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技质量部部门职责 质量部部门职责说明书篇一
(2)严格设计图、技术文件、工艺要求和有关标准,组织对检验和试验及状态的控制,对检验工作质量负责。
(3)严格按验收标准评定质量等级,统计上报各项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提出对质量检验分析报告,反馈工程安全质量信息。
(4)坚持“三检”制,行使安全质量检查权力。监督施工技术部门贯彻工艺纪律和搞好工序质量管理,对生产单位进行质量管理点控制。
(5)参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组织对不合格产品的评审,协助组织工程竣工交付。
(6)制定贯彻检验工作程序,建立检验记录、不合格产品评审记录,并开展统计分析活动。
(7)对发生违反施工程序,不按标准施工和使用物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有权制止或提出暂停施工,对危害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的行为有权越级报告。
(8)主办《安全质量简报》,定期或不定期传递有关安全质量方面的信息。
科技质量部部门职责 质量部部门职责说明书篇二
1.对施工工地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全面监督管理,保证各工地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2.施工期内重工施工工序、分部、分项的检查、验收;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证;
4.现场实测实量及观感质量的抽查、评定;
5.施工现场材料标识、计量、砼及砂浆配合比等的监督、检查;
6.各工区安全组织设计的审核,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措施的布置、落实,安全资料台帐检查、验收;
7.组织各分公司、项目经理搞好生活区布置以及外来民工管理工作,必要时代表公司协助项目经理处理工地全国各地伤亡事故;
8.主要施工内外架、机械、设备的安装检查验收、挂牌,检查各类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9.组织各分公司、项目经理管理好水电表计量,并落实好水费的分摊;
10.组织各分公司、项目经理拟定及特殊工程及疑难技术问题的施工方案;
11.检查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并督促落实;
12.查验公司、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有关指令的落实情况;
13.组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及竣工初验工作;
14.组织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优胜评比工作;
15.对分包的各分项、分部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16.负责组织农民工的岗位培训及全员安全培训工作;
17.配合分公司做好民工学校的管理工作;
18.协助工程管理部的对外协调工作。
科技质量部部门职责 质量部部门职责说明书篇三
生产总监
无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对进货的主材、辅材、五金配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2)签收质量验收单据;
2、在产品的质量控制:
(1)按照标准工艺文件及检验规程,对各个工序的在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2)对不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控制,制止其继续流转;
(3)负责工序间半成品转接时的质量验证工作,签署工序交接单;
3、成品的质量控制:
(1)按照标准工艺和检验规程,对成品质量进行验收;
(2)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禁止转入库房;
(3)成品验收合格后,签署成品入库单;
4、不合格品的处置:
对于各工序及成品发现的不合格品,有权给予暂停,并转入周转区待处置:
(1)对于普通的一般不合格,责令生产者即可整改;
(2)对于严重的不合格,分析出现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操作者下达处罚;
(3)出现不可维修的情况,应立即通知重新加工,并形成相关记录;
5、材料和成品的试验:
(1)负责原材料的试验:珍珠岩的含水量、密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甲醛;胶黏剂的`甲醛等一系列试验;
(2)成品的试验:防火门可靠性试验、开关力试验等;
6、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改善措施的制定和跟踪:
(1)对各种质量数据进行统计,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2)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各类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客观的反应实际的质量情况;
(3)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出现问题的工作的改善方法,并跟踪改善过程,把改善落到实处;
7、标签、标志、标牌的管理:
(1)防火门防伪标识的管理:按规定定期申购、扫描、上传,建立使用台账,并监督车间粘贴使用;
(2)防火门永久性标识(铝标牌)的管理:按规定定期申购,刻印内容,建立使用台账,并监督车间粘贴使用;
(3)商标的管理:按规定定期申购,建立使用台账,并监督车间粘贴使用;
(4)门出厂合格证的管理:按照销售要求,按批量出具门的合格证。
8、质量体系维护的相关工作:
(1)按照体系要求,制定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形成各项质量记录,做到记录的全面、准确、正确、及时;
(3)配合行政部进行体系的内审工作;
9、量具、仪器、检测设备等管理和定期校验:
(1)建立量具、检测设备和仪器台账;
(2)负责联系外检机构,对量具、检测设备、实验仪器等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鉴定;
(3)加强日常管理,知道使用者的正确使用;
(4)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验设备和仪器的运行检查,形成记录;
(5)发现不合格的量具应即可收回,并经修复、校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