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7月,是北师大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基地,是“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脑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中心、北京市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大型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
研究所拥有一支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研究队伍。科研人员来自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信息科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支专业背景多元、学科交融、特色鲜明、共同攻关的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研究队伍。研究人员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规划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美国Spencer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2005—2007年期间共发表SCI/SSC/EI论文近130篇,出版著作、译著等30余部,并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目前研究所有博士点3个: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硕士点4个: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其中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我所开始独立招生,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50人左右。目前共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30余名,博士研究生60余名,以及多名博士后、访问学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所不断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的专业训练,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在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5-2008年期间:共有21人次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1名研究生获得北京师范大学“金声奖学金”,2名研究生获北京师范大学“求是奖学金”,7名研究生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派送6名优秀研究生到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并资助多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习是个体终生发展和社会演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和机器智能问题的核心。学习的本质是大脑改变的过程,即脑的可塑性,而认知神经科学则提供了研究大脑可塑性的技术手段。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便是基于此理念于2005年3月创建。她的成立即反映了国际上关注以脑为基础的学习机制的研究热潮,又反映了我国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强调对“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的研究。
本实验室以脑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动态发展观为核心指导思想,以高级认知功能为突破口,解决“学习与脑的可塑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建立我国基于脑的教育、基于脑的认知障碍矫治方法、基于脑的人力资源产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我国亿万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和心理健康发展,满足国家必须不断提升人口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大需求。
在研究手段上,本实验室将通过比较猴子与人类(进化)、儿童/成人与老人(个体发展)、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遗传)、正常人与脑损伤患者(系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共性和差异,从而理解学习在大脑发育和遗传约束的共同作用下的认知神经机制。所采用的实验技术手段涉及行为与分子遗传学技术、单细胞记录技术、脑电图、磁共振脑成像技术以及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与此多层面的研究手段相对应的是本实验室来自于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信息科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跨学科的研究队伍,以期做出世界一流科学创新成果,同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从而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上一流的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中心、学习理念推广中心和方案制定和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