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名人的故事简介篇一
怎样学好高中历史,我觉得对于历史来说,这是一门需要平时积累的科目,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名人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简介
名人的故事简介篇二
1953年1月2日,他出生在福建厦门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好、钢琴好、绘画好、篮球也棒,就连玩游戏,也远胜同龄孩子一筹。
“有些人,生来就是做主角的。”当有一天,从书上读到这句话时,他激动了好半天:“这分明就是用来形容我的啊!”
他更加发奋努力,很快就脱颖而出。那时,李小龙的电影风靡神州大地。做一名像李小龙似的娱乐巨人是他的梦想。1971年,凭着过人的表演天赋,他如愿以偿进入了香港无线电视演员培训班。在这个40人的班级中,精英辈出。他的同学有周润发、任达华,还有一个叫林岭东,后来成为香港著名导演。尽管如此,他的成绩仍然稳稳居于班级前三名。
从1971年年末开始,陆续有剧组来班上招演员。可是,他几次都与主角的机会失之交臂。一个导演真诚地对他说:“你的长相,太过老气,又不帅,只怕很难演主角。”他不信:“我成绩这么好,怎么就演不了主角呢?”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他去了许多的剧组应聘,但都没能担任主角,反倒是班里那些成绩一般的同学,演了许多主角,开始成名。他为了生计,也演了几个配角,可是因为缺乏热情而表现平平。
就在他情绪低迷、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老师找到了他:“香港每年拍摄多少部电影?”
“有一二百部吧。”
“每部戏里都有男女主角,这样算来,足有几百名主角吧。可是这些人里面,成名的又有几个呢?”老师又说,“若是演技平平,演了主角又能怎样?若是真有功力,配角何尝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他听了,大受启发。从此他认认真真地饰演每一个配角。每一个角色,他都仔细地看剧本,琢磨很久。有一次为了演好一个乞丐的眼神,他跑到天桥底下,混在一群乞丐里待了3天。就这样,他先后与刘德华、梁朝伟、周润发等多位大牌明星合作,备受好评,尤其是与周星驰的合作,更是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向了巅峰。
1990年,他获得了台北金马影展最佳男配角奖,从此成为华人娱乐界最具实力的演员之一。
他的名字叫吴孟达,在近40年的演艺生涯中,他没有担任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全是配角。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亿万影迷心中那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艺术成就不逊于任何一位主角。
在吴孟达的办公桌上,有着这样一条座右铭:“做剧情的配角,做人生的主角。”
是啊,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力高强之人何止千万,哪能都做得了主角?配角,才是人生的常态啊!做主角固然风光,甘做配角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把配角做足做绝,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名人的故事简介篇三
20_年,第15次提名金像奖的刘青云终于拿到他的第二座影帝奖杯,离上一次他拿奖已经过去8年。
青云拿奖,他本人当然高兴,但社交媒体上欢呼的人显然比他本人更高兴,每个id都在替他扬眉吐气。从1982年入行,刘青云身上似乎就有一种奇怪的观众缘,在银幕上也好,在生活里也好,他似乎永远憨憨傻傻、不争不抢地站在一边,反而格外惹来群众爱怜。有一次夺金像奖他输给刘德华,facebook上居然发起过一个有名的行动叫“一人一票,支持青云”,意即大家投票选举他当人民的影帝,民意之深,可见一斑。这次刘青云拿奖简直就像一个普通人用一己之力默默守候,终于登顶的励志故事,再加上他与妻子郭蔼明那闪闪发光、此情不渝的爱情故事,厚嘴唇的刘青云成为实力派男神、好男人的样板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上,人们似乎都曾经爱过帅哥靓女,但私底下,又会偏心那样的老实人。
就如刘青云所说,他的人生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苦,“我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他自己都说。跑龙套跑了两年,21岁演《新扎师兄》也算是声名鹊起,虽然没有同剧男主角梁朝伟那样的声势,但好赖也算被人所知。1992年转战电影圈,第一部戏就是《新不了情》,“这部电影让我在电影圈里站稳脚跟”。好景时他一年拍十来部戏,不好的时候,他也是几位导演的心头好,总有工开。私生活更是顺利得不得了,他娶得史上最高学历的港姐老婆,两人恩爱无比,有机电学硕士、既温柔又聪明的贤内助打理内务,他得以心无旁骛地在电影路上慢步悠游。除了没有生孩子,他的生活没有缺点,而没生孩子,是他自己的选择。
毒舌演员黄秋生曾用八个字评价刘青云:大智若愚,绝顶聪明。也许,他就像我们中学时班上那种长相平常、嘴笨木讷的聪明同学吧,虽然一开始他一点儿也不惹人注目,但他捺得住性子,看得到机会,一早知道自己要什么,选准了路就不动摇。事业如此,爱情也如此,就像刘青云悟出的人生道理:“我觉得人生跟堵车好像,一堵车我就会埋怨自己为什么不选另一条路走,其实自己也知道,走另外一条也是一样的,它可能也在堵。你选了哪条路就应该径直走这条路,不要再去想另一条路上的风景,因为最后其实是殊途同归。”
所以,好好地、认真地选一条路,努力地向前跑,往往到最后就活成了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有一次,功成名就的刘青云接受同班同学曾华倩的采访,曾小姐当年是艺训班最出风头、最漂亮的女生,曾经是梁朝伟的女友,后来嫁人、生子、离婚,当了单亲妈妈。曾回忆当年的情形,只觉得刘青云是个内向的男孩,“你好cool,沉醉在自己的世界,我同吴君如、陶大宇一帮人玩得好癫,你就坐在一角!”刘青云的回答则颇有意味:“啊?我不觉得是这样的,可能我怕人多吧,但我有赔笑啊!”
赔笑,多么辛酸的词,当年的班花可能怎么也没注意过这个又黑又土又穷的男同学吧,她和她那帮朋友甚至在背地里怀疑过这个怪同学是不是从来不换洗裤子。好多活动他又不肯去,其实他只是太穷了,穷得只剩下自尊,有时连搭公交车的钱都没有,每天步行来去,吃方便面度日,每天都在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一行。李安说人蹲得越低,看得才越透,怎么说呢?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上,在这条充满帅哥靓女的星光路上,对于一个长相普通的人来说,成功也许是一件更需要耐心的事,要等运气降临,要等机会来到,要让自己慢慢被人们看到。没有足够的天分和不够漂亮,在上半场拿不到球的人千万别放弃,积攒体力等下半场吧。
虽然成功并不是什么必须要做的事,人生说到底没什么意义,殊途同归。但人活一世,到底也要努力盛放一场,漂亮的人盛放得早一点儿,普通的人盛放得晚一点儿,像刘青云一样,不是也挺好?而且,只要一路坚持,就算曾是那个并不显眼的随跑者,也终有超越众人冲向终点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