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是每个人追求职业发展的目标。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用方法,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启发。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一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教程内容和实施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我们以新教学教程内容为前提,严格按照新课程教学结构理论,全面进行教程革新,勇敢创新,大胆尝试,创建出了符合学生本身健康发展的教程教学模式,即“普修、亚选修课程和项目选修”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结构紧凑,各结构模块间相互补充,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和身心健康教育相辅相成,能够达到体育课程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教学模式课程优化设计。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根据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体育教学课程、地方性体育教学课程和学校本身的教学课程。其中,由于体育课程的项目繁多,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这种体育课程教学结构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种复杂混乱的教学层次加以整理革新,使体育教学课程结构有序可循,清晰而有深度,通过优化革新课程教学使之符合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课程内容间有一定规律的组织形式就是整体的课程结构。那么高中体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定义是什么呢?优化解释为最佳化,即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前提,课程内容在灵活性和约束性之间平衡性地掌控,或者说课程各个成分模块间相互组合的最佳化。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进步,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益。一般高中体育课程结构为学习领域、科目和教学模块,据有关教学章程规定,通常学生在校要修满11个必学分才能够达到相关体育教学的毕业要求。
首先是现阶段高中体育课程的灵活度不够,相关限制较多,严重不平衡。另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繁多,诸如“三年三次选项”、“基础选修”等教学模式,虽然这些教学模式中,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但正是因为如此,造成了课程的繁多,课程结构编制实施混乱。
其次,选修课程的增加并重组学员,使各班学习情况变得复杂化,在学生学习、教师教授方面都出现了不同性质的限制,教学实施困难。尤其是高中学生兴趣多元化发展,而体育课程结构单一,出现过早的分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即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有限的课程模块出现矛盾。
最后,体育课程本身丰富多彩,但是相关教师教学简化课程模块训练,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体育课程结构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学科教育目标,以及课程结构能否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求,而且要考虑到时代的前进对人才的要求。所以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能够同时满足三者要求并且能够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实现课程资源的最佳组合,进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要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三个方向为中心环节,加强学生的基础学习及课程的自主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将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设定为“普修+亚选修+项目选修”三维一体的课程模式。首先从宏观意义的结构上来分析,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较为迅速,其特征是阶段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较为显著,学生的兴趣及认识水平自主意识趋于平稳,此时设定必修与选修较为合理。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经过训练达到统一水平,另一方面进行普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便于教学管理。
其次从中观结构上来分析,由亚选修到选修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过早的单一训练,不仅使体育课程丧失了丰富性也使学生感觉枯燥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修模块间进行交叉式同时结合学生学年项目专题模块进行,有利于实现课程结构的最佳化。与此同时,实时控制选修切换频度的次数非常重要,通常是两到三次。有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专项技能水平越高,其运动兴趣就越浓厚,即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发展与其体育知识拓展的.广度无关。
所以从模块到项目的专项选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项学习兴趣,并取得一定的成功。
最后从微观意义的结构上来分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关键。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课程的基础性、功能性、实用性、可行性,同时强调新课程的标准在不同的水平上有一定的层次性,科目种类上具备多样化,这样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选择性需求进而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三修课程的主要意义。
三修课程的结构优化设置循序渐进,从普修到亚选修及项目选修,符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层层递进,与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发展规律相吻合,教学内容联系紧凑,从基础到专项发展,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内敛性。总而言之,三维一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建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j].成才之路,2010,(26)。
[2]吴士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3)。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二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万字或相当信息量。外文文献阅读量的具体要求,由指导教师量化。
审查工作由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从毕业论文质、量、形式等规范方面对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答辩。凡质、量、形式等方面审查不合格者,应责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否则不准参加毕业答辩。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其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回校进行。
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教务处统一印制);。
3.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评阅意见、成绩评定表;。
4.其他附件;。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三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各行各业都对具有较好外语素质的国际型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走上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培养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为了满足各学科的国际化建设需求,大学英语课程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单纯学习语言或提高人文素质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为各专业学习而服务的模式。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学术英语都应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课程。
(二)研究意义。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设置“公共英语+学术英语”的课程模式,是目前高校本科英语教育中较为新颖的做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问题。在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模式进行调整,目的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使其更加符合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重视学生的英语教育,培养高质量的英语后备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不同学生之间外语水平差异较大是当前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往往更有兴趣,并且更有能力和方法去提升外语水平,其学习动机是从内在需要出发的;而英语水平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对外语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其英语学习往往只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并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另外,大学生活较为自由,学习往往要靠学生的主动性,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缺乏专业的外语学习指导,又没有必要的约束,这就使得英语学习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种障碍。
在公共英语课程中,词汇、语法和语篇分析是最主要的内容。根据大学课程设置的结构系统性原则,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将词汇、语法和语篇分析整合在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之中。其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课程设置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整体考虑公共英语课程的学时分配,形成较为科学的课时结构,尽量避免内容重复,浪费课时。最后通过公共英语初级、中级和高级的进阶模式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中去,保证自身系统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挖掘学生潜力,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公共英语课程系统更加完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英语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外语教师为目的的。而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英语更多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因此,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学术课程,应该从自身专业出发,学习适合该专业特点的学术英语,从而体现语言的工具性。
(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相关专业知识缺乏。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形成了思维定势,而英语课程新模式要求教师改变原来的固定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和各自专业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英语教学。这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由于专业学术英语对应的专业学术背景不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
(二)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及个人兴趣不一。
受学生个人兴趣以及个人能力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统一教学进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带来了的困难。如何让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并吸收专业学术英语知识,成为一个亟待商榷的问题。
(三)学校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有限。
受学校教学资源和主要师资力量的限制,优秀的外语学习资源及外语教师会向英语专业本科生倾斜,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能分配到的资源难免会相对较少。此外,专业英语教材和所需专业外语教师与公共英语课的需求大不相同,因此学校在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编写或采购新教材、聘请新的专业教师,所需经费会大大增加,这对于经费紧张的民办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四、解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在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不能脱离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还应强化英语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加全面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
当前在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主动自发地去学习。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学术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其好处在于教师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开展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活动。
(三)加强对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在设置相关英语课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资源、教师水平和学生兴趣能力等相关因素,课程设置应尽量多元化,加强与传统英语课程的联系,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设计学术英语课程时,要强调其专业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兼顾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术英语发挥一举两得的作用。最后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术英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变边学边忘的学习状况。通过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强化,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四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熟悉的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英语学习在当今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学习逐渐出现了低龄化,高水平的现状。这就导致高中英语水平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高中学生英语水平表现出低龄化和英语高水平,因此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同时国家教育部门也已经通过下达重要文件的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作出重要的指导。对培养能够进行国际化交流、国际化竞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给予积极肯定。大英语学习中学术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生进行研究制定的专门英语,它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学术英语同职业英语的不同点。
在英语的用途中英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学术英语,另一种是职业英语。英语学习中学术英语同职业英语的不同点在于两者之间的使用目的不同。对于学术英语来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学术性,进行学术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进行研究使用的。学术英语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学术英语学习中学术英语又可以分成专门的学术英语和通用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主要侧重各科英语学习中的共性,把提供学生在英语听力水平和书面交流水平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高英语的使用能力。专门学术英语主要是对特定的学科英语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词汇语法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帮助。
英语学习在初高中阶段主要是为初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化,以及为进一步学习英语语言打下基础。在大学阶段由于学习涉及的专业课程较多,涉及领域水平较高,加之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涉外专业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在大学阶段开展学术英语学习对于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有重要的`帮助,通过学术英语学习可以达到的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兴趣爱好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进行学术英语学习。这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英语较高的热情和劲头,大大的提升学习效率。随着国家间竞争形势的加剧,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都要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重新进行定位,需要慎重考虑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间的内在联系。
学术英语无疑是我国进行高等英语教育中重要引导发展方向。学术英语作为专业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研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同通用英语进行更多的联系和交流以及相互之间进行互补。高等学院的教育领导机构应该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一门过度课程将通用英语同专业英语进行有效的连接。学术英语的需求已经存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提前准备给予学术英语以充分的重视,积极的开展研究学习,积极的推进学术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发挥学术英语教学的内在潜力。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四个重要方面,学术英语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基础水平的提高。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同通用英语开设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开设的成本较低,开设的效果更加。针对学生听课抓不住重点,阅读原版材料的速度太慢,写文献以及小论文有困难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进行学术英语学习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可以较快的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遇到的问题。
3。项目研究。
3。1研究设计。
目前大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3+x,即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四个学期,学生前三学期接受同样的通用大学英语教学,在第四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英语选修。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是通过四级考试进行英语选修的学生。我们选择这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因为这些学生都通过了四级考试,他们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不会太大;其次是因为学生是自己选课所以选修课程的学生就来自全校各个不同的专业和学院,这样可以保证研究对象的随意性和全面性。我们从选修学术英语的学生中选取了一个班最为实验班,这些学生在第四学期接受学术英语的教学,从选修其他英语课程的学生中抽取另一个班作为参照班。
实验班的人数为一定数值,参照班人数为一定数值。在研究开始时,我们采用标准托业试卷对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前测。我们采用托业试卷是因为首先托业试卷有着统一和详细的评分标准;其次,托业试卷只包含我们想要测试的听力和阅读两部分试题,符合我们研究的目标;最后,托业试卷侧重考察英语非母语学生在国际性环境的交流能力。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学期末我们采用同一套托业试卷,在同一时间对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了后测,评分标准和方法与前测保持一致。
3。2研究分析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参考通用学术英语教程(理工类)。教学方法采用语篇分析。从教师帮助学生识别学术词汇,分析语篇构建的特征,分析典型语篇模式与修辞策略,到由学生自主分析语篇特征,模仿写作和口语表达。本研究拟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学术英语课程是否有助于大学英语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学术英语课程是否有助于大学英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以及开展学术英语课程是否比开设其他课程形式更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听力水平的提高。
结论:
总而言之,学术英语课程是高水平英语学习的重要的组层部分它是提高英语专业水平的重要通道,通过开展学术英语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大学学生在进行专业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全面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五
面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文化教育的不足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在思想加强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然后在思维习惯的差异、词汇的内涵差异、礼仪习惯的差异、典故风俗等四个方面内容渗透文化教育,以及采取课前的背景介绍、中西文化对比和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法进行文化教育。
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花在英语的时间和工夫都非常多,可是事倍功半,他们英语水平却还没有成倍地提高。我们是否有需要反思一下如今的大学英语课程,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面对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在这里,本文想重点考察一下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关系,希望能在某一程度上找出前面问题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过分地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则往往采取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即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地毯式的查字典,课堂上则由教师全堂灌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规律,并逐句进行翻译。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忽视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的过程中,没有把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介绍给学生,从而令学生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的使用和运用水平,成为哑巴英语,从而无法达到跨文化的交际。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会出现文化教育的不足呢?首先在思想上,我们缺乏对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
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语言首先是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中,传播着沟通的信息和内容,然后一部分语言脱离人们的口头,渐渐地上升到书面文学的层次,经过日积月累,语言最后凝聚成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文化了。简单地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特定的文化形态的负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因此,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但要学习语言的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必须要了解这种形式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社会文化和社会内涵,否则,我们不能熟练地掌握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就不能从根本上学好这种语言。
1、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妨从思维习惯的差异、词汇的内涵差异、礼仪习惯的差异、典故风俗等四个方面渗透文化教育。
(1)思维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是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西方人则相反,重视个体和分析。而且在宗教方面,中国人基本没有宗教意识,坚持天人合一,人和神是和谐统一的,西方则完全相反,宗教意识比较浓厚,人和神的关系是对立的,人对神要绝对服从,顶礼膜拜。
两种思维习惯不能说孰好孰坏,只能说两者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要跨文化地学好英语,必须首先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并且融合两种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英语文章的用词非常具体,例子也较多,显得有点琐碎凌乱,这大概都是由于西方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习惯所造成的。我们中国人在学习和阅读英语文章时,应该要学会适应这种行文风格,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同时也要加强西方思维的训练,例如重视分析、重视个体等。
(2)词汇的内涵差异。
英语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1972年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有绝对地位。由于每个地方的文化背景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因而同一样事物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造就了词汇内涵具有差异性。
以动物为例,不同的民族,赋予动物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喜鹊(magpie)在中国人的眼中它是“报喜之鸟”,但在苏格兰人眼里则把喜鹊代表“死亡”;龙(dragon)在中国代表着“尊贵”、“权威”、“王权”,而在英美国家则把它看作是“邪恶”的代名词。
以人为例,中西方对某些人群的定义范围是不太一致的。例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这一个词,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等一切受过教育的人。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其范围要比中国所指代的要小得多。
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词汇,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文化乱套在别国身上,必须在理解词的文化内涵上下足功夫,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有关资料,研究其文化差异,切忌望文生义,闹出笑话出来。
(3)礼仪习惯的差异。
文化教育肯定离不开西方礼仪习惯的了解和学习。掌握一定的礼仪习惯,是跨文化成功交际的必要前提。
例如,英国人喜欢在见面时,谈论天气,经常地说“lovelyweather,isn’tit?”之类的话,我们无必要直接翻译出“好天气,是不是啊?”,而是根据英美的礼仪习惯,我们判断这是一句普通的见面问候语,可以翻译为“你好啊”。这种情况类似我们中国人见面一般会说“吃过了吗?”一样,说话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十分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没有,而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又例如,在宴会上,中国人喜欢推让、谦让,作为一种有礼貌的表现。英美人则不喜欢在餐桌上过分推让,否则会让人生厌,起到相反的效果。
(4)典故风俗。
在英语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实际上饱含丰富文化内涵的短语,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出处,根本无法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meetone’swaterloo”表面意识是“遭遇滑铁卢”,要知道其内在含义必须要知道其源自一段历史故事。滑铁卢(waterloo)是比利时中部的一个城市,18拿破仑军队在此大败,从而结束了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连续23年的战争。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惨遭失败、一败涂地”意思。
又例如“judaskiss”,直译为“犹大之吻”,该成语源自《圣经·新约》。耶稣带领十二门徒在犹太各地传道,深得人心,因而引起犹太教上层人物的嫉恨,他们想暗杀耶稣,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为了使捕捉耶稣人认出耶稣,犹大便以接吻为暗号,他吻谁,谁就是耶稣。因此,judaskiss就表示“伪善、不安好心”、“笑里藏刀”的意思。
也有一些词语源自生活习惯或民间风俗。例如“honeymoon”(蜜月)一词出自德国古代条顿民族的“抢婚”习俗。丈夫为了防止抢来的妻子被对方夺回去,就在新婚期间带着妻子隐居在外地,每日三餐都喝蜂蜜制作的饮料,一连30天,故称“蜜月”,现在用来比喻初次或婚后的“甜蜜时光”。
2、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简单地罗列三种主要方式作为参考。
(1)课前的背景介绍。
在讲解每一篇文章之前,我们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该课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有关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向学生进行补充介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
(2)中西文化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母语和外语的文化差异,渐渐地就形成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最终提高英语的水平。
(3)运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幻灯片、电影、录像等多媒体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一些外国风土人情、社会风俗的等,让异国情调生动轻松地融入学生的思维当中,从而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限于水平有限,笔者搁笔于此,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金钏.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4]刘华.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目的语的文化因素导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
[5]姜涛.以文化为中心实施高级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3).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六
摘要:服饰礼仪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多是以公共选修的方式开设,与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服饰礼仪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阵地,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提高高校通识课程教育的有效性,为高校学生服饰礼仪教育载体建设拓展新的空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要对“互联网+”背景下服饰礼仪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结合互联网时代潮流下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园互联网平台,构建“互联网+”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服饰。
礼仪课程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服饰礼仪作为礼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交往中表达相互尊重和友好,实现交往和谐的行为规范。为主动顺应新常态,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度,高校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借助互联网多样性、互动性、广泛性和即时性等特点,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课程的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加速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面临的机遇。
首先,传统的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多以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即便能够进行面对面交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师生关系的影响而存在着交流上的诸多不便。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远远打破了传统教育形式的格局,突破了师生间交流的时空界限,强大的社交功能将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从实体空间转移至互联网平台,这无疑是一种优化。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境下很难去创新,而“互联网+”时代包括了互联网平台的所有优势,教师可通过网络上最新的服装资讯、热点话题、着装规范图片与正能量视频,将抽象的服饰礼仪知识最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时刻跟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与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平等对话、有效互动,以提升大学生对服饰礼仪教育的接受程度。再次,服饰礼仪教育的传统载体就是课堂,而“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生成了更多的信息传播工具,为高校服饰礼仪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教育载体也就随之丰富。教师能够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结合日常生活在各类互联网软件平台上传播服饰礼仪规范,以保证相关知识信息时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中,学生具备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对于服饰礼仪教育的接受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形式,这种由自我意识主导的对礼仪知识权威性的挑战将不容忽视。其次,互联网平台下,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各类关于服饰礼仪文化传播的反向信息出现,由此造成的强大舆论影响力势不可挡。过于薄、透、露的流行文化着装,疯狂的追星崇拜着装等诸如此类的文化渗透将直接干扰着当代大学生的着装意识,加大了服饰礼仪教育工作的难度。再次,互联网平台下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与着装规范相关的碎片化信息的泛化,使当代大学生所获取的服饰文化信息缺乏全面性,且停留在表层的信息获取中,无疑造成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符合校园规范,有悖于文雅的偏激着装意识,对正确着装规范的养成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对于服饰礼仪教育来说亦是一个巨大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服饰礼仪课程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在“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的指引下,教学资源平台的顺利搭建下,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基于云端提供的共享教育资源以及探究性、单对单、游戏化的学习新模式均实现了相应的成效,但大多数网络平台的搭建均集中于一些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而对于如服饰礼仪之类通识公共课程的投入力度较小,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而针对服饰礼仪课程的“互联网+”教育形式和在线学习,主要是由教师的粉笔黑板转换为讲稿课件的形式,依托于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举措。
1.“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鉴于各大高校较为成熟的网络开放课程——精品课程体系,将服饰礼仪课程的相关内容以翻转课堂为切入点,实现慕课、微课与传统教育形式相融合,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每周2次的服饰礼仪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学进度不再统一安排,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或移动互联设备来实现随时随地不受地域限制的自由学习。采用学生自治的课堂管理方式,分组讨论和交流所学服饰礼仪知识并互相答疑,由学生轮流担当小组负责人,使学生建立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意识,树立主人翁思维和团队意识。教师每天在固定时段登陆平台进行答疑,或从旁协助和聆听学生互相答疑,并引导和解决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学生成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百分制的原则来评价,而是根据微课和慕课的在线学习时长、章节在线考核评分、翻转课堂交流表现、为其他同学答疑次数、期末测试等五大部分组成,五部分的比重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以达到对学习质量的全方位监控。对于教师的授课评价也主要以学生学习成果来评价,而非仅仅看是否迟到、早退等类似的评价依据。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相融合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ar技术支撑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随着ar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vr和ar的虚拟学习环境开发和应用被逐渐应用到现代教育中,其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形式,但还是可以通过十几分钟的超时空沉浸式的vr/ar体验学习作为课程的补充。利用vr/ar/mr技术构建一种沉浸式、充满想象力及交互性的三维虚拟场景,学生佩戴相应的vr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结合vr场景直观地感受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选择相应的服饰礼仪情境,以不同的角色视角进入到礼仪情境中,深层次地体验并从中获取服饰礼仪的相关内容。也可通过ar技术脱离头显设备,与现实的世界相融合,通过电脑技术将服饰礼仪场景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将真实环境与虚拟的不同朝代的人物着装相叠加至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场景中进行实时交互,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观体验感,使学生对服饰礼仪课程产生兴趣引起共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用多种交叉手段如语言、手势、数据手套及触觉等感受服装的材质和视觉呈现效果(+),通过手势动作完成配套服饰的搭配选择,并结合相应场合进行虚拟试衣,在虚拟环境中展示自身的着装效果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的实时反馈。基于vr/ar技术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并非是取代了课堂和教师,而是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增强课堂体验的工具,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使教师从vr头显设备上了解到学生学习的进度,以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也可将教室的全景视频传送至任何地区国家的课堂中,与异域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学习,并产生互动。这样将虚拟现实引入教学,让学习游戏化、情景化,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实现人机交流或通过网络进行多人互动的同时,还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逐步开始身边化、生活化、随时随地化,而服饰礼仪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知识体系的扩展,可借鉴类似于“一站到底”等益智类游戏app,以及近期较为火爆的微信小程序《头脑王者》问答类智力对战游戏,将关于服饰礼仪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编辑成题库,让学生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共同进行对抗,使学生在答题娱乐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并结合游戏所学知识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传授答题经验,教学设计配合app的共同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可促进学生形成良性竞争,使学生很好地参与其中,增加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循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高校应当正确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和挑战,并不断深化对互联网平台有效应用的研究,确保其能够成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4]杨宝娟.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才智,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七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但当前,该门学科却逐渐被边缘化.作为大学语文任教老师,我们应适应信息时代青年学子的求知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环节等进行适当的改革.
作者:郭兴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刊名:企业导报英文刊名:guidetobusines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八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对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观以及法律基础知识上起到塑造与完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验式教学;策略。
一、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显示出国家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以及高校在培养人才上的重视程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国家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学生的塑造与影响。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是,互联网上丰富的内容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带来了挑战,原有的教学内容显得捉襟见肘,互联网上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方式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多种方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参与课堂,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情感,学生进行情感共鸣,他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在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上的塑造。
因此,体验式教学是实现学生知行统一的有效渠道,它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情感互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对互联网对该课程提出挑战的主要解决办法。
二、网络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产生的影响。
三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更加凸显了学生的地位。网络的出现,使得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地位趋向平等,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的共享,可以自由平等的获取,学生可以拥有主动权,教师不再是权威者,而与学生的地位趋向于平等。同时,网络互动性的特点,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学习,提供了更加开阔的空间与平台,教师的地位从讲授转换到了引导。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据调查,我国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体,这给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事情和信息,而教师的讲授则难以起到太大的知识传递的作用。但是,网络上的信息不仅有积极向上的,还有消极扭曲的,如果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则很容易将一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深入自己的道德观念中,这不仅会削弱大学生对道德思考的问题,还会给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带来阻碍,很容易让大学生对自身现实生活与网络的虚拟性形成混淆,充满误解,从而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于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环境下体验式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对其不完全了解,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没有将学生所需要得到的东西融入课堂之中,因此起不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环境提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策略。
第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和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让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真正了解感受,并且塑造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学习和提高运用网络信息的技能,为了更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整合提高自己的互联网修养,能够敏锐地接受互联网信息,并且形成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这种能力完全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将网络优势与体验教学的优势整合发挥,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丰富的体验教学模式。比如,课堂讨论、讲座、演讲、案例教学等等,都是有效的体验教学模式。课堂讨论可以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以及合作性,而且具有互补性,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并且升华师生的情感,达到体验教学的目的。演讲是一种更为真切的体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个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的见解敞开心扉的演讲出来,应该会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情感。
参考文献:
[1]徐雁.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12).
[2]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04).
[3]萨日娜,原丽红.网络普及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12(05).
[4]邱靖.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教育探索.(11).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九
今年x月底至6月中旬,学校开展了课改开放周活动。全校各老师不仅提供了一堂优秀的以课改形式表现的新课,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在逐渐渗透新课改教学理念。
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执教者,在本次开放周、课改验评活动中,感受颇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而新《英语课程标准》又强调小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拍手操,歌谣,声音的高低,手在身体各部分的位置等等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并力求多而不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教学法技能,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并形成良好的品质。
我认为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活化我们的英语教材,通过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倡一题多议,敢破常规,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如在学生基本上学会如何询问他人来自于的国家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自由表演,他们因此利用以前所学说出了很多课文中没有的句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话障碍,加大口语交际的难度和真实性,进一步培养学生会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的灵活性。虽然教学中我发现对教材的扩展超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但却因此激起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发他们在课外、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又要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认为更不能就教材教,而要勇于把英语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英语课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受时空的限制,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保证了丰富的语言输入量。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我主动的人为设置、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容量,为教学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素材。这样不仅有效地扩大了学生视野和与语言操练的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和存储效率,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4、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要抓住孩子的心。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系列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那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采用具有积极意义的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而在英语教学中简单的“good”“wonderful”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和吸引学生了。我想英语教学有自己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富有特色的激励性评价。
大学课程论文1500篇十
不知不觉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努力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1.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
课前我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给予他们耐心地辅导,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进行情景教学。
以游戏、唱英语歌等方式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人人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3.课后反思和批改作业方面。
每上好一堂课,我们教师都要做适当的工作总结和反思,这样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圆满进行,反思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问题,反思自身在高效课堂中是否发挥了导师式的指导和辅导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在高校课堂的浪潮中不断成长进步。
对于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
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了当面批改,一一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年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4.对于后进生,我始终不离不弃,课上不仅及时地关注他们,课下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辅导,检查背诵,指导作业。
5.在与学生相处方面一定要多付出感情,微笑面对他们,原谅他们的过错,和他们平等的相处。
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真诚待人,做到言出必行。
也让学生经常做做换位思考。
做学生学习上的好老师,生活上的好朋友。
6、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作业布置方面的缺失。
没能抓好作业的检查,对于组长,课代表缺少表扬和监督机制,致使有部分学生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一些口头作业实效不大。
(2)在教学方面我发现自己形成了一种定式,没有创新以及大胆实践的勇气。
我应该多看教学方面的理论以及多听几位有经验教师的课,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很多优秀老师的优点没有学到,听课的次数也还不够多,有些缺乏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希望在下个学期能多学习新课标,多吸取他人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也是我以后要进行探索的内容,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另外,英语课上课堂秩序较差,以后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的重要性。
(6)在教育教法方面,也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不论考试成绩如何,教学中我都已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了。
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挥优势,改善不足,虚心学习,继续努力!力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2015年英语教学工作总结5篇2015年英语教学工作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