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系成立于2007年,并于当年开始面向全国统一招生。本专业锁定国家战略要求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口、笔译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文和中文语言功底、深厚的双语文学与文化修养、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
目前,该专业仍是教育部在全国本科阶段开展翻译专业教育的试点之一。北外的翻译专业特色包括注重语言准确度、强调翻译实践、突出通识教育、塑造专业意识。
英语学院现代化的同声传译教室
翻译虽是国家批准增设的新专业,英语学院在翻译师资与教学方面的积淀却当回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最初是研究生层次的翻译课程建设,之后又于1993年和2001年在本科分别设置笔译、口译专业倾向。老一辈的周珏良、庄绎传等教授曾参与《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等国家级重要文献的汉译英翻译工作。王佐良先生的英国诗歌翻译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丁往道教授在翻译中国文化经典方面卓有建树,“十五”期间又推出炉火纯青的新作Anecdotes about Spirits and Immortals(《搜神记》)。张载良、王若瑾等教授则是享誉全国的老一辈口译专家,前者曾任联合国驻日内瓦中国首席翻译,后者是前联合国口译处中文组组长。翻译系在承继传统优势的同时,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创造新的辉煌:我们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既有成果丰硕的长者,又有充满活力的青年才俊;既有获得联合国会议口译一级译员认证的实战型人才,又有获得翻译研究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师,这个团队获得了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2001年,我们曾承担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所有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为成功申奥立下汗马功劳。此外,我系常年聘请知名的翻译家和成功的口译员以及国内外大学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行“翻译论坛”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对话行业精英的平台与机会。
翻译专业本科教育为四年,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修读英语系的核心技能课程和基础国情课程,以继续雕琢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并增进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同时,他们还必须修读专门设计的小班讲授的中文课程以拓展并提升自己的母语修养。随着基础阶段教学的推进,本专业的学生将于二年级后半期开始接受口笔译的基础训练;进入三四年级后,他们除了每周8小时的专题笔译以及各种形式口译的高强度训练外,还需要修读以英文讲授的英语语言和文学、社会和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新闻与传播等领域的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以及各种翻译专业课程以提升学科意识和从业潜力。本科就业去向包括各大部委、各级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翻译或外事部门、中国驻外机构、涉外出版社、传媒单位、网络媒体的海外部、涉外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具体从事口笔译或更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设计、策划、咨询、跨文化交流等工作。
我系已同从事对外交往与宣传的各类在京部委与官媒建立联系,共同设立实习基地,将不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或观摩各种口笔译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毕业之前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作品。在读期间,翻译系的本科生还可以选修由我校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开设的经贸、外交、法律等方面的课程;学有余力者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情况下还可以辅修国际关系、国际经贸和法律等专业的第二学位。此外,翻译系还与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的大学建立了对口的交换生项目和出国留学项目,为学生在读期间积累国际教育体验、开拓视野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翻译专业办学层次齐全,除扎实的本科教学外还拥有硕士点,包括自1986年恢复招生的研究型硕士学位(翻译学)以及2007年刚刚获教育部批准的应用型硕士学位(MTI),学制分别为两年半和两年。翻译系已于2009年初获准自设翻译学博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