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及工程系下设流体机械研究所和机泵中心。
流体机械研究所:
流体机械研究所始建于 1956 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压缩机专业,自 1957 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 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博士点,并于 1988 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89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1995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本学科建立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8 年被批准为“长江学者”设点单位。2002 年在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中,以二级学科第一名直接入选。除此之外,还与国外一些大学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研究所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 40 余名。目前为止,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两千多名流体机械与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耕耘奖、省部级奖三十多项,专利十多项,部级优秀教材奖 1 项,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在 1993 年全国工程热物理及动力机械类研究生教学评估中被评为“A ”级。
研究条件
该研究所拥有离心式压缩机实验台等 17 套实验装置,包括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系统(PIV)、三维光纤式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 )和智能型多通道热线风速仪(HWA)等一系列先进测试仪器。
联系方式
电话:+86-29-82668723
传真:+86-29-82668723
E-mail:fluidmachinery@mail.xjtu.edu.cn
点击进入流体机械研究所网站
--------------------------------------------------------------------------------
机泵中心:
机泵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单位之一,也是流体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支撑机构。现有教职工11人,其中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1人,教育部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授(博导)3 人,副教授 3人,高工 1 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师 1 人,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 40 余名。
本中心积极承担着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任务。自成立以来所指导的研究生已有60余人先后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有多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先后获得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及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大型透平压缩机组集散控制与故障诊断一体化系统’、863计划微型燃气轮机项目中的高速高压比离心压缩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叶轮机械气动力学新一代反问题及优化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在科研成果的中试与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径、混流式三元叶轮设计方法及其流型”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国科技50年”重大成果。已被在冶金、石化、空分、制药、炼油等领域的上百家家企业得到工业应用,获得数十亿元经济效益。主持完成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低温压海水淡化技术专题子项—蒸汽压缩机”的研制,我国首台海水淡化装置离心蒸汽压缩机目前已在青岛投入工业运行考核。主持完成“大型尿素装置宽工况节能型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在2004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中,该成果被认定提升了我国流体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获奖及专利情况:
“全可控涡节能转子技术”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科技50年”重大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与科技进步奖多项,省部级奖7项。“大型尿素装置宽工况节能型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获 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离心压缩机的关键共性技术及在石化、冶金行业的应用”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种径、混流式圆柱面割线元素三元叶轮的设计方法”、“径、混流式三元叶轮单轴进刀铣削工艺”、“鼓锥形刀具及利用鼓锥形刀具侧铣复杂曲面离心叶轮的方法”分别在2003、2004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研究方向: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特色研究领域,主要有:叶轮机械计算流体动力学;叶轮机械现代优化设计理论;液体机械的自动控制,流场测试;化工介质多级多段离心压缩机研发及应用;三元叶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气-固耦合结构振动与叶片损坏;透平机械结构强度和振动;转子动力学;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究;洁净室技术等。
研究条件:
本单位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专业实验室,拥有世界先进的测量仪器:叶轮内部流场巡回检测系统、4通道热线风速仪及标定装置、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应变测量系统、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如四坐标、五坐标数控加工中心、真空钎焊炉等)。除此之外,先后建成了化工介质闭式实验、动静相干实验、高速和低速离心压缩机实验等多个平台。
联系方式:
电话:029-82663777(分机号:305、306、308、310、318),82668783
传真:029-826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