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0 18:46:41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
    小编:江JSX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一

一、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选材,精心设计,引起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三、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创作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比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郊游”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虽然运用的有很多是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它注重的是幼儿通过对物体(乐器、道具)的操作摆弄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解知识。现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并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比如:小班一节音乐课《小兔和狼》,歌词中提到“小兔子蹦蹦跳跳”、“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我会启发孩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事物,孩子们会想到用木鱼来表现小兔子,用沙球来表现风儿和树叶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性了解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重新组合,进行创作。所以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我尽量不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小熊运西瓜”游戏活动,不管是小熊如何运西瓜,还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西瓜滚跑等等,我没有进行示范,都是通过幼儿多次地尝试游戏活动,大胆地去理解探索创造,他们的乐感就渐渐形成了,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比如:乐器创作活动“我的一天”,孩子们最后用乐器给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简单,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刚开始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来的,虽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也使孩子们有一种成功感。我觉得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情景式教学的运用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通过进行情景式教学的实验,总结了情景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

(一)设置情境。

1、特殊的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学期,幼儿园专门设了音乐教室,孩子们来到这个环境中,就知道是来进行音乐活动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教师带领儿童综合的运用各自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并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来观察、操作这些环境和材料。儿童通过与这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会自觉的把这种外部环境中孕含的音乐的各种因素吸收进去,最终构成内心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概念。

2、组织教学,设置与课堂教学目标相配套的教学情境。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比如:游戏“去寻宝”(音高练习游戏),老师首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的寻宝探险区域,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今天我们要到大森林里去寻宝,我们赶快出发吧!”把孩子引入到大森林的自然环境中,引发了孩子对接下来森林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期待,同时也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感受情境:

这一环节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热身”,通过与教学内容配套的一些基本训练,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同时有针对性的初步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设下铺垫。仍拿“去寻宝”作例,当孩子坐好后,我设计了听辨旋律的基本练习,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导入:“我们去探险的过程中要经过三道特殊的门,打开这个门的咒语是一句音乐,只有你唱对了每个门唱出的旋律才能通过,我们先来把自己的耳朵练一练好不好?”接着,我进行了一些模唱练习,整个课堂开始进入一种师生都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表现情境:

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快的学习,并尝试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所学的技能等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情境。在“去寻宝”中,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游戏,到每一扇门前时都会认真听老师给的旋律,但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是在进行模唱练习,反而是想办法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每一个阻碍。在这一环节中关键的是将学习内容游戏化、情景化,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四)拓展情境: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比如:对歌曲的创编、音乐的再现等等。在“去寻宝”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设置每一扇门的音乐咒语,其他孩子来模唱,这对孩子来说又是积极创作、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拓展情境这一环节所有的创编活动中,都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或小组成员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

(五)转化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幼儿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老师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人人都可以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环节中,缓和孩子的情绪,并使他们带着一种期待离开课堂,同时也和开头的组织教学形成了呼应。

总之,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为幼儿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五、积极评价,恰当鼓励在评价时教师往往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教师将大量时间化在评价幼儿是否遵守规则,惩罚或贬低做了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静坐着等待教师处理纠纷。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作法,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首先,重视幼儿从事音乐活动的情感因素,重点讲评幼儿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获得成功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如幼儿在进行多声部儿歌轮念、轮唱,轮奏的系列游戏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真正从中感受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错了声音就不好听了,我尽力用下面评价鼓励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当游戏未取得成功时,我就通过提问或提出建议,并让幼儿进行思考、实践、鼓励幼儿最后通过努力合作而取得成功。因而,在这引起活动中使那些顽皮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都增强了自控能力,促进了幼儿兴趣的发展。其次,评价中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我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其能从自主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学习,营造一种相互讨论的气氛。因为,幼儿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他们的音乐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师创造的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一定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花朵”都渐渐绽开。如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段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作画,在评价时,我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评价中较注重调动、推进幼儿与材料间,成人与同伴间的互动,评价的效果是能激励每个幼儿动起来,思考起来,至于幼儿“编”得怎样,并不看得过分重要,评价中要重视发现幼儿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与教师讨论的勇气,因此,教师应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方式,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以增加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这种教学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在教学中可能会感到起步很慢,但这过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点滴知识都不是教师“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六、不足之处

当幼儿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幼儿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幼儿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像有一次,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由于孩子们对乐器非常感兴趣,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这时也乱了,他们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拉不回来了。我觉得肯定是我表扬没运用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孩子或者不够吸引孩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与幼儿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音乐教学总结

(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感到《音乐标准》中关于音乐课程价值理念的表述,课程总目标的建立:以及要求从"感知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四个领域构建教学内容和标准,是强调了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表明了突破传统上以(学科知识)教材为中心的旧格局,上升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新局面。在初中中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四个领域的构建,给音乐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一、课改带来的惊喜是什么:

1、教学理念的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音乐为动力,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听觉的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这个音乐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学生就会有了学习歌曲的欲望。

2、教师角色的转变。"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音乐课上老师关注不只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拓展音乐综合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审美的探索、创造的态度与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比以前爱上音乐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与学生走到一起,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对于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始终面带微笑,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具有独特的看法,因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尽量不结束真理。教师既是出色的导演又是忠实的观众,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

3、以生为本,重视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不是全才,更不是完人,学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师这下,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公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这节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利用了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自我表现的意识,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年龄小的学生强,孰不知,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放手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配合,让听课老师都深受感染,这是这节课最亮的闪光点。达到了让学生兴趣音乐先让其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二、教材教学建议

(一)重视歌曲教学方法的研究。三年级要打好歌唱(独唱、合唱)基础,良好的习惯和技能要建立起来,课前要充分备好每首歌曲;教学中要采用模唱、接唱、对唱、编唱、表演唱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齐唱、合唱;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歌唱内容和内涵的感悟和审美。

(二)要以生为本,大胆调整教材歌曲内容,动听的歌曲应该让学生多体验;不好听的,建议不唱,选择课本外好听的歌曲,尽量使学生保持对歌唱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三、课改存在的问题及音乐教师的反思:

(一)存在问题:培养时间短,对课改理念不透彻,无法将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存在教师对课改缺乏热情、主动;农村中小学设备落后,形同虚设,没有专业教师;

(二)音乐教师的反思:

1、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音乐教育教学优势,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特征。音乐教学的人文特征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在音乐要素的探知、音响感受以及歌唱、奏乐等表演活动中发现音乐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谐、优美、欢快、激昂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美术学习不可替代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根据这样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尽量向学生传递优美、生动和多样式的音乐,如A老师的奏乐、歌唱、表演、语言都要力求准确、优美;B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入手考虑不好听,不好唱的音乐不要强调学生听和唱,或者学生会远离音乐课堂;C不要为了综合而削弱音乐丢失了音乐的个性的特质。

2、"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音乐课堂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间的综合,要自然、生动。如欣赏电影音乐,首先想到的是音乐,为了探索电影音乐的性质和牲,必然要涉及到电影表演艺术形态和情节等。

总之,主和次要明确。而课程上的综合应该是分别由不同艺术学科的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的艺术综合课程。不要片面的把"综合"理解为在一堂课内多门艺术的拼凑和叠加。

音乐课堂不应该只关注音乐教学舞蹈、戏剧、电影也应适当的、有计划的进入音乐课堂,拓展我们和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品位。

3、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新理念,有的学科包括音乐教师实话这一理念后,提出质疑。我个人的看法是:"合作学习对于音乐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于音乐课堂中,关键是合作质量和效果。音乐课堂教学切实离不开合作(全班、小组)。那么,我们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使之科学地运用音乐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与质量。

4、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多元多样,不应该还是沿用传统习惯和教学模式,既:纯粹地围绕一个音乐作品以歌唱、欣赏为主的教学,或者是歌曲和欣赏综合的教学。应该建立更多样的教学模式,如,主题下的音乐要素体验与探索的综合音乐感教学(节奏、旋律、力度、音色)如,民族基本舞步、歌曲创作、打击乐器等的教学。努力拓宽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感受更丰富的艺术文化获得更生动而多样的艺术养分。

音乐教学总结

(三)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教师,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说:“中小学音乐教育既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也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来学习音乐;既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今天的享受而学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而学音乐。”

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呼吁“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初二年级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二

音乐教学总结

(一)

不知不觉,我担任专职的音乐教师已经一学期了,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一、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选材,精心设计,引起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三、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创作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比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郊游”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虽然运用的有很多是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它注重的是幼儿通过对物体(乐器、道具)的操作摆弄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解知识。现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并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比如:小班一节音乐课《小兔和狼》,歌词中提到“小兔子蹦蹦跳跳”、“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我会启发孩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事物,孩子们会想到用木鱼来表现小兔子,用沙球来表现风儿和树叶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性了解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重新组合,进行创作。所以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我尽量不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小熊运西瓜”游戏活动,不管是小熊如何运西瓜,还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西瓜滚跑等等,我没有进行示范,都是通过幼儿多次地尝试游戏活动,大胆地去理解探索创造,他们的乐感就渐渐形成了,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比如:乐器创作活动“我的一天”,孩子们最后用乐器给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简单,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刚开始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来的,虽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也使孩子们有一种成功感。我觉得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情景式教学的运用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通过进行情景式教学的实验,总结了情景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

(一)设置情境。

1、特殊的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学期,幼儿园专门设了音乐教室,孩子们来到这个环境中,就知道是来进行音乐活动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教师带领儿童综合的运用各自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并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来观察、操作这些环境和材料。儿童通过与这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会自觉的把这种外部环境中孕含的音乐的各种因素吸收进去,最终构成内心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概念。

2、组织教学,设置与课堂教学目标相配套的教学情境。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比如:游戏“去寻宝”(音高练习游戏),老师首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的寻宝探险区域,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今天我们要到大森林里去寻宝,我们赶快出发吧!”把孩子引入到大森林的自然环境中,引发了孩子对接下来森林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期待,同时也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感受情境:

这一环节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热身”,通过与教学内容配套的一些基本训练,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同时有针对性的初步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设下铺垫。仍拿“去寻宝”作例,当孩子坐好后,我设计了听辨旋律的基本练习,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导入:“我们去探险的过程中要经过三道特殊的门,打开这个门的咒语是一句音乐,只有你唱对了每个门唱出的旋律才能通过,我们先来把自己的耳朵练一练好不好?”接着,我进行了一些模唱练习,整个课堂开始进入一种师生都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表现情境:

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快的学习,并尝试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所学的技能等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情境。在“去寻宝”中,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游戏,到每一扇门前时都会认真听老师给的旋律,但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是在进行模唱练习,反而是想办法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每一个阻碍。在这一环节中关键的是将学习内容游戏化、情景化,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四)拓展情境: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比如:对歌曲的创编、音乐的再现等等。在“去寻宝”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设置每一扇门的音乐咒语,其他孩子来模唱,这对孩子来说又是积极创作、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拓展情境这一环节所有的创编活动中,都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或小组成员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

(五)转化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幼儿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老师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人人都可以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环节中,缓和孩子的情绪,并使他们带着一种期待离开课堂,同时也和开头的组织教学形成了呼应。

总之,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为幼儿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五、积极评价,恰当鼓励在评价时教师往往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教师将大量时间化在评价幼儿是否遵守规则,惩罚或贬低做了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静坐着等待教师处理纠纷。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作法,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首先,重视幼儿从事音乐活动的情感因素,重点讲评幼儿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获得成功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如幼儿在进行多声部儿歌轮念、轮唱,轮奏的系列游戏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真正从中感受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错了声音就不好听了,我尽力用下面评价鼓励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当游戏未取得成功时,我就通过提问或提出建议,并让幼儿进行思考、实践、鼓励幼儿最后通过努力合作而取得成功。因而,在这引起活动中使那些顽皮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都增强了自控能力,促进了幼儿兴趣的发展。其次,评价中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我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其能从自主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学习,营造一种相互讨论的气氛。因为,幼儿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他们的音乐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师创造的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一定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花朵”都渐渐绽开。如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段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作画,在评价时,我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评价中较注重调动、推进幼儿与材料间,成人与同伴间的互动,评价的效果是能激励每个幼儿动起来,思考起来,至于幼儿“编”得怎样,并不看得过分重要,评价中要重视发现幼儿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与教师讨论的勇气,因此,教师应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方式,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以增加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这种教学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在教学中可能会感到起步很慢,但这过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点滴知识都不是教师“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六、不足之处

当幼儿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幼儿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幼儿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像有一次,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由于孩子们对乐器非常感兴趣,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这时也乱了,他们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拉不回来了。我觉得肯定是我表扬没运用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孩子或者不够吸引孩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与幼儿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音乐教学总结

(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感到《音乐标准》中关于音乐课程价值理念的表述,课程总目标的建立:以及要求从"感知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四个领域构建教学内容和标准,是强调了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表明了突破传统上以(学科知识)教材为中心的旧格局,上升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新局面。在初中中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四个领域的构建,给音乐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一、课改带来的惊喜是什么:

1、教学理念的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音乐为动力,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听觉的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这个音乐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学生就会有了学习歌曲的欲望。

2、教师角色的转变。"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音乐课上老师关注不只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拓展音乐综合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审美的探索、创造的态度与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比以前爱上音乐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与学生走到一起,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对于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始终面带微笑,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具有独特的看法,因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尽量不结束真理。教师既是出色的导演又是忠实的观众,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

3、以生为本,重视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不是全才,更不是完人,学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师这下,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公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这节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利用了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自我表现的意识,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年龄小的学生强,孰不知,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放手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配合,让听课老师都深受感染,这是这节课最亮的闪光点。达到了让学生兴趣音乐先让其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二、教材教学建议

(一)重视歌曲教学方法的研究。三年级要打好歌唱(独唱、合唱)基础,良好的习惯和技能要建立起来,课前要充分备好每首歌曲;教学中要采用模唱、接唱、对唱、编唱、表演唱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齐唱、合唱;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歌唱内容和内涵的感悟和审美。

(二)要以生为本,大胆调整教材歌曲内容,动听的歌曲应该让学生多体验;不好听的,建议不唱,选择课本外好听的歌曲,尽量使学生保持对歌唱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三、课改存在的问题及音乐教师的反思:

(一)存在问题:培养时间短,对课改理念不透彻,无法将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存在教师对课改缺乏热情、主动;农村中小学设备落后,形同虚设,没有专业教师;

(二)音乐教师的反思:

1、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音乐教育教学优势,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特征。音乐教学的人文特征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在音乐要素的探知、音响感受以及歌唱、奏乐等表演活动中发现音乐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谐、优美、欢快、激昂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美术学习不可替代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根据这样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尽量向学生传递优美、生动和多样式的音乐,如A老师的奏乐、歌唱、表演、语言都要力求准确、优美;B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入手考虑不好听,不好唱的音乐不要强调学生听和唱,或者学生会远离音乐课堂;C不要为了综合而削弱音乐丢失了音乐的个性的特质。

2、"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音乐课堂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间的综合,要自然、生动。如欣赏电影音乐,首先想到的是音乐,为了探索电影音乐的性质和牲,必然要涉及到电影表演艺术形态和情节等。

总之,主和次要明确。而课程上的综合应该是分别由不同艺术学科的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的艺术综合课程。不要片面的把"综合"理解为在一堂课内多门艺术的拼凑和叠加。

音乐课堂不应该只关注音乐教学舞蹈、戏剧、电影也应适当的、有计划的进入音乐课堂,拓展我们和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品位。

3、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新理念,有的学科包括音乐教师实话这一理念后,提出质疑。我个人的看法是:"合作学习对于音乐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于音乐课堂中,关键是合作质量和效果。音乐课堂教学切实离不开合作(全班、小组)。那么,我们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使之科学地运用音乐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与质量。

4、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多元多样,不应该还是沿用传统习惯和教学模式,既:纯粹地围绕一个音乐作品以歌唱、欣赏为主的教学,或者是歌曲和欣赏综合的教学。应该建立更多样的教学模式,如,主题下的音乐要素体验与探索的综合音乐感教学(节奏、旋律、力度、音色)如,民族基本舞步、歌曲创作、打击乐器等的教学。努力拓宽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感受更丰富的艺术文化获得更生动而多样的艺术养分。

音乐教学总结

(三)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教师,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说:“中小学音乐教育既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也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来学习音乐;既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今天的享受而学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而学音乐。”

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呼吁“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初二年级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三

时光如梭,一转眼又到期末了,忙碌又充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了,我细细的回顾一下自己在这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我这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上,热爱教育事业,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笔记。我积极响应学校各项活动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各项学校的,与同事相处融洽。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魅力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我担任一年级3、4班;二年级3、4班;三年级3、4班和五了、六年级共11各班的音乐课堂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我自身的专业,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加入了律动、唱游、奥尔夫教学法等,这都是孩子喜欢的环节,这些活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让孩子们的肢体语言更加灵活。一学期下来,一年级就学习了舞蹈《咏鹅》、《雁群飞》和《娃哈哈》,二年级学习了《画》、《掀起你的盖头来》等,将舞蹈融入课堂,是孩子们非常乐于接受的环节。不管是高年级或低年级的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本学期期末考核跟以往不同,我组织学生以“期末联欢会”的形式进行。首先我先定制一份期末联欢会节目单,要求学生按照节目单自学报名参加、自己组织排练、自由竞选节目小主持等等。消息一出,孩子们可开心了,了解了活动规则后,他们积极主动地报名,认真的排练,甚至有同学积极主动来跟老师请教排练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同学在排练过程中因意见不统一,发生了冲突,看到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我满心欢喜。汇演了,孩子们的节目虽然都不成熟,汇演虽然不完美,但是在排练过程中他们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更懂得了如何合作。我想这会是他们一次难忘的经历,以后我还会坚持组织举办“班级期末联欢会”,让他们不成熟的表演,慢慢走向成熟。

本学期,我继续带领舞蹈队及部分管乐队的训练工作。舞蹈方面,配合“金牌小主持人暨才艺大赛”排练了开场舞《快乐宝贝》、独舞《数星星》《印度天使》《open your dear 》等节目;管乐队主要是梯队的组建,本学期管乐队的成绩不明显,原因多方面的,主要是师资队伍不够。

1、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入奥尔夫教学法和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的进步,争取多去参加比赛和教研活动,以锤炼自己。

本学期我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上课认真,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做好自己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能积极配合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新线上音乐教学总结 音乐教学总结五篇四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一、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三、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自制力也相对提高,我采用“视唱教学法”,让他们在唱的过程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识谱训练,让其在自学的形式下来完成教学,此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