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5 14:40:41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
    小编:江JSX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一

偶闻一位语文老师感叹:“如今的数学课,都很提倡动手操作呢。”从中可以窥见新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带来的可喜变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绝不是简单的“动手活动”,如果缺少了数学思考,淡化了学科特点,就丢弃了数学课不可缺少的“数学味”。

片段一:初次摸球,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老师组织学生参加摸球活动:

师:在黑色塑料袋子里放着6颗黑玻璃球和6颗红玻璃球(以下简称黑球和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结果会怎样?

生:可能摸到黑球也可能摸到红球。

师:摸之前自己先猜猜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摸到红球有奖励哦。

先请一位学生摸一次,结果是黑球。再请这位学生摸一次,于是兴奋地握拳高喊:“红球,红球!”但第二位摸到的还是黑球,摸球者情绪失落。请第三位学生摸一次,这时有更多的学生认为一定是红球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还是黑球。

第四位学生再摸,黑球!

教室里唏嘘一片,学生说:“怎么可能,老师骗我们的,袋子里肯定都是黑球。”这时,执教老师面露紧张之色,正茫然不知所措。

第五位学生总算“争气”地摸到了红球,手舞足蹈的,至此,第一轮的摸球活动结束。师生小结得出结论:袋子里有红球又有黑球时,摸一次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黑球。

下面我们来分享B老师提供的相同课题的相关片段:

让学生体验了“一定”(袋子里放的全是白球,摸一次,是什么颜色的球?)和“不可能”(袋子里放的全是白球,摸一次,能摸出黄球吗?)之后。

师:这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着一个白球一个黄球,摸之前,希望摸到什么球?

生:黄球。

师: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摸一次,会摸到什么球?

生1: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生2:黄球。(摸出来,结果是白球。)

师:为什么你希望摸到黄球,但摸到的却是白球呢?

生2:因为摸一二次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我们不能确定。

师:那么第三次摸,猜猜会摸到什么球。

生异口同声:白球。

师:真的吗?静静地想一想前两次摸到白球,对第三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有影响吗?

生3:有影响,前面两次摸到的都是白球,第三次也应该是白球。

师:分析得有道理。第一次摸球,有几种可能?第二次呢?第三次呢?

生4:我明白了第三次摸不一定就是白球,也有可能是黄球,所以与前两次都摸到白球没有关系。

师:有时候想一想就能发现一些真理呢。看来每一次摸球都有两种可能,也就是说前一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对后一次摸球没有影响。

[分析一]要活动化,更要追求数学思考,凸显“数学味”

卢梭说过:“如果不活动,我几乎不能进行思维,因此必须使我的身体处于动态,我的思想才能开始活动。”的确如此,如果不通过动手探究,该如何向学生注入思维的“活水”呢?比較A、B教师的教学手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在袋子里放数量相等的两种颜色的球,都是通过“摸球”活动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都体现了“活动化”的特点。

“可能性”是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活动性,我们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时,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摸球活动

学生的生活经验足够支撑他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即袋子里有两种颜色的球(如红球和黑球),新课标和数学专家告诉我们实验不仅要做,而且需要多次做,因为学习概率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即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其实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实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2.及时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增加活动的思维含量

比较上述片段中两个班学生的直觉判断,虽然都是错误的,却不相同。在A老师的课堂里,我们看到学生凭经验直觉意识到:因为数量相等,所以摸到黑球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学生理解的可能性相等是什么呢?即第一次摸到黑球,第二次应该摸到红球;前两次摸到黑球,那么第三次总该是红球了,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一个人在作出判断时,往往会受到自我心理活动和外界刺激的影响。而B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出现了“前两次都摸到白球,那么第三次也应该是白球”的错误判断,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原因不外乎两个:学生对老师说的袋子里有一黄一白的条件没听或者是前一次的摸球结果对第二次摸球活动的“负迁移”作用。面对这种情况,B老师并没有强迫学生去接受已有的科学结果,而是不慌不忙地引导学生进行谈论:静静地想一想前两次摸到白球,对第三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有影响吗?第一次摸球,有几种可能?第二次呢?你想说什么?通过讨论,学生自然明白前一次或前几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或后几次产生影响,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

片段二:合作探究,初步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C老师组织学生摸球活动的相关片段:

师:小朋友们,这个袋子里放着白色和黄色的球共5个,想一想黄球和白球的个数可能相同吗?

生:不可能,因为5是单数。

师:请你猜一猜哪种颜色的球多,哪种颜色的球少?

生1:我猜黄球有3个,白球有2个。

生2:我猜白球有4个,黄球有1个。

生:打开袋子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师:这个办法很简单,如果不能打开袋子呢?

生:可以像刚才那样摸一摸。

师:你想摸几次?摸一次够吗?

生:不够,需要多摸几次。

(出示活动要求:每人连续摸5次,小组同学轮流摸,每摸一次后都要摇一摇;用正字法做好记录;静静地做实验,从实验结果中有什么发现?)

思考:从实验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

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生1:摸到的黄球个数比白球多。

师:你现在猜猜袋子里黄球多还是白球多。

生2:黄球多。因为每组都是摸到黄球多,总数也是。

师:请你猜一猜袋子里可能会有几个黄球,几个白球?

生3:我猜有4个黄球,1个白球。

生4:不可能,要是这样的话,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总个数应该差不多。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打开袋子看一看。

师:再任意摸一次,你猜可能摸到什么球?

生:黄球。

师:我们摸一次试试看。(摸到白球)

师:静静地想一想,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袋子里有黄球也有白球,所以都有可能。

师: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吗?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球的个数有关,个数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

[分析二]学生角色的改变,从“操作工”——“探究者”

没有预设,就很难有精彩的生成,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前一种教法,学生的第二次活动只是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而不是一种真正自觉的行为,为了老师的摸球命令而摸球,明知道结果的摸球活动还有多大意义。学生变成了实验的机械“操作工”,不需要动脑和动口。而在C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活动不是“纯活动化”,而是在认知冲突中自觉想到了用实验来验证,凸显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在经历了“验证—猜想—实验—统计—推论”的过程中,不仅感知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运用数据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将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片段三:通过练习,让学校数学“回归”生活数学

第一位老师新授后通过一些基本练习,如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进行判断:地球( )每天都在转动;太阳( )从西边升起;只要努力学习,就( )会取得好成绩等。最后以一个看图说话的形式来结束这节课(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踢足球的画面,定格在足球即将踢破窗户玻璃的场景,窗户下边站一个老奶奶)。

生1:如果小男孩踢破玻璃,老奶奶一定不会原谅他。

生2:足球可能伤到老奶奶。

生3:我认为足球不一定会踢破玻璃。

最后老师提醒学生玩耍时要注意自己和他人安全,渗透相应的思想教育。

[分析三]数学课就是数学课,学科整合中要关注思维训练的内化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本身对概率学上的“可能”与“一定”与生活中的“可能”与“一定”模糊不清。诚然,数学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维度,也就是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要让学生领悟数学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教育,但是这样的安全教育显得过于牵强,情感目标的渗透应该是潜移默化,而不是為了情感教育而硬创设情境。尽管教师在最后环节的内容上做了精心设计,关注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注重学科的整合与渗透。但细细品来,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数学课终究是数学课,不能成了思品课、语文课或科学课,它承载着数学领域的特定任务,“数学思考”应是它的核心。

[案例反思]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提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我们既要避免犯“数学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病,又要防止以“生活化”完全取代数学课所独有的“数学味”。

1.把握学习起点,增加思维含量,突出“数学思考”

学生不是白纸,他们的生活起点和逻辑起点并不为零。在正式教学之前,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已经体验着许多数学,只是这些体验是零散和无序的,只有加入“数学味”,才能将这种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上来。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看他知道了什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B、C老师组织的摸球活动多了思维的含量,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领学生去体味“数学味”。

2.悉心准备材料,确保有效操作,绽放“思维之光”

数学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外部制约因素——操作的材料,即教具、学具。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合理选择活动的材料是有效操作的关键。如果选择不当,往往会让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3.灵活处理教材,经历研究过程,碰撞“数学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小学生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当袋子里有白球又有黄球时,摸一次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袋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是经验不等于体验,更不等同于科学认识和形成科学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往往较难建立随机观念。假如按照“1 ∶ 4”(人教版教材)比例出球,让学生猜想—验证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一问题思维含量不高,缺乏“挑战性”,课堂可能会缺失摸球活动的教学价值和“数学味”。第二位老师整合并“改编”了教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凸显了“数学味”,提高了活动的实效。

总之,我们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鲜活材料,既要注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凸显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二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数学阅读。

一、我想读——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实验证明,阅读动机与阅读效率有着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所以,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阅读需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在课堂上讲了一个《谁围的面积最大?》的故事。

农夫在建房子时遇到了难题:怎么样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呢?于是他分别请教了一位建筑师、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

建筑师脱口而出:“还不容易,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他用篱笆圈出了一个圆。

物理学家连连摇头:“NO!NO!我还可以围一个大很多的圆,将篱笆分解拉开,形成一条足够长的线,这样圈起来的面积自然就最大了。”

讲到这儿,我问:“同学们,你们猜数学家的回答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被我一一否定之后,都饶有兴趣地等待着我继续讲故事。

数学家轻蔑地说:“瞧我的!”说着,他只用了极少的一点儿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瞧瞧,我现在可是在篱笆的外面哦。”

我接着说:“建筑师和物理学家都是正向思维,力求围出的面积最大,而数学家反其道而行之,围出了最小的面积,认为‘自己是站在圆的外面’。这种‘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一种逆向思维,它是数学中经常需要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在我们面对‘山穷水复疑无路’时,逆向思维常常能帮助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多读书,可以使我们的思维开阔,新学期,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自此,班上学生开始对《有趣的数学》、《数学家的故事》、《帮你学数学》等书籍感兴趣起来。

二、何时读——掌握阅读时机

数学课堂上的阅读也要求把握好阅读的时机。

在理解有障碍时——当大段的文字出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读,指导断句,读出重点词、关键词,再给学生解读。

在注意力不集中时——一节课上到后半段的时候,部分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读一读或者全班齐读教材或相关内容,这样不光能使所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避免直接批评学生,以保护学生的自尊。

在小组内交流时——总有些学生当众发言时满脸通红、语音低沉,但是他们在小范围内讲话却截然不同。因此可以在小组讨论时,让组内成员之间放开声音读,并互相交流,再逐步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交流,这样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怎么读——强化阅读技巧

很多学生书读百遍,其意仍不懂,究其原因,因为数学阅读有它较为特殊的阅读技巧。对于填空题、易错题,或者信息量大的数学实际应用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技巧。

1.讨论——导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圈圈点点”的阅读技巧:圈出关键的概念,画出关键的条件,点出关键的词语……

例如思考题:过年前,小米和妈妈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件衣服,营业员说:“我们这所有的衣服都是在进价的基础上加25%的利润出售的,现在我按吊牌价九折卖给你,你只要付180元,我就赚你10元吧。”营业员的话可信吗?

2.动手——引读

“动手操作”要求学生能勇于摆、拼、剪、移、折、画、量……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从而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六年级上学期的问题“楼房有多高”,就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再分小组到校园里量一量、算一算,理解 “在同一时间,物体实际的高与影子的长的比值是一定的。”这样的自学方式,动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又能很好地理解了课本的内容。

3.释疑——带读

“带着疑问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深刻性。在六年级下册“统计”中有这样一题:5个学生分别进行1分钟投篮,投中次数的中位数是5,唯一众数是7,你知道他们投中次数的平均数最小是多少?

学生读题后仍不明其意。这时教师可以置疑:这里的“唯一众数”是什么意思,对我们解题的帮助在哪里?学生想起了“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后才会明白“唯一众数”的真正内涵,从而想到“5后面必是两个7”。

四、读什么——拓宽阅读途径

1.科普知识的阅读

数学课中的阅读资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教师要在课外找一些跟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数字的由来》、《动物中的数学天才》、《小虎漫游数学王国》等。

2.知识延伸的阅读

“知识延伸的阅读”是指与近期学习内容有关的课外材料的阅读,达到“课中学到一点,课后拓展几点”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五年级学习完“比的意义”后,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学生通过浏览网页、阅读书籍等手段认识到:新生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4,中国国旗长和宽长度的比是3∶2;认识了最完美的人体是“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头顶到脚底的距离=0.618”,最漂亮的脸庞是“眉毛到脖子的距离/头顶到脖子的距离=0.618”,此为“黄金分割点”。这时又可让学生找一找“黄金分割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发现: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物中几乎都有意无意地包含“黄金分割比”。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泰姬陵,还是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这些著名的建筑,尽管其风格各异,但在布局设计方面,都运用了黄金分割的法则,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美之感受。最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创造一个藏有“黄金分割点”的作品。这样的过程,往往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而言,要在平时的实践中经常引导学生对数学阅读进行总结与反思,才能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三

【摘要】本文以《年、月、日》一课教学为例,分析数学与音乐、语文、科学、历史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为数学课堂教学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促进数学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科整合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31-03

“跳出数学教数学”,这里提到了两个“数学”,第一个指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堂,第二个指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思想等。跳出数学教数学就是教师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机械地教那些枯燥的公式和算理,而应该勇敢地从书本中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生活实践整合起来,从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数学课堂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促进数学学习的同时,也突出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下面就以《蚕和蜘蛛》的故事来谈谈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具体策略。

“蚕也吐丝,蜘蛛也吐丝,蚕吐丝最终把自己包裹了起来,而蜘蛛吐丝是在空中的一个平面上找好几个点,依次将它们连接起来,织成了漂亮的网,自己行动自如,还能捕捉小虫。”(当然这两幅图处在不同的情景,其理解也不一样)

教学就好比吐丝,如果只单纯地讲解课本知识,就课本教课本,就好比蚕吐丝,终将把自己包裹在其中。如果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就会形成蜘蛛吐丝的网式结构,网尽能网之物,也更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一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轻而易举地揭示了学科整合的大道理,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这就是整合的魅力。这样教师就可以“跳出数学教数学”,学生“跳出数学学数学”,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笔者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以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设计教学流程。

一、数学与音乐的整合

雨果曾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2001年,英国梅克斯伯勒的温德希尔小学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让六年级学生在莫扎特的音乐背景中学习数学,一年后对比发现,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了10%。可见音乐能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

(一)消除紧张情绪,调和课堂氛围

《年、月、日》一开课,美丽的花朵的绽放搭配《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音乐,还有珍惜时间的美文,它像一股春风,更像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找到依靠,找到安全。孩子无拘无束的天真终于显露出来,笑脸有啦,轻松的氛围接踵而来,而教师也变得轻松了许多。把音乐引进数学课堂缓解了师生的压力,进而把师生带入一种愉快的氛围里,让师生在欢快的氛围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

(二)烘托主题,渲染意境

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不仅能影响人,还能感染人。当美丽的花朵在瞬间绽放的时候,当悠扬的乐曲缓缓而来的时候,当珍惜时间的美文娓娓道来的时候,数学知识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这里,音乐美化了课堂,音乐美化了数学!这样就为本节课“珍惜时间”的主题定了基调,让数学课饱含人文情怀——“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时间过得很快”。

二、数学与语文的整合

数学和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能将二者有效整合,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语文课本素材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失去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语文教材中内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补充。“24节气歌”是学生二年级语文知识。它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指导农事生产的补充历法;而《年、月、日》教学的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新历法,在我国则“新历”和“旧历”同时使用。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两种历法,学会看年历,知道两种历法中的重大节日,这样学到的知识更清晰、牢固。此外,在数学课上利用儿歌来记忆“年、月、日”中的大小月:“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30天。”朗朗上口的儿歌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降低学习的难度,使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趣味,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利用语文思维增强学生数学的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学生能否正确解题的基础,也是关键。有时往往一个不起眼的词语决定了一道题的正误。此外,也有很多相似的词语和概念在不同的题目中的意义也大不相同,且其蕴含的信息量很大,如果学生不仔细阅读,就会影响问题的判断和解决。

如:某商场从某月28号开始,开展为期5天的优惠活动,什么时候结束?

解题思路:

“某月”是本题的关键,大月还是小月或是二月?月份不同,结束的时间也不同。

又如,数学题中常见的“增加了”和“增加到”,“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看似相同,实际意义完全不同。所以在数学审题时可以利用语文上的“拆字释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数学与科学的整合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運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进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整合科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

数学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习题穿插进行科技教育: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③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④2013年4月2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

这样教学,充分抓住了科技教学的契机,潜移默化地进行合理的科技知识的引导。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兴趣

华罗庚说过:“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所以说探究意识的培养是打开数学知识的金钥匙。

例如,“假如让你制订历法,你想把1年分为几个月?为什么?”这种开放的问题一抛出,学生顿时议论纷纷,学生随口而出:“我把1年分为2个月。”“1年分为4个月,春夏秋冬。”“1年分为13个月。”……这时,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了:“年历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对啊!农民伯伯根据年历进行劳动。”“我还知道1个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来确定的。”……学生在互相争辩中明白了任何的假设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这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慢慢地形成一种意识,胜过记住某些定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会自己走进科学研究领域。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猜想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科学上许多“发现”都是凭借直觉作出猜想,而后去加以证明或验证。“歌德巴赫猜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数学研究领域,“先猜测后证明”几乎是一条规律。例如,学习《年、月、日》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很难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相关知识融入课堂。地球公转周期为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又6小时。我们把每年看成是365天的话,这样每年都会多出来大约6时,4年就多了24小时。到第四年多出来的24小时也就是一天了,所以这一年就要多算一天,即366天,第四年也就是闰年。通过这些科普知识的介绍,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平年和闰年的来由,也明白了为什么闰年的年份都能被4整除。

这样,教师采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计算,再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数学与历史的整合

数学是一门积累性的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兴盛起来的,同时,它也反映了每个时代的特征。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感受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家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无畏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悟能力”。

(一)数学史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史内容要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我国深厚的数学文化和发展历史。例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了公历历法和农历历法的国家,24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数学的课堂上补充这样的爱国主义教学素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看似乏味的知识背后却有如此一番精彩的故事,这样,本节课的学习便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通过讲授这些数学发展史,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进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数学史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由于受数学教材的限制,传授的数学知识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还不能有个清晰的理解。例如,大小月的规定,学生往往会感到迷惑,不知为何要如此规定,为什么不规定“1、2、3、4、5、6、7月为大月,8、9、10、11月为小月,12月为特殊月”,这样不更好记忆吗?可是数学的发展历史很长,其中还会受到一些人为的影响,而现今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是间接学习所得,以前数学家所经历的困难正是学生现在经历的障碍,正因为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与学生间接学习的过程十分相似,需要教师补充“大小月的来历”的数学典故,帮助学生梳理、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史对头脑中所学习的知识的梳理,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脑海中建立各知识点间、各学科间以及学习与生活间的联系,为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做好铺垫。

五、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教师要在知识的抽象性和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年、月、日》这节课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参与是很难实现以上各个学科的整合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存在着抽象性、推理性强的特点,往往需要生动、直观的形象加以诠释,而计算机的动态化、直观化的特点进正好弥补了这些,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形象地展示三球运转以及年、月、日形成和变化的过程,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课堂气氛也富有生机,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发展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多媒体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演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多媒体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学习。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学生利用信息技術去发现探索,不是教师用信息技术来讲授。将信息技术作为数学课堂上的反馈工具,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能够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学习更加重要的内容上来,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更广阔、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总之,数学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要大胆地跳出数学教数学,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计,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那么数学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有趣和充满活力。

(责编 林 剑)

最新才能数学幼儿教材十篇四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  数学属性是任何事物的可量度属性,即数学属性是事物最基本的属性。可量度属性的存在与参数无关,但其结果却取决于参数的选择。例如:时间,不管用年、月、日还是用时、分、秒来量度;空间,不管用米、微米还是用英寸、光年来量度,它们的可量度属性永远存在,但结果的准确性与这些参照系数有关。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  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总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其基本概念的精炼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内的古代数学文本内便可观见。从那时开始,其发展便持续不断地有小幅的进展,直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因著和新科学发现相作用而生成的数学革新导致了知识的加速,直至今日。  今日,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数学家亦研究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的纯数学,即使其应用常会在之后被发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