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找到平衡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方式。写总结需要有时间观念和思维的整合能力,将碎片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整合。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华摘录,希望能给您的总结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数学广角搭配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1、都说咱们二(2)(或1)班特别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广角闯一闯,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数学广角)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有信心解开吗?(有)。
2、(课件出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请学生齐读)。
数字1、2摆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呢?(12或21)(板书)。
3、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了位置)。
4、你觉得可能是哪个数?
5、那12和21你能确定哪个是密码吗?(不能)。
6、提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的较小数。(请学生齐读)(12)。
点击“12”,课件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材中直接呈现了给出3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对于部分学生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先出示1和2两个数,利用开门密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排列是有顺序的,也为后面三个数的排列提供了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向。)。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尝试学习。
第二道门出现。
1、狮子大王来提示!这道门的密码也是两位数,但它是由1、2、3当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
(课件出示:密码是用1、2、3组成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2、指名读提示,问:这个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3、追问:有可能是11吗?为什么?
4、谁先猜猜可能是几?(12、23等)。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师介绍3张数字卡片)。
5、(课件出示)要求:同桌两人分工合作,先商量怎么样摆出的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并确定一人摆数,一人把摆出来的数写在练习纸的背面,最后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
学生活动,师巡视。
(二)展示交流。
师指名3组上台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并介绍方法:一个组到前边来汇报,要求2个人一起来。一个人摆卡片,一个人把摆出的数在黑板上写出来。
预设:
1、12、21、13、31、23、32共6个。
师:哪些同学跟他们一样?谁来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摆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师板:交换位置法)。
2、12、13、21、23、31、32共6个(固定十位数)。
3、21、31、12、32、13、23共6个(固定个位数)。
请学生多说几遍:谁听懂了他们的想法?你再来说一说?
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展示课件(3种方法)并追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密码提示:第二把密码锁的密码是其中最大的两位数。你们说是几呢?
点击“32”,媒体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为承上启下,又让学生找出密码数:32,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我们到智慧屋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任务)。
1、你能用数字9、3、7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适当指导。
(2)全班交流。
2、930。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小结:0不能排在高位!
3、任务二:帮照相。(练习二十四第1题)。
数学城堡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破解两道门,想给你们照个合影,你们乐意吗?
(1)学生先写一写。
(2)指名3位学生演示拍照位置展示。
(3)展示课前的拍照。
(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不同内容的活动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需要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数学广角搭配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1、都说咱们二(2)(或1)班特别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广角闯一闯,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数学广角)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有信心解开吗?(有)。
2、(课件出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请学生齐读)。
数字1、2摆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呢?(12或21)(板书)。
3、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了位置)。
4、你觉得可能是哪个数?
5、那12和21你能确定哪个是密码吗?(不能)。
6、提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的较小数。(请学生齐读)(12)。
点击“12”,课件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材中直接呈现了给出3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对于部分学生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先出示1和2两个数,利用开门密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排列是有顺序的,也为后面三个数的排列提供了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向。)。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尝试学习。
第二道门出现。
1、狮子大王来提示!这道门的密码也是两位数,但它是由1、2、3当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
(课件出示:密码是用1、2、3组成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2、指名读提示,问:这个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3、追问:有可能是11吗?为什么?
4、谁先猜猜可能是几?(12、23等)。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师介绍3张数字卡片)。
5、(课件出示)要求:同桌两人分工合作,先商量怎么样摆出的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并确定一人摆数,一人把摆出来的数写在练习纸的背面,最后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
学生活动,师巡视。
(二)展示交流。
师指名3组上台交流。
摆出的数在黑板上写出来。
预设:
1、12、21、13、31、23、32共6个。
师:哪些同学跟他们一样?谁来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摆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师板:交换位置法)。
2、12、13、21、23、31、32共6个(固定十位数)。
3、21、31、12、32、13、23共6个(固定个位数)。
请学生多说几遍:谁听懂了他们的想法?你再来说一说?
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
(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展示课件(3种方法)并追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密码提示:第二把密码锁的密码是其中最大的两位数。你们说是几呢?
点击“32”,媒体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为承上启下,又让学生找出密码数:32,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我们到智慧屋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任务)。
1、你能用数字9、3、7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适当指导。
(2)全班交流。
2、930。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小结:0不能排在高位!
3、任务二:帮照相。(练习二十四第1题)。
数学城堡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破解两道门,想给你们照个合影,你们乐意吗?
(1)学生先写一写。
(2)指名3位学生演示拍照位置展示。
(3)展示课前的拍照。
(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不同内容的活动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需要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板书设计。
略。
数学广角搭配篇三
这节课上,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数学广角搭配篇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以贝贝一天的生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将选择衣服—吃早餐—帮贝贝组数—文字游戏等素材巧妙的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搭配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搭配的全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新知,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谈话交流、拉近距离。
新课一开始,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新朋友—贝贝,通过谈话的形式,拉近了小主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借助活动,体验搭配。
这一环节,围绕服装搭配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先用t恤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再用夹克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让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三部分:运用知识,拓展搭配。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我又出示了早餐搭配的图片,学生掌握了搭配的方法就不难说出早餐搭配的方法,但是我并没有停留在模仿的知识层面,而是进行了拓展、提升,通过不断增加饮料的数量,让学生找出规律,即:多一种饮料就会多三种搭配方法,饮料的数量乘以点心的数量就是搭配方法的数量。
第四部分:通过活动,激发兴趣。
通过贝贝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帮助她解决数字搭配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记录这些数字的过程中可能有遗漏或重复的时候,或者是数字写全了但没有规律。这时,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几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比较找出记录的最清楚明了答案,最后得出数字搭配的方法:也是按一定的顺序记录,才能既清楚明了又不重复遗漏。最后一个环节是文字搭配,我选择了“读、好、书”三个文字,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搭配,因为在前面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数字搭配的方法,所以,为了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在进行这个游戏时我要求学生口头说出这三个字能组成的六个不同的词语,然后通过有趣的填词活动,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广角搭配篇五
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9页例1排列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我在设计本课时,我把排列1、2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改成了学生喜欢的拼图游戏。游戏后直接进行三个数组成两位数的排列,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找到排数的方法。为巩固排数的方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抽奖,握手,搭配衣服,比赛场次、路线等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创设了“拼图”一个游戏情境,做为新课的引入,接着在抽奖,握手,搭配衣服,比赛场次,回家路线等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学习简单的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本节课我力求体现数学的“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从学习喜欢的拼图游戏入手,通过拼图,让学生惊喜的发现三张图摆放位置不同,拼出的效果就不一样,竟然能拼出三毛和一休他们喜欢的图片。
我进行小结:“看,用了不同的图,拼出了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呢?”
我通过创设拼图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抓住了“童心”,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同时为新课的进行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活动一:摆一摆。(学生用数字卡片1、2、5排数)。
学生用屏幕出示的1、2、5三个数字,从中任选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小组合作摆一摆,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边摆边记录,组长把结果记录在答题卡上,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学生开始活动。小组汇报记录的结果,这时学生写出来的两位是无序的,而且会有遗漏,重复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会有。通过汇报,使学生注意到这一点。
接着我进一步质疑:怎样才能使摆出来的两位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小组合作,用你的方法再摆一摆,边摆边记录。小组汇报,这次的汇报主要是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摆的,组成了哪些两位数。这时我使用课件,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再找和这个组方法同样的组说说是怎么想的。对他们的方法进行表扬和肯定。“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可能还会不同的方法。这时我在课件中预先设计了些方法,在汇报时我出示这种方法的排列过程。再让学生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这样既鼓励方法的多样性,又给学生自由选择方法的机会。
最后师生小结:我们在排数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固定最前面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在操作、交流中研究出了排列的方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操作中的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并进行应用。
活动二、抽奖。
抽奖活动是对前面排列方法的应用与巩固,同时也对排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三个数的排列到四个数的排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了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排列的方法。
我抓住学生好玩的特性,请他们来参加一个抽奖的活动。我出示四张数字卡片:2、5、7、8。提出要求,中奖号码就在这四张卡片中任意两张组成的两位数中,让学生猜中奖号码。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把所有可能中奖的号码写出来。汇报写了几个两位数,都是哪些?选择其中一组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把写有所有号码的题卡扣在桌上,推选一名同学到前面抽奖。先抽出一张,做为第一个数,让学生猜中奖号码可能是什么?再抽出第二张,学生宣布中奖号码。把题卡翻过来,把抽到的号码在题卡上圈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对中奖的同学表示祝贺。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由3个数过渡到4个数的排列,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索交流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
活动三、握一握。
承接上一活动,同学们你们真是勤于思考的孩子,我要向中奖的同学握手表示祝贺。提出疑问:我和他,我们两个人握了几次手?学生会说一次?接着我问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握几次手呢?猜猜看?猜测过后,小组同学合作,组长做裁判,握一握。学生汇报3次。课件演示,三个小朋友握手的过程,显示次数。
接着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三个数字能排成六个两位数,而三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却只握了三次呢?小组同学讨论讨论。通过讨论交流,再汇报,使学生明白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变成了两个数,而握手时两个人即使换位置还是这两个人,所以就是一次。
这一活动通过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体现课堂的发展要按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这一理念。
三、拓展应用。
1.小喜鹊超市。
承接上一活动,同学们的解释使我豁然开朗,为了表示感谢,老师带大家到小喜鹊超市去选一套衣服。课件出示四件衣服。
你有几种搭配方法?学生商量后汇报。并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套。
2.快乐狗活动室。
让我们穿着自己搭配好的衣服到快乐狗活动室去转转。今天活动室有新项目。是什么呢?谁来读一读?指生读题:课件出示二年级三个班和三年级四个班进行踢毽子比赛。每两个班进行一场比赛,要进行多少场呢?出示排列图,学生在本上画一画连一连。
3.有多少条路?
出示课件。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多少条路?课件显示的信息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经过一条小河,从家到小河有两条路,从小河到学校有3条路。学生独立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识,三个层次的情境安排,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数学广角搭配篇六
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
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使学生在探知新知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可,因此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解决,根据学情测试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这类问题会采用非常直观的画图法或是文字描述法来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小活动把知识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尽量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部分:
活动导入利用小明开皮箱密码锁这一情境进入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
借助活动,体验搭配这一环节,围绕1、3、5组成两位数这个简单数字排列问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不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搭配数字的过程,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引导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三部分:
运用知识,拓展搭配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出示0、1、3、5组成两位数,使学生感知0不可以出现在最高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第四部分:通过练习,加强学习通过“做一做”第1、2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最后,我在下课前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数学广角——稍复杂的排列问题”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言再加以小结,以此来总结概述本部分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此来结束本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
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感觉基本上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编排的:例2编排的是服装搭配,属于组合内容;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的巩固性练习。在备课时,我对例题的素材进行反复的.思考,并且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案例设计。经过多次更改,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拍照--吃午餐--买礼物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选择的四个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出避免重复和遗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现象。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有些题型略加改变,学生便无从下手了。
数学广角搭配篇七
去数学城堡看看,想进去,得有密码才行,看看要求。生动的情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给出问题、找出需要注意的点,要明白组数的要求。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顺利的进行小组活动。
2、数学活动、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并记录下来。
同学汇报总结、教师挑选出的同学汇报,教师在大屏幕投影学生作品,学生解释自己做题方法。预设四种情况(重复、遗漏、位置互换、固定)。前两种无序,比较乱,别人看不懂,还易重复遗漏,后两种有序思考,才能全面,不重复,不遗漏。允许不同方法解决,引导有序思考。学生总结出方法,让学生体会方法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方法解决问题。
1、涂色练习。
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男女生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请你涂一涂。
2、拍照练习。
巩固解题方法与思路,虽然对象不同,但思路相同。
畅谈感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认识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有序互换位置法固定法。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有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课件、给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数位表格、彩笔等。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感到困惑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数学广角搭配篇八
自我反思:
《数学广角》搭配是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单元目的在于教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及方法。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以故事为主线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把简单排列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知简单排列的思想和方法。我觉得在本节课中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密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三人合影的问题。
二、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3个实践操作的机会:找密码、合影。通过创设“找密码”中有趣的数字排列,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合影”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则合作的时机与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关键点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我选择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尽量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另外我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意识到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来排,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样的规律来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排,促进课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文章越改越精彩,一节好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课堂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成为一堂真正的好课。
数学广角搭配篇九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以贝贝一天的生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将选择衣服—吃早餐—帮贝贝组数—文字游戏等素材巧妙的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搭配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搭配的全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新知,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新课一开始,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新朋友—贝贝,通过谈话的形式,拉近了小主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围绕服装搭配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先用t恤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再用夹克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让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我又出示了早餐搭配的图片,学生掌握了搭配的方法就不难说出早餐搭配的方法,但是我并没有停留在模仿的知识层面,而是进行了拓展、提升,通过不断增加饮料的数量,让学生找出规律,即:多一种饮料就会多三种搭配方法,饮料的数量乘以点心的数量就是搭配方法的数量。
通过贝贝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帮助她解决数字搭配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记录这些数字的过程中可能有遗漏或重复的时候,或者是数字写全了但没有规律。这时,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几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比较找出记录的最清楚明了答案,最后得出数字搭配的方法:也是按一定的顺序记录,才能既清楚明了又不重复遗漏。最后一个环节是文字搭配,我选择了“读、好、书”三个文字,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搭配,因为在前面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数字搭配的方法,所以,为了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在进行这个游戏时我要求学生口头说出这三个字能组成的六个不同的词语,然后通过有趣的填词活动,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广角搭配篇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113页“数学广角”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学习优化问题就是为了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优化问题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优化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双向互动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的情境演示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最后找出最优方案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学法方面,《课标》指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应用,感受生活数学和数学生活,因而我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着重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学习,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
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用课件出示“小精灵”来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的场景。
出示:一边一边。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条件。他们感兴趣的就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反之他们则会不予理睬。本节课中,我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小精灵为主线,让同学们用“一边…一边…”说话,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等等。我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与学生一起构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因此,我设计了“生病问题”“沏茶问题”“做饭问题”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的活动,在一项项的活动中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从多种方案中形成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1、生病问题,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出示:找杯子倒水1分钟等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让生安排时间,发现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感知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方法。
先让生自由说说是怎样安排的。
让生评价这些方法中有没有不太合理的。
(3)引导学生用画箭头的方法把吃药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展示最合理的方案。
我把教材的安排稍做改动,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小精灵的好朋友小红生病了,想吃完药赶快休息这一情境,让学生帮忙设计吃药要多少时间。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生病的情景是非常熟悉的,并且他们很愿意给小精灵提供帮助,也会很快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向学生出示了吃药的有关程序让学生设计方案,再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画一画四个活动来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让学生在所有的设计方案指出其中不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在寻找最优化方案过程中,既掌握了解决问题最合理的时间安排,也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情感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沏茶问题,进一步感知寻找最优化方案。
(1)让学生仔细看图,理解情境图意,引出小精灵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学生讨论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给出的图例。
(3)组内交流,设计方案,并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4)小组汇报结果。
(5)让学生比较同学们设计的方案,看看每一种方案中,沏茶的顺序对不对,所需的时间各是多少。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
《沏茶问题》也就是例2,我设计用小精灵讲故事《我当优秀的小主人》的形式引入情景图,让学生明白要当优秀的小主人,要懂礼貌,客人来了应该让客人尽快的喝上茶。于是我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讨论: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分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展示,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的方案。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层层深入,巩固新知,突破难点。
做饭问题。
课件显示做饭工序:杀鱼洗鱼5分钟烧鱼10分钟淘米2分钟做米饭15分钟。
(1)看图,学生独立思考。
(2)算一算要多少时间才能开饭。
(3)引发争议,交流思维过程。
(4)出示方案,总结评价。
2、数学竞赛。
《我是设计小行家》。
(1)出示炒鸡蛋的工序。
(2)学生独立思考。
(3)用流程图表示出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我设计了“做饭问题”“数学竞赛”等巩固练习。做饭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17分钟或27分钟,为此引起学生争议。这时我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在交流的活动中使学生明白如果是用一个炉火做饭,就要27分钟如果有两个炉火做饭就只要17分钟。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最后我设计数学竞赛《我是设计小行家》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做好一盘味道鲜美的炒鸡蛋,将活动推向高潮。我利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把握时机,向学生提出要求:
(1)独立完成。
(2)必须画出流程图。
(3)和同学们分享你的经验。
这样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广角搭配篇十一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一、激趣导入,探究新知。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羊村要举办嘉年华,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师:因为羊村经常受到灰太狼的攻击,所以大门口新装了一个密码锁,想要进入,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可是密码到底是多少呢?(课件出示密码条件)。
师:大屏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要说出1、是用1、2、3组成两位数;2、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也就是像11、22、33这样的数不符合要求)。
师:请同学们同桌一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数字卡片摆,另一人就在纸上把摆的数记录下来,看看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比比哪个组写得最全。
2、小组合作。
学生两人合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先出示一组没找全且无序的,让孩子们评价。
(2)交换位置:12,21,13,31,23,32。
师:谁来评价一下它们组的?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将这几个字板书)。
(3)固定十位:13,12,23,21,31,32。
师:谁能说说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4)固定个位:21,31,32,12,13,23。
(这种方法如果出现就讲,如果没出现一带而过)。
4、总结。
师:看来我们在进行排列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生:能。
1、第一关:用0、5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让孩子们自己在练习卷上回答后集体订正)。
2、第二关:用3种颜色给羊村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自己在练习卷上,然后集体订正)。
3、第三关:照相问题(让孩子们先同桌互相说方法,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板演)。
4、第四关:搭配衣服问题(自己思考,然后找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太棒了,让我们一起来参加羊村嘉年华吧。(播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搭配问题。
不重复,不遗漏。
数学广角搭配篇十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97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第一关。
生:12或21。(板书)师:“有可能是1或2吗?”
师:“为什么?”
生:题中要求是两位数,1或2是一位数。
师: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师:既然1或2是不可能的,那12和21你能确定哪个是密码吗?(课件出示)守门老人又说: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的较小数。(请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材中直接呈现了给出3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对于部分学生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先出示1和2两个数,利用开门密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排列是有顺序的,也为后面三个数的排列提供了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向。)。
二、探究新知。
(一)、尝试学习第二关。
(课件出示:用。
1、2、3这三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课件出示)要求:利用手中的三张数字卡片,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数,一人把数写在练习纸上,最后数出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
(二)、展示交流。
汇报一下:你们找到了几个数?
汇报交流结果并介绍方法:一个组到前边来汇报,要求2个人一起来。一个人摆卡片,一个人把摆出的数在黑板上写出来。
反馈:
1、(漏写的)。
2、(多写的)。
3、(比较凌乱的写法)。
4、12、21、13、31、23、32。
共6个。
师: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生:有规律)--------两个数字交换一下。
5、12、13、21、23、31、32。
共6个。
(固定十位数)。
师: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生:有规律)--------从小到大,1、2、3轮流放在十位上。
6、21、31、12、32、13、23。
共6个。
(固定个位数)。
(有顺序的写法可以请学生多说几遍:“谁听懂了他们的想法?你再来说一说?实在说不清可以请学生上讲台摆一摆。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师: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全班同学交流,注意突破:在组成两位数时有数字重复或者遗漏这一难点)。
(三)、点拨提升。
师:看了这么多方法,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一些,为什么?(有规律)假如用。
1、2、3、4来组成几个。
不同的两位数,你觉得采用哪种方法来写能写得又快又好?(第5、6种)师结: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很有顺序、不会重复,不会遗漏。(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师:第二关的口令密码是把这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你们说是几呢?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23了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是从第5种方法里一看就看出来了。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为承上启下,又让学生找出密码数:23,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达标检测。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数学王国欢迎你们的到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呢?(课件出示任务)。
1、任务一:涂颜色。(教材第97页“做一做”)(1)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指名学生(有代表性的)到前面展示。(3)先独自思考,再全班交流。(4)交流评价,理解方法。
2、任务二:帮照相。(练习二十四第1题)。
谈话:数学城堡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破解两道门,想给你们照个合影,你们乐意吗?
3、用0、2和5可以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不同内容的活动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特别是第3题,让学生在完成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需要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强化。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板书设计。
搭配。
(一)。
十位个位。
十位个位。
十位个位1。
12。
11。
33。
13。
22。
3交换位置。
固定十位。
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11。
23。
21。
32。
3固定个位。
数学广角搭配篇十三
评课:
陈丽丽:王老师的这节课抓住了重点,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较好地达到了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祖前路:王老师《搭配》节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在设计时,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当地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同伴交流、集体展示。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教师还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从实际的学习效果出发,考虑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防止合作学习走过场。本节课学生都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会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黄凤:王老师的这一节课,教师让枯燥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乏味的知识使之有情趣,学生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在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中,王老师将数学知识依次呈现出来,不断向学生提供现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
王坚:王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蒋涛:王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袁志强:王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金晨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已掌握的,课堂上虽然不用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但是应该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加深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在本节课中,王老师设计了用“1、2、3”三个数字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字等方式感受摆的过程。最后用序号1、2、3的方法表示出来,通过汇报交流总结方法,体会排列的规律,学会有序思考,体会有序排列的优越性,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整个教学过程很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是一节成功的课。
尹艳:本节课是二上数学广角里的排列组合,王老师在设计时主要以排列的教学内容呈现,无疑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学生掌握得较好。王老师从两个数字入手进行搭配,再扩展到三个数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教学中,王老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黑板上呈现学生的多种方法,并善于总结和归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但个人认为最好进行优化,一般确定前面的方法比较常见。在数字排列中可以固定十位或个位,但在后面的练习中说固定十位或个位有些不妥,是不是说先确定前面或后面较妥。总之,我认为王老师还是挺努力的,在自身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整个教学流程把握还是较到位。
季胡琴: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的《搭配问题》一课。王老师准备充分,上课内容丰富,先以让学生开密码锁为引入,再以数学闯关,三人照相等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生活中的搭配问题。王老师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徐丹丹:本节课王老师准备充分,课堂设计思路清晰,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重视学生发现规律能力的'培养,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从例题的选择到练习题的选择,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用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老师在听取学生的回答后,要注意认真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入。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表达才能让学生更易懂。以上仅为个人意见,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
柳根富:周三上午,王海红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的《搭配》一课内容,这块知识跟生活联系紧密,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王老师在课前也精心设计了一些诸如“开密码锁”、“数学闯关”等贴近学生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展开教学,从数学的数字搭配中探究、发现搭配的规律,再把得出的规律拓展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符合低段学生认知特点,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听了这节课后,也有了自己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意见,提出与大家探讨:因为执教的对象是低龄儿童,如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犹为重要,王老师课前也设计了带故事情节的小故事,并用课件展示出来,但在课堂上似乎没把预设环节的效果用到极致;另外在课堂上多用一些激励性语言,甚至可以略显夸张地使用些肢体语言,这样气氛可能会调节得更好;在用1、2、3三个数字设计密码环节讲得不够深入,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欠足,虽然也总结出了设计的方法,但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以上仅为个人意见,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谢谢!
李薇薇:王老师的这节课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用两个数字的组成两位数找密码,比较简单,关键是让学生体会数字组合的奥秘,可以怎样组合,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第二关是出示三个数组成两位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分析结果,从不同结果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再设计三人握手游戏引出排列组合的另一种情况,让学生对其规律本质进行探究的同时感受其中的不同。
玩握手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三人共握多少次手?又引出了排列组合中的另一种情况,让学生对其规律本质进行探究的同时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金建明: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直接呈现排列组合原理,而是从排列组合的基本思考方法入手——科学枚举法。因为学生只有恰当的分类,将事情的各种情况能够一一列举出来,不重复不遗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数学广角搭配篇十四
《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目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有序的思考方法。并用此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亮点有下面三点:
一、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这节课以“去度假村游玩”这一系列活动为教学主线,让孩子在模拟生活情境中学数学,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欲望。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上课开始。就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数量较多,学生又往往是东一个、西一个地找,很容易出现重复、遗漏的现象。这时。教师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然后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此环节中,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体会到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操作。这种有序的思考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让小组学生上来摆一摆、连一连、说一说,学生能很快地掌握了食物搭配的6种方法,更是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胆量。当展示的学生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吗?还有什么方法吗?每次都有同学勇跃发言,或上来补充不同的方法(如:有学生补充了符号表示法与算式表示法)。通过展示活动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让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着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同时老师也获得了解放,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小组讨论、展示时用了大量的时间。致使课堂总结这个环节没有完成。
(2)在学生展示时,老师有时过于仓促,想急于表达。
(3)课堂上老师评价语言的运用还不够丰富。
(4)在小组讨论时学困生参于的热情不高。
(5)由于课前没有自己把课件演示一次,在上课时课件出现问题,导致这节课效果不理想。
数学广角搭配篇十五
《数学广角》搭配是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单元目的在于教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及方法。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以故事为主线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把简单排列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知简单排列的思想和方法。我觉得在本节课中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密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三人合影的问题。
二、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3个实践操作的机会:找密码、合影。通过创设“找密码”中有趣的数字排列,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合影”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则合作的时机与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关键点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我选择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尽量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另外我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意识到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来排,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样的规律来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排,促进课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文章越改越精彩,一节好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课堂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成为一堂真正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