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记录总结,就像给思绪画上点睛之笔。怎样使总结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想要写一篇出色的总结吗?不妨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
有理数篇一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3、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德育目标是: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与小学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的意义相同,让学生理解即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如异号两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和互为相反数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法则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指挥官的角色,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都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1、引入:再课堂的引入上,开始我本打算选择教材上的例子,但是它过于简单。并且不宜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军事问题,让学生在充当指挥官的同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难而易,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男生出题,女生回答;女生出题,男生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同时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说课对我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有理数篇二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为以后通过实例引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乘法法则打基础。
难点: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
二、新课拆析:
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如:0,1,2,3,…,,
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
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温度是零上10°c和零下5°c;。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3、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如果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
概括:我们把这一种新数,叫做负数,如:-3,-45,…。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叫做正数,如:1,2.2…。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1,2.3,-5.5,68,-,0,-11,+123,…。
三、阶梯训练:
p18练习:1,2,3,4。
四、知识小结:
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应能从数的角度来区分小学与初中的异同点,通过运用发现相反意义量,能理解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作业巩固:
1、每个同学分别举出5个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的例子;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分别举出几个正数与负数(最少6个)。
3、p20习题2.1:1题。
有理数篇三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探索2。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例如(+6)+(―2)=+(6―2)=+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
〖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8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8―3)=―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有理数篇四
2.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体检分类.
【对话探索设计】。
〖复习。
结论: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
〖探索1。
结论:正整数p零p负整数统称整数.
〖探索2。
下列负数哪些是负分数?
-12,,-0.33,,-12.03,.
〖探索3。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
1,0.0708,-700,-,-3.88,0,,3.14159265,,.
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注意:大括号内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探索4。
(2)分数一定是小数,小数不一定是分数.
〖探索5。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在数-100,70.8,-7,,-3.8,0,,,中,不是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小数的是_____________;不是有理数的是__________.
(友情提示:,都是小数,但都不是分数,自然也都不是有理数.你答对了吗?)。
〖练习。
p10.练习。
【作业】。
p18.习题1.
【补充作业】。
1.列出竖式,把分数化为小数.(体会分数不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把下列小数化为分数:3.14159,.
【备选素材】。
1.判断:。
(1)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一个有理数,是分数,就一定是小数;。
(4)一个无限小数,如果不循环,就不是有理数;。
(5)小数就是分数;。
(7)负分数不是负数.
2.按符号分,整数可以分为正整数、______和______三类,而分数则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共两类.
3.分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
4.满足什么条件的小数才是有理数?
5.(1)列出竖式,把分数化为小数;(体会分数不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的小数不是分数,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3)说明为什么0.3是分数,而却不是.
6.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两类,还可以按符号分为正有理数p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3|,-(-0.072),,-3.88,,3.14,,.
有理数篇五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建议。
本节重点是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第12页 。
有理数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及对一个有理数进行分类判别;。
2、在数的分类中,应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及对零在数分类中的特殊意义的理解。
重点:在引进负数后,能对已有的各种数进行概括,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的重要意义。
难点:在对有理数的认识上,应加强对负数及零的重视,明确两者在有理数集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通过上节课对“负数“概念的引入,通过对数范围的补充及扩大,进一步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并对扩大后的数的范围进行重新分类。
二、新课拆析:
1、引例:(1)请学生说出负数的特征,并指出实例说明。
(2)以第(1)题中,学生所回答的数进一步分析,不同数的不同特点。
2、通过对“负数”的引入,从我们所接触的数可发现有这样几类:
正整数:如1,2,34,…。
零:0。
负整数:如-1,-3,-5,…。
正分数:如…。
负分数:如-0.3,…。
由此我们有:
概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然后根据我们的概括,我们可以对有理数进行如下的分类。
分类一:分类二: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零正有理数正分数。
分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有关集合的简单知识:
概括: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为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例: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值的圈里:
-18,3.1416,0,,-0.142857,95%。
正整数负整数。
三、巩固训练:p20,练习:1,2,3。
四、知识小结:
从有理数的分类入手,就着重于各类数的特点,特别是正,负及零的处理。
五、作业:
有理数篇七
1、知识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能力目标: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础分均为0分.两个队答题情况见书上第23页.
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
分组讨论扣的分怎样表示?
用前面学的数能表示吗?
数怎么不够用了?
引出课题.
讲授正数、负数、有理数的定义.
用负数表示比“0”低的数,如:-10,读作负10,表示比0低10分的数.启发学生再从生活中例举出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三、巩固练习
1、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
(2)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______;
(3)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______;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______.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东5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b.如果汽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
c.如果气温下降6℃记作-6℃,那么+8℃的意义就是零上8℃;
三、小结回顾、纳入体系
学生交流回顾、讨论总结,教师补充如下:
概念:正数、负数、有理数.
分类:有理数的分类:两种分法.
应用: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篇八
标知识技能理解有理数的含义,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数学思考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够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会把所给的有理数进行正确的分类。
难点掌握两种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有理数篇九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
(4)把第(3)题的算式列为300+(―200),有道理吗。
(5)某仓库第一天运进a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b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
〖探索2〗。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下面的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小游戏〗。
〖补充作业〗。
1、分别用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题的结果(能求出得数最好):
(1)温度由下降;(2)仓库原有化肥200t,又运进―120t;
(3)标准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4)第一天盈利―300元,第二天盈利100元、
2、借助数轴用加法计算:
(1)前进,又前进,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2)上午8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8时下降,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3、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他的位置记为、然后又上升,这时他处在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