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一
今天,到镇、镇进行了现场参观学习,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通过亲耳听、亲眼看、亲身体会,进一步认清差距不足,认真学习他们的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和担当作为的精神,破除故步自封、按部就班、畏难发愁的情绪,进而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高的标准和境界推动工作。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动员大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下定决心通过2个月的集中整治,让全街道农村人居环境在短时间内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力全方位打好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主动仗。下面,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意见,我讲以下几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去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4月26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安吉召开,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今年1月8日至9日,省委在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时,专门召开了全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又印发了《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对有关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可以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务。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但实事求是地讲,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还比较滞后,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存在,脏乱差问题在一些村依然突出,等等。去年以来,省委书记、省长多次来我市部分县区包括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均对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出了严厉批评。全省、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中,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点到最多的也是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特别是参观的鄄城县军屯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村内环境还是居民庭院环境都非常整洁,让各位领导赞不绝口。俗话说“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美”,如果连环境卫生第一印象都搞不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会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对你的评价。因此,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街道党工委下定决心在全街道范围内再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就是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就是让大家明白,决不能因为人居环境问题抹杀我们的工作成绩。
按照《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办事处制定了我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和考核验收办法。会后,各村要按照方案要求,迅速研究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落实措施、行动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全方位打一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主动仗。
一是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各村从今天起要利用一周的时间,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全方位、地毯式集中清理,彻底清除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尤其是过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碎片和残留物,确保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杂物。
二是围绕基础设施抓提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街道还存在道路建设不均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要想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问题必须一一彻底解决。一要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我街道部分村庄仍未彻底消除。下步各村要坚持环境整治与“户户通”工程相结合,加快推进通村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全面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对已经建好的村内道路,要及时开展绿化、美化;对道路清理后裸露出来的地面,要及时进行覆盖、平整,能绿化的要绿化,适合硬化的及时硬化,切实巩固工作成效。二要加强生活污水治理。省委省政府在下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50%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有条件的村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确保建成一处、运营一处、用好一处。三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在每个村的村头、入口处,统一设置特色鲜明的村庄标识,村内统一设置街、巷、院、户等地名标识;要加快规划修建村史馆,从典故传说、奇特景观、名人贤士、传统乡艺、乡土特产等不同角度入手,把独特的乡土风情、民俗文化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充分彰显村庄特色,反映村庄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要把建好的文化广场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让乡村处处荡漾着新时代和谐文明新风尚。
三是围绕村容村貌抓提升。习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如果一个村庄连村容村貌都整治不了、改善不了,那这个村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这次专项行动,一要彻底治“脏”。这一次要对村庄内暴露垃圾、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运,并规范设置垃圾桶、垃圾箱等环卫基础设施,同时要严格落实日常保洁制度,确保村庄环境保洁常态化。二要彻底治“乱”。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占道经营,彻底拆除私搭乱建、非法户外广告标志、横(条)幅和残损、废弃、停用的各类广告牌。同时,对入村主次干道和繁华地段广告、招牌和门头,按照地方特色统一进行规划和设计,切实做到整齐划一、优美大方。三要彻底治“差”。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危旧房、残墙烂瓦,该拆除的拆除,该重建的重建,特别是对于有保留价值的老房子、古祠堂,该加固的加固、该修缮的修缮;对影响村民出行的村内道路,该硬化的硬化,该重修的重修,该修补的修补;对村空闲宅基地、街巷两侧、坑塘周边,该种草的种草,该植树的植树,该设置标识的设置标识。同时,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整治临街、临路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墙壁、宣传标语,绘制各种有益健康、文明、向上的宣传画,设置美观整齐的村务公开栏、宣传栏,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发生最大变化。四要彻底治“臭”。对全街道范围内所有村内水渠、沟塘登记造册,一一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全面清理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彻底清除违章建筑,该绿化的绿化,该美化的美化,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切实打造“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优美景观。
四是围绕庭院卫生抓提升。很多村民家里包括一些大队部都“脏乱差”,甚至有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既然开展这次行动,就要“面子”“里子”一起抓,既要把村居环境这个“面子”治理好,更要把家庭卫生这个“里子”整治好。一要深入开展“美丽庭院”专项行动。要充分发挥女党员、女村民代表的作用,成立巾帼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动员全街道广大妇女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房前屋内摆放规范),来一场“美丽庭院”大扫除。同时,要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积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庭院卫生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二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书记也多次指出,要从实际出发,创新改厕方式,健全管护机制,实现真正“革命”。要对全街道改厕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应改尽改、应用尽用。同时要把后续管护服务做到位,成立抽粪吸污专业队伍,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到位。
五是围绕示范试点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从习总书记当年谋划推动到现在,已经抓了15年,他们花了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是先示范、后全面铺开的循序渐进过程,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样,这次全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们也不搞一刀切、大呼隆,将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重点挑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进行集中打造,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带动整体提升。同时,大家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分阶段、有步骤、高标准滚动式推进,通过三年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全街道农村人居环境的大提升。
一要强化资金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金白银地投入是重要的保障手段。这次,街道下大决心,街道拿出一部分资金开展工作,验收达标后再根据工作量进行奖补。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好的村要从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环境整治工作。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特别是要引导本地本村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等捐资捐款,投身家乡建设。
二要健全工作机制。为全力打好打赢这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主动仗,街道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我和仲主任任组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工作专班。各村对照街道实施方案要求,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实施计划,实行挂图作战,把存在的问题彻底摸清,把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面整治到位。各站所、管区要积极主动参与,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凝聚起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动仗的强大合力。
三要加大宣传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人管,七分靠自律”。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投入再多钱也很难整治好,整治再好也难以保持。我们必须在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农村群众自觉承担起管理、保持、维护环境的责任。要通过“村村响”、微信、为村、宣传栏等平台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势广泛宣传。要发挥评比激励作用,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褒扬先进、激励后进,真正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四要严格兑现奖惩。整治工作完成后,街道将按照考核指标对各村进行验收排名,分“好、一般、差”三个档次。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列入村庄年终考核体系,对年终考核排名靠前的村庄给予通报嘉奖,对排名靠后的村庄全街道通报,并对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强化激励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督查结果与政策资金支持直接挂钩。真正让那些工作做得扎实的村,既有面子又得实惠,让那些工作落实不到位、搞形象工程的,既吃苦头又挨板子。
同志们,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党委政府形象。大家一定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舍我其谁、全力决战的姿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促整改,坚决打好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主动仗。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二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样大规模的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年初以来,特别是落实农村垃圾和畜禽粪污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各乡镇街克服困难,加大力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长春市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三年集中整治行动,提出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变样。下面就贯彻落实长春市会议精神,做好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近年来,农村垃圾围村围屯现象比较突出,农村环境整治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广大农村居民营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各乡镇街、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责任担当,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小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榆树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的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搞好,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市的生态资源主要集中在乡村,但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也都集中在乡村。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围绕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加大整治整改力度,补农村之所短,扬农村之所长,努力建设绿色宜居的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要深刻领会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大会精神。6月27日,长春市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三年集中整治行动。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凯、市长刘忻分别作出安排部署。长春市把开展农村环境三年集中整治行动列为全市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远学杭州、近学梅河口”,明确了三年集中整治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19年,聚焦村屯清洁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清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让家家户户干净起来。2020年,聚焦村屯绿化美化、街路硬化亮化,让村屯绿起来。2021年,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进农村由环境整洁向绿色生态、治理有效、乡风文明、产业兴旺转变,让村屯美起来。按照三年目标,今年是干净起来,逐步实现农村由干净起来,到绿起来、美起来的跃升。
三要坚定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信心。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曾经讲过,我们连环境卫生都搞不好,还能做什么大事?今年,我们实施“四有”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场、设立保洁员、建秸秆粪污发酵场、建乡镇转运站,目的就是解决垃圾乱倒和粪污乱排问题。这些措施办法在全省都是超前的。当初,有些乡镇领导对这些工作认识不高,有疑虑,存在畏难情绪,推着干。王凯书记到榆树调研,对榆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强调,对于农村环境卫生,就要以村屯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为切入点,努力让我们的乡村干净起来、整洁起来。要立足实际、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解决村屯垃圾收集转运问题,减少转运环节,力争最大限度就地消化处理。因此,大家要消除顾虑,坚定信心,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当前,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变样。
一要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抓好农村垃圾治理,要做到“三化”“四步”“五有”。“三化”就是推进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四步”就是要清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五有”就是要有设备、有技术、有队伍、有投入、有监督。同时,要做好“三清一建”工作。一是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突出清理农村道路两侧、村内公共场所、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积存的各类垃圾。二是清理村屯内沟塘。禁止河道内非法种植养殖,禁止向河道内排放畜禽粪污、工业污水和倾倒农村生活垃圾。三是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发动群众和保洁员,捡拾田头、路沟内的农药瓶、废旧农膜、肥料包装物等,运送到垃圾分类场。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四有”设置,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地做到垃圾不出村、不出屯,实现源头减量。
二要打好农村改厕及粪污治理攻坚战。“厕所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政府主导。各乡镇街、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力推进“厕所革命”,确保今年完成农村改厕1.5万户,农业农村局要抓紧选择企业、选择模式,力争7月中旬实施,10月末完成建设任务。
要坚持因地制宜。要结合农民意愿,推广技术成熟、性价比高、农民乐用的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做到既经济又实用,农民用得上、用得好。
要搞好粪污治理。要围绕畜牧业绿色发展,广泛推广固体粪便堆肥、全量收集还田、有机肥生产加工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所有畜禽养殖场都要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就地就近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要打好农村污水治理攻坚战。水污染防治是我市生态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榆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要完成于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明年完成弓棚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于家镇污水处理厂要力争在7月末前开工建设。
要开展村庄水体清洁行动。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继续推进河道“清四乱”工作,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四要打好村容村貌提升攻坚战。要通过农村环境美,带动生态美、乡风美,促进产业兴、农民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要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省里每公里补25万元,长春市补10万元。交通部门要抓住有利契机,多争取指标,努力把我市“屯屯通”变成“户户通”。要建立市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既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运营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畅通的交通环境。
要大力开展村屯绿化美化。各乡镇、村要积极搞好村屯道路绿化,发动群众房前屋后搞绿化,积极创建“绿美村庄”“绿美庭院”。青山乡从去年开始,每个村都绿化美化一个屯,每个屯都建一条生态街,这个模式值得推广。
要开展村屯治乱行动。要清理屯内柴草垛,从今年秋天开始,柴草一律不准入屯。环城乡今年在西良村召开柴草清理现场会,力度大,效果明显,到目前为止,全乡柴草垛基本出屯。要清理村屯道路两侧绿化带上的杂物,为绿化留出空间。要清除屯内闲置的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除安全隐患,提升村屯的整洁度。
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措施必须保障到位。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市直相关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各乡镇街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坚持镇包村,村包组,党员干部包到户。要认真抓好责任落实,逐级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各个肩上担责任,尤其是村级支书和村主任一定要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和持久作战思想,不能应付了事,为应付检查而为之,不能一阵风、雨过地皮干。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决杜绝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领导要带头抓好制定方案、明确奖惩细则等具体工作,决不允许出现瘸子打猎坐山喊的问题。要强化一盘棋意识,各级班子成员要积极搞好协调配合,九牛爬坡各个出力,确保工作落实。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要通过争取国家支持补一块、省市县财政拿一块、社会资本融一块、集体经济投一块、群众自筹掏一块“五个一块”方式,多渠道筹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从今年起,省和长春市分别给予每个行政村每年5万元环境整治资金支持,对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每户给予1000元配套资金支持。请各乡镇街和行政村要利用好上级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要强化机制保障。要在制度化、常态化上下功夫。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农村卫生保洁等长效管理机制。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法治化的进程。现在,上海市已经正式出台人居环境整治条例,我们长春市也正在研究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条例,即将人大例会研究通过,这说明人居环境整治已经上升到法治的管理层面,这是重要导向。要强化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将农村人就环境整治纳入绩效管理,作为乡镇街全面工作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做好这一重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完善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好保洁员工作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分类,不允许垃圾场垃圾不分类,随意堆放。要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建设进行不定期抽查,重点抽查垃圾场使用情况,保洁员配备及履职尽责情况、专项整治资金使用情况等。要积极探索农户适当付费制度,不在钱多少,重在体现责任义务和参与意识。
四要强化督导考核。刚才,洪洲市长通报了近期全市人居环境检查考核结果,这是对建设“四有”设施的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度。各乡镇街和村委利用好垃圾处理设施,保证保洁机制正常运转。农业农村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方面的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考核,考核结果适时向全市通报。要加强工作监督。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人居办设举报电话,欢迎群众监督举报环境卫生问题,对问题严重,又不及时整改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要利用电视台《视点》栏目,请乡村干部现身说法,跟踪报道先进经验做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健康发展。
五要强化舆论保障。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坚持教育引领和做好深入宣传动员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条幅、横幅、展板和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要积极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打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人民战争,各行政村要动员引导村民广泛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卫生的自觉行动。要坚持正确导向,通过新闻媒体,不断的宣传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典型经验,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和影响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畅进行;通过印发《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倡议书》、《垃圾分类处理宣传单》和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垃圾整治宣传标语,提高农民群众对垃圾整治工作的认识,倡导农户院内分类,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同时,对思想重视不够,组织领导不强,问题整改不力、环境整改不善、群众反映不好的案例进行曝光,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监督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战,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幸福榆树作出新的贡献!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人类都得承认一件事实,那就是大自然
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呼吸一口空气,喝的每一滴水,都离不开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只
有地球。
可是,人类像一个贪婪的孩子,只顾索要,不管回报,以至于现在的环境伤痕累累,场
次以来,受伤的必将是我们人类自己......瞧!如果不保护环境,大自然母亲也将会发怒,比如年的5。12大地震,日本大地震,
泥石流灾害等,在这过程中,有多少人失去的亲人,失去了无法估量的财产,这不是大自然
对人类的惩罚吗?
我们身边触目惊心的事例历历在目,如;路边的小树被折,小草被践踏,小花被采摘,
难道他们不痛,不伤心吗?乱砍滥伐,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人们就是这样,无所事事的
破坏生态平衡。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花草树木,不乱丢垃
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在此我呼吁大家;请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才是最终保护了人类自己!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人类不能克隆。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四
同志们:
今年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完成之年,也是成效检验之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坚实基础,是让广大农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刚才xxx代表镇政府已作了相关部署安排,请各村会后要迅速行动,认真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下面,我就做好这几项工作,简单讲三个方面内容。
1.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镇上下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提升思想境界、提振精神状态,深刻认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化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推进落实到位。
2.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是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系统工程,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高度,结合我镇人居环境现状,充分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符合我镇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的民生工作。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下,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镇上下要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疫情防控和环境整治两手抓、两手硬,建设队伍、加强管理、深入实施,提升全镇人居环境。
1、明确整治目标。本次整治要立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根本。一要明确整治情况底数,各村深入调查摸底,对整治情况进行详尽统计,形成人居环境整治基本目标;二要查清短板弱项根源,对照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对照上级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对照农民群众需求,对每项问题进行剖析研究,逐一分析产生根源,形成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目标;三要提高治理管护标准,各村要群策群力,积极动员群众参与,规范制度,推广落实“1189”模式,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研讨实践,创新整治思路举措,形成人居环境整治质量目标。确保在今年年底完成既定任务。
2、突出整治重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系统工程,既要统筹推进,也要把握重点,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一是聚焦关键任务,把人居环境整治重心放到“四项治理”上来,针对每项任务,细化任务举措,逐一制定个性化整改措施,确保一个不落整改到位;二是把握时间节点,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整治过程中,各村要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对一些事实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整治进度,严格把控时间节点,科学谋划布局,确保整治工作按序时推进;三是优化整治方式。前两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暴露了很多不足。今年的工作开展,既要强化组织领导,发挥部门协作的优势,也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充分唤起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整治过程中。
3、坚持整治原则。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要在治理中,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从群众最关心、突破最容易、最能见成效的环节入手,努力做出成效、做出形象,增加村民的认可与支持,才能为后续难度较大的节点整治消减阻力、增添助力。二是坚持党员示范的原则。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必须要坚持党员示范带动,通过“党组织推进、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党员务必要做到带头宣传发动、带头参与配合,要求群众做的自己要率先完成,在建设中,既要“做事”更要“说话”,积极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目的及意义,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头雁”。
1、责任落实真担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而抓落实的关键在于干部既担当又担责,在于坚强的组织领导。否则,就会推动不力、进展不快,甚至“部署一了了之,结果不了了之”。为全镇上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扛起基层干部“打先锋、站排头”的责任担当。各村要强化主体责任,成立各具体工作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人员齐参与的工作格局。
2、环境问题真处理。环境问题往往根深蒂固,只有真刀真枪硬碰硬,真处理才能出成效。各村会后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办法,根据王镇长的工作部署,把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标准化推进,对已经整治完成的要继续落实好长效管护措施,尚未完成的要继续推进、不留死角,确保实现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清爽整洁的小康生活。
3、督查考核真实行。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任务,建立和完善检查、督查、通报和奖惩制度势在必行。政府会将此项工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村年度考核。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区域、重点河段、重点农户,必须加强日常监管考核,真正把责任、把压力明确到人、传递到位。驻村镇干从现在开始,帮助所在村谋划具体整治方案,检查准备工作,全天候,全身心扑到一线。决不允许按时点卯,走马观光,应付了事。
12个村就是12个擂台,扎实推进整治工作,确保顺利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攻坚战。希望大家进一步统筹兼顾、压实责任,集中精力,高质高效地配合、协调、完成好整治工作。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五
尊敬的许县长,各位领导,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做个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三带动、三张网、三求实”措施,让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为了新形势下转变作风、凝聚民心、群众得实惠的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一是示范带动。去年7月初,我镇在义安里开展农村垃圾处理试点,通过镇、村干部清理河道、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同时,争取资金18.6万元购置垃圾车、垃圾箱等设施,聘请保洁人员进行日常运作;协助村里成立了保洁监督委员会,建立了保洁收费制度,义安里的成功试点,为全镇铺开环境整治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二是宣传发动。农村环境整治,关键是要群众参与,让他们自觉爱护身边的环境。为此,我镇举办了“乡风文明大讲堂”等系列活动,邀请专家讲解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在中小学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每月上好一堂卫生保洁课;印发了3000份《倡议书》,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监督小组,健全《村规民约》,明确收费标准及收费时间,实现了拉网式动员、全方位宣传。
三是体制推动。农村环境整治需要全社会监督参与。我们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镇、村干部和保洁公司的工作考评体系,实行“不定期督查,季度绩效考核,既扣分又扣钱”,做到奖罚分明。每发现一处脏乱差,就进行拍摄取证,按每处30-50元的标准扣发保洁公司工作经费。事实证明,只有建立了管用的机制,才能保障常态化、长效性。
一是社情民意信息网。我镇52名干部、29名村干部采取“1+x”的形式,对全镇5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进行分片包干,分村落、分地段召开了环境整治户主会,详细了解和记录了群众对垃圾处理的需求。
二是机制便民服务网。在运行过程中,我们确定了群众意见反馈机制,以村为单位,建立了专门台账,对环境整治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做到了信息互通,立行立改,如某片区是缺少垃圾桶摆放,还是存在垃圾下河现象,或是无人清扫等等,在归纳汇总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让民意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到100%处理。
三是相互监督联动网。我们正在探索镇、村、组、户、保洁公司五位一体的互动监督机制,一方面,镇、村、组对保洁公司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督促其按时清运垃圾,对村民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进行惩戒,保洁公司也可以对村民乱倒垃圾行为进行制止,另一方面,村民可以向镇、村和保洁公司提出意见建议,对环卫设施摆放、保洁公司清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责。并且也号召邻里间互相监督。
一是工作求实。“干”体现在“实”上,就是要有专人干事,有实实在在的效果。镇、村主要负责监管保洁公司落实清运和引导群众自觉清理,保洁责任主体是保洁公司和农户。保洁公司主要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扫和垃圾的清运处理。农户负责门前屋后垃圾清扫、沟渠清理、杂物整理,做到分类减量。
二是机制求实。我们通过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入专业保洁公司,承担全镇各个圩镇、各条道路、各个居民及重点的保洁任务。同时,我们还注重专业和自治的结合,积极发动村民自治。由村委会牵头,每个村都成立了卫生保洁监督委员会,负责卫生管理与监督,选定组长、义务监督员对辖区内环境进行检测。
三是成效求实。为了保证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由镇纪委牵头,对各村工作落实和垃圾处理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查结果直接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对每阶段工作目标和收费进度进行责任倒逼,并且与每个季度的村干部工资、每月保洁公司的工作经费相挂钩,务求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半年多来,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与其它先进兄弟乡镇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对农民垃圾分类减量、卫生缴费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与农村发展、公益性岗位、改进作风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实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覆盖面百分百、群众受益面百分百、群众满意率百分百。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六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灵璧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聚焦群众最急需、最关切、最直接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持续巩固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果,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我乡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动员村民自愿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整治任务、整治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分类施策,坚持先易后难、示范引领、全面推进。
注重长效,建管并重。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积极谋划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补齐短板。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日常检查,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重视保护、留住乡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味道,加强历史文化传承。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努力打造美丽乡村xx样板。
以“家家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为主题,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动员全乡广大人民群众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全方位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使群众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1、清理农村垃圾。以各村主次干道两侧、进出村道路两侧为重点,集中清理积存垃圾、沿线散落垃圾。
2.规范收运处置。规范村内垃圾桶摆放布局,原则上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合理配置垃圾桶。落实巡回保洁制度,增加每日垃圾收集频次,确保垃圾桶不外溢,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落实门前“三包”。分别与农户签订“三包”责任书,引导发动农户自己动手清理房前屋后的秸秆、杂物、建筑垃圾等,督促农户落实“五净一规范”(厨房净、卧室净、院内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院内物品摆放规范)。各行政村选址确定x—x个秸秆、杂物、建筑垃圾等集中堆放点,分区有序堆放。
(二)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1.持续推进户厕改造。按照有序推进、规范建设、保质保量的原则,持续推行农户卫生厕所自改工程,群众自改卫生厕所达到建设标准,经申请验收合格的可享受一定财政补贴。同时要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对露天旱厕进行拆除,达到农户厕所入院入室。
2.加强公厕管护。各村要按照“三通一有一卫生”的标准加强公厕管护,安排专人每日对公厕进行冲洗、清扫,如遇公厕损坏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公厕管护到位。
(三)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1.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要全面完成乡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并投入运营,优化各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布局,整治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水质和附近村庄的生活污水。
2.清淤疏浚河塘沟渠。对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实施清淤疏浚、漂浮物打捞等,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防止反弹。
(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开展集中治理行动。一是全面清理整治村庄内各类破损广告牌、宣传牌、标语、条幅等,清除道路沿线电线杆张贴物、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等,合理规范张贴宣传标语。二是集中拆除村庄内残留的破旧房屋、旱厕、圈舍、鸡棚和乱搭乱建等建筑物,及时清理转运建筑垃圾。三是整治畜禽无序散养行为,严禁粪污随地乱排,统一设置封闭式粪便收集场所,提高无害化处理利用率,确保村容村貌做到“扫干净、摆整齐、讲秩序”。
2.加强绿化苗木管护。对道路两侧绿化苗木及时修剪,枯死花木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加大对村部、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绿植管护力度。
4.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从清扫庭院做起,做到庭院布局合理干净整洁,不断提高改善农民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各村要扎实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庭院将予以授牌。
5.培育乡风文明。各村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完善村庄规划,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培养村民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开展“最美农家”、“星级农户”、“党员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
(五)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统筹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开展农膜科学使用和残膜回收利用,有效回收处置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包装物。
2.推进粪污还田资源化利用。探索与本地农业大户合作处理机制,推进农户粪污用于本地苗木培育、林果种植、有机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种植。同时配备清运设备,负责农户卫生厕所粪污清掏清运工作,待条件具备时,交由社会化服务单位承担。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谋划、推进、后勤保障、信息汇总和报送及日常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
(二)严格督导考核。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方案,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督查检查、调度、观摩点评相结合,形成有安排部署、有检查督导、有考核奖惩的工作机制。
(三)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专项资金,积极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做好相关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将有关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物等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广播、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做法、要求、意义,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交流经验,树立样板,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七
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部署,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梯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规划定位、整村推进、建设管护,突出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等四个重点,积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19年,力争实现行政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基本全覆盖:基本完成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推进非规划布点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0个示范村建设,当年建成示范村40个以上,展现南京农村干净整洁优美新形象。
(一)优化完善村庄规划。坚持开门规划,强化村民主体地位,让村民充分参与,让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参与决策。各涉农区城乡规划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乡村规划编制的工作指导和成果审查。优化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在对原镇村布局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重点集聚、城郊融合、特色保护、一般提升等四个类别,年底前完成村庄科学分类。科学编制村庄规划,2019年完成100个以上行政村(社区)的村庄规划,明年做到全覆盖。对于看不准的村庄,可暂不做分类,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探索建立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搭建乡村规划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优秀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服务,切实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农民建房许可管理,引导选用《南京市农民住房户型指导性设计方案图集》,逐步建成一批地域特色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的金陵特色民居。(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建委;第一个为牵头单位,各涉农区及江北新区均为实施主体,下同)
(二)示范引领系统推进。选择100个左右行政村(社区),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基本实现“五化”(垃圾减量化、污水资源化、厕所无害化、村庄绿色化、配套标准化),做到行政村(社区)内所有自然村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有效提升,垃圾分类收运全面覆盖,户厕及公厕基本改造完毕,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到位、非规划布点村污水应收尽收或采用生态化处理,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位。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分类推进、全域覆盖,将所有自然村分为三个档次:5年内可能拆并或居住过于分散的自然村,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5年内不拆并的自然村,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有条件的规划布点村,全面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城管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规划资源局)
(三)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全面启动村庄清洁行动,重点做好村庄内“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要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关键时点,对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积极推进治乱整破,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不乱泼乱倒,粪污无明显暴露,村内无私搭乱建,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大力推动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建设,按照“合理设计布局美、整齐摆放清洁美、栽花种树绿色美、孝老爱亲家和美”标准,创建“四美”示范庭院。各涉农区要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组织落实,定期通报进展,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城管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妇联)
(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分类处理体系,年内开展垃圾分类的行政村(社区)达100%。每个行政村(社区)按照不低于村人口3‰的比例配备环卫保洁员,深入开展村庄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检查。有效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积极探索养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垃圾、秸秆等易腐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新方式。年底前全面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配套分类收集容器、转运车辆、压缩中转站,实行密闭收运、分类收运。10月底前,每个镇街完成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和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建设。(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商务局)
(五)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摸清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加快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规划。对于临近城镇且条件允许的村庄,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基本完成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非规划布点村污水收集处理。对规模较大、短期内不撤并以及水源保护区、生态涵养区附近的村庄,要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其他村也要采取生态化粪池收集等措施处理污水。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对房前屋后河塘、排水沟等重点沟渠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全年完成农村河道轮浚土方2000万方。(责任单位: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
(六)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以区为单位,4月底前,摸清农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等信息。立足实际、注重实用,做好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加强农村公厕使用维护服务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厕570座,支持鼓励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建设,提高农村公厕的整体建设水平。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卫生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施工人员技能,确保改厕质量。年内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1.6万座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以上。(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城管局、文旅局)
(七)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持续推进“夏季机械还田、秋季综合利用”的秸秆利用模式,完善考评机制,实现秸秆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有序开展轮作休耕,降低化肥使用强度。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控服务指导,实现农药减量使用。做好废旧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田间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化肥施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4%以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6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八)加快美丽乡村提档扩面。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突出点线面结合、差异化建设,强化公共配套、文化挖掘、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培育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做好80个示范村、100个宜居村建设,累计建成美丽乡村860个左右。突出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加快农村绿化美化,建设绿美乡村40个、水美乡村10个、乡村林荫大道650公里。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年完成农路提档升级450公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建委、绿化园林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
(九)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水平。加强重要古镇、古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工作,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名录,加大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历史遗存的修缮和保护利用。加快推进14个省级传统村落规划落地实施,完成8个省级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开展传统建筑组群调研,完成13个传统建筑组群保护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合理挖掘和利用各类文化遗存,发展村落经济,促进传统村落复兴。(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建委、文旅局、农业农村局)
(十)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镇街综合管护、村级自行管护、专业化第三方管护互为补充的长效管护机制。市级财政切实保障用于村庄长效管护的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个行政村(社区)不低于10万元(其中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不低于12万元),落实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察的“五有”要求。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良好格局。鼓励第三方专业公司参与污水处理运维、垃圾分类处理等,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户、最美家庭、星级保洁员评比,设置荣誉榜,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探索规范农民文明行为新方法、新途径、新理念,促进农民形成自觉参与、自主管理的意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发改委、水务局、生态环境局、财政局、文明办、妇联)
(一)完善推进机制。健全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各涉农区党委、政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要直接抓,要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全力推进。镇街作为实施主体,要责任到人、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硬任务。行政村(社区)作为管护主体,要组织发动乡贤、村民积极参与,共建美丽家园。
(二)优化资源要素。积极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村级组织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类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建成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综合奖补,对高淳、六合区适当倾斜。简化和规范农村整治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农村工匠和村级组织参与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建设、植树造林等涉农工程项目。
(三)强化考核监督。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作为市对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考核硬指标。完善月报进度、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底考评的考核评价机制。区镇两级要摸清底数、定期更新、上报动态。各涉农区和市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央和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统一安排,突出重点任务、把握关键节点、完善工作台账,做好相关迎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八
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人居环境工作较滞后,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是影响全局工作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建设“美丽、干净、整洁、宜居”农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为主方向,以“补短板、建长效”为主要目标,最终打造“干净美丽、村民满意”的农村环境。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把握五点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考虑到村子的地理、民俗、经济水平、村民期盼,做到“量力”又“尽力”。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找准方向,全力实施。
2、循序渐进,注意方法。要把握“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主动积极探索,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变“完成任务”的心态,要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不加吸收的学习。
3、注重本色,留住“乡愁”。要保留“土”的“味道”,留住村子的“记忆”,特别是项目建设上要慎用钢筋、水泥,保留乡土的“原生态”。
4、村民参与,发挥作用。改变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状况,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的动力,谱写人居环境建设的“大合唱”。
5、久久为功,长效运行。人居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就到位,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要把握工作的可持续性,“机制先、工程后”,要推动长效机制先建立,再上马相关项目。
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垃圾治理
垃圾整治是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明确责任、加强服务、开展督促、强化引导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整治。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1、明确责任。村集体负责公共区域的垃圾卫生治理,包括公共道路、公共场所、河道等区域。农户要负责生产经营场所及居住区域的卫生治理,包括门前屋后及庭院的治理。全面推广“门前三包”及“美丽庭院”制度。全面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巷道、河塘沟渠和卫生死角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农村重大民俗活动、婚丧喜庆和节庆,产生的垃圾姚及时清理。
2、强化垃圾收集及转运工作。各村集体要加强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工作监督,垃圾要做到“日清”,每天至少转运一次,特殊时期可增加转运次数,并建立日常清运制度。为了保障此项工作,要加强对保洁员的选聘和把关工作,开展保洁员竞价和比选,有条件的村可以开展保洁外包工作。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分别处理有效机制,逐步推广垃圾全分类。
3、开展垃圾经费收缴工作。要主动推动农户垃圾经费收缴工作。收集到的垃圾经费用于开展垃圾治理评比等活动的工作经费,或用于保洁费用补贴。
(二)村容村貌提升
1、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进村道路及背街里弄小道破损要及时修复,避免出现泥泞不堪的状况。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地形和村民期盼,建设小型精品农民公园、停车场等设施。对闲置公共区域进行设计,开展修整和美化,发挥休闲、教育和举办公共活动的作用。
2、大力开展清理乱搭建和消除无序堆放。强力推进乱搭建整治,对新建违建要立即制止,“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引导村民清除房前杂物,提升居住环境。对长期无人居住的闲置危旧农房,且有其他居住保障的农户,引导鼓励其自愿拆除旧房。规范设置村庄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不协调的空调外机、水箱、排烟管道,加固改造零乱的敞开式阳台、破旧门窗。清理规整可视范围内一店多招、破损店招和遮阳(雨)蓬、乱搭晾(晒)衣架等,规范设置,做到简洁有序。
3、开展村庄绿化。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区域,布局“微花园”、“微田园”、“美丽庭院”;依照村庄地理区位,从全村环境着眼,构建多树种、多层次的村庄绿化格局。着力打造“绿盈乡村”,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花则花原则,通过新建绿地、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途径,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品味。一是拆除村庄内杂乱搭盖、简破厂棚、废弃建筑、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等,有条件的应
种菜、种树、种花,建设房前屋后“微菜园”、“微花园”。二是实施重要道路沿线两侧绿化和“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绿化美化,多种阔叶树、乡土树、花化树、彩叶树,打造有古田地域特色的村庄景观。三是进一步挖掘、梳理与提升村庄原生态的梯田、湿地、村落等地景观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农田、村庄等原生风景亮点。
4、推行立面改造和“网线入地”。对外墙进行外改造,对具备条件的平屋顶进行“平改坡”,以点带面引导村民自愿开展“裸房整治”和“立面改造”。墙体改造可采用涂料、水泥砂浆等进行基本装修,屋顶改造禁止使用彩钢瓦,墙裙使用板材或仿石瓷砖。同时避免千篇一律,确保村庄建筑立面整洁、风格协调、特色鲜明。
清理规整凌乱缆线、废弃杆塔,整治违法交越、搭挂,引导合理共杆统一规范新设线路,让出“干净天际线”。引导村民对自有菇棚“拆旧建新”。严禁菇房顶棚用废旧边角料按压。
(三)厕所和污水治理
1、公厕建设。从思想上重视公厕的建设,行政村都要有一座水冲式公厕,样式美观、大方、实用。选址和建设要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要选在村部、市场、老人活动场所等人口集中的地方,禁止将公厕建在自然水体周边。要建立维护和管理的长效运营,采取公益岗位等多种办法,落实定期清扫、专人监督、结果公示、奖惩推动等机制。
2、统筹生活污水治理。严禁生活污水直接倾倒门前屋后,对污水沟渠进行整治,引导村民种植绿植或开展“微花园”和“微田园”创建。
强化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及时进行修复。落实河道专管员职责,保护河道绿水长流。
(四)乡风文明建设
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做表率,先行先试,打造“法治、德治、自治”有效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人居环境建设。
1、制定切合可行的村规民约。避免“大而全”,推行“小而行”,可就一事进行专项约定。事前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实施后要及时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学习,确保村规民约不会成为一纸空文。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2、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三方”(政府、村集体、村民)“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通过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开展监督、进行评议等多种方式,提倡环境治理新风气,摒弃旧习惯。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3、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倡导“三不乱、五干净”:不乱吐、乱扔、乱贴,爱干净:“灶台干净、床铺干净、屋子干净、门前干净、身体衣着干净”,引导村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环境卫生知识教育,提升村民维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自觉性。推动垃圾废物利用宣传,引导推广垃圾“酵素”利用。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事关全体村民利益,要把美好人居环境作为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
1、扭转思路,勇于履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意义重大,相关责任人特别是村主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一是要改变角色定位,要引导、推动村民走上台前,献言献策、积极投身参与,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真正主体。二是要改变首手畏尾的思想,“前怕狼后怕虎”,怕得罪人,不敢迈开步子大胆去推动工作的落实。三是要改变不作为的思想。总把这项工作当做任务看待,没有真正从全村长远发展和村民福祉角度看待,存在应付、敷衍的行为,导致成效不明显。
2、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统筹兼顾。要把握“适度”原则,工作推进不宜操之过急,但也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把握好力度、速度和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情况,不人为拔高村民期望值,不超越阶段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按照轻重缓解和时间来制定具体、详细的措施,并征得村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一些工作创新的工作,村民暂时不理解、不支持,但是确实有必要实施的或实施后可以带来明显效益的,要大胆去推动,先行先试。
3、整合力量,形成合力。要改变政府、村集体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要广泛发挥多种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人居环境建设中去。要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村主干做给村两委看,村两委做给生产队长和其他村干部看,一般干部做给群众看,带好头,摸准脉,“一级做给一级看”。要发挥妇女力量。积极发挥“热心大妈”、“家务能手”的作用,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鼓励成立妇女卫生互助组织,形成一
支热心公益、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队伍,赋予监督考核、巡查、评比的权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4、加强监督,强化考核。要定期组织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相关村年底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开展资金绩效管理,以项目为抓手,促责任落实,下拨资金以项目申报、落实为依据,视项目进展下拨资金。鼓励开展大比拼活动,对标先进,对准目标,打破“死水”,勇于创先争优。实施正向激励措施,在资金倾斜、干部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九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干净整洁有序。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持续推进,不搞一刀切。确定实施易地搬迁的村庄、拟调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围。
——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行地区经验,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尊重村民意愿,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明确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地方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以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等卫生创建工作。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带领农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将农村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鼓励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三)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
(一)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投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设施。
(三)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组织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分类分级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指南,编制村容村貌提升技术导则,开展典型设计,优化技术方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选派规划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组织开展企业与县、乡、村对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装备需求。
(一)编制实施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摸清底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编制或修订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省级实施方案要明确本地区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资金筹措方案、农民群众参与机制、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等内容。特别是要对照本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和六大重点任务,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规划。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前期准备,做好引导群众、建立机制、筹措资金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要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或修订工作,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核。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并将实施方案中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为督导评估和安排中央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开展典型示范。各地区要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践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引导各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成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旗),加强经验总结交流,推动整体提升。
(三)稳步推进整治任务。根据典型示范地区整治进展情况,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中央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在方法技术可行、体制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财力和工作实际,扩展治理领域,加快整治进度,提升治理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要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要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市地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地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二)加强考核验收督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以本地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以县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相关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级实施方案及明确的目标任务,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通报省级政府,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强化激励机制,评估督察结果要与中央支持政策直接挂钩。
(三)健全治理标准和法治保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各地区要区分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研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立法工作,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垃圾治理条例、乡村清洁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丰顺新区开发,创建特色宜居城乡,推动美丽丰顺建设,打造“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建设森林里的宜居城乡,根据《梅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梅市府〔2013〕16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和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根据《梅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梅市府〔2013〕16号)的要求,紧紧围绕“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温泉宜居城、生态工业区”的发展定位,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原则,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净化美化亮化城乡环境,加快丰顺振兴发展,创建“财丰人顺,幸福丰顺”。
通过对县城区和镇村容貌秩序、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绿化等进行规范和管理,使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得到优化,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公民素质不断提升,社会风尚全面转变,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一)“六乱”治理。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坚决遏制乱搭乱建、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六乱”行为及卫生保洁不及时等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县城区、圩镇、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城镇背街小巷、城中村、集贸市场、火车站、汽车站、收费站以及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领域和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镇村主要道路等重点道路沿线的“六乱”治理。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标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整治无盲点、卫生无死角。
(二)规范管理。加强交通秩序管理,规划城市(镇)街道停车线,抓好城市公交停靠点的配套建设。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严格治理酒后驾车、乱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和机动车驾乘人员向车外乱扔杂物、乱吐口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加强出租车、公共汽车等公共客运车辆整治,确保车容车貌整洁。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及殡葬工作管理,确保主要街道、公共场所无流浪、乞讨人员和上街游行送葬现象。全面治理市政环卫设施、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等脏污、破损及不规范现象。拆除有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楼顶铁皮瓦。加强城区凌乱管线整治,消除道路沿线“蜘蛛网”,确保各类管线整齐规范。切实强化市容环境秩序执法和监管,提升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景观效果,使市容容貌从“治乱”向“做靓”转变。
(三)垃圾处理。加强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完善保洁制度,落实保洁责任,定期消杀“四害”,保持街道、公共场所干净整洁。切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统筹处理”的管理制度。每个镇要组建一支环境卫生作业队伍,每个行政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员,负责抓好主要道路、主要河段和重点场所的卫生保洁工作。制定并落实村庄卫生管理制度,按时清扫转运垃圾。拓宽保洁经费筹集渠道,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村民自治模式,逐步建立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广泛开展农村清理卫生死角、沟渠池塘、垃圾堆放“三清”行动,抓好路边、山边、水边“三边”整治,消除“脏、乱、差”,提升“洁、净、美”水平。
(四)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规划和道路设施建设,完善城区道路标识、标线、指示牌及交通分隔护栏,新建城市道路配套建设盲人道、绿道,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整体形象。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受纳场规划建设,切实抓好城市道路、桥梁、涵洞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水平,消除“路面疱块”。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圩镇、农村的环卫、道路照明、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填埋场,配置道路清扫保洁车辆和垃圾清运车辆,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各镇必须建好垃圾转运站,镇、村(居委)要合理规划建设垃圾屋及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收集运输设备。
(五)植树造林。按省、市的要求,加快推进绿道建设,打造1至2个绿树成荫、景色优美的绿道展示段。抓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对城市主干道推行立体式绿化,体现绿化层次感,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水平和生态防护功能。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对城镇公园全部实行敞开式改造。扎实推进“拆围建绿”工作,切实抓好居民小区、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庭院绿化,做到修剪美观、四季常绿。大力实施“森林围城”工程,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重点旅游线路沿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切实抓好村庄出入口和村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工作,复绿废弃石场、矿场及火烧迹地,消除泥土裸露现象。大力发动农民自栽门前树、搞好门前绿,打造庭前庭外花飘香、屋前屋后树成荫的绿色宜居家园。严禁占地毁林建坟,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同时对“三道两区”可视范围内的坟墓实行植树复绿遮饰。
(六)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全县主要河道和水库周边养殖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开展县城区和镇中心河道治理专项行动,努力实现主要河道“水清、干净、无味”。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善排水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优化城乡水环境。全面治理城镇禽畜养殖业及餐饮油烟污染。实行余泥渣土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散装物料运输车密闭化运输管理,杜绝运输过程中“扬、撒、漏”等现象,维护市容整洁。
(一)各镇(场)负责组织实施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城市综合管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境保护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旅游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广播电视台、县爱卫办、县供电局、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公司、县联通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主动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作。
(一)加强领导。各镇(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工作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责任分工及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督查。县政府对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奖优罚劣并通报结果。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工作进展。健全困难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各镇(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找准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由主办单位负责协调解决;需县政府或有关部门出面协调的,主办单位要第一时间提出工作方案,向县政府请示,确保工作不间断推进落实。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程序提请问责,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宣传。各镇(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工作重点和有关措施;宣传部门要加强公益宣传和舆论引导,努力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要及时报道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既要宣传好人好事和新面貌、新景观,又要曝光“脏乱差”现象和不文明行为;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行社会义工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卫生洁净行动;有关部门要扎实推进示范点建设,要打造3个以上镇(街)、10个以上村(居委)示范点,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四)资金保障。各镇(场)、各有关部门要努力拓宽筹资渠道,综合灵活运用各项资金和补助,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经费投入,其中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建设和经营。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照《梅州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市级财政资金奖补方案》的要求,把财政奖补经费用到实处,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十一
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部署,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梯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规划定位、整村推进、建设管护,突出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等四个重点,积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19年,力争实现行政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基本全覆盖:基本完成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推进非规划布点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0个示范村建设,当年建成示范村40个以上,展现南京农村干净整洁优美新形象。
(一)优化完善村庄规划。坚持开门规划,强化村民主体地位,让村民充分参与,让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参与决策。各涉农区城乡规划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乡村规划编制的工作指导和成果审查。优化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在对原镇村布局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重点集聚、城郊融合、特色保护、一般提升等四个类别,年底前完成村庄科学分类。科学编制村庄规划,2019年完成100个以上行政村(社区)的村庄规划,明年做到全覆盖。对于看不准的村庄,可暂不做分类,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探索建立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搭建乡村规划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优秀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服务,切实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农民建房许可管理,引导选用《南京市农民住房户型指导性设计方案图集》,逐步建成一批地域特色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的金陵特色民居。(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建委;第一个为牵头单位,各涉农区及江北新区均为实施主体,下同)
(二)示范引领系统推进。选择100个左右行政村(社区),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基本实现“五化”(垃圾减量化、污水资源化、厕所无害化、村庄绿色化、配套标准化),做到行政村(社区)内所有自然村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有效提升,垃圾分类收运全面覆盖,户厕及公厕基本改造完毕,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到位、非规划布点村污水应收尽收或采用生态化处理,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位。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分类推进、全域覆盖,将所有自然村分为三个档次:5年内可能拆并或居住过于分散的自然村,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5年内不拆并的自然村,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有条件的规划布点村,全面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城管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规划资源局)
(三)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全面启动村庄清洁行动,重点做好村庄内“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要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关键时点,对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积极推进治乱整破,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不乱泼乱倒,粪污无明显暴露,村内无私搭乱建,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大力推动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建设,按照“合理设计布局美、整齐摆放清洁美、栽花种树绿色美、孝老爱亲家和美”标准,创建“四美”示范庭院。各涉农区要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组织落实,定期通报进展,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城管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妇联)
(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分类处理体系,年内开展垃圾分类的行政村(社区)达100%。每个行政村(社区)按照不低于村人口3‰的比例配备环卫保洁员,深入开展村庄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检查。有效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积极探索养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垃圾、秸秆等易腐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新方式。年底前全面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配套分类收集容器、转运车辆、压缩中转站,实行密闭收运、分类收运。10月底前,每个镇街完成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和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建设。(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商务局)
(五)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摸清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加快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规划。对于临近城镇且条件允许的村庄,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基本完成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非规划布点村污水收集处理。对规模较大、短期内不撤并以及水源保护区、生态涵养区附近的村庄,要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其他村也要采取生态化粪池收集等措施处理污水。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对房前屋后河塘、排水沟等重点沟渠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全年完成农村河道轮浚土方2000万方。(责任单位: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
(六)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以区为单位,4月底前,摸清农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等信息。立足实际、注重实用,做好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加强农村公厕使用维护服务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厕570座,支持鼓励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建设,提高农村公厕的整体建设水平。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卫生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施工人员技能,确保改厕质量。年内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1.6万座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以上。(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城管局、文旅局)
(七)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持续推进“夏季机械还田、秋季综合利用”的秸秆利用模式,完善考评机制,实现秸秆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有序开展轮作休耕,降低化肥使用强度。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控服务指导,实现农药减量使用。做好废旧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田间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化肥施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4%以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6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八)加快美丽乡村提档扩面。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突出点线面结合、差异化建设,强化公共配套、文化挖掘、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培育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做好80个示范村、100个宜居村建设,累计建成美丽乡村860个左右。突出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加快农村绿化美化,建设绿美乡村40个、水美乡村10个、乡村林荫大道650公里。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年完成农路提档升级450公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建委、绿化园林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
(九)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水平。加强重要古镇、古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工作,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名录,加大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历史遗存的修缮和保护利用。加快推进14个省级传统村落规划落地实施,完成8个省级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开展传统建筑组群调研,完成13个传统建筑组群保护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合理挖掘和利用各类文化遗存,发展村落经济,促进传统村落复兴。(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建委、文旅局、农业农村局)
(十)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镇街综合管护、村级自行管护、专业化第三方管护互为补充的长效管护机制。市级财政切实保障用于村庄长效管护的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个行政村(社区)不低于10万元(其中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不低于12万元),落实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察的“五有”要求。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良好格局。鼓励第三方专业公司参与污水处理运维、垃圾分类处理等,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户、最美家庭、星级保洁员评比,设置荣誉榜,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探索规范农民文明行为新方法、新途径、新理念,促进农民形成自觉参与、自主管理的意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发改委、水务局、生态环境局、财政局、文明办、妇联)
(一)完善推进机制。健全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各涉农区党委、政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要直接抓,要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全力推进。镇街作为实施主体,要责任到人、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硬任务。行政村(社区)作为管护主体,要组织发动乡贤、村民积极参与,共建美丽家园。
(二)优化资源要素。积极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村级组织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类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建成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综合奖补,对高淳、六合区适当倾斜。简化和规范农村整治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农村工匠和村级组织参与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建设、植树造林等涉农工程项目。
(三)强化考核监督。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作为市对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考核硬指标。完善月报进度、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底考评的考核评价机制。区镇两级要摸清底数、定期更新、上报动态。各涉农区和市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央和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统一安排,突出重点任务、把握关键节点、完善工作台账,做好相关迎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十二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落实目标责任。
环保部门应不断深入农村,检查督促环保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报告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
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治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四是设立环治基金,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设专(兼)职乡村环卫人员,担负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同时,成立专门的农村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十三
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人居环境工作较滞后,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是影响全局工作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建设“美丽、干净、整洁、宜居”农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为主方向,以“补短板、建长效”为主要目标,最终打造“干净美丽、村民满意”的农村环境。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把握五点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考虑到村子的地理、民俗、经济水平、村民期盼,做到“量力”又“尽力”。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找准方向,全力实施。
2、循序渐进,注意方法。要把握“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主动积极探索,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变“完成任务”的心态,要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不加吸收的学习。
3、注重本色,留住“乡愁”。要保留“土”的“味道”,留住村子的“记忆”,特别是项目建设上要慎用钢筋、水泥,保留乡土的“原生态”。
4、村民参与,发挥作用。改变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状况,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的动力,谱写人居环境建设的“大合唱”。
5、久久为功,长效运行。人居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就到位,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要把握工作的可持续性,“机制先、工程后”,要推动长效机制先建立,再上马相关项目。
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垃圾治理
垃圾整治是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明确责任、加强服务、开展督促、强化引导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整治。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1、明确责任。村集体负责公共区域的垃圾卫生治理,包括公共道路、公共场所、河道等区域。农户要负责生产经营场所及居住区域的卫生治理,包括门前屋后及庭院的治理。全面推广“门前三包”及“美丽庭院”制度。全面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巷道、河塘沟渠和卫生死角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农村重大民俗活动、婚丧喜庆和节庆,产生的垃圾姚及时清理。
2、强化垃圾收集及转运工作。各村集体要加强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工作监督,垃圾要做到“日清”,每天至少转运一次,特殊时期可增加转运次数,并建立日常清运制度。为了保障此项工作,要加强对保洁员的选聘和把关工作,开展保洁员竞价和比选,有条件的村可以开展保洁外包工作。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分别处理有效机制,逐步推广垃圾全分类。
3、开展垃圾经费收缴工作。要主动推动农户垃圾经费收缴工作。收集到的垃圾经费用于开展垃圾治理评比等活动的工作经费,或用于保洁费用补贴。
(二)村容村貌提升
1、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进村道路及背街里弄小道破损要及时修复,避免出现泥泞不堪的状况。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地形和村民期盼,建设小型精品农民公园、停车场等设施。对闲置公共区域进行设计,开展修整和美化,发挥休闲、教育和举办公共活动的作用。
2、大力开展清理乱搭建和消除无序堆放。强力推进乱搭建整治,对新建违建要立即制止,“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引导村民清除房前杂物,提升居住环境。对长期无人居住的闲置危旧农房,且有其他居住保障的农户,引导鼓励其自愿拆除旧房。规范设置村庄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不协调的空调外机、水箱、排烟管道,加固改造零乱的敞开式阳台、破旧门窗。清理规整可视范围内一店多招、破损店招和遮阳(雨)蓬、乱搭晾(晒)衣架等,规范设置,做到简洁有序。
3、开展村庄绿化。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区域,布局“微花园”、“微田园”、“美丽庭院”;依照村庄地理区位,从全村环境着眼,构建多树种、多层次的村庄绿化格局。着力打造“绿盈乡村”,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花则花原则,通过新建绿地、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途径,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品味。一是拆除村庄内杂乱搭盖、简破厂棚、废弃建筑、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等,有条件的应
种菜、种树、种花,建设房前屋后“微菜园”、“微花园”。二是实施重要道路沿线两侧绿化和“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绿化美化,多种阔叶树、乡土树、花化树、彩叶树,打造有古田地域特色的村庄景观。三是进一步挖掘、梳理与提升村庄原生态的梯田、湿地、村落等地景观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农田、村庄等原生风景亮点。
4、推行立面改造和“网线入地”。对外墙进行外改造,对具备条件的平屋顶进行“平改坡”,以点带面引导村民自愿开展“裸房整治”和“立面改造”。墙体改造可采用涂料、水泥砂浆等进行基本装修,屋顶改造禁止使用彩钢瓦,墙裙使用板材或仿石瓷砖。同时避免千篇一律,确保村庄建筑立面整洁、风格协调、特色鲜明。
清理规整凌乱缆线、废弃杆塔,整治违法交越、搭挂,引导合理共杆统一规范新设线路,让出“干净天际线”。引导村民对自有菇棚“拆旧建新”。严禁菇房顶棚用废旧边角料按压。
(三)厕所和污水治理
1、公厕建设。从思想上重视公厕的建设,行政村都要有一座水冲式公厕,样式美观、大方、实用。选址和建设要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要选在村部、市场、老人活动场所等人口集中的地方,禁止将公厕建在自然水体周边。要建立维护和管理的长效运营,采取公益岗位等多种办法,落实定期清扫、专人监督、结果公示、奖惩推动等机制。
2、统筹生活污水治理。严禁生活污水直接倾倒门前屋后,对污水沟渠进行整治,引导村民种植绿植或开展“微花园”和“微田园”创建。
强化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及时进行修复。落实河道专管员职责,保护河道绿水长流。
(四)乡风文明建设
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做表率,先行先试,打造“法治、德治、自治”有效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人居环境建设。
1、制定切合可行的村规民约。避免“大而全”,推行“小而行”,可就一事进行专项约定。事前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实施后要及时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学习,确保村规民约不会成为一纸空文。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2、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三方”(政府、村集体、村民)“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通过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开展监督、进行评议等多种方式,提倡环境治理新风气,摒弃旧习惯。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3、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倡导“三不乱、五干净”:不乱吐、乱扔、乱贴,爱干净:“灶台干净、床铺干净、屋子干净、门前干净、身体衣着干净”,引导村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环境卫生知识教育,提升村民维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自觉性。推动垃圾废物利用宣传,引导推广垃圾“酵素”利用。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事关全体村民利益,要把美好人居环境作为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
1、扭转思路,勇于履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意义重大,相关责任人特别是村主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一是要改变角色定位,要引导、推动村民走上台前,献言献策、积极投身参与,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真正主体。二是要改变首手畏尾的思想,“前怕狼后怕虎”,怕得罪人,不敢迈开步子大胆去推动工作的落实。三是要改变不作为的思想。总把这项工作当做任务看待,没有真正从全村长远发展和村民福祉角度看待,存在应付、敷衍的行为,导致成效不明显。
2、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统筹兼顾。要把握“适度”原则,工作推进不宜操之过急,但也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把握好力度、速度和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情况,不人为拔高村民期望值,不超越阶段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按照轻重缓解和时间来制定具体、详细的措施,并征得村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一些工作创新的工作,村民暂时不理解、不支持,但是确实有必要实施的或实施后可以带来明显效益的,要大胆去推动,先行先试。
3、整合力量,形成合力。要改变政府、村集体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要广泛发挥多种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人居环境建设中去。要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村主干做给村两委看,村两委做给生产队长和其他村干部看,一般干部做给群众看,带好头,摸准脉,“一级做给一级看”。要发挥妇女力量。积极发挥“热心大妈”、“家务能手”的作用,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鼓励成立妇女卫生互助组织,形成一
支热心公益、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队伍,赋予监督考核、巡查、评比的权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4、加强监督,强化考核。要定期组织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相关村年底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开展资金绩效管理,以项目为抓手,促责任落实,下拨资金以项目申报、落实为依据,视项目进展下拨资金。鼓励开展大比拼活动,对标先进,对准目标,打破“死水”,勇于创先争优。实施正向激励措施,在资金倾斜、干部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十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邹政办字(20xx)7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我镇品位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对全镇路域及村庄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全镇形象。
此次路域综合治理工作主要针对全镇省道、县道、乡道、村公路两侧路肩、边沟、边坡、行道树涂白进行综合治理和村内按“四无”、“五净”标准进行彻底清扫。
(一)庆淄路治理标准
1、清理路肩及绿化平台、内外坡杂草,绿化平台宽2米,内边坡为1:1.5,外边坡为1:1,内外边坡坡面平顺密实,路树及两侧林带涂白。
2、路肩平台新上土方要密实,边缘线顺直。路肩平台外边坡及坡角线均撒白石灰,绿化平台低于路肩30厘米。
3、穿村路段彻底清理“脏乱差”。重点治理乱植树木、蔬菜及各类垃圾等。
4、规范坡庄、孙镇及王伍西集市。
(二)乡村公路治理标准
1、公路两侧各留0.75至1米路肩,1.5米宽绿化平台,边坡率为1:1.5,边沟底宽1米,上口宽不低于5米;两侧树木涂白1.2米高,路肩平台外边坡及边角线均撒白石灰。
2、其他乡村路清理路肩及绿化平台、内外坡杂草,边坡率为1:1.5,边沟底宽1米,两侧树木涂白1.2米高,路肩平台外边坡及边角线均撒白石灰。
3、县公路两侧各留1米的路肩,1米宽绿化平台,边坡率为1:1.5,边沟底宽不低于1米,上口宽不低于5米;绿化平台植乔木胸径不低于6厘米;树木及桥涵护栏涂白。
(三)涂白要求
孙九路、庆淄路及镇府驻地树木涂白由镇负责,其他树木涂白由各村负责,每棵树涂白高度1.2米。镇财政向每责任区拨款500元用于购买石灰。
村内以清理“三大堆”为主,确保达到“四无”、“五净”。
(一)“四无”:无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砖块、沙石,无纸屑、塑模、瓜果皮,无积泥、灰。
(二)“五净”:路面净,人行道净,下水口净,树坑净,花带净。
本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自20xx年11月10日开始至16日结束。完成任务的村首先对照标准进行自检,经过责任段技术人员初检,然后向镇指挥部提出验收申请,由镇指挥部会同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逐段验收,不合格的限期返工,直至符合标准。村内卫生由城管大队进行验收,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等。
为充分调动各责任区、村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路域综合治理任务,经研究设立如下奖项:一等奖6个,各奖励1500元;二等奖6个,各奖励1000元;三等奖6个,各奖励800元;四等奖6个,各奖励500元;五等奖6个,各奖励300元。对不能按时开工、不如期竣工、验收不合格的责任区和村,将对有关责任区书记、包村干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完成。对进入奖励范围的村,村内环境卫生必须由城管大队考核合格,才能获奖,否则不予奖励。
为落实好今年路域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任务,镇成立了由镇长同志任总指挥的路域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验收。同时各责任区也分派了施工技术人员(监理员),具体负责施工的标准把关和技术指导。镇指挥部成员、责任区、包村干部和村书记、主任要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切实靠上,坚守在一线,及时协调,解决会战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施工技术人员要在各自的责任区段切实负起责任,根据县路域综合治理施工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标准、严格施工,确保各个责任段都能达到优质工程标准。各责任区要组织好本辖区的任务分配、人员组织和工程的实施,要精心组织,一鼓作气,按时完成,力争都达到优良工程。要在全镇叫响“搞好路域治理,建设美好家园”、“营造优良环境,共建幸福、和谐新孙镇”的口号,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万众一心,全力做好今年的路域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022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15篇)十五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灵璧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聚焦群众最急需、最关切、最直接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持续巩固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果,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我乡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动员村民自愿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整治任务、整治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分类施策,坚持先易后难、示范引领、全面推进。
注重长效,建管并重。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积极谋划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补齐短板。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日常检查,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重视保护、留住乡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味道,加强历史文化传承。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努力打造美丽乡村xx样板。
以“家家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为主题,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动员全乡广大人民群众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全方位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使群众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1、清理农村垃圾。以各村主次干道两侧、进出村道路两侧为重点,集中清理积存垃圾、沿线散落垃圾。
2.规范收运处置。规范村内垃圾桶摆放布局,原则上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合理配置垃圾桶。落实巡回保洁制度,增加每日垃圾收集频次,确保垃圾桶不外溢,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落实门前“三包”。分别与农户签订“三包”责任书,引导发动农户自己动手清理房前屋后的秸秆、杂物、建筑垃圾等,督促农户落实“五净一规范”(厨房净、卧室净、院内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院内物品摆放规范)。各行政村选址确定x—x个秸秆、杂物、建筑垃圾等集中堆放点,分区有序堆放。
(二)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1.持续推进户厕改造。按照有序推进、规范建设、保质保量的原则,持续推行农户卫生厕所自改工程,群众自改卫生厕所达到建设标准,经申请验收合格的可享受一定财政补贴。同时要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对露天旱厕进行拆除,达到农户厕所入院入室。
2.加强公厕管护。各村要按照“三通一有一卫生”的标准加强公厕管护,安排专人每日对公厕进行冲洗、清扫,如遇公厕损坏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公厕管护到位。
(三)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1.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要全面完成乡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并投入运营,优化各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布局,整治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水质和附近村庄的生活污水。
2.清淤疏浚河塘沟渠。对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实施清淤疏浚、漂浮物打捞等,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防止反弹。
(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开展集中治理行动。一是全面清理整治村庄内各类破损广告牌、宣传牌、标语、条幅等,清除道路沿线电线杆张贴物、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等,合理规范张贴宣传标语。二是集中拆除村庄内残留的破旧房屋、旱厕、圈舍、鸡棚和乱搭乱建等建筑物,及时清理转运建筑垃圾。三是整治畜禽无序散养行为,严禁粪污随地乱排,统一设置封闭式粪便收集场所,提高无害化处理利用率,确保村容村貌做到“扫干净、摆整齐、讲秩序”。
2.加强绿化苗木管护。对道路两侧绿化苗木及时修剪,枯死花木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加大对村部、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绿植管护力度。
4.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从清扫庭院做起,做到庭院布局合理干净整洁,不断提高改善农民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各村要扎实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庭院将予以授牌。
5.培育乡风文明。各村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完善村庄规划,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培养村民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开展“最美农家”、“星级农户”、“党员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
(五)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统筹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开展农膜科学使用和残膜回收利用,有效回收处置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包装物。
2.推进粪污还田资源化利用。探索与本地农业大户合作处理机制,推进农户粪污用于本地苗木培育、林果种植、有机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种植。同时配备清运设备,负责农户卫生厕所粪污清掏清运工作,待条件具备时,交由社会化服务单位承担。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谋划、推进、后勤保障、信息汇总和报送及日常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
(二)严格督导考核。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方案,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督查检查、调度、观摩点评相结合,形成有安排部署、有检查督导、有考核奖惩的工作机制。
(三)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专项资金,积极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做好相关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将有关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物等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广播、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做法、要求、意义,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交流经验,树立样板,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