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经历中的挫折和困难,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宝贵财富。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发挥个人潜力是每个人都希望实现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最好。
劝学篇一
3.探究“学习”的现实意义。
探究词义,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学习设喻论证方法。
文章层面上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设喻论证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文化层面上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探讨“学不可以已”对于今人的意义并获得生活启迪。
教学步骤:
一、:
由“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锲而舍之”导入。
《劝学》,劝,劝勉;学,学习。
一读,读准字音:(方法指导: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
请学生朗读。
二读,读准节奏:(方法指导:以字为词,理解词义,准确译句)。
教师范读。
三读,读出语气:循循善诱、谆谆劝勉。
请学生朗读。
四读,读出语势:(排比、对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
感知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
1.在文章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或现象这些语句是想讲什么道理?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这篇文章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论证。
3.这篇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小结(见板书)。
1.简单介绍荀子。
《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
2.“学不可以已”在当时有什么先进意义?
通过比较,介绍诸子百家对待学习的观点的异同。
3.“学不可以已”对今人有什么启发?
请你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
再请你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劝学篇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劝学篇三
《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
1. 在朗读中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 把握人物对话的特点,揣摩人物神态、心理活动。
3. 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4.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1. 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 人物对话的深意。
教学难点:
情节的详略。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朗读中凭借语感了解大意。
讨论法: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跟同学讨论明确答案。
点拨法:教师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适时提示,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学习本文。
一、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但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相劝,但他都以各种理由推托了。那么,孙权最终规劝吕蒙读书了吗?我们看《孙权劝学》。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把握人物对话的特点,揣摩人物神态、心理活动。
三、初步尝试:
1.熟读课文,掌握注释中的重点词。
朗读要求: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第三步:结合内容,自由朗读,力争背会。
2.解释难解词语,及古今异义词。
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权谓吕蒙曰 告诉、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 主管事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 了解
卿言多务,孰若孤 谁。 比得上
蒙乃始就学 从事
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的时候。 到
卿今者才略 现在
古今异义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求学的较高学位
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3.试译课文,翻译重点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四、研讨与赏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朗读时语气坚决,不容推辞,同时又体现其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要读出其语重心长,言辞恳切的味道。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反映了吕蒙为自己的才略长进深感欣喜与自豪。
五、写作小提示: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结论:
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针对说话对象不同,语言要有所变化,语调也应有所不同。
六、尝试二: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3.问题研究: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启示?
4.送同学们一句名言: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高尔基)
5.从文中找出常用成语: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做刮目相待。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七、小结: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即生命有限,学海无涯。通过吕蒙的变化,让我们懂得了开卷有益的道理。同学们,希望你们以此为起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八、拓展延伸:
昔日的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而《伤仲永》里的仲永虽天资聪颖却因“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矣”。读罢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或以《当吕蒙碰到方仲永》为题写一篇练笔。
九、补充:由本文提炼出来的道理--
1.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就有收益。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督促周围的人学习,随着社会一同进步。
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要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愤读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劝学篇四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就学。
鲁肃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总结。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多媒体协助教学,课堂容量,内容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这节课我为了充分地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以“体验式的教学行为和理念,组织了较丰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自我“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者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整节课主要是围绕学生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自我体验在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节课的体现是突出的。特别是在“读出感情”这一环节的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体验”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到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语气。
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忽视。在这节课中,老师始终站在点拔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集中时间与精力对难点进行突破;正是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启示。这样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板书比较简洁,有条理。
三、揣摩人物语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方仲永和吕蒙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二、板书虽然简洁但是却忽略了对重点词语及句式的板书,文言字词讲的少。
三、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四、没有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缺少更多的生活体验的交流,当然这也和本文的内容有关。
劝学篇五
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
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3、全班汇报。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孟母断织劝学》是一个剧本,讲的是孟子逃学回家后和孟母的一段对话,孟母知道孟子逃学回家不想读书后,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而是以剪断快要织好的布来激励他,告诉他,剪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活泼好动而又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表现欲望的普遍特点,如果把课本剧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会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于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挖掘课本中那些语言生动形象又蕴含人物的动作描述,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组织学生分小组编演课本剧。例如教学《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无所获。刚开始编排时,绝大多数的同学虽然已经搞懂了文章的内容,但只会照着书来念所谓的台词,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而把他们认为平淡无味的课文变成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课本剧呢?学生们就自主地提出由他们自己去改编、排演。于是我就让他们自主讨论确定一篇声情并茂的课文《孟母断织劝学》作为剧本的题材,然后根据学习小组的编排方式进行表演。在这一次的表演活动当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每一个演员都是那么像模像样,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是如此的透彻,就是连平时最讨厌上语文课的万通同学在扮演孟子时也是那么投入,那么专注;当其他组同学在表演时,每一个同学都看得那么认真,每一个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节课上,我教的轻松,学生们更是学的轻松快乐,可以把课文在舞台上演出来,还可以让自己当一当演员,他们真高兴。就这样孩子们自己说自己演,自己评论,自己说收获,这节课比我预想的要好的多,也要顺利的多。下课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似乎还留在演出中,都觉得不尽兴,有些同学听我说下课了,他们大声喊着:“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来演好不好?看着学生喜形于色的表情,我身心愉悦的结束这节课,因为今天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演绎一堂精彩的课本内容,发现了许多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了同学们对学语文的态度,也让我看到了今后自己教学中新的思路。
劝学篇六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议论。
4、鲁肃与吕蒙交谈以后有何举动?结友。
找出两个词来概括吕蒙的变化: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劝坚定有力不急不恼推心置腹现身说法循循善诱。
鲁肃大惊吕蒙自信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讨论后明确。
1.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4.(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
(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4)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5)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孙权:关心下属,循循善诱。
吕蒙:勤奋好学,自信。
鲁肃:慧眼识人。
一、语气词的运用。
二、成语集锦。
三、古今异义。
四、情节处理上的特点?
劝学篇七
《孙权劝学》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第四篇写的是文学家群像,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和治学的方法。
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主体的分析。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很简单,所以,我安排了一课时。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所以,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策略的制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难点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用了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多媒体课件。
学生翻译完课文以后,我用课件出示重点字词,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方法直观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阐述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反复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3、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独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的信赖,可他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
二、一读——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请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自评,读得怎么样?)。
过渡:读好一篇文章,不但要把字音读准确,还应该读出什么?(重音、节奏、感情)。要想读得更好,还要明白课文内容,可能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字词的意思不明白,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三、二读——读懂课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译课文。
2、学生互译。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共同解决。
4、是出示重点词句,学生翻译。(抢答形式)。
解释加点的字词:
翻译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卿今者才略,非复无下阿蒙!
四、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真要把这篇文章读好,还要读出语气。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我们要读出语气,就要在人物的语言上下功夫。
1、找出有关孙权、吕蒙、鲁肃的对话,各自练读。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要重读强调)。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豪)。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惊讶不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指责中带有自豪)。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
4、学生再次练读。
5、分析人物形象。
五、延伸:
学习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小结:
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的劝学,体现出孙权的善劝,我们从鲁肃对吕蒙的夸赞,可以看出鲁肃的爱才、敬才,从吕蒙的变化可以看出孙权劝学是成功的。
七、课堂小练笔我们学过《伤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方仲永与吕蒙相比,恰恰相反,一个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吕蒙,他们会演绎出怎样一段故事呢?请以《穿越时空的相遇》为题,写一篇2百字的小片段。
劝学篇八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
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2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
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
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
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
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劝学篇九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两课时
1、阅读课文,,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后记: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学生能够理解和找到文中的主旨。背诵的情况也是良好。
劝学篇十
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总结了治学经验,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以一组比喻句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和改变自己。接着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不仅要善于利用外部的客观条件,还要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那样不断积累,像“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样坚持不懈,像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那样用心专一。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长期不断积累起来的,一个人只要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剖析:君子,古指道德学问都达到很高境界的人。已,停止。
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的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问题,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是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要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而言,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练,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剖析: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蓼蓝。于,前一个为介词“从”,“青于蓝”“寒于水”中的“于”均为“比”。此句意思是: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却比蓼蓝显得更青;冰,水(遇冷)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这两个比喻,是说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胜过昨日之我,也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不过要达到“青于蓝”“寒于水”,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表明了中心论点。它催人奋进,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3.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经过学习可以使人由“恶”而变“善”。因此他强调了“”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变为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深刻地说明了学习是可以彻底地改造一个人的。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剖析:砺,磨刀石。参,验,检查。省,省察。过,此为名词,过错,过失。此句意思是:所以木头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放到磨刀石上一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作者用一“故”字,以示对上文的归纳,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而改变了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也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这两个比喻并列使用,喻意更为明确、深刻。同时它也对后面的进一步推论奠定了基础。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剖析:兴,起,兴起。备,具备,具有。此句意思是: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产生;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于是高尚的精神智慧就会自然形成,圣人的思想也具备了。
作者再用两个比喻来说理,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十分强调“积善”的作用,因而,这里连设两喻,从正面论证了积累的作用。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剖析:跬,古代指半步。古人以迈出一脚为“跬”,迈出两脚为“步”。此句意思是: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说明学习靠积累。与上一句形成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才能实现。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剖析: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锲,刻。镂,雕刻。此句意思是:骏马一次跳跃,(毕竟)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功绩在于坚持不懈。用刀刻一下就放下来,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用刀刻个不停,即使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器)。
这里谈论的是如何积累的问题。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然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然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这便告诉人们,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荀子又用“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相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对于人们学习而言,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
荀子认为“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日积月累,必须要坚持不懈。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剖析:埃土,即尘土。一,专一。六跪,六条腿。螯,蟹钳。此句意思是: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心思专一的缘故呀。螃蟹虽然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荀子以蚓和蟹进行设喻,两相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不能浮躁。浮躁了,无论你有多少本领,有多大能力,都将一事无成;反之只要专心致志,即使能力小,办法单一,坚持下去也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学习更是如此,只要专心致志,就会取得成功。这里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两个角度论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重点语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审美鉴赏。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见解,也集中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1.比喻贴切,以喻代议。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章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2.多用对比,便于说理。
《劝学》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整齐的句式进行正反对比。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而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一、学海拾贝。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中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实词”从词义上看,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在文中”相当于通常所说的语境。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从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去分析它,掌握它的意义。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文言文学习极为重要的内容。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
二、典题精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指点迷津:这道题选的四个句子,要解释的四个实词,虽来自课外,但考查的立足点却在课内。
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就可以推知a项中“拔”可解释为“攻取”,由于主谓之间有被动关系,所以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联系《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就可以推知b项是正确的。
“使老弱女子乘城”的前后语句是田单“乃令甲卒皆伏”“遣使约降于燕”。这些都是他用来示弱和迷惑燕军的一种手段,可以推出此处解释为“巡视”是不合语境的,且“巡视”一词也不符合老弱女子的身份。联系《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诗经•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来看,应解释为“登上”。
联系《过秦论》“追亡逐北”,可以推知d项的解释也是正确的。
其实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实际上考查的是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只要我们胸中有课本知识,能由已知到未知进行比较推断,就能见“题”不惊,稳操胜券。
答案:c。
劝学篇十一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1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2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3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一、看导语、注释1(作者、作品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卿邪孰遂。
2、朗读课文。
三、看书下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字多义。
四、阅读课文概括情节。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五、课文在材料的安排、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六、分析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孙权:严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大有长进。
七、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看。
劝学篇十二
[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三、一读——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劝学篇十三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1课时。
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
吕蒙——。
——对话。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
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
七、总结。
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八、作业。
1、小练笔(任选一题):
(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小作文《当吕蒙碰到方仲永》。
2、新学案第15课。
劝学篇十四
《劝学》作为荀子的代表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经典,其思想厚重、智慧,跨越千年仍不褪色。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品味《劝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学不可以已。这五字是荀子在《劝学》中开宗明义之语。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学不可以已,重在“积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日常事务繁多,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学习,要想“学不可以已”,贵在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这正是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欧阳修做官时应酬很多,就把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都用于学习和思考,写出了不少名篇。领导干部只要每天读10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300页,不就是一部大部头吗?只要能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就能及时充电,做到与时俱进,保证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良好素质。
学宜善假物。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要傲立群雄,必须站在经典的肩膀上,善于借鉴。
学宜善假物,重在“博”。鲁迅说:“博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领导干部学习可不必如专家学者那样在某一领域精而专,然“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领导干部,就必须博览群书、博学多识、博闻强记。博学多识不仅能使人风度儒雅,谈吐不凡,“腹有诗书气自华”,更重要的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博学过矣”,博学多识、博闻强记能使人避免偏执狭隘,胸襟开阔,目光远大,见识过人,为提高领导的综合素质和执政水平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学宜善假物,重在“辨”。当前各种信息快速膨胀、知识层出不穷,不辨是非,“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领导干部的辨别力,关系一方社会、百姓切身利益。所以,不能盲目地学,要带着目的学,要带着思考学,要带着实践学。慎思明辨,才会斩获真知。
学须用心一。荀子认为,学习要专心致志,不急不躁。这就是说,学习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
学须用心一,重在“恒”。庄子说“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毛泽东一生与书为伴,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至死方休,党内共知。当今时代,知识和信息瞬息万变,一旦放松学习,知识结构就会老化,就会被时代所遗弃。所以,学习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作为领导干部,倘若认为已经达到了奋斗目标,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恒心,导致固步自封、盲人骑瞎马,对人对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己则“夜半临深渊”而浑然不知,那是非常可怕的。《礼记・中庸》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领导干部要想站在一定的高度,就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恒心和毅力来学习,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学须用心一,重在“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古人提倡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法虽不可全取,但静下心来专攻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蚯蚓无爪无牙,无筋无骨,却能上食泥土,下饮黄泉,在于用心专一;螃蟹身有八脚且“握”两大钳,却只能住蛇的洞穴,原因就在于心躁。“无限风光在险峰”,浮光掠影、不专默精诚,就永远不会达到至高境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做到“用心一”,学习就绝不能“简单化”、“休闲式”,需要静下心来,甘坐“冷板凳”。应酬交际再多、繁杂事务再忙,也不可忘记“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古训。
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今天,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使命追求和终身课题,方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才能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劝学篇十五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5.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9.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10.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劝学篇十六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习,每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八)、作业设计。
文中有多处省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扩写《孙权劝学》,完善人物形象。语言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文白夹杂,字数不限。
(九)、板书设计。
吕蒙虚心听劝。
鲁肃真诚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