行业更是需要全球标准的产业,有非常重要的技术,这些产业的公司或是有非常长历史的公司,它们不断在进行创新,比如西门子或者ge,或者它们和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傅忠给予这些产业中的中国企业的建议首先是耐心,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其次就是不能去模仿西方成熟企业的模式。
1991年印度政府实行全方位的经济改革后,虽然放松了对外国资本的限制,取消了所有行业的市场准入障碍,但印度公司并没有盲目推崇西方的经营模式,他们不断在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著名的印度塔塔集团则把低成本技术研发模式贯彻到了极致。
竞争力优势。
美国现在要生产某种高科技产品,要花费的平均成本可能是10亿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而且具有风险,而在印度走的是模仿型的低成本开发路线。傅忠坦言,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是适合中国的。
中国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那么对这些中国企业来说,具体该如何来进行创新和研发呢?
傅忠认为,首先要更加宽泛地来理解创新,不要只是把创新认为就是技术,比如说对客户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强烈地影响创新,这对于中国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好的方面。
其次,要扩大公司的关系网络,与那些中国以外的货物提供者、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建立关系,因为现在发现创新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一项任务,而且也是与其他人的一种合作,所以中国的企业其实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中国以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寻求合作。
同时,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资本市场,还是去到海外的市场,中国众多的企业已经有意识地通过多层次的市场来进行融资,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养料”。
在傅忠看来,目前许多的中国企业上市融资,就是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来源使其有实力去买其他的公司或者投资于其他的公司,来维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品牌和技术。
傅忠肯定地认为,中国未来可以在世界上的一些领域成为很重要的参与者,比如工程、数学、科技,这些体系现在变得越来越成为国际化的体系了。过一段时间,中国会成为一些能力和技术的中心,尤其是在工程领域,机械、化学、电力都极有可能。
傅忠是摩立特集团创始人之一,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在两个当今全球最热点的领域:生命科学和电信行业,他都有资深的咨询经历,并帮助行业领军企业和重要国家监管部门进行战略咨询,咨询的重点是创新在企业和国家建立竞争优势过程中的角色。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三
商业模式是创业者创意,商业创意来自于机会的丰富和逻辑化,并有可能最终演变为商业模式。其形成的逻辑是:机会是经由创造性资源组合传递更明确的市场需求的可能性,是未明确的市场需求或者未被利用的资源或者能力。
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荣昌科技看上去并不那么“科技”。直到现在,它给人的直接印象仍然是一家连锁加盟的洗衣店。但仔细看一下它现在的业务及其流程,我们会发现它的业务已经与洗衣店貌合神离。而所谓商业模式创新,所谓“蓝海战略”,其实就是让自己与自己所在的行业貌合神离。
荣昌的很多洗衣店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们不洗衣,而只是“收发”衣物,或者说是一家洗衣公司的终端店。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让洗衣设备的产能最大化,获得了成本领先的优势。但仅仅是这一点,还算不上创造客户价值。
客户的需求不止于洗衣,如何利用既有的资源和能力,给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才是根本。很多人常常为接收快件而在特定的时间留在家里或办公室里,但荣昌的设想是:会员顾客不必为此烦恼,因为快递员可以把快件送到荣昌的收衣店,荣昌再把快件及时送到你家或办公室,你也可以把要寄送的快件放在荣昌的收衣店让快递公司来取。荣昌扮演的其实是快递公司的社区终端店(如联邦快递花巨资收购的kinko店)。你也可以在深夜去楼下的荣昌收衣店购买急需的生活用品,甚至打个电话让店员送货上门。荣昌还与家政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为自己的会员客户提供保洁等家政服务。这个时候,荣昌更像是一个家政公司。新增如此多业务,但边际成本很低。荣昌的洗衣价格可以明显低于别的洗衣店但仍然能赚钱,原因就在于此。支撑如此多业务的,是一套后台运行的电子商务系统。所以,荣昌把自己定义为“基于电子商务的家政服务提供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如何与行业惯例、行业习俗貌合神离并因此“跳出三界外,不在此门中”。这,就叫商业模式创新。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叫做“蓝海战略”。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四
平台主要是以应用导向为的特征,我们将平台目标客户分为:开发客户和使用客户。应用开发客户针对智能家居的终端使用客户的需求开发满足需要的应用。使用客户也是我们的目标客户,而我们把开发客户作为合作对象。
我们的产品给目标客户提供的价值是让家居生活更有趣。有趣是广义的:是指客户能够从已经物联的智能平台上,随时能与外部进行内容的交换。我们的内容主要指数字化程度较高的电影、图书、音乐、报纸、游戏等,并对这些内容提供“云存储”等服务。我们预计未来在智能家居领域内,家庭娱乐类和生活信息类的内容服务将是目标客消费的主要产品。
我们认为智能家居的内容服务,都应该具有可分享的性质。因此,我们为客户提够了“云存储”的服务,根据客户的身份标签,相同的内容可以实现不同方式的使用。而云存储服务在信息聚合平台上,用户可以自由的更改和转移。
信息内容提供上、开发应用者是我们的直接盈利来源。消费者是我们持续盈利的来源。我们采用的盈利方式是:通过中端平台按个人兴趣订制推送信息,会“免费”使用一段期间平台应用服务。再按应用服务使用情况,向开发者分配一部分收入。免费使用阶段后,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并提供一定容量的“云存储”空间,即增加客户的使用价值。同时为应用开发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创造空间。我们认为智能家居的商业模式中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要更多考虑运营商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要为他们创造价值。我们将真个智能家居的商业模式定位在存在两个价值主体,每一个价值主体在不同阶段都能创造价值,并且互相渗透。
我们认为我们的差异战略是要求系统集成方面要开发出面向普通市场的综合应用平台,能够实现为我们产品进入外来潜在市场提供潜在的路径。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五
商业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改变市场格局。而商业创新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创新模式的变革。本文将探讨商业创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心得体会,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段落中展开论述。
第二段: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指企业如何创造并获取价值的方式。传统的商业模式通常是以产品为中心,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来获取利润。然而,在当今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创新企业需要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与顾客建立更强的关系,并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获得竞争优势。
让我们以Uber为例,这是一个颠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典型案例。Uber通过集成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创造了一个以个人私人车辆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平台。它将顾客和司机通过平台进行连接,提供了更高效、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Uber的商业创新模式是以平台为核心,通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商业创新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创新的商业模式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市场,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此外,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商业模式。
第五段:结论。
商业创新模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的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新的市场机遇。然而,商业创新模式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业不断地尝试和实践。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
商业创新模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它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商业模式的变革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创新模式对企业的影响和价值。商业创新模式的要素和实践经验也是企业成功创新的关键。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物流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们开始积极探索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实践中汲取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物流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物流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些企业开始提供24小时的即时配送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速交付的需求。而另一些企业则着重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解决方案,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的关注。通过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物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物流企业要借助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追踪货物的位置、优化路线和预测交通拥堵,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例如,一些物流企业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货物的快速配送,提高了运输效率和送货速度。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模式,以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通过积极采用科技创新,物流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物流企业应加强供应链合作与协同创新。供应链合作是物流商业模式创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物流企业应与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等其他相关方密切合作,共同打造高效、可靠的供应链网络。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物流企业可以减少运输中的不必要流程和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与零售商合作,共同开展物流服务,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加强供应链合作与协同创新,物流企业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效益和协同运作能力。
最后,物流企业要注重服务质量和持续创新。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物流企业应持续关注客户需求,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例如,物流企业可以提供详细的货物追踪服务,让客户随时了解货物的位置和交货时间。此外,物流企业还应积极引入新的服务方式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一些物流企业开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解决方案,以应对社会对环保的关注。通过注重服务质量和持续创新,物流企业能够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物流商业模式创新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借助科技创新、加强供应链合作与协同创新和注重服务质量和持续创新,物流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相信,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物流企业将会创造出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推动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七
近年来,商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商业创新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商业创新模式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商业创新模式能够带来市场竞争优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而商业创新模式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模式,将其改进或者撤销,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模式,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其次,商业创新模式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益。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许多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供应链等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商业创新模式的出现,可以帮助企业重新设计和优化这些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反应速度,最终实现运营效益的提升。
再次,商业创新模式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现在,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销售和推广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拓展市场。比如,互联网创业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结合的方式让消费者更方便地购买产品。这种商业创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拓展市场空间。
此外,商业创新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在社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商业机会也层出不穷。而商业创新模式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把握这些商业机会,并将其转化为商业行动,从而实现持续创新和发展。
最后,商业创新模式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组织形态作为支持。商业创新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它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精神、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和灵活的组织形态。只有在这种支持下,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创新模式的应用并取得成功。
总结起来,商业创新模式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带来市场竞争优势、提高运营效益、拓展市场、创造商业机会,并且在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组织形态的支持下,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商业创新模式实现创新和发展。作为一名从业者,我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商业创新模式,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八
美国吉普卡租车公司(zipcar)颠覆传统模式,以按小时付费的租车模式取代传统的按天付费租车模式,为短途旅行提供方便。公司灵活的租车方式成功吸引大量顾客,其平均每小时的盈利大大超越竞争对手,而年营业额已增长到接近2亿美元。
zipcar和liveops的成功不在于产品和服务的突破,而是以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insead教授凯伦.吉罗特拉(karangirotra)和苏格.奈特西(sergueinetessine)在他们合着的《妥善处理商业模式中的风险(howtobuildriskintoyourbusinessmodel)》论文中分享了他们对这类型创新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该文最近刊登于五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
这些公司并未开发新的市场领域,也未运用科技开发新产品,他们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倚靠的是商业模式创新,也就是通过创新的模式提供既有的产品或服务,运用既有的技术满足既有的顾客需求,从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insead技术和运营管理助理教授吉罗特拉在接受insead智库网访问时指出:“开发新产品需要创造力,推出创新商业模式同样也需要创造力。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新产品的开发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配备相应的创新商业模式来实现产品的价值,使企业得以生存和立足。”以两个耳熟能详的品牌zara和apple为例。西班牙服装零售商zara的极速运作供应链使zara从对流行趋势的识别到把迎合流行趋势的新款时装摆到店内,只需两周到四周的时间。同样的,信息巨企苹果公司打造的科技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技术和产品,也包括了一系列相应的软件服务。
然而,商业模式的哪一部分需要创新?如何创新?这是一大挑战。公司在创造价值时,通常关注三项因素:营收、成本结构以及资源利用率,但通常忽视了相应的商业风险因素,这包括了需求、供给、技术、质量及资产利用率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两位教授指出,企业经营存在着根本的风险,公司可籍由创新商业模式来降低经营风险,也可籍由承担更多风险来创造价值。
吉罗特拉说:“商业价值总是存在内在风险。我们鼓励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应对风险。同时,通过承担更多风险,公司可能获取更多意想不到的价值。”
公司可从包括客户和供货商在内的价值链着手,辨别价值链各环节中的风险,然后确定是否能降低风险或把风险转移出去。换句话说,公司在设计创新模式时,要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公司必须自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供应到消费,到底哪个环节存在风险?insead技术和运营管理教授奈特西指出:“以我的经验,这样做的公司寥寥无几。大多数公司专注于降低成本,却忽视了降减成本的举措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他们提出降低风险系数的几个技巧。其一:加快流程。不过这可能牵扯到运营地的搬迁。与大多数服装工厂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追求低成本的做法恰好相反,zara的极速供应链颠覆传统,并证明对市场变化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将比到第三世界的血汗工厂生产和管理创造更高的效益。奈特西说:“很多传统的服装零售商可能没有考虑到把生产工序外包给低生产成本国家所带来的风险。他们一下子需要考虑到很长远的事情,譬如需要考虑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在哪里生产等一系列问题,而决定一旦做出,就很难再更改,因为整个流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其二:转移风险。通过调整与员工、供货商或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风险转移出去。电话呼叫中心liveop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与员工的关系从传统的长期聘用转成特约聘用,这样一来,传统呼叫中心低效或怠工的风险就转移到员工身上,而员工为了赢得工作时间的自主和在家工作的方便,也愿意承担风险。
除了缩短流程和转移风险,另一种降低风险的技巧是:提高客户信息准确度以配备相应商业模式。例如:网络家具零售商盟尚家具设计公司(myfab)提供设计图目录,让顾客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式样再进行生产,然后由工厂直接送到买主家里。如此一来,公司避免了缺少货源或囤积存货等风险。
不过,如未能考虑新的风险因素,以上策略可能适得其反。对liveops来说,自由职业者和独立承包商的可靠性便是公司必须考虑的新风险因素。公司通过测试评估他们的能力,同时,公司远距离监控他们的工作表现,并把电话优先驳接给表现较好的员工。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奈特西说:“风险并不总是一件坏事,优秀的经理人应该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好比在汽车租赁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作为固定资产的汽车未能得到充分使用。传统租车公司按日计算租车费用,而zipcar公司颠覆传统,按小时租车,从而省却了需要配备更庞大的车队和设置更多营运点所带来的费用。
两位教授指出,专注于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具有可预测性,也可节省庞大的研发费用。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系统有效的程序,以较少的资金,创造相对明朗和可信的利益。此外,与技术创新不同,商业模式创新无须蓝本、也无须投入大量的测试。
奈特西以他的祖国俄罗斯为例,指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型技术和纳米技术,力求以此重振经济。“不过,俄罗斯经济大多用不上纳米技术,俄罗斯经济靠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像纳米技术这样的新兴产业需要10年、15年甚至20年时间才能达到商业化应用。”他补充道:“大多数俄罗斯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低效的,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更适用,因为它无需投入大笔资金,成效也快得多。”
商业模式创新篇十九
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求索上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敢于上下求索,前路必定是光明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欢迎阅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已明确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纵观世界 500强企业,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赖以成名的商业模式。比如,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但戴尔公司总是能够赚取其他同行企业未能企及的利润。零售行业毛利率越来越低,但沃尔玛公司的销售回报率一直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商业模式可以令企业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在赢得顾客、吸引投资者和创造利润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开始,新兴的新企业是这样,传统的老企业更是如此。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加速,传统商业模式遇到新的挑战,中国企业以往长期以低成本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这是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新的时期,企业要做强做大,要保持足够的利润空间,应该依靠什么呢?商业模式的转型创新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竞争已经不能再是停留在产品、技术、服务、管理、人才、品牌、文化等“招式”上了。企业需要将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并赋予这个商业模式以特殊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就是“内功”。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这两个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当前的转型发展期预示着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的时代正在来临。
持续获得盈利?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台电脑,商业模式则是系统软件,只有系统软件达到最高版本,各类功能软件的升级才有基础和依托。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短命”的现象十分严重,根源就在于众多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历来重视商业机会、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意,而忽视商业模式。技术和创意固然重要,但必须以商业模式创新为先决条件,否则技术和创意的市场价值都将无法实现。一个好的商机或一项先进技术可以诞生一个企业,可以让企业在一个阶段里活得很滋润。但在市场风云突变的时候,首先倒下的往往是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具备能盈利的模式,企业才能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和不断适应变化的能力。
达尔文曾经说过,“并不是最强壮的物种得以生存,也不是最有智慧的物种得以存留,只有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才能繁衍不断。”自然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界。如果说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应变能力则是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信息海量化,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企业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市场,应变客户需求。
据统计,当今美国企业 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40%是技术创新。苹果手机为什么能够改变世界,其根源就在于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在苹果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中,通讯已不再是手机的核心,娱乐与多媒体才是苹果手机的内核所在。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构筑了一个开放的产业链,由此引发了全球热潮。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曾经的全球胶卷业巨头柯达迟迟不愿抛弃传统胶卷业务,仍将自己的业务价值定义为胶卷成像,最终于 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者指企业的股东、企业家以及员工等。商业模式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制定前的战略问题,同时也是连接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桥梁。因此,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包括企业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资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有机的商业模式体系。
好的商业模式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智慧地探索。中国企业历来擅长对机会的把握,擅长跟风模仿。其实模仿并不是坏事。那些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是千锤百炼而来,是无数经验和教训的结晶,适当的学习借鉴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但商业模式没有固定模式可学,某种程度上比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要难许多,往往最大的障碍来源于企业家和企业自身。因为商业模式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企业打破固有思维,对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进行深度变革,这样才能不断寻找商业机会的新蓝海。
我们可以在对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的研究、模仿和整合中,找到自身优势所在,找出可以改善企业经营业绩的价值环节,然后对其进行整合重组,剔除不必要的价值点,创造全新价值点,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