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始建于1999年的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十年了,这十年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机制改革的十年,是世界各国政府竞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十年,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十年。十年来,学院以致力于推进公平社会的发展为使命,在“不问出身、不问资力、只唯实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科学各专业为基础,提倡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跟进学术前沿;积极加强与多个政府公共部门的合作,注重对中国国情的深层把握,不断增强中国的问题意识。十年来,我们秉持这一理念,坚守以上原则,积极回应各种国际国内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这些原则逐渐显示出力量,并潜移默化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成为我们显著的优势。近年来,这些优势在国际国内不断得到强化和凸显。与此同时,学院在各个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科研实力显著增强,政策参与广泛深入:十年来,学院(研究所)共计承担各类研究项目180多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11项,省部级45项,国际合作63项,到位科研经费6257万元。同时,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公开发表期刊论文220多篇,其中The Lancet两篇,SSCI、AHCI收录8篇,CSSCI收录100多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各6篇,《社会学研究》4篇,《管理世界》4篇,《统计研究》5篇,《经济研究》1篇,《新华文摘》转载4篇)。出版学术著作22部,提交各类研究报告100多篇,先后三次获得国务院、民政部及国家领导的重要批示。有4项科研成果和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2003年科研项目“中国社会救助体系改革”获得民政部首批民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2006年分别有研究报告、专著、论文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学术实力以及实证研究方法为我国社会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学院广泛为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以及科技部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协助编制各种纲要和政策规划。
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发展日趋成熟:十年来,学院(研究所)围绕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学科下不断拓展新领域,先后建立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的硕博学位点和社会政策专业硕士点,现在学院拥有公共管理4个专业3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的管理权。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一切有益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创新和举措,逐步确立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即:以与国际接轨、紧扣社会需求为原则,从定性、定量研究能力和理论修养三方面加强基础性训练;在教师配备、授课内容和课程设计上充分体现国际性;在符合中国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加强教学的前沿性;通过英文授课、案例教学、软件使用和实验设计等方式加强技能训练,为学生的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院在课程设置、导师制度、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提高,学科发展日趋成熟。
队伍建设呈现出规模、层次、结构、质量优势:一支由原来只有3人的教师队伍,发展成今天已拥有28名,且大多来自于世界知名学府,包括美国哈佛、伯克利以及马里兰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朝气蓬勃的教师团队。这支团队目前有教授5名,副教授10名,外籍教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位。这支团队不仅年轻,更重要的是学科背景、学术流派、定性定量研究等都可以相互补充,且都受到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总之,这支团队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层次、结构、质量和年龄优势。
十年来,我们脚踏实地夯实了一砖一瓦,构筑了一个牢固的平台,2008年,我们由研究所改制成为一个研究和教学并重的学院,我们的舞台更大了,我们的天地更加广阔了。然而,由于我们的领域是全新的,再加上我们学院尚处于幼年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故她虽生机勃勃,又难免稚嫩。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特别要勇于开拓创新,要求每个人都能以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参与到她的制度、价值、文化的形塑之中;这就更需要发挥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大家的才智和激情倾注到这个制度创新和价值构建的历史性过程之中。在新的平台上,我们要继续秉持原有的理念和原则,继续精进学术,求是创新,为打造贴近世界一流国际型、研究型的学院而更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