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定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制定计划时要考虑资源的可得性,确保能够顺利地实施。一份好的计划可以让我们更有目标和动力,下面是几个成功者的计划分享,愿你借鉴有益。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一
1、门诊工作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准备,准时开诊。
2、门诊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空岗,特殊情况自己调班或科内解决。
3、工作中必须衣着整洁保持工作桌面干净、利落、完整,保持室内卫生。
4、医生必须做到首诊负责制,如果有特殊情况,与病人解释清楚或与有关人员详细交班。需要留观或抢救的病人,与急诊科医师交接班。不允许推诿病人,不允许看人情号及搭车开药。
5、诊室中不允许吸烟、聊天及串科室,不允许空岗,诊疗中不允许使用手机,保持完好的工作秩序。
6、各门诊医生必须按“病历、手册、处方”书写要求规范书写。
7、诊疗中积极维护病人的隐私权。
8、对以上要求,请各门诊医生认真执行,如发现违章、患者投诉者,按医院制度处罚。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二
1、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部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信息不能完全一致,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远低于理论数字。
2、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没有设立宣传教育室、没有影像设备、导致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
4、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乡村医生对电子录入业务不熟。
5、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住院及门诊病人没有进行健康指导工作。没有进行住院建档及门诊建档。
(一)组织管理。
成立公共卫生领导小组:xxx任小组组长,xxx任副组长,xxx为成员。承担公共卫生各项工作。
(二)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争取20xx年居民健康建档要达100%,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
2、慢性病管理: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每季下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同时加大筛查重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3、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内容要真实,有意义。20xx年向医院申请影像设备的添臵,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每个月组织动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6岁以下儿童家长等以重点人群为主的本地群众参加我院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6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安全注射,为我乡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前的告知工作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做好异常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建证、入托学生验证。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
(2)。
a、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b、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c、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理门诊。
8、儿童保健。建立规范的儿童保健门诊,利用赶集日实行预防接种与儿童体检一体化管理原则,四到六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做好儿保建册工作,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11、中医药服务。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及3岁以下儿童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各相关单位中医药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体质辨识及用中医药方法对居民生活进行干预,推广运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进行日常诊疗。
12、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产妇、儿童进行免费体检。
13、每月的25日各专项小组上报纸质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数字到卫生院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审核完成,30日前上报卫生局。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三
按照《xx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发挥好项目办的作用,统一驻村医生工作台帐目录,继续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家庭、个人信息和建档体检等进行补充和完善,力求健康档案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定期开展健康档案信息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健康档案时效性、连续性。重新调整池镇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责任区块,破解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难题,全面规范开展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力争全县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
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工程,根据规划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服务室一体化管理,整合乡村卫生资源,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督查,严格执行统一人员准入与执业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的“六统一”管理原则,巩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面启用his系统,实现看病有登记,取药有处方,收费有收据,进药有凭证的目标,确保百姓得到优质、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继续开展以重点人群为主的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工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和规范管理率在65%以上;中小学生、儿童体检率达到90%以上;各地要制订适合当地的操作性强的健康体检工作计划,在当地政府、村会支持配合下,以下村体检为主,到院体检为辅,保证体检项目和质量,及时书面馈体检信息,体检结果全部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四
(一)发展基础。
1、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将医院信息系统从以收费管理物资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条码技术、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pacs系统、lis系统为核心应用的临床信息系统快速推进;医院虽然普遍面临资金、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术的普及程度、信息化认识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困难而徘徊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但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扩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2、医院信息化建设尚不具规模。
(二)存在问题。
2、其它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1)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医院因为搬迁新建和各项基本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2)信息化建设要靠意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非但不能赚钱而且还要花掉不少的钱,临床信息系统建立之前,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志不能真切看到信息化将给他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加上职工们对信息化技术普通不太了解,所以大部分职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意识和热心。
(3)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在医院各项管理及业务工作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普遍,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五
根据绩卫健[2020]110号文件通知精神,我镇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自查,现将我镇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全面保障资金落实到位。根据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6000元/年/人,伤残家庭4800元/年/人的标准,及时打卡发放。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为其全额代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政府为其全额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对其中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的老年夫妻,根据其失能程度及时发放护理补贴。对患有慢性病、大病的特殊家庭及时给予医药补贴。同时,我镇已连续多年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投保意外险,切实为计生特殊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是全面完善联系帮扶制度。镇卫计办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为每户特殊家庭确定一名镇领导干部和村干部作为“双岗”联系人,同时安排了一名卫生院医生和一名“善根工程”大学生志愿者负责日常联系。并对工作调动的联系人,及时予以调整充实。每一户特扶家庭都有详细的工作台账,明确联系方式、服务内容。镇政府要求联系人切实履行职责,每月至少登门走访一次,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更是要登门走访,以联系对象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慰问关怀。及时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困难和问题,了解掌握联系对象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利益诉求,宣传相关政策、疏导化解矛盾,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联系对象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三是全面落实医疗健康服务。我镇确定了临溪镇卫生院作为全镇现有7户12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镇卫生院在便民窗口加贴“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标识,提供就医便利服务。同时,镇卫生院每年定期为特扶对象安排一次免费体检。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家庭医生为每位特殊家庭对象建立健康档案,熟悉其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优先就诊、转诊服务。
四是全面开展关怀慰问活动。镇卫计办通过组织户外郊游活动、知识讲座、家居环境清扫等活动,并在春节、端午及中秋等传统节日送上慰问品。通过系列活动建立贫困特殊家庭扶助关怀长效机制,让特扶家庭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六
1、遵守门诊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门诊医疗、预防。
2、门诊医师按规定时间提前5—10分钟上班,衣着整洁,佩带胸卡,做好一切准备,保持工作桌面干净、利落、完整,搞好室内环境卫生。
3、门诊医师要热情服务,态度和蔼,来有迎声,去有送声,礼貌待患,有计划安排病员就诊,严禁在工作时间在诊室吸烟,严禁酒后坐诊,出现差错全部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4、门诊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空岗,特殊情况调班,需经部门负责人同意。
5、医生必须做到首诊负责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留观或抢救的病人,与有关医师人员详细交班,不允许推诿病人,不允许看人情开药。严禁超范围服务,出现医疗差错由接诊医生承担全部责任。
6、严格执行医疗操作常规,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诊疗工作。严格控制处方金额,按规定控制使用抗菌药物,按照使用药物。不准开大方开花方,要合理用药,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常规,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
秩序。
8、各门诊医生必须完整、及时做好门诊日志登记,书写门诊病历,做好传染病登记和报告工作。病历、手册、处方、各项申请单按相关规范要求书写。
9、诊疗中积极维护病人的隐私权。
10、对以上要求,请门诊医生认真执行,如发现违章、患者投诉者,按门诊制度处罚。
11、为保证医疗安全,门诊医生不准苛扣患者,不准收红包,不准私看病私卖药,不迟到不早退,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12、经常调查了解门诊部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出改进工作措施,严守工作岗位,每日检查开诊情况。
13、门诊部医生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患者,待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门诊部治疗室职责。
1、仪表整洁。
2、接所有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
3、预备用物,接待治疗病人。
4、正确使用医疗仪器,每日清晨做好仪器维护。
5、负责治疗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6、与晚班医师做好药品、物品的交接工作。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七
一、肠道门诊在门诊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由感染科负责技术管理。
二、做好腹泻病人的分诊及应诊工作,保证24小时接诊。
五、负责对肠道病人标本的采集,做好标本登记,实行有泻必采,有样必送,对发现有明显血便的患者采样要及时送检并做大肠杆菌0157:h7的培养检查。
六、利用卫生宣传资料、宣传牌等形式向病人介绍腹泻病的防治常识。
七、肠道门诊的医生应按其岗位完成所有担负的工作任务,防止肠道传染病的误诊和漏诊,对霍乱疑似病例必须隔离治疗。
八、每年5月至10月开诊期间,每月逢。
9、19、29日填报肠道门诊工作统计表上报感染科,由感染科上报路南防疫站。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八
我镇有20个行政村,总人口1万。全镇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预防保护中心1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区内共有餐厅、公共场所206家,集中供水单位3家。
在市卫生局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圆满完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指标,不断提升我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水平和群众健康水平。
1、健康教育:村级健康教育宣传栏信息及时替换率100%;村级健康教育资料到户率85%;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通过普及知识,能够最大化的宣传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提升个人卫生以及公共卫生的知识。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医务人员应急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率100%;及时上报率和正确处置率均为100%。只有确保认真的培训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意识,我们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够更快速的反应和部署应有的计划和作战行动。
3、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结核病:直报率100%,转诊率100%,随访率95%,到位率80%。疑似肺结核症状患者痰检率为95%,与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痰检率为90%。每周在村一级对病人进行探视。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我们去做的内容,说要提高我们村民的一些卫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提高他们整体的卫生素质,只有全民做到积极的提升,自我的保护以及环境的保护,才能够减少这些疾病的预防,当然在工作上我们也要积极的去探索一些预防的方案,做到万无一失的公共措施保护计划。只有当我们彼此之间联手协防,才能够最终获得真正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卫生服务里面的一句重要的难题,也是我们必定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九
为提高全院干部职工对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我们经常利用院周会以及每周一晚上的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学习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科普知识.人口理论等内容,在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利用黑板报.刊版.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制度.在全院形成了浓厚的计划生育舆论氛围,通过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不仅明确了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懂得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计划生育应知会率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到目前医院没有一人违犯计划生育政策。
二.领导重视,常抓不懈。
三.努力做好计划生育的管理服务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医院的计划生育工作,我们采取得力的措施,堵住了漏管.漏报和漏查的问题。
首先,为了堵住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的发生,我们组织妇产科和超声科的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了《山东省终止妊娠的规定》.《母婴保健法》等内容,使他们明确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增强这项工作的透明度,我们将《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规定》制成刊版悬挂在妇科门诊.妇科病房和超声科的醒目位置上以方便群众监督,由于我们措施得力,目前没有发现一例违犯规定现象。
其次,为了配合好计划生育工作,我们要求施术医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在接生时,严格检查准生证,认真填写接生情况统计报表和出生缺陷表,由于我们严格制度,目前在我院接生的,没有一例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
第三,为了宣传计划生育,我们按xx计划生育委员会要求成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孕妇学校”并由一人专门负责,定期开放,使育龄群众明确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母婴保健措施等基础知识。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十
一、医德高尚,态度和蔼,廉洁行医,服装整洁,佩带胸卡,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二、坚决执行首诊负制,对病人要认真诊治,耐心解释。必须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门诊日志等。对病情复杂需会诊者,按有关会诊制度执行,确保医疗安全。严格执行会议制度、“三查八对”制度、收人院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三、应尽量简化手续,方便病人。认真诊治,做到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应及时报院长安排会诊。
四、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亲自操作。
五、门诊禁止吸烟,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秩序良好。
六、开展便民活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病员宣传卫生防病及计划生育等知识。
日常诊疗工作计划篇十一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凡年满20岁的日本国民,都要加入医疗保险体系,这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由“雇员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两大支柱构成。前者的主要对象是打工者,是指拥有5人以上的企事业的雇员及其家属。后者的服务对象比较广泛,包括农民、个体经营者、无业者、不能享受“雇员健康保险”的退休人员以及这些人员的家属。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和保险费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保险费根据每个被保险人的标准年收入的百分比交纳,每年核定一次。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支付水平较高。日本医疗保险给付的主要是医疗费用,“国民健康保险”的保险是以家庭为单位,其给付范围包括:诊疗费及特定诊疗费的70%,高额诊疗费、助产费、丧葬费、育儿补助等。
日本“国民健康保险”有以下特点:(1)法制健全。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在整个管理经营监督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律的制约,法律制约的效应远大于权力制约效应,保证了机构运行畅通无阻。(2)管理层次清晰。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管理机构职责划分明确,层次清晰,由指挥中心、行政执行机构、业务执行机构、协调机关等部门负责督导和执行,各机构配合默契,使复杂的医疗保险体系运行有序。(3)监督机构健全。审查机构是一种自下而上、具有反馈性质的审查机构,使运行过程的监督能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失误进入下一次循环。为了避免失控,审查官及审查委员会被赋予绝对独立的职权,受法律保护。审查委员会是由同属的被保险人代表及企业主代表、有经验有资历的委员组成(三方制),各自代表一方利益,避免出现监督过程的利益偏向。(4)“国民健康保险”与“雇员健康保险”之间相互独立,且具有排他性。日本“国民健康保险”与“雇员健康保险”之间的保险收入构成是不同的,保险费在他们的财源中所占的比重也有较大的不同。政府对国民健康保险的投入比较大,占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的32%~52%。
日本农业人员医疗保险的问题:“国民健康保险”由于加入者以非工资性居民为主,被保险者的收人低,老龄化率较高,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相比财政基础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后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随着医疗费总额的上升,给国家财政造成一定压力。同时保险费率不断提高,导致被保险者负担增加,医疗保险金的收交率逐年下降,2000年全国平均收交率为%。
韩国的农村医疗保险。
韩国总人口4820万(2005年),农村人口占8%(约386万),人均产值12646美元(2004年)。韩国于^v^年完成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达全体居民的90%,其余10%的居民为生活贫困线以下者,由政府提供其他形式的医疗费用救济。1963年,韩国颁布了第一部《医疗保险法》,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状况较困难,只能实行自愿性保险,参保人数不多。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开始实行强制性保险。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医疗保险于1981年首先在三个地区试点,次年又增加了三个试点地区,均是强制性的。1988年扩大到全体农业人员,1998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强制实施。韩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经费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补贴、个人交纳保险和就医时个人自付一部分。具体办法是:居民按户每月向保险组织交纳保险金,保险金额由他们所属的不同等级而定,家庭和政府各负担50%,作为医疗保险基金,就医时的居民自付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形式是门诊自付,即居民在诊所门诊自付医药费的30%,如到一般医院门诊部则自付50%,到综合性医院需自付55%;第二种形式是“起付款”,居民每看一次病必须自己支付4美元的挂号费;第三种是住院费用限制,即不管什么住院病人,一年内住院不得超过180天,超过部分必须自己负担医疗费用。韩国农村医疗保险的管理与城市一样,采用社会团体管理形式,称作保险社团,全国共有农村医疗保险社团156个,在行政管理和资金上都是独立的,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自主经营。韩国政府于^v^年制定了初级医疗服务制度,规定居民就医时必须首先到初级医疗服务机构(如公共卫生中心或私人诊所),经初级医疗机构医生的介绍才能到医院就诊。
韩国农村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韩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施是按区具体实施的,由于区域划分较小,医疗费用的统筹范围有限,风险性较大。在医疗服务提供和利用方面,政府试图使更多的居民充分利用初级医疗机构(诊所),但是由于现有的初级医疗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医院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居民宁可多花钱去医院也不愿去诊所诊治,造成初级医疗机构的使用率不足[1]。
巴西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家庭健康计划”
巴西“家庭健康计划”的主要内容:该计划由联邦政府于1994年建立,是一种关注家庭和社区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具体执行计划的是一个个家庭健康小组,小组至少由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1名助理护士和4~6名社区健康组成。家庭健康小组一般要为600~1000个家庭服务,目前在巴西有10025个这样的小组在工作。截至2002年底,该项计划已覆盖巴西50%以上的农村人口。“家庭健康计划”所需资金来自联邦和各州的专项资金支持。1999年,除社区健康外,每个小组可获得联邦政府28000雷亚尔(巴西货币单位,1雷亚尔约为2.72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1999年后,包括健康在内的整个小组平均每年可得到54000雷亚尔。对新成立的家庭健康小组,政府给予1000雷亚尔的启动资金。小组中的医生及护士的工资均是城市公立医院同类人员工资的2倍左右。“家庭健康计划”实施后,巴西农民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可及性明显很高,几乎达到90%以上。
2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启示。
上述各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各有特点,有的遇到和我国相似的问题,但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明确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险中的职责。
医疗保障尤其是公共卫生保健,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它要面向全社会,上述国家无不如此。我国农民由于其收入水平偏低,根本无法真正享有医疗保障,所以,国家应当在医疗保障方面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和保护,将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纳入国家社会保险的总体规划,这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政府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当把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作为一项预算内财政支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保证资金的稳定性,并根据财政状况不断地增加投入。政府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广泛吸纳各种社会慈善捐赠,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二是政策支持。国家或省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解决认识上的不足,保障和促进这一制度的规范、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因地制宜,分地区、分阶段地建立和实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幅员广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要实施统一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实现。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对于东部沿海及城市郊区等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富裕地区,应采取强制式的医疗保险措施,经费主要靠自筹。从国外情况看,在有一定经济保障人群中均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应该从区域和国家整体居民的利益出发,政府职责也是个人的义务。在贫困地区可实行以政府补助为主。在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农村可实行政府补助和受益者负担的双重筹资医疗保险形式,提倡农民积极参加,使之有实惠可见。这样既可以合理筹划国家有限的财政支出,又可以做到对于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公平兼顾。
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加强资金管理。
为确保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医疗保险资金筹集和支付过程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上文所述的各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我国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从上至下逐级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有关农村医疗保险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加强对医疗基金的管理。实行独立建账、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实现资金运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监督,增加透明度,增强合作医疗的吸引力,提高农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
加大乡村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既是构成合作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合作医疗的主要载体,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国际情况来看,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承担了这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责任。我国政府有必要加快农村卫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投入,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功能和布局,整合卫生资源,充分满足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方面巴西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