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排球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要点,并能正确的做出发球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比赛和练习等方法,发展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学生参与到排球练习中,并形成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体验排球运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重点】发球的整个动作抛球要稳、要准、挥臂路线、击球点正确。
【难点】发球时挥臂的用力的协调性。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排球绕圈跑
方法:一路纵队绕着排球场跑,在跑步过程中听老师口令进行起跳摸高纵跳练习、交叉步、滑步等练习。
2、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排球的有球技术有哪些吗?对,有传球、垫球、发球、拦网等技术,前面我们学习过传球和垫球技术,今天我们一块学习下排球中唯一不受他人限制的技术—发球技术。
2、讲解并示范
动作要领:身体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前后开立,手臂弯曲,托球于身前。将球平稳垂直地抛向右肩前上方,高度适中,在抛球的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关节略比肩高,转体收腹带动手臂,挥臂动作如鞭打。用全手掌击球中下部,击球时手掌与球吻合,击球后手腕快速主动地对球做推压动作,使球上旋飞行,身体顺势入场。
3、练习
(1)原地做正面上手发球的徒手练习。体会发球的正确技术动作。
(2)抛球练习。将球平稳抛向右肩前上方。
(3)合作练习。两人一组分别站在两侧边线对发。要求发球动作完整正确,控制球的落点。
4、检验—发球比准比赛。
分队比赛。画区发球,将排球场中间画一条直线,把场地一分为二,发直线与斜线球。要求控制球的落点,逐渐提高发球的准确性。达到自定区域多的队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在音乐声中,进行拉伸活动。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排球30个、标志物12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排球场。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以“自主选择、模仿尝试、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二年级
软式排球运动属于休闲体育,它具有趣味性强、易学的特点。软式排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更能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初中排球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垫、传、发球技术和比赛的基本战术,并在练习和比赛中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尊重对方。
排球下手发球是在一定垫、传球基础上进行的,是练习、游戏到进行排球比赛的重要衔接。发球技术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解决好用力方向和击球部位是教学的关键。
本课时为单元的新授课,学生初次接触发球,兴趣浓厚,教师充分利用这点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击球手法正确。教学难点:协调力量击球。
1、学生心理特点: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望强,因此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
2、运动技能基础:初二年级学生有一定运动基础,能够较快的掌握运动技能,但学生普遍上肢力量差。
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通过音乐下球操热身,陶冶学生情操,表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用语言直接导入课题:发球。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尝试各种发球方法,起到活跃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为以下内容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因此围绕“设疑、探疑、解疑”的教学主线组织教学。一、设疑。通过学生尝试发球出现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的疑问。二、探疑、解疑。通过练习、游戏、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逐渐完成探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排球游戏方法,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渐掌握正确技术,在小组的合作中体会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分层的教学中体验体育比赛带来得无限乐趣。
稳定情绪、积极评价
集体放松,相互帮助。通过自评、互评等评价手段,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1、通过软式排球的学习和游戏,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下手发球的方法,并掌握软排游戏的一至两种方法,达到健身、娱乐作用。
2、积极参与,通过先练后学,先学后教,边教边学的方法,教学和游戏的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对发球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学、认真好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1、采用游戏竞赛学练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练基本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讨论学习法:教学过程中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5、运用音乐伴奏,肢体语言对学生实施美育。
1、排球场2块。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软式排球41个。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课中注意巡视及时制止不安全动作,并提示学生引以为戒。
3、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5、运用音乐伴奏,肢体语言对学生实施美育。
1、排球场2块。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软式排球41个。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本课通过对排球技术的学习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技术在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增强实战能力,通过学习、练习六人拦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永不放弃顽强的拦防意识。
1.通过对基本技术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六人拦防的基本要领。
2.通过六人拦防训练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技术在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增强实战能力。
(一)准备部分
通过慢跑及徒手操使学生真正达到热身作用,以免在后面的训练中受伤,同时可以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二)基本技术学习和巩固提高
1.打防: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监督并纠正错误动作。
2.扣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监督并纠正错误动作。
3.复习六人拦防
4.比赛: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七人,以正式比赛的形式进行对抗,教师在场地流动指导并及时纠正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三)放松与总结
1.学生放松
2.学生列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情况。
1.我校体育课以俱乐部的模式进行,同时我校又是排球传统校,因此通过选项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通过强化基本技术的学习,加强六人拦防配合训练,增强场上意识,培养实战经验。
注:学生利用每天下午两节自习课时间,由专业老师指导进行排球训练。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排球(垫球、上手传球)
2、游戏(跟我学与跟我比赛)
1、通过复习与进一步学习排球中五大技术垫球、上手传球技术,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练,使80%——85%以上的学生能较熟练掌握排球技术;70%———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上手传球的正确手法,自我练习上手传接球动作技术。
2、通过跟教师学动作、与教师共同比赛等多种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学练的情感,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在整节课的教、学、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良好素质的培养。
2、排球垫球的次数,上手传球的手型。
1、垫球中控制球的能力。
2、步法与手法的协调配合。
(一)课堂常规(2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等候学生,配合体育委员整好队。
2、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节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要求做到快静并向教师报告。
2、向教师问好。
3、明确内容作好准备。
(二)身体准备(9——10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用最简捷的语言教会学生拿放球的比赛的方法。
1)教师下令指挥并激励学生。
2)拿放球比赛2或3次。
3)教师参与和学生同乐。
2、持球分四小组曲线跑。
1)教师要求各小组长要带好队伍。
2)教师参与指导激励学生,刻苦学练。
3)小组长领操。
3、教师哨音集合队伍。
学生活动
1、学生仔细听讲,明确拿球比赛的方法与要求。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
2)学生进行拿球比赛。
2、组长认真带领本小组学生进行曲线跑。
1)小组成员配合小组长指挥。
2)各小组之间相互比赛。
3)小组长领做时,指挥队伍要大胆地进行。
3、集合队伍。
(三)排球教学(20分钟)
教师活动
1、排球教学(垫球)
1)示范、讲解、提出要求。
2)指导学生自练垫球每人完成20——30次。
3)教师不断地指导激励学生练习。
2、集体练习排球垫球
1)集体自垫20——30次。
2)进行间直线垫球。
3)评价学练标准
优(行进间20米球不落地)
良(行进间20米球1——2次落地)
及格(行进间20米球3——4次落地)
3、排球上手传球教学
1)教师示范带着学生练习。
2)头前额上方自传练习。
3)集体练习1分钟4——6次。
学生活动
1、排球教学(垫球以自练为主)
1)仔细看、认真听,明确要求。
2)全体学生要刻苦学练努力完成20——30次。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进垫球技术。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集体练习,采用集体散点练习与一排一排出发练习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排球上手传球
1)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学练。
2)头前额上方自传练习。
3)集体练习时要全力参与。
4)充分展示自己的练习水平。
(四)排球游戏(3——5分钟)
教师活动
1、排球游戏与身体素质练习。
2、讲解、示范、提要求。
3、教师运用评价方法激励语言指导全体学生进行放球折返跑。
学生活动
1、排球游戏与身体素质练习。
2、听讲解、看示范、明要求。
3、学生集体练习折返跑。
(五)整理放松(3分钟)
教师活动
1、排球上抛放松。
2、拍打放松。
学生活动
1、球抛得越高越好。
2、自我拍打放松。
(六)小结
教师活动
1、小结本节课情况。
2、布置课外体育作业,长跑800——1000米。
3、第一小组男生归还器材。
4、教师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
1、学生全神贯注听教师小结。
2、知道课外体育作业的内容与要求,努力完成课外作业。
3、第一小组组长负责归还器材。
(七)场地器材
排球场、排球40个。
(八)运动负荷预计
1、学生实际练习时间18——20分钟。
2、练习密度32%——45%。
3、平均心率115———130次/分。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双手正面垫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并主动参与锻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双手正面垫球,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与他人密切合作的良好品质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垫球时的姿势,击球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
垫球时全身的动作协调和对垫球部位的控制。
排球(一人一个)
(一)开始部分: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环节包括:整理队伍、点名报数、安排见习、宣布上课。
(二)准备部分:1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带学生做排球基本步法。
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振臂运动
(4)体转运动
(5)俯背运动
(6)弓步压腿
(7)侧压腿
步法练习:排球准备姿势和基本移动步法的练习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在教师口令的指挥下,做各种不同的移动步法练习。
(三)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正面垫球:两脚前后开立,双手成叠掌式,击球部位位于腹前一臂距离处,击球点为手腕上10厘米处。击球时,重心放在前腿上,两臂加紧,蹬腿,提肩,压腕。
(2)学生练习:
1、徒手无球模仿练习: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无球模仿练习。
2、击固定球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拿球,将球放在腹部前20公分处,另一人做原地固定球练习。
3、自垫练习:学生一人一球做自垫练习,垫球时把球垫到自己头顶上方。
4、两人抛垫练习:两个学生一组,距离3米左右。一人拿球抛给另一名同学做垫球练习。
5、两人对垫练习:两名同学一组做对面垫球练习,距离3米左右。
(3)比赛游戏:站队4列,每一列为一组,每组分为两队。每组两队成对面站立,连续对垫,每位同学点一下后自动跑去队尾排队,看哪一队连续垫球时间长,时间长的队伍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配合音乐,进行形体拉伸放松练习。形式的变换,学生更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动后及时放松的意识,拉长肌肉线条,健身塑形,身心放松。
2、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难点,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鼓励学生。
3、整理器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公共设施的意识。
最后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率在95%左右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40分钟。运动密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南丰县第二中学
李爱珍
第七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设计理念
1、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如果老师一味地越俎代庖只能是事倍功半,还学生以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其重要。
2、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新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来自生活,那么在学习过程必须再还原其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使之富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课程分析:新教材的知识点在编排上基本上呈现出跳跃式的特点,也就是说,知识点之间联系并不紧密,虽然“燃烧与灭火”和此前此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存在未学第一、二、三章便听不懂本节知识的可能;反过来说,即便漏掉了燃烧三个条件的学习,也不会影响关于溶液、酸碱盐部分的学习,即旧教材上出现“承上启下”之类的描述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难度不大,不存在听不懂的问题,但是鼓励学生将之应用到生活情景中更有价值。
学情分析: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研究学生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很重要,否则学生将难以顺利地接受新知识,但是如上所述,燃烧三条件和其它知识点联系不强,所以如果需要分析的话,也只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燃烧知识的积累情况。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现象之一,由于燃气灶的大面积普及,学生对于燃烧的认识很不全面,而且有逐渐弱化的趋势。
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实验探究,即通过三个小实验的操作,对其现象的观察,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的结论。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燃烧的三个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物质未燃烧的原因,举出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3、情感目标:防范火灾的意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兴趣。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导情绪发展。
[引入新课]:火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工具,有了火,人类文明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有了火,人类文明进步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了火,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在许多民族的历史上,都有关于火的美丽传说。
(1)展示三个图片,即普罗米修斯被缚在山岩上,古人钻木取火,拜火教徒对火的崇拜。讲述三个故事。
(2)请学生分析火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发散思维]:以组为单位,将关于火的用途写在纸上,比赛看哪一组写得多。①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屏幕展示:烤鱼片的图片。
[教师小结]:有了火,人类的饮食由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变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②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屏幕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
[教师小结]:有了火,人类的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变,白天未完成的工作,也可以在灯光照耀下继续。
③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屏幕展示:烤火的图片。
[教师小结]:有了火,人类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境况得到了改善。
2、提出问题,激发探究动机。
[温情过渡]:火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工具,从故事和传说可以看出人类的祖先极其重视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火种来之不易。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指的是火焰和光,火焰和光又是物质燃烧时出现的现象。可见研究火还得要研究燃烧。
那么物质的燃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结论。
实验一
器材:酒精灯,坩埚钳,蘸水小棉球,酒精棉球。
器材:小蜡烛,玻璃杯。
操作过程: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待其将要熄灭时拿开玻璃杯,反复几次。
器材:坩埚钳,酒精灯,小木条,小煤块。
操作过程:分别将小木块和小煤块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哪一个更容易被点燃。
现象:小木条更容易被点燃。
结论: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重点讲述]: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升高,也不能降低。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左右,意味着放在手心里,就会燃烧;而红磷的着火点超过了200℃。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4、情境应用,分析灭火原理。
(1)屏幕展示:燃着的蜡烛。学生讨论:蜡烛为什么会被吹灭。
学生结论:吹气时,空气流动,带走了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2)屏幕展示:扑灭着火的油锅图片。
学生讨论:盖上锅盖,即可以扑灭油锅着火,什么原因? 学生结论: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3)屏幕展示:燃气灶图片。
学生讨论:关闭阀门即可熄灭燃气灶火焰,为什么? 学生结论: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课堂小结]:灭火的三种方法。(学生回答)(1)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高潮。电脑屏幕显示了火灾的危害,学生产生了危机意识,所以在这一部分学习过程中,就表现地更加积极。)
[课堂讨论]:
(1)、屏幕展示四种安全标记。
你知道这些图标代表什么意义吗? ①禁止烟火; ②禁止吸烟; ③当心爆炸; ④禁止堆放易燃物。
[教师小结]:知道这些标志对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场所搞一些恶作剧,那可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
(2)、屏幕展示: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图片。你知道其中用到了什么原理吗? 答案: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3)、陈毅元帅在梅山被围敌人烧山时,命令警卫员将周围的草割去,形成隔离带,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案: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灭火的三种方法。
(1)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教学评价设计: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儿,因此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将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满堂生色,不在于将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正襟危坐。教师有更重要的工作,便在于创设条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注意到了这一基本点,主张通过诱发、诱导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状态,产生学习或者说强烈的探究欲望。
也就是说为学生创设一个“以情激情”的环境是诱思课型成败的关键。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三个历史故事,即普罗米修斯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盗取天火送给人类,古代波斯人的祆教即拜火教徒对火的崇拜,中国古代关于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等,还有火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意义,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现在唾手可得的火种,为什么被古人这么看重呢?——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获得火种是很不容易的。从而诱导学生产生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的动机。
孔子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比奈的智力理论将90%以上的个体都划为了“中人”,——而这些中人更有值得老师下功夫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学生不愿意学。张教授要求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还学生以主体地位”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他们不能在课堂上当家作主。反过来说,一旦真正地实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种状况会得到比较彻底的改变。
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实验操作、对现象的观察、做出结论等都由学生来完成,而不是一个木偶或傀儡身不由已。在本节学习中,三个实验都由学生自己动手,老师不加干涉。老师的工作主要是相当于主持人而已,也就是要安排小组之间的交流等活动。
本节课的探究也有不尽完美的地方。比如问题的提出不是由学生来完成,实验的程序也是既定的。不过,张教授一再强调,“诱思探究”并不是老师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有条件的探究,这种条件便是老师的适当调控。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课题 正比例函数
一 教学目标
二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 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2.写出下列变量间的函数表达式
(1)正方形的周长l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抽象问题让学生思考】(2)大米每千克四元,则售价y元与数量x(kg)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3)下列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小组合作)
【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规律】(1)y=200x
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掌握函数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3.练习
(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 x=3 时 y=6。求 k的值
四 小结 五 课外作业
【反思】
由于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理解函数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这节课首先通过实例,回顾函数的概念,其次抽象提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由学生观察得到特点,然后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